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1

期中考試後,學校召開了家長會。從下午四點一直持續到晚上八點多,長達四個多小時的交流,我深深地感受着家長緊張、急切和擔憂的心情。但家長們所關心的事情大多是成績,所有的注意力也都只集中在成績方面,這是遠遠不夠的。其實,孩子的健康成長比一時的成績更加重要,孩子的核心素養是多方面的,這關乎孩子一生的發展。最近一直在研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的書籍,也對於家校合作,共同做好孩子的綜合培養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教育應當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包括道德素質,智力,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學校教育在教育人才方面起着主導作用,但學校教育仍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否則學校教育的作用就會被減弱,甚至被抵消。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學校教育只有與家庭教育密切結合纔能有效地促進學生進步,才能使學生綜合全面的發展。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培養孩子良好性格和早期智力開發的場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爲孩子以後的教育鋪下第一塊基石。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家長在想辦法爲孩子提供優越學習生活環境關注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對孩子進行生活和情感的教育、艱苦樸素,自力更生的教育,培養他們勤奮和獨立的精神。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作爲知識的傳授者,老師在知識傳遞和習慣養成上一定會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在我所教授的許多學生中,孩子成功的背後,家長都能夠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效結合,擔負起自己應當擔負的責任,這既能保證孩子獲得好的學習成績,也能讓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健康成長。

每個班級中,都會有一些生活能力或學習能力以及溝通能力較差的學生。深入瞭解之後,我們會發現,這些學生中,往往單親家庭較多。還有父母在外打工,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的比較多。這些孩子從小缺少父母關心,或受到爺爺奶奶過分溺愛,性格發生扭曲,想問題偏激。針對這樣的學生要採取更加關切的方式去教育,否則適得其反。對於這樣的'孩子,可以先找他們談心,迴避他的錯誤,直到他從內心深處接受了教師觀點再加以糾正錯誤,他纔可以改正。

曾有位學生,父母離異,孩子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的父親常年不在家,爺爺奶奶覺得孩子沒有母親,因此對孩子百般寵愛。孩子也養成許多壞習慣,不做作業,隨便拿學生的東西,不愛勞動,還經常上課走神。在他爸爸談話後才知,父親對這一切都矇在鼓裏,恨鐵不成鋼的父親回來對孩子就是一頓毒打,其實這根本不解決問題。孩子回到學校後,時刻以憎恨的眼神凝視着我。後來,我把孩子的父親叫到學校,一起耐心分析造成現狀的原因,讓他回家做孩子爺爺奶奶的思想工作,對孩子的溺愛就是害了孩子,爺爺奶奶與學校的配合最終幫助孩子逐步改掉了不良行爲習慣。最後,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這位學生取得了明顯進步。

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希望學校能將他們培養成有用之才,學校則義不容辭地對學生教育負責。學校與家庭的目標是一致的,這也是家庭,學校教育結合的基礎。家庭與學校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是影響學生思想兩個主要外因,只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才能實現孩子全面的心智發展。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2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所有學生應具有的最關鍵、最必要的共同素養,是知識、能力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

數學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協助下,將書本上的知識結構轉化爲學生認知結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數學素養滲透到教學中來,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和它的對象、數學概念,命題和數學方法的本質的認識。數學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數學教學要在重視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方法、感悟數學思想,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數學手段和數學方法去分析和解決數學中的具體問題以及其他的一些現實問題,這是數學教學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數學教學的本質要求。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是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蘊含在數學知識發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要由表及裏,循序漸進。要在知識發生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要在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過程中揭示數學思想,使學生從中掌握關於數學思想方法的知識,並把這些知識應用在後續的學習中,科學地獲取數學知識。知識的記憶是暫時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長遠的。知識使學生受益一時,而思想和方法使學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作爲一種能力和品質,作爲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建立“發現式學習”的教學新模式,營造學生思維的平臺。思維的發展,需要土壤,需要平臺。好的教學策略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進一步釋放學生的思維潛能、進一步保護學生的思維火花。凡是學生能通過自己努力學到的知識,絕不授予學生,凡是學生經過思考能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把“教—學”活動中的自由還給學生。把學生當成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既給了學生思維的自由,也給了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壓力,從而迫使學生去思考。

三、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邊的事物數學問題很多,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爲數學問題,進一步揭示具體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聯繫,既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助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數學教學中注重保護和培養學生的直覺意識,講一些數學的發展史,多參加數學社會實踐等,都能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一定的提高。

數學素養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化素養,數學教育也就是一種文化素質的教育,它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們教師貴在重視和堅持。要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不僅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識,更多的則是一種方法,一種文化,一種思想,甚至於一種精神和態度,從而讓學生滿懷樂趣和憧憬地去學習它。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3

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念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養,教育觀,世界觀,人生觀起着直接影響作用。一方面需處理好知識和能力、品格之間的關係。知識是基礎,發展能力和品格離不開知識的習得;知識是手段,目的是通過知識的習得發展能力和品格。另一方面需明確所要發展的能力和品格的特殊指向性,要適應終身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再者,教師本身的價值觀應當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和諧。專業思想的建立,將會直接影響教師的知覺、判斷等心理過程,從而引發其相應的有彈性的教育教學行爲。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師要堅持探究性的教與學,讓學生學會認知。知識是必需的,但不是灌輸給學生的,而是學生通過探究獲取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堅持問題解決式教學,讓學生學會做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想方設法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與技能或者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並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觀察、思考、想象、研究、操作、合作等方式,逐漸地形成核心素養。圍繞這一思想,項目驅動法、任務驅動法、合作學習法以及像藝術家那樣工作都是不錯的選項。但無論哪一種方法,情境、問題、探究、合作都是其中的關鍵詞。再有,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性、自主性的學習,讓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自我教育、反思與管理。

二十一世紀呼喚着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多層次人才培養呼喚着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也呼喚着高尚的師德修養。教師擔當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師德修養,業務能力強的老師才能振興教育,也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愛是教育美麗的語言,我們教師應有那顆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用愛去對待學生,影響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4

這裏有如下幾個關鍵問題:

1、你把誰教得好,把誰教得一般?

2、你教什麼教得好,什麼教得一般?

3、差距在哪兒,優勢在哪兒,已經實現了什麼,還有什麼需要實現?

4、我們如何與學校中的學生和所有教師一起樹立一個共同成長的概念?

5、應學會與學生交流,而不僅是獨白

儘管教師需要傳授信息,儘管講座的形式的確有效,儘管教師是應該要比學生知道得更多,但是同樣重要的是教師需要“傾聽”學生的學習。

這種“傾聽”可以來自於傾聽他們的問題、他們的想法、他們的困境、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成功、他們與同伴的互動、他們的輸出,以及他們對教的看法。

時下佔據課堂教學主導地位的獨白也許不會對比較聰明的學生產生害處——這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常能獲得更多的學習策略,也能夠進行學習方面的自我對話。

但獨白式的教學不能滿足在學習中掙扎的學生,也不能滿足後進生和學困生,不過它對聰明的學生是很有效的。

我們需要更多地研究對話和獨白的最佳比例,尤其是什麼時候一種教學優於另一種,哪一種最適合表層和深層的學習。我們也需要多料及對話本質的效應。

6、教師應樂於挑戰並絕不止於“盡力”

在大多數課堂生活中,每天都是一個挑戰,我們必須接受這一挑戰,並將挑戰變成我們期望的存在。

教學的藝術在於對某一位學生來說具有挑戰性的事務,對另一位學生就不一定了因此教師要不斷關注個體差異並追求共性,從而使學生與同伴能夠和教師共同協作以帶來改變。

教師的作用不是決定挑戰,然後將挑戰“打散”爲可管理的、對學生來說更簡單的小模塊,相反,教師的作用是決定如何使學生加人學習的挑戰中。

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如此強調學習目的和成功標準,因爲當學生理解它們之後,他們就能明自那些對成功學習至關重要的挑戰的目的所在。

7、好的班級環境絕不僅僅只需要歡樂的氣氛

經常發生的情況是,我們關心班級氛圍,但往往會忘記建立這種充滿溫暖、信賴與共情的.氛圍到底是爲了什麼。

我們的首要目的是讓學生感到犯錯誤或不知道答案都是沒問題的,是要建立一個將錯誤視爲機遇的氛圍。

學習在錯誤中得以成長:教師的根本作用在於找出錯誤概念、錯誤理解和缺乏的知識。儘管教師也許有溫暖的人際互動,但這不是重點所在。

重點是:

學生是否認爲班級氛圍是公正的、共情的和值得信賴的?

學生能否及時指出他們的不知和不理解,且沒有同伴會因此譏諷、輕視和嘲笑?

同伴的力量是有說服力的,而建立適當的班級氛圍在很大程度就是建立歡迎錯誤並從中學習的安全港灣。

同樣,學校領導創建一個安全的教師辦公室氛圍也很重要,從而使所有教師能夠談論教學以及他們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8、教師應帶動家長共同參與教育

在日常互動過程中,我們在很多方面都承擔着應當由專業人員承擔的責任。

我們是導遊、銀行職員、售貨員、博客新聞寫手,等等。這種協同生產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但是這幾乎沒有影響到學校。

我們仍舊將家長視爲一年兩次報告的受衆,因爲家長的責任是在學生醒着的另外八個小時內監控學生完成家庭作業(也有不監控的),提供食宿,餵養並照料學生。

儘管所有家長都希望找到方法幫助教師共同教育他們的子女,但不是所有家長都知道如何去做。

對於做不到的家長來說,主要的障礙在於他們不熟悉學習和學校的語言。

在他們中的許多人看來,學校的經歷並不總是最令人滿意的。

我們發現,如果家長學會了學校教育語言,會產生很多積極結果。

家長了解了當下課堂學習性質的語言,知道如何幫助他們的子女上課並參與學習,知道如何與教師和學校人員交談。

家長在合作中理解可以練習和專心的重要性、表層和深層理解的差異,一級學習目的和成功標準的性質之後,能夠與他們的子女進行更多的對話。

教給家長有關學習的語言會增進學生對學校教育體驗的參與,提升學生的閱讀成就。

如果學校想要在顯著影響所有學生學習和學業成就方面獲得成功,那麼這八個教師核心素養是學校需要關注的核心觀念。

這也是一種會帶來改變的思維方式,我們需要從尋找那樣“東西”——項目、資源、教學方法或結構上轉變。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5

有幸參加xx成功中心(梧山校區)數學研討活動,一睹蔡榮鑫副校長課和顏丹清老師精彩的課堂教學演繹,更再次聆聽到晉江市教師進修學校蔡福山主任的精彩點評,讓我對數學核心素養以及核心素養在課堂中的落地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收穫滿滿。

一、 精彩的課堂,深刻的思考

1.蔡副校長從摺紙比賽開啓,於無痕中複習了舊知(分數的意義),爲新知探究做好了鋪墊和準備。

(1)法理相融,注重思維的直觀性(物化理解算理)。

讓學生通過摺紙地方式將抽象的算理形象地呈現,學生清晰地認識4/7÷2就是4個1/7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有2個1/7,同樣4/7÷3也是通過直觀的面積圖幫助理解,完美地實現了法理相融的運算教學。

(2)知識的聯繫性——遷移建構算法。

烏申斯基曾言: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本節課蔡校長將比較淋漓盡致地展現,比較4÷2和4/7÷2;比較4/7÷2和4/7÷3;比較4/7÷(2、3、5、6)算式中不與不變的規律,逐步抽象出分數除以整數的一般化規律,並最終實現符號化的理解。

(3)在難點處充分沉潛教學。

2.顏老師作爲只有兩三年教齡的老師課改特別地棒,課堂教學不疾不徐,讓人覺得親切自然。注重算法多樣化,並注重讓學生深刻理解計算算理,教學也非常細膩,比如當學生撥計算器時從十位撥起,及時引導學生應該從個位撥起,防止負遷移等。

二、精準的點評,有力的引領

而福山老師的點評似乎又爲我們打開了一扇更爲明亮的窗戶,讓我們對這兩堂課、對數學核心素養的落地有了更深的思考、更美妙的體悟。

福山老師從核心素養談起,談到中共中央的頂層解析:核心素養就是公民適應現代生活所必需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談到高中數學已經確定的核心素養;史寧中教師有關核心素養求實的三句話解析;更認爲核心素養是知識、方法、思想的種子。

結合教師課堂,給出很好的建議,如可以通過一組除法算式(400÷2 40÷2 4÷2 4/7÷2 )的比較,讓學生髮現除法的本質就是平均分單位;注重方法的溝通,這樣方能實現法則越來越少,道理越來越簡單,讓學生明白有什麼道理,和什麼相通;比如方法多樣化中不必面面俱到,畢竟有些方法是可遇不可求的,教師要有所取捨;比如實現數學生活化的同時,也可適當的故事化。

總之,本次互動爲我們積蓄了更多的養分和力量。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6

一、指導思想

通過此次活動,倡導我校教師主動閱讀、帶頭閱讀,豐富課餘文化生活,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同時結合教育教學實踐開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探索活動,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式,開闢教育新途徑,儘早適應當今教育發展改革的'歷史要求。

二、總體安排

1、活動主題:如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總體要求:緊扣《培養核心素養》一書的內容實質,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中心明確,材料詳實,有啓發效果,杜絕抄襲。

3、時間安排:20xx——20xx學年

4、評比時間、地點:3月6日下午第三節 三樓會議室

三、評審小組成員

組長:楊國斌

組員:嚴秋明 吳莉莉 向忠秋 顧霞光 王小慶 禹良青

四、評比方法

1、參評文章要求:

(1)認真閱讀《培養核心素養》,並緊密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圍繞教育教學、教育管理有關的內容寫出自己的感想。

(2)讀後感由本人親自撰寫,嚴禁抄襲、剽竊他人文章,一經發現取消評比資格。

(3)中心明確,語言通暢,有啓發效果,字數1500字左右。

2、評比辦法:

(1)每篇文章有三位評委打分,算出總分爲最後得分。

(2)設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5名;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7

核心素養必須在課程建設和教學模式兩個方面去落實。二者相輔相成,相互聯繫,對立統一,缺一不可。在某種程度上說,當前創新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來實現課程建設提出的目標更爲重要。核心素養的落實如果僅僅侷限在課程建設方面,因此落實核心素養必須以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爲保證。

1、層次化教學,滿足學生差異化需求

分層次教學的實質就是滿足不同學生的差異化需求,這是一切從學生出發的具體體現,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實現有效教學和高效學習的最基本策略。我們千萬不能把分層次教學理解成辦尖子班,在實踐上更不能用拔尖的教師去教拔尖的學生,而是用同樣的教師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學生,教師在備課、上課、輔導各個方面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給予不同的教學服務。

2、主題化教學,實現知識的縱向聯繫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自身的邏輯規律,不斷挖掘和整合教材,按照一系列的主題進行教學。在教學實踐中,這種教學方式往往都是在期末或者高考複習中運用,平時總是打牢雙基。一些有經驗的教學水平高的教師往往在每一個學習階段,就要進行一次主題式或者是專題式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知識模塊與模塊之間的內在關係,讓知識形成大的模塊,從見樹木到見森林,再從見小森林見到大森林。

3、問題化教學,實現知識的橫縱聯繫

真正實現學習方式的改變,要靠問題化學習。我們從講授中心的課堂轉變爲學習中心的課堂,中間有一個橋樑,這個橋樑就是問題化學習。因爲問題化學習讓我們所有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爲主線去設計,必須以學生的問題展開,必須讓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能夠發生。知識要從碎片化、斷點化的知識轉變爲結構化的知識,而結構化的知識其實就是問題化的學習,把真實的問題形成問題鏈,讓學生在對問題的追尋中找到知識之間的橫縱聯繫。

4、情景化教學,實現由學習走向生活

真實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養爲本的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學生在學校學過的知識和現實生活建立不起聯繫,原因就是我們的教學過程缺少真實的情景,只是把知識符號化。知識符號是表達知識體系的,這個知識體系如果不同生活建立聯繫,只是把知識符號背熟、認知、複述,去對付考試,就很難讓學生形成核心素養。

我們必須認識到知識是素養的媒介和手段,而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把核心素養貫徹到教育教學中,就是把以人爲本,以生爲本,以學爲本的思想體現在教學中去,真正體現課堂的育人功能。落實核心素養,一方面要遵循知識內在的邏輯規律進行有效學習,真正實現構建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另一方面就是要遵循學習者的認知規律把學習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在學習和實踐中形成良好的品質和健全人格,讓學習者真正形成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德和關鍵能力。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8

拿出書來時我首先聽取了老師意見,沒有從第一頁開始看起,而是選擇了我感興趣的內容。當老師在課上說我們不是拿到一本書就一定要從第一頁開始讀時,我內心罵了自己八百遍。我覺得自己太過循規蹈矩,過於刻板,我爲什麼不會多方位思考問題。於是,這讓我更加好奇這本書會帶給我怎樣的視覺上的衝擊和思想上的撞擊。我期待着它帶領我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當我讀完這一章節大概明白了美國教育爲什麼確實要優於我們中國的教育。美國在對於學生的教育方式上與我們大不相同。

首先,美國教育不會過於重視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他們更注重於學生的合作能力,思考能力,動手能力等。比如,他們的SCORE課堂模式,他們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表達想法,讓他們獲得進步和成功,並展示他們的成功。

其次,他們判斷學生是否學會了,不是用的試卷,而是用“產品”,所謂“產品”是指學生們自己動手參與制作的學科小報,學術論文,知識思維導圖,地球儀等。它們被貼滿了整個牆壁,擺放,懸掛在教室各個角落。這些源於他們的課本知識中,美國學生基本善於把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用這些作品或者實驗的方式展現出來。這也是美國教學方式中很特別的一種。

最後,除了這些他們還有另外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動態多樣分組法。所謂動態分組是指同學們以正方形座位入座,學生面對面增加交流可能性,而後又採用各種有趣的.方式組成不同小組和座位,達到每個同學之間都有組隊學習的可能。讀後感·這種看似隨意的分組卻能使課堂呈現一種興奮的狀態,從而達到高效學習效果。

美國的教學方式的確震驚了我,他們不計較於對知識的掌握,考試成績的高低。他們更注重於讓學生自主探索,以尋求最終答案的過程。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答案是一成不變的,但獲取答案的方式卻有千種,與其直接獲得答案,不如自己掌握方法主動尋求。

教育的目的是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我認爲美國的教育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他們確實很聰明,任何你所想不到的新穎的,獨特的教學方式都可以在他們身上呈現。但我相信有一天我們中國的教育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9

教師需要樹立“教育要發展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一專業思想,並切實把它作爲教師專業行爲的理性支點。其中,一方面需處理好知識和能力、品格之間的關係。知識是基礎,發展能力和品格離不開知識的習得;知識是手段,目的是通過知識的習得發展能力和品格。另一方面需明確所要發展的能力和品格的特殊指向性,要適應終身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再者,教師本身的價值觀應當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和諧。專業思想的建立,將會直接影響教師的知覺、判斷等心理過程,從而引發其相應的有彈性的教育教學行爲。

至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一方面,教師要堅持探究性的教與學,讓學生學會認知。知識是必需的,但不是灌輸給學生的,而是學生通過探究獲取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堅持問題解決式教學,讓學生學會做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想方設法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與技能或者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並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觀察、思考、想象、研究、操作、合作等方式,逐漸地形成核心素養。圍繞這一思想,項目驅動法、任務驅動法、合作學習法以及像藝術家那樣工作都是不錯的選項。但無論哪一種方法,情境、問題、探究、合作都是其中的關鍵詞。再有,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性、自主性的學習,讓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自我教育、反思與管理。

爲了在教育教學中能順利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師要格外重視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管理能力以及教學交往能力的發展。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根據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形成基本理解,轉化爲驅動性問題,設計學生活動。要形成多角度、多層次、開放地進行設計的`技能,既考慮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又考慮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既考慮課內內容,又考慮課外內容,要熟練地運用生活經驗和社會資源,包括21世紀社會、生活的實況,給學生以實際問題的解決。通過教書實現育人,達成立德樹人的目的。

課堂組織和教學中,要精心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課堂的組織,展現課程的生成、學生對活動的參與和解決,是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主要途徑。教師要具備相應的技能來指導學生,成爲學生終身學習態度、方法與能力的指導者。在組織過程中,教師要具備技能,以求能夠及時判斷出學生的發展狀態及需求,做出恰當的反饋和引導。還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素養和個人自主自律行動等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10

通過這段時間查閱資料以及網上學習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相關資料,我收穫頗多。通過學習,我對核心素養的概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深刻地感受到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初步掌握了一些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方法。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要學以致用,把它落實到我的日常教學中。現就我的學習情況談談收穫。

首先,我來說一說什麼是核心素養。《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有個詞引人關注: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核心素養是一種跨學科素養,它強調各學科都可以發展的、對學生最有用的東西。比如核心素養中語言素養的概念,已經不是語文學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語的概念。這裏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會低一點,但對它的特點可以說得非常清楚,它的特點是有效地表達和交流,其實是一種廣義的語言概念,作爲有效地表達和交流,遠超了語文的範疇。核心素養也是知識、技能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它是知識、能力、態度或價值觀多方面的融合,既包括問題解決、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等“認知性素養”,又包括自我管理、組織能力、人際交往等“非認知性素養”。並且,“素養”一詞的含義比“知識”和“技能”更廣。‘技能’更多地從能力角度講,我們所提的‘素養’。不僅僅包括能力,更多考慮人的綜合素養,特別是品德上的要求。這也符合我們的國情,落實起來更好一些。”劉恩山認爲,核心素養提出後,“目標更明確,因爲這些要素提得更鮮明,它會把國家的'教育方針突出表現在覈心素養上,我們就可以在這個框架內更明確地定位學科教育。每個學科把這件事情做好,就可以更好發揮出學科課程的價值”。他進一步解釋,“它可以清晰地提示你,生物學或者其他理科,在科學素養之外能做什麼,比如,生物學裏有沒有語言素養或數學素養的問題?過去很多人沒有去考慮,今天作爲一種核心素養提出,語言素養、表達交流的能力也要落實到生物學習中,所以我們要組織學生去合作學習,去探究自主學習,這個過程中伴隨着語言、人際交往的目標”。

在數學教學中應讓學生愛上“思考”。只有學生喜歡思考,他纔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纔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提出理性的數學問題。教師應該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引入知識探討;在數學課堂上儘量滿足學生需求。如給學生表揚、稱讚等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教師要不吝對學生進行表揚,建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大自然中數學的美。在教學中,多給學生上臺展示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信、表達等能力。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老師要更加有耐心。有一句話這麼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就是我們要多思考,只有讓學生自己思考過的東西,他們才能對問題有更深刻的記憶,他們纔會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結論,從更深層次來講,這樣纔有可能讓學生成爲一個有想法,會創新,有能力而不僅僅會讀書的一個人。也就是培養了學生的素質,讓他們能夠快速地融入到社會。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11

11月9日,聽了我們學校校長關於《培養核心素養,塑造美好人生》的專題講座,讓我認識了一個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養,並初步瞭解了核素素養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現談一下自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

一、對核心素養的認識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是關於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體現;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是對教育方針中所確定的教育培養目標的具體化和細化,與我們以前所倡導的素質教育有着內在的一致性,是對素質教育在新時期的深化。

我們以前一直提倡素質教育,強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培養學的特長髮展”。素質教育改變了“以分數論英雄”的教育方式,轉向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培養各種社會需要的人才起到了促進的作用。而素質的培養是在學生“有天分”的基礎上。“素養”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在後天中、長期實踐中養成的能力,每個學生,都可以經過努力養成好的習慣、能力等。這與我們學校的《新教育》理念有異曲同工之處,都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積極的學習態度、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造精神。爲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核心素養分爲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文化基礎表現爲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自主發展表現爲學會學習,健康生活;社會參與表現爲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從文化基礎可以看出,它更加關注學生知識積累的寬度和厚度,使學生積累豐厚的文化底蘊,從而形成正確、科學、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這也是一個人幸福生活的前提條件。自主發展方面更多的強調學生的學習發展意識,能夠自主學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追求健康、快樂、精彩的人生。社會參與方面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擔當能力,一個有擔當的人,才能愛國、愛集體、愛家,才能勇於爲社會做貢獻,從而推動社會的發展。

二、作爲教師的我們,以後在工作中怎麼做呢?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識修養和人格修養。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於漪老師也曾說:“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慾激發出來,教學就成功了大半,學生學習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爲苦,從中獲得樂趣。”由此可見,教學活動中只有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識,道德修養、審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2、注重朗讀爲主的課堂閱讀教學和課外經典詩文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只是代表着學生願意去學,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採用各種行之有效的辦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廣泛閱讀、積累,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3、讀名家名著,寫讀書筆記。一個人的素養的高低,關鍵在於個人對文化主動積澱的厚實程度。“腹有詩書氣自華”,當知識積澱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人身上形成一種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

4、藉助互聯網資源等在內的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習作熱情,培養學生的素養。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一項長期的過程,而且還有待於我們去實踐和研究。我將不斷學習新理念,並付諸於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學習。

學習《培養核心素養,塑造美好人生》心得體會2

“素質教育”一直是被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經常掛在嘴邊的詞語,也隨着教育改革被賦予不同的定義。在20xx年9月13日,“核心素養”四個字如春雷一樣在教育界響徹天際,引起大家的熱烈討論。11月9日,學校領導人侯校長召開《培育核心素養,塑造美好人生》的講座,對“核心素養”做出了深入、細緻的解讀,讓這個寬泛宏大的定義接上了“地氣兒”。聽過講座後,我明白“核心素養”切實存在於我們的教育生活中,針對“核心素養”,侯校長也指明我們立項課題的研究方向。通過對講座的學習並結合網上所學習的內容,現將我的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是關於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體現;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其發展是一個持續終身的過程,可教可學,最初在家庭和學校中培養,隨後在一生之中不斷完善。。從這裏可以看出,核心素養強調的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獲得知識的能力,由此也更加強調能力與態度。我想,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積極的真正的轉變我們的課堂角色,從教授轉變爲引授,將“關鍵的`能力”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其實這和我們學校一直在實施的“少將多學、精講多練”、“小組合作,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教育理念相符,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一直是所有教師追求的教育目標。而在培育學生必備品格的方面,則要求我們在德育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在講座中乍一聽到“核心素養”時,我首先想到的是“素質教育”,這二者聽起來似像非像。講座中也指出“素養”與“素質”的關係和不同之處。素質通常指的是個體前天稟賦和後天環境教育互相作用在個體身上所體現出的結果。而素養更多是指後天習得的,通過教育可以培養的,可以更加凸顯教育的價值。在我看來,“核心素養”就是“素質教育”優秀經驗的繼承和更爲細化、具體、系統性的發展。

今年我們所立課題的題目是《在課堂教學中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方面是自主發展中的學會學習。其中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樂學善學,二是勤於反思,三是信息意識。這三項內容與我們的教學工作有緊密的聯繫,我們教師應該講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在教學中我也對自己所任教的學科制定了一些目標:

1、寓遊戲於教學中,將遊戲用於識字,拼音,課文學習中,充分利用孩子的年齡特性,分層次的組織遊戲,通過遊戲環節激發孩子樂學。

2、對語文的知識課後有一個延伸,不僅教知識,知識背後更是人文的東西,簡單的字、詞、句、複雜的文章、兒歌,要讓孩子理解知識背後的中華文化的魅力;多教給孩子正能量,積極評價文中人物和觀點,學會學習他人的優點,我覺得每節課後幾分鐘時間讓孩子說說這節課學到了什麼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更可以是人文方面的一些正能量的做法或者做人的道理。

3、在學生回答問題後,評價他人說法等方面加強核心素養培養,這不僅僅是對學習規範訓練,更是價值觀引領。

4、教師以身作則,多表揚優點,給學生一個導向作用。

5、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解決困難思維方式,多想辦法,少抱怨。

6、“品格”素養的培養應滲透在說話,讀書方方面面。

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實在學校離不開教師的自我提高與努力學習。正如講座最後侯校長所說:“一項新的東西出臺,需要我們去探索,不管路怎麼走,我一定要走下去,相信只要行動就會有收穫,只要堅持就會有奇蹟發生。”通過此次學習,我會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接受新的教育理論,努力做一名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12

在積極提倡“核心素養”的同時,我們又應防止純粹的“口號操作”與“文字遊戲”。因爲,口號的頻繁更替是教育領域的一個常見弊病,以至於一線教育工作者忙於應付,甚至感到無所適從,所以,我建議不管用什麼方法教學生,一定要堅持。我在學習過程中瞭解到一個實例:“在北京一所不起眼的小區配套學校裏,有一羣教師,對“三維目標”的執着研究達8年之久,他們從學科知識走到了知識樹,從知識樹走到了能力,從能力走到了高位目標,並解決了一系列數學困惑和問題。無論課改形式發生了什麼變化,都沒有動搖他們的研究精神。10年過去了,這所普通的學校迅速成長爲海淀區第一方陣的佼佼者……”所以,貴在堅持。

數學教師還應該把握小學數學教學特點,知道小學數學教學要以“知識技能”爲基礎和載體,逐步實現多層目標的達成。以“教學活動”爲主體和主線,通過“再創造”建構起學生自己的“數學現實”;以“學會思維”爲重點和核心,培養、發展學生的嚴謹意識和理性精神。作爲教師的我們,在明確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盡力讓我們的學生擁有一雙能用數學視覺觀察世間的眼睛;一個能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的頭腦;一種能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副能用數學思想改造世界的情懷。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基於核心概念發展核心素養是專家的共識。

第一,核心概念是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誌。數學素養是通過數學的學習建立起來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是基於認數、計算、測量、統計等具體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而形成的數學的思想與方法,以及對數學在現實社會與生活中的作用與價值的認識。課標中提出的10個核心概念,總體上反映了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基本要求,是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誌。

第二,核心概念體現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和總體目標。數學課程與教學要面向每一個學生,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既是基本的要求,也是必需的要求。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和運用相關的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還應當包括使學生感悟一些數學的基本思想,積累一些數學思維活動和實踐活動的經驗。

第三,核心概念反映了數學的本質和價值。數學內容中反映的數學知識所蘊涵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能提升具體的數學知識學習的質量,體現數學內容的本質特徵和真正價值。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通過本次專題學習,我對核心素養的內涵和標準、與素質教育、綜合素質教育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特別關注了核心素養課程與教學改革,內容實在,可讀性強,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我們要學習他們教育思想的先進性,教育理論的嚴密性,教育措施的細緻性,教育成果的全面性,真正做到基於學生核心素養髮展,創建真正的高效課堂。我談三點學習體會:

一、轉變教學理念想要真正使核心素養落地,教師必須轉變並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教師的“教”要切實爲學生能“學”服務,正確對待教師的“少教”,給學生以更多的“多學”主動權。在教師的組織和引領下,變學生“聽懂了”爲“學懂了”“學會了”。我也結合了自己英語課堂的實際,在以學生“自學”爲主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都得到全面改觀,學生由過去的被動“接受式”或“被填灌式”的學習狀態,轉變成爲現在的自主式與開放式的主動學習狀態,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在課堂上變得活躍、自信了,也更樂於用英語大膽的進行交流和表演。

二、領悟有效教學學習的過程是一次知識積累與運用、創造的過程,因此要會學、善用。核心素養的主體是學生,提倡“以學爲主”的課堂教學,教師需有精湛的教學藝術,學會閱讀課堂,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思想,學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學會幫助引導學生更深入的進行思考。我認真學習並思考着每一個觀點,同時也思考着如何將這些優秀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帶進自己的課堂,有針對性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也深刻地領悟到:在教學中應不斷探索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處理好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之間的關係,處理好課堂預設與生成等等之間的關係的重要性。通過實踐對理論、經驗的檢驗,尋找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點、相同點與銜接點,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藝術。

三、學會終身學習提高教育素養首先要立足學科素養的提升,同時突破學科教學的界限,樹立教師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把不斷學習作爲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在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懂的教育規律,做反思型教師,養成反思習慣,反思自己的活動過程,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爲,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通過總結經驗,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

核心素養的培養心得13

1、及時從學生那尋找反饋

反饋或形成性評價是最有效的干預。它們爲教師提供以下信息:學生要去哪裏,學生如何到達那裏,以及下一步去哪裏。

對教師來說,關鍵是擁有這樣的心智框架,即尋求他們對學生產生影響的反饋,從而改變、提升或繼續他們的教學方法。

就我們所知,這樣的心智框架——追尋三個反饋問題的證據

(“我要去哪裏?”“如何到達那裏?”“下一步去哪裏?”)——是對學生成就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

我們作爲教育者的所作所爲和學生作爲學習者的所作所爲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個關鍵:

這意味着要評價我們正在做的和學生正在做的,從學生的視角看待學習,以及評價我們的行爲對學生行爲產生的效應,評價學生行爲對我們後續行爲產生的效應——所有這些加在一起就是傑出教學的精髓。

這裏有一個操作性概念是“評價”。教師需要提升他們評價自身對學生產生的效應的技能。

只有如此,教師才足以瞭解下一步該做什麼以促進學生的進步。

2、教師需要培養一些積極的信念

許多教師認爲學生學習的成功和失敗,取決於他們作爲教師做了什麼和沒做什麼,然而我們需要更培養一些積極的信念,包括:

1、所有的學生都能應對挑戰。

2、依據所有學生的起點,提出對他們的高期望,這是至關重要的。

3、鼓勵尋求幫助的行爲是關鍵。

4、向所有學生教授多元學習策略是關鍵。

5、養同伴互動對改進學習有重要作用。

6、評判、犯錯和反饋是改進學習的重要機遇。

7、發展學生德自我調節和培養“學生成爲教師”是改進學習的強大機制。

8、不要責備兒童。

9、社會階層和家庭資源的阻礙是可以克服的。

10、不給缺陷思維以容身之處,即既不要給學生貼標籤,也不要對學生抱有低期望。

教師需要將自己視爲變革者,而不是促進者、發展者或者建構者。

他們的作用是使學生從他們目前的'樣子轉變到我們希望他們成爲的樣子,我們希望他們獲知和理解什麼——當然,這裏強調的是教育的道德目的。

這要求教師相信成就是可變且可提高的,而非固定不變的;相信教師是促成者,而不是阻礙者;相信學習是挑戰,而非打碎內容將其變爲相對簡單的一塊碎片;相信教師能看到他們自己和學生理解學習目的和成功標準的價值。

3、教師需要更多的談論學 而不是教

我幾乎已經到了不想討論“教”的地步——這不是因爲它不重要,而是因爲它經常阻礙我們討論“學”的重要性。

太多的教師專業發展板塊涉及最佳實踐和新教學方法,並對測評提出質疑,認爲測評不太可能產生及時的作用——

我們好像很喜歡這些安全而沒有威脅的話題:

1、關於我們如何學習的爭論在哪裏?

2、關於學生以自己的多元方式進行學習的證據的爭論在哪裏?

3、關於用不同方式學習的爭論又在哪裏?

4、你能說出三種互相質疑的學習理論嗎?

如果想要擁有這些關於學習和我們影響學習的學術爭論,就要求學校領導支持教師成爲學習者和評價者教師需要成爲適應性學習專家,知道教和學的多元方式,能夠指導和塑造不同的學習方式,成爲教育行業內的最好的錯誤偵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