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2017發展核心素養心得體會

2017發展核心素養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對於“核心素養”一詞,不同國家表述不同。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的2017發展核心素養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發展核心素養心得體會

  【2017發展核心素養心得體會1】

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爲教育的根本任務。但立德樹人靠什麼來落小落細落實呢?這是個問題。

曾幾何時,知識本位、應試教育填滿了學校生活的縫隙,師生爭分奪秒,爲的是獲取更多的知識。然而當知識以幾何級態勢增長,這種方式還能奏效嗎?

人們意識到,知識教學要“夠用”,但不能“過度”,因爲知識教學過度會導致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受阻。

教育不能填滿學生生活的空間,要留有閒暇。因爲學校教育絕不是給人生畫上句號,而是給人生準備好必要的“槳”。

更新知識觀念是一種世界趨勢。國際上多數國家、地區與國際組織都認爲,以個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爲主體的核心素養模型,應該取代以學科知識結構爲核心的傳統課程標準體系。

國際上長達 20 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發展的“核心素養體系”,才能解決好有限與無限的矛盾 ;只有找到對學生終生髮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給學生打下堅實知識技能基礎的同時,又爲未來發展預留足夠的空間。

那麼“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

不同於一般意義的“素養”概念,“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從價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學生終身學習所必需的素養與國家、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從指標選取上看,它既注重學科基礎,也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素養 ;不僅反映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同時注重本國曆史文化特點和教育現狀。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了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準則。因此從結構上看,基於中國國情的“核心素養”模型,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圓心來構建。此外,它是可培養、可塑造、可維持的,可以通過學校教育而獲得。

落到學校教育上,還需解決一個關鍵問題 :它同學科課程教學是什麼關係?

一方面,核心素養指導、引領、輻射學科課程教學,彰顯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使之自覺爲人的終身發展服務,“教學”昇華爲“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養的達成,也依賴各個學科獨特育人功能的發揮、學科本質魅力的發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學科教學之筏,才能順利抵達核心素養的彼岸。

核心素養還是學科壁壘的“溶化劑”。以核心素養體系爲基,各學科教學將實現統籌統整。比如“語言素養”,它並非專屬語文一家,體育課也有——有可能只是手勢和眼神,一個快球、快攻就發動了。現代社會中,人們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號能力也是“語言素養”。

對於教師而言,這是個巨大挑戰。首先是觀念轉型——教師要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教育”。學科教師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師,其次纔是教某個學科的教師 ;首先要清楚作爲“人”的“核心素養”有哪些、學科本質是什麼,纔會明白教學究竟要把學生帶向何方。

這也是從“知識核心時代”走向“核心素養時代”的`必然要求。

基於“核心素養”完善學業質量標準,還可能改變中小學評價以知識掌握爲中心的局面。一個具備“核心素養”的人與單純的“考高分”並不能畫等號。它還將對學習程度做出刻畫,進而解決過去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評價操作性不足的問題。

當然,它不僅挑戰我們現有的課程設計與評價體系,同時也拷問着校長和教師的教育素養,從概念到行動,從“知識至上”轉向以核心素養爲導向,您準備好了嗎?

  【2017發展核心素養心得體會2】

近日,歷時3年集中攻關的《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已基本形成,目前以課題組名義對外發布並廣泛聽取意見。課題組提出,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研究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爲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爲核心。

事關學生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理應成爲中小學教育的終極追求。已經啓動兩年的新一輪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修訂,也將核心素養框架構建和學科素養的目標分解,作爲這一次完善昇華新課程的抓手。

“核心素養”是在新的歷史時期,高屋建瓴落實立德樹人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是以人爲本的時代特徵對教育本質認識的催化。它的提出,爲我們真正走向以學生爲中心的教育,確立迴歸教育本源的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提供了引領性支撐,從而使課程與教學育人主陣地的形成成爲可能。

“核心素養”的提出,更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創新點和突破點。其創新在於,以核心素養爲統攝,使得教育“立德樹人”的育人價值更加凸現;其突破在於,它是課程“三維目標”的整合。自從世紀初新課改以來,課程的“三維目標”已經人盡皆知,但人們往往只在學科教學的文本知識中去尋找它,將它機械地割裂開來,並且存在對它善貼標籤的現象。“核心素養”作爲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貫穿於課程目標、結構、內容、教學實施以及質量標準與評價的整個過程中。“三維目標”可以在覈心素養的目標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得以完整體現。因此,“核心素養”是“三維目標”的整合和提升。

核心素養的落實,顯然不僅僅是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變更,它更是以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爲保障的。我們不能不承認,在當下的教學中,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仍然是教學的基本方式,過度關注固定解題過程和標準答案的現象非常普遍。所以,要把“知識爲本”的教學轉變爲“核心素養爲本”的教學,必須大力推進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改變。

要真正實現這一改變,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學習的,進而回歸到學習的本質。縱觀人類社會,無論是思想發展史、社會進步史,還是科學發現史、技術革新史,無一不是在不斷髮現新問題中解決問題,又在解決問題中發現新的問題;而對於每一個獨立的個體來講,都是在不斷的自我追問中尋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只是,在現代知識的海洋中,我們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迴歸對問題的探求,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回自己應有的智慧,應是學習的本意。

從以講授爲中心轉變爲以學習爲中心的課堂,中間的橋樑是“問題化學習”。“問題化學習”讓我們看到,所有的教學必須以學生學習爲主線去設計,必須讓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能夠發生並且展開。但在今天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並沒有充分展開,甚至出現了“假裝學習”。

因此,今天需要在教學中強調問題化學習。以真實的問題形成問題鏈、問題矩陣,就是試圖讓孩子在學習中,在對問題的追尋中,慢慢形成一個知識結構——從低結構到高結構,從本學科的結構到跨學科的結構,從知識到真實的世界。在問題化學習的過程中,以認知建構的方式去重組問題、重組內容,讓孩子在問題與問題的聯繫中,在綜合地帶和邊緣地帶,進行知識的碰撞,進行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繫。這就是問題化學習方式極具價值之處。

同時,問題化與情景化是緊密聯繫的,問題往往產生於情景。真實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養爲本的教學中具有重要價值。如果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現實生活建立不起聯繫,那麼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校教學活動所應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途徑和方法,是核心素養實現的現實基礎。知識是素養的媒介和手段,知識轉化爲素養的重要途徑是情景。如果脫離情景,知識就只剩下符號,知識的應用和知識蘊含的文化精神就無從談起。

所以,我們要重新認識學科活動的真正價值。在教學中,要大力倡導和精心設計學科活動。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是在相應的學科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學科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習者的親身經歷與學科知識建立聯繫。學科活動要體現經驗性,讓學生通過經驗的獲得來重構知識;要體現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讓學生成爲活動的主體,而不是“被活動”;要體現校本性,應該結合不同區域和環境的特點選擇資源和組織活動;要精心設計活動,充分體現活動的教育性,在覈心素養的目標下,結合學科內容和特點設計活動。

比如,政治學科既要有社會實踐,又要有“活動課程”,知識性內容的教學可以設計成活動來實施,通過社會調查和訪談、問題探究和辯論等,在活動中學習和思索、認知和行動。在國家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修訂中,專家們極富創意地設計了“學習任務羣”。任務羣以學習項目爲載體,整合學習情景、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資源,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驗探究學習爲主要方式。它通過任務讓學生在語用實踐中追求語言、技能、知識和思想情感、文化修養等多方位、多層次目標發展的綜合效應,以此力求避免教師大量講解分析、技能逐項訓練的模式。數學也要設計數學應用、數學建模、數學探究等活動。其他學科,如地理考察、歷史活動、科學實驗和探究、技術設計等各種活動設計,會使學習活動充滿情趣,不僅會對學科知識的學習起到遷移、強化、調節作用,更能使學習在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上,承載獨特的、潛在的、綜合的教育功能。

落實核心素養,從學校的課程規劃角度,要完成兩種課程的設計:一是學科課程,二是跨學科課程(即綜合性課程)。學科課程是基於學科的邏輯體系開發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間接經驗。跨學科課程是學生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它關注的是學生面對真實世界時的真實體驗和直接經驗,是以社會生活統合和調動已學的書本知識。它有利於學生獲得對世界完整的認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兩種課程的主要學習方式也各有特點,後者是以探究性學習方式爲主導的。兩種學習交互在一起,才能夠實現讓教育和學習迴歸生活,才能體現學生學習的全部社會意義。也許可以這樣說,所有以核心素養爲指向的教學,需要通過學習者間接經驗學習和直接經驗學習的交互才能實現。因此,當前學校完善兩種課程的設計就極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