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透過*****奶牛養殖談當前畜牧業發展的幾點思考與對策 調研報告

透過*****奶牛養殖談當前畜牧業發展的幾點思考與對策 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透過*****奶牛養殖談當前畜牧業發展的幾點思考與對策 調研報告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關係到黨和國家全局的根本性問題。身爲農學專業的學子我對家鄉宿州市的農業發展一直十分關注,利用幾次假期對****區的農業結構調整、養殖業發展,特別是**鎮的奶牛養殖作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近年以來,由於政策推動和市場拉動,宿州市埇橋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特別是畜牧業發展形勢喜人,養殖效益整體回升,生態農業逐步發展,初步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成爲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力量。通過調研思考,我深刻體會到加快畜牧業發展,是現階段農業結構調整的必由之路。
一、當前**市奶業發展現狀
**市奶業近年雖然在**、*縣等區縣有所發展,但整體發展仍較爲滯後,需採取強有力的金融、技術和政策手段,促使其超常規發展。
(1)**市奶業仍處於起步階段,存在着制約發展的幾個重大問題
——奶業佔畜牧業和農業的比重太小,結構不合理,全國畜產品中,肉蛋奶的比例是65:28:12,而宿州市的比例爲74:25:1。
——奶牛總量不足,單產水平低。宿州市母牛單產爲4000公斤,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農村養殖戶比較分散,散戶戶均飼養規模不足 10頭,生產方式落後,技術和管理水平較低。
——優質飼草開發利用不足。農區依然主要是“糧、經”二元種植結構,尚未完成向“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的轉化,飼料和飼草的種植也沒有形成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直接影響了奶牛的產量水平和牛奶品質。
——奶類加工製品單調,附加值不高,大部分乳品加工廠規模小、技術設備落後,品種少,難以參與行業競爭。
——產業化組織程度不高,農村戶養奶牛規模小(5-10頭),生產方式落後,技術與管理水平低;龍頭企業發展帶動作用仍沒有充分發揮,在生產模式的組織管理、飼草料、環境控制及防疫和奶產品加工等技術應用方面亟待提高,奶業發展的科技含量低,與發達國家及國內先進地區的差距很大。
(2)技術進步已成爲我市奶業超常規發展的前提條件。
奶業生產涉及的動物遺傳、育種、繁育、營養、飼料、飼養、防疫、儲運、加工、環保、營銷等諸多領域和學科,是現代高新技術大有用武之地的產業。要使**市奶業獲得超常規發展,就必須依靠技術進步,解決上述制約因素。因此,選擇有條件地區建立農區奶業規範化生產技術集成示範基地,把成熟的實用技術廣泛地、全面地運用生產實中踐,對於**市發揮後發優勢,實施科技興奶戰略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
二、發展奶牛養殖的優勢
(1)有利的區位優勢
安徽省地處華東腹地,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省,糧、棉、油產量分別居全國第六、第六、第三位。安徽的農業在全國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農村改革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市位於淮海經濟區,與蘇、魯、豫三省接壤,是安徽省農產品的主產區,也是國家重要的糧、棉、果、菜、肉、蛋商品生產基地,其中**是國家級農業生態示範縣,*縣黃河故道百萬畝連片果園是全國最大的水果產區,全市五縣均被國家列爲秸稈養牛養羊示範縣,**縣、**區曾是全國糧食百強縣。**市的生態資源及農業種養結構,具有典型的區域代表性。
(2)突出的產業優勢
**市一直是我國糧食的重要產區。隨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我市已逐漸形成水果、瓜菜、畜牧、種子等優勢產業。以**區**鎮爲例,現有人口4.5萬(1.3萬戶),華夏乳業奶牛養殖示範基地養殖500多頭,散戶養牛存欄500多頭,適宜養殖土地250畝、場房2萬多平方米,已經具備規模化、規範化養殖的有利條件。圍繞上述多種產業化發展模式,建好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對進一步推動我市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區域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靈活的機制優勢
華夏乳業奶牛養殖示範基地採取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模式,把科學管理擺在重要位置,實行生產承包制、用人合同制,工效掛鉤,獎懲分明。同時全面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實行個人參股、技術入股等形式,實現股權的多元化,爲養殖業的發展摸索了一條成功之路。
三、對**市畜牧業發展的思考與對策
通過對**市奶牛養殖現狀及發展前景的分析,進而對**市畜牧業發展做了深入思考,初步形成以下看法與對策:
(一)正確分析形勢,把提高思想認識作爲加快畜牧業發展的興業之基來抓
近年來,**市把發展畜牧業作爲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大舉措,積極謀劃,精心組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畜牧生產持續發展,畜產品產量穩步增長,畜牧業成爲支撐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畜牧業生產結構逐步優化,豐富了市民的菜藍子,滿足了人們日益改善的膳食結構需要;畜牧科技推廣卓有成效,良種繁育體系不斷完善,畜禽優質率逐年上升,死亡率逐年降低,生產力水平大幅提高;規模生產發展迅速。
大力發展奶業,是提高人民營養水平、增強人民體質、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畜牧業、調整農業結構、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振興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舉措。座落在**鎮的華夏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奶牛產業化示範項目立足**市和皖北地區廣大農村豐富的土地、勞動力和飼料資源,在現代先進的飼草種植和管理技術的幫助下,引導農民走出過去傳統的種植業圈子,進行種植業的“三元”結構調整,建立“糧、經、飼”種植模式,發展飼草生產;同時針對本地區的奶業規模和生產核心技術水平滯後的現狀,引進基礎牛羣,藉助奶牛胚胎移植等高新育種生物工程技術,改良和擴大牛羣;運用奶牛的營養代謝控制和系列飼養的技術服務。目前已經發展牛羣500多頭,採取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模式,形成以乳品加工爲龍頭,以建設高效、優質生態農業爲目標的一座規範化牛奶生產產基地。初步達到農業結構改善,資源合理利用,奶業發展,技術進步,農民增收,環境優化的目標。爲附近淮北、徐州等城市提供優質奶源和乳製品,以推動**市奶業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振興。以此爲示範,當地雞、鴨、魚、豬各具特色的畜牧小區建設也初見雛形,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生產格局初步形成;畜牧產業化開始起步,華夏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奶牛產業化示範項目畜牧龍頭企業帶動能力逐步顯現。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發展的趨勢是好的,但這只是一個好的開端,尋求畜牧業的跨越式發展,建設畜牧大產業必須克服千家萬戶散養、自給爲主的落後生產方式,大力發展商品化、規模化養殖,進一步優化調整內部結構,盤活壯大龍頭企業,提高加工增值能力。解決這些問題,要求我們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改革畜牧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發展的理念,提高建設大畜牧的思想認識。
第一,要充分認識到加快畜牧業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市是一個農業大市,70%以上的人口在農村,沒有農村、農民的小康,也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小康。因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民。發展畜牧業,提高人民羣衆的生活質量,是推進農村經濟發展、加快奔小康步伐現實有效的途徑。畜牧業發展水平成爲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是否發達的重要標誌。當今世界所有發達國家,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都在50%以上,其中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了60%;我國山東、廣東、江蘇等沿海發達地區,畜牧業也同樣成爲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發達國家、發達地區的實踐證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加快畜牧業發展。
第二,要充分認識到加快畜牧業發展,是現階段農業結構調整的必由之路。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農業的發展必須適應新階段的要求,適應進入小康社會人們對農產品消費的需求,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的上檔升級,建立以畜牧水產爲支柱產業的大農業。在農業發展實現了現代化的西方國家,50%以上的農民從事畜牧業,50%以上的耕地服務畜牧業,象美國、法國這樣的農業發達國家,以畜牧產品爲原料的食品工業甚至超過了汽車工業,成爲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事實證明,發展畜牧業不僅可以有效地轉化糧食和其他副產品,實現農產品多次增值,而且可以推動種植業發展,帶動飼料、獸藥、食品、機械等相關工業的發展。發展畜牧業,能夠帶動一產業、促進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大大延伸農業產業鏈,擴展農村經濟的發展空間,增加就業門路。同時,畜牧業受環境、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制約較小,還是農村經濟的避災產業。因此我們可以說,抓住發展畜牧業這個“牛鼻子”,也就抓住了農業結構調整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要通過發展畜牧業,構築以養殖業爲主體的農村經濟新格局,實現由傳統的種植農業向現代的畜牧農業的轉變,由糧、經二元種植模式向糧、經、飼三元種植模式轉變。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前受市場影響,糧食價格回升比較明顯,農民受傳統種植習慣的影響和短期利益的驅使,勢必會重新回到“一畝三分地”上下功夫,使發展勢頭良好的農業結構調整出現反覆,對此務必要有清醒的認識,積極引導農民堅持結構調整不動搖,鞏固多年來農業結構調整的成果。
第三,要充分認識到加快畜牧業發展,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畜牧業收入成爲宿州市農民收入增長最快的一支力量。畜牧收入的快速增長,既是現階段畜牧業發展的特點決定的,也是加入WTO後我們的戰略選擇。畜牧業具有周期短、見效快、回報率高的特點,建設規模可大可小,設施可土可洋,對水、電、交通等環境條件要求不高,技術便於掌握,不需要佔用大量土地,大多農戶都能飼養,是能夠讓農民脫貧致富的好門路,是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快捷之路。我國已經加入WTO,我們要把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納入國際、國內兩大市場的背景中來謀劃、來研究,要有超前的戰略眼光,畜牧業是入世後農村經濟中最具潛力的產業,是最有價格比較優勢的產業,也是最能給農民帶來實惠的產業。我們要創新思路,要吸收種植業的經驗發展畜牧業,要把搞糧、棉、油的過硬措施和有效辦法拿來搞養殖業,要通過紮實細緻的工作,通過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努力使畜牧業收入成爲農民增收的中堅力量。
第四、要充分認識加快畜牧養殖業發展,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手段。加快畜牧業發展,建立畜牧養殖小區,有利於推行規模養殖集約經營。畜牧養殖小區既解決了羣衆發展規模飼養的用地問題,又可有效解決目前分散經營、分戶飼養的種種弊端,有效提高畜牧生產集約化水平。養殖小區實行統一設計、集中建設、規範化、科學化飼養,促進傳統飼養方式的改變,能夠提高生產效益和生產水平。養殖小區內有業務部門落實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實行包區包點制度,集中防疫,及時治療,可有效解決在防疫過程中出現的遺防漏防現象,杜絕重大疫情的發生和蔓延,減少經濟損失。發展畜牧養殖小區,可改善環境衛生。過去的分散飼養,不僅造成飼養戶院落衛生較差,而且不能爲家畜提供良好 的飼養環境。養殖小區的建立,可爲家畜提供適宜的環境衛生條件,促進文明村鎮建設。要鼓勵有條件的村鎮利用舊莊基地、舊房舍和採取“村組調整地、農戶建圈舍、企業投設備、服務靠協會”的辦法,新建一批規範化、標準化的畜牧養殖小區。
實踐證明,沼氣技術是改善農村衛生環境狀況的重要途徑。 各級農業部門要在堅持“政府統籌,統一規定;因地制宜,鼓勵創新;綜合利用,效益優先; 自籌爲主,多元投入; 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的發展原則基礎上,抓住國家實施農村能源建設項目的有利時機,圍繞畜牧業的發展,在農村大力推廣畜、廁、沼“三位一體”的庭院經濟模式。要科學設計,合理佈局,根據農舍的地形地貌和具體環境,結合農村改廁、改水、改圈、改竈和文明村鎮建設等活動,科學 選址,建設規範化戶用沼氣池。要把過去發展沼氣以解決生活用能爲主,向農村改廁、畜牧業養殖和生態家園建設等綜合利用轉變,把單一技術部門推廣向多部門協調配合推廣轉變,整合各方面技術優勢,提高科技含量。要把沼氣推廣與農民生活、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逐步實現和達到農村家居溫暖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的目的,徹底改變農村衛生環境狀況。
(二)突出工作重點,把推進養殖小區建設作爲加快畜牧業發展的突破口來抓
加快畜牧業發展,要徹底打破小農經濟意識,樹立大市場、大流通、大畜牧的觀念。畜牧養殖小區,是現代化畜牧業的雛形,是適應大市場、參與大流通的基礎,是新階段加快畜牧業現代化的一條新路子。在當前形勢下,推進畜牧小區建設,要用工業化的理念謀劃養殖小區發展,大力推行畜產品“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生產。具體來說,推進畜牧小區建設,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推進畜牧養殖小區建設,要合理規劃。今年以來,國家、省、市相繼出臺了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總體規劃,各地要因地制宜優先考慮納入省、市發展規劃的畜禽品種定向,認真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實情的發展規劃,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別人的發展模式。規劃要堅持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要實事求是,不能脫離實際;重點要突出,措施要具體,操作性要強,還要務求實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不能以犧牲環境爲代價。要把發展養殖小區和推進農村城市化建設、轉移富裕勞動力有機結合起來,通盤考慮,擴大養殖小區的經濟社會功能。
2、推進畜牧養殖小區建設,要推行畜牧生產標準化優質化。推行畜牧業標準化,有利於提高畜產品品質,促進產品流通。畜牧標準化主要包括養殖設施與環境的標準化和管理水平的標準化。推行標準化生產,就是要規範種畜禽、飼料、獸藥、畜牧機械等投入品供應,規範畜牧飼養、加工、流通各環節操作規程,按標準進行飼養、防疫、加工、貯運、包裝、銷售。在飼養方式上,要實現由傳統的分散飼養向集約化方向的轉變,大力推行“統一供應種苗、統一疫病防治、統一飼料購運、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日常管理、統一組織營銷”的管理模式;在工作重點上,要實現由數量型向數量質量同步推進的轉變,嚴把良種關、飼料關、管理關,實現優質化、綠色化;在生產環節上,要實現由注重產中向產前、產後全過程的轉變,產前抓良種繁育,產中抓疫病防治,產後抓加工流通。宿州市埇橋區的畜牧標準化建設起步較晚,要利用小區高水平的飼養方式大力推行畜牧生產標準化,按照各種操作規程生產畜禽及其產品,促進畜牧標準化工作起好步,與國際市場接軌。畜禽產品優質化建設貫穿於畜牧養殖小區標準化生產的全過程,當前華夏乳業已制定了2003—2012年發展規劃,提出到2012年發展牛羣1000頭,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在畜牧養殖小區建設的各個環節把好優質化這個關鍵,特別是在品種定向、飼養方法、管理方式上把好優質關。
3、推進畜牧養殖小區建設,要大力培育龍頭。縱觀宿州市埇橋區畜牧產業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凡是畜牧業發展快的、農民增收多的鄉鎮,都有畜牧龍頭的帶動,只不過龍頭大小不同,表現形式不同,有的是自然人,有的是企業,有的是協會組織。抓養殖小區建設,首先要抓帶動發展的龍頭,抓產業鏈的鏈頭,各級政府要捨得在龍頭企業建設上加大投入,捨得在培育龍頭上花精力,特別是要在大力培育畜產品加工龍頭上做文章。華夏乳業做爲龍頭企業已有一定的基礎,一定要做強做大這些龍頭企業,通過這些龍頭企業的帶動,推動畜牧養殖小區滾雪球式的大發展。對小區的龍頭企業建設,要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將其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努力改變**市龍頭企業少、畜禽產品加工嚴重腿短的局面,帶動全市畜牧小區建設和畜牧行業發展。
4、推進畜牧養殖小區建設,要抓好規模養殖。發展規模養殖是現代畜牧業區別於傳統畜牧業的重要標誌,是畜牧養殖小區建設的基礎。傳統的兼業養殖方式不可能產生規模效益,各地必須改變傳統模式,依託資源優勢,結合當地實際,選準主導品種,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在條件成熟的地方率先實現規模養殖的新突破。要引導動員養殖戶由兼業養殖向專業養殖發展,重點發展專業村、專業組、專業戶,走規模養殖和集約化經營的發展模式。要通過大力發展畜牧專業養殖,集中連片,形成畜牧板塊、畜牧小區。要善於總結經驗,典型引路,以點帶面,逐步推動畜牧養殖小區持續健康發展。
5、推進畜牧養殖小區建設,要注重培育畜禽產品品牌。知名品牌是企業、小區的無形資產,具有巨大的市場效應。目前,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已進入品牌競爭的時代。誰要想贏得市場,誰就必先培育品牌。在這方面,我們做得還很不夠,已經明顯落後於其它地區,“內蒙伊利”、“上海光明”都是家喻戶曉、響噹噹的品牌,而宿州市畜牧養殖加工業除“符離燒雞”以地域性品牌馳名以外,目前還沒有拿得出手的品牌。因此,在推行小區建設時,一定要強化品牌意識,大力實施名牌戰略,特別是要注意挖掘地方畜禽加工傳統產品,引進先進適用技術提升產品檔次,進行品牌包裝和宣傳,打造一批有較高市場信譽和知名度的名牌產品,形成一批技術先進、管理科學、質量優良、效益顯著、具有相當規模的名牌企業和小區。
6、推進畜牧養殖小區建設,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畜牧養殖小區建設,要用市場經濟的辦法尋求發展,要重視吸引民間資本,引導民營企業和廣大農民在飼養小區建設上投資,讓生產投入向小區集中;要十分注重吸收城市資本進入農村,發展小區,要改善環境,創造條件,引導改制企業職工、機關幹部手中的閒置資金投入畜牧這個潛力巨大的產業;要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招引外地大企業、大集團在我市建設大規模、高規模的畜牧養殖小區,推動小區建設向更高層次發展。要吸收使用農村、城市及外資等各個層面的資金,使畜牧養殖小區建設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機制。
7、推進畜牧養殖小區建設,要以先進的技術手段爲支撐。發展飼養小區,推行標準化生產管理,技術含量較高,必須依靠科技。一是要有專家、顧問或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與,畜牧部門在這方面要充分發揮主力軍的作用。二是要抓好畜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實行准入制。要高度重視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動物疫病是畜牧養殖小區健康發展的大敵,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三是要有先進的飼養方式。在大力推廣良料、良法及現代化飼養方式的同時,以畜牧小區爲基地,大力推廣人工種草養畜,使種草養畜與小區建設相結合。種草不僅可以克服飼料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充分發揮耕地的價值,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率,提高單位面積產出,是推動畜牧業持續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通過多年的宣傳,目前種草養畜的觀念已被我市農民所接受,但由於養殖業發展不夠,仍舊是“年年種草不見草”,沒有形成規模和氣候,我們要抓住機遇,以養殖小區建設爲契機,推動種草業的發展。
(三)把握關鍵環節,把加強組織領導作爲加快畜牧業發展的保障措施來抓
建設畜牧小區,加快畜牧業發展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各級各部門都必須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通力協作,整體聯動,真抓實幹,確保畜牧產業有一個大發展、大跨越。
首先,必須加強組織領導,整體聯動。大力發展畜牧業,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戰略決策,各級領導要切實把加快發展畜牧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給予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領導班子要合力抓,一級抓一級,一級促一級,方方面面,齊心協力,長抓不懈。要以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開拓創新的工作思路來抓畜牧業,爭取用3到5年的時間把畜牧業抓出成效,畜牧小區建設在量上和質上都有新的突破和進展。努力把宿州市建成全省乃至全國的優質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
其次,必須加大扶持力度,優化畜牧業發展環境。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優化畜牧業發展環境放在突出的位置來抓,加大對畜牧業的扶持力度,落實相關的扶持政策,爲畜牧業營造寬鬆的發展空間。一是各級財政要加大對畜牧業的扶持力度。要不斷增加畜牧業專項經費的投入,重點支持畜禽良種繁育、疫病防治、飼料獸藥及畜產品監測、科技教育等事業。二是各級金融機構特別是農村信用合作社,對發展畜牧業要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多安排一些小額貸款爲農戶發展畜牧業提供啓動資金。三是在項目安排上要向畜牧業傾斜。四是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臺鼓勵、支持畜牧業發展的措施。對養殖小區、規模養殖的佔地、用材、水電配套等方面要予以優惠,對疫病防治、技術指導、辦理相關證件等方面的費用要予以減免等。
第三,必須深化鄉鎮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建立適應新形勢的動物防疫和科技推廣體制。當前,由於鄉鎮機構改革還不完善,舊的動物防疫和科技推廣機制已經打破,新的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個別地方出現了防疫無人搞、技術推廣無人管的局面,長此下去,勢必會影響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羣衆中的形象。因此,我們必須積極深化動物防檢及服務體制改革,儘快使各項工作走上正軌。各地要切實按照省政府“防檢統一、治療放開、強化監督、搞活經營”的總體要求,積極深化畜牧防疫工作改革。屬於公益事業的動物防疫工作,是政府的應盡職責,各級政府必須拿在手上抓,穩定隊伍,強化職責,加大力度,確保畜禽及其產品的公共安全。對屬於經營性的職能,要按照市場化的運作,建立一支能承擔經營性職能的畜牧獸醫科技隊伍,搞好技術服務。
加快畜牧業發展,是現階段農業結構調整的必由之路。宿州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畜牧業的大政方針已定,加快畜牧業發展任重而道遠。我相信,只要我們站在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以科學的精神,紮實工作,就一定能夠把畜牧業建成一個大產業,實現**市由農業大市向畜牧大市、強市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