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淺談誠信教育的問題

淺談誠信教育的問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在我們學生中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是有些學生上課不專心,課後作業抄襲應付; 塗改考卷,以虛假的成績矇騙家長;冒充家長,在各種彙報單上籤署家長大名,欺騙老師。講假話,有人在和沒人在不一樣,乘人不注意吃完零食亂丟包裝紙。做錯事,犯紀律,不敢面對現實,隱瞞事實真相,編造假話,拒不承認錯誤。……類似這類事件不勝枚舉。對此我感到深深的憂慮,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這些學生說謊可以臉不紅心不跳?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學生丟失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美德——誠信?我們應該怎麼幫這些學生找回誠信?這個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和關注,尤其是我們現在的各位。

淺談誠信教育的問題

第一、什麼是誠信,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誠,信也,從言成聲”,“信,誠也,從人從言”。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誠”通常表現爲真誠、誠實、誠懇;“信”通常表現爲講信義、守信用、重承諾。“誠信”的含義,就是講忠誠老實、誠懇待人,以信用取信於人,對他人給予信任,從而獲得社會的普遍信任。“誠信”,是人的內心狀態,不僅本身是一種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質的基礎。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誠信始終作爲一種“善德”爲社會各階層所推崇;誠信之光始終普照着人類從矇昧走向文明。

第二、誠信的重要性: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誠信是人類社會共有的一項根本性道德原則和行爲準則,是我國自古以來尊奉的道德原則和立身治國之本,也是當前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動中的一條重要原則。中國人歷來是一個講信用的民族,中國的老字號一般來說都有8個字的經營方針;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正是這種誠實守信的原則,造就了百年老店全聚德和300多年不倒的同仁堂。中國入世後,“誠信”更是一張重要的“通行證”。作爲一名中小學生,將來必然和世界上所有的人站到同一個賽場上,誠信就成了除能力外的必備條件。可以說:誠信是國家、企業、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現在大多中學生都知道做人要誠實守信的道理,但在實際行動中卻不去做,有些學生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對《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的內容背得滾瓜爛熟,可就是不能很好地體現在行動中。有人在場與無人在場不一樣,在校與在家不一樣,在班主任老師面前是一套,在任課老師面前另一套,沒有老師在場更是一套。

如何加強誠信教育

(一)以身作則,身正爲範

指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這樣才能真正爲人師表。”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高尚的靈魂塑造另一個高尚的靈魂,用一個誠信的人格塑造另一個誠信的人格。教師無言的誠信人格感化,遠遠超過刻意的“教育”。學校教師的誠信形象,直接影響着對學生的誠信教育。

(二)正面教育、營造氛圍

“立身處世,誠信爲本”。我國自古就有“禮義之邦”的美譽。孔子在《論語·學而》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說做人、做事要致力於根本,根本確立了,做人做事的道也就產生了。要發揚這一中華傳統美德,學校就要在全校範圍內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教育活動,全校師生都認識樹立誠信道德的重要性,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道德氛圍。提高大家的認識水平,開闊他們的思想境界,激發和培養“誠信”品德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小事着手,持之以恆

龍永圖先生在20XX年apec會議上講到一則故事,一個七、八歲的瑞士小男孩在一家超市的廁所裏很久了還不見出來,他媽媽急了,一個記者剛好碰到她。記者替他媽媽進去找,發現小男孩滿頭大汗在修抽水馬桶,想把馬桶衝乾淨。記者問男孩,你媽在外等急了,幹嗎還不出去?男孩說,馬桶沒衝乾淨怎麼可以走呢?龍永圖把小男孩的這種責任感稱之爲誠信意識,從細小的事上可以看到小男孩的道德觀念。生活學習中有些事因爲很細小,人們不重視它,而失去了很好的教育資源。我們的就是要爲每位學生設立誠信記錄,把有不良信譽的學生,如值日生不擦黑板、不打掃教室、抄襲作業、不交作業、上課無故遲到、亂丟包裝紙作弊等行爲,記錄在冊,凡有不良記錄的學生按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進行教育,嚴重的進行校紀校規處理。

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中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應從小養成"誠信"的道德品質,從自身做起,從具體事情做起,爲全社會營造誠實信用的良好環境盡到自己的責任

一個男孩認爲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脊髓灰質炎給他留下了一條瘸腿和一嘴參差不齊的牙齒。因此,他很少與同學們遊戲和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要了些樹苗,他想把他們栽在房前院子裏。他叫孩子們每人栽一棵,父親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好的禮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但看到兄妹們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道怎麼地,他竟然萌生出這樣一個想法:希望自己的樹早日死去。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後,他就再也沒去搭理它。

幾天後,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顆樹時,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似乎更顯得嫩綠,更眼生氣。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爲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愛的禮物。父親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一定能成爲一個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後,小男孩就對生活有了美好的憧憬,慢慢的變得樂觀開朗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牀上睡不着,看着窗外明亮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可小樹是不是在長高?當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時,看見父親正用勺子在給自己栽的樹苗澆水。頓時,他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偷偷地護育着自己的那棵小樹。他返回房間,禁不住淚留滿面……

幾十年過去了,那個瘸腿沒有成爲一個植物學家,但卻成了美國總統。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

宋代著名畫家米芾小時候學習寫字三年,長進卻不大。一天,他向一位秀才請教,秀才說:“想要跟我學寫字,有個條件,得買我的紙,可是紙貴,五兩紋銀一張。”米芾出於學字心切,他一咬牙借來銀子交給秀才。秀才遞給他一張紙說:“回去好好寫,三天後那給我看。”回到家,米芾捧着這張用五兩紋銀買來的紙,不敢輕易使用。他反覆地琢磨,直到把每個字都印在心裏。三天後,秀才來了,見紙上滴墨未沾,便假裝驚訝地問:“怎麼還沒寫?”米芾答道:“我怕弄廢了紙。”秀才指着紙說:“好了,琢磨三天了,寫個字給我看看吧!”米芾擡筆寫了個“永”字。秀才一看,字寫得遒勁瀟灑,故意問道:“你爲什麼三年學業不進,三天卻能突飛猛進?”“因爲這張紙貴,不敢隨便寫,而是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再寫。”“正是。”秀才說,“學寫字不光是動筆,還要動心,不但要觀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寫好。”

人生其實就像練字的紙。你是在漫不經心、心不在焉地寫,還是在專心致志、認認真真地寫?俗話說得好,“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同學們,請讓我們把每一天都當作一張最好的書寫紙,用勤奮和努力描繪出最美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