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感動中國2021年度十大人物觀後感範文(通用19篇)

感動中國2021年度十大人物觀後感範文(通用1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動中國2021年度十大人物觀後感範文(通用1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感動中國2021年度十大人物觀後感範文(通用19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

今天,學校組織統一觀看《感動中國》,十數年以來,一直陪伴着我們,許許多多的感人故事彙集在一起,就成了《感動中國》這一節目。

十幾年,我們爲它灑下無數淚水,這些事蹟無時無刻震撼着我們的心靈,影響着我們的行爲。

這些人物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與我同歲的壯族小女孩——何玥。她從小就是一個熱愛幫助他人的可愛的小姑娘。無論她生活的多麼困難,她也總是選擇去幫助他人。可爲什麼?這麼一個可愛善良的小姑娘會得了腦瘤?我爲她那短暫但又絢麗的生命感到惋惜。

在她最危難的時刻,老師捐給她的兩千多元錢她再次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捐出去!她是一個偉大的姑娘!在危難的時候還不忘記幫助別人。在她得知她的病情之後,她很坦然的對她的父母說:我要捐獻器官。一句很普通的話語,但其中包含了多大的意義!這完全不像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說的話。正如她姑姑所說,那時的他,腦袋裏應該長滿了讓她痛苦不堪的腫瘤,但誰又想得到,她會做出這樣一個驚人的決定。

這世上每天都有數萬人或者更多的人死去,但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出與何玥同樣的決定呢?與她同齡的恐怕就更沒有了吧!我不懂,何玥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她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是否是在想那些的得到救助的人的高興而又愉悅的表情?這世上有多少人擁有着這樣的想法:既然是完整的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一定要完整的離去。但在何玥這個年僅十二歲的少女看來,只要能夠幫助他人,做一切都是值得的,哪怕是在死後捐獻出自己的器官也在所不惜。

何玥就如一株頑強的蒲公英,飛到哪裏,都會留下屬於她的痕跡。她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她留下的那些器官在其他人的身體裏繼續存活。沒錯,何玥她永遠都會活在這個世上,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存活,更是屬於精神上的存活!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2

今天下午,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讓我感觸良深。

我們看了四個人的事蹟,都是非常震撼人心的。有“兩彈一勳”朱光亞,他和他的工作夥伴僅用了兩年零八個月就製造出了核武器,向全世界宣佈:中華人民從此強大了!這份對科學的執着追求不得不使我們敬佩;有“無臂鋼琴師”劉偉,他在一次天災中失去了雙臂,卻學會了用腳做事,並學起了游泳,準備參加殘奧會時,卻又患上了疾病,不能做激烈的運動。可他並沒有氣餒,又開始學習彈鋼琴,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成爲了一名出色的鋼琴師,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堅韌不拔的性格不得不讓我對他豎起大拇指;有孝女孟佩傑,自幼被送給養母撫養,可養母癱瘓了,養父也走了。十多年來,她一直照顧着養母,每天爲她打理起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份孝心着實感動人心;還有愛心老人白方禮,年邁的他一直爲貧困學生捐款,這位老人用他的愛心詮釋了生命的美麗......

在這些人中,令我最感動的是劉偉,他雖然被無情的命運奪去了雙臂,但是他並沒有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用腳學會了吃飯、寫字、穿衣服。他又想起了學游泳,在一番刻苦訓練下,他終於學會了游泳。可是又是一場病讓他無法劇烈運動了。萬籟俱灰下,他又開始了學鋼琴的艱苦旅程。用腳彈鋼琴,他需要做比常人更艱苦的訓練,終於,他學會了彈鋼琴,成爲了優秀的鋼琴家。他用腳彈奏出了生命的美麗,用堅持詮釋了生命的偉大!如果換做是我,我肯定不會像他這樣堅持不懈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他這份堅持實在是令我欽佩! 我要感恩他們!我要記住他們!我要以他們爲榜樣向他們學習!感動給人無窮的力量,人類和諧需要感動。令人感動也並不難,並不一定要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情來。其實,只要我們擁有一顆愛心,付出真情就能體現人類的真、善、美,感動也就無處不在。有時一個眼神,一句話,一條短信,一元錢??就能讓他人從我這裏獲得快樂或幫助,從而溫暖了人間,感動着你我。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多好的歌詞,多美的境界!我們將一起爲之努力!

讓我們懷着一顆敬佩的心,向他們致敬吧!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3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落下了帷幕。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溼潤。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敲擊着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

獲得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沒有人是爲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爲忠於自己的內心,緣於愛。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愛需要傳承。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詩人曾經說過:看一眼鳥兒的飛翔,就可以減輕心靈的重壓,能激活潛藏在內心的某種渴望。感動,是我們內心被打開時的那一道優美的弧線。

看到那些人面對信仰和追求的義無反顧和淳樸,或許對今天習慣於功利也擅長於鑽營的我們大多數來說,他們很傻。的確,他們傻的讓我們爲他們價值觀的單一感到不可思議(尤其文化多元的當下),因爲在追逐個人名利與權勢時,他們卻在爲改善這個世界而努力,不單爲了自己,更多的是爲了將來的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你我他,哪怕力量微小,但仍在堅守真正的高興,唯有發自內心的喜悅纔給得起,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悅的來源,但付出後的喜悅更持久。我們要相信那些美好,相信它們,你和我也會變得更加美好!對身邊的人而言,遠離現實和功利的我們會帶給他們更多陽光的生活態度。如果我們還

沒有那樣博大的胸襟,也沒有高尚的奉獻精神,也不要氣餒,並不是每個人都要那麼高尚,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高尚,但是,在積極的道德和消極的道德里面,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和精力踐行積極的道德,那麼我們可以先從消極的道德開始,選擇不傷害、不破壞、不賤踏。所以,我們要做個溫暖的人,你我溫暖,身邊的人就溫暖,世界也會有溫暖!

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們疲於張開發現美的眼睛。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眼前,處處都有令人感動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獻、踏實嚴謹的老前輩,也有積極鑽研努力的年輕人,有關懷體恤員工的領導、也有相互關愛的同事,都閃耀着獨特的個人魅力,在一點一滴中都流淌着感動,撞擊着我們的心靈。張開眼睛,去發現身邊小細節中隱藏的,被忽略的感動吧!

都說中國夢,中國夢其實源於每個人普通的夢,關鍵在於有愛,在於堅持愛、傳承愛。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每個人都行動起來,我們的明天會截然不同。“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努力奮鬥,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一定筆直又開闊,是一條光明大道!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4

有一種感動,讓我們心潮澎湃;有一種感動,讓我們爲之鼓掌喝彩。這一種感動叫做——人間真情。讀了《感動中國》,再度重逢了這種感動,瞭解了那些平凡中又透着不平凡的人物,他們,正如春天那和煦的陽光,折射出靚麗的七彩光芒,璀璨的讓所有人肅然起敬。他們,激發人們向上的精神,暖人心脾。沒錯,他們暖到我心裏,暖到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

誰也不會料到,年輕的軍官孟祥斌一家在給女兒買紅皮鞋的路上,不幸降臨了。幸福的團聚瞬間變成了殘酷的永別。走在婺江邊上,孟祥斌因下水救一位輕生女子而獻出了年僅28歲的生命。誰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誰都知道,生命是無比珍貴的。而孟祥斌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軍人,他也知道生命的重要性,爲什麼他還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浙江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楊建華說:“孟祥斌是一個道德的楷模,他的壯舉,潛移默化地深深感染着我們,影響着我們,激勵着我們”。

是的,道德是一種財富,是一種資源,它推動着社會更好,更健康,更良性地發展,孟祥斌的壯舉應該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我們常常無時無刻地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許意義不在於追問,而在於行動。孟祥斌用縱身一躍放大了自己生命的價值。孟祥斌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一個生命。這,難道你的內心不掀起波瀾?原來,社會上還是有值得人敬佩的事情。

還有一些獲獎人物,和他們引人深思的事蹟。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帶來的事蹟也許也稱不上偉大,但他們的執着與堅持把我徹底折服,在他們身上,能看見小草般堅韌不拔的品格。

讓我們牢記這些精神,牢記這些事蹟,牢記這些感動吧!讓我們在被感動的同時,也去感動別人,讓中國充滿感動!讓我們以那些人物爲榜樣,學會感動,付出行動,讓我們的祖國更強,更大,更繁榮!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5

4月19日晚,在青海衛視和湖南衛視舉辦的“永不放棄,向生命致意”賑災晚會上,湖南衛視主持人張丹丹深情講述了一個《省委書記與村支部書記的碰頭禮》的故事。

喜歡看湖南衛視的觀衆都知道,張丹丹是比較會煽情的那種主持人,許多次主持節目的“聲淚俱下”,讓人們忍不住流淚。但是這一次眼淚止不住掉下來,並不是因爲張丹丹的聲情並茂,而是因爲省委書記和村支部書記的故事,很真實,很樸質,卻很感人。

故事情節大致是這樣的:4月17日上午,青海省委書記強衛來到玉樹震災最嚴重的結古鎮以及周邊村莊進行視察。扎西大同村263戶村民的房子在地震中全部塌了。強衛來到這裏,結果村裏的村幹部都不見蹤影,爲此一向溫文爾雅的他十分生氣,發火了。

隨後他路過一個物資發放點,居然發現村幹部全在那裏。

強衛親切地拉着扎西大同村村支部書記才哇的手問道:“你家裏面怎麼樣?”這時,旁邊別的幹部給才哇充當起了翻譯,“家裏死了三口人……但是他一直沒顧上,白天晚上一直在爲村裏的'事情忙活……”強衛這才知道,才哇和他們村裏的所有幹部和黨員這幾天一直在幾個物資發放點忙着分發物資,安頓災民,基本沒有合過眼。

強衛書記哽咽了,那一刻,他無法表達對這些基層幹部的敬意,因爲在這份真愛面前語言顯得太蒼白了。同樣,那個七尺康巴漢子的村支部書記才哇也不知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對省委書記的感激,省委書記比誰都操心、比誰都累、也比誰都難受,說再多感謝的話都顯得蒼白無力。就這樣,兩個鐵血男兒本能地將頭碰在了一起,那一幕,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也感動了電視機前廣大同胞。

“碰頭禮”是藏族最親密的禮節。行禮時雙方臉擦臉、額觸額或頭碰胸部。這種禮節只有在家人或最親密的人遠行時才舉行。作爲一個省“最大的官”和“最小的官”,一個是省委書記,一個是村支部書記,按說應該地位懸殊,親疏有別。

可是在這樣的地方,在這樣的場合,此情此景,怎能不百感交集?不是親人,就是親人,在困難面前,大家都是一家人!他們用最親近的“碰頭禮”,傳遞着一種信心、一種力量和一種希望。

這一“碰”,碰出了黨羣幹羣的魚水之情;這一“碰”,碰出了藏漢同胞的血脈之親;這一“碰”,也碰出了災區人民的必勝信念。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6

愛是一種付出,一種幸福,愛是神聖不可分割的東西。愛有廣泛的寓意。愛令人內心無比溫暖。

愛是一種付出,在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評選中。有一位老人名叫林俊德,他給我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在醫院的病牀上,行動困難。可是他是一位制核人員,他有堅強的毅力,一種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令人歎服,他在臨死前也要完成核試驗。他說“我雖然時間不長,但是我也要完成自己該做的我一定不能給後人留下麻煩”。這是他說的一番話,他的這番話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所有人都煽然落淚他是我們心中的制核英雄他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縱死終令汗竹香”

愛是一種幸福,有一種愛叫做幸福,有一種愛叫做母愛,有一種精神叫做堅持不懈,永不言棄。一位中學的語文教師,他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孝子,母親心中的好兒子,他用他的堅持不懈一反無常的照顧一位老年癡呆症的母親,他從沒有叫苦叫累,他也沒有因此而耽誤他的工作,同樣,他的這種精神也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孝更絕倫足可訡”

愛是神聖高尚的東西,有這麼一位剛從北京大學畢業的大學生,被分到農村工作,他的職業是教書,他在這裏用愛教會了孩子們該怎樣去愛。原本二十八歲之前的她是她工作結束的時間,可是當她走到離教室不遠的山坡上的時候,她的身後卻發生了令她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動聽的讀書聲,正是這悅耳的讀書聲把她的心徹底留在了這裏,留在了這貧窮的山村。

此後,她與同學產生了一種親如母女的關係,同時她用她的特有的一種精神拯救了她的學生,也讓她在2012年高位截癱,他就是最美鄉村女教師——張麗莉。她的這種精神被譽爲“冰雪爲容玉作胎。

他們都用自己的心點亮了別人,點亮了世界。奉獻了自己,使全世界充滿溫暖。

蒲公英的生命在風中延續,荷葉的生命在愛中延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7

巍峨的大山間纏綿着洶涌的河水,懸崖的盡頭滿是等待,李桂林就是在這般“壯觀”的山水畫中“行走”。

天路,看到那條細長而又搖搖欲墜的天梯,我馬上想到了天路,我從未見識到神奇的天路,所以天路在我的概念裏大概就是這樣的一段路。

我也大概記不得李桂林那樸實的臉龐了,可我對那條天路仍歷歷在目,而天路上那個斑駁的身影也是我無法忘懷的,李桂林的背影。

這條路他走了十八年,而路的盡頭是一羣赤着腳等待知識澆灌的幼芽們,千百個日日夜夜,這座大山,這條河流,這條天路,見證了李桂林與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也目睹了李桂林那搖晃而不令信念的生命曙光留下的處處痕跡。

我對幾個鏡頭物別有感觸,這條用希望和信念鋪成的生命之路,節節梯架上早已是坑坑窪窪,那一層層破開的木皮勾勒出一步步堅定的腳印,在繁華都市的我們,從來都不曾知道,在遙遠的地方李桂林每天經歷着什麼樣的考驗。大山深處的他與孩子們,似乎也在度過着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的清淨生活,他們不知道什麼高科技,不懂得所謂的信息時代,城市的生死沉浮與他們無關,可他們卻是大自然最親密的朋友,可以領略到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可以縱觀羣星璀璨的茫茫星際,更而況,還有李老師用生命譜寫的交響樂章,誰說他們沒有廣大的見識,他們擁有最沒有雜質的心靈!

人過留痕,雁過留聲,深邃天空上的火紅太陽映透過懸崖邊的無名野花,那陽光也如清澈臉龐一般明亮,願你永遠照耀在遠方!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8

杜梅捷:貪污,潛規則,真情大愛樸實的心,我們的生活彷彿與感動中國離得不太一樣。……也許感動中國很豐滿而現實很骨感,但在面對苦難之時,我們需要的不正是一份豐腴而真實的感動嗎?如果連我麼的主流媒體也在抱怨着現實,只呈現黑暗,與我們同仇敵愾,那又有誰來點亮我們的生活呢?我們可以看着“我今年二十七八歲”的視頻鬱悶當下的慘淡,我們可以看着《老男孩》的電影追憶過去的美好,但我們無法逃避的就是每一個真實的存在着的今天。當感動中國催下了我們真心的淚,當感動中國喚起了我們心中的愛,我們可以說,我還相信真善美,我還相信愛,我還相信這個世界還有地平線還有光明,還會有一雙與我一同哭泣的眼睛,握在一起的手,如此我便會滿懷力量滿腔溫暖走下去。

侯晨曉:我想或許真的需要傷害一部分人去驚醒大部分人的良知,可是爲什麼是這些英雄,事情本身已夠殘酷,卻還要反覆提及,每每落淚,頻頻悲痛。我不喜歡這些真人真事的節目,可是這確實是大勢所趨,中國人的精神已經在不可遏制的衰退,只能通過這些來警示心靈,喚醒良知,書籍電影音樂話劇等的作用已越來越弱。

崔桐菲:每次看感動中國總會掉淚。但它帶給我的,應該不僅僅是感動吧。他們中有科學家也有再普通不過的農民,可是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懂得付出,他們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記得一個草原醫生說:幫助他人,讓我有了一種被需要感。我們都應被需要,誰都不想是多餘的,誰都在想在別人看來是有價值的。他們的那種偉大,也許是我用一輩子的修煉也打不到的吧。他們讓我懂得了一個人的人生目標也許不是安逸和舒適,但一定是心中的真正的幸福,是體現了自己價值的快感。

張學煜: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感動,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忙碌的生活或許已經讓我們麻木,而感動中國卻能喚醒我們心中那份沉睡已久的善良。那些大愛,其實不僅存在於他們的心中,也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只不過我們被利益私心矇蔽了雙眼而已,我們卻很難做到無視功名利祿的誘惑,但他們可以。

薛坤瑤:感動中國的意義不是爲了關注那些有故事的人,而是換回每個人心中潛藏的真情。在過去的一年裏,這些人感動了社會大衆,具有很撼人心的力量,引起人們精神的淨化昇華,體現了當代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當選的人無論他們的身份背景經歷有多麼的不同,其人格精神都深深感動着億萬中國人。他們用靈魂詮釋個人對國家對社會應擔當的責任,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純真情感。正是:正氣英氣才氣壯氣豪氣,氣氣沖天;親情友情師情民情國情,情情動人。

吳越:我一直都認爲這個世界是冷漠無情的,看過太多子女因不願贍養老人而別告上法庭的事例,也看過太多肇事司機撞到人後故意倒車將其壓死的事故,他們好像都爲錢放棄了良知,失去了本性,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幾乎人人都在嚷嚷着:善良能當飯吃嗎?負責能當錢花嗎?可是感動過中國讓我看到了還是有人願意不計回報的付出,還是有人願意保持本心,孫東林孫水林兩兄弟是對“信譽”一次最好的詮釋,中國最美洗腳妹就是“人格”“善良”的代名詞。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對有些人來說他們是社會格格不入的一類,但在有些人眼中他們是時代的標杆,是人性的代表。只希望心中還尚存些良知的人們可以向他們學習,這樣這個社會纔有希望,人類才能可持續發展。

王梓木:今年的英雄觀衆讓人們感觸最深的還是譚良才、王茂華翁婿,火場中的三進三出,他們能夠預料到自己所要面臨的結果是生與死的考驗,但他們歷經三次不曾退縮……27歲的王茂華用最後一堂課完成了生命的昇華,向英雄致敬!我同樣也在反思殺人償命的傳統觀念。我不認爲一個已經在臨終前向獄警說出“謝謝你”的犯人是十惡不赦的。廢除死刑是司法進步與人權維護的重要標誌,我國最新修訂的《刑法》中也減少了很多死刑罪名。我覺得我們首先應當抱着一種寬容的態度去看待去理解那些有錯誤但誠心悔改的失足之人。文藝的說:播撒愛與希望的種子。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9

華麗的屏幕映在我的心中,爲他們的事蹟感動。

在這些人羣裏,有的是爲了國家事業而忘我工作,直到自己的生命結束,令人敬佩,有的爲家人,爲他人平凡的付出,有的爲了孩子,失去雙腳,但她卻擁有了一雙隱形的翅膀。

高淑珍今年56歲,是河北灤縣司各莊鎮窪裏村的一名普通農村婦女。因爲她的兒子王立國4歲那年落下了殘疾,不能上學,便想在家裏辦個小學堂,後來她發現也有一些因殘疾不能上學的孩子,便在家裏舉辦了學校,自己的女兒王國光是老師。

這學校一開就是14年。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裏,她收了近百名得殘疾孩子,但卻未收過一分錢。接受的孩子越來越多,雖然高淑珍精力有限,負債累累,但她卻從未對那些慕名而來的孩子們說“不"字。無論有多困苦,她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只爲能讓孩子們的生活過得好一點些。“我一天出去掙十塊二十塊,給孩子們買點好吃的,我心裏頭歡喜,騎着車子都有勁。”她說。

像高淑珍那樣的人還有很多:林俊德、陳斌強、何玥、高秉涵、陳家順、張麗莉、李文波、周月華、艾起、羅陽。記住這些名字吧,正是因爲這樣的人,才讓我們的家園,這個世界,充滿光明,充滿濃濃的,甜蜜的,感動人心的愛。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0

星期五下午,老師讓我們看了《感動中國》中的兩位人物,林俊德,陳斌強,我覺得我最敬佩的人是林俊德。

林俊德是一箇中國工程院院長,他在住院期間,只顧着工作,連拖了三次手術,所以,林俊德和死神展看了殊死搏鬥。他每天很早起牀,坐在椅子上拼命地工作,醫生說他這樣不能坐着,坐着只能讓病情加重,可是他執着的跟醫生說:我能行,我要把工作內容都傳到電腦上。這時,醫生也被林俊德感動了,答應了他的請求。林俊德從早到晚都不休息一次,他的老伴和醫生都勸他快點休息,免得病情加重,可林俊德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了勸告。

終於有一天,林俊德再也扛不住了,他同意休息一會兒。可是,當他閉上眼睛就再也睜不開了。

看完我熱淚盈眶,心想:林俊德也太拼命了,自己快要死了,還這麼拼命的工作,從早到晚連休息都不要,甚至連拖了三次手術,還要每天早起工作,我真感動,很驚奇,所以,我要向你學習,以你爲榮!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1

星期四,我們看了《感動中國》,這個節目裏講述了11位感動了你我,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更感動了中國的人物,他們是:樑萬俊、田世國、任長霞、袁隆平、明正彬、徐本禹、劉翔、牛玉儒、孫必幹、中國女排……他們有的是飛行員,有的是警察,有的是運動員,有的僅僅是一個很普通的老百姓。但他們卻用樸實無華的行動感動了你我,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更感動了中國。他們中間,有些人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有些人與死亡擦肩而過,生活在生死邊緣。

我對田世國的印象最深,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沒有多大成就,但他卻感動了許許多多的父母和兒女。在他母親需要換腎時,他毫不猶豫的站了起來,把自己的子腎捐給了母親,爲了消除母親的擔心,他在和醫護人員的幫助下,一直都沒有讓母親知道是自己把腎捐給了她。老人家到現在還一直唸叨着要親眼見見那位捐腎者,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在他身體裏的那個腎是自己大兒子的。看到這兒,我不禁熱淚盈眶,想到自己平常對父母的態度,我很慚愧。別的家庭都是父母給兒女捐腎,而田世國卻給父母捐腎,這怎麼會不另人感動呢?平時我在家裏是“小公主”,向來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偶爾會幫媽媽承擔點家務,和田世國比起來,我簡直太微不足道了。他那種尊敬父母的精神另我感動,我也一定會好好孝敬父母,回報父母的。

這11位獲獎者將永遠留在我心中,將永遠感動着我。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2

每一個榮獲“感動中國人物”的人都是令人非常敬佩的,但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快樂的巴郎”。他沒有朱光亞的卓越貢獻,沒有吳孟超的精湛技術,沒有劉偉的超越極限,沒有劉金國的鐵血意志。但他,卻有着別人沒有的一份堅定和踏實。

當我看到視屏中,阿里木在賣羊肉串辦助學金時,我就感到很驚奇了,賣羊肉串?一年纔有多少錢啊?我不解地繼續往下看去,當我得知阿里木整整賣了八年羊肉串時,我的嘴就已經呈現出了O型。我記得畢節學校裏的老師說:“阿里木基金,是畢節學校裏最少的一份基金,但它的分量,也是最重的。”

我無法想象阿里木在八年的日子裏是怎麼挺過來的。資料說,他生活上每一方面的花費都嚴格控制在了一塊錢,每天的飯菜就是一個饅頭加一碗涼粉。他烤得香香的羊肉串卻從未自己吃過。我一想就覺得太驚人了,如果是我的話,可能會有這樣拒絕誘惑的決心嗎?恐怕早就自己把羊肉串吃得精光了吧!

還聽說,阿里木爲了省錢不願買鬧鐘,於是天天請街坊鄰居早早叫他起牀。嘿嘿,如果是我的話,估計一羣人後我起牀我也懶得起吧,想想都覺得面紅耳赤了,阿里木八年如一日地堅持賣羊肉串,不說別的,光是他的毅力和精神就足以讓我仰望。

再次咬一口羊肉串,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羊肉串的味道越來越不同了。因爲,當看到羊肉串時,我又會想起那位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3

十個小人物用自己的故事讓13億人的心靈感到顫動,他們的靈魂高度都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林俊德便是這樣的人物,一生爲科技事業付出,在他眼裏惟有把鮮血灑在中國科技才值得。

在影片中,林俊德很早就投身於覈實驗中,見證了我國覈實驗的發展歷程,就是周總理對他也有極好的評價。可他於一年前被查出患癌,治癒的機率不大,他得知自己的病情,非常淡然地繼續工作。過了不久,他的病情惡化,躺在了病牀,四五根管子深入他的血肉,痛自然是不可免的,可他說:“躺在病牀上的是病人,坐起來的是正常人”,家人攙扶着他坐起來,他勉強地將兩隻手放到電腦的鍵盤上,這時,他身上仍然插着各種輸管,嘴上還帶着一個呼吸罩。他全心地投入於科研工作的編程中,在他的身旁,醫生護士都在爲他擔心着。這樣一直過了很多天,2012年5月30日下午,他感到已經無法繼續坐在病牀上工作,便讓人辦公桌搬到了病房中,堅持工作了5個小時,他終於得到了休息。2012年5月31日20時15分,他在堅持工作了長時間後,久別於人世。

林俊德把自己的生命付諸於了科學事業,拿自己的時間,他把能夠擁有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崗位,最後還在向目標衝鋒,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撐起生命尊嚴的軍人。他的腦海裏只有科學的實驗計劃,其實他對國家的付出夠大了,他又爲何如此執着,將生命獻出呢?或許在他眼裏,一條命換來一個科學計劃,科學計劃能換來中國未來科學的發展,一條命值這麼多,鮮血灑得如此燦爛也便是值得的。他去世前曾說過將自己埋於馬蘭,馬蘭是個黃沙漫天的地方,而他的故鄉卻是一個溫暖可愛的地方,他的心裏已經被愛國情懷徹底霸佔了。

最後,那一根柱子上赫然地出現了一句詩:縱死終令汗竹香。即便戰死,也要使自己的名字在史冊上千古留名,我還記得一句話“爲國當軍,捐軀於國家是當然的,鮮血灑於五星紅旗之上才更爲耀眼”。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4

在感動中國的人物評選中,你還記得那句話嗎?“他們走過半個地球,最後在小山村駐足,他們要開一扇窗,讓孩子發現新的世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夕陽最美,晚照情濃。”在衆多的感動人物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最美鄉村教師朱敏才和孫麗娜。

在退休的年紀裏,在大部分人選擇安度晚年的時候,他們兩位卻選擇了自己當初的夢--支教。或許在我大學的時候我還能理直氣壯的說支教不會,可是就已經工作快兩年的現在的我來說,卻沒有了當初的勇氣和幹勁,不是我怕累怕苦,而是我知道我是不能堅持下來的。因爲現在學校的那些事情都已經讓我感覺忙不過來了,所以我是由心的佩服他們。並且要知道年輕一代的我們有多少人願意放棄大都市的繁華去到破舊的山村就業,只怕那是很少很少,而朱老師和孫老師卻去了,去了那連廁所都只是一個坑的地方,去了那連洗澡都是奢侈的地方,就只是爲了可以讓孩子們讀到書,爲了祖國下一代的希望。

同樣作爲老師的我,我感到佩服也感到慚愧,佩服他們的勇氣,慚愧自己在條件優於他們的同時卻還沒有他們那種對孩子全心全意的愛。朱老師可以說是倒在了講臺上,直到自己躺在病牀上還在想着孩子們,還在想着教育。可是我卻沒有,捫心自問,我不能無愧於心的說我的夢想是教師,我要爲教育而奉獻自己的一生。因爲在很多方面我做的都很不到位,在學校任務多的時候我想過逃避,在差生的教育上我想過放棄。這些當初的想法讓我現在看來,在看到朱老師和孫老師的事蹟後我覺得自己太慚愧了,不僅是對自己,更是對我所教的孩子們。要知道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有很多個五年級的學生,可是對於學生們還是他們的一生只有一個五年級的老師。我們要正確對待每一個學生,最起碼要用一顆真心去對待學生,對待教育。

我知道說什麼都不如行動來的實際,所以我要從現在開始用行動來表示我的態度。做一個真正的教師,真正去實踐教師這一職業。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5

三月二日,在學校領導的精心組織下,學校老師有幸觀賞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朱曉暉的事蹟。看完她的事蹟,我的內心久久不能釋懷。這簡直就是當代的張子騫,傳揚孝道,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最好的“仁孝行於家”的事例。

古人云:天地有道爲善,孝道之首爲敬,敬道之首爲愛,愛道之首爲孝。朱曉暉與重病父親的十三年相守將善、敬、愛、孝體現得淋漓盡致。

善,在詞典裏的意思是善良、善行,儒家亦稱之爲仁。孝,字典解釋爲孝順,堅持奉養父母。

從事蹟中我們不難看出朱曉暉的仁與孝。說她仁孝,是因爲她知道父親將她從小帶大,她就要將父親照顧到老。說她仁孝,是因爲父親突發腦溢血,生命垂危,她卻不拋棄,不放棄。說她仁孝,是因爲這一相守照顧,就是十三年載。

從父女倆蝸居在小小的只有十八平米的車庫裏,可知他們生活之艱辛。全家的生活來源僅靠着父親微薄的一千多元的養老保險。雪上加霜的是父親病重,醫療費用代價又極爲昂貴,在這種艱難的局面下,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心力交瘁,離她而去,生活的打擊愈來愈重。爲此,父女倆只能省吃儉用,艱難度日,用愛寫詩的朱曉暉詩中的一個詞來說就是咬緊牙關。

爲了節約開支,朱曉暉放下大學生的顏面,時常去菜場撿些廢棄的菜葉。當我聽到朱曉暉在短片中說:她在市場裏看到折價的10元褲子和鞋子卻捨不得買的時候,她和父親在吃年夜飯只有四個菜還算奢侈的時候,我才能深刻的理解到他們生活的窘境。

然而,生活再窘迫,再困難,朱曉暉都沒有放棄父親,放棄這個家。她說:我爸活着,全家就是幸福。這句話深深地感動了我。當然她沒有光說,而是用行動證實了爲了父親,放棄一切。爲了敬守孝道,她無怨無悔。

“既然面對生活,就不要考慮那麼多細節。”朱曉暉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飽含着深情,充滿着堅強、樂觀的鬥志。因爲在她的生命裏,有着堅定的方向。

再看看當代的很多年輕人,他們的做法與仁孝大相徑庭,父母將他們從小拉扯大,悉心照顧,然而等他們翅膀硬了,就變得相當絕情無義。對父母置之不理,更有甚至對父母非打即罵,喪盡天良。對比片中的朱曉暉,這些人良心何在,仁孝何在?

百善孝爲先,在中國這個悠久的歷史古國裏傳承千年,觀當今之勢,似有不興之象。惟望天下仁人志士,順天理,復孝道,共肅五倫。讓仁孝行於家,行於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6

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後,讓我深有感觸。我覺得一個人活着最需要有一顆博愛的心。

有一位教師她曾經說過:我以一個愛字爲準責,愛生邊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一位神兵他百折不撓、百鍊成鋼,是真正的兵中之王。孫炎明用生命詮釋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用微笑詮釋着什麼是工作。

其中最讓我敬佩的是王維。他是一位軍人,當泥石流發生時,妻子把一個救命的電話打給了他,可是正在救人的王維根本沒聽見這個電話,當他再休息時,別人告訴王爲他妻子和小孩一起被泥石流吞沒了。那個電話留給她一個悲傷,留給我們一種力量,告訴我們愛人就是愛自己。在災難發生時有許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救家人,可王維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去救災民,這點讓我十分敬佩。噹噹災難發生時救羣衆而不救家人的人還有許多。如才哇就是。

才哇是一位鎮長,當時他們村莊發生了地震,女兒打電話告訴他,媽媽遇難了,叫他趕快回家。可是才哇並沒有回去,而是在幫助遇難的村民,一直到下午纔回家處理事情。我覺得他是一位捨己爲人,一位負責人的男人,對村民有着深深的愛。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7

《感動中國》對“年度人物”的定義是:人物事件發生在本年度,或者人物在本年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而有資格推選爲“感動中國”的人物須具備以下一種或幾種特點: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推選標準

①爲推動社會進步、時代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獲得重大榮譽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②在行業中具有傑出貢獻或重大表現,國家級重大項目主要貢獻者;

③ 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

④ 以個人的力量,爲社會公平正義、人類生存環境作出突出貢獻;

⑤個人的經歷或行爲,代表了社會發展方向、社會價值觀取向及時代精神;個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現特別感人,體現中國傳統美德和良好社會風尚。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8

“仁孝行於家”五個大字,是對孝女朱曉輝事蹟的最高評價、最好詮釋。在學校開展的感動中國人物觀禮中,朱曉輝的事蹟深深地打動了我。有些老師都哭了,我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其實“孝”是每個身爲兒女都應該做到的,既是應該也就沒什麼感動,而我是被她對父親的愛所感動。有時候一些“應該”“必須”“理應”“規定”,乃至“法律”之下,都有人做不到盡“孝”,讓父母露宿街頭、對父母拳打腳踢,甚至有讓父母住豬圈的髮指行爲。他們不照顧父母,不孝順父母,不感念父母生養之偉大,不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情,在這光怪陸離,追求現實的社會中,丟棄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丟掉了做人的良心,失去了爲人的品質。朱曉輝對父親的愛超越了一切,只有對父親的愛才讓她陪伴照顧着父親13年,正是這種愛的力量才讓她走的這麼遠這麼久。4700多個日子過來了,許多的困難挺過來了,真是“孝心感動天”!

這兩天,我媽在跟我抱怨我的表弟,臨走時沒有給我舅舅生活費,連他女兒的學費也不留。整天就知道抱怨自己的父親沒有本事,沒有給他足夠的錢用,曾經說要20萬,一個“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哪來這麼多錢?爲此矛盾紛爭也不斷升級。對於這樣的行爲,我都無語了。也不知道我表弟怎麼想的,也是做父親的人了,卻還要折磨自己的老父親。有時候看到我舅舅,我心生可憐之情,卻也說不通表弟。在社會這個大染缸裏,他只學會了抱怨,憎恨,仇視,沒有學會感恩,理解,沒有學會怎麼去愛父親。再來看看朱曉輝,放棄了自己的所有所有。一個只懂得索取,一個只懂得付出,都是爲人子女,差距乃是天壤之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爲子女付出的像海,而我們的回報卻像卷卷溪流;有俗語說“一母十兒好養活,十兒難養一老母。”愛是不同的,愛的份量也是不一樣的,我相信好兒女知道自己怎麼盡孝,好兒女也知道怎麼去做孩子的榜樣。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9

感動中國這一節目一直倍受我的關注。昨晚的“感動中國”已經是第十三年了。節目中的感動人物依然值得我們去讚美。

第一位:于敏。他是一位中科院院士,胸懷報國的夢想,在中國首枚原子彈爆炸成功後,爲了儘快研製出更先進的氫彈,他隱名埋姓,深入大西北,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不怕苦,不怕累,與其它科技人員創造了僅用2年多時間就研製出氫彈的世界記錄。向世界證明:中國強大起來了!當大家評價他爲“氫彈之父”的時候,他非常謙虛的說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真是“報國心皎潔”。

第二位:朱敏才,孫麗娜夫婦。朱爺爺是一名外交官,孫奶奶是一名老師。他們退休後,仍不忘爲祖國做點事情,於是便去偏遠的貴州山區小學支教。他們離開城市優越的生活環境,不畏艱苦,即使生病了仍一直堅持着,直到累倒講臺上。真不愧於“爲霞尚滿天”的稱呼。

第三位:他化名“炎黃”。他本來事業有成,非常富有,更有着高貴的心靈。爲了捐助敬老院、窮困山區……,他賣掉家產,使用化名,一捐就是幾十年。他真名張紀清,自己卻過着非常簡樸的生活,若不是由於在銀行辦理捐款後暈倒,大家都不知道他的真名。以他爲榜樣的志願者隊伍有許多個了,真是“涓滴見滄海”。

其它的如隴海大院、師昌緒、中國援非醫療隊等等,他們的所作所爲突顯出了我們中華民族團結、奉獻、寬厚、愛國、博愛、互助的傳統美德。他們是普通的個人,是不平凡的羣體,他們的光輝照耀着中華大地,照耀着世界,影響着我們每個人的心靈。

這就是感動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