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攀登者的觀後感

攀登者的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03K 次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攀登者的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攀登者的觀後感

攀登者的觀後感1

拍登山運動的題材,國內導演應該還沒有經驗。於是導演就加了愛情這條線,把一個陌生的題材拍成熟悉的兒女情長片。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把一個宏大的愛國題材變成狹小的愛情題材。

本來這部電影能把格局升到愛國精神的層面,但卻被方五洲和徐纓、李國樑和黑牡丹的愛情故事一攪和,格局瞬間就被拉下來了。

拍不出宏大的感覺,我們也可以在細小處用功,着重強調細膩的人物情感,但導演顯然也不夠細膩,把人物的情感表現得太粗糙,有着歷史電影的通病——假大空。

導演的表現手法粗糙提現在哪裏呢?例如爲了表現人們對方五洲的偏見安排了砸玻璃的情節,這都是多少年前的表現手法了。例如很多劇情都要靠旁白推進,技術高超的導演會用影像說話,而不是像新聞紀錄片一樣念旁白,用太多旁白,就會導致電影看起來像博物館裏的歷史資料,冷冰冰的。

電影結構上是的很平庸的平鋪直敘,缺乏新意。我認爲如果能60年代和70年代兩條線並行推進,60年代的劇情影響着70年代人物的做出抉擇,最後同時達到高潮,電影在邏輯上會通順很多,情感上會強烈很多。

電影透露出的價值觀也不符合中國精神,要知道,中國精神強調的是每個個體的默默付出,是不提倡個人英雄主義的,片中方五洲個人的主角光環太強,顯得其他人都像廢物一樣,這樣設置完全否定了其他人的付出,是不尊重歷史。

攀登者的觀後感2

國慶假期間,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去電影院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看完後我一直在想着電影中這幾個瞬間:在電影剛開始的時候,方五洲登山隊長爲了保住隊員曲松林的性命,把攝像機棄掉了的那一瞬間,然後就是那突擊隊新隊長李國樑爲了保住攝像機犧牲了的那一瞬間,最後是接近結束的方五洲爲了救徐纓同志,爲她接下了一塊巨大的冰塊,最後就是片尾幾位登山隊員上珠峯的那一瞬間最讓人難忘!

電影主要講了1960年一些中國登山隊員已登上珠峯但沒有攝像所以世界不同意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過珠峯,1975年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峯並留下證物。20xx年,楊光又帶着新的登山隊完成了自己未完成的登頂珠峯的夢想。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受到了許多:曾經中國因爲裝備不好,未能保住自己的領土,可是今天,我們中國已經富起來,好起來,強起來了,不再被別人瞧不起了,成爲了世界第二強國。曾經有人說過:“山再高,也是在腳下的。”那現在我說:“人再強也是能超越的。”我希望各位同學好好學習,爲中國變成第一強國而努力!

攀登者的觀後感3

珠穆朗瑪峯(俗稱珠峯)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峯,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峯。

影片開始便看到中國國家登山隊員遭遇了雪崩,許多隊員都長眠於皚皚白雪之中,影片主角方五洲爲救曲松林(兼職攝影師)而丟掉了攝影機,最終中國登山隊於1960年5月25日登頂珠峯,並在峯頂留下證物。由於沒有留下影像資料我們遭到了國際登山界的質疑,西方登山界有人拒絕承認我們登上珠峯。

影片中的一幕引起了我的思考,一個學生問方五洲人爲什麼要登山?方五洲回答道人類是註定要走向未來的,我們就要在這個不斷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中走向未來。顯然這個解釋不足以讓我冒着生命危險去像中國登山隊員那樣登頂珠峯,但當我瞭解到當時的背景後便不這麼想了。當時新中國剛剛從戰爭中走出來,許多國家都想在我們身上謀求利益,中國與尼泊爾在珠穆朗瑪峯領土劃分上無法達成共識。因爲從人類歷史上來看,一直有一個天然的法則:誰先到達一片無主之地,誰就擁有這片土地的主權。這次登頂讓中國在之後的談判中佔據主動權,從此珠峯北面屬於中國。這次登山關係到我國的領土主權與民族尊嚴,中國登山隊員爲國登頂,寸土不讓,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土地與尊嚴。

人爲什麼要登山?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登山,我們登上的山名字叫做生活,我們可能並不像中國登山隊那樣勇敢與堅強,但我堅信,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即便是一隻烏龜我們也能走到終點。

攀登者的觀後感4

電影《攀登者》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克服萬難,成功首次北坡登頂珠峯,並在1975年,於珠峯“第二階梯”架設“中國梯”,成功精確勘測珠峯的“中國高度”兩次大事件,證明了中國的毅力與硬實力。

《攀登者》中登山隊員們爲了登頂,玩命往上衝,爲了團隊,堅決不拖後腿,爲了夢想,砥礪前行。登山過程中,撲面而來的暴風雪,讓原本容易的幾十米變得舉步維艱。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停歇,冷風直灌。

惡劣的環境,讓人們由起初的信心滿滿,慢慢轉爲立場的動搖。有的人開始懷疑,開始麻痹,置身於死亡的邊緣,帶着一股令人恐懼的氣息。

雖然,影片給人緊張的氣氛,但是《攀登者》依然讓人心潮澎湃,那種專注執着讓人感動,“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專注執着是一種心無旁騖的態度,更是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

我們“要竭其力,對待事業要有愚公移山的意志,有老黃牛吃苦耐勞的精神,着眼於大局,立足於小事,真抓實幹,務求實效,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在新時代,敬業就是要求我們每個人在小到個人職業,大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上,都能專心致志,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攀登者的觀後感5

今天和朋友一起走進了電影院,很久之前就想約要來看一看攀登者,吳京的出演彷彿就是票房保障,之前在網上看了徒手攀巖的紀錄片,不知這個電影會以怎樣的形式記錄。

影片一開始就講述了方五洲一行人歷經雪崩登上了珠峯,影片中爲了救隊友方五洲放棄了攝影機導致他們攀登珠峯不被國際認同,後來1975年他們重新攀登了珠峯,經歷了兩次失敗和一些同志的犧牲,最終獲得了成功,重新測量了珠峯的高度。

除了攀登珠峯本身的偉大意義,它的象徵性更令人動容,就像國家從重建到富強,一路上遭遇各種艱難險阻,突發情況,一步步拾級而上,抗過一次又一次風暴,解決一場接一場的危局,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壯舉,永不言敗,永不放棄,那份堅韌與勇氣是長在我們民族根骨裏的精氣神。而片中的這些攀登者是最佳的代言人。前進道路上經歷的所有苦難,付出的辛勞和犧牲,都在五星紅旗飄揚在珠峯頂時,成了永載史冊的光輝,足以激烈後人挑戰自我,衝向有形或無形的“世界之巔”!

有些事不是因爲有希望纔去堅持,而是因爲堅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攀登者的觀後感6

今天,我觀看了電影《攀登者》,這部電影網上議論紛紛,大家無比期待,就連品味刁鑽的吳楓楓老師也極力推薦。

整件事情要從1960年的中國說起,1960年,國際登山界對珠穆朗瑪峯屬於中國還是尼泊爾產生了爭議,並稱:“中國沒有登上過珠峯,憑什麼說珠穆朗瑪峯是中國的?”於是,中國爲了珠穆朗瑪峯的歸屬權,組建了一支登山隊。在登山過程中,不幸遇到了雪崩,爲了挽救其中一位登山隊員,丟失了攝影機,雖然最終登上了珠穆朗瑪峯,卻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資料,不被世界所承認。時隔1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向珠穆朗瑪峯進發,經歷了重重困難,最終登上了珠穆朗瑪峯,並測出最準確的高度8848.13米!

首先感動我的是影片中曲松林的那一句:“換作我,我死都要把攝影機留下!”這句話是在方五洲救起曲松林,而放棄攝影機後曲松林所說的。這表現出了曲松林爲了捍衛祖國尊嚴而不惜任何代價的崇高精神,就算是用生命作爲代價,也不能讓中國顏面盡失,在其他國家面前擡不起頭來。

其次感動我的是李國樑,主動請命當隊長。雖然他是首次登山,並沒有太豐富的經驗,但他依然願意揹負重任,掌管攝影機並擔任登山隊隊長,爲祖國爭光。

《攀登者》這部影片向我們宣揚了充分的愛國主義情懷,爲國家榮譽而勇攀高峯的精神。

攀登者的觀後感7

今天我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看完後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本電影講述了1960,中國登山隊向珠峯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後方悟州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櫻的幫助下,帶領李國良、楊光的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事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

最震撼人心的地方是,攀登英雄們,用他們滾燙的熱血一步一個腳印,經歷磨難,最終將我們的五星紅旗插在了世界之巔的那一刻。

看完了攀登者,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奮鬥,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攀登精神,不論是求學工作還是整個人生,都是不斷攀登的過程,就像方舟說的那樣,不經歷風雨,不經歷磨難,又又怎能成長,聽了這句話,想了想自己。就因爲幾次失敗的原因而放棄,認爲自己很笨。但在媽媽的鼓勵下,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這也讓我明白了”如果不經歷風雨就不能成長,如果不奮鬥就永遠不會成功。”

通過攀登者讓我明白了,人生就要克服重重困難,但有青春的地方就不會迷茫,只要不忘初心努力奮鬥,青春就會展現出最美的姿態。

攀登者的觀後感8

看完電影《攀登者》讓我想起來,今年的九月一日《開學第一課》夏伯渝老人的'英雄事蹟。

26歲的夏伯渝在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峯的時候被凍傷而做了截肢手術,但是,失去雙腿的他沒有放棄夢想,先後五次再向珠峯發起挑戰,終於在2018年5月,以69歲高齡成功登頂珠峯,站在珠峯峯頂揮舞着五星紅旗。

然而,令他自豪的不僅僅是站在了世界最高峯,更是因爲他參與了1975年中國登山隊在珠峯北坡8600米高度,號稱第二臺階的一個九十度的絕壁上架設了“中國梯”這一壯舉。雖然那是一個十分普通的梯子,但是在架設的過程中也是十分的艱難,因爲海拔高,本來就缺少氧氣,再加上天氣極寒,他們每做一個動作都需要耗費很大的體力,最終用了一天時間,纔將“中國梯”牢牢地架設在了第二臺階上。此後,相繼有1300多名登山隊員,踩着夏老他們架設的“中國梯”,從珠峯北端登頂。

經歷幾十年的歷程,夏老那顆希望五星紅旗在珠峯飄揚的初心,始終激勵着他即使失去雙腿也一定要站在峯頂如今的中國已毅然屹立於世界東方,今後,中國將繼續展現大國姿態,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等一系列超級工程建成,讓每一名中國人都爲五星紅旗永遠高高迎風飄揚而驕傲、自豪,但是,永遠也不能忘記那部掛在世界之巔的“中國梯”。

攀登者的觀後感9

電影一開始,爸爸告訴我:“他們正在爬珠穆朗瑪峯”就在這時遇上了雪崩,老隊長永遠埋在了登珠穆朗瑪峯的半途中,在新隊長方五洲的帶隊下經過千辛萬苦只有三人於1960年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峯的峯頂,此刻多麼令人激動!遺憾的是由於雪崩弄丟了攝像機。沒有留下登頂的影像資料,這次登頂不被世界認可。

15年之後中國再次組建了登山隊,方五洲再次任隊長,這次遭遇了10級大風暴,氣象專家徐纓迷路,方隊長找徐纓受傷,登山一度陷入困局,李國樑任新隊長,帶領隊員登山再遇強風暴,李隊長犧牲。

國家氣象局報告登山最佳窗口期已過,徐纓卻提出根據她們對氣象檢測研究今年還有最後一次登山窗口期,經過討論決定,方隊長再次帶隊員登山,在氣象專家的正確指導下,我們英勇的登山隊員憑藉頑強的意志力,終於在1975年登上了珠穆朗瑪峯峯頂,向全世界宣佈了珠峯的新高度8843.13米。

通過這部電影使我認識到:不管做任何事,只要認定目標,努力向前,就一定能夠成功!

攀登者的觀後感10

《攀登者》影片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峯。然而因爲雪崩登山隊員五洲不得已丟掉了攝影機。就因爲沒有留下影像資料,這次登峯甚至不被國際認可。從1960年到1975年,中國的攀登者們遭到了15年的質疑與屈辱。第一代的攀登者們的遺願如猶在耳,第二代攀登者們再次出發,向着世界第一高峯發起衝擊。1975年第二代攀登者頂着凌冽的風雪攀登架設“中國梯”,雪崩襲來被吞噬淹沒或跌入山谷,山間縫隙甚至需要登山隊員冒死縱身一躍。終於登頂了,終於留下了影像證明並精準勘測珠峯的“中國高度”。這個”終於”來之不易。

這不僅僅是一次攀登,更是對國家主權捍衛的使命,對祖國熱愛的態度。攀登精神已流淌在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裏、已紮根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愛國情懷深處、已成爲激勵每一箇中國人面對困難迎接挑戰團結奮進的信心和勇氣。觀影結束,大家紛紛表示登山隊員的團結拼搏無懼艱險,映照了中國人永不言敗、砥礪前行的精神,我們會把這種精神繼續傳承下去。並把它帶到每一個工作崗位中,勇於攀登砥礪前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意志努力奮鬥。爲“寰宇高度”架設“東方梯”,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拼搏。

攀登者的觀後感11

今天放學後,我和弟弟跟爸爸媽媽一起去了電影院看電影。開始我們是想要看我和我的祖國,但是我們來的有些晚了,沒有買到票,所以我們就看了攀登者。說真的,一開始我並不是很感興趣,但是當我看完以後,非常的感動。

電影講述的是我們國家登山隊兩次登頂珠穆朗瑪峯的故事。1960年5月25日凌晨四時二十分,我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峯峯頂,但是可惜的是因爲失誤,登山隊員唯獨缺少了登頂後的影像記錄,所以一直被國外登山界質疑和否定。直至1975年,我國登山隊終於再次成功登頂,在峯頂豎起了一個三米高,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字樣的金屬測量建標,併成功測量出珠峯的高度8848.13米。這不僅僅代表珠峯的高度,更是我們中國的高度。登頂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攀登的過程中,我國登山隊員們在面臨嚴峻的氣候條件的情況下,克服了重重困難,有人因此犧牲,也有人因此終身殘疾。但是爲了我們的疆土完整,爲了我們國家的利益和榮譽,他們沒有退縮,迎難而上。最終取得勝利!這也是我們所有中國人要學習的一種精神,我也很爲我的祖國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攀登者的觀後感12

強烈推薦《攀登者》,真的太好看了,本來沒打算看這個電影,但是別的場子基本就都滿就看了這個,說實話剛看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期望,本身對這個題材沒有多大興趣,而且前幾天的微博熱搜也讓我對這部電影存在一點質疑,但是今天看完真香了!!真的很好看,首先這部電影的陣容非常強大,吳京,章子怡,張譯…哪個單獨拎出來都能扛起電影票房,演技更是毋庸置疑的,吳京跟章子怡就不用說了,張譯演的曲松林給了我一個很大的驚喜,人物刻畫的及其細膩,收放自如,多一分會誇張少一分又沒有感覺!總之很棒了!井柏然和胡歌的加持也讓我眼前一亮,之前並不知道他們也有參演,所以看到他們還是有點驚喜的,跟這些大佬飆戲也沒有被壓很多,看的很過癮!再來說說劇情吧,沒看這部電影之前在我眼裏的登珠峯都是一些冒險家,一些熱愛挑戰的人,從來沒把他們跟國家大義聯繫起來,但是這個電影又一次打破了我的固有想法,看着登山隊一次次的遇到各種危險,看的我也是膽戰心驚,生怕下一秒又要雪崩,又要有犧牲!總之,這絕對是下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大家千萬別錯過了!

攀登者的觀後感13

吳京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導演,同時也是一位十分敬業的演員,在熒幕上經常以“硬漢”的形象出現。20xx年他自導自演的《戰狼2》創造了中國的票房奇蹟,累計票房高達56億,這部電影看得每個人的都是熱血沸騰,我們的中國精神在《戰狼2》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它激起了我們每個人的豪情和愛國情懷。

由李仁港導演吳京主演的電影《攀登者》即將上映,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峯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20xx年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樑、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而吳京在裏面扮演的是方文洲,爲了更好地完成拍攝,他忍着腿傷帶着夾板,多次練習動作。在拍攝中戴着夾板跳、摔、跪,做各種危險動作,其實受傷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應該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吳京自己也是對自己的腿傷毫不顧忌,只爲給大家創造一個完美的人物形象。不過,有很多“小鮮肉”在這方面做得並不好,受了一點傷就着急忙慌地去醫院,耽誤整個劇組的拍攝進度。漸漸地形成了一種風氣,有點傷粉絲就紛紛表示心疼,覺得自己偶像很敬業。敬業難道不是每一個從業者該做到的嗎?

攀登者的觀後感14

簡直讓人無語,原來滿懷期待地看攀登者這種題材,結果電影完全不把重點放在攀登本身,穿插無厘頭愛情線,張譯那條線也很突兀,攀登本身的記述倒少了,章子怡迷路方去救的那個片段簡直太假,還有那麼高的山高興的連帽子都不戴,這很不符合常識好嗎?還有既然山上氣候變化在幾秒鐘,爲什麼還要氣候局,章子怡真的不適合這個角色,不是演技的問題,是角色本身的問題,捧那個女演員可不可以別那麼明顯?超級讓人反感的。攀登者這種題材的不要太多主旋律,把攀登要做的準備,攀登的一些歷史時刻,攀登隊員之間的情感關係重點拍拍。一定要紀實。劇本亂七八糟的,太差了,別那麼多廢話,這種不需太多瑪麗蘇劇情的戲非要強插那麼多,哎,失望至極。第一把攀登本身作爲電影第一要義,第二主題上升到人與自然的關係,比如珠峯目前的危機與人類破壞,第三突出發揮人的性格本質,別動不動就是國家就是民族,多拍拍珠峯本身的景。非常不值得票價,以後不會輕易看電影了,主旋律要拍的高級點,別這麼簡單邏輯像個小學生似的,哎,就是缺乏一種高屋建瓴的本領以及劇本精細打磨的能力,多學習吧!

攀登者的觀後感15

今天晚上,剛剛觀看了《攀登者》,一如吳京主演的其他片子,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是場面非常浩大,視覺衝擊力十足。

影片想表達的東西很中心,就是爲了榮譽而堅持!從1960年中國登山隊一行人冒着生命,歷經種種困難,最終有3人成功登頂珠峯。但因當時情況危機,相機半道丟失,導致當時雖登頂,卻無力證明從而不能贏得國際上的認可。爲了得到這份認可,更爲了證明珠峯也有中國的一份,登山隊在15年後,也就是1975年重新組隊,爲了榮譽再戰珠峯。

影片在對理想的執着追求中展開故事,有悲壯的犧牲,有悽美的愛情,還有傷殘的無奈和驚心動魄的大自然的不可抗拒的惡劣條件中,讓觀衆始終懸着心。最終吳京飾演的方隊長帶領9名隊員終於成功登頂。中國人終於有機會將上次登頂埋下的五星紅旗高高地懸掛在珠峯之巔,中國人也終於第一次測得了珠峯的高度8848.13米。

通過這部影片,我感受到了責任、毅力和堅持。現今的我們在享受前人流血創造的美好今天的同時,我們有責任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努力,將這份美好更好地傳承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