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重慶市黔江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狀況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

重慶市黔江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狀況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重慶市黔江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狀況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

重慶市黔江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狀況調研報告

黔江區位於重慶市東南部,幅員總面積2397平方公里,2012年末,行政區劃爲3個街道辦事處,15個鎮,12個鄉,230個村(居)委(其中:176個村委會,54個居委會),1498個村民小組(其中:居民小組378個,村民小組1120個),年末人口爲49.97萬(其中:非農業人口6.86萬人,農業人口43.11萬人)。山地、丘陵面積佔幅員面積的96%以上,是一個“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區農業區,也是重慶市唯一的少數民族區。2012年5月,市委、市政府在黔江召開第三次渝東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現場辦公會,市委書記黃鎮東同志在會上明確提出要“努力把渝東南建設成爲特色經濟走廊和渝鄂湘黔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高地,黔江應成爲經濟高地上的一座峯”,是渝鄂湘黔四省(市)邊區的商貿重地。
  一個時期以來,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營銷觀念和營銷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全國農資流通渠道進一步放開,農業生產資料經營活動已不是傳統的“採購加供應”,農資市場出現了經營渠道紛雜,以農村供銷社爲主渠道獨家主宰農資市場的局面,已成爲歷史,現已變成農業服務部門、生產企業、個體等多頭經營的格局,其中尤以個體經營佔據了市場的大壁河山。在經營中,爲了各自的利益,他們採取多種辦法和措施積極佔領農資市場這塊陣地,在農資貨源上早做準備、擴大品種、增加數量,在價格上採取薄利多銷策略,在服務中沒有官商作風,將各種農業生產資料直接送到農村、田頭,農民在農資市場競爭的新格局中,真正得到了實惠。
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基本情況
近年來,國家對農資經營主體資格的限制減少,經營主體多元化。隨着農村供銷社和農資部門的深化改革,農資經營渠道進一步放寬,市場競爭日趨激烈。2012年以來,我區加大了對農資經營市場的管理,多次開展清理、整頓,保證了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全區農資貨源充足,價格趨向平穩。
2012年,我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銷售總額達到10503萬元。在我區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企業有17家,全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門點數達386個:
1、全區種子銷售總額410萬元,其中:(“雙雜良種”佔了大頭,水稻180萬元、玉米130萬元,蔬菜60萬元、其它種子50萬元),有經營企業7個,其中國營科研單位、種子公司等企業6個,私營企業一個,都對外批發,經營門點122個,以零售經營模式進行交易。
2、全區化肥銷售總額7056萬元,其中包括:(尿素、磷肥、25%複合肥、碳酸氫銨)尿素銷售額要佔總額的三分之一,有門點178個,其中有個體批發24個,其它以零售經營模式進行交易,進貨渠道都是從在彭水的廠商處批發購進,暫無連鎖經營企業進入。
3、全區農藥銷售總額1260萬元,有經營企業4個,門點120個,國營批發2個,個體批發3個,暫無連鎖經營企業進入,大都以批發、零售經營模式進行交易,一般在四川、重慶、湖北廠家直接進貨。
4、全區飼料及添加劑銷售總額1650萬元,其中:(育肥豬料、蛋雞飼料)佔大部分,有經營門點159個,其中有個體批發37個,暫無連鎖經營企業進入,大都以批發、零售經營模式進行交易,一般在重慶、成都、榮昌進貨。
5、全區獸藥銷售總額124萬元,有經營企業3個,經營門點118個,其中有個體批發3個,暫無連鎖經營企業進入,大都以批發、零售經營模式進行交易,一般在重慶、成都、榮昌進貨。
6、全區漁機漁具銷售總額3萬元,有經營門點7個,都以個體零售方式進行交易,暫無連鎖經營企業進入,一般在重慶、湖南交易市場進貨。
(注:經營門點中,有的是同時經營種子、農藥或種子、農藥、化肥或種子、飼料或種子、化肥或農藥、化肥等)
二、農業生產資料連鎖經營狀況
1、2012年底我區有農資連鎖企業5家,都是經營種子的,有連鎖店鋪47個,其中直銷店3個,連鎖經營企業銷售總額60萬元,佔當年農資銷售額的0.57%.
2、在我區經營種子的連鎖經營企業,都是以承包和在鄉鎮設點代銷的形式進行經營,在管理上採取企業提供手續,並提供一定的墊底資金,企業將種子批發到各店鋪,各店鋪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3、連鎖經營的特點是,經營者不需要奔波進貨,由企業(科研單位)直接送貨,起到了快速佔領市場和擴大市場經營面的作用。
4、目前當地政府對扶持連鎖經營沒有出臺什麼政策措施,只要企業合法,經營的產品符合有關的法律法規,都可以進入黔江市場。但目前企業要在農村開展連鎖經營困難還相當大,在現行體制和政策條件下,大部份的農資經營市場被個體佔領,他們靈活機動,不需要過多的管理費用,經營成本低,對親朋好友還可採取賒銷,這些都是企業經營不可比擬的。
三、加強農資市場管理,保證正常經營秩序
2012年以來,我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國發(2000)32號文件精神,按照國務院和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把加強農資市場管理作爲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加強領導,明確重點,制定措施;開展整治,注重實效,深入開展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僞劣農資產品違法犯罪活動的專項鬥爭,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從源頭——城區農藥經營部抓起。農業行政執法大隊對城區綠豐植保技術服務部、創新農業生產服務部、旺業農資公司、市農資公司黔江農藥配送站、城南農業服務站門市部等五家批發零售的單位進行了農藥商品逐一檢查,共查382個農藥品種,出現假冒、無中文通用名、過期等品種達107個,佔28%。
其次,對各鄉鎮農藥經營者進行依法檢查。從對金溪、鵝池、濯水等鄉鎮進行檢查中表現,有25個攤點銷售農藥,持證經營只有12家,佔48%。證件過期有6家,佔27%。未經培訓無證上崗7家,佔28%。同時有8家經營者無固定經營場所,屬遊攤銷售,佔32%。這些現象嚴重擾亂了全區的農藥市場的正常秩序。
針對以上現狀,黔江區農業局行政執法隊會同工商局、質監局、公安局等部門,對農藥經銷違法行爲進行及時查處並限期整改,對鄉鎮零售商進行一次規範、培訓,取締無證照遊攤,規範農資市場,進一步整頓和規範了種子、農藥、獸藥、肥料和農機具等農業生產資料經營秩序,保護了農業生產安全及農民切身利益,促進了全區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四、對我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工作的建議
一是加強網絡建設,通過農資信息的密集型傳遞,增加種子、化肥、農藥、飼料、獸藥等經營規模。二是及時反饋我區各鎮鄉市場信息,掌握最新變動狀況,通過網絡建設控制,營銷班底的建立、強化,以及對銷售終端的拉動,搞好二級分銷。形成總代理(黔植保、畜牧公司)→區域市場代理→零售商→農戶的新體制。三是根據我區農資市場的容量,適當增加我區中轉庫存儲量,提高市場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