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語文讀書心得(15篇)

語文讀書心得(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讀書心得(15篇)

語文讀書心得1

讀了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論》,文章比較深奧,站在教育的高度上去剖析社會問題,覺得這樣的理論離自己很遙遠,但文章中提到的有些觀點還是值得我思考的。

尤其在學生觀方面,過去的傳統教育是教師說什麼是什麼,而如今,想當然的做法只能激起學生的反感和牴觸。但從學生髮展來看,從人的內心境感來看,他們需要教師的關愛。捫心自問,我沒做到。實際上,任何一個人的成才都是發揮了他個體的優勢而成才的。仔細想想,學生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別人頭腦之外,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存在。無論你是否喜歡他,他都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學生到學校學習是要以學習爲主,但也不是抽象的學習者,他們會帶着自己的情感世界來學習。他們渴望得到好成績,更渴望友誼、健康、提高、放鬆。然而在傳統應試教育下,繁重的學習壓力,把許多時間都擠佔了,只留下了學習、學習這無形中違背了學生成長的規律。學生要有完整的生活世界,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要有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他們是有血有肉、充滿智慧和活力、富於想象和情感,集生活、學習、審美爲一體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不從學生成長需要出發,不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又談何發展呢?

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最關注的就是生命的整體性和人的發展的能動性。可反思自己的教學,我是把學生當作一個生命體了嗎?我尊重孩子們的個體差異了麼?我給孩子們自信和賞識了麼?沒有。作爲一個教育者,我很不合格,我始終都是把學生看作認知體,只要讓他們在各式各樣的考試中有一個好成績就行了。不研究教育對於學生和教師生命成長的意義是什麼。葉教授的文章讓我真正開始認真思考:怎樣的教育活動是最利於生命成長的?

我首先要做的就是進行自己反思,就是針對課堂中出現的種種弊端進行思考,出了問題,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尋找學生的問題,也要反思自己。例如課堂上學生思想注意力的不集中,紀律的渙散,不能僅僅從加強學生的行爲規範教育這個方面去反思,作爲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教師,難道不應當從教學方法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直觀性,教育理念的先進性上去反思研究嗎?再例如學生成績考得不夢想,就責怪這些孩子學習不努力,智力落後;學生課間吵鬧,就批評他們不能遵守紀律,調皮搗蛋。簡單粗暴的處理問題會嚴重的挫傷孩子們的自信。如此一味地強調學生方面的原因,而忽視了自身的原因。我覺得首先應當改變的就是自己。

“以學生髮展爲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不是一句簡單的話。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啊!

語文讀書心得2

讀了第一篇《於永正一輩子做個讀書人》收穫很大。

首先我看書也很多,但不注意選擇和思考,也缺少積累,關鍵是缺少思考,所以不會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只有變成自己的,用起來才得心應手,就像是你聽別人的課覺得很好,你用他的課件和教案去上,卻怎麼也上不出人家的效果。這就是個人的基本功很重要,只有變成自己的才能用,所以平時要注意個人的積累。

其次是要注意讀書的方法,要不動筆墨不讀書,讀後和同事交流,學到方法要注意在課堂上應用,我們很多人讀書是讀書,上課是上課,學了很多方法卻不應用到課堂上,有的用完了也就用完了,不注意積累與提高,所以過後也就忘了,所以堅持學以致用很重要。

第三,於老師提到“一個人不喜歡藝術,就缺少靈氣。”聯想到現在的學校的藝術課堂,很多學校都變成了主科,就是開設的也大多不認真的去上,這樣藝術的課堂就對孩子關閉了,接受不到高雅的藝術的教育,卻在網絡上接受一些低俗的東西,所以不僅沒有靈氣,反而變得很污濁了。

第四,於老師關於讀書的作用的描述非常到位:“書是養人的。”“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醫愚,要從醫自己之愚做起。”于成龍說了這樣一句話:“人人治人,國雖治必亂;人人治己,國雖亂必治。”說的.真好,讀書確實可以逸養人的性情,讀完一篇好文章確實神清氣爽的,就像是做好事心裏暖融融的。傳統文化課經常教學生要“吾日三省吾身”,可真正能聽進去的學生卻很少,那就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怎樣讓學生把你的話聽進去,而不是每天講大道理,不管別人接不接受,還要看教的效果。

語文讀書心得3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爲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着書,讓人不禁爲之激動、讚歎、折服!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爲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爲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纔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

語文讀書心得4

我無意間在網上看到竇桂梅老師寫的《優秀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光看名字就很吸引我,就迫不及待地到書店去找這本書,可惜書店裏沒有,就趕緊在網上購買,瀏覽了好幾個網站,終於讓我買到了。一個多星期後,書到了我的手。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開始認真閱讀。這是一本好書。

如何成爲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要成爲優秀的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哪幾件事?我想這是每一個語文教師都希望知道的事情。剛剛讀完竇桂梅老師的《優秀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咋一看,題目挺嚇人的。雖然許多一線的教師都不能成爲像她一樣的優秀教師,但從中我們能學到很多。我們也應試着向着這個方向前進,能走多就走多遠。“我們應允許不同人眼中,‘優秀’有着不同的定義。每一位教師還是要結合自身的環境和條件,形成自己適合當地環境、個人存在的特色。”“優秀語文教師,一定要擁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進行專業探索。其專業不斷提升、不斷前進的過程,一定不是狹隘的“應試教育高手”的甬道。漸漸地,時間已將我推進教學的磨合期,有時方向真的很難把握,經驗慢慢成爲自己的依靠,但也是我們前進的屏障。但她的許多話剎時爲我們開闢了一條陽光燦爛的.大道。“我是用語文教人”,普普通通的一句話真正體現了一種大家的風範。沒有匠氣,沒有俗氣,有的只是一種真正的人氣,人文的氣息。讀完整本書,真有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當然書還是要好好讀,累土成丘,積沙成塔,聚腋成裘。雖然不可能成爲像她這樣的優秀語文老師,但至少也要做一個合格的,讓孩子喜歡的語文老師。

竇老師結合自己成長的經歷,加上自己對“優秀”的理解和思考,她向我們呈現了一些關鍵詞。我把它視爲竇老師多年在語文教師這個專業領域總結出的經驗之談,這些肺腑之言我把它摘抄如下:

1、永葆激情

生命與激情同在。這是一種生活姿態,不因年齡的增長、環境的轉換、地位的升降而改變,最終內化爲一種精神氣質。

2、張揚個性

特色就是卓越,卓越就是魅力。人云亦云,老生常談不談。創意教學,形成風格。站在課堂上,你就是語文。

3、業精於勤

每一種幸福的背後,都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成長需要機遇,但機遇絕不能依靠等待。於無聲處,與不爲人知處,默默努力,靜靜成長,機會總會對你傾心眷顧。

4、讀書養氣

不僅靜默涵詠、靜思體悟、更要高聲吟頌、激情噴涌。鍥而不捨,孜孜以求,涵養浩然之氣。

5、合作共進

內省言行、反思超越,就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需求。溝通心靈、理解他人;傾聽意見,分享經驗;心有多寬,路有多遠。

6、內省致遠

以澄澈之心求灑脫之態,與繁瑣事外求自由寧靜。

7、海納百川

謙遜好學,有容乃大。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誰走在前面,誰就是我的老師。

8、公共情懷

拒絕坐井觀天、目光窄仄,走出“圍場”,關注時事,放眼世界,緊跟時代文明的腳步。使課堂成爲思維激盪、靈感勃發的語文的“場”。

9、筆耕不輟

勤於閱讀,述而也作。這既是積累經驗的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於閱讀和思考的強勁動力。

10、關注細節

語文課就是一堆細節。

11、善待教材

我們無權選擇課本,但我們必須清楚怎樣使用它。

12、尊重寫字

字,人的第二容顏。漢字是尊嚴,書法是國粹。學好漢語,當從寫好第一個漢字開始。

13、黃金分割

教師要勇敢地拒絕各種“看起來很美”的形式,考慮怎樣實現“講”與“不講”的黃金分割。

14、理性視點

我們應關注的是學生的真實收穫,而非評委們的打分牌。風行的理念,不是唯一的判斷標準。風起雲涌之時,要用理性的視點坐看潮起潮落。

15、把握自己

永遠把自己定位在教育海洋中一枚微不足道的海星,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大家都知道有這樣一句名句:“書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而作爲教師的我們,不是爲“顏如玉”也不爲“黃金屋”,而是爲自身的育人底氣和性情冶養,可能更多是爲我們的教學,我們的學生而讀書。書可以是人生的指明燈,也是我們教學的引路人。如果沒有源頭的活水不斷注入滋潤,我想我們很快會面臨黔驢技窮的窘境。

語文讀書心得5

我在一所鄉鎮中心小學任教已近六年,在這六年中,我聽過許多教師上課,也請教過許多有經驗的教師,深切感悟到了農村語文教師的困惑、迷惘、驚喜、頓悟……

縱觀整個農村的小語課堂,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只考慮教學內容的達成度,卻很少考慮自己所使用的教學語言、個人情感是否能對自己的學生產生影響,以致於他們雖然苦心教學,但教學成績總是平平。那麼,如何才能將一堂賞心悅目、精彩紛呈的語文課堂教學奉獻給學生,怎樣才能讓學生覺得語文是極富魅力、極具感染力的一門學科呢?我認爲,語文教師首先應當將自己塑造成一位富有詩意的人。

什麼是詩意的語文教師呢?詩意是充滿激情的,不僅要有理論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語文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還具有人文性。我們面對的是鮮活的生命,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與能力,還有方法與過程,更重要的是情感與態度。那麼怎樣成爲一名富有詩意的語文教師呢?

首先,詩意的語文教師擁有自己的獨特的人格魅力——這是語文教師的“感性”。詩意語文教師的人格魅力主要體現在要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靈。正所謂“幹一行,愛一行”,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應該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教師熱愛本職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熱愛學生。因此,教師應該擁有一顆積極地關注學生成長的心靈。由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我們滿足不了學生的物質需求,那麼給學生的精神輸入就顯得重要了。學生的精神從哪裏來,當然是從課堂中來,從師生的密切交往中來。在課堂教學中,主要靠教師人格的影響和人性的發揮。教師的崇高不在於你的地位,而在於一顆無私奉獻的心,在於愛心的涓涓流淌,在於對學生的尊重。“你是快樂的,我是幸福的。”是一個教師永遠追求的教育境界。語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學科,如果說一個語文教師,沒有豐富的情感,沒有優美的語言,沒有應變的智慧,怎麼能駕馭課堂,怎能讓學生喜歡你呢?如果學生不喜歡一位教師,又怎麼能認真聽課,喜歡語文學科呢?“學生是不可能向一個自己不喜歡的教師學習的”。

其次,詩意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這是語文教師的“知性”。詩意語文教師的“知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語文教師要有完善的課程理念。課程理念是隨着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不斷地更新與變化的,語文教師這個職業,是一定要“教到老,學到老”的,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擁有教學的活力和魅力;只有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永葆教學的青春與活力。第二,語文教師要有紮實的基本功。隨着現代科技地發展與進步,對於教師的基本功已不僅僅侷限於傳統教學中的“三字一話”,作爲新時代的教師,還應該掌握必要的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與技能,以輔助教育教學工作,使課堂教學趨於多樣化,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要。第三,語文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由於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和多元化,語文教師雖不能說要通曉天下事,但最起碼的文學素養、科學知識、史政、哲學、自然地理常識是應當具備的。在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的課文涉及到科學 、史政、哲學、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識,作爲一位語文教師,如果沒有相關知識,又如何能上好這些課文呢?常言道:“欲施人於一瓢水,自己應有長流水。”由此可見,一名詩意的語文教師應該具備豐富的文化內涵。

再次,詩意的語文教師也應該具備高超的教學技藝。語文教學本身是一門藝術,是技能與智慧的完美結合。教學藝術包括處理教材、教學目標、課堂設計、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處理問題等的藝術,以及語言、板書、操作和教師的教態、語言、動作、行爲、心理、情緒等的調控藝術。既然是藝術就不是大衆化的,突出的是個性與創新。藝術是不斷變化與創新的,一種方法、藝術再好,但反覆的`運用,學生沒有了新鮮的感覺,反而會影響教學效果。要建立一個充滿生機與樂趣的課堂,教師就要有好“點子”,這“點子”就是藝術。同樣是組織教學活動,有的教師是簡單照搬,甚至是反覆操作一個模式。而有的教師總能創設出富有個性組織形式。每一位語文教師從學生的興趣和認知出發,因材施教,不斷地變化和創新自己的教學藝術。不能人云亦云,一味地效仿,還應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採用體現自己個性的教法,讓課堂充滿詩意。所以說,教學技藝智慧與技能的結晶。

第四,詩意的語文教師應當是極富激情的。一堂詩意的語文課應當是激情四溢的。“以情悟情,以情動情,以情生情。”一個語文教師上課用語平淡、面無表情、心靜如水,沒有任何一個富有深意的肢體語言,又如何能讓學生的心靈產生共鳴?又如何能把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淋漓盡致地傳遞給學生,使他們的內心泛起陣陣漣漪,悟出文章作者的用意呢?更不用說能提高其精神境界,盪滌其心靈了。一個語文教師應當是充滿激情的,只有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當中,運用飽含深情的話語、豐富的肢體語言來感染學生,才能以情悟情,以情動情,讓學生融入到課堂當中,與作者產生共鳴,自然就能體會到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了,同時也讓學生盡情享受着學習語文的樂趣,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奧妙。

總之,語文課堂因詩意而變得浪漫,學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馳騁。沒有詩意的語文課堂是呆滯的,是死板的,是做作的。只有飄逸着詩意的語文課堂,纔是真正的返樸歸真,才能讓人如癡如醉、如沐春風。上一節語文課容易,上一節詩意的語文課不易;當一個語文教師容易,做一個詩意的語文教師不容易。詩意的語文課,如高山流水,春雨纏綿;詩意的語文課,情景交融,自然流放;詩意的語文課,師生融洽,興趣盎然。詩意的語文教師,充滿着自信與關愛;詩意的語文教師,才華橫溢、運籌帷幄;詩意的語文教師,語言優美、風趣幽默。讓我們都努力爭當一名詩意的語文教師吧,用我們的愛心和智慧去點燃詩意的語文課!

語文讀書心得6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向認爲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三尺講臺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小學語文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爲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學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初爲教師時,爲走好以後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閱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透過《小學語文教師》獲得,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能夠給讀者以啓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小學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資料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更加期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忙,《小學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爲我們想到。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爲我們及時地帶給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開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支玉恆、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據解,《小學語文教師》已走過20多個風風雨雨,滋潤無數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爲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語文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小學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爲"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啓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語文教師》爲我解決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小學語文教師》爲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向堅信多讀一些好書,必須會有許多意外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同時我想《小學語文教師》也必須將與我攜手同行,共同成長,共創未來!

語文讀書心得7

看完本書,我應該更深入地思考怎樣做一名語文教師了。本書從母語、學生、讀書、教材、研究課、素養、修煉七方面加以統領。

第一件事:認識語文的本質

我們應該“敞開懷抱,品嚐母語的味道,體會母語的性情——給自己一個機會,感動於母語,感恩於母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20xx年起,把每年的2月21日定爲母語日。這番苦心,源於世界7000多種語言當中,每年有70種歸於淹沒。這聽起來有些駭人聽聞,但他事實存在的,就像亞馬遜河流的熱帶雨林在逐年遞減,如果我們再不重視也將走向消亡。正像竇老師所說“集體無意識”。

我也要和竇老師一同呼籲:對母語要維護她自身的本色,同時要有一種深深的敬畏,在任何時候,這都應是我們最基本的語言操守。

第二件事:學生,教學的全部意義

一節低年級的課例,老師總叫前面的幾個同學發言,而其他也想得到小紅花的孩子一次次失望。下課後孩子向老師索要老師不給,還說:“你要在課堂舉手發言才能給呢!”這真是夠諷刺的。還有的老師動不動就在孩子臉上貼上一個小星星,動不動就拍手歡呼:“你真棒!”之類的“鬧”課。我們做教師的一定要注意在表彰一些孩子的時候,要照顧到另外一些孩子的情感。要小心輕放每一個孩子的心。

在課上要學會傾聽,目前一些研究課熱鬧大於寧靜,言說多於傾聽。有一些教師甚至聽不出學生讀錯說錯的內容,這怎能談得上指導學生。所以,學生要學會傾聽,爲人師表的教師率先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

第三件事:讀書,我們必須的生活

這一點是竇老師一直以來的提倡,“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工資再低也要買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

閱讀《讀書,我們必須的生活》時,我似乎看到了身爲副校長的竇老師,在繁重蕪雜的工作之餘,充分利用點滴閒暇,堅持擠出時間來讀書的身影。經典著作、《人民教育》、《讀者》、《隨筆》……都是她生活的伴侶。會前會後,旅行途中……她都會拿出書來,作一次精神的短暫漫遊。讀書,讓竇老師“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讓竇老師在教育教學上底氣十足,揮灑自如;讀書,讓竇老師的精神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元素,永葆青春,永遠美麗!

第四件事:擁有面對文本的力量

給我感受最深的是竇老師對教材解讀的深刻認識。上好語文課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最最重要的工作,但教過多年書的語文教師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手裏的教材那麼多,當我們真的要選出幾篇好好精講的時候,卻又不知何去何從,覺得無從下手;或是好不容易選好了文章,想好好講一講,設計教學時卻又覺得沒什麼可教的;回望自己的課,讀、說、議的環節一點也不少,可自己總覺得課堂像一杯白開水,索然無味,卻又找不出原因在哪。看完竇老師的“擁有面對文本的力量”一章節,心中豁然開朗:我們缺乏的是對文本深刻的解讀。而要深刻解讀文本,更不是件容易的事,僅就《遊園不值》一首隻有21字的詩,竇老師寫的.備課體會就有幾萬字。她循着作者葉紹翁的足跡走進宋詩、南宋後期文學。跟着葉紹翁遊園的同時,又要走進宋朝園林與宋時東吳民俗。再跟着作者的心境,瞭解宋詩的特點、江南詩派的追求、古典園林藝術與詩中紅杏木屐的意蘊……這纔是備課艱難的開始,怎樣把教師的理解轉化爲學生的認識,怎樣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產生獨具個性的閱讀體驗,這些纔是更爲艱難的跋涉過程。竇老師告訴我們:思考,領我們走向清醒。可如果我們手中沒有直面教材的底氣,我們怎麼去思考,又怎麼能思考出有價值的問題來?又怎麼能帶着對教材的獨特理解進入心靈的覺醒呢?

手捧教科書,爲自己,更爲學生,我們必須懷着虔誠而又審慎的態度,從閱讀出發,或鑽進文字的裏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後,主動索取文字裏的巨大財富。拿到教材我們首先要將教材置於廣袤的林子。在如何解讀教材?這個問題上竇老師提出了教材解讀四問。第一,文本究竟說了什麼?第二,文本想說什麼?第三,文本能夠說什麼?第四,文本應該說什麼?闡述的非常清楚,讓我受益匪淺。解讀文本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座高山,我們必學積蓄力量攀登。

第五件事:公開課,生命試練的地方。

《公開課,生命試煉的地方》一章,竇老師以具體的案例,記敘了自己是如何通過公開課提升自己、修煉自己的。她主動而且是強烈地要求上公開課,向衆多的教師、領導、專家展示自己,既展示出自己的優勢,同時也將自己的不足暴露在衆目睽睽之下。肯定、叫好、喝彩是有的,可質疑、否定、批評同時也存在。甚至有時,被批評得“體無完膚”,感覺自己“不可救藥”、“沒出息”。可“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痛定思痛之後,竇老師能有選擇地接受中肯的批評、意見,加以思考、改進,不斷地進行“熔鍊”。而她也在“公開課”這一“熔爐”中,獲得了“熔鍊”成功的喜悅與歡樂!上公開課,真的是“痛而後快地成長。”

每一位教師都有過這樣的心理:害怕別人聽課。怕的不是聽課的人,而是怕自己,怕自己不能完成教學任務,怕自己課堂設計不完善,怕自己不能駕馭課堂,不能駕馭學生,總之是怕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竇老師卻有着她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親身的體會。她一直認爲公開課是教師最好的平臺。她認爲公開課可以給自己提供豐厚的“利息”,專家、領導的指點不知比自己的單打獨練要強多少倍。十年讀書,不如聽君一席話。寧靜的讀書只是點滴的積累,而公開課的“利息”,會讓自己的課堂教學奔馳在高速公路上。

第六件事:朗讀、語言與寫作的素養

讀完《朗讀、語言與寫作的素養》一章,更讓我感嘆、敬佩竇老師在教學上的努力、刻苦。每次公開課前後,她都會作有關的記錄,作爲練筆。課前備課時,她會在深入鑽研教材後,寫一些題外話,彰顯自己把握文本精神的高度。備課時寫一些題外話,記敘自己的教學思路。課後,再寫題後話,整理出評課中有價值的觀點,以及自己對教學的深刻反思,長年累月,這已成了她的習慣,如吃飯睡覺一樣不可缺少。經常的寫作,不但讓竇老師“妙筆生花”,更讓“寫作”這輛推土機,將竇老師的思維推向縱深發展,去開墾靈魂深處最豐饒之地!對於語文教師來說,還有什麼能比落筆、動口時呈現出來的語言修養更有獨具風采的說服力呢?伴隨着朗讀、語言、寫作的詞彩風流,教師各方面的風采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外化爲豐富而富有魅力的立體形象,語文教師就於有意無意間,引領薰陶着學生想着美麗健康的上方馳去。我決心努力提高自己朗讀、語言與寫作的素養。

竇老師說的很清楚,爲什麼老師要用筆靜靜地記錄自己?是因爲在寫作過程中會不斷髮現和生成新的“我”。蘇霍姆林斯是這樣說的:“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你搞教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

說到教師專業發展,更是離不開教師自己的努力,多讀書,多學習,多思考,立於實踐,用於實踐。竇老師認爲教師作爲一個“有學養的專業人士”,主動的意識是必須有的,教師專業培養的最好途徑是內在專業精神的生長,需要自覺主動學習、積極性向上的執著力。因爲公開課磨礪、科研訓練這條快車道只給了很小一部分教師,這可能使大多數教師失去肯定自我的機會。“這樣的成長方式所帶來的做秀技術、科研時尚、官本位等,會異化教師們。”竇老師特別提醒我們千萬別“異化”,別“他我”。“在現實中,由於我們的教育教學受到了太多外來干預。……這些嚴重影響了教師專業自我決斷的權力。”說到這些的時候,竇老師依然告訴我們要反省自己,改變不了現實要改變自己,要讓自己有獨特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讓自己變得平和、平靜。確實,我們的教育教學隨時會受到外來因素的干預干擾,可能很多時候讓我們的工作不能夠清靜,讓我們的內心不能夠平靜,埋怨、牢騷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只會增加我們的煩惱。這時,我們應該讓自己心如止水,平靜下來,平和的對待這些。那就需要改變自己,讓自己在實踐中讀書、學習、思考,讓自己在讀書中保持淡泊與寧靜,也讓自己逐漸有獨特的思想、獨立的人格,有特殊的教育教學魅力,從而給學生積極有益的影響。

第七件事:修煉你的激情、思想與風格。

擁有激情與思想,纔會形成優秀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擁有了自我教學思想與風格就擁有了知識分子真正的尊嚴。所以我要向着優秀的方向,以激情與思想的自我修煉,鍛造那講臺上風格的我、獨特的我,讓人生放射出熠熠的光彩。

一直以爲優秀教師離自己還很遙遠,所以抱着學習的心態去閱讀竇桂梅老師的《優秀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初讀這本書,覺得優秀教師平時做的事和我們普通教師沒什麼兩樣,可越是深入書中,越是發覺自己離優秀教師更遙遠了。一名優秀教師做的遠比我這普通教師更勤,想的遠比我這普通教師更深,付出的遠比我這普通教師更多。

成爲優秀教師的目的,不在於求任何功名利祿,而是在未來的日子裏,純粹的感受到生命的創造力汩汩而來……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我想我應該像孔子“樂在其中”,顏回“不改其樂”——這將成爲我的座右銘。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竇老師憑着自己的加倍努力,一步一個腳印走來,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的教學之路。她贏得了衆人的掌聲和鮮花,成爲了一名萬衆矚目的優秀教師。對照竇老師,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自己的不足,同時也明白了今後的努力方向。我有可能一輩子也無法成爲一名優秀教師,但我願意不斷完善自己,成爲一名真正合格的小學人民教師!

向着優秀,我永遠在路上……

語文讀書心得8

童年,是完美的;童年,是燦爛的;……每當我想起我的童年,我總是忍不住笑,因爲我的童年非常快樂,非常快樂。然而,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爲童年的書,但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充滿了悲慘。

英雄阿廖沙是一個3歲的失去父親,只有一個殘忍的祖父,兩個自私、庸俗的叔叔可憐的孩子,但幸運的是,他有一個愛他、愛他的祖母。每當祖父粗暴地打阿廖沙時,祖母都會保護他。儘管如此,阿廖沙還是經常受傷。但在那之後,善良的祖母被兩個叔叔殺死了。

事實上,這是作者高爾基的童年。高爾基小時候失去了父親,住在經營小染坊的祖父家裏,但他的祖父I對他很不好。他十歲開始謀生,他的童年和青春一直在社會底層度過。世界的苦難和生活的.辛酸磨練了他的鬥志;除了忙碌的工作,他仍然努力學習,自強不息。

看看阿廖沙和高爾基,看看我們。我們可以在明亮舒適的教室裏學習,他們不能;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舒適的環境,他們不能;我們可以自己買東西吃,他們不能;我們可以有一個完整的幸福家庭,他們不能。然而,他們可以在困難面前低頭,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努力學習,但我們不能。

學生們,我們有這樣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是我們的榮幸,讓我們抓緊時間,讓有限的時間創造無限的價值!

語文讀書心得9

一、注意教師角色的退隱性。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是教學的主人、主角、主演,甚至課堂的霸主。課改後,新課程主張還學生學習的主人角色定位,讓學生在整個學習中自主參與、主動實踐、大膽探索和勇於創新。於是,教師要從主角、主演主動讓位,從臺前退隱下來,成爲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引導者,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激勵者。

二、注意學生角色的主動性。

面對課程改革,我們只有把學習的選擇權真正歸還給學生,學生纔有了主動發展的前提,面對如此重大的更新,我們需要做什麼呢?關注學生,放飛希望。我們要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打破原來的條條框框,走上務實之路。讓學生在整個學習活動中,自主參與、主動實踐、積極思考、大膽探索、勇於創新,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同時要從各學校的實踐出發,實事求是、講究實效,直至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

三、 注意教育目標的全面性。

新課程立足於人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把課程教育目標由“雙基”目標擴充爲“三維”目標,所以我們要重視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在培養學生多元智能的同時,要重視教育的終極目標——成人,我們要知道:知識與智能只是我們培養成人的工具。

四、注意教學過程的生成性。

試想,教師同樣的講課爲什麼孩子的掌握程度出現差異?因爲知識是學生自己主動生成的,任何人是不能替代他體驗、領悟、理解。然而教師不是萬能的,但也不是無能的,教師的作用就是設計好能引起學生積極活動的情境。

五、注意教學手段的創新性。

原來的`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就是靠一張嘴、一隻粉筆和一本書,新課程強調教學手段的創新性,要運用信息技術、電視、多媒體、網絡等輔助教學用具,使課堂更生動。運用符號、圖像、聲音、場景等多維的、動態的、交互性的學習狀態,讓語文課堂容量增大,更可觀可感。

六、注意教學資源的拓展性。

課程改革讓我們確立了全新的課程意識,由課程意識推衍,語文教師不再簡單的“奉教材爲聖經”,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於是廣博的課程資源進入到我們的教學視野。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作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知識方面的前瞻性。

語文讀書心得10

讀完竇桂梅老師的《優秀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感覺自己不像在看書,而是在品嚐一味鮮美的心靈雞湯,從她的字裏行間可以讀到她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深厚的人文素養,精妙的教學設計。她的語言和文字是那樣充滿激情、智慧、精煉而又不失幽默,一字一句都值得你細細品味。本書共有七個章節,竇老師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加上對時下教育熱點話題的思索,分別從母語、學生、讀書、教材、研究課、素養、修煉七方面加以闡述。她以自己的思索提出了這樣一些關鍵詞:①永葆激情②張揚個性③業精於勤④讀書養氣⑤合作共進⑥內省致遠⑦海納百川⑧公共情懷⑨筆耕不輟⑩關注細節11善待教材12尊重寫字13黃金分割14理性視點15把握自己。

擁有豐富履歷,優秀頭銜的竇老師語文成長之路也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順暢。

文中提到竇老師剛師範畢業時,先後教過音樂、數學等學科,第五個年頭才正式站上語文講臺,其實語文課怎麼教,她還沒有好好想過,只是單純地喜歡語文。也許就是她的這一份“喜歡”讓她執着的在語文之路上成長,那些難眠之夜的辛苦也許只有她自己知道。水滴石穿,她對這份事業的深沉熱愛終究是得到了甜美的碩果。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等等頭銜,這些閃耀的光環並沒有阻止她前進的步伐,正如她所說:“這些在我心裏是並不足以作爲優秀的證明,我理解的優秀應當是現在進行時”。傾聽竇老師的成長之路,不也正是爲我們年輕教師提供一個鮮活的例子,正在爲我們的成長加油打氣。

通過品讀竇老師的教學設計,你可以發現她對事業的用心與嚴謹,一字一句都會細細雕琢,她會把日常課都作爲公開課一樣的備課。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設計《秋天的懷念》一課的導入環節,爲了成就精彩的導入,她足足改了九次。①認爲開頭有主題先行、先入爲主之嫌,“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弱化了。②導入生硬且不自然。③缺少“懷念”的情愫和淡淡的哀思。④作爲公開課導入顯得太“平”。⑤導入引用資料太長,不夠開門見山。⑥在第五稿的基礎琢磨,又進行了開場白的修剪。⑦保留第六稿開場白,又補充資料,豐滿導入。⑧通過前稿的修改,在表達形式上採用對話的方式。⑨讓學生細緻體會“苦”,以“苦”爲主線延展教學。竇老師每一次的.修改都會細細琢磨,每一次的修改都充滿着艱辛,每一次的修改都走進了教材,終於第十稿時竇老師才滿意。是什麼讓這位大家心目中的大師痛定思痛,連一個導入環節也要修改9次?是“大師”的稱號嗎?不是,我想應該是對教育事業的深沉熱愛,如果心中沒有“熱愛”,能修煉到如此境界嗎?這也許就是她讓學生喜愛,讓聽者歎爲觀止的緣故吧。

在書中,竇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學生讀一本書的話,那麼有着50個學生的老師,又該讀多少書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呢?”我有這麼多的學生,我又該讀多少書呢?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禁陷入沉思,作爲語文教師,我問自己:“我讀了多少書?你收穫了多少?你每天堅持了嗎?”擬定一個讀書計劃是勢在必行了。書籍能充實內心、開拓眼界,讀書給人以樂趣、光彩、才幹,自己讀書,自然也帶着學生們讀書,這樣一舉兩得的快樂必定會充實我們平淡的生活。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收穫了很多,深入其中你會發現優秀教師與普通教師的區別。對照竇老師,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自己的不足,同時也明白了今後的努力方向。

向着優秀,我永遠在路上。

語文讀書心得11

這一天,我讀了沈石溪寫的作品《盲狐清窩》,非常感動,明白了母狐蝴蝶斑雖然變成了盲人,但也想把小狐趕出去的原因。

《盲狐清窩》主要講母狐蝴蝶斑與公狐灰背結婚後,產下小雌狐黃脯毛和小公狐黑鼻子。和諧美好的生活,可以算是最幸福的家庭。然而,天上有意想不到的風雲,狐狸也有一夜之間的禍福。在再次覓食的過程中,一隻巨蜥從草地上跳了出來,咬了咬公虎的灰色背部,然後用他與鱷魚相當的尾巴掃了掃黃色的胸毛,把黃色的胸毛掃了一米多遠。母狐蝴蝶斑撲上去,卻被巨蜥的爪子抓住,眼睛瞎了,嘴裏叼着灰色的'腳趾高昂地離開了。巨蜥在幾分鐘內就把一個幸福的家庭搞得支離破碎,真可恨!

從現在開始,作者經常看到母狐蝴蝶斑有黑鼻子的尾巴,有時在鼠洞前伏擊老鼠,有時只能去垃圾場吃人類剩下的食物,生活尷尬,母子倆很快就瘦了。這對母子來說真的很可憐。

不知不覺中,是母狐清窩的季節。作者以爲蝴蝶斑不會清窩,但蝴蝶斑巢裏還是傳來激烈的狐嘯。我很困惑,如果蝴蝶斑趕走了黑鼻子,那就不是真正的自殺嗎?黑鼻子是個孝順的孩子,經常把抓到的田鼠送給媽媽。然而,不管蝴蝶斑有多餓,它都拒絕吃黑鼻子送來的田鼠。幾天後,它變成了一個飢餓的人。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感慨萬千。是的,蝴蝶斑雖然把黑鼻子趕了出去,但也是對黑鼻子的一種愛。因爲,如果狐狸到了清窩的年齡還留在巢裏,就會對母親產生一種依賴心理。蝴蝶斑寧願餓死,也不願讓兒子成爲窩囊廢。多麼深刻的母愛啊!我們也應該幫助父母在家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孝順他們,這是孩子們應該做的啊!

語文讀書心得12

這次培訓讓我認識到了只有在不斷學習中才能進步,這正如“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這是我參加此次培訓學習後再次深刻領悟到的真理。

首先,我接觸到了一種新的上課模式—工作坊,非常新穎又有意思。跟着老師的步伐,我的教育理念又有新的發展,教學思想有了進一步的更新。跟着各位專家學習了幾天,我明白了現代教育對教師成長髮展提出的新的、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我對教學技能和方法的探索又有了新的理解和發展。各位專家的專題講座和工作坊,新穎獨特的教學理念,嫺熟實用的教學技巧,適合當代初中學生的教育、教學方式,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背景介紹、情感激發、語言品味、意理闡發和機智點撥等,讓我體驗到了一種富有教學個性與文化氣息的,同時又令人陶醉的詩意美感與自由境界。專家們對古詩文、散文、現代文和名著閱讀的`教學建構思想,無疑是給我們在一線從事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教學方面的新的思路和要求,爲我們今後的教學提供了不竭的活水。

我深深地感到:作爲老師,不能只停留在知識傳授的層面上,應是一個教育科學的研究者,不斷研究學生,研究教材,關注社會,關注學科的發展;要不斷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和評價,經常進行案例研究,把教學看成是一種藝術,一種追求,讓自己擁有先進的課改理念,新的教學方法,豐富的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運用講座中的科學方法指導自身的教學工作,爭取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其次,老師提出的綜合性教學,開闊了我的視野。作爲一名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具備的就應該是全面系統的語文學科本位知識。在學習中,每一天都有感觸,每一天都有收穫,每一天都有驚喜,聆聽了專家的一場場精彩講座,我獲得了思想的重生和心靈的洗禮。通過專家引領,我進一步領會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對初中語文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思考;通過參與學習、反思體會,我準確地把握了散文,古詩文等各類課文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的重難點,認識並掌握了語文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並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在這個平臺上,我們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尤其是在大家共同討論和交流的環節上,讓我知道了現在語文這門課在全國大背景下的現狀和發展。專家通過教學的課例,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認識與把握,極大地開闊了視野。

專家講座使我把握教材和設計教學的能力有了提升。以前的我,對教材研究不夠,教學設計不精,課堂教學的方法有待改進,對課堂教學改革建議中的課堂教學基本流程理解片面,致使有的課堂教學環節安排不科學;舊的教學方法仍然存在,教學過程注重於教而學的重視不夠;結果學生的語文思維訓練不夠,能力提高緩慢,情感薰陶不深入。

通過專家講解,我真正瞭解了現行教材在內容體系、活動方式、組織形式和考覈評價等方面留給教師較大的空間,教師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更需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只有進行個性化的整合與重組,才能使教材的使用得心應手。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認真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學習目標,根據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繼續學習的能力要求進行教學設計;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繫,學習環節完整,聯繫緊密,銜接自然。課堂教學要能將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完整地呈現出來,讓學生明確“學什麼?怎麼學?解決什麼問題”,注意對學生加強訓練,數量要合理、梯度恰當,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總之,通過本次培訓,更加堅定了自己立足課堂教學,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與研究的信念,讓我明確了自己今後課堂教學中需要改進與努力的方向。

語文讀書心得13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十分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體會。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就應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十分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爲了使讀書到達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能夠幫忙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完美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爲我指出,這樣不僅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爲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情緒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務必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就應學會的`,更就應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衆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纔是美,只有“真”纔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向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爲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爲原則,我覺得,作爲一位教師,首先務必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爲,教師不僅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爲全體社會成員帶給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能夠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取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持續一顆好奇心,想一想這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這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爲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爲孩子們着想,在爲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有進步。

語文讀書心得14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高尚的人談話。這幾天,我讀了十幾頁《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就像參加了於永正老師主講的語文學科培訓。書中共有四輯,明確的教學理念,典型的課例細節處理,對語文課的寫字、閱讀和作文教學都有醍醐灌頂般的指導。讀其書如見其人,於永正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語文教育,應該爲學生留下什麼從事小學語文教學近二十二年,我一直都在反思,怎樣去上好語文課?怎樣培養學生對語文的熱愛?我作爲語文老師,要向於永正老師學習,從平時教育教學的點滴中去反思,更容易理解。語文教育,到底能給學生留下了什麼?於老師回憶上過的十幾年語文課,已經忘記老師上過的內容。但他的語文老師給他留下了語言,認識了近4000個漢字,積累了較爲豐富的語言資料詞彙,留下了較好的.語感,使他不假思索地綴字成文;留下來認識和情感;留下了初步書寫的能力和閱讀能力(包括朗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留下了興趣和習慣。這就告訴我們,語文教學教的不僅僅是課文,而是語文。用教材教識字、教寫字、教讀書(包括朗讀)、教表達,激發興趣,培養習慣。因此,於永正老師十分重視朗讀。是朗讀讓學生喜歡語文,是朗讀讓他們有了悟性。他還十分重視寫字,重視讀寫。不管是培養學生哪方面的習慣,於永正老師都用盡心思去思考:如何激發學生興趣,這是最大的法寶。語文教學應當重視學生的識字與寫字能力。識字與寫字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打好這個基礎,對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至關重要。於老師抓住這個基礎,紮紮實實地教小學生識字和寫字。當然,要想學生把字寫好,教師必須自己練字,給學生做好正確的示範,同時再進行細緻的寫字指導,效果會更好。寫好字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對教師的要求。

寫字就是育人,學寫字就是學做人,可以修身養性,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內心狀態。這更加堅定了我帶領孩子們練字的決心,教學中,我要時刻以於老師爲榜樣,注重加強對學生書寫的指導。

語文讀書心得15

最欣賞的語文教學專家是於永正老師,最敬佩的班主任是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學小學部語文教師薛瑞平老師,網名看雲,兩人都說到了這麼一句話:“讀書時一種內在需要,也是爲了保持一種上升的有活力的狀態。”可見,讀書纔是教師提高的必走的途徑。

很久未教一年級了,如何教學,說實話,忘得差不多了,爲了教好這個班,我在閱讀薛瑞平老師寫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從中我學會了要培養孩子的靜氣,以靜傳達靜,以靜滋養靜,儘量平和地與孩子說話。

小學階段重在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如何進行呢?近段我在閱讀《好習慣是怎樣培養出來的》,書中從全國不同省市的400餘所得學校,精選出關於中小學生做人、做事、學習三方面的39片習慣活動設計、28片習慣活動案例,加上專家傾力指導,從較爲實用的角度,回答了該怎樣培養兒童的好習慣。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我多次這樣對學生說。“做最好的教師!”現在,我這樣對自己說。著名教育家李鎮西,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蘇霍姆林斯卡婭評價他是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師,他撰寫了自己25年的教育教學精華《做最好的老師》,本書非常全面,有他的教育理念,也有他從事語文教學的經驗,值得大家閱讀。

雷夫。艾斯奎斯,一位美國的傳奇教師,他三省其身,教學更育人,他用最深厚的愛創造最大的奇蹟,那就是他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他的第56號教室感動了整個美國,而且還被拍成了紀錄片,雷夫老師的這本《第56號教室的奇蹟》也成爲了美國最熱門的教育暢銷書之一。

如何做父母?如何從自然型的父母到智慧型的父母,教育了別人的孩子,也別忽略自己的孩子,爲了自己的孩子,我也閱讀了大量的教育書籍,其中有著名教育專家,中國家長教育領域的開拓者和實踐者鄭委老師撰寫的家長教育系列叢書《爲孩子做出1%的改變》《父母做對了孩子才優秀》《愛學習 會學習 能學習》;林格著的《全部都是愛》《教育是沒有用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美國海姆。G。吉諾特著的《孩子,把你的手給我》,書中講述的是如何與十幾歲孩子實現真正有效溝通的方法;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劉儒德等人編寫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已經入選爲“全國教師教育優秀課程資源”。

作爲語文教師,我推薦大家閱讀劉建瓊老師寫的《語文的境界與追求》,這位老師用他的激情與詩意,把語文課雕琢成一道美麗的景緻,吸引學生灼熱的目光。

儲晉老師說培養天才兒童的第一法就是教會孩子閱讀,其實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必走途徑也還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