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激情唱響觀後感範文

激情唱響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大型音樂選秀活動《激情唱響》觀後感

激情唱響觀後感範文

士 心

9月30日19時40分,大型音樂選秀活動《激情唱響》第一季的總決賽在遼寧衛視播出,這也是筆者連續收看了十週的真人秀節目,《激情唱響》觀後感。雖然這是一部三合一的娛樂大作——遼寧廣播電視臺主辦,英國Fremantle公司的模式,光線傳媒的聯合制作,但是作爲一名土生土長的遼寧人看到此時此刻,已經按捺不住心中非要一吐爲快的激情。這是一種久違了的激情,它好像從“共和國長子”的記憶中躍然釋放於熒屏,又好像“金牌大省”的運動健兒的一聲聲吶喊響徹耳畔,借用《激情唱響》宣傳片中的口號就是“激情向北方,唱響全中國”!

成功的模式與模式的成功

世界發展到今天,人們已經不再僅僅爲了生存去實踐,而更多的是爲了發展去實踐。“模式”這一概念也幾乎家喻戶曉,社會講模式,國家講模式,企業講模式,家庭講模式,個體也講模式。從電視節目的發展角度,“模式”也越來越成爲工具式的概念。電視的節目模式(formats)逐漸成爲版權保護的類別之一,一種節目模式一旦成功就可以靠輸出版權來盈利,而那種靠模仿別人的模式來打造自己品牌的機構會受到某種懲罰。也就是說,要麼自己研發好模式,要麼購買別人的模式,曾經的“免費午餐”沒有了。新世紀以來,繼新聞、電視劇和紀錄片之後,各類真人秀逐漸成爲引領電視節目競爭的主流模式,比較著名的有《倖存者》、《老大哥》和《美國偶像》等。

《激情唱響》就是遼寧廣播電視臺向英國Fremantle公司購買的節目模式,原名爲《The X Factor》(有譯成《英國偶像》的)。一般把選秀類經典模式分成以《美國偶像》、《達人秀》和《The X Factor》爲代表的三大類。《The X Factor》以其低門檻和評委的全情參與的優勢而呈後來居上的趨勢,該節目模式已經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21個國家創造了收視第一的記錄,而《美國偶像》的主辦方FOX廣播公司也於今年引進《The X Factor》的節目模式。2011年,《The X Factor》同時在中國、印度和美國這三個人口最多的國家推出,可謂非同凡響。

遼寧廣播電視臺是一家擁有輝煌業績的大型傳播機構,在電視節目模式方面也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這次直接引入國際成功模式,絕非僅僅爲了拉動收視,而是意欲通過模式的成功來實現高端崛起的戰略突破。

據瞭解,《激情唱響》的第一期就取得了同時段收視率第二的佳績,雖然此後受到熱播劇和老牌選秀節目的擠壓,收視率不夠穩定,但是每一秒的鏡頭無不彰顯了成功模式的那種精緻和大氣,在絕不炒作絕不媚俗的中規中矩的推進中,有效消除了諸多不確定因素,靠規則和流程爲選手們打造了展示好聲音的舞臺,靠經驗和專業爲受衆提供了極富體驗價值的娛樂盛筵。

可以說,《激情唱響》的成功首先是模式的成功,根源在於引入了成功的模式。可能有人要問,“某某節目沒有引入成功模式,不也獲得了成功嗎?”的確如此,首先要看到它究竟模仿了誰的模式,再有它是否有充足的模式孵化期。如果沒有《美國偶像》,它能否原創性的誕生在內地?如果沒有無障礙的試錯期,它能否一鳴驚人?綜觀一個成功模式的發生發展過程,創意的靈感固然重要,但是那些專業化的市場分析和結構設計,以及跟受衆之間的相互塑造更加具有不可複製的價值。就好比籃球比賽,各國都有,也不乏高水平的職業聯賽,但是NBA就是獨一無二的,即使由於勞資糾紛停擺了,在另外的地方也仍然極難複製。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版《The X Factor》的處女秀沒有達到其在英國的火爆程度也在情理之中,這種基於不同傳媒環境的水土不服也是在意料之中的,拿來主義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仔細分析,不難發現《激情唱響》的確把功課絕大部分用在了賽事全程的技術性把握上,而在營銷環節用力不足。就好像一名年輕的跳水運動員,首度試水就選擇了難度係數極高的動作,能把過程把握住就很不錯了,成就他不在於完美而在於嘗試,觀後感《《激情唱響》觀後感》。節目中,那些敢於自我突破的選手已經激情演繹了嘗試的偉大,遼寧廣播電視臺也跟他們一樣向諸多的《The X Factor》舉辦者展示了自己的激情。

國際視野與高端崛起

作爲模式版權的輸出方,英國Fremantle公司最後能夠選擇遼寧廣播電視臺,不僅標誌着遼寧廣播電視臺“國際視野、高端崛起”的目標集聚效應的初顯威力,而且也彰顯了該臺在國際合作方面的較強的決策力和執行力!

選擇《The X Factor》絕不是遼寧廣播電視臺的一時衝動,而是“三臺合併”之後尋求戰略突破的必然之舉。多年來,省級衛視同質化競爭始終沒有根本改觀,各臺決策者既要應對網絡媒體的高歌猛進,又要佈局宏觀的文化產業,可謂挑戰與機遇並存。無論是穩紮穩打還是劍走偏鋒,誰都不肯放棄內容爲王的經典法則,紛紛在衛視的娛樂板塊排兵佈陣。遼寧衛視在經過“一山兩剛”的組合拳穩住灘頭陣地之後,急需能夠向縱深擴張的王牌節目。面對不進則退的發展格局,遼臺決策者適時提出了“國際視野,高端崛起”的戰略方針。

2010年下半年,在外籍顧問團隊的支持下遼臺跟Fremantle公司越走越近,終於就《The X Factor》模式合作達成爲期三年的合作協議。2011 年元旦剛過,《激情唱響》就進入行政審批程序。同時,廣告營銷也緊鑼密鼓地開始運作。隨着金立手機的戰略合作協議簽字生效,遼臺廣告營銷取得新突破,首次在節目沒有開播的情況下獲得大額贊助資金。營銷上的捷報迅速傳遞到生產團隊,以至於這種拼搏的激情一直保持到今天。

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居民消費主要以物質消費爲主;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進入物質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並重時期;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居民的消費結構轉向精神文化消費爲主的時期。目前,我國人均GDP突破4200美元,居民消費正由生存型、溫飽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轉變,人民羣衆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噴”之勢,文化消費出現一個“爆炸效應”是大勢所趨。

時至今日,中央正在研究和規劃文化體制改革的大政方針,隨着國家文化戰略的深入貫徹,每個文化機構都將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國際視野”和“高端崛起”也必將爲諸多媒體所認同,一股以提升軟實力爲目的文化大潮必將洶涌而至,任何一個弄潮兒都必將不斷增添推波助瀾的本領。

學習創新與創新學習

《激情唱響》第一季的成功標誌着《The X Factor》本土化創新取得了實質性勝利。任何模式都不是拿來就能用的,它要求新的團隊必須進行深入的學習,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創新的確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但是這種動力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持久不息的,創新本身也是學習得來的。《激情唱響》這十期節目所呈現出來的創新氣息折射着這個團隊的學習熱情,從賽程的設計到舞臺的造型,從鏡頭的風格到剪輯的節奏,從評委的話語到選手的表現,都能看出這個團隊所下的功夫——不僅在現場,而且是在準備階段,在對“寶典”逐條地消化理解過程中,在對隨機事件的有效控制過程中。

可以說,《激情唱響》就是遼臺人學習創新的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它驗證了遼臺是一個合格的學習型組織。說它近乎完美,是因爲筆者瞭解到,在整個項目運作過程中遼臺人都是在邊學邊乾的。這種邊學邊幹又是在倒計時的情況下逐步深入的,知情者都替他們捏把汗,一場一場地下來,竟然有驚無險!爲什麼?心誠、眼勤、腿快,兼而有之。用遼臺項目負責人的話說,他們“進行了一場創新式的學習”,“坐而論道”不如“實踐出真知”。

何謂高端?不就是衆人學習的榜樣嗎?高端崛起,就是學習創新和創新學習相結合的過程。學會學習,才能學會創新。如果把遼臺看成一名學生,不妨把《激情唱響》看成是大學的入學考試,等到遼臺的自主品牌也輸出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時,就相當於通過了畢業考試。

遼寧文化與文化遼寧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曾幾何時,念我關東大地屢領風氣之先,熟料一度竟因重工業發達而生“傻大黑粗”之感。幸好,近有學者提出遼海文化之概念,綜觀古今,歷數我遼海文化之璀璨,無不振奮人心。誠然,回首歷史長河最忌刻舟求劍,貴當滿懷發展激情,續寫嶄新篇章。

一方之文化猶如一人之性情,性情決定命運,文化亦然。每每通行於沈大高速,眺望於千山閭山,行走於鄉野村鎮,無不感受今日遼寧發展之脈搏!“十二五”藍圖力倡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實乃奮發圖強之謀,遼寧恰如一熱血少年,喜逢盛世良機。內有“瀋陽經濟區”之臟腑,外有“五點一線”之筋骨,若能於修身之時,調養“遼海文化”之性情,必能廣匯四海賓朋,通達五洲生意。

環顧世界發達區域,無不置身於產業分工之佳境,無不熱心輸出其文化。多少投機鑽營之徒尚知“玩文化”的價值,紛紛打造企業文化,無怪乎托夫勒和奈斯比特等大師皆高呼新世紀乃文化之世紀。“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可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自主統一。

遼海文化本無地域之羈絆,歷來有兼容幷蓄之風,吐故納新之量。以“二人轉”在遼寧興起爲例,本來就是“蓮花落打底兒,百戲鑲邊兒”,從羣衆來,又到羣衆中去,既無被保護之憂,又得發揚光大之利。今,《激情唱響》發端於遼寧,引衆人之目光,揚遼寧之風尚,實屬遼寧之嶄新文化名片。

大衆媒體之屬性決定其三重文化使命——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衆文化必須和諧統一,故常常於微觀操作領域屢現價值衝突。幸我同仁兢兢業業,紛紛推出諸如“春晚”等雅俗共賞之傑作。然,大衆之文化需求日新月異,大有飢不擇食之感,諸如“韓流”等舶來之文化品牌大行其道。細數遼寧文化,鑑古知今,文化遼寧,志在必得。類似《激情唱響》者,巧用他山之石也,凡有助於放大遼寧符號,增加遼寧實力之文化項目必有其廣闊天地。

戴爾·卡耐基說:爲明天做準備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熱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這就是你能面對未來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