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精選12篇)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精選12篇)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定的分析。《海底世界》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作者通過描述海底聲音,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海底植物的差異性和海底礦藏等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激發了學生熱愛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瞭解和研究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分析好教材,還要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本着面向全體學生,自主發展的原則,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一:知識能與能力目標:學生掌握竊、私、屬等生字詞。並且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方法。能夠提升分析段落結構及句式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對海底世界的喜愛之情,激發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

基於以上三維教學目標的確立,我將本節課的重難點劃分如下。本節課的重點是朗讀課文,並掌握本節課的生字詞,瞭解海底世界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特點。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是由學生體會作者對海底世界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

學情分析

光對教材的分析還不夠,因此我將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七年級學生正處於青春期,情緒會出現波動,有時相當激烈、粗暴甚至失控,有時情緒高漲、熱情洋溢,有時又消極低沉、孤獨壓抑。情緒的偏差可能會導致行爲的偏差。幫助青春期學生正確認識情緒、學會積極面對情緒,塑造健全的人格顯得尤爲重要。

教學教法

葉聖陶認爲: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同時我爲了實現既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採用講授法,提問法,任務驅動法等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我的教學。爲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同學們採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來學習。

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將通過導入、新授、鞏固、小結以及作業等5個環節來展示我的教學過程。

導入

好的導入,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的吸引住。因此在上課伊始我將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導入。同學們,你們假期的時候有沒有去過海邊呢?嗯,我聽到同學們都說去過,那哪位同學願意來分享一下大海是什麼樣的呢?嗯,好,請最後排高個子的男生你來分享。哦,他說大海一望無際,看不到邊際,有輪船,有海鷗,還有許許多多的貝殼,可漂亮了。好,這位同學說的非常棒,語言表達能力真不錯。那麼你們想想,我們剛纔只看到了大海的表面以及它周邊的事物,那我們的海底又是怎麼樣的呢?好,今天老師就帶着大家一起去《海底世界》遊玩,好不好?通過提問式的導入方法,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授

首先,我會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掌握竊、私、屬等的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在這一環節中,我將會採用不同學生的範讀和集體朗讀的方式,來檢查他們對字詞的掌握情況。

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我將引導學生再次朗讀課文,並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分爲幾部分,在這一環節中,我將採用問答的形式來啓發學生理解主要內容。通過問答的形式啓發學生得出這篇課文主要分爲海底世界的環境,動物,植物,礦藏,等幾個方面呈現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最後,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並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第1段用了什麼句式?有什麼作用?

2、課文第3~5自然段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關於這一部分,我將採取小組合作討論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全班共分爲6個小組,每組6人討論時間爲5分鐘。

時間到後分別請小組代表來發言。從而總結得出,第1段用了提問的形式引出主題。課文3~5自然段在結構上是總分結構。整篇課文以總分總的結構呈現,顯的整個文章結構清晰,並且通過體會作者對海底世界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

通過這樣的安排,層層遞進,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字詞,理解字義,還能提升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瞭解事物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當引導學生再次以開火車的方式朗讀課文。從而加深對海底世界的認識。新疑獨特的鞏固練習,不僅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而且更能夠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小結

在課程即將結束時,我會帶領同學們一起回顧今天所學內容。以此培養和鍛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並且掌握了本節課的生字詞,以及瞭解了文章大意,以及段落結構和句式。

作業

請同學們課下搜索關於海底世界的相關的視頻分享給大家。這樣的作業形式,不僅使學生鞏固新知,而且能鍛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上是教學過程的呈現。

板書設計

最後講一下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主要分爲左中右三個板塊,左板塊寫本節課的生字詞,中間部分黑板最頂端寫本節課的標題,中間寫本節課的新授內容,右板書主要是用於練習,我的板書簡單明瞭,直觀易懂,清晰的展現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以及行文脈絡。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知識。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這是一篇科普知識性課文,全文共七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一個問句總領全文,激發讀者的興趣;最後一個自然段針對第一自然段的提問作答,起到總結全文的作用;中間2——6自然段具體講述了海底的景色和物產。文章生動有趣地講述了海底的奇異景色和豐富物產,以此讓學生了解海底是個怎樣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偉大,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喚起學生海洋環保意識。

【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瞭解海底世界的奇異景色和豐富物產。

能力目標:讓學生通過三、四自然段的學習,進行句與句之間聯繫的訓練,學習本文作者抓住事物特點,仔細觀察並運用對比、擬人、數字說明等表現方法。

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和了解,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喚起學生的海洋意識。

【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的重難點是指導理解三、四自然段句與句之間的聯繫,瞭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

【說教法、學法】

《海底世界》雖然是一篇常識性課文,但由於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方法,所以毫不枯燥乏味,反而顯得生動有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課文、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因此,本課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所掌握的知識程度、學習方法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我設計了“激趣、範讀、重點指導、示範自學、隨文識字”的教法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觸類旁通、說說、想想、畫畫”的學法。這樣設計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通過帶領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瞭解、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學習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繫的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鑑賞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審美意識,增進學生對海底知識的瞭解,喚起學生嚮往、開發和利用海洋的意識。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蔚藍的大海無邊無際,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波濤澎湃,魚羣在海中游弋,輪船在海面航行,海鷗在空中飛翔,給人以襟懷開闊的壯美,令人陶醉和嚮往。今天,老師將帶領大家去領略大海的壯闊和美麗。(稍停)海面上這麼美,可你們知道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嗎?請大家隨着老師的朗讀到海底世界去遊一遊。( 這時教師範讀課文。)讀完之後,指導學生觀看海底美景圖,並導出課題:這就是今天我們一起要學習的內容:23、海底世界。(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解課文

由於本篇課文的結構是“總起——分述——總結”,所以在教學新課時,我將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先對海底世界有一個總的認識,再從整體到部分,具體學習中間2—6自然段分述的內容,最後再回到整體認識上來。

其具體做法是:

(1)首先教師引導:聽了老師剛纔的朗讀,並聯系剛纔看到的景象,想一想:海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指導學生在文中找出: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兩個詞。)

(2)讓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a、課文開頭是一個什麼句式?這樣的開頭方式叫__________開頭法。

b、回答課文第一自然段提出的問題是哪一句話?

c、其它幾個自然段分別圍繞哪兩個方面在寫?(景、物)

d、這樣的課文結構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一部分的教學,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去讀課文首尾兩段。其中教師應給學生講:這叫設問式開頭。這樣的課文結構是總起——分述——總結。在回答 c這個問題時及時板書“景、物”兩字,並引導學生區別“奇異與奇怪”這兩個詞。

三、閱讀賞析,落實目標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並不是說要貶低以至取消教師的主導作用。恰恰相反,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必須依靠教師善於正確發揮主導作用。但講讀課文也並不是老師“整堂講,滿堂灌”,教師應掌握一個適當的度,導得恰當,放得適度。雖然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學過一些閱讀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過一些講讀課文,但這些學生還處於中段學習狀態,他們的智商還有待開發,知識經驗也不豐富,不可能完全掌握學習的方向、內容和方法。因此,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仍然離不開教師相應的輔導。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是這樣做的:

(1)談話導入:剛纔同學們說2—6自然段是圍繞景色奇異、物產豐富這兩個方面來寫的,請同學們找一找,哪些自然段是寫景色奇異,哪些自然段在寫物產豐富。

(2)學習“景色奇異”的部分。

讓學生齊讀2、3自然段,再回答問題:

a、從哪個方面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異?(黑暗卻有光點閃爍,寧靜卻有各種聲音。)

b、課文是怎樣寫海底很黑暗的?

“陽光射不到海底,”(黑暗的原因)

“有許多光點像閃

爍的星星”(以明襯暗)(板書:黑暗—光點閃爍)

c、課文是怎樣來描寫海底很寧靜的?

“海面上波濤澎湃,海底依然很寧靜。”(依然—依舊,對比襯托)

“風浪只能影響到海面下幾十米深。”(寧靜的原因)

“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是否——是不是,設問,總領全段,承上啓下。)

d、海底有哪些聲音?作者用了哪些表現方法?

“竊竊私語”一詞把物當人寫(擬人),段中用了4個打比方的句子組成一組句子(排比),用了3個擬聲詞,對海底動物的聲音進行了具體描摹,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板書:寧靜——許多聲音)

e、寫海底很寧靜可爲什麼又要寫有許多聲音呢?

“寧靜但不是死寂”,援引古人“蟬鳴山愈靜”的手法,以聲襯景更顯寂靜。)

小結:黑暗中有許多光點閃爍,寧靜中有許多聲音共鳴,這就是海底景色的奇異之處。

(3)學習“物產豐富”的部分。

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運用老師剛纔指導的分析課文的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學4、5、6自然段。

列出自學提綱:

a、從哪幾個方面可以看出海底物產豐富?

b、海底的動物着重寫了哪幾種?它們的活動方式是怎樣的?

c、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礦物?

d、寫動物、植物、礦物用了哪些方法?

相機板書:(動物、植物、礦物)

讓學生先獨自自學,再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探討出較爲正確的答案,教師稍作評講。

總結:寫海底物產豐富時,作者抓住特點,歸類分述,詳略得當,生動形象,相得益彰。

(4)課文第四自然段。

讓學生齊讀第四自然段,回答問題:這段話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的是什麼?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進行聯繫的?從而讓學生體會句與句間的緊密聯繫,學會分析句子邏輯,並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5)總結全文: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對人類的生存發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浩翰的大海,佔據了地球表面的十分之七,海中生物有二十多萬種,僅海產品年產量可供三千億人食用,而地球上目前只有五十三億人,是人類的天然糧倉。陸地上的礦物按目前的開採速度,幾十年就會開採一空,而海底是個巨大的聚寶盆,已經探明的白銀有數百萬噸,黃金有一千萬噸。人類未來發展的出路,就是走向海洋。同學們,讓我們努力學習,進一步探索海洋的祕密,將來去開發海洋,造福人類!

四、合作探究,深化主題

任何一篇課文都是情感與載體的和諧統一。我們在教學時,要把語言文字訓練和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統一在教學過程中。因此,在教學中,我除了給學生介紹海底知識,還讓學生從理解課文內容入手,再配以畫面,輔以音樂,深化主題,從而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奧祕,讓學生從學習過程中去體會海洋的神奇富饒。

(1)說說:海底美景圖及問題:海底是這樣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假若你擁有了整片大海,你將怎樣去開發利用它,讓它最合理的被人類利用而不受到傷害?

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自主討論,再選代表發言。

(2)想想:除了課文中所述的海底美景,你認爲海底還有什麼美景和物產值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去利用?

(3)畫畫:假若我們以後的生活空間要轉移到海底,你將準備怎樣去營建你的新家?請把你的設計圖畫出來。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海底世界》是人教版美術教材第四冊第六課的課題。本課題主要通過讓學生欣賞海底世界圖片和學生優秀作品等,使學生對色彩有了初步的視覺感知,進而認識冷色。並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運用色彩對海底世界進行大膽的創新描繪,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表現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逐步培養學生認識各種色彩,學會運用冷色的要求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實際認知水平等情況,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認知領域:初步感受和認識冷色,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2)、操作領域:學會運用大面積的冷色表現美麗的海底世界,培養學生的動手和表現能力。

(3)、情感領域: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的薰陶,增強學生保護生態的意識,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由於本課的教學目標已經明確,那麼知識點自然就凸顯出來了,那就是認識和運用冷色。因此我擬定: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和認識冷色,運用大面積的冷色表現大自然中的美。

但是,我們的施教對象是年齡較小的小朋友,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都會相對的弱些。考慮到以上因素,我將教學難點定爲如何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並能運用冷色描繪美麗的海底世界。

四、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小學生對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很感興趣,而《海底世界》正好迎合了他們的獵奇心理,在這片豐富多彩、無奇不有的海洋天地裏,有着他們想知道又不太瞭解的各種東西。因此在這基礎上,教師要抓住時機,適時適度地爲他們解惑,滿足他們的求知慾,進而激發他們表現海底世界的慾望。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小學生的動手能力相對較差一些,我們可通過引導想象和教授方法步驟等手段,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期待進一步拓展和昇華。

五、教、學法分析:

我認爲教學本課時不能夠作過多的的說教,畢竟小學生很難有耐心也不容易理解你的說教。所以我主要採用的是複習鞏固和直觀演示教學法。因爲教學本課之前我們已學習了《溫暖的陽光》這一課,該課題講授的是暖色調的色彩知識,而本課學習的是冷色調的色彩知識,它們相互關聯又各有千秋。因此,通過複習可加深理解並延伸到本課,起到一個承前起後的作用。另外,這是一種動手繪畫的課題,由於年齡特點的原因,學生需要簡要明瞭的方法進行學習,也希望得到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表現,而且通過演示,學生可知道如何利用手中的畫筆來表現生活中的美。因此,直觀演示教學法非常適用於本課,它讓學生一目瞭然且容易掌握。另外,學習過程中的最佳狀態是眼、腦、手並用,只要做到這三者並用,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就會得到提高。因此,我將本課的學法歸納爲:看——欣賞圖片,感知冷色。想——展開想象、認識冷色。做——運用冷色、大膽表現。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

教具、學具準備:爲了更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準備了海底世界圖片若干,也讓學生準備油畫棒、白紙、橡皮等。

六、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本課時,巧妙成功的導入是學習的關鍵,而生動正確的引導更是必不可少。因此,結合本課的知識要點和對學生的大致瞭解,我特將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複習導入,激發興趣。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學習的首要條件,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則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導語:

同學們還記得嗎?不久前我們學習了《溫暖的陽光》這一課的色彩知識,那熱烈的暖色令我們興奮不已。同學們學得都很好、大家還創作了許多優秀的繪畫作品。大家還記得暖色有哪些顏色嗎?(紅、橙、黃等)。那麼今天我們也是學習色彩知識,但是它跟《溫暖的陽光》中的暖色有所不同,它是暖色的“對立”色——冷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運用冷色來表現海底風光,好嗎?揭示學習課題——《海底世界》,以此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2、引導觀察,感知冷色。

在學生興趣正濃的時候,抓住時機,出示海底世界的圖片進行欣賞、引導:同學們知道嗎?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71%的面積是藍色的海洋。而在這廣闊無垠的海洋深處的海底世界裏,還生存着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它們豐富多彩,形態各異。富麗堂皇。那麼,如果讓大家用色彩來表現這個美麗的海底世界,你們會選擇哪些顏色呢?進一步激起學習熱情。引導觀察:海水——藍色,海洋生物——綠、青等。認識冷色:藍、綠、青等。然後啓示:這些顏色給人寧靜、沉寂、寒冷的感覺;像冰雪,像夜晚,像海洋一樣,讓學生進一步從客觀上認識冷色,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觀察能力。

3、演示方法,引導創作:

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冷色的基礎上,進一步鼓勵和引導學生大膽運用大面積的冷色來描繪海底世界,教師演示:用基本形(圓、半圓、橢圓、三角、梯形、扇形等)想象組合海底的生物形態。提出創作要求:運用冷色調進行描繪,大膽發揮想象,套用基本形表現海底世界生物。教師巡視指導。力求畫面豐富飽滿,體現出學生心中的海底世界。至此,教師再提出:讓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各種冷色,學會用自己的所學知識去解讀生活中的所見,進而發現和表現生活中的美。

4、作品展示與課堂總結。

在學生創作完成以後,收集部分比較突出的優秀作品和一些相對較差的作品來展示,先讓學生來自評或賞析,鼓勵他們說出創作意圖,然後教師再作指導總結。主要從他們對冷色的運用,畫面的佈置安排以及造型能力等方面進行比較,指出它們好在哪裏,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讓學生加深理解,鞏固知識。另外,肯定和表揚優秀者,同時鼓勵相對較差的學生進行課後創作,力爭有更好的表現,讓他們重獲信心,或通過創作感受和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大自然。以此來拓展本課的教學目標,使目標得到進一步延伸、

結束語:今天我感到非常愉快,因爲我看到大家學習很認真,也創作出許多令我意想不到的優秀作品,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不過大家不能因此而驕傲起來。我們應當再接再勵,更多的到生活中去觀察、去發現、去創造更多的美來,好嗎?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 篇4

一、營造氣氛,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一開始,我便使用媒體播放影音錄像,把藍色的海水、兇猛怪誕的大魚、美麗的珊瑚……這些奇妙的東西盡情展現在學生的面前。

這樣做,能夠一下子地激發他們對海底世界的好奇和興趣,他們置身情境,強烈地感受着無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關注、嚮往、投入到課堂中。

二、創設情境,引領深入

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教師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抓住了孩子的心的基礎上,我找了一個表達能力較好的同學出來,讓他爲我們當個小導遊,帶領我們遊覽一下海底的世界,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將他初讀課文後的理解表達出來,用孩子的語言向孩子敘述,我想這是再好不過了。

三、重點研讀,感受美,欣賞美

1、自由讀課文第2—6自然段,讓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大體的瞭解,知道這幾個自然段主要介紹了什麼。

2、多媒體出示動畫配樂朗誦,讓學生透過直觀形象的動畫演示,對課文中所描繪的海底的動物,植物以及礦藏等有了一個直觀深入的理解。(這一步能讓學生更好、更直觀地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正如《語文教學課程標準》所指出的:閱讀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同時產生審美體驗的一個過程)。

3、鑑賞閱讀,個性化地體味語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學生在學習當中,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義,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因此我會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我的感受。(比如說這個句子我覺得哪裏好,這一個部分還可以怎樣說,又或者這一點是我的話,我會怎樣來表達,林林總總,不一定要按照書本的說法)

4、在活動中培養思維,在實踐中培養能力。

有表達就會有爭論,這時,我抓住時機隨機出示幾個句子。

①“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依然”是什麼意思?用一個近義詞表示,用這樣近義詞替換的方式,讓學生從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當海面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卻同原來一樣寧靜。)

②海底有光嗎?回答這一問題時教師讀有關“光點”的句子,讓學生從中找出重點詞“卻”,然後展開討論:“卻”在這句話中起什麼作用?經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卻”在句中有轉折連接的作用,說明黑中有亮。

③“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a、什麼是“竊竊私語”?

b、聽錄音,聽一聽海底世界動物的竊竊私語。

c、作者這樣描寫有什麼好處?

d、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的?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說一說。

e、海底的動物只有這幾種聲音嗎?省略號在這裏表示什麼?

f、“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還會發出警報。”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④“海底的動物,已經知道的大約有三萬多種,它們各有各的活動方法。” a、“已經知道”這四個字說明了什麼?

b、出示填空練習。

________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

________每小時能________,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快。

________利用水的反推力________。

________自己不動,能________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c、填空後指讀句子,體會作者用了哪些表現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⑤課文怎樣介紹海底植物色彩的?指讀有關句子,找出其中的連接詞語。

⑥“陸地上蘊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屬。” 課文中描寫植物和礦產的時候,爲什麼只寫這幾種?

(設計意圖:以問題引導探究,讓學生在信息重組、比較分析、多向開放、合理想象、自由質疑的提問和情境中探究,爲學生提供一個更開闊的、更活躍的探究平臺。問題的解決,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又能激起學生進一步深入閱讀、不斷鑽研,在良性循環中,最終形成積極探究的心理傾向。)

5、再次欣賞,品味領悟。(這時,同學們對課文的爭論和探討已經比較深入了,於是我再次播放課文的錄音朗讀,讓同學們輕聲跟讀,在這過程中,再次體驗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同學們的腦海裏自然浮現出剛纔看錄像,看動畫時的畫面,等於在作者的帶領下又在海底作了一次遨遊。)

整個第3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通過開展讀、說、寫、評等活動,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展示的舞臺,因而學生就有了更多感知、觀察、思考和探索的機遇,就有了更多表達情感的平臺。充分地表達了學生從文本中體驗到的情感,使學生的潛能得以生髮、表現。

四、小組合作,探究拓展

課前,我將相關的海底資源鏈接到《海底世界》課件中,我鼓勵學生以3—4人的小組形式,確立自己小組想要探究的目標,(比如海底的動物、海底的植物、海底的地形、海底的礦藏、海底的氣候等)運用現代的發達的計算機網絡,教師從旁協助指點,上網查找整理有關的信息,然後記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鼓勵他們每個小組都能自己寫一段話介紹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後和別的小同學交流交流。(在學習理解了課文的基礎上,大部分的同學一定不滿足於課本所學的,孩子的好奇心決定了他們是一羣求知慾旺盛的孩子,我設計這個活動可以點燃學生求知的火把,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溝通學生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橋樑,爲學科課程提供廣泛的感性背景,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在互相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讓學生在體味語言、交流表達過程中,陶冶、塑造學生心靈。)

(設計意圖:隨機抓住學生彙報過程中出現的“閃亮點”進行板書,使整節課亂中有序,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點,起到引領作用。同時,隨機板書也作爲一種肯定學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進學生進一步探索的熱情。)

語文學科具有積澱豐厚的人文魅力,整節課的教學設計我力圖找準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平衡點。這一節課我根據本課文知識性、科普性較強的特點,選用了動畫、視頻、網絡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爲了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利用直觀的形象,努力營造一個充滿美感和智慧的氛圍,使之與兒童的情感、心理髮生共鳴而契合。我認爲,學習要成爲學生的一種內在的需要,就得使兒童能在課堂上把他內心的自由、愉悅和本真釋放出來,這樣的課堂纔是快樂的課堂,這樣的學習纔是快樂的學習。這是我所追求的,也正是我所實踐的。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海底世界》是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六冊的第七單元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有關海洋的常識性課文,全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了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緊扣課題提出問題:“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麼樣的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第二至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部分,針對上文提出的問題,具體、生動、有序的描述了海底的聲音、動物、植物、礦藏,展現了一幅神祕有趣、色彩鮮豔、生動活潑、千姿百態的海底世界圖。最後一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指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給學生留下一個整體的深刻印象。

二、說教法、學法

1、激發興趣

《海底世界》一課着重描寫了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特點。教材雖配有插圖,但卻是靜止的,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於是我們精心製作了一套動畫課件,爲學生創設了形象、直觀的和諧情境。

2、突破重點

《海底世界》一課,教學重點之一是讓學生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異之處,但這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海底那靜中有聲,動靜結合的奇異景色。爲了便於學生充分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我創設了和諧情境,即通過CAI讓每位學生親自去領略一番。

①進行海面和海底的對比:利用動畫先後演示海面上波濤澎湃(伴有海浪拍打岩石的聲音)和海底悄然無聲的對比情境,並分別提問:這樣的景象可以用個什麼詞來形容它?學生不僅理解了“波濤澎湃”和“寧靜”這兩個詞的意思,更體會到了大海動中有靜的奇異之處。

②整體感知,加深印象:通過CAI欣賞海底美麗的景色,再次整體感受“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從而激發學生從小立下大志,長大探究海洋奧祕的情感。

這樣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創設和諧情境,把抽象的語言文字外顯爲直觀形象的動態畫面,讓學生充分感受了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意境,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的重點,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3、強化訓練

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

我在教學《海底世界》時,是這樣進行訓練的:

(1)觀察訓練。在教學第2自然段時,根據課文內容設計CAI課件,把文字介紹轉化成動態畫面。要求學生在觀看畫面時,用一個詞來概括其內容,這促使學生在觀察時抓住事物特點,積極進行思考。

(2)說話訓練。觀察解決了言之有物的問題,而說話應該是培養學生表現事物的能力。在進行說話訓練時,我是這樣做的:

①看畫面,說圖意。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把第2自然段的語言描述用對比的動態情境形象地表現出來。讓學生用學過的觀察方法仔細地看了畫面以後,用自己的話說說畫面的意思。由於說話訓練是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學生在表達觀察時都能做到有條有理。

②看畫面,練複述。在學完課文後,出示總起句“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通過電腦把海底美麗奇異的景象呈現於學生面前,要求學生看着畫面,用上總起句和板書上的重點詞語說一說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表現在哪些方面。這樣,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加深了理解,同時又鍛鍊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總之,通過CAI創設和諧情境進行強化訓練,學生在自我參與中興趣盎然,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三、教學程序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24課,你們能否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海底是怎樣的世界?那麼,海底景色的奇異表現在哪裏?物產豐富又表現在哪裏?這一節課,我們再一次去探索一下。

(二)創設情境,講讀課文第2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一段共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麼?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什麼?

2、細讀交流

①講讀第一、二句(板書:寧靜)(相機出示課件)

②講讀第三句(板書:有聲音)(相機出示課件)

③講讀第四句(相機出示課件)

④講讀第五句(相機出示課件)

⑤引讀第六句

3、齊讀第二自然段。

小結:海底的景象就是這麼光怪陸離,這麼千奇百怪。

(三)講讀第三自然段。

1、小組討論:第三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是圍繞哪句話寫的?這句話中的關鍵詞是什麼?

2、請同學們自由讀,看看你對哪種動物的活動方式最感興趣,說說它的活動特點。(相機出示課件)

3、選擇讀。

小結過渡:爲了寫動物活動方式的多種多樣,作者選取了五種動物來具體說明,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由於這些動物不同的活動方式,也使海底世界奇異無比。海底植物的風采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接着學習第四自然段。

(四)講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2、學生再自由讀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板書:色彩多樣,形態各異)

3、欣賞美麗的海藻。

小結過渡:海底植物真是千姿百態,奇觀異彩,不僅豐富了海底的物產,使海底的景色也如此奇異。海底除了我們所看到的動植物,還有什麼?

(五)講讀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你讀懂了什麼?(板書:礦物、豐富)

2、齊讀。

(六)總結課文。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是一個生氣勃勃的世界;是一個神祕的世界;是一個令人嚮往的世界。

1、欣賞海底的美麗和富饒。

2、齊讀課文,出示練習。

3、已經有不少探險家、研究海洋的科學家到過海洋,還把奇異的景色拍成電影、電視,但是,人類對海底還沒有完全認識,我們還要想辦法打開這座神祕的寶庫,這就需要科學知識,需要勇氣

(七)作業。

1、繼續閱讀有關海洋的書,準備交流。

2、運用本課已學過的先總後分的寫法,寫一片斷:課間活動真是豐富多彩。

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首先遵循整體性教學原則,無論是全文的教材處理,還是一個自然段讀的訓練,都採取了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方法。其次,遵循了實踐性與主體性教學原則,讓學生在和諧情境中去理解與體會,從而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再次,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發展。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蘇教版第六冊的一篇說明文。簡潔、生動的語言,清楚的條理,是這篇文章的特點。它從海底動物、海底植物和海底礦藏三方面介紹了海底的有關知識,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本文文質兼美,各自然段行文結構相似,特別是第三自然段是典型的圍繞中心句展開敘述,是對學生進行習作訓練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

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能理解詞語的意思;認識一些海底生物,瞭解一些海洋知識。

2、能力目標:學會圍繞中心寫一段話。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認識海底生物的特點,瞭解海洋知識,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教學的難點是:學會圍繞中心寫一段話。

教學課時:二課時。

三、教法、學法

現代教學論認爲,教師的作用不單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調空器,教師應爲學生的學習導向、導法、導練、導學,以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把學生引到一種想學、愛學、會學的境地。爲此,針對本教材的特點,我從情景教學入手,先從形式到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再從內容到形式,使學生學會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最終獲得知識、情感和能力三豐收。本課的教學設計就體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注重情境的教學

情境教學法能牢牢把握和促進兒童發展的動因——情感,展開和推進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使教學收到最優化的效果。本教材是一篇適宜於進行情境教學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通過情境教學,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奇妙,激發出他們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爲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情境教學的環節:

①以錄象導入課文,教師又以帶有啓發性的問題,誘發學生學習課文,探索奧祕的興趣。

②動畫、聲音的及時展示,再現了課文的情景,變具體爲生動,變抽象爲具體,讓學生感到自己彷彿置身於海底世界,對大自然的喜愛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二)注重學法的指導

成功的語文教學策略應該體現以學生爲主,以自學爲主,以訓練爲主,達到“教是爲了不教”這一教學宗旨。因此,根據本教材的內容及其結構特點,我設計了一系列的學法指導訓練環節:

①採用指導讀第二自然段——師生共讀第三自然段——獨立學習第四自然段的遷移教學方式,使學生學習說明文“一找、二劃、三讀、四說”的閱讀方式。

②對於長句的教學採用了“讀範句——照句式寫分句——連起來變長句”的訓練方式。

③注意課堂上學法的及時梳理和小結,讓學生明確並掌握學法的步驟。

(三)注重讀寫的結合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什麼一回事?是吸收。……寫作是什麼一回事?是表達。……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一個是出,從內到外。”這兩者是緊密聯繫,相輔相承的。在學生理解了課文表達方法之後有針對性地設計一定量的片段練習,實現學寫遷移,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本課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先通過一找、二劃、三讀、四說,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後五句是圍繞第一句“海底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來寫的。然後再請同學們圍繞“預防非典,大家各有各的辦法。”寫一段話,這樣“就文取材”的說寫訓練,提高了閱讀教學中寫的密度和語言文字訓練的強度,同時充分發揮了文本的作用,使其成爲一種有效的作文教學途徑。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導入激趣。

①“海”,組詞。

②你對海有什麼瞭解?

同學們的知識真豐富。那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麼樣的嗎?(播放錄象)

今天就讓我們跟着課文《海底世界》一起去遊覽一番。

(二)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①當海面上波濤洶涌的時候,海底…再大的風浪。那麼海底是否一點兒聲音沒有呢?

②你從哪兒知道的?

③是的,海底是有聲音的,因爲小動物們在……。竊竊私語是什麼意思?你能用動作或一句話來解釋一下麼?你能用“竊竊私語”說一句話麼?

④讓我們帶上特製的水中聽音器聽一聽。你聽到了什麼聲音?(導讀)

⑤你爲什麼讀得這麼小聲?

⑥其他同學你們也來試一試。自由朗讀這一句。指名朗讀。

⑦剛纔同學們讀的這些,都是寫海底動物的什麼呀?找找看,有哪些模仿聲音的詞?

⑧句子的最後用上省略號,說明什麼?

⑨你猜一猜,海底動物還會發出哪些聲音,用“有的像……一樣……”的句式來說一說。

⑩請你把這些句子連成一段完整的話:“如果你用上特製的水中聽音器,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

(三)師生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過渡:多麼可愛的海底動物,你認識他們麼?

①觀察插圖,同座互相指一指你認識的海底生物。請同學上來介紹。

②那這些海底動物是怎樣活動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它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③默讀課文,用“——”畫出課文中介紹的海底動物。

④找出你喜歡的動物,讀一讀介紹它的句子,想一想它的活動特點是什麼?(學生回答哪個動物,就出示哪個動物的動畫)

⑤這一自然段通過六種動物的活動方式說明了海底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

⑥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⑦請同學們圍繞“預防非典,大家各有各的辦法。”寫一段話。

⑧想一想你可以寫哪些人的方法。提示:醫務人員……老師……同學們……

⑨總結學習方法:找中心句——劃出圍繞中心句寫了哪幾個方面——讀句子——用自己的話說特點

(四)學生根據學習方法自學課文五自然段。

①學生自學

②集體交流,出示檢測題:

A中心句是( )。

B從( )和( )兩方面說明海底植物的差異很大。

C海底植物顏色的特點是( ),形態的特點是( )。

(五)師生共讀第五自然段

①海底不僅是一個景色奇異的動植物公園,更是一個天然寶庫。這裏蘊藏着豐富的……

②學生可以自由補充自己知道的知識。

五、總結課文

海底有這麼多可愛的動物,美麗的植物,還有這麼豐富的礦物資源,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其實我們人類對海洋的瞭解還只是冰山一角,包括人們對宇宙的瞭解也是如此,大自然裏還有很多很多的奧祕等着我們小朋友去發現、去研究呢!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海底世界》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十單元《奇妙的海底世界》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是一篇科普性說明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從海底的明暗度,聲音,動物、植物和礦藏幾方面介紹了海底的有關知識,描繪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暢自然的語言爲基調,沒有華麗的詞藻,不見雕琢的痕跡,但是給人親切熱情的感覺。我們透過作者對海底世界的描繪,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整個自然、對生命的熱愛,從而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課文結構清楚,採用“總—分—總”的結構,課文開頭先講海底深處的情況,然後具體講述海底世界奇異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最後總結“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在具體說明時,詳略分明,動物、植物說得較詳細,礦藏說得簡略。

文中運用了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見識少,再加上海底世界對於他們來說很陌生,根本沒去過,瞭解就更少了,要想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就更不容易了。

針對這種情況,我運用多媒體出示圖片,爲學生展現真實的動態的海底世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三、說教學目標

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爲:

1、知識目標:探究課文第2~6自然段,憑藉生動形象的語言文字,認識一些海底生物,瞭解一些海洋知識,感受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總分總”的結構,學會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認識海底生物的特點,瞭解海洋知識,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教學的難點是:學會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四、說教法

現代教學論認爲,教師的作用不單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調空器,教師應做到“導而弗牽”,爲學生的學習導向、導法、導練、導學,以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把學生引到一種想學、愛學、會學的境地。

爲此,針對本教材的特點,我從情景教學入手,先從形式到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再從內容到形式,使學生學會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最終獲得知識、情感和能力三豐收。本課的教學設計就體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能牢牢把握和促進兒童發展的動因——情感,展開和推進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使教學收到最優化的效果。本教材是一篇適宜於進行情境教學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通過情境教學,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奇妙,激發出他們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爲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情境教學的環節:

①以錄象導入課文,教師又以帶有啓發性的問題,誘發學生學習課文,探索奧祕的興趣。

②動畫、聲音的及時展示,再現了課文的情景,變具體爲生動,變抽象爲具體,讓學生感到自己彷彿置身於海底世界,對大自然的喜愛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2、讀寫結合法

這篇課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其中第四自然段又是圍繞中心句來寫具體的,在教學時要讓學生對這種寫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後面設計了一個一個小練筆,圍繞中心句寫一段話。這樣“就文取材”的說寫訓練,提高了閱讀教學中寫的密度和語言文字訓練的強度,同時充分發揮了文本的作用,使其成爲一種有效的作文教學途徑。

3、直觀形象法

這篇文章所講的動物、植物都是活生生的東西,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出示動、植物的圖片,聲音,爲學生展現真實的海底世界,讓他們眼見爲實,切實感受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4、朗讀品析法

語文課應注重以讀爲主,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1、小組合作探究法

科普類文章往往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比較容易理解。我覺得在這堂課中,“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同時,體現了以學生爲本,教師是一個組織者的新教學理念。

2、朗讀法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生動形象,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自由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培養語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有感情朗讀”能夠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出海底景色的奇異,培養學生的美感意識;

五、說教學過程

1、圖片導入 2、明確任務

3、小組交流 4、全班展示

5、總結全文 6、讀寫結合

六、說板書設計

這樣的板書簡潔明瞭,既能概括重點,又讓人一目瞭然。

七、課後反思:

設計內容有點多了,總想的面面俱到,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結果沒有了做練習的時間。

(會用"普通"、"物產豐富"造句。)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海底世界》是九義教材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科普知識性美文。課文以生動、有趣、準確、形象的語言爲我們展示了一個神奇美麗的海底世界。文章雖沒有華麗的詞藻,也不見雕琢的痕跡,但卻以自然流暢的語言爲基調,給人以親切、熱情的感受。透過這些文字,我們不難體會到作者對生命、對整個大自然的熱愛。

全文共有7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緊扣課題提出問題:“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部分,針對上文提出的問題,具體、生動、有序地描述了海底的光線、聲音、動物、地貌、植物和礦藏,展現了一幅神祕有趣、色彩鮮豔、生動活潑、千姿百態的海底世界圖。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對全文的總結,指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給學生留下一個整體、深刻的印象。

二、說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引導學生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通過多樣化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綜合實踐能力。通過對課文的精讀品味,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因此,教學重點爲:瞭解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教學難點是:學習作者怎樣把海底動物種類繁多、活動有趣寫具體的方法。

三、說教學對象

三年級學生經過兩年多的學校生活,已初步形成了主動識字的意識和習慣,逐步養成了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能積極地蒐集、整理相關的文字、圖片資料。同時,三年級學生接觸計算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們也不再僅僅滿足於這些靜止的資料,而是渴望自己去探尋。因此,我將尊重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設計“海底世界展覽會”、“海底世界”新聞發佈會等環節,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使之獲得成功的體驗,幫助他們樹立實踐創新意識。

四、說教法

1、情境創設法

教師就要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積極性、創造性,使他們主動的、積極的去學習。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成的。在《海底世界》的教學中,課始情境的創設,教師是一個能激發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己找到探究內容進行探究;當學生就“海底景色是怎樣的奇異,物產是怎樣的豐富”問題進行研究、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小組探究的參與者;當學生呈現探究成果時,教師又是能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生成過程。

《海底世界》一課着重描寫了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教材雖配有插圖,但卻是靜止的,顯得很蒼白,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於是,我將運用一套製作精美生動的動畫課件,爲學生創設一個形象、直觀、和諧的學習情境。湛藍的海水、美麗的珊瑚、五彩繽紛的植物……神祕而美麗的海底世界是多麼令人神往!當這些美妙神奇的東西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時,一定會引起他們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鳴。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海底世界的瞭解,又激發了他們學習課文,積累語言的興趣。學生置身於這樣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強烈地感受着海底世界的神奇美麗,一定會加深對具體情境的體驗和領悟,使認知和情感更加協調地發展。因此,情景創設法將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

2、自主探究學習法

在語文教學中,還要爲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書,主動地融入到閱讀情境中去,要解放學生的大腦,解放學生的四肢五官,要在課堂與生活之間架起一道彩虹。要讓他們“走出”課堂,“跳出”文本內容,愉悅地進入自我學習中,豐富自身感受,從而自覺地運用語言,積累語言。因此,我設計了自由分組、小組討論、組間競賽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這樣既有利於學生馳騁想象,極大地滿足了學生抒發內心情感的需要,有迎合了學生之間精神交往的需要;既使學習與學生生活經驗得到了結合,又實現了學生對現實生活的不斷超越。因此,自主探究學習法是這節課的另一個主要教學方法。

3、突破重點

本課教學重點之一就是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異,但這比較抽象,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難以理解海底動中有靜、黑中有亮、靜中有聲的奇異景色,學起來也比較枯燥乏味。爲了便於學生充分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我創設了和諧生動的教學情境,即通過動畫課件讓學生親自去領略一番。

(1)進行海面和海底的對比。利用動畫課件先後演示海面的波濤澎湃和海底的悄然無聲,並分別提問:這樣的景象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波濤澎湃”和“寧靜”的詞意,還體會到了大海動中有靜的奇異之處。

(2)感受黑暗深海中的點點星光。利用動畫課件假想一名小潛水員,隨着潛水深度的增加光線越來越暗,最後是一片黑暗。鼠標點擊光點會變成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這樣,學生對海底黑中有亮的體會一目瞭然。抽象乏味的科學知識變得形象直觀、富有童趣,還激發了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

(3)傾聽海底動物的竊竊私語。利用動畫課件演示一個插入海底的水中聽音器,並配有各種聲音,同時提問:你彷彿還聽到了什麼聲音呢?誰能模仿課文的說法運用排比的方法把同學們說的這些聲音連起來。這樣的方法,學生不僅親耳傾聽了海底奇妙的聲音,還在表達的過程中培養了想象力、創造力,並通過模仿課文的說法理解了比喻、排比這些修辭手法的好處,真可謂一石三鳥。這種實踐性練習,使學生覺得親切自然,很好地淡化了訓練意識,消除了學習與生活的界限,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熱情。

4、突破難點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學習作者怎樣把海底動物種類繁多、活動方式有趣寫具體的方法。我主要採用情境創設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法來突破這個難點的。

對於小學生來說,單純的語言文字訓練比較枯燥乏味。因此,我根據三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具體設計了讀、看、說、演四步教學法來突破難點。旨在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主動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一讀:這段文字淺顯易懂,不需過多講解、分析,因此,我重在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學生熟讀成誦,在讀背中領悟語言,積累語言。二看:通過動畫演示各種動物的活動方式直觀感受活動方式多、有趣,爲下一步的說做鋪墊。三說:引導學生自由發言,充分交流,談出自己對海底動物種類繁多、活動方法有趣的體會,從而領悟到課文采用的是列數據、做比較、打比方等寫法把海底動物種類多、活動方式有趣寫具體的。四演:讓學生自己上臺表演是激發學生讀、看、說興趣的引子,又是對學生練讀、練觀察、練說效果的檢驗。這四步學生動了口、動了眼、動了腦、又動了手,循序漸進,步步落實,使語言文字訓練落到了實處。

五、學法

“讀一讀,找一找”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其次,“感情朗讀”能夠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出海底景色的奇異,培養學生的美感意識;“形象表演或者聲音模仿既是對抽象文字的具體反應,又是培養學生其他能力(比如表演能力)的一個契機。

六、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談話導入,激趣探奇。

通過欣賞海底世界,再提出疑問,看完影片之後,你們想說些什麼?從而揭題,並齊讀課題。

(二)、理清思路,檢查預習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弄清課文的主要內容,理順文章結構,理清課文思路。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二、三自然段:以讓學生動手劃一劃,交流,感悟,模仿、指導感情朗讀等方式,抓住重點句段“海面上波濤澎湃時,海底依然寧靜”,“陽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線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在遊動。”“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的理解,體會海底黑暗之中有亮光,寧靜之中有聲音,的奇特、美麗。並指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詞語“依然”“竊竊私語”的意思。

2、學習四、五、六自然段:用“讀一讀,找一找,說一說,演一演”等方式,引導學生了解海底動物多,植物多,礦產多,從而體會海底世界物產豐富。指導學生以動物的身份介紹自己的活動方式,並輔以多媒體動畫幫助學生形象感知,讓學生了解到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多種多樣,體會景色的奇異。

(四)、欣賞品味,深入理解

媒體演示:“海底世界”視頻,使學生對海底有更深的瞭解。

學了課文,看了那麼多的資料,這時你想說什麼?

(五)動手實踐,拓展延伸

這節課我們跟隨作者暢遊了神奇的海底世界,你心目中的海底世界是個怎樣的世界呢?課後通過上網,查閱書籍資料,從媒體上收集更多的海底的知識,讓我們一起辦個“海底世界”的展覽。

七、說板書

板書是執教者教學過程的體現,它分爲板書什麼和怎樣板書兩部分。我們設計的板書是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結構、寫作順序來板書的。

這樣的板書設計,條目排列有序,內容層次分明,形式簡潔大方,它既概括了本文的知識要點,又體現了文章結構、寫作順序和本堂課的教學軌跡,將海底世界的特點一目瞭然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清晰的體現了作者由景到物,由總到分再到總的寫作思路。在教學中,這樣的板書能引導和控制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理清教材知識結構,有利於學生形成。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海底世界,是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生活着新奇的生物。它同樣是一個神祕的國度。孩子們往往會被這種神祕與新奇所吸引。而作爲美術活動,今天要挖掘的是它的絢麗斑斕的色彩。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好奇心強,對未知的海底世界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想象和嚮往。而且大班幼兒在繪畫、泥工、剪貼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並對各種形式的'美術活動特別愛好。魚是兒童喜愛表現的對象之一,海底世界深藍色的海水裏生長着各種各樣的魚類,同時還生長着各種門類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個充滿了神祕色彩的水下世界。

本次活動《海底世界》以此爲內容題材,分別通過剪貼和繪畫的形式來實施教學活動,引導幼兒認識魚的形狀特徵,色彩變化,從而瞭解海底世界對稱形和不對稱形之間的差異以及表現時方式方法的不同,使之在學習和操作的過程中加以區別,並在此基礎上促發幼兒的形象思維和創造想像的能力,讓幼兒通過剪貼、繪畫的學習活動,用自己的作品來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和對海底世界美好未來的豐富的想像。

二、說活動目標這次的活動目標是:

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海底探究的興趣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發揮幼兒的想像大膽繪畫,同時形成良好的美工活動習慣和耐心細緻的做事態度。

三、說活動準備首先是材料準備:

工具與材料是美術創作的必要條件。恰當地選擇工具將會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更主動地投入創作。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供給彩紙、剪刀、固體膠、水彩筆和蠟筆外,還提供了記號筆和多種顏色的水粉顏料及大號的水粉筆,便於幼兒表現大面積的色塊,嘗試多種作畫方法,可以用記號筆描線,可以用蠟筆勾邊,也可以用油水分離法。這樣一來,無疑又構成了美術創作中的形式美。

其次經驗準備,在活動前讓幼兒知道大海里也生活着魚,而且是色彩斑斕的魚,而且掌握了畫魚的基本技能。

四、說教法:

在此次活動中,我所用的教學方法有

1、引導發現法:在活動的開始,老師引導幼兒欣賞海底世界,所用的方法就是引導發現法,教師作爲活動的組織者,又是孩子的引領者,要引領孩子主動的去觀察、去發現。

2、觀察法:在活動過程中,老師引導幼兒觀察各種魚的不同外部特徵。

3、個別指導法:在幼兒進行創作的時候,老師個別指導一些美工基礎較差的幼兒,鼓勵他們大膽的嘗試。對於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引導他們使用多種顏色,達到有層次的教學的目的。

4、情景法:教室佈置就是一個海洋世界的背景,還有海底世界的大背景圖,讓孩子置身於海底的感覺。

五、說學法:

1、觀察法

2、嘗試法

六、說教學過程

1、導入部分我首先出示光碟,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後播放光碟,讓幼兒欣賞美麗的海底世界。

2、通過提問和觀察圖片,引導幼兒想像各種魚的不同外部特徵。

在這個環節裏我設計了幾個提問:剛纔小朋友在畫面裏都看到了那些魚?它們是一樣的嗎?身上有什麼樣的顏色和花紋?在幼兒回答後讓幼兒觀察各種魚的圖片,瞭解魚的種類很多,每種魚的身體形狀和顏色花紋都不一樣。有的魚身體形狀和花紋是對稱的,有的魚是不對稱的。

3、在幼兒瞭解到魚的一些外部特徵後,我又設計了一個可以讓幼兒大膽發揮想像的問題:海底裏除了魚還有什麼?讓幼兒說一說海底的各種各樣海洋生物。

4、隱性示範,幼兒思考海底這麼美,那把我們的教室也佈置成美麗的海底怎麼樣?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後,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躍躍欲試。在次過程中讓幼兒思考怎麼佈局?顏色怎麼搭配?海底有哪些海洋生物?

5、介紹操作材料,幼兒動手操作帶領幼兒參觀活動室的四面牆,介紹每一面牆旁準備的不同材料,簡要講解不同材料操作時的注意事項,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材料進行操作,通過剪貼、繪畫的形式表現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豐富海底世界。老師巡視整個操作情況,適當進行提醒。由於準備充分,材料選擇得當,幼兒美術功底較好,又是幼兒自由選材,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自主性的發揮,所以每個幼兒表現都很出色,特別是集體作畫的幼兒,相互交流,相互啓發,整幅畫面充滿了生氣。

6、幼兒欣賞自己創作的海底世界,互相說一說自己畫的是什麼。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淺顯的知識性課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暢自然語言爲基調,沒有華麗的詞藻,不見雕琢的痕跡,但是給人親切熱情的感覺。我們透過作者對海底世界的描繪,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整個自然、對生命的熱愛。教學中若只讓學生知道課本上的點滴動物、植物,在學生腦海中要形成廣而深,並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是有難度的,因此必須給學生設計了一個“研究”的機會,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廣博的海底世界。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探究課文第2~6自然段,通過感受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瞭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

2、通過多樣化的表達,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界奧祕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1、過程開放,體現探究性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探究性的閱讀教學中,倡導的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開放。它突破傳統的限制,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爲學生創設探究的背景,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⑴情境的創設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啓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在廣闊的海洋裏生活繁衍着無數的生物,神祕而又美麗的海底世界令無數人爲之傾倒,爲之讚歎。學生樂於親近海底世界,因此創設“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能使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產生撞擊,使兒童既有經驗與文本產生衝突,尋找到孩子心跳與文本心跳的合拍點,產生移情效應。他們置身情境,強烈地感受着無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關注、嚮往、投入。

⑵角色的轉換《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成的。在《海底世界》的教學中,課始情境的創設,教師是一個能激發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己找到探究內容進行探究;當學生就“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小組探究的參與者;當學生呈現探究成果時,教師又是能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生成過程。

⑶資源的拓展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親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放飛夢想。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徹底走出“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封閉性,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實對話,爲學生創造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社會上去觀察、調查、訪問。例如要求學生課外查詢有關海底世界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如課外書籍、圖書館、網絡等途徑獲得信息。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大世界引入課堂,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根據教育目標對資源進行重新組合與調整,溝通學生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橋樑,爲學科課程提供廣泛的感性背景,爲課本知識的運用提供實踐的平臺。例如在教學中播放海底世界的錄像、出示海底世界的圖片等。

二、挖掘內涵,注重人文性

語文學科具有積澱豐厚的人文魅力,尊重學生生命價值、尊重學生文化及其多樣性,是小學語文課程的應有之義。語文教學必須實現學科順應學生,必須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生命的本性,弘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保持和加強生命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無限的生命力。

⑴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通過放錄像,把藍色的海水、兇猛怪誕的大魚、美麗的珊瑚……這些奇妙的東西盡情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再加上配有優美音樂的解說詞,學生們彷彿置身於美麗神奇、千姿百態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畫出一幅幅美麗的海底世界。另外如文中“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等的重點研讀。

⑵體現課堂交流中的人文性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價值,讓學生在體味語言、交流表達過程中,陶冶、塑造學生心靈。

⑶滲透課堂作業中的人文性現代閱讀教學觀需要我們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如:“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我們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發揮你的想象,請你寫一寫。”“關於海底的奇異景色,你還想知道些什麼?課外查尋、蒐集相關的資料,你自己來寫寫《海底世界》。”這種實踐性的作業形式,讓學生親近自然,很好得淡化了訓練意識,消除了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界限,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熱情。

三、感悟運用,突出個性化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1、個性化地體味語言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體驗,讓學生逐步學會以語言文字爲依託,分析語言現象,在字、詞、句、篇的聯繫中揣摩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會文章內在的思想感情。例如學生對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理解;又如對海底小動物“竊竊私語”這個詞的理解等,可以充分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研讀,強化個性體驗。

2、多樣化地語言表達語文課是師生個性自由馳騁的舞臺,所以要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地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多樣化的表達,開闊學生的視野。例如學生對“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彙報時,有的直接摘錄了書上描寫的原句來表達,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幾個關鍵詞語,有的用圖片等,學生在表達中思辨,在傾聽中評判,不僅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而且提高了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三、設計思路

根據文本的特點、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以及設計理念,本節課教學思路爲: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創設情境觀察,交流對話↓↓引導探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導表達讀 說 寫 評↓↓引導拓展蒐集、處理信息

四、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激起探究興趣

1、假期裏,有些同學跟着爸爸媽媽遊覽過大海,欣賞了美麗的海水,海灘,不過,你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現在,讓老師帶着你們一起乘潛水艇,到海底世界去看看那兒的奇異景色。(出示錄像,並配樂朗讀)

2、你知道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嗎?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 篇1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海底世界,緊扣本單元的主題。本課是一篇科普說明文,講述的是海底世界的環境、動物、植物和礦產資源。課文結構嚴謹,按照總分總的結構詳略得當地介紹了海底世界,讓學生對海底世界的面貌有了大致的瞭解。課文總體難度不大,運用列數字,比喻的手法進行介紹,語言生動活潑。

(二)教學目標。

1.自習生字,掌握10個會認的字,12個會寫的字,讀準一個多音字,。

2.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掌握文章的結構和主旨。

3.瞭解說明文的寫法。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文章主旨。

難點:總結作者把海底世界動物種類多、活動方式有趣寫具體的方法。

二、說教法。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誦讀法

這篇文章難度不大,要讓學生通過誦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對海底世界的環境、動物、植物和礦產這幾個方面進行了生動地描述,學生通過朗讀課文,展開想象,同時結合課堂上展示的圖像等資料,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2.練習法

練習能夠及時反饋課堂教學的效果,課文運用列數字,作對比等手法來介紹海底世界,句子生動活潑。通過課堂仿寫句子的形式,讓學生學會運用這些手法。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本課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課件,結合教學內容,展示海底世界的圖片、視頻等資料,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三、說學法。

學生在充分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以下學法:

自主學習法

要求學生課前要做好預習,瞭解課文內容,對不認識的生字學會自己查字典,對不熟悉的詞語自己標記出來,在課堂上提出來集體討論。對課後習題在預習中要有自己的思考。

誦讀品味法

這篇課文語言通俗易懂,是一篇優秀的說明文。課文語言生動活潑,要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體會海底世界的奇妙,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讚美之情。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課時是二課時,要結合課前的預習和課後習題,緊扣教材,結合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流程,以達成教學目標。

(一)佈置預習,課前交流:

1.利用工具書,把不認識的字詞註上音並識記字形、字義。

2.劃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並思考爲什麼。

3.收集海底世界相關的圖片。

培養學生自覺學習語文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爲課堂學習做準備。

(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由五個部分組成:

第一課時:

第一部分:導入新課。出示海底世界的一些圖片,激發學生的上課興趣,並讓學生結合自己在電視裏或是海洋館見到過的關於海洋的景象,讓學生回答自己關於海底世界的印象,自然過渡到課文內容上來。

第二部分:整體誦讀,梳理結構。讓學生根據錄音範文誦讀,把課文讀流利順暢。在朗讀過程中找出課文的生字和不熟悉的詞語。並思考作者是怎樣介紹海底世界的。

第二課時:

第三部分: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瞭解課文主要內容,並學習文段。

1.要求學生回答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海底世界的。再提問:說說課文是怎樣介紹海里的動物和植物的,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2.讓學生讀課文中優美的句子,體會句子中詞語運用的妙處。

“海底世界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還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這些句子運用擬人的手法將海底世界動物的活動描寫得十分生動,學生要學會將這種手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展開想象。讓學生在本課學習的基礎上,結合自己課外所見和所收集的資料,進一步感知海底世界的精彩。

第五部分:歸納總結。迴歸整體,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再次體會課文的主旨,加深學生對課文主旨的瞭解。

五、說課小結

本課是一篇十分生動地說明文,向我們展示了海底世界的精彩。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對海底世界和大自然的熱愛讚美之情。本課難度不大,作者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分別介紹了海底世界的環境、動物、植物,簡要介紹了海底世界的礦產。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主旨,要引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的結構,能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課文的主旨。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 篇12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兒童學習與發展活動指南中班上冊數學教材《數與量》主題中的一個分類計數活動。《綱要》中科學領域目標要求:“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而遊戲又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它既能讓幼兒主動參與,又能在遊戲中獲得知識經驗,根據這一特點,我設計了以遊戲“小魚遊”爲主線來開展的《海底世界》這一數學活動。整個活動我注重由感知入手,從具體到抽象,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將形象有趣的遊戲貫穿活動全過程。把數學融入到遊戲之中,讓幼兒在遊戲中理解數學的實際意義,並提高數能力。

學情分析:

4——5歲幼兒能根據物體的某些明顯特徵進行分類,但分類後說明分類標準又成了中班孩子進行分類活動的難點。《指南》建議:利用生活和遊戲中的實際情境,引導幼兒理解數概念,通過實物操作引導幼兒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因此,運用計數法來表示分類標準,根據統計結果進行比較,然後逐步過渡到用語言描述分類標準。

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分類計數的方法,鞏固對5以內數的認識,感知數物對應,嘗試用圓點來表示數量。

2.能力目標:能用分類計數的方法來表現物體的數量。

3.情感目標: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引導幼兒學習分類計數的方法。

活動難點是:能將數物對應,並用圓點表示數量。

活動準備:

海底世界背景圖1幅;海底世界樓房大圖1幅;烏龜圖片1張、螃蟹圖片2張、小蝦圖片3張、章魚圖片4張、小魚圖片5張;海底動物玩具和計數卡每小組1份。

二、說教法

本節活動中我運用到的教法有:遊戲激趣法、情景感染法、操作法。

1、遊戲激趣法:遊戲的過程就是一個感知、體驗的過程。在遊戲的過程中小朋友們體驗了在老師的引導、幫助、鼓勵下獲得成功的快樂。

2、情景感染法:本次活動,我非常重視情景創設,通過創設情景感染幼兒。如:活動中以“小動物們迷路了”情景引入,“送小小動物回家”這一環節幼兒的情緒高漲,興趣非常濃厚。這種方法不僅爲幼兒創設了生動活潑的生活情景,還爲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探索的學習環境。

三、說學法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活動指南》中科學領域的要求,我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來獲得知識經驗的需要,因此我的學法主要有:

1、多感官參與法:爲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整個活動通過讓幼兒看一看、數一數、計一計、說一說等多種感官方式,幫助幼兒獲得直接感知和經驗。

2、快樂遊戲法:遊戲既是教法也是學法,又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方法,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爲幼兒提供一個輕鬆、愉悅的活動氛圍。

此外,我還運用了操作法、講述法和討論法

四、說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我將遵循“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原則,抓住幼兒的興趣是由強漸弱的特點,設計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環節,通過遊戲激趣——展示交流——操作提升——遊戲鞏固——延伸體驗這一流程來組織本次活動,因此,活動過程如下:

第一個環節,遊戲導入。

教師帶領幼兒做手指遊戲《小魚遊》,引出活動的主題《海底世界》。

第二個環節,情景引入,學習分類計數。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點。

展示背景圖“海底世界”激發幼兒興趣。幼兒欣賞圖畫,教師提問:海底有哪些小動物?此問題的提出對幼兒學習分類做了鋪墊。設置情景,請幼兒分別把背景圖中的小動物送回家,引導幼兒準確使用量詞,通過數數來感知每個代表隊各有幾名隊員,再說出應該用數字幾來表示,如:1只海龜、2只螃蟹等,並找出數字卡片貼至相應的小動物房間,這樣有效培養了幼兒數物對應的能力。

第三個環節,通過比較感知動物數量,嘗試用圓點來表示分類計數。

幼兒通過數數、計數、數物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找出了數量最多的——小魚代表隊當裁判。同時,這個環節又是幼兒自主探索、感知數量的過程,爲此,我啓發幼兒嘗試用圓點來表示數量,讓他們通過比較來感知數的大小、多少。孩子們在輕鬆自然的遊戲氛圍中學習感知了5以內的數量,也培養了幼兒手眼協調點數的良好習慣。

第四個環節,幼兒操作,鞏固練習分類計數,突破難點。教師巡迴指導幼兒操作。

第五個環節,教師點評,結束活動。

本節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在情景中感知了5以內的數量,掌握了分類計數這一重點,通過操作活動讓孩子們在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突破了活動難點,達到了活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