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文言文句子翻譯指導如何準確定位知識點和考點

文言文句子翻譯指導如何準確定位知識點和考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譯是對文言文閱讀知識和能力的綜合檢測。其中主要涉及到衆多的文言文語法和詞義的知識。如何準確把握,有效複習這些知識要點,我的建議是:在句子的字裏行間,“尋”出考點;在句子的表象中,“尋”出重點。

文言文句子翻譯指導如何準確定位知識點和考點

尋主要句式

文言句式有:判斷句式、被動句式、省略句式和倒裝句式四種。其中倒裝句式包括: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和謂語前置等。

尋特殊用法

特殊用法主要涉及詞類活用:名詞作狀語,名詞、形容詞作動詞,動詞形容詞作名詞,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爲動用法。

尋關鍵詞義

關鍵詞義是指一個句子中最重要的詞的意義:古今異義、偏義複詞、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等。這三類知識是文言文知識的主要“網絡”,這就要求我們在複習的過程中踏踏實實地“編織”好這張“網”,只有這樣,在句子翻譯過程中,才具有“尋”出“考點”和“重點”的能力。

例如:

(一)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弈之優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見之;雖護前者,不能諱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

(錢大昕《弈喻》)

“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首先要“尋”一“尋”它是否有特殊的句式特點(句中末尾要加以適當的.內容補充)。這個句子中有好幾個“詞義”需要在翻譯中一一落實:求(尋求、反思)、且(況且、尚且)、暇(時間、空閒)、論(評價、談論)。如果只是想當然地,粗略地翻譯爲“我哪裏有時間談論他人的過失和錯誤”或“我沒有時間談論別人的過失和錯誤”,看似意思基本正確,但是不能得滿分。因爲遺漏了兩個詞義:求、且。況且翻譯句子與原來句子的語言順序也作了不必要的調換。

這種“想當然”的“粗略”的翻譯,在考試中要儘量避免。(參考翻譯:我尋求我自己的過失尚且沒有時間,哪裏還有空閒談論他人的過失或錯誤呢?)“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在“尋覓”過程中,你可以判斷出它是“意動用法”,這是全句翻譯的核心,準確把握了它,整個句子的翻譯就得心應手了。其中兩個“是”(認爲正確,正確)和“非”(認爲錯誤,錯誤)的不同“詞性”需要細微的區別。(參考翻譯:各自以他認爲所正確的爲正確的,各自以他認爲所錯誤的爲錯誤的。)

(二)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選及第,授校書郎。……自相國捐館,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斬焉,慧帚者刈焉,刑餘之材,長無尋焉,數無百焉,又有凡草木雜生其中,菶茸薈鬱,有無竹之心焉。”居易惜其曾經長者之手,而見賤俗人之目,剪棄若是,本性猶存,乃芟蘙薈,除糞壤,疏其間,封其下,不終日而畢。

(《養竹記》白居易)

“筐篚者斬焉,慧帚者刈焉”:有兩個重要的知識需要“尋”出來。一是“筐篚”(竹編籮筐,作動詞)和“慧帚”(竹編掃帚,作動詞)的詞義,“筐篚”和“慧帚”恰恰是最主要的“考點”;一是“焉”的詞義(“焉”爲代詞)。如果在翻譯前的判斷出了偏差,那麼整個句子的翻譯就會“一錯到底”了。(參考翻譯:編制竹筐的人砍斬它們,捆紮掃帚的人砍伐它們。)“長無尋焉,數無百焉”:同樣也有兩個主要的知識點需要“尋”出來。一是“長”(是“長度”不是“生長”);“尋”(它是度量單位,不是“尋找”);“數”(是“數量”,不是“數數”);一是“焉”的詞義(“焉”爲助詞)。(參考翻譯:竹子長度不到一尋,數量不到一百。)

在翻譯過程中,準確地“尋”出知識點、考點,必須建立在紮實的對文言文知識的掌握上,否則我們只能是盲人摸象或緣木求魚了。

切記:句式、用法、詞義,一個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