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種樹的牧羊人》觀後感精選範文

《種樹的牧羊人》觀後感精選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導語:動畫電影《種樹的牧羊人》展現了個人力量的渺小與偉大。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優秀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種樹的牧羊人》觀後感精選範文

  種樹的牧羊人優秀觀後感【1】

本片可以看做是一篇記人散文,採用了“限制性視點”來講故事,感人至深。

敘述視點可分爲全知性視點和限制性視點。全知視點是指敘述者是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無所不在地敘述出影片中任何一個人物所知或所未知的一切。敘述者有絕對的自由,在敘事的時空中自由地行走。限制性視點指敘述者在故事中只知道部分內容,有時候敘述者所知的等同故事中的一個人物,敘述者象鬼魂附體一樣附在故事中的某個人物上。限制性視點主要有第一人稱視點,第三人稱視點和客觀視點。第一人稱視點在小說中常用“我”的形式出現,在電影中,畫外音經常是第一人稱視點的外在形式。當畫面出現一個人物時,敘述者用畫外音說“我”。敘述者這時想把聲音上的“我”和畫面上的“我”等同起來。

本片在敘事方面一個突出的特徵就是採用局外人“我”的第一人稱視點,來講述種樹人的故事,通過“我”的耳聞目睹,所思所想,對種樹人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評價。“我”在本片中僅僅只是個旅人,一個過客,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因緣際會目睹了一個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變成了森林村莊。在影片中,“我”作爲一個見證人,使種樹人的事蹟具有極強的紀實性。由此,種樹人的故事才顯得真實可性,才產生了打動人心的力量。另外,“我”由於不是和種樹人朝夕相處,因此,對種樹人的生活實際上了解的並不是非常全面,但是這個地方滄海桑田的鉅變卻令我震撼,因此,種樹人的生活就具有神祕感和神聖感。

  角色分析:樸拙、寫實

  牧羊人艾爾哲艾勒·菲普爾:

外在造型上樸實穩重,留着小鬍鬚。“我”初次見到時,他用自制的罐子打水。因爲一直過着孤獨的生活,他幾乎從不說話,但一舉手一投足都充滿了自信。他燒飯給“我”吃,讓我喝熱氣騰騰的湯。他不抽菸,養的狗也很安靜。

由於兒子和妻子都因爲惡劣的生存環境而早逝,他從種樹中緩解了痛苦和孤獨,找到了幸福和滿足。兩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兩次災難性的事情,但這些都沒有影響到牧羊人的種樹熱情,他堅持在荒蕪的土地上不斷的種樹,絲毫沒有顧及戰爭的影響。他的身體漸漸地變得虛弱,但他從未因此而露出迷茫的神情。

也正象他所說的那樣:“如果是神讓我活下去,那我就種更多的樹,雖然現在只有一萬棵樹,這些樹就象大海里的一滴水那麼少,但是我還是會繼續種下去”。對於老人來說,種樹依然是讓他樂此不疲的事情,也是他生活本真,他找到了幸福生活的真諦。隨着時間的流逝,老人逐漸衰弱下去,也許他把心中的痛苦與煩惱都變成了動力,用自己的熱情在絕境中取得勝利,這樣孤獨的老人,恐怕到他死的時候連自己的語言都忘記的這樣一個老人,用堅韌和樂觀征服了大自然,征服每一個觀衆。

  政府官員:裝腔作勢,官僚氣十足。

二戰爆發前,政府裏的林業官員,水務官員先後到這裏調查,空談虛無的大道理,作爲政客的一場演說,沒有實質的政策和內容,只不過是到這裏來欣賞下美麗的風光罷了。大腹便便的官員拿腔作調和健康的種樹人的樸實穩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力的表達了導演對官僚們的厭惡之情。

  場景分析:

本片場景採用素描及淡彩畫手法,風格簡約,具有寫意的特點。另外還借鑑了印象派繪畫的`風格,強調個性和自我感受,着力描繪光影和色調,弱化結構,許多地方都是幾筆勾勒出輪廓,留給觀衆無限遐想。

在場景設計方面,對比手法的應用蘊涵着一種歷史滄桑感。其一是聲音對比,由沉重壓抑到明快活潑,由刺耳的風聲,顫鳴到有多種動物和鳴,使荒蕪和生機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二是畫面對比。由前面的素描到後來的水彩,樹林也呈現由陰暗到明快的變化,人物表情由呆滯憂傷轉向微笑歡樂。這些變化和整個故事的進展方向一致,開始是荒蕪貧瘠,後來是豐富多彩,由頹廢陰沉變爲喜悅和生氣盎然,視聽對比使觀衆直接感受到了氣氛的前後變化,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種樹的牧羊人優秀觀後感【2】

這是一部讓人很心酸又很感動的片子。最讓我心酸的是他窮盡半生,努力地使荒漠終於變成了綠洲。平凡的人也做出了這麼偉大的事情。他不受任何人或事情的影像,那麼坦然,面對事情沒有質疑沒有抱怨,沒有奢求沒有私慾, 堅持着,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是巨大的震撼,他只是追隨自己的所思所想。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成爲人間小小的樂土, 空蕩蕩的沙漠曾經悄無聲息而今卻充滿着人們的歡聲笑語,變化之大, 正在於他做得貢獻之多。我感動他的執着,無私,坦然。他以人們的幸福作爲他的幸福,足以。

相比之下,戰爭的存在顯得毫無意義,戰爭只是在災難,不僅破壞了人與人之間和諧美好的關係,還破壞了我居住的大自然。看了這部片子,我覺得我們也應該用心保護大自然,不是爲了私慾,這是一種義務,其實牧羊人也很環保,他使荒漠出現了綠色,想必這麼做也是因爲他想保護自然環境,知道在這麼戰爭肆虐沒有人在乎環境的情況下,環境一定會遭到很多破壞。他又有這麼一個環保之心。

與人玫瑰手有餘香,那牧羊人與人森林,手握幸福。爲自然,也爲他人做出點貢獻。幸福別人的幸福,纔是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