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600字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6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3K 次

導語:牧羊人日復一日的植樹,終於使荒漠變成了綠洲,使上萬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爲宛如救世的基督。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600字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1】

這是一個很長的繪本,不需要太多的展開進行講解,光是讀,就幾乎需要一節課的時間。在繪本中這本書的文字量算是很大了。 其實故事很平淡,講述的就是一個男人在種樹的故事。1913年我在普羅旺斯的一片荒漠中遇到了一個男人,這個男人五十五歲了,他在一片荒漠中種樹,每天選出一百顆橡樹子,然後種下去,每天如此,種了一年,種下了三萬多棵橡樹,其中有十分之一成活。然後他又種縱樹,就這樣一年一年,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老人還在種樹,老人種的樹距離他住的石頭房子越來越遠,幾十年過去了,我一次又一次去看這位老人,每次都發現這裏的樹變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環境在不斷髮生着變化,而老人也越來越老了,唯一不變的是老人一直在種樹。最後一次見到植樹的老人是一九四五年,和第一次相比,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當年的荒原上,已經通了公共汽車,已經形成了一個城鎮,已經有了泉水。而老人種樹,已經要到距離這裏四十公里以外了。這裏被發現的這片森林,已經有了護林員來管理。人們在這片曾經的荒原上面幸福的生活。可是這一切和老人並沒有什麼關係,老人依舊在種樹。在遙遠的遠方在種樹。 這位種樹的老人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夠做到的事情。上帝其實就在每個人的心裏。 在平淡中開始,在平淡中結束,可是卻在每一個聽故事的人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震撼!一個人的力量原來竟然有這麼大,一個人竟然能夠做出這麼了不起的事情來!這就是一個種樹的男人的故事……

人應該堅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爲追求心中的光明耐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愛是一種德行.崇高的愛.不但能體驗美.還能創造美.愛是種子.誰播種愛.誰就能收穫美麗.點評:孤獨.寂寞是人生的陰影.愛是迎接光明的使者.是人生充滿溫暖.充滿力量的源泉.文章從一本書中的一個故事入手.用牧羊人的故事.證實了“愛讓生活多份陽光的道理.牽帶引出當今社會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和急於求成.造成心靈世界的乾涸.提出社會應該關注.思考的問題.然後引用蘭德暮年的一首詩.告訴人們人生應有的態度就是淡泊寧靜.讓生活充滿愛.充滿陽光!文章語言富有哲理.引用故事精當.名言的引用則如畫龍點睛.作者的思想在字裏行間閃光.

一個人幾十年來做着一樣的事情而沒有質疑沒有抱怨,猶如神一樣的存在,沒有奢求沒有私慾,那種平凡而不平凡的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是巨大的震撼。估計也只能有這樣無私的心靈心無旁騖才能接近這樣的理想~!我不說他很偉大,因爲他只是追隨自己的所思所想,猶如苦行僧一樣內心只有自己膜拜的信仰而別無他物。

有一種幸福的境界叫做單純。

這種幸福看似平凡卻又難以到達。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2】

繪本總能給我帶來美不勝收的喜悅。最早接觸繪本是從李歐李奧尼開始的。起初讀不太懂,後來慢慢的`發現<鱷魚哥尼流>、<小黑魚>、<田鼠阿佛>真的太好了,讀完心裏很舒服,並感慨這些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繪本了。後來遇到了<奧菲利亞的影子劇院>,被震撼的無話可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覺着無法用語言來精確的評價這個繪本,但毫無疑問,這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繪本。昨天又讀到了<植樹的男人>,再一次被震撼了。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心中充滿了感動、震撼!

故事的背景是20世紀初的法國普羅旺斯地區,這個以熏衣草聞名全球的浪漫地區在當時只是一個荒蕪、破落、毫無生氣的荒漠。只有很少的人在這兒過着冷漠、憤恨、孤獨的生活。有一個牧羊人,他一邊牧羊,一邊每天都種100棵橡樹。由於氣候不好,種十萬棵樹,最終會只有兩萬棵樹發芽,而這兩萬棵樹中,最終只有一萬棵長成大樹。

儘管如此,牧羊人沒有氣餒,沒有沮喪,依然堅持不斷的種樹。因爲他覺的有了樹,就有了生機,就有了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牧羊人種的樹已經小有規模,這個地區有了霧氣,開始有水分了。牧羊人依然不停種樹,森林的規模不斷擴大,漸漸的這個地區有了溪水,這個地區的風景越來越好,慢慢的就有人開始來這兒旅遊了。雖然大家都認爲這片森林是自然形成的,雖然沒有人肯定牧羊人的付出,甚至會有人要求他搬離森林。牧羊人依然不改初衷,堅持不停的種樹。森林的規模不斷擴大,開始有了水源,氣候也變得越來越好,慢慢的開始有人搬到這兒住了,而原來住在這兒的人也變得友善起來,有了村莊,有了泉水,有了兒童的笑聲,整個地區都活了起來。

書的附頁說這不是真實的故事,讓我覺的非常遺憾。當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正在做同樣的事 情後,心裏豁然了許多。

我爲老人的見識、胸懷、堅持而感動!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3】

愛是人生之源.一個人的心中倘若沒有愛的泉水.那也就不會有人生的綠蔭.有了愛.縱然是滿眼陰雲.遍地荊棘.你都會對這個世界充滿無限的迷戀和神往.愛造就人成爲獨一無二的動物.物質的貧缺只會導致人生的艱難.而愛的匱缺則會使人生空虛和靈魂孤獨. 令人心痛的是.在這個越來越崇拜物質的年代.一些人變得急功近利和急於求成.物質左右着他們的心靈.其心靈世界猶如干涸的沙漠.心不乏則身不累.

有人說.像螞蟻一樣工作.像蝴蝶一樣生活.這樣的人.其生命一定是陽光般燦爛炫美.成功學家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可以造成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即積極的心態還是消極的心態.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 愛能使人懂得憂傷與痛苦.同時也能使人擺脫憂傷與痛苦.令平凡的生活充滿情趣與意義.英國著名詩人蘭德暮年時在一首詩中寫道:“我不和誰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熱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蘭德的這首小詩表現了一個走進暮色的老人通達從容.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寧靜淡泊.鉛華洗盡的人生境界.愛讓生活多份陽光.種樹的牧羊人不也正是如此嗎?

這是一個很長的繪本,不需要太多的展開進行講解,光是讀,就幾乎需要一節課的時間。在繪本中這本書的文字量算是很大了。 其實故事很平淡,講述的就是一個男人在種樹的故事。1913年我在普羅旺斯的一片荒漠中遇到了一個男人,這個男人五十五歲了,他在一片荒漠中種樹,每天選出一百顆橡樹子,然後種下去,每天如此,種了一年,種下了三萬多棵橡樹,其中有十分之一成活。然後他又種縱樹,就這樣一年一年,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老人還在種樹,老人種的樹距離他住的石頭房子越來越遠,幾十年過去了,我一次又一次去看這位老人,每次都發現這裏的樹變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環境在不斷髮生着變化,而老人也越來越老了,唯一不變的是老人一直在種樹。最後一次見到植樹的老人是一九四五年,和第一次相比,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當年的荒原上,已經通了公共汽車,已經形成了一個城鎮,已經有了泉水。而老人種樹,已經要到距離這裏四十公里以外了。這裏被發現的這片森林,已經有了護林員來管理。人們在這片曾經的荒原上面幸福的生活。可是這一切和老人並沒有什麼關係,老人依舊在種樹。在遙遠的遠方在種樹。 這位種樹的老人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夠做到的事情。上帝其實就在每個人的心裏。 在平淡中開始,在平淡中結束,可是卻在每一個聽故事的人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震撼!一個人的力量原來竟然有這麼大,一個人竟然能夠做出這麼了不起的事情來!這就是一個種樹的男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