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詩聖杜甫生平

詩聖杜甫生平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2W 次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漢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 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下面是由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提供的詩聖杜甫生平,歡迎閱讀與借鑑。

詩聖杜甫生平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 15歲揚名,一生不得志,只做過一些左拾遺等小官,雖然被後世稱爲“詩聖”,詩歌被稱爲“詩史”,可在唐朝當時並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有一首《戲爲六絕句(其二)》就是寫“初唐四傑”的:“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爲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其中不乏也有詩人的自比,杜甫的經歷和詩歌創作主要可以分爲四個時期:

  一、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所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開元十九年(時二十歲)開始漫遊吳越,5年之後歸洛陽應舉,不第,之後杜甫再漫遊齊趙。之後在洛陽遇李白,兩人相見恨晚,結下了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遊樑、宋(今開封、商丘),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再次分別,這便是“詩仙”與“詩聖”的最後一次相見。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當朝宰相李林甫爲了達到權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說無人中舉。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着“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纔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的職位。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爲著名,標誌着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10日接連舉行了三個盛典。杜甫藉此機會寫成了三篇《大禮賦》,玄宗使待制集賢院,但並未得重用。

  三、陷賊和爲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爲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等詩。後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書爲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爲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採用春秋陣法,結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爲左拾遺,上書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爲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四、西南漂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着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嚴武爲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嚴武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大量名作。其中最爲著名的詩句爲:“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而《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絕唱。

  【杜甫死因】

多少年來,杜甫給後人留下的最大疑惑是他的死因。

文學、史學界針對杜甫的死因提出了五種死因,而且各執一詞,發人深思。

  一、病死說

翻閱莫礪鋒、童強著《杜甫傳》,關於杜甫的死,書中是這樣寫的:“冬天到了,詩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岳陽的舟中。……一顆巨星就在這無限的孤獨、寂寞中隕落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16頁)。

  二、溺死

此說最早出自於假冒唐朝李觀的名義寫的《杜拾遺補遺》。這種說 法自提出後,後來歷朝歷代的學者對此說進行批駁,並明確指出此段文字中的“硬傷”,唐玄宗死於寶應元年,也就是公元762年,怎麼能又在770年賜死子美杜甫呢?

  三、自沉於水而死

此說源於僞託唐朝韓愈名義撰的《題杜子美墳》提出“三賢(指屈原、李白、杜甫)同歸一水”的說法。三人懷沙自沉,這顯然是一種沒有絲毫根據的想象。

  四、食物中毒而死

提出此說的是現代著名學者郭沫若,郭沫若的這種說法同樣具有猜測性,幾乎沒有文獻作爲依據純屬於個人的文學創作。

  五、消化不良而死

此說較爲可信。杜甫的死和飢餓有着斬不斷的聯繫,離開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於被突然的洪水所圍困,連續餓了9天。當地縣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來,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難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許久未進食,腸胃難以承受,最終因消化不良而死。

  【杜甫家人】

  [妻子]

杜甫於30歲時,暫時中斷了在齊魯燕趙間的漫遊,回到洛陽,在偃師縣西北的首陽山下築就陸渾山莊,然後迎娶了弘農縣(天寶元年改靈寶縣)司農少卿楊怡之女爲妻。司農少卿爲主管農業和財政的副部長,與世代爲官的杜甫家可謂門當戶對。妻子小他十多歲,想來是一位知書達理、聰慧賢淑的女子。遺憾的是杜甫並沒有用他的大手筆爲愛妻立傳,甚至我們連楊氏夫人的名字也無從知曉,但杜詩中卻多處提及她,雖然片言隻語,一鱗半爪,但從那飽蘸深情的筆墨中,我們對詩聖背後那個含辛茹苦相濡以沫的偉大女性,還是不由得肅然起敬。

  [子女]

育有兩子宗文、宗武,另有一女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