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職場勵志 > 華爲的中庸密碼

華爲的中庸密碼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周君藏的結論肯定有許多事實支撐。任正非一些公開場合的講話,可能也是這個調調。但是以這樣對中庸有所偏頗的理解來判斷,顯然還過於急促和草率。

華爲的中庸密碼

尼采說,只有散步得來的思想是自己的思想。任正非對此有很強的共鳴。工作之餘,他特別喜歡散步,在外出差的時候還喜歡拉上下屬出去散步。1996年,有一次在保加利亞雪山腳下散步,任正非忽然問剛回到華爲不久的樑國世:“你知道華爲公司爲什麼能成功嗎?”樑國世心中一喜,趕緊迴應:“我剛來華爲,怎能悟出這般深奧的道理。您說,爲什麼呢?”任正非答道:“中庸之道。”

就在異國的雪山腳下,與一個很有個性的、二次加盟華爲的海歸散步,以突然醒悟的方式說出“中庸”這個一般人想不到的詞,這是爲什麼?任正非不會去迎合誰,任何一桌飯局,任何一次聚會,任何一場演講,任何一個現場,任何一次散步,其實只不過是推動任正非思考的載體,經由這些載體,任正非要去推進他自己對人生和公司的思考。

當時陪他散步的樑國世,負責籌建了第一個海外推廣的莫斯科辦事處,曾經不合情理地當面頂撞過他,一直讓任正非火到彎腰揉肚子。此外,樑國世還與一些高層鬧過彆扭。說不定什麼時候又可能要辭職。

那天,在保加利亞雪山腳下,空曠的山地上,只有樑國世這樣一個脾氣有點火爆的青年與他一起散步。在這裏,沒有熟人的打擾,只有他自己意識在流動。任正非置身於這樣一個場域中,他既想點撥一下身邊的青年,也在梳理他自己脾氣火暴和偏執的情由。於是他說出了華爲崛起的祕密:中庸之道。

常人只看到任正非火暴的性格,偏執狂似的顛覆,刻骨銘心的超越,卻不知道,偏離只是表象。真正活在他內心的,是一刻接一刻的迴歸,一刻接一刻的平衡。做人,辦企業,絕對不會是沿着一條既定的坦途走大道就行的。如果硬要打個比喻,我倒喜歡用走鋼絲來表明任正非的心跡。

走鋼絲是一種切身體驗,因爲它太微妙了,太細緻了。你能夠把走鋼絲變成一個理論嗎?不能。無論你把走鋼絲分解得何等細緻,哪怕分解成了每10萬分之一微秒一個動作,你掌握了,你得了100分,但你還是不會走鋼絲。

如果硬說走鋼絲有理論,那就是兩個字:平衡。但是知道了這兩個字對走鋼絲有什麼幫助呢?沒有。你還是要去自己一步步接近,還是要去經歷動搖你的萬千之力,還是要去克服那分分秒秒的顫抖和不平衡。稍有滯呆,你就會摔下來。你只能從不平衡、震盪中感受那平衡和節奏的可貴。除此沒有別的辦法。

一如走鋼絲的平衡,任正非的“中庸之道”就是一個訣竅。它不是按照既定的模式或套路,而是在混沌、顫抖中把握節律和平衡的實際體驗,是很多嘗試和失敗的精華。你或許會感覺到某些東西在那裏,但它是難以捉摸的,更無法指出它,無法想出它。

當年父親任摩遜給任正非取了這個名字,是有點名言種子的意味。“任正非”這三個字本身,就是一個平衡,或稱爲中庸。非即正,正即非;非中有正,正中有非。不去向“非”就沒有“正”,不守住“正”就沒有“非”。任正非不停地離開常態去追求極致,正是爲了不斷地把這種極致變爲公司的常態。而停留在常態就是死亡,只能再進一步去追求新一刻的“非”——極致。當放下了“正與非”,人就可以去大膽地追求從心所欲不逾矩了。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種至善之性,一如孟子所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任正非把他離經叛道的創業求索,說成是“中庸之道”,乍聽起來似乎有點滑稽,仔細琢磨,哎,還真是這麼回事。他一次次地離開主流或常態,就是爲了建立新的常態或形成新的主流。他知道,這是一個人,一個公司,一個國家的生命,都離不開的和合律動。

人性的光芒在任正非創業的路上閃光。看上去很粗糙,卻是華爲得以成長爲世界級公司的真正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