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第7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

第7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導語:《朗讀者》第七期以“告別”爲主題。《朗讀者》爲傳統的朗讀藝術開闢了嶄新的表現形式。節目在與大衆分享和品味經典作品的同時,也以春風化雨般的潤澤力量傳遞了一種文化上的自信。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朗讀者》第九期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第7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

  《朗讀者》第七期觀後感作文【1】

人的一生,總是在經歷“遇見”與“告別”,這是我們成長必經的道路。河南這位英雄的事蹟登上《朗讀者》!聽完後董卿和觀衆淚奔

申亮亮生前照片。

節目播出後,申海霞的朋友、親人都爲申海霞的父母和她點贊,認爲他們表現得落落大方,也非常堅強,讓全國觀衆看到了申亮亮親人的高尚精神境界。

申海霞在現場說給弟弟話的話,讓包括董卿在內的好多人都淚流滿面。對於這段話,申海霞說,她沒有作任何準備,都是她想說給弟弟的真心話。也正因爲是真心,所以感人。

申海霞說,雖然一想起弟弟就很難受,參加這個節目,心情很難過,但也很欣慰,國家沒有忘記亮亮,社會上的很多人沒有忘記亮亮。

不少網友在央視《朗讀者》欄目的微博中留言。網友“林夕夢一冬珠戀”說:“祝福亮亮的父母健康安好!沒有太陽的後裔,只有龍的傳人。”

據瞭解,申亮亮已被吉林省評爲2016年“感動吉林”人物。

3月31日,在溫縣烈士陵園,社會各界羣衆自發祭奠申亮亮。申海霞說,他們家人也會去祭奠申亮亮,但想靜靜地、不被打擾地和亮亮說說話。

據申海霞介紹,明晚央視三套播出的清明專題節目,也將講述申亮亮的事蹟。

  《朗讀者》第七期觀後感作文【2】

本週日晚,央視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又將上演以“告別”爲核心主題的朗讀。節目中,董卿邀請到“微博女王”姚晨、影視演員李立羣、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著名作家王蒙、維和英雄、音樂劇譯配程何等嘉賓,一同在朗讀中分享那些有關“告別”的人生故事。

在我們的一生中,要告別的人有太多太多,大部分人印象最深的都是與至親的告別。但對於姚晨來說,提起“告別”,她首先想到的卻是那些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14歲那年,姚晨就獨自一人北上來到北京求學。二十多年來,在火車旅途中、在小影樓勤工儉學的過程中、在剛生完孩的那段時光裏,姚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遇見與告別,結識了一波又一波陌生人。這些在姚晨生命中短暫出現的面孔到現在都時常出現在她的腦海中,現場姚晨坦言:“我覺得可能沒有這些人,我的人生軌跡會被改寫,會是另一番景象。”

當年報考北影之前,姚晨曾有一段時間無處可去,好在之前勤工儉學時認識的一位“胖姑娘”收留了她。直到現在,姚晨還記得那個名叫王棟的“胖姑娘”的小屋在北京六環外的一個遠郊小村裏,當時一進門,姚晨直接嚇了一跳,“我覺得那個房間的寬度可能就這一張沙發這麼寬吧,擺了一個木板,下面用一些東西墊起來,就是一張牀。”在那個現在看來甚至“不太適合人居住”的小屋裏,姚晨和“胖姑娘”一起擠了一個月,“基本她睡就佔了三分之二的牀,然後我佔了三分之一,趴在牆上睡。”雖然時隔多年,但談起那段經歷姚晨依然記憶猶新。對於這些雖是萍水相逢但卻給她過無數溫暖的陌生人,姚晨會選擇爲他們朗讀怎樣的文字呢?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兩種告別無可迴避,那就是離開故鄉和與至親的生離死別。節目中,著名演員李立羣坦言自己之所以常來內地拍戲,就是因爲母親的故鄉在北京,那種對故鄉的情節對自己影響很深。

而回憶起已故的母親,身爲老戲骨的李立羣笑言自己的表演其實很大程度上受了不是演員的母親的影響。1984年,李立羣與賴聲川一同成立“表演工作坊”,先後推出了《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這一夜,誰來說相聲》以及單口相聲《臺灣怪譚》,全新相聲表演方式在臺灣風靡一時。而李立羣對於相聲的最初啓蒙就是來自於母親,他說:“因爲我媽媽說個事,常像是在說相聲,生動,準確,哪怕是用錯了字,都錯得無與倫比。我的相聲段子裏,內容到表演,有太多無形的她在裏面,在裏面影響着我的思想,感情和語言。我無法舉例,也舉不全,因爲那往往就是一段即興的‘相聲’,只可當時意會,無法事後言傳。”。

  《朗讀者》第七期觀後感作文【3】

本週日晚,央視《朗讀者》節目中,董卿邀請到“微博女王”姚晨、影視演員李立羣、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著名作家王蒙、維和英雄、音樂劇譯配程何等嘉賓,一同在朗讀中分享那些有關“告別”的人生故事。

在我們的一生中,要告別的人有太多太多,大部分人印象最深的都是與至親的告別。但對於姚晨來說,提起“告別”,她首先想到的卻是那些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14歲那年,姚晨就獨自一人北上來到北京求學。二十多年來,在火車旅途中、在小影樓勤工儉學的過程中、在剛生完孩的那段時光裏,姚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遇見與告別,結識了一波又一波陌生人。這些在姚晨生命中短暫出現的面孔到現在都時常出現在她的腦海中,現場姚晨坦言:“我覺得可能沒有這些人,我的人生軌跡會被改寫,會是另一番景象。”

當年報考北影之前,姚晨曾有一段時間無處可去,好在之前勤工儉學時認識的一位“胖姑娘”收留了她。直到現在,姚晨還記得那個名叫王棟的“胖姑娘”的小屋在北京六環外的一個遠郊小村裏,當時一進門,姚晨直接嚇了一跳,“我覺得那個房間的寬度可能就這一張沙發這麼寬吧,擺了一個木板,下面用一些東西墊起來,就是一張牀。”在那個現在看來甚至“不太適合人居住”的小屋裏,姚晨和“胖姑娘”一起擠了一個月,“基本她睡就佔了三分之二的牀,然後我佔了三分之一,趴在牆上睡。”雖然時隔多年,但談起那段經歷姚晨依然記憶猶新。對於這些雖是萍水相逢但卻給她過無數溫暖的陌生人,姚晨會選擇爲他們朗讀怎樣的文字呢?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