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攀登者》觀後感(15篇)

《攀登者》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攀登者》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攀登者》觀後感(15篇)

《攀登者》觀後感1

假期,我和一家人一起去看《攀登者》,它太讓我震撼了。裏面的主人公登的山是世界最高峯,叫珠穆朗瑪峯。我們中國的登山運動員。

第一次登上了三個人,第二次參加了四百多人,登上了9人。途中,因爲雪崩、寒冷、疾病、缺氧、意外等原因,而犧牲了很多年輕的生命。我覺得非常的感動,泣不成聲。特別是雪崩的那一刻,我心如刀絞,運動員在雪崩來臨的那一刻,是那麼的弱小和脆弱,他們的媽媽失去了最親愛的孩子,他們的隊伍失去了一個好兄弟,祖國失去了一個好士兵、好運動員!媽媽看到我哭了,她問我:“你看懂了嗎?”我迷茫地點了點頭,媽媽又問:“似懂非懂吧!”我嗯了一下。

媽媽說:“我們都要學習攀登者的精神,學習他們那種堅強的、甘爲人梯、甘於奉獻、不怕苦不怕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登山精神!這樣解釋,懂了嗎?”我說:“好像是真懂了,給學習一樣,不能害怕困難!”“對了,兒子雖然小,但是會聯想啊!真棒!”

《攀登者》觀後感2

國慶檔期馬上就要到了,這次國慶非同尋常應爲這是祖國70週年的日子,爲此電影界有獻禮的影片要播放,第一個部就是《我和我的祖國》第二部《攀登者》

這兩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其中的主演都有吳京的影子,其中《我和我的祖國》班底十分強大,目前預售票已經超過了《攀登者》

在一檔訪談節目中主持人就問吳京,說《攀登者》沒有上映就惡評連連,還有本片有抄襲的嫌疑,假如票房落空這個事情怎麼看待

對此吳京非常的坦然,面對這樣那樣的評價那是外人的權利,自己能做的就是嘗試不同的類型影片來更加豐富我們自己的電影文化和市場。

就拿之前的《流浪地球》比喻,最開始的時候吳京受託是過去客串角色,後來客串變成了主演,再後來自己墊資拍攝,有人問他出資這麼多拍爛了怎們辦,吳京迴應也是簡單,爛了也比沒有強,7000人的製作團隊將來都是咱們自己科幻電影的種子。

《攀登者》觀後感3

1960年5月25日4點20分,登山隊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峯,世界最高峯,但是由於登山過程中相機因爲救人而丟了,所以國際上不承認。

1975年登山隊又開始了第二次攀登,故事主要就是講的第二次攀登珠穆朗瑪峯的故事。

我的寫故事的能力差了一點,還是寫觀後感吧。

徐纓因爲愛情,去陪了方五洲,但最終肺氣腫走了,雖然做了主任,但最終還是什麼都沒有了,雖然爲了愛情,但世間的故事再也與她無關。爲何這麼幸苦疲憊呢。

與好久不見的人可以擁抱,可以握手,擁抱是革命友情,握手要差一點,但也還好。

做領導要有魄力,要有曲松林教練的魄力。說話中氣要足,要有男人味。領導的精髓是個人魅力、專業、義氣。這樣纔是一個好的合格的領導。

《攀登者》觀後感4

很感人的一部影片,有很多令人緊張的時刻,伴隨影片的起伏觀衆情不自禁的發出嘆息、歡呼、抽泣、笑聲。張譯扮演的角色很有張力,他除了在影片開頭跟隨隊伍一起攀登珠峯之外,其餘出鏡的情節都是在指揮的後方,但其實他的內心活動應該是最波瀾的,情感豐富溢於言表,有悔恨、怨恨、懊悔、不捨、堅定、疼愛、釋懷,這個角色演得很好,吳京和子怡的感情戲也爲影片增添了美好的愛情元素,可歌可泣。井柏然這次演的也是很好,他很適合這類感文藝的角色,最後和藏族姑娘的合照,令人淚目。我喜歡那個時代那種樸實真摯的情感,照片、信件是最珍貴的追憶,他們靠雙手雙腳勤勞創造出了幸福和勝利,太珍貴了。很感謝這部影片讓更多人瞭解到我國第一次登頂珠峯的那些英雄,真的向他們致敬![威武]他們太棒了。也許有一天我也會去登珠峯。

《攀登者》觀後感5

這個電影呢,我是衝着我家吳京去看的。

可能期待值過於高吧,就還是覺得有點不太符合我的胃口。不能說這個電影拍的不好,登山這條線,其實講的不錯的,第一次登頂,沒有留下影像導致主角心中遺憾。第二次登頂又是困難重重,死了好多人,困難重重的最後終於登上去把遺憾填滿,故事圓滿結束。

不滿意的地方就是不明白導演爲什麼要加感情戲,那幾個女性完全沒必要存在真的是。

黑牡丹的存在就是拖後腿。

章子怡那個角色簡直就是個瑪麗蘇,彷彿活着20xx年前小言情那種女主,超級煩超級煩,她死的時候,我真的是鬆了口氣。

我座位這一排,大部分在感情戲的時候都在玩手機,而我在倒計時。

我覺得導演的格局真的要再放大點。

《攀登者》觀後感6

假期我看了一部愛國電影,叫《攀登者》,看完後我有一些感受。

這部電影講了三名登山者,方五洲,傑布和曲松林在1960年登上了珠峯,可因爲相機的丟失,外國人懷疑中國人真的登上了珠峯嗎?從那以後,三人分別了。15年後,中國準備再次衝頂,許多人員來幫助他們三人,有楊光、李國良等。到了衝頂的一天,困難重重,傷亡了許多人。方五洲爲了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爬上自己的山峯,帶着九名隊員用光了力氣,終於爬上了珠峯。

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時訓練時,方五洲親自示範怎麼做,他動作十分敏捷,力氣也很大,竟然把別人三分鐘也完不成的訓練,兩分多鐘就完成了,說明他平時十分用功,多加練習才能辦到。我們也要把功夫下在平時,刻苦訓練,掌握更多的知識。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要敢於攀登,遇到困難別放棄,要爲祖國爭光。

《攀登者》觀後感7

九月的最後一天參加了新浪的活動觀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電影真的很好看。講述了建國後我國第一隻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峯的真實故事。隊員的艱辛抗壓能力不怕犧牲不怕吃苦 一心要證明中國人的能力。讓世界人認可中國的壯舉。都是我感動的。演員的表演也很精彩很到位。

國慶三部曲第一個打卡的就是攀登者,作爲90後,感謝導演和演員們將歷史重現,觀影的時候,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看到中國人前赴後繼,用生命征服珠穆朗瑪峯,十分感動。整部電影,故事線與情感線相結合,十分不錯。最終登上頂峯飄起國旗時,更是令人難忘。最後,要好好誇一下張譯的演技,太強了!!!

《攀登者》觀後感8

今天媽媽帶我和哥哥去看了電影《攀登者》。

電影講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峯。可惜,由於沒有留下影像資料而被西方國家質疑,我們的登山隊員用生命換來的榮譽不應被懷疑。隊長在等了15年之後的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珠峯。這其中的艱辛是巨大的,爲了保護攝像機,留下登頂證據,中國登山隊付出了鮮血和生命。

電影裏暴風雪和雪崩的畫面到現在還在我腦海裏浮現,實在是太可怕了。好佩服那些登山隊員們,爲了把中國的五星紅旗插到珠峯頂上。他們勇於攀登、不畏生死,他們把祖國的榮譽,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他們是我心中的英雄。

《攀登者》觀後感9

今天上午看閱兵,下午看《攀登者》。

《攀登者》講述的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峯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樑、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現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

看完《攀登者》讓我明白了什麼叫信念。“登上去,讓世界看到中國人”1975年,他們揹負着前輩的重擔,他們肩負着祖國的使命,他們向珠穆朗瑪峯發起挑戰,這不僅僅是對體力的考驗,更是人內心意志的征程。低溫,風雪,缺氧,這些艱難險阻擋不住中國人。因爲他們有着那一顆想要登上去的心。對於登山隊能集體作戰登頂珠峯,對於五星紅旗能在地球之巔飄揚,是十分驕傲和自豪的。

《攀登者》觀後感10

今年的國慶節由於媽媽身體的原因我們沒有出去玩,只是去看了國慶三部曲,今天看了由我的偶像吳京主演的電影《攀登者》。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在建國初期我們國家登山隊在惡劣條件下,犧牲了隊友,最後只剩下三人的情況下登上珠穆拉瑪峯,但是沒有拍取有效的影像不被國際認可,繼而再次衝擊珠峯的故事。原來這是我們今年看《開學第一課》上那位雙腿截肢的登山隊員的親身經歷改編的電影。

我從來不知道登山也需要這麼多的知識儲備,還有體能訓練,看着我們中國的登山隊員把中國梯掛在珠峯的第二臺階上的時候,並且把國旗懸掛在珠峯頂的時候。電影院所有人都站起來鼓掌,整個影院沸騰了。民族自豪感爆棚!看了這部電影,我知道幹任何事情都要有不怕吃苦和堅定信念的決心,美好的生活和別人的尊重都是自己掙來的,只有自己努力奮鬥,纔能有美好的將來!

《攀登者》觀後感11

挑戰不可能,看夏老先生登珠峯43年終於在69歲戴雙假肢登頂成功有感。

執着、真心真的是“可怕”的東西,你永遠不知道它們的威力有多大可以激發你多大的潛能,“夏老說,這畢竟是我一直奮鬥的目標”。著名的登山者喬治·馬洛裏曾在別人問他爲什麼冒着生命危險登山時也說過因爲山就在那兒。人總要爲自己熱愛的事業獻身一次纔不白走這一趟(這是我家朱一龍老師說的)。

43年來,夏老遭遇了截肢、癌症,風暴、地震,可這些都不及他的決心。夏老用自強不息,一撇一捺寫好了一個人字,那麼我們呢?你熱愛的是什麼?你又有什麼目標?

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鬥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擡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人總要爲自己熱愛的事業獻身一次纔不白走這一趟。所以你還等什麼,別說明天要怎麼怎麼樣就做好今天吧!

《攀登者》觀後感12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期待已久的電影《攀登者》,是我最喜歡的明星“吳京”主演的,我看後特別感動,比看《戰狼2》和《流浪地球》還要感動。

這部電影講述了不怕犧牲、勇敢向前的中國登山隊登上珠穆朗瑪峯的故事。爲了登上中國人自己的山峯,中國登山隊要從我國境內而難度更大的.珠峯北坡登頂。一路上,他們會遇到缺氧、凍傷等身體傷害,還會遇到大風、雪崩、冰裂縫等無法預測的自然災害。但他們從不退縮,勇往直前,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克服一切困難終於登頂成功。當他們把鮮豔的五星紅旗插上峯頂,完成了中國人對珠峯高度的測量,我留下了眼淚,終於明白了他們爲什麼登山。他們是爲了祖國的強大,爲了中國人的尊嚴而戰。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要爲祖國的更加強大而努力讀書。

《攀登者》觀後感13

每一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峯的同時也犧牲了很多人,所謂的英雄之路,往往是用無名之輩的白骨堆積如此,纔有中華人民的堅強和勇敢。

在登山隊隊長方五洲受傷的時候,李國樑自願當隊長,在窗口內登峯,但是,在途中遇到了危險,把錄相機給了隊友,因爲他知道方五州他們登上頂的時候因爲沒有錄像纔沒有得到其它國家的認可,他知道六相機的重要性,所以,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住它。

然後大本營總指揮去松林把他們接了回來,本以爲沒有窗口期要撤退的時候,氣象組策到了一個短暫的窗口期,風五週六帶隊登山,這一次他們登上了山頂,還錄了像,並把五星紅旗插到最高處。

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前輩們的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

《攀登者》觀後感14

珠峯放在現在也攀登不易,更何況是那個時候。看到第一次因爲沒拍照而不被承認,心裏可惜又憤恨。而後來一次次攀登,經歷了亡失敗,到最後的成功登頂,這都是我們的先輩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給後人踏出了一條道路啊。一部很不錯的主旋律電影。

片子還是很不錯的嘛,尤其是彩蛋!哈哈哈!如果感情戲分再剋制點,就更完美了!畢竟是讓來完成任務的,不是來表演節目的。60年代,在一切條件都艱苦的情況下,我們依然登頂了!那會兒我們自力更生,不需要別人的認可。後來,我們要發展的更強大,要向世界證明我們可以!就需要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力量的認可和支持!但永遠不變的是我們中國人不放棄的精神!不放棄每一個隊員,同時保證完成任務!爲什麼要登頂?因爲人類就是在不斷的探索中,走向未來的。

《攀登者》觀後感15

這次來看國慶三巨頭之一的《攀登者》,講述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峯的故事,情節緊張,令人揪心,同時也爲祖國登山隊感到無比自豪。影片場景特效非常真實,如果是3D的就更能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了。此外,幾個角色之間的感情也是另一條線,男女主的愛情線我覺得還可以,松林對隊長由恨到理解的轉變很催淚,黑牡丹和李國樑的感情線就有些尷尬了,感覺黑牡丹這個角色設置除了添亂沒有什麼實質的作用,原型可絕不是這樣的形象…另外,很多臺詞和口型對不上真的很讓人難受…總之作爲一部爲國慶獻禮的片子還是很能燃起人們民族自豪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