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集錦

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集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集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集錦

上月24日,我參加了爲期一天的XXXX中學和山東XX二中舉辦的“同課異構”學習,學習歸來既欣喜又倍感壓力,欣喜是因爲收穫頗多,壓力則來自肩上沉甸甸的擔子,新課改勢在必行,但要做好它卻是任重而道遠,上午我聽了兩堂學案導學的英語課,資料均爲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叄第二單元課文知識點講解,兩節課都十分精彩也各有特色,第一節課是由太和中學的教師上的,課堂偏重於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注重對知識的講解,知識容量大,以教師爲主體,學生活動偏少,而第二節是由XX二中的教師上的,採用的是新課改模式,課堂結構採用了7.2.1模式,課堂主要流程爲討論—展示—點評—總結,學生活動佔主體,教師只起組織、點播作用,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興趣濃厚。當然,不能說哪節課更好,它們各有特色,當新舊思想、傳統教學法與新課改思維發生碰撞,我們不能全盤否定傳統也不能盲目追隨新思想,太和模式也好XX二中模式也罷,都不必須適合我們學校,我們不能盲目照搬,我們須要創造出適合我們學生的模式。

就學生的情景來看,我們的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學習主動性也偏弱,所以我認爲導學案不宜太繁瑣,應簡單可是抓住重點,這樣即使基礎差一點的同學也能體會到解答問題成就感,慢慢的使他們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其次,必須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預習,做導學案,新課改的精髓在於讓學生主動去探究、發現問題,可如果每一天晚自習都埋頭於做堆積如山的作業,再加上教師晚自習還要上課的話,那幺學生根本沒有時間預習,沒有發現問題也就不能解決問題,新課改也就無從實施,當然了,前面所說的只是先決條件,都是爲上課而做準備的,可是我發現上學期剛用新課改方式上課的時候舉步維艱,因爲根本沒有同學願意提出問題,更別說主動解答問題,有也只是幾個成績拔尖的,真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但這次學習之後,我豁然開朗,要想讓同學們進取去探究還得有切實可行的獎懲機制,要讓他們產生你追我趕的競爭,要讓不進取的小組有緊迫感,所以不僅僅及時獎勵優秀的小組,還得給個別落後施加點壓力。最終想說,新課改的關鍵還是在於思想觀念的轉變,在於多觀摩借鑑,僅有教師的觀念新了,方法多了,新課改才能在一中這片土地上綻放光彩,古有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唯有讓教師們多走出去學習才能源頭活水來啊!

經過學習感觸良多,以上都是我不成熟的提議,但真心期望新課改在大足一中開花結果,飄香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