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中班科學說課稿 會唱歌的旺仔寶寶說課稿

中班科學說課稿 會唱歌的旺仔寶寶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說課稿 會唱歌的旺仔寶寶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學說課稿 會唱歌的旺仔寶寶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中班科學活動《會唱歌的旺仔寶寶》。

1、教材分析: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隨着年齡的發展,中班幼兒是整個幼兒時期思維特點表現最爲典型的時期,即思維的形象性最爲突出。在幼兒時期,興趣是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且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教材的選擇至關重要,正如《綱要》中所說的,“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在成人眼裏,空的瓶子就成了垃圾;但在孩子們眼裏卻成了寶貴的玩具,可看可玩可製作,而且我選擇的又是旺仔牛奶瓶,幼兒非常感興趣。

2、幼兒情況分析:

瓶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中多處可見,我經常看見班上孩子在玩抱瓶子、滾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遊戲,他們對用各種各樣的瓶子玩遊戲親睞有加。因此,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挖掘出瓶子對幼兒的教育價值和潛能,設計了本次活動。此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而且從教材的選擇到教法的設計,較多的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掌握了知識。

  一、目標確定:

(一)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個目標:

1、學習製作好玩的響罐,激發探索聲音的興趣。

2、瞭解不同材料製成的響罐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感知辨別聲音的不同。

3、發展幼兒的聽覺辨別能力,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知道不同的材料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活動難點:將相同聲音的響罐進行配對。

(二)活動準備:

在教具的準備上,我準備了以下幾樣材料:

1、製作好的“會唱歌的旺仔寶寶”一個。

2、幼兒人手一個“旺仔寶寶”。

3、投放:大米、小木棍、小石頭等材料。

4、佈置“旺仔寶寶的家”。

  二、教學程序:

1、教學方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在本活動中,教師除了要用生動的語言,神祕的動作來感染幼兒以外,還要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爲實現本次活動目標,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操作法:

它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基本方法,幼兒根據教師準備的物品進行操作,探索。在活動中我引起幼兒興趣後,採取了操作,讓幼兒在搖一搖,拍一拍,聽一聽中獲得感知,比較聲音的不同。

(2)交流討論法:

進行了探索操作,我創造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通過介紹,讓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深化了幼兒各自的認識。

(3)遊戲法: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

(4)提問法:

設計提問,引導幼兒思考,回答問題。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2、活動過程:

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活動的目標要求,我採用環環相扣的方式組織本次活動程序,活動步驟爲:

(1)以旺仔寶寶的口吻導入活動,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嗨,小朋友們好,我是旺仔寶寶,你們喜歡我嗎?

(在導入部分,我以直接出示“旺仔寶寶”引入,給幼兒一個直觀、生動的形象,以此來引發幼兒的興趣。

(2)嘗試用多種方式讓“旺仔寶寶”唱歌。

“我的本領可大啦!聽我還會唱歌呢:小旺仔,真好玩,搖一搖,唱一唱,搖一下,唱一下,搖二下,唱二下,我的本領大不大?”

“爲什麼我的旺仔寶寶會唱歌,而你們的不會?”

“你是用什麼方法讓你的瓶寶寶發出聲音唱歌的?”(請個別幼兒回答)

(教學設想:此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教師向幼兒提供材料,讓幼兒想辦法用多種方法使旺仔寶寶發出聲音唱歌,幼兒通過自己的嘗試、探索,想出與別人不同的方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在這個活動環節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寬鬆的活動氣氛中,幼兒通過搖一搖,拍一拍,比較物體發出聲音的不同,在自由探索過後,我就採取讓幼兒上臺介紹自己怎麼玩的,用了什麼方法讓旺仔寶寶發出了聲音?這樣的方式對幼兒獲得的經驗進行整理。)

(3)幫旺仔寶寶戴帽子――找與所裝材料相同的圓片匹配、粘貼(封口)。

教師提問幼兒:“旺仔寶寶的小腦袋還露着,調皮的大米、豆子們很容易在旺仔寶寶唱歌的時候從裏面跳出來,該怎麼辦啊?”(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幼兒通過顏色配對的方法,尋找和自己做裝材料一樣的帽子並給旺仔寶寶戴上,鞏固幼兒對材料的認識。)

(4)遊戲《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發展幼兒的聽覺辨別能力。

在此環節中教師搖動手中的旺仔寶寶,請幼兒來猜猜瓶中裝的是什麼,發出什麼聲音,與瓶子發出一樣聲音的旺仔寶寶坐到一起。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幼兒通過旺仔寶寶發出的聲音的不同來進行辨認、配對,這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遊戲的加入就變得很重要了。每個小孩子都喜歡玩遊戲,在遊戲中幼兒是最快樂的,我選擇遊戲也正是想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掌握知識,而不是靠老師生硬地把知識強加給幼兒。

(5)用旺仔寶寶爲歌曲《誰的聲音最好聽》伴奏。

《指南》中指出:“運用整合的思想,根據目標、內容恰當地採用適宜的組織形式,以達到最優化的結合。”本環節中,我充分挖掘本活動的教育價值,將藝術領域與科學活動融合在一起。讓幼兒用旺仔寶寶爲歌曲《誰的聲音最好聽》伴奏,幼兒在歡快的歌曲當中愉快的打節奏。

(6)活動延伸:

幼兒帶着旺仔寶寶出去玩,活動自然結束。

(教學設想:這一環節可請幼兒在課間,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說說瓶子還有什麼不一樣的玩法,持續和拓展幼兒用各種方法使瓶子發出聲音的探索和研究的興趣。

科學活動講求求真務實,用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待問題,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探索來尋求真相。本次活動由於取材於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貼近實際生活,幼兒對旺仔寶寶很感興趣,喜歡動手搖動旺仔寶寶,使旺仔寶寶發出不同的聲音。針對幼兒的這一特點,我向幼兒投放多種材料讓幼兒自選,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了不同的材料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對生活中的事物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活動在發展幼兒聽覺辨別能力的同時也使幼兒體驗到了遊戲的樂趣。但在材料的投放上由於缺少典型性、對比性,增加了活動開展的難度係數,使幼兒的自主探索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由此可見,材料的投放至關重要,不僅關係着整個活動的開展,也關係到幼兒的自主探索,在教學過程中是個值得探討和研究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