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古今譚概文言文翻譯

古今譚概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文言文積累是考試拿高分的法寶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今譚概(節選)文言文翻譯,快來看看你都翻譯對了嗎?

古今譚概文言文翻譯

【原文】: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①重擔息樹陰。二人將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②之物。惠③遣爭者出,顧州綱紀④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羣下⑤鹹無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⑥矣。”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註釋】①釋:放下。②藉背:藉是坐臥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經常使用之物。③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縣滿城一帶)人,北魏太武帝時任雍州刺史。本篇選自《北史·李惠傳》。④綱紀:隨從人員。州綱紀指州府的主簿。⑤羣下:部下,屬員。⑥實:事實,真相。

【譯文】:有負鹽的和負柴的,兩個人同時放下重擔在樹陰下休息。要走的時候,爭一張羊皮,都說是自己坐臥和披背用的東西。李惠讓他們出去,對主簿說:“敲打這張羊皮能夠查出它的主人嗎?”部下都沒有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見到有一些鹽末,就說:“得到實情了!”再讓爭吵的雙方進來看,負柴的人才承認了罪過。

拓展閱讀

《古今譚概》又名《古今笑史》《古今笑》《談概》,是由明朝著名小說家馮夢龍寫的筆記小說。內容大多是歷代的典故,如著名的“州官放火”。

本書是一部笑話集,也是一部幽默小品集,共分36部。作者馮夢龍從歷代正史及野史筆記中搜集了大量可笑和有趣的故事,揭露社會醜惡現象及各種怪態、病態,既可使讀者消遣自娛,也可以益智自警,是一部很具啓發意義的讀物。

內容

以通俗文學創作著稱於世的馮夢龍,留給後人的不僅有“三言”,還有不少用淺近文言文寫成的.名篇侄構。《古今譚概》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彙集歷朝歷代的上千則故事傳說,涵蓋了世間百態。這些故事傳說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可笑可樂,往往詼諧中帶着機智,幽默中不乏哲理,而且多數故事都有事實依據。可以說,在語言的表現形式上它接近《聊齋志異》《笑林廣記》,但比之深刻得多。讀此書如入寶山,金玉琳琅,美不勝收。願大家在恣情賞覽之後,都有所斬獲,攜得幾件宅貝歸來。

《古今譚概》取材歷代正史,兼收多種稗官野史、筆記叢談,按內容分爲36類,一卷一類,所取多爲真人真事,它們經過馮夢龍纂評,組成一幅奇譎可笑的漫畫長廊。李漁爲此書作序,稱“述而不作,仍古史也”。

樑守中在《“辛未狀元”三道試題的出處》中寫道,“其中第四關書生(即‘辛未狀元’)所出的三道考難黃蓉的試題,就來自明人馮夢龍的《古今笑》”。現存最早的是明代蘇州閶門葉昆池刻36卷本。

本書小說簡練、生動、幽默、但意義深遠。由於其出版後沒有引起反響,所以萬曆庚申(公元1620年)春重刻,改名《古今笑》,增“韻社第五人題於蕭林之碧泓”的《題古今笑》和馮氏《自敘》,《自敘》署“吳下詞奴”、“前周柱史”。

清康熙丁未(公元1667年)仲春,朱在鍾、朱姜玉、朱宮聲昆仲三人,對該書復加刪削,分爲34卷,改書名爲《古今笑》,由李漁作序刊行。現即據葉昆池刻本影印。原書“不韻部”第15和16頁“酬嘲部”,第22頁下半頁,“微詞部”目錄第3頁,均據《古今笑》配補。另將《古今笑》馮氏《自敘》和“韻社第5人”的《題古今笑》以及《古笑史》的李漁序,均附於書後,以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