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沁園春·雪說課稿

沁園春·雪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沁園春·雪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沁園春·雪說課稿

沁園春·雪說課稿1

第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教學目標

《沁園春雪》編排在長春版版初中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是教讀課文,居單元之首。本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閱讀和欣賞詩歌的能力,能領略詩情畫意,感受其意境美;反覆吟誦,聯想品味,既提高欣賞能力;也感受詩人抒發的強烈情感,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2、教材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根據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爲:

①引導學生欣賞詞大氣鎊礴,曠達豪邁的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鑑賞詩歌的能力;

②引導學生品味詞的準確,精練的語言魅力,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③引導學生領會詞讚美祖國壯麗河山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主義的感情。

前兩點側重能力目標,後一點側重德育目標。這是符合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等人關於教學目標分類六級認知理論的。詞的下闕第三層是全詞點睛之筆,表現全詞主旨,因而定爲教學重點;詞上闋寫景是下闕評古頌今的基礎,起鋪墊作用,下闋評古是爲了頌今--這是作者立意之所在,對初中學生來說,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定爲教學難點

第二、學情分析

目前我班學生的整體狀況是:學生良莠不齊,差距比較懸殊,班級中能夠達到優秀的學生很少,因此我在本課教學中多采取引導式教學。

第三、說教法

本課主要使用誦讀法,提問法和練習法。

誦讀法:"三分詩七分讀",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初讀全詞--聽讀全詞--導讀全詞,最後分組誦讀;從方式上看,播放錄音,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情感意蘊,到交替運用輪讀、聽讀、個讀、齊讀和散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讀出詞味,欣賞、領悟詞的優美語言和優美意境,籍此落實教學目的。

爲了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我在尋思上多下功夫。根據認識原理,設計並嘗試了"連環--頂針"提問教學法,四組提問"切入""順承""深化""引伸",力求一氣呵成,分別解決詞的上闋、下闋、教學重點和難點,且四組提問所轄18個小問題,"成語接龍"似的一個銜着一個,形成一種"追問",把全篇課文講析內容全部帶了出來,希望以此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達到發展學生形象思維的目的--這是提問法。

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因此我設計2個反饋檢測題,運用練習教學法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這是練習法。

本課採用了《沁園春雪》朗讀視頻,直接服務於誦讀法;使用《我愛你,塞北的雪》視頻導入新課,形象生動;《沁園春雪》課件和課文插圖《江山如此多嬌》的運用,爲培養學生形象思維,提供了保證。投影儀和打印資料,增強教學直觀性,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第四、說學法

在當今信息時代,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正如埃德加富爾所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葉老也說:"凡爲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因此,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爲重要。

這節課在教學中將朗讀訓練貫徹到課堂始終,引導學生在朗讀、析讀、講讀的過程中感受這首詞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時,也教會學生學習詩詞重要方法--誦讀法。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重視讓學生積極參與和互相學習。爲此,安排大量的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活動。根據系統論"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原理,採用五人討論小組討論活動,把全班分爲四大組,確定發言代表,調動各層次學生積極性,收到較好效果。

此外,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如課前確立預習步驟,提供預習方法,已形成常規;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讀書習慣。

第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導入新課在投影上播放《我愛你,塞北的雪》片斷。由"滋潤着春天的麥苗,迎春花葉"的北方柔美深情的雪,過渡到北方豪邁的雪。這樣導入從視聽上吸引學生,營造氣氛,開啓學生形象思維。板書課題。

第二步、簡介背景展示詞人創作的歷史背景,引導學生了解毛澤東在特定歷史時期擔負的歷史使命,有助於學生理解詞的內容,理解詞的主旨。

第三步、初讀全詞在解題之後,指名學生輪讀上下闕,全班聽讀,檢查學生課前自讀情況。針對學生易錯字音,藉助投影儀進行正音教學,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用齊讀形式品味詞的語音之美,初步感知教材。

第四步、聽讀全詞要求學生閉眼聽讀,聯想優美畫面,初步感受詞的形象之美,訓練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第五步、導讀全詞先讓學生以五人討論小組爲單位,討論屏幕上用投影儀投出的四大問題:

一、詞的上闋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圖畫?

二、下闋作者是怎樣評論古代帝王的?

三、請找出主旨旬,你怎樣理解運用這句話? -

四、有人說詞的上闋寫景和下闋評古論今沒有什麼聯繫,你看呢?

學生經過3分鐘小組討論後,教師將早先設計好的四個大問題之下的18個形成頂針特色的"連環問"按序拋出,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帶着學生深深地進入課文。力求讓學生在每一句課文理解中都綻放出思維的火花。這18個小問題是:

1、詞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什麼圖畫? (北國雪景圖板書"景")

2、作者在高處望見了哪些具體的景物? (長城、大河、山脈、高原)

3、(講析了"長城""大河'兩句後)如果說長城、黃河兩個名詞本身就帶有雄壯的氣勢,那麼作者怎樣賦予山脈、高原以奔放的氣勢? (使用比喻、擬人修辭,化靜爲動……)

4、上述感受全是作者看到的嗎? (不全是)其中帶有很大的什麼成份? (聯想、想象)

5、除此以外,作者還作了怎樣的聯想和想象? (在雪中想象雪後紅日當空,白雪交映的壯麗景色) (插入學生誦讀訓練1分鐘)

6、詞中哪一句話可概括上闋這個意境磅礴,氣勢雄偉的畫圖? (江山如此多嬌)(用投影儀展示課本插圖,板書"江山多嬌")

7、這說明下闋由景到人,寫了哪些英雄人物?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位)(板書"評古代帝王")

8、說說你對他們的認識。(雄才大略,戰功赫赫… )

9、作者用哪一個字概括他對五位歷史英雄的評介? (惜)(板書"惜")

10、歌頌今天的哪種人? (人民大衆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板書"人民大衆")

11、那麼主旨句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板書"主旨")

12、詞上闋寫景下闋評古頌今,二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前者是基礎,正是由於"江山如此多嬌"纔會引無數英雄折腰,評古頌今就很自然)

這12個小題由易到難,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有的起鋪墊作用,有的起過渡作用,有的其引思作用,有的起活躍氣氛作用,使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果子"。通過連環追問導讀方式,學生對詞的理解和認識大大加深了,本課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也基本突破了。怎樣在此時趁熱打鐵,再給予重錘強化?

第五步、賞析全詞播放《沁園春雪》賞析,旨在通過視聽感觀共同作用,調動學生形象思維積累,從主客觀方面同時點燃學生形象思維的火點,使學生形象思維燃起熊熊烈火。

至此,課堂教學達於高潮,似可嘎然而止。然而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反饋越及時越好。我推出2道"反饋檢測題"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反饋。兩道題圍繞着教學目的設置8個選擇支項,檢查學生教學目標掌握情況。同時,考慮到初三學生面臨升學考試,注意考查學生審題的能力,一題要求選出正確項,一題要求選擇不正確的一項。

最後一步,作業佈置要求學生展開聯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繪誦讀本詞時腦中浮現北方雪景畫面。這是用教學中以讀促寫,把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結合起來的一點作法。

以上我從四個方面闡述了這節課有關設想,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沁園春·雪說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如歌的語言、如詩的情懷,如畫的生活,是我一直追隨的境界。因此,我選擇《沁園春·雪》作爲我本次說課的篇目。

一、教材分析、學生分析

《沁園春雪》是八年級上冊的課文,整首詞用詞精確,語言精練,氣勢磅礴,曠達豪邁。作爲一篇傳統的名篇,如何賦於它新的東西,這就得從新的教學手段入手,使這首詞的韻味,豪情及詞人的豪邁、自傲得到充分體現。因此,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手段,既能滿足他們的期待視野,又能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發揚他們的個性,適應我們新課標的要求。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和詩歌鑑賞基礎,毛主席的詩詞特點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於詞牌名也有較正確的認識,而此時的他們也正是天真活潑,想象力豐富的時期。但詩歌朗讀訓練不夠,詩詞鑑賞能力不足。

在學習中,引導學生領會作者對祖國絢麗山河的讚美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主義的感情。能夠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詞,並能展開想象和聯想的翅膀,描繪絢麗的北國雪景。

二、教學目標、教學教法

(一)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和本節教材本身的特點,我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知識與能力:

1、瞭解詞的背景和相關知識,瞭解詞的基本特點。

2、能夠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注意重音及停頓。

3、學生能夠感受詩人對祖國絢麗山河的熱愛之情,以及他作爲革命領袖,揮斥方遒的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引導學生領會作者的胸懷和豪情,做新時代的風流人物。

重點和難點

重點:

①有感情朗讀和精確背誦默寫本詩。

②通過欣賞品味,提高文學鑑賞能力。

難點:感受詩人愛國豪情,以及他的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心。

(二)在設計教學的時候,我運用誦讀法和品讀法。

一是誦讀法:誦讀貫穿課堂始終,通過聽讀、散讀、個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讀出氣勢,讀出感情。

二是品讀法:給學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識,讓他們去朗讀體會,瞭解內容、品味語言、領悟感情的目的。

三、教學設計思路

1、培養學生朗讀水平。

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是本文的一個重點。教學中應將朗讀教學貫徹始終。播放一段配樂朗誦,融情於景,使學生的審美感受得到提升,在邊聽邊看中,初步體會課文情感的意蘊,也使學生獲得一種美的享受。教師在本課中注意結合學生實際進列指導,使學生也能讀出詩歌的韻味、磅礴的氣勢及曠達的情懷。

2、發揚學生個性,發揮想象力、創造力。

本課中設計了學生自由想象及分小組討論的環節,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由討論中自主尋找問題的答案,允許他們有本人的見解和主張,給他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使他們成爲課堂的主人。

3、通過欣賞品味,提高文學鑑賞能力。

本課通過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輔助手段,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帶給學生強烈的衝擊。使學生深刻了解詩歌所蘊含的情感,提高他們的文學鑑賞能力。有助於理解詩人博大的情懷和增強對祖國絢麗山河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首先在輕快活潑的曲調中,欣賞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激發學生對這首詞的強烈興趣,天然引出課文,並板書課題。

2、介紹背景。

展示毛澤東圖片,並向學生介紹毛澤東同志不僅是位偉大的領袖而且是位傑出的詩人。然後介紹《沁園春雪》的寫作背景、發表之後的轟動效應,以及蔣介石因爲這首詞氣急敗壞的所作所爲,幫助學生理解思想感情,爲突破難點打下基礎。

3、配樂朗誦。

播放一段配樂朗誦,融情於景,使學生的審美感受得到提升,在邊聽邊看中,初步體會課文情感的意蘊,使學生感受這首詞的壯美。

檢查預習,糾正子音,消除閱讀障礙。

4、整體感知。

讓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激情演繹譯文,並討論解決整體感知中的問題。我把以前要下很大功夫來講解的東西濃縮在這些問題裏面,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對這首詞的結構和內容有基本的把握,留給學生更多的讀背和品味的時間。

5、朗讀背誦。

在初讀感知的基礎上,對學生進列朗讀和背誦的訓練。同時,讓學生結合寫作背景,感受詞的主旨。既突出了本節課讀背這個重點,又在相當程度上突破了理解作者胸懷和豪情這個難點。

6、品味鑑賞。

會讀了,能背了,那麼這首詞到底好在哪呢?爲進一步理解課文,提高品味鑑賞能力,我設計了品味鑑賞。同時,教師注意歸納板書,大致包括三個方面:修辭巧妙動靜結合用詞精確

7、小結作業。

爲昇華學生對這首意境的感受,我讓學生在京劇《沁園春雪》的豪邁旋律中,欣賞毛主席的親筆書法。然後總結本節課內容,對學生進列德育滲透,鼓勵他們去做新時代的風流人物。

作業,讓學生展開聯想想象描寫北國雪景,把讀和寫結合起來,把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和提高讀寫能力結合起來,留給學生足夠的發展空間。

總結

我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較好地掌握這首詞,而且能全面提高鑑賞詩詞的能力,逐步成爲具有詩化語言和詩意情懷的人。

人生處處皆師友。不足之處,懇請指正。不勝感謝!

沁園春·雪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沁園春 雪》(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沁園春 雪》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以“對大自然的讚頌”爲主題展開詩人從自然中獲得靈感,受到啓示,用美妙的詩行,彈奏出自然的樂章,書寫心中的情志。

《沁園春 雪》是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寫於1936年的一首詞在該詞中,毛澤東詠雪言志,抒發了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偉大的抱負,充分表現了當代無產階級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壯志“恢弘的氣勢、壯美的意境”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本課作爲本單元的開篇,在本單元的教學活動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羣體具有以下特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正處於初中學段,具有較強的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抽象邏輯思維逐漸養成,他們已經具備了相應的知識儲備,也具有學習新知的動力和興趣。學生能夠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誦讀文章併合作探究,習得文章的重點並解決情感的理解問題。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知識和能力目標:欣賞並背誦這首詞;感受詞中的形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程和方法目標:品味、體悟詩歌凝練、生動、含蓄的語言,從中受到感染。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悟作者對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

四、說教學重難點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在學習新知識前,要具體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困難、心理特徵及發展趨向,從而有針對性地確立學習的重難點及教學方法由於本文產生的年代距離學生較遠,歷史背景又比較複雜,學生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教師必須利用多媒體渲染氣氛、創設情境,並適當地補充一些教學資源,以此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這首詞的思想內容及所表達的豪情壯志。

根據這些實際情況及及本文特點和新課標的要求,我講本課的重、難點定爲:

教學重點:

1、反覆誦讀,理解詩意。

2、品味精煉優美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在反覆誦讀中體會和感受毛澤東的偉大情懷和胸襟。

二、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提倡啓發式、討論式教學”因此,我採用啓發式、討論式、探究式、活動式等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儘可能多的製造語文學習的自由空間,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大力提倡自由研討。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爲了不教”,無論採用什麼教學方法,最終還得落實到學生身上新課標提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學生課堂上的學法重點就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上學法具體如下:

1、朗讀法:"三分詩七分讀",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讀出詞味。

2、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3、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六、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採用我校一貫倡導的體現學生主體,培養學生閱讀習慣,重視方法指導的“八環節”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大詩人毛澤東》)

恰當的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是導入新課的要求,還能夠使學生獲得探究的樂趣、認知的樂趣、審美的樂趣、創造的樂趣,從而使教學真正成爲生動活潑的自我需求活動。

這節課,我設計的導語是:在我們唱紅歌、頌祖國的日子裏,不能不想起一位曾經引起世界矚目的偉人——毛澤東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大詩人今天我們就走近大詩人——毛澤東。

毛澤東一生寫過許多詩詞,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就屬《沁園春雪》了今天,我們一起品讀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明確任務,目標引領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魯姆說過:有效的教學,始於期望達到的目標上課伊始,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一開始就知道教師期望他們做什麼,那麼他們便能更好地組織學習這節課我確定的學習目標是:

1、反覆誦讀,理解詩意。

2、品味精煉優美的語言特色。

(三)資料助讀,檢查預習

新課標要求學生能“利用圖書館、網絡蒐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首先指名學生介紹關於詞的相關知識和有關時代背景、影響,其他學生進行補充,爭取由學生自主介紹完整,教師做總結,幫助學生進行閱讀。

1、瞭解一些有關詞的知識(看大屏幕,請一名學生朗讀)

詞,又稱長短句一首詞的字數、句數、段數、韻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這就是詞譜,詞人依照詞譜填詞,詞譜的名稱叫詞牌比如《沁園春》、《虞美人》、《水調歌頭》等一首詞稱爲一闋;詞若有上下兩段,就稱爲上下闋今天學習的課文“沁園春”是詞牌名;“雪”,是這首詞的題目。

2、這首詞寫於1936年2月,公開發表在1945年,看這兩個特定的時代背景,(看大屏幕,請一名學生朗讀)1936年2月,抗日戰爭爆發前,在陝北的清澗縣,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盪,過後寫下了這首詞。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毛澤東同志親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其間,柳亞子先生請他寫詩,毛澤東同志就把這首《沁園春雪》抄給他,隨後《新民晚報》公開發表,迅速在人民當中廣爲傳頌,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鬥志和勝利的信心。

3、這首詞的公開問世,曾在重慶的文壇和政壇引起極大的反響(播放有關“重慶談判及這首詞公開後在當時的政壇和文壇引起強烈反響”的一段視頻)。

這首詞到底有怎樣的氣勢和魅力呢?我們來聽聽藝術家方明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誦。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聽範讀(學生看視頻,注意模仿)。

2、下面我們來學習朗誦這首詞:看要求,先試讀,自由讀,然後分別請同學單個讀、齊讀朗讀要求:①讀出激越豪壯的情調。 ②讀出重音,注意停頓、速度、節奏。

請同學們朗讀時,注意思考:詞的上下兩片各寫了什麼內容?

上片:繪北國壯麗雪景,抒愛國之情。

下片:評歷史人物,贊當代英雄。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爲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五)合作探究,問題研討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以多媒體出示問題,適時引導學生同桌合作、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啓迪、相互彌補、相互質疑、相互競爭的效果,從而對課文加深了理解,進而解決了教學難點。

這節課,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理解、賞析上闋

1、這首詞的題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概括描寫雪景的?哪些語句是具體描寫雪景的?

2、作者對雪景的具體描述,由哪個詞領起?作者望見了哪些景觀?想一想,作者爲什麼會選擇這些景物?有什麼深意?

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理解、賞析先有學生思考、交流,再有教師補充、明確。

明確:靜景——長城、大河詩人在“望”中見“長城”“、大河”,並藉助想象感受到“長城”“、大河”的全貌全景,是熱愛並誓死保衛中華大地的反映,在東北全部、華北部分國土已經淪喪,神聖的抗日戰爭即將開始之際,寫“長城”,寫“大河”,不能不寓有深意它蘊含着“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的意思,激發了廣大人民羣衆的民族自豪感,鼓舞着全國人民奮起保衛我們美麗富饒的祖國河山。

動景——羣山、高原寫出了北方冰雪世界中羣山與高原形象的雄偉作者化靜態爲動態,原因有三:第一,視覺因素第二,精神因素作者精神振奮,意氣風發,因而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機勃勃,生動活躍第三,時代因素中國革命正在蓬勃發展,中國人民正在奮起抗日,運用比擬手法,賦予羣山和高原以生命和頑強的性格可以體現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和英雄氣概。

3、上闋末尾三句寫的是實景還是虛景?寫出景物的什麼特點?

明確:這三句由寫實轉入想像,翻出一派新的氣象,把人引入到一個輝煌的境界裏去寫出了雪後景象的清朗、嬌豔、多姿多彩。

4、作者把空間寫得如此廣闊,表現了他怎樣的胸懷?

明確:胸懷博大寬廣;氣魄雄偉曠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二)理解、賞析下闋

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理解、賞析先有學生思考、交流,再有教師補充、明確。

1、“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明確:承上啓下這一過渡使全詞渾然一體,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給人嚴絲合縫,完整無隙的感受;“折腰”本來是鞠躬、傾倒的意思,這裏有讚頌、讚美的意思,而它比“讚美”程度更深,感受更強烈,更能體現出無數英雄爲祖國的壯麗山河而傾倒之情。

2、“引”也是個領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們有什麼共性?

明確: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們都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人物,是無數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有雄才大略,戰功赫赫,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3、對於這樣傑出的歷史人物,詞人用一個詞對他們作了總的評價,請找出這個詞並品味含義。

明確:“惜” 品味“惜”字的豐富含義: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們是英雄人物,同時也就肯定了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偉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評了他們缺少文治、文學才華欠缺第三,他們的不足是由於時代、階級侷限造成;第四,表現了後來者居上的偉大氣概。

4、討論:誰是真正的英雄?

明確:今朝的風流人物,是新時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傑出的才能、更偉大的抱負的人,應該是人民羣衆,也應該是領導人民羣衆進行鬥爭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還應該是詩人的自況這是詩人的自信和自勵,是他們決心登上歷史舞臺的威武雄壯的宣言這是全詞的主旨所在。

(三)重點研讀,品味語言

新課標對初中學生提出了“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的閱讀要求各地的中考也把它作爲考查的重要內容,常常把各種形式的語言鑑賞題請上中考試卷確實,品味語言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發展思維能力應教給學生品味語言的方法,可以首先從關鍵詞入手,其次從句式入手,第三,從修辭入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別讀,齊讀,分角色讀,女生讀、男生讀等多種競讀形式,涵詠品味語言,記住文筆精華。

(四)體驗反思,拓展延伸

拓展閱讀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說一說你從毛主席詩詞中體會到了哪些美?

這一環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等等。

(五)交流感受,總結昇華

新知識的建構、拓展、運用,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此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歸納本節課的知識,反思各自的認知轉化與心中的感受此環節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知、思維、參與能力,而且進一步強化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陶冶,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昇華。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沁園春·雪說課稿4

一、課文地位及其教學側重點

《沁園春·雪》是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第一單元是活動探究單元,本單元共有三個任務:學習鑑賞、詩歌朗誦、嘗試創作。這三個任務,在學習第一單元五首詩歌的過程中,是可以有所側重,有所整合的。我在設計《沁園春·雪》這一課時,重點側重是“學習鑑賞”、“詩歌朗誦”。

課標中對於本學段的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要求是: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據此,誦讀是手段,而在課中加大積累,注重學生個人的感悟及對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培養應是課堂的重點,最終提升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二、我的教學理念

1.明晰的教學思路。

2.聚焦的學習活動。

3.自然的思想薰陶。

三、我對教材的解讀

請參閱“語文溼地”公衆號上我發表的原創解讀《〈沁園春·雪〉裏的壯景與壯思》

四、本課的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自讀,說說初讀感受。

2.品讀,體味豪放之味。

3.聯讀,理解偉人形象。

自讀、品讀、聯讀,以讀爲線,層層深入。說初讀感受、體味豪放之味,理解偉人形象,這都是在引領着學生品析語言、運用語言、積累語言。這樣的教學目標也是緊扣統編版單元教學的目標的。

五、我的教學設計及實施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

同學們,12月26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是毛主席的誕辰日。老師是湖南人,每一年的12月26日,我們家鄉的老百姓都會煮一碗福壽麪,“吃碗福壽麪,深情緬懷主席情”演變成我們家鄉的一種民間風俗,我們用這樣的方式緬懷這位偉大的領、詩人。今年是毛主席誕辰xxx週年,今天,我們將學習毛主席寫的一首詞《沁園春雪》,用這樣的方式深切緬懷偉大領袖毛澤東。

設計意圖:從情感的角度入課,拉近偉人與學生的距離。

第二環節:知識鋪墊

PPT依次出示寫作背景、詞牌名、字詞認讀。

設計意圖:開課伊始,這既是爲下面的學習做好知識鋪墊,更是一種課中積累。只有每節課都有積累,學生的語文素養纔會一天一天豐厚起來。

第三環節:自讀,說說初讀感受。

主問題: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沁園春雪》,結合註釋和批註,說一說這是一首怎樣的詞?

學生自讀、思考、師生交流。

教師小結:

【屏幕出示】

這是一首詠雪抒懷的詞。

這是一首意境壯美雄渾的詞。

這是一首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詞。

這是一首氣勢磅礴、感情奔放的詞。

這是一首畫面雄偉壯闊而又妖嬈美好的詞。

這是一首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的詞。

這是一首“望”北國風光、“惜”歷史英雄的詞。

……

設計意圖:重視學生的初始閱讀體驗。在教材的第2頁,也明確了這樣的閱讀策略:先獨立閱讀每首詩,不要參考任何資料,記下你的初讀感受。“這是一首怎樣的.詞”這一主問題,就是讓每一個學生說初讀感受,學生多角度概說,再加上老師的課中小結,既有學生的自學,又有老師的引導,既有學生的發散,又有老師的集中,這就構成了本堂課的第一個學習活動。

第四環節;誦讀,品悟“豪放”之味。

(一)誦讀指導

【屏幕顯示】

朗讀指導一:讀出節奏的美感

朗讀指導二:讀好朗讀的力度

朗讀指導三:讀美抑揚的變化

這三次朗讀,均有老師的範讀,均有老師的即時點評。第一次朗讀指導我是範讀全詞,強調停與連。第二次朗讀指導我是範讀“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每個字詞的發音都是富有力量的,強調輕與重。第三次朗讀指導,我這樣範讀:請聽上闕,“欲與天公試比高”揚上去,豪邁自信之情蘊含其中,而“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低下來,深情想象,陶醉其中。下闕同樣有抑揚的變化,“惜”字領起,這幾句都要抑,讀出惋惜之意,而結尾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則要揚上去,達到高潮,有力收束。

設計意圖:學習朗讀詩歌,這是學習任何一首詩歌都必須要關注的一個重點。我採取了分層指導、小步輕邁的朗讀指導,三次指導,分別讓學生懂得朗讀的停與連、輕與重、抑與揚,而這些細節要處理到位,都離不開老師的範讀與點評。

(二)品析豪放之味

毛澤東閱讀宋范仲淹詞時心有所感地說“詞有婉約、豪放兩派,各有興會,應該兼讀……我的興趣是偏於豪放,不廢婉約”。這首詞就是毛澤東豪放詞作中的精品。

主問題:請同學們品讀全詞,你從哪些字、詞、句體會到了此詞的豪放之味?(思考角度:意象、意境、用詞、形象、情感……)

學生在靜靜地思考之後,便開始了師生的對話。我選取了其中六位同學的回答來呈現課堂情境:

生1:從“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一句中體味到了豪放之味。“千里”、“萬里”極言視野之遼闊,天地之間純然一色,寫出了一幅北國雄偉壯麗的雪靜。

生2:我讀“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這一句,覺得長城這個意象給人的感覺就是很豪放的,再加上“內外”,突出從北到南,廣袤無垠,再加上“惟餘莽莽”一句,強化了天地間白茫茫的壯闊景象。

生3:我讀“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這一句,黃河與長城都是中華的象徵,這是很大氣的意象。再加上“上下”修飾,使人聯從東到西,寒冷使得波濤滾滾的黃河突然就全部凝滯,變化之快,寒威之烈,可見一斑。

生4:“欲與天公試比高”,這樣的壯志是豪放的,這也是詞人內心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揚奮發氣慨的自然折射。

生5:“只識彎弓射大雕”一句中的“只”字,表明了毛澤東對於歷史上這位縱橫馳騁,開創了新朝代的成吉思汗是瞧不上的,是不屑的,這是何等豪氣,何等大膽?

生6:“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三句抒發詩人心中的豪情,表現了毛澤東作爲革命領袖而創造歷史業績的自信與抱負。

……

在充分地師生交流之後,我再出示教師小結:

《沁園春雪》的豪放之味

豪放之一:意象之雄

豪放之二:意境之闊

豪放之三:遠大之志

豪放之四:王者之風

緊接着,我播放了兩段音樂(《萬歲,偉大的祖國》、《雪》,前者磅礴,後者歡快。)

提問:這樣的一首豪放之詞,我們應該要選擇怎樣的背景音樂來誦讀更合適呢?學生選擇背景音樂《萬歲,偉大的祖國》,豪情萬丈地朗讀。

設計意圖:這個品析活動,仍是以主問題來引領,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細細品析蘊含其中的“豪放之味”,理解可以多元的,方法卻是有章可循,品詩可以從意象、意境、用詞、情感等方面來細細品讀,在師生對話中,教師點評語起着補充、更正、啓發、強調等作用。品析完成後,再請學生根據詩歌的內容和情感,選擇恰當的背景音樂,這也是一種鑑賞能力的體現

第五環節:聯讀,理解偉人形象。

1945年11月14日,《沁園春雪》在《新民報》上第一次面世,當即在重慶甚至全國引起了轟動。這首詞就像是宣告着共產黨勝利的預言一般,在重慶瞬間爆炸了,如此氣勢磅礴的詩詞居然出自毛澤東之手,詩中的豪邁,詩中的奔放,詩中的大無畏,詩中的底氣,沒有一個人不爲之感嘆。蔣介石大驚失色,這首詞的每一個字都一下下地刺着蔣介石的心,他不服輸的氣勢涌上心頭,蔣介石當即決定,自己也寫一首,又責令手人的文人都寫《沁園春雪》,但沒有一首比得上毛主席的這首《沁園春雪》。爲什麼比不過?清代沈德的一句名言或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啓示:“有第一等襟袍,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

毛主席,正是對這句話的形象詮釋。毛主席的一生,是爲中國人民奮鬥的一生。請看小視頻《向偉大領袖毛主席致敬》(約1分30秒)。

設計意圖:插入這個小視頻,是喚醒學生對詩歌背後的詩人的敬意。有一顆偉大的靈魂,才能譜寫了如此豪放之詩詞。語文,是成人之學。

緊接着,再引領學生一起重溫毛主席詩詞中的這些經典名句,感受詩詞背後的那顆偉大靈魂。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七律佔領南京》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沁園春長沙》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七律長征》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水調歌頭游泳》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算子詠梅》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

—《七古殘句》

年年後浪推前浪,江草江花處處鮮。

—《七律洪都》

同學們,我們常常說“文如其人”,這些氣勢磅礴的經典詩句後面,站立着一位敢改天換地的偉人,站立着一位一心爲人民的好領袖,站立着一位爲建立新中國犧牲了自己六位親人的好公僕。他,是真正的千古風流人物。讀起來吧:

俱往矣,數千古風流人物,還看毛澤東!

但我們不要忘記,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不要忘記毛主席對我們的期盼,再讀:

俱往矣,數千古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俱往矣,數千古風流人物,還看我們!

俱往矣,數千古風流人物,還看中國少年!

在鏘鏗有力的讀書聲裏,學生們激情澎湃,眼睛裏閃耀着自信的火花,結束新課。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既是積累,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機滲透。毛主席的金句,字字都飽含着情懷,句句極富感染力,只要一讀,學生們的心兒激盪,豪情萬丈,只要一讀,就會感受即使是在艱苦戰爭的年代裏,詩歌仍然是心靈的營養品,勇向前的號角聲。

第六環節:佈置作業

1.必做題:背誦並默寫《沁園春雪》。

2.選做題:閱讀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試着品析這首詞的“豪放之味”。

設計意圖:分層佈置作業,必做題是夯實基礎,人人都要過關,選做題是提升詩歌的鑑賞能力,從課內遷移至課外,運用本節課所學方法品析同一作者、同一詞牌名、同是豪放詞的《沁園春長沙》

六、我的教學反思

這堂課,我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作爲一堂古詩詞教學課,我覺得自己正努力向“實”、“雅”、“潤”深入開掘。

“實”體現在豐厚的課中積累上。在這堂課上,我力求讓學生做到積累豐厚,開篇即介紹了寫作背景、詞牌名的來歷、認字識詞,這是學前的積累。課中又通過教師小結、學生筆記的方式,又讓學生積累了“詠雪抒懷”、“壯美雄渾”、“意境開闊”、“氣勢磅礴”、“感情奔放”等衆多賞析評價語。結課時又讓學生積累了毛澤東大量的名句。這樣,語文課就有了知識的厚度、文化的厚度。

“雅”體現在雅緻的活動設計上。本堂課,我主要設計了三次學生活動:自讀,說說初讀感受;品讀,體味豪放之味;聯讀,理解偉人形象。以讀爲線,反覆利用課文資源,聚焦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聚焦學生品析能力的訓練。每一次活動,就是一次以學生爲主體的語言訓練。而恰當的主問題的設計,也活化了學生思維,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都能潛到文字的深深淺淺處“撲騰”。

“潤”體現在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上。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我的語文課上,力求追求語用價值和精神價值的雙重開掘。一部偉大的作品背後一定有一顆偉大的靈魂,我一定要讓文學參與學生的成長。於是,在課的最後一部分,我把視線從詩詞投射向了人,我自然而然地想起:風流人物,當然指毛主席,但也更應該指聽課的每一位少年,每一位中國少年啊!我覺得,這也應該是編者把此課放在九上第一單元第一課的重大意義吧!

曹文軒說:“一個語文老師如果能完美地理解教材書,他的語文教學就有一大半完成了。”我想,我距離這“一大半”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跋涉

沁園春·雪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教學目標

《沁園春 雪》編排在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五冊第六單元,是教讀課文,居單元之首。這個單元還有以送別爲題材的古代歌行體抒情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具有強烈時代精神的當代詩歌《青紗賬--甘蔗林》,還有充滿革命激情的外國散文詩《海燕》。

本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閱讀和欣賞詩歌的能力,能領略詩情畫意,感受其意境美;反覆吟誦,聯想品味,既提高欣賞能力;也感受詩人抒發的強烈情感,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2、教材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根據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爲:

①引導學生欣賞詞大氣鎊礴,曠達豪邁的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鑑賞詩歌的能力;

②引導學生品味詞的準確,精練的語言魅力,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③引導學生領會詞讚美祖國壯麗河山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主義的感情。

前兩點側重能力目標,後一點側重德育目標。這是符合美閨心理學家布魯姆等人關於教學目標分類六級認知理論的。詞的下闕第三層是全詞點睛之筆,表現全詞主旨,因而定爲教學重點;詞上闋寫景是下闕評古頌今的基礎,起鋪墊作用,下闋評古是爲了頌今--這是作者立意之所在,對初中學生來說,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定爲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本課主要使用誦讀法,提問法和練習法。

誦讀法:"三分詩七分讀",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初讀全詞--聽讀全詞--導讀全詞,最後分組誦讀;從方式上看,播放錄音,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情感意蘊,到交替運用輪讀、聽讀、個讀、齊讀和散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讀出詞味,欣賞、領悟詞的優美語言和優美意境,籍此落實教學目的。

爲了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我在尋思上多下功夫。根據認識原理,設計並嘗試了"連環--頂針"提問教學法,四組提問"切入""順承""深化""引伸" ,力求一氣呵成,分別解決詞的上闋、下闋、教學重點和難點,且四組提問所轄18個小問題,"成語接龍"似的一個銜着一個,形成一種"追問",把全篇課文講析內容全部帶了出來,希望以此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達到發展學生形象思維的目的--這是提問法。

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因此我設計2個反饋檢測題,運用練習教學法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這是練習法。

本課採用了《沁園春 雪》朗讀磁帶1件,用於聽讀訓練,直接服務於誦讀法;使用《我愛你,塞北的雪》vcd片導入新課,形象生動;《沁園春雪》vcd片和課文插圖《江山如此多嬌》的運用,爲培養學生形象思維,提供了保證。投影儀和打印資料,增強教學直觀性,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說學法

在當今信息時代,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正如埃德加·富爾所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葉老也說:"凡爲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因此,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爲重要。

這節課在教學中將朗讀訓練貫徹到課堂始終,引導學生在朗讀、析讀、講讀的過程中感受這首詞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時,也教會學生學習詩詞重要方法--誦讀法。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重視讓學生積極參與和互相學習。爲此,安排大量的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活動。根據系統論"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原理,採用五人討論小組討論活動,把全班分爲十三大組,確定發言代表,調動各層次學生積極性,收到較好效果。

此外,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如課前確立預習步驟,提供預習方法,已形成常規;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讀書習慣。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步、導入新課 在投影僅上播放vcd片《我愛你,塞北的雪》片斷。由"滋潤着春天的麥苗,迎春花葉"的北方柔美深情的雪,過渡到北方豪邁的雪。這樣導入從視聽上吸引學生,營造氣氛,開啓學生形象思維。板書課題。

第二步、簡介背景 展示詞人創作的歷史背景,引導學生了解毛澤東在特定歷史時期擔負的歷史使命,有助於學生理解詞的內容,理解詞的主旨。

第三步、初讀全詞 在解題之後,指名學生輪讀上下闕,全班聽讀,檢查學生課前自讀情況。針對學生易錯字音,藉助投影儀進行正音教學,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用齊讀形式品味詞的語音之美,初步感知教材。

第四步、聽讀全詞 要求學生閉眼聽讀,聯想優美畫面,初步感受詞的形象之美,訓練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第五步、導讀全詞 先讓學生以五人討論小組爲單位,討論屏幕上用投影儀投出的四大問題:

(一) 詞的上闋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圖畫?

(二)下闋作者是怎樣評論古代帝王的?

(三)請找出主旨旬,你怎樣理解運用這句話? -

(四)有人說詞的上闋寫景和下闋評古論今沒有什麼聯繫,你看呢?

學生經過3分鐘小組討論後,教師將早先設計好的四個大問題之下的18個形成頂針特色的"連環問"按序拋出,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帶着學生深深地進入課文。力求讓學生在每一句課文理解中都綻放出思維的火花。這18個小問題是:

1.詞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什麼圖畫? (北國雪景圖 板書"景")

2.作者欣賞北國雪景的立足點在什麼地方? (千米高的塬上)

3. 登高就能--(遠眺),詞的上闋有一個字能表達這個意思,這個字是——(望)。

4.作者在高處望見了哪些具體的景物? (長城、大河、山脈、高原)

5.(講析了"長城""大河'兩句後) 如果說長城、黃河兩個名詞本身就帶有雄壯的氣勢,那麼作者怎樣賦予山脈、高原以奔放的氣勢? (使用比喻、擬人修辭,化靜爲動……)

6.上述感受全是作者看到的嗎? (不全是) 其中帶有很大的什麼成份? (聯想、想象)

7.除此以外,作者還作了怎樣的聯想和想象? (在雪中想象雪後紅日當空,白雪交映的壯麗景色) (插入學生誦讀訓練1分鐘)

8.詞中哪一句話可概括上闋這個意境磅礴,氣勢雄偉的畫圖? (江山如此多嬌)(用投影儀展示課本插圖,板書"江山多嬌")

9.顯然這是一個承上句,總括上闋,有沒有啓下句總起下闋?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10.這說明下闋由景到人,寫了哪些英雄人物?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位) (板書"評古代帝王")

11.說說你對他們的認識。(雄才大略,戰功赫赫… )

12.作者用哪一個字概括他對五位歷史英雄的評介? (惜)(板書"惜")

13.(概括"惜"字用詞講究分寸的表達作用後) 詞中還有幾個類似的作用的字,大家找找。(略、稍、、只)

14.作者這樣評論古人,目的是什麼?(評古爲頌今) (板書"頌")

15.歌頌今天的哪種人? (人民大衆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 (板書"人民大衆")

16.那麼主旨句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板書"主旨")

17.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真正稱得上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應看今天的人民大衆) (插入學生誦讀下闋1分鐘)

18.詞上闋寫景下闋評古頌今,二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前者是基礎,正是由於"江山如此多嬌"纔會引無數英雄折腰,評古頌今就很自然)

這18個小題由易到難,由己知到未知,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有的起鋪墊作用,有的起過渡作用,有的其引思作用,有的起活躍氣氛作用,使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果子"。通過連環追問導讀方式,學生對詞的理解和認識大大加深了,本課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也基本突破了。怎樣在此時趁熱打鐵,再給予重錘強化?

第五步、賞析全詞 播放《沁園春 雪》vcd片,旨在通過視聽感觀共同作用,調動學生形象思維積累,從主客觀方面同時點燃學生形象思維的火點,使學生形象思維燃起熊熊烈火。

至此,課堂教學達於高潮,似可嘎然而止。然而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反饋越及時越好。我推出2道"反饋檢測題"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反饋。兩道題圍繞着教學目的設置8個選擇支項,檢查學生教學目標掌握情況。同時,考慮到初三學生面臨升學考試,注意考查學生審題的能力,一題要求選出正確項,一題要求選擇不正確的一項。

最後一步,作業佈置 要求學生展開聯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繪誦讀本詞時腦中浮現北方雪景畫面。這是用教學中以讀促寫,把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結合起來的一點作法。

以上我從四個方面闡述了這節課有關設想,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附件:

板書設計:

沁園春 雪

毛澤東

景: 江山多嬌 (望)

評: 古代帝王 (惜)

頌: 人民大衆 (主旨)

正音材料:

沁園春(qìn) 分外(fèn)

妖嬈(ráo) 稍遜(xùn)

數風流人物(shǔ) 素裹(guǒ)

反饋材料:

1、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①能概括上闋內容的句子是"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②能概括全詞內容的句子是"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③"大河上下"的意思不是黃河的上面下面,而是黃河的上游下游。

④"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是說必須在天睛時,才能看到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的景色。

2、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①"望"的內容是"長城內外……欲與天公試比高"。"惜"的人物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②這首詞上闋寫北方雪景,讚美祖國大好河山;下闋評論歷史人物,歌頌當代英雄。

③詞的下闋論今是爲了評古,而評古今人物又是爲了寫景。全詞主要是表現作者的愛國熱情。

④"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一句綜合了對偶、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舞""馳""銀"

"蠟"寫得有聲有色,把羣山、高原寫活了。

沁園春·雪說課稿6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沁園春·雪》,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

一、說教材

《沁園春·雪》選自人教版九年級上第一單元第一課,這是一篇毛主席的詞,從情感到表達都堪稱一篇佳作,作者通過不同視角的描寫爲我們展示了壯美的祖國雪景圖,飽含着對歷史的回顧與對未來的暢想。

二、說學情

我們常說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初三的學生具豐富的字詞和詩詞知識的積累,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均已具備,本文篇幅不長而且語言鮮活文本理解上難度不大,我將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着重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品詞析句來體會文本的藝術特色。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夠結合註釋解釋全詞大意,並能說出作者的觀察順序。

過程與方法:通過師生互動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詩歌的藝術特色及情感,提高對詩歌的審美和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詩的學習,學生能夠增強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激發用語言描述所見美景,強化將情感寄予景中來表達的意識。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內容,我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能夠結合註釋解釋全詞大意,並能說出作者的觀察順序。

教學難點:通過師生互動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詩歌的藝術特色及情感,提高對詩歌的審美和鑑賞能力。

五、說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談話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請學生回顧學過的或者聽說過的關於雪的詩詞,引導學生迅速關注到“雪”和“詩詞”上,爲新課學習做了鋪墊

用多媒體出示毛澤東生平以及本詞的寫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戰爆發前,在陝北的清澗縣,毛澤東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皚皚的塬上,面對祖國北方壯麗雪景,心潮澎湃,過後便寫下了這首詞。這對學生理解文本情感有幫助。

(二)整體感知

首先,先請學生結合註釋瞭解全文大意,注意多音字和難寫的字

通過這樣的一些問題,學生能夠順利的概括出文章的脈絡,爲下面深入文本做好鋪墊。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

首先我會請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對上闕進行分層,這樣對篇章分解有助於學生細化學習目標,對文本的分析有了目的性更強的深入理解。

通過閱讀和思考,學生們不難找出:上闕分三層。前三句概寫,極目萬里,動靜結合;中間七句具體寫,長城、大河、山原,氣勢磅礴,生機盎然;動靜結合;後三句寫想象中的景色,紅白交映,多姿迷人。

接着,我會請學生思考前三句從哪個角度寫雪景?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描寫了景物的什麼特點?

用這樣的方式,一來學生可以明確每一層都有作者想表達的情感;二來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到“作者是如何表達的”這個方面上來,這就爲寫作技巧的講解做好了鋪墊。

通過學生的思考和教師的點撥,學生可以得出,這三句總寫北國雪景,“千里”“萬里”是互文,千萬裏冰封,千萬裏雪飄,寫也視野的遼闊。“封”寫地面,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一靜一動,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到了中間一層,學生需要關注的地方依然是:作者寫了什麼以及作者是如何表達的。在這裏,有一個詞中常常出現的手法叫做“一字逗”,因此我會請學生思考“望”字統領到哪一句?通過這個問題,學生會關注到這種寫作現象,以及這種技巧的作用上來;另外我還會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山脈怎會像銀蛇在舞動,高原怎麼會像白象在奔跑?這個問題請學生思考這一句中的寫作技巧。

通過學生的思考和教師的點撥可以得出:“望”字統領到“欲與天公試比高”。“望”字以下是雄偉的景觀。“長城”、“黃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最能反映北國風貌,而且與“千里”、“萬里”相照應,續寫地域的遼闊。“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山”因、蜿蜒、高低起伏而說“舞”,“高原”因雄偉浩大說馳。化靜爲動,畫面生動活潑,景色壯觀無比!

請學生以分組討論“須晴日”三句中,哪個字表明是虛寫?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三句詩的意境。

明確:“須”表明雪後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是虛寫。你看,紅日冉冉升起,放射出萬道霞光,染紅了天邊的白雲,映紅了高原上皚皚白雪。雲海茫茫,雪山巍巍,花鬆翠柏,郁郁青青。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祖國就像一位紅裝素裹的少女,格外嬌豔多姿!

這一部分是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思考正確得出的部分,因此我會請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合作完成,既調動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合作精神,又加強了整個班級的參與度。

(四)延伸作業

通過回顧和提問的方式請學生認識到,分析上闕的思路是:結構——意象——技巧——情感。然後請學生分組,照此思路對下闕分析,充當小老師,每組派一名代表自行講授。教師補充、點評和總結。

通過這個方式,學生可深刻理解詩歌分析的方法並應用於實踐,對學生以後詩歌鑑賞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七、說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