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安塞腰鼓》語文說課稿

《安塞腰鼓》語文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安塞腰鼓》語文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安塞腰鼓》語文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安塞腰鼓》。下面我就按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部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課文特點

本單元選編了《社戲》《安塞腰鼓》《觀舞記》《竹影》《口技》等幾篇與文化藝術有關的文章。這些文章從不同的方面向學生展示了各式各樣的文藝形式,對於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開闊視野,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起到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

本文以鏗鏘磅礴的語言,張揚激盪的句式,瑰麗奇偉的想象,急促暴烈的節奏,用一個個宛如鼓槌的漢字,在那天地之間,雄渾厚重的黃土高原之上,爲我們鼓盪起一場驚心動魄、驚天動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彷彿洶涌的黃河奪路而出。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澎湃激揚的活力。

這樣的文字對於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學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是極有幫助的,因爲她充分展示了我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與活力,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的影響是深廣的。同時,本文在寫作上,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氣勢恢弘,有陽剛之美,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對於習慣於學生腔的中學生來說,其衝擊力是可想而知的。

2.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上課前,我先請學生預習文章,提出本文他們已經知道了些什麼,還想知道些什麼,並擬定出來,綜合學生意見,依據新課程標準及本單元要求,結合本文特點,最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2)學習本文形、神結合的語言,注重感悟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3)通過本文的學習,用中華民族生命律動的厚重陽剛之美薰陶感染學生。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難點:學習本文形、神結合的語言,注重感悟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說教法

由於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體,具有綜合性與實踐性的特點,根據本文內容,結合創新教育理論,在課堂教學中採用自讀感悟式,注重學生讀的優化訓練,以讀代講。課堂上提倡自由研討,允許下位置交流意見。另根據"大語文觀"的要求,在本節課上,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融到課文的意境中去,從而將課外與課內相結合,將課堂教學與寫作、生活實踐相結合,以深化對文章的感悟,提高學生審美、寫作能力,深化對學生心靈的影響。

三、說學法

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交給學生髮現真理。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葉老提出的“凡爲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的目標。

本文作爲一篇詩化的散文,將指導學生以“朗讀法”學習課文,即以"朗讀"一線貫穿讀、說、析、品、評,不知不覺讓學生受到薰陶,完成教學。以“討論法”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合作探究。注重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和學習中的獨特體驗。不求全,不求面面俱到,這也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精神的。

四、教學準備

1.佈置預習:落實字詞,會讀會寫;多讀課文,試圖瞭解安塞腰鼓。

2.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蒼涼厚重的黃土高原上,後生們粗獷、動力十足的擊鼓場面。塞腰鼓的大型演出)

五、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民間舞蹈之一,通過對課文的預習,不知大家有沒有體會其中的氣勢,讓我們觀看一段《安塞腰鼓》的視頻,一齊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動。

(好的導入猶如唱戲前的開臺鑼鼓一樣未開臺先叫座。此導入的設計貼近課文內容,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使學生主動、自覺進入下一環節--新課的學習)

(二)學習新課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轉變教學觀念,真正落實學生主體地位,樹立教爲學服務的思想,轉變師生角色,真正體現師生平等,教學民主。在課堂上,我將作爲教學的促進者、參與者,深入學生羣體,與學生一起學習,共同討論,相機點撥、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根據本文的教學思想及模式,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板塊,在這些板塊的學習中,我將大部分學習的時間都交給了學生,讓他們發揮主動探究、勇於創新及小組、班級合作的精神,通過自己反覆讀書、討論而領悟,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目標。

第一板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板塊從下幾個方面入手,“知內容”──裏;"明結構"--表;“尋美點”──裏。這樣的設計主要想從不同角度對文本進行解讀,整體對文本進行初步感知。

1.知內容

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讀文章,解決生字詞,提出在讀中發現的問題,在教師的點撥下相互交流討論。然後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容。力求從整體與局部的結合中初步整體感知文章,初步感受文章的形式美以及其中的深情,實現知識目標。

2.明結構

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個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四個角度來展示腰鼓的藝術魅力,且這四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好一個安塞腰鼓)

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目的是培養學生在讀書中理層次,明條理,學會在讀中把握文章的“脈”。

3.尋美點

佈置分組朗讀,分組進行尋找美點比賽。用“美,你看(聽)……”的句式敘述出來。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此環節旨在陶冶學生情操,教給他們“生活中不是沒有美,關鍵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的真諦。

第二板塊:精讀文章,品味語言

在這一板塊中,主要是採用"朗讀"策略,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解決文章的重、難點。側重實現能力目標與情感目標。

1.指導學生採取“替換式品讀”,目的是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所謂替換式品讀,就是將文章形式變爲別的.形式再讀,比較、品味其中的美。)

出示幻燈,教師示範。要求學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並反覆朗讀。

2.指導學生採取“評點式品讀”,目的是理解文章語言的意蘊美,情味美。

學生可任意尋找自己覺得寫得精彩的地方朗讀3遍,要求用“好,好在……”這一句式進行評點。可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方面進行評點,說得越多越好。

出示幻燈,稍作總結。

第三板塊:品讀文章,學用語言

這個板塊主要是通過學生再品讀的優化訓練,從讀中深化對文章的感悟。在側重於實現情感目標的同時,學用課文句式,段式。並試圖將學生作文與課文結合起來,昇華情感,滲透人文精神,實現學生能力的提高與遷移。

學生寫好後,小組互評,選出好的作品,課堂展示,師生共議,評出好作品若干,並給予獎勵。

最後,佈置作業,讓學生找自己喜歡的段落,並熟讀成誦。目的是進一步理會並學習本文的語言樣式。

現在我說說本文的教學構想與板書,本文我摒棄了教師的詳細分析、講解,側重於展現本文的人文文化精髓和優美的句式段點,在側重學生自讀感悟與探究的同時,以學生活動爲課堂主線。因而,本文的教學具有極大的開放性,靈活性與不可預知性。要求教師參與到學習中去,成爲學習的促進者與指導者。我的板書主要以展示教學程度爲主,學生學習成果爲輔。使板書同時具有了強大的教學功能和評價功能。

編輯短評:這篇說課稿在諸多方面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特別是本文教學的目標、重點和難點,不是教師的想當然,而是在綜合學生意見的基礎上確定的。以“朗讀法”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也是恰當的,通過朗讀讓學生感知內容,品味語言,領悟意蘊。最後,讀寫結合的做法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溫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