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15篇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75K 次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15篇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元旦是新的一年的開始,願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新年願望。

2、學習用圖畫製作心願卡並用簡單的語言表述,感受新的一年到來時的喜悅心情。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掛曆、幼兒活動材料,蠟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曆,導入活動。

1、這是什麼?掛曆有什麼用處?

2、老師小結:掛曆是告訴我們今天是幾月幾日的`。每過一天,掛曆的數字就要往下數一格;每過一個月,掛曆的日期就要往後翻一頁。

3、我們已經走過了12個月,也就是走過了一年,你們知道過去的一年是哪一年,新的一年又是哪一年嗎?

4、出示新一年的掛曆,讓幼兒知道新的一年就要到來了:每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

二、引導幼兒繪畫並講述自己的願望。

1、你們在新年的時候有什麼心願呢?

2、幼兒討論交流。

3、如果用圖畫表示出來,該怎麼樣畫?

4、我們把自己的心願畫在這個大心形中間吧。引導幼兒完成練習冊,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三、結束活動。

1、展示幼兒的搭配練習冊,並和幼兒討論、評價。

2、新年就要來到,我們祝大家的心願都能實現。帶領幼兒唱新年快樂歌曲。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 嘗試在泥團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達月餅的花紋、圖案。

活動準備:

各色手工紙、各色橡皮泥、記號筆、剪刀、廢紙框等。

活動過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你知道中國特有的節日嗎?

春節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敬老節、中秋節的由來和有關傳說和習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吃月餅、賞月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二、看月餅,說月餅

說說月餅的不同

形狀不同——

一般多見是圓形,還有方形,心形等等

花紋不同——

月餅上都有花紋,有的是圖案,有的還有文字

餡兒不同——

豆沙、玫瑰、鮮肉……

製作方法不同(製作材料不同)——

冰激凌、冰皮、廣式、蘇式……

三、做月餅

討論: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制作月餅

橡皮泥製作

剪剪畫畫……

重點介紹:

泥塑印花——在團好的泥團上用花片或模型輕輕壓一下,取出花片、模型即可看到留下的花紋。

四、自由結伴選擇材料製作

觀察幼兒製作情況,適時、適宜給予提示、示範等幫助。

五、介紹、展示自制的月餅。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3

設計意圖:

隨着時代的發展,交通越來越複雜,如何讓幼小的孩子懂得遵守交通規則並學會保護自己,我設計了本次小班社會活動:我是小司機。在本次活動中我採用了龜兔賽跑的視頻來揭開話題,通過具體形象的ppt,讓孩子學會看紅綠燈,懂得: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的交通規則。我還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走路和坐車的場景,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簡單地判斷這些行爲的對與錯,瞭解在走路和坐車時應該注意的問題,懂得違反交通規則的危害性,初步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信號燈,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

2.懂得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並願意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3.瞭解違反交通規則的危害性,能提醒身邊的親人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課件的準備:包括公益廣告視頻《龜兔賽跑》,關於違反(以及遵守)交通規則的PPT;知識的準備:事先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做小司機入場

二、觀看公益廣告,瞭解信號燈的作用和意義。

1.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烏龜和兔子比賽,誰贏了?兔子爲什麼會輸?

2.今天烏龜和兔子又要進行比賽了,你猜猜這次誰會贏?爲什麼?

3.播放公益廣告,提問幼兒:

今天的跑步比賽結果誰贏了?兔子爲什麼又會輸呢?

三、播放ppt,瞭解信號燈的交通規則

1.你們看到過紅綠燈嗎?你是在哪裏看到的?

2.播放十字路口照片,提問:爲什麼十字路口要有紅綠燈?

3.紅綠燈告訴我們要怎麼做呢?

小結: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四、結合日常生活讓幼兒懂得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1.我們走路的時候還要遵守那些交通規則呢?

2.出示走路的ppt判斷對錯。

3.出示乘車的ppt判斷對錯。

4.小結:我們一定要做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小公民,不能在馬路上玩,坐車時不能把頭和手伸到車窗外。我們要做到: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走路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五、以《我是小司機》出場,結束活動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感受、理解故事角色間真摯的友情。

2、懂得朋友間應互相關心、幫助。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青蛙、癩蛤蟆的布絨玩具或自制指偶。

活動過程:

1、青蛙和癩蛤蟆真要好。

——請幼兒完整傾聽一遍故事。

——生日那天晚上,癩蛤蟆爲什麼着急?它擔心什麼?

——再次請幼兒完整傾聽一遍故事。

——癩蛤蟆準備好長繩子、提燈、平底鍋,想去幹什麼?

——青蛙爲什麼來遲了?它爲什麼要送癩蛤蟆一個檯鐘?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癩蛤蟆是一對好朋友?

2、學學青蛙與癩蛤蟆的對話。

——出示青蛙、癩蛤蟆的布絨玩具或自制指偶,引導幼兒思考:癩蛤蟆看到青蛙來了心情怎樣?該怎樣表現?

——教師左手操作“青蛙”,右手操作“癩蛤蟆”,表現癩蛤蟆連珠炮似的發問過程,引導幼兒體驗癩蛤蟆焦急、關切的心情。

——教師扮演癩蛤蟆,幼兒扮青蛙,學學它們的對話。

3、有朋友真好。

——癩蛤蟆看到好朋友青蛙沒來,十分擔心,青蛙是爲了給好朋友準備生日禮物而遲到的,它倆互相關心,真是一對好朋友。

——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嗎?

——有的小朋友暫時沒有朋友,我們應該怎麼幫助他呢?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發現身邊需要關心和幫助的人,並能用實際行動關心、幫助他人。

2、學習關心、幫助他人的技巧。

3、體驗幫助他人後的快樂情緒。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事先聯繫近來請假未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問清請假的原因及是否願意接受幫助。

2、製作禮物所需要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以點名的方式引導幼兒發現誰沒有上幼兒園。

二、討論:

他們爲什麼不能上幼兒園?怎麼才能知道他們不上幼兒園的真實原因呢?

三、查出那幾位小朋友的電話號碼,請幼兒打電話,瞭解小朋友不上幼兒園的原因。

四、引導幼兒分小組討論:怎麼關心生病在家的小朋友?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小組確定“關心”方案。

五、帶領小組成員一起做有關“關心”方案的準備工作。如:製作禮物、準備安慰的話等。

幼兒可能出現的“關心”方案:準備好禮物,到他家去看望他;經常打電話安慰他、關心他;寫一封信或畫一張愛心卡給他,讓大人帶過去或派代表送過去等。

六、幼兒製作愛心卡,並請老師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在紙上。

活動延伸:

1、教師和保育員分別帶領1——2個小組實施“關心”方案。

2、大家一起交流幫助他人的經過和體驗。

結合幼兒生活實際,讓孩子們學會關心自己身邊的人和事。

讓每個小朋友都來參與愛心討論,發揮幼兒自主精神。

把愛心深入到實際行動中,人人動手製作愛心卡,說說關愛他人的話。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6

設計意圖

孩子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什麼事都想嘗試一下,服裝上美麗、新異的鈕釦常常會吸引他們。有時衣服上的鈕釦會鬆脫,由於鈕釦的“小”與“巧”,特別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幼兒往往不自覺地會把小鈕釦看一看、咬一咬,甚至無意中吞下,其焉險性是顯而易見的。利用日常生活讓幼兒學習正確的處理方法,有初步的積極自我保護意識正是本次活動的主旨所在。

活動目標

1.知道吞吃小鈕釦等異物是十分危險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錄像:小鈕釦旅行記。

2.預先約見“吞吃過異物”的'小朋友。

3.聯繫醫生到園。

過程建議

1.看錄像,思考討論:

(1)看錄像:珊珊有一條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總是喜歡低頭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鏡頭一:珊珊發現鈕釦掉在地上了。鏡頭二:珊珊把鈕釦放在嘴裏了,想嘗一嘗。鏡頭三:唉呀,鈕釦吞下去了,珊珊難受極了。鏡頭四:珊珊看醫生,醫生說要等鈕釦隨大便拉出來。

提問:珊珊難受嗎?爲什麼?

(2)師生共同小結:鈕釦不能吞吃,既不衛生,又會危害身體健康。

2.交談與訪問:鈕釦不能吃。

(1)與“吞吃過異物”的幼兒交談其經歷,引起幼兒注意。

(2)提問:“除了鈕釦以外,還有什麼東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圍“小”、“巧”易誤會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討論:鈕釦是我的好朋友。

(1)提問:你的鈕釦在哪裏?有幾顆?它們有什麼用途?

(2)討論:鈕釦掉了怎麼辦?(告訴大人,先收起來,及時釘上。)

延伸提示

1.設立小盒子:發現異物及時收撿。

2.手工角放置針、線,及時爲孩子釘補鈕釦。

3.建議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服裝,特別是鈕釦是否鬆脫。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7

1、活動目標:

⑴使幼兒瞭解自己在不斷地成長,引發幼兒對自身發展變化的興趣。

⑵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優點,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⑶幫助幼兒初步認識自己的不足,增強自我意識。

2、活動準備:

⑴幼兒已瞭解自己小時候和現在在身體的生長髮育上有哪些主要的變化。

⑵材料:人手一張嬰兒時候的照片及表現自己主要優點的錄像或圖片。

⑶教師瞭解和掌握幼兒主要的能力發展情況。

⑷讓男孩子帶來自己家裏的益智類遊戲玩具。

3、活動過程:

一。通過展示幼兒小時候的照片,對比幼兒現在的自己,使幼兒瞭解自己小時候和現在的變化。

①讓每個幼兒逐個拿出自己帶來的照片,簡單說下是自己幾歲的照片,然後讓其自己將照片貼在展示區.

②老師自己拿出照片,同小朋友一樣簡單介紹,貼在展示區。

③讓幼兒到展示區觀看小朋友們的照片,自由討論。

④老師組織小朋友坐好,由老師先談一談:“自己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現在又是什麼樣子的?”(可以從外部的變化。如:身高、體重等。可以從自己學會的本領。如:念兒歌、畫畫等方面)。

⑤有幼兒談談自己的變化,同老師。

⑥其他幼兒進行補充,發現小朋友身上的`變化。

⑦小結:你們現在長高了、變重了……,更重要的是你們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本領,學會畫畫、順倒數數等,那麼,你覺得哪些本領學得?

二.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點,並且勇敢地在集體面前展示。與其他小朋友進行比較,發現自己的不足。

1.請男孩子拿出自己帶來的益智類玩具,進行分組比賽,同時女孩子進行摺紙比賽。

2.展覽幼兒的繪畫作品。

3.進行簡單的數學算術,詩歌朗誦,說一句英語短句(幼兒自由發揮自己的長處,每個幼兒都有展示機會)。

6現場集體表演做操。

7老師補充自己對幼兒的瞭解,發現的優點,儘量顧及能力弱的幼兒,鼓勵他麼繼續努力,取長補短。

小結:每個小朋友都說了自己的優點,有的…有的…有的,並且能夠勇敢地將自己的優點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老師及時進行了補充和鼓勵,加強幼兒的能力。

課堂延伸:

1.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勵幼兒今後努力。

2.請幼兒談談自己在關心集體、參加體育活動、畫畫等方面還要向哪些小朋友學習?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8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知道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該播種了。

2.瞭解春天農人的勞動。

準備:

1.春天的圖片、錄相片斷:農民翻地播種、種子發芽過程。

2.帶領幼兒散步,觀察春季特徵。

活動與指導:

l.出示春天的`圖片,讓幼兒判斷這是什麼季節? 從哪兒看出來的?結合日常觀察說說春季特徵。讓幼兒知道春天是溫暖的季節,土地化凍了,萬物復甦了。

2.看錄相片斷一:瞭解春天的農人在幹什麼。知道春天下雨了,土地溼潤了,該播種了。知道春天是個播種的季節。

3.看錄相片斷二:瞭解種子的播種、發芽、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激發幼兒種植的興趣。

4.提議幼兒帶種子,以花種和糧種爲主。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9

一、結合幼兒園教學主題,因地制宜,挖掘與運用幼兒園周邊的社區資源。

幼兒園是社會的一部分,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因此,幼兒園的“社會實踐活動”應該立足本地,從幼兒園所處的社會環境中挖掘與開發社會資源,讓幼兒園的社會實踐活動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幼兒園可根據教學內容,結合社區資源,有目的地選擇一些單位,建立一個“幼兒園社會實踐活動基地”。讓幼兒園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基地專業人員的協助和指導下有條不紊地開展,幫助幼兒和教師瞭解更多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二、根據幼兒園教學特點,因題而異,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

“社會實踐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一種特殊形式,因此,在開展活動之前,教師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用來指導實際的操作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方案可包含:活動目標;活動時間、地點、參與對象;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

1、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在整個社會實踐活動中處於核心位置,它決定着實踐活動行爲。不僅是實踐活動的出發點,也是實踐活動的歸屬點,同時還是活動評價的依據,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調控功能,因此活動目標的制訂極其重要。教師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應遵循“以幼兒爲本”的原則,兼顧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內容,讓活動目標與活動內容匹配。

2、活動時間、地點、參與對象:

其明確的標註是爲了便於教師和家長對活動意向有初步的瞭解,以便作相關的準備。

3、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教師成功組織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與保證。古人云:行軍打仗,糧草先行。其意思就是說,充分的準備工作是取得勝利的前提。活動準備在幼兒園社會實踐活動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離開這一環節,社會實踐活動將成爲無源之水。幼兒教師在做活動準備時更應時刻謹記“細節決定成敗”。

社會實踐活動的準備工作可分爲三個方面:一是指教師自身的準備,二是指幼兒的準備、三是社會協助單位的準備(包括家長準備)。

(1)教師的準備:

包括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專業能力和個人素質等方面的準備。

教師自身知識的儲備能否滿足幼兒的需要,這是社會實踐活動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教師不僅要補充自己的知識量,而且要在不斷的學習中形成自己的東西,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旁徵博引,觸類旁通地解答孩子的提問,並引導和啓發孩子向未知領域探索。

教師的專業能力包括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活動組織能力、實踐指導能力等等。教師要學會了解幼兒,分析幼兒,從幼兒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挖掘活動的深度和難度。並將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轉換成清晰、有條理的語言表達,津然有序地組織和指導幼兒開展實踐活動。

教師的個人素質是一個隱性的教學條件,教師良好的個人素質無形中給了孩子一個榜樣,促使他們學習用善良、寬容、真誠、平等、友愛等心態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與人相處。

(2)幼兒的準備:

包括幼兒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儲備。

知識是幼兒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幼兒必須對實踐活動的相關內容有粗淺的瞭解,才能做進一步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同時,社會實踐活動還需要幼兒具有外出活動的經驗。比如:外出活動需要準備哪些物品,公共場合應該遵守哪些社會公德等等。社會實踐活動要讓幼兒走出幼兒園,走向社會,存在諸多不安全隱患,幼兒要掌握一些外出活動的安全知識,瞭解一些自護自救的方法。此外,還要讓幼兒樹立團隊意識,激發幼兒的集體榮譽感。

(3)社會協助單位的準備:

其主要內容就是與幼兒園密切配合,雙方一起制訂和調整活動方案,步調一致、有條不紊地配合和支持幼兒園的社會實踐活動。

4、活動過程:活動過程包括具體的活動內容和時間分配。整個流程需要遵循動靜結合、循序漸進的原則,做到環環相扣。

三,遵循“以人爲本”的原則,因情而變,靈活機智地進行多方位互動。

社會實踐活動是在組織幼兒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達到教育的目的,它以幼兒親身參與爲主要教育途徑。其活動目的是使幼兒在實踐中受到教育,增長知識和才幹。社會實踐活動的這一特點,決定了我們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時,必須“以幼兒爲本”,使幼兒真正地參與到社會文化生活中去。作爲教師,要關注幼兒的一舉一動,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機智,使社會實踐活動更有生機。

1、教師要善於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創造教育的新契機。

萊辛說:“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東西更多。”興趣是學習的'源泉與動力。社會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善於捕捉幼兒的“興趣點”,讓幼兒朝着自己的關注點不斷地探索與發展。例如:中班的社會實踐活動“熱鬧的商業街”。原計劃中參觀的重點是商業街上的“永和豆漿店”和“江南理髮店。”但是,一路走來,孩子們的注意力被一家手機店門口的宣傳廣告吸引。幾個孩子圍在宣傳牌旁邊,一起談論起宣傳牌上的手機來。後面的孩子有的繼續往前擁,有的乾脆大聲喊“手機店,手機店”“怎麼這麼多手機呀!”可見,他們對手機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停下了腳步,組織幼兒進手機店參觀,幼兒的探索活動一下子展開了:“我們來找找和爸爸媽媽一樣款式的手機吧!”“老師的手機跟櫃檯裏的哪一款一樣呢?”“看!這是我最喜歡的手機。”幼兒在自由探索的過程中瞭解了手機不同的品牌、型號、款式、色彩、形狀等,獲得了比課堂教學更廣泛的知識與經驗。

2、教師要循循善誘,鼓勵幼兒與社區人羣和實踐環境進行積極互動。

社會實踐活動不同於課堂教學活動,它存在着很多不定因素,它以幼兒的主動探究爲主。因此,教師要努力做到讓幼兒與同伴、教師、社區人羣、社區環境產生積極有效的互動,從而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探索空間和範圍。

四、走出活動情境,因果求源,進行客觀完整的活動評價。

每個社會實踐活動結束,教師都要對活動進行評價,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活動反思”。社會實踐活動的評價應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教師對整個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進行評價,二是教師對幼兒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情況和活動後的成就進行價值判斷。

1、對教師本身的反思:首先教師要對活動內容進行反思,考慮內容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結構,是否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慾望。對活動內容的處理意見要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並能夠根據活動需要作出適當的處理、加工、補充、刪減建議。其次,教師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態度。思考自己在活動中投入了多少熱情,活動準備是否得當,活動中是否建立了平等、和諧、寬鬆、融洽的新型師生關係,是否激發了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否引導幼兒多種能力的發展。另外,教師要反思活動過程。思考活動的流程是否合理,活動組織形式是否有利於幼兒探索學習。最後,教師要反思教學情境。思考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否合理、適用;自己營造的學習氛圍是否能幫助幼兒全身心、高效率地投入學習。是否能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促進幼兒主動獲取知識。教師的成長過程也就是不斷反思、重構自己對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基本看法的過程,反思對開展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

2、對幼兒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情況和活動後的成就進行價值判斷。

幼兒是否有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活動效果最重要的標準。就活動過程而言,要體現幼兒“學習並快樂着”原則。就活動效果而言,要體現活動的多層次、立體型和活動的全面性、可持續性。讓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三者和諧統一地發展。就是說,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幼兒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從不懂到懂,從懂得少到懂得多;在情感態度方面,幼兒從不喜歡到喜歡,從無興趣到有興趣,從不熱愛到熱愛;在過程與方法方面,幼兒從無序的邏輯思維到有序的邏輯思維,從單一僵死的方法到多元開放靈活的方法,幼兒究竟得到了多少發展。與此同時,要評價不同的幼兒在自身基礎上各方面是否有不同的進步,不同的發展。幼兒是否養成了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習慣。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幼兒是否從“學會”轉向了“會學”的學習方式等。

總而言之,“社會實踐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不可缺的環節與步驟,也是幼兒鞏固所學知識、吸收新知識、發展智能的重要途徑。社會實踐活動不僅爲幼兒提供了一個發揮自我才能,展現自我風彩的舞臺,也是培養和鍛鍊幼兒綜合能力的一個階梯,它不僅充實了教學內容,活躍了教學氣氛,拓寬了社會視野,掌握了實踐技能,使幼兒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掌握了在幼兒園中學不到的技能,同時也縮短了理論與實踐脫離的距離,是一個讓幼兒接觸社會的“演練場地。“功夫在詩外”,讓我們通過挖掘豐富的社區資源,制定合理的活動方案,採取互動的活動方式、進行全面的活動反思等一系列途徑,使幼兒園的社會實踐活動變得更具操作性和實踐性!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使幼兒發現肥皂的外形特徵和用途。

2.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多種多樣的肥皂。

3.通過吹泡泡活動,增添幼兒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形狀、顏色、氣味不同的`洗衣皁、香皂、藥皂、嬰兒皁每組一份。

2.髒手絹若干,臉盆四隻。

3.吹泡泡玩具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嘗試一:引導幼兒觀察肥皂的外部特徵,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多種多樣的肥皂

1.請小朋友試着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筐中的肥皂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什麼味道。

2.幼兒動手嘗試,教師引導、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感官進行嘗試。

3.請幼兒相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並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現介紹給大家。

4.師生共同總結:肥皂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各種各樣的形狀,各種各樣的味道。

二、嘗試二:洗手絹

1.提供四盆水,肥皂若干。

教師提問:手絹髒了,你們能把它變乾淨嗎?

2.幼兒嘗試洗手絹,教師個別指導,同時引導幼兒觀察洗的過程中手絹和水的變化,感知肥皂的用途。

3.討論:肥皂的用途。

4.總結。

三、嘗試三:遊戲“吹泡泡”

出示吹泡泡玩具,幼兒動手嘗試,引導並鼓勵幼兒吹出又大又多的泡泡。

小朋友在歡樂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11

活動目標:

1、認識殘疾人,體諒他們生活中的種。種不便。

2、激發幼兒幫助殘疾人的情感。

3、引導幼兒學習殘疾人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糖若干,眼罩若干。

2、課件、《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瞭解什麼是殘疾人。

提問:他們是些什麼人?他們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盲人、聾啞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礙的人都是身體有缺陷得人,我們叫他殘疾人。

二、通過實踐體驗殘疾人的不便。

1、請一位幼兒帶眼罩上來拿玩具,體驗盲人的不方便,並讓幼兒談感受。

2、幼兒用一條腿走到老師身邊,體驗一條腿走路的不方便,並讓幼兒談感受。

3、幼兒用一隻手來剝糖,體驗一隻手做事情的不方便,並讓幼兒談感受。

三、幼兒看畫冊學習怎樣幫助殘疾人

1、我們來看畫冊中的圖片,你們看看圖片中都有什麼?圖中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如果是你你怎麼做?

2、在我們身邊不光有盲人、聾啞人,還有智力殘疾人、肢體殘疾人,他們在生活中會遇到什麼困難?我們應該怎麼辦?

四、看畫冊圖片學習殘疾人堅強,勇敢身殘志堅的精神。

1、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麼?他們在幹什麼?

2、教師講述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故事,引導幼兒向殘疾人學習。

教師小結:他們在生活上都有很多的不方便,我們應該關心幫助他們不能譏笑他們。這一些殘疾人身殘志堅,通過自己的艱苦的努力和鍛鍊,取得了很多驚人的成績,小朋友要學習他們堅強的意志,也要樂觀地面對生活。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12

學具:三型

輔助材料:

紙製大積木四塊,六個面上分別塗上學具的六種顏色

主要目標:

認識三型學具的顏色,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識別能力

滲透目標:

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一、導入方法:

幼兒集體邊唱手指歌邊做動作

二、展開方法:

(一)學習向前翻轉學具

1、出示準備好的學具塊,粉底色朝上,讓幼兒說出其顏色。

師:“對,是粉色的。小朋友你們想一想還有什麼東西是粉色的?”(幼兒舉例說各種粉色的東西)

2、認識黃色,學習將粉底色翻成黃底色

師:“小朋友現在老師要變魔術了,請你睜大眼睛仔細看,看看老師是怎樣變的。”(將學具向前翻成黃底色)

師:“老師把學具變成什麼色了?你能說一說什麼東西是黃色的嗎?(幼兒舉例說各種黃色的東西)

師:“現在請小朋友跟老師學變這個魔術,將粉色變成黃色。”(教師巡迴指導,因人施教)

3、認識藍色,並學習將黃色翻轉成藍色

師:“老師又要變魔術了,請小朋友仔細看,老師向前再翻一下,你看看黃色有變成什麼色了?誰能說一說什麼東西是藍色的?請你再學着老師的樣子翻一翻。”

4、認識綠色,並自己學會翻轉

師:“小朋友,現在我想請小朋友自己來變一下魔術,把學具向前翻一下,變成綠色,看誰變的'又快又好。”

師:“小朋友表現的真棒,那請你說一下什麼東西是綠色的。”

三、結束方法:

教師發出翻轉各種底色的指令,看誰翻的又快又好。

最後,做導入部分的遊戲結束本活動。

幼兒園託班社會活動設計--嚐嚐味道

一、內容:嚐嚐味道

二、活動目的:

1、豐富原關食物味道的知識,豐富詞:甜甜的、酸酸的、香香的。

2、能正確運用感官,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及想象力。

三、活動準備:布娃娃一個,錄音機、音樂磁帶,有關甜味、酸味、香味的食物若干。

四、活動過程:

1、以樂樂小朋友過生日引出課題:嚐嚐味道。

今天是樂樂的生日,他很高興,他帶來了許多好吃的東西要請小朋友吃。小朋友吃的時候,看看你吃的是什麼東西?它是什麼味道的?小朋友邊吃邊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2、集中活動內容:

(1)你剛纔吃的是什麼?它是什麼味道的?你還吃過哪些東西像糖果味一樣是甜甜的?你還吃過哪些東西像楊梅味一樣是酸酸的?你還吃過哪些東西像花生味一樣是香香的?

(2)豐富詞:甜甜的、酸酸的、香香的。

(3)小朋友你喜歡吃什麼味道的東西呢?但是不能吃太多甜甜的東西,這樣,牙齒會吃壞的。

3、按味道分類:

(1)樂樂請我們吃東西,我們也送好吃的東西給樂樂吃好嗎?樂樂要我們把禮物放在三個籃子裏。把味道是甜甜的放在一個裝糖果的標記的籃子裏;把味道是酸酸的放在一個裝楊梅標記的籃子裏;把味道是香香的放在一個裝花生標記的籃子裏。

(2)樂樂說你們分得真好!這是甜甜的味兒;這是酸酸的味兒;這是香香的味兒。謝謝小朋友送來這麼多好吃的禮物。

4、播放單音樂《生日快樂》,活動結束。

讓我們唱歌跳舞來祝賀樂樂的生日吧!

幼兒園託班社會活動設計――熊寶寶不會哭

活動目標:

知道熊寶寶爲什麼會哭,讓幼兒願意幫助它,會說短句:熊寶寶不要哭,我爲你做XXX。

活動流程:

故事講述-->情感體驗-->幫助熊寶寶

材料與環境創設:

熊寶寶的臉上貼滿淚水;熊的新衣服;長毛絨熊。

活動過程:

一、故事講述

1.這是誰?它怎麼啦?你怎麼知道他哭了?(看見它流眼淚了。)

2.故事講述:春天來了,小鳥、小蜜蜂它們都穿着新衣服出去玩,熊寶寶說:"我沒新衣服、新褲子,我不出去玩啦!嗚嗚嗚……"

二、情感體驗

1.熊寶寶爲什麼哭?

2.你有什麼好辦法讓它不哭嗎?(擦眼淚、抱抱它)

三、幫助熊寶寶--給熊寶寶做新衣、褲

1.裝飾衣褲(蠟筆、印染、棉籤畫等)。

2.送一句安慰熊寶寶的話(學說句子:"熊寶寶不要哭,我爲你做……")。

3.幫熊寶寶穿上新衣服。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1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最基本的交通安全規則的重要性。

2、通過遊戲及已經有的經驗,知道紅綠燈、人行道、快車道、慢車道等設施的作用。

能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

1、玩具娃娃。

2、設置馬路場景:人行橫道線、紅綠燈、快慢車道。

剪下幼兒用書上畫有各種交通工具及行人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玩具娃娃,並以娃娃上街的遊戲形式引入,街上的車很多,他很害怕,該怎麼走?請小朋友幫助他。

2、在啓發幼兒想辦法的基礎上,讓幼兒知道要遵守交通規則。

(1)小朋友上街要有大人帶,不能自己走。

(2)行人走人行道,自行車走慢車道,汽車走快車道。

(3)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要從人行道上過。

(4)大家不遵守交通規則,後果會怎樣?(馬路上的'人、車輛很多,不遵守交通規則,隨便走,搶着走,會造成秩序混亂,有生命危險。)

3、遊戲“紅燈停,綠燈亮”

當教師發出“綠燈“信號時,幼兒可以四處自由走或跑,當發出”紅燈“信號時,幼兒停住,重複進行,認識交通規則。

4、遊戲“走哪裏”

(1)引導幼兒認識環境:馬路上快慢車道、人行道。

(2)發給幼兒每人一張小圖片,說說畫面上有什麼?

(3)幼兒聽教師指令:“一、二、三”手拿圖片站在相應的馬路場景裏。

與同伴交換圖片,再聽老師發出指令站在相應的馬路場景裏,講講自己是什麼交通工具,在馬路什麼地方行走。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14

幼兒園託班社會活動設計――大馬路

名稱一:嘀嘀――汽車開來了

目標:

認識常見的車輛

材料:

汽車玩具、汽車卡片、掛圖

過程:

1.將幼兒帶進佈置的汽車區裏,幼兒自由地玩玩具車。

2.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對汽車的瞭解程度,傾聽幼兒的發音,及時糾正。

3.遊戲:汽車開來了。

4.教師邊念兒歌,邊將玩具車開到幼兒的身邊問:――“什麼汽車開來了?

5.幼兒拿到車後說出這輛車的名稱,說不出可以用“嘀嘀”的叫聲代替。遊戲重複進行。

建議:

1.提供哪些汽車,由幼兒認識汽車數量的多少決定。

2.此遊戲可改爲幼兒做汽車,教師做警察,警察停在哪輛“車”的面前,這輛“車”要說出自己的名字

3.帶幼兒去馬路邊指認汽車。說說哪輛車可以乘人,哪輛車可以裝東西。

4.在區域活動中與幼兒一起念兒歌《來來往往真熱鬧》

附兒歌:來來往往真熱鬧(正可)

馬路寬又長,

車輛多有多。

嘀嘀叭叭叫,

來往真熱鬧。

名稱二:紅綠燈

目標:

根據信號改變行動

材料:

紅綠燈(紅綠兩色的替代物)、方向盤

過程:

1.教師扮警察,手拿紅綠燈指揮交通。幼兒扮小汽車。

2.教師邊發出“綠燈’的信號邊出示綠燈,幼兒見綠燈四散跑,同時出示紅燈,幼兒則立即原地停止。

3.遊戲中教師要經常改變站立的位子發出信號。

建議:

1.活動中也可以請幼兒當警察,教師幫助其控制發信號的節奏。

2.此活動進行時,場地要大些,避免幼兒在奔跑中互相碰撞。

3.體育活動前,教師可以先讓幼兒在區域中完成美術《紅綠燈》的內容,便於幼兒加深對紅、綠兩色的`認識。

名稱三:小汽車

目標

手眼協調地粘貼

材料:糨糊、抹布等

過程:

1.教師出示玩具汽車,讓幼兒指認汽車的車身、車輪。

2.教師演示粘貼小汽車車身、車輪的過程:先貼車身再貼車輪。

3.幼兒操作。

4.陳列幼兒作品,教師與幼兒一起數數有幾輛車。

建議:

告訴幼兒抹完糨糊後,手上的殘留物要擦在抹布上,而不要擦在身上。

託班整合活動設計――大馬路

幼兒園社會活動方案15

活動名稱:《我是誰》

活動目標:1、認識自己的身體,說出幾個部位名稱。

2、願意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

活動準備:音樂伴奏、樂樂玩偶

活動重點:介紹自己的姓名及年齡。

活動難點:鍛鍊幼兒的膽量及願意與同伴親近。

指導要點:通過趣味遊戲,讓幼兒感知集體生活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玩遊戲“碰一碰”。

遊戲方法:引導兩名幼兒面對面在小椅子上坐好,距離適當(使幼兒可以接觸到對面小朋友的身體部位)。老師帶領幼兒說:“碰碰手”,大家相互碰手;說“碰碰肩膀”,大家相互碰肩膀;說“碰碰膝蓋”,大家相互碰碰膝蓋;說“碰碰小腳”,大家相互碰碰小腳。要求輕輕觸碰。

二、與幼兒討論:

這是什麼?引導幼兒回答“手”、“肩膀”、“膝蓋”、“腳”這幾個部位的名稱。

三、出示樂樂玩偶:提問“他是誰呀”?幼兒回答玩偶名字。

1、老師用樂樂的口吻向幼兒做自我介紹示範,“我是樂樂!我三歲了”!引導幼兒模仿樂樂口吻來做自我介紹,並提醒幼兒向樂樂問好。

2、遊戲“傳樂樂”:樂樂傳到哪位幼兒的'手裏,哪位幼兒便在大家面前做自我介紹。(在遊戲時播放快速音樂)。

①老師鼓勵每一位幼兒大聲介紹自己,並在每位幼兒介紹完後帶領小朋友鼓掌以求鼓勵。

②其他幼兒向介紹的幼兒問好:“XX好”!

3、活動延伸

可讓幼兒在活動室裏尋找有自己記號的物品,比如口杯、書包等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