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15篇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那麼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15篇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近年來,校園欺凌這個詞越來越多地見諸報端電視。它們如同一個個充滿毒液的腫瘤附生在校園裏,使美麗的校園變得可怕。致命的欺凌主要講了一個學生在網吧中被幾個同又看到一條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六名未成年女生圍毆一名女生,並逼其喝不明__,這樣的新聞看的讓人觸目驚心。

都是同學,還都是未成年,本應該一起課間玩耍,跳繩什麼的,不明白爲什麼會發生這麼多校園暴力,什麼愁什麼怨,誰都是父母的寶貝,不知道是現在時代變了,還是我老了。

我小學初中的時候就只知道讀書,課間也會一起玩耍,生氣也就是吵幾句,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同學,不過現在的小孩已經變了,不像當年的'我們,每個小孩都有智能手機,還總會發些矯情和找男女朋友的帖子,在他們眼裏,十四歲都是老了的。

校園暴力一直都存在,發生的時候都會有人錄下視頻發到網絡上,看着視頻裏的小孩圍着一羣,有打人的,有哈哈大笑的,還有抽菸的,男女生都有,真的不理解錄這視頻是在炫耀嗎,不過也應該謝謝這些錄視頻的人,讓我們都看到她們做了些什麼,那些根本就不是什麼祖國的花朵,就是一些惡勢力。

發生校園暴力是我們每個人都不想的,這樣的事對當事人是很大的傷害,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很可能會造成孩子的終身心理陰影。

雖然我沒經歷過校園暴力,不過我身邊發生過很多,高中的食堂很擠,特價是中午放學,有的人可能碰到了擠到了,便拿起餐盤就砸另一個人的頭,可笑的是,身邊那些男生沒有阻攔的,反而還在看熱鬧,這都不是未成年了,卻依舊這樣。

很多明星也都參加了校園反暴力,校園也進行了相應的制度改革,但這件事還是應該從孩子本身進行教育,從根本上杜絕校園暴力的發生,還學校一片淨土。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預防校園暴力,創建和諧校園。

每個人都知道校園是我們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地方。它承載着我們美麗的夢想,但如果這片聖地因爲充滿暴力而失去生命,那將是多麼悲傷啊!

“暴力”,它不僅能摧毀人體;它也能使一顆純潔的心彎曲;它還能使人的精神遭受痛苦。嚴重時,它可以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

最近幾個月,我國發生了很多校園悲劇,這是令人震驚的,使我們更加關注校園安全。針對近期校園安全不斷出現的極端情況,我校高度重視並積極採取行動爭取市政府的支持。

在支持下,投資近6萬元,完善了學校的監控報警系統,並聘請了三名校園專職保安人員,有效加強了校園安全,確保了師生的安全。

在學校加強安全的同時,學生也應該學習一些面對危險的應急方法:

1、在受到威脅和暴力的時候,首先告訴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壓正,所有的同學和老師,以及社會上所有正義的力量,都是自己堅強的後盾,都會堅定地站起來。

就你自己而言,不要輕易向邪惡勢力低頭。一旦你下定決心,你就會有強大的威懾力讓壞人不敢進攻。正如升旗者所說,萬一遇到危險,要像一隻小老虎一樣會撕咬,像一隻小山羊,敢登峯造極,不能聽之任之,要想方設法逃離。

2、大聲提醒對方,他們所做的事情是違反法律和紀律的,會受到法律紀律的嚴厲制裁,會爲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同時趕緊找來電話準備報警,大聲呼救。

3、如有危險發生,可使用自己的書包、掃帚、凳子、桌子等躲避打擊。

4、如果你受傷了,你必須及時向老師和警察報告。不要讓罪犯留下“這個孩子好欺負”的印象。如果一味縱容他們,最終只會導致自己頻頻受害,陷入可怕的夢魘之中。

5、找機會逃到人多的地方尋求幫助,或者躲在商店和房子裏。

6、在公共場所,你應該找服務檯的工作人員或向警察求助。

老師,同學們,爲了個人的成長,,讓我黴建一個安全的思想行爲和生活,提高安全意識,形成一個“人人關心校園安全”的濃厚氛圍,做到警鐘長鳴。

讓我貌同行動起來,防止校園暴力,創造一個和諧的校園。從你和我開始,從每個人開始,從現在開始。

謝謝大家!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小打小鬧”不再是嬉戲玩耍,而是惡意傷害他人。據新聞報道,大多數校園欺凌事件都是惡意侮辱、毆打,甚至限制個人自由。

學校暴力性質惡劣,但大多數暴力學生以“未成年”、“口頭批評教育”爲藉口,免除刑事、行政和民事責任。

據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統計,近年來,青少年的總數已佔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又佔到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七成以上,在冰冷的數據背後,是多少父母撕心裂肺的淚水與無助。

制度教育,法律先行。很多網友建議,未成年人犯罪年齡應該適當提前,細化法律條文。更不用說這一建議是否具有現實的操作性,但它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完善制度教育迫在眉睫。

一方面,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套操作性強的應急預案支持體系。爲了建立一個類似校園欺凌事件的'紀律教育體系,明確“紅線”的範圍和觸犯成本,讓孩子始終保持“紅線意識”。

另一方面,校園是社會的縮影,教師是這個縮影中的燈塔。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時刻關注孩子的行爲和學習狀況,及時溝通和理解可以防止此類問題的發生。

青少年介於兒童和成人之間。是身心發育的特殊階段,是確立三觀的重要時期。結合青少年特點,建立科學可行的學科教育體系。

從心理學角度看,無論是受害學生還是施暴學生都是受害者,在心理層面或多或少存在缺陷,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輔導,可以塑造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形成完整的人格。

同時,家長不能抱着“唯成績論英雄”的態度,應該與學校合作,培養孩子的底線意識和道德,學會尊重他人。畢竟,父母是孩子的啓蒙老師。

對於此類暴力事件,家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能老是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爲藉口袒護孩子,也不能讓孩子有“我還未成年,我不需要承擔責任”的慣性。

少些冷漠,多些幫助。當我們看到青少年被毆打和侮辱時,我們應該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多說幾句話,多問幾句話。

也許我們可以避免一個糟糕的校園欺凌事件,讓孩子少受點苦。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校園欺凌的治理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無論制度多麼完善,法律多麼健全,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善待他人,幫助他人。嚴格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教育雙管齊下,纔是整治校園欺凌事件的一劑良藥。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反對欺凌,構建友善和諧校園》。第四周是“反校園欺凌”宣傳教育周,所謂“校園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強凌弱,像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的校園內外時有發生,讓我的心情不免沉重。它不但會傷害你的身體;還會使一顆純淨的心靈走向彎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嚴重時,還會威脅你身邊人的生命安全。這不僅違背了中華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友善,而且不利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重要的是極其容易傷害到同學們的身體心理以及家庭。在這裏我首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小主人的眼睛近視了,要去配一副眼鏡。配完眼鏡回來的路上,鼻子和耳朵不情願地說:“眼睛近視了,應該戴眼鏡,但眼鏡爲什麼要卡在我們身上呢?”於是,他們倆就決定戲弄一下眼睛。一天,小主人彎下腰撿東西時,鼻子和耳朵使勁一晃,眼鏡“叭”的一下掉到了地上,碎了。小主人眼前一片模糊,只能看見東西的輪廓。他向前走時,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鼻子和耳朵磕破了。小主人只好再去配一副眼鏡,也去了一趟醫院,花了好多錢呢!這時,嘴巴說話了,“要是你們不搗亂,小主人能摔跤嗎?能花那麼多錢?”聽了嘴巴的話,鼻子和耳朵再不敢搗亂了,也乖乖地聽話了,而且也很友善地對待眼睛,他們齊心協力支撐起眼鏡,小主人能看清楚了,也常常誇它們是自己的好助手呢。

是的呀,“友善”是人際交往中必須具備的`道德規範,如果人們都能以“與人友善”的態度去處理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我們的生活都會充滿陽光。如果你想做一個愉快的孩子,讓自己的身邊都充滿歡樂,就用你一顆友善的心去對待他人。那麼,在和別人打交道時,如何做到“與人爲善”呢?首先,要學會寬容。寬容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時能充分的理解他人、體諒他人,擁有寬闊的胸懷。同學們生活在一起,產生一點摩擦是正常的。在平時生活中,應該學會說:“對不起”。你可別小看這三個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處理同學關係時有着出奇的效果。但是矛盾發生後,應該學會忍、包容、體諒他人,不能斤斤計較,應該讓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友善待人,使自己的周圍充滿歡樂。但是寬容友善不是無原則的饒恕和縱容,當你發現別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時,應該及時尋求家長、老師甚至校園110的幫助。讓友善的微笑常掛你的臉上,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天使!

當你穿過車水馬龍的街道時,當你置身於人山人海的廣場時,當你安安全全地穿過人行橫道時,當你自覺地撿起校園的一片紙屑,當你不慌不忙在窗口買到飯菜時,這都是每個人自覺遵守秩序給我們帶來的美好生活環境。我們不要打破這些秩序,我們要共同來維護它,共同來建設我們自己的美好生活環境。

同學們,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學校所必不可少的。讓我們大家都做一個講文明、守紀律的寬容友善之人,共建我們友善和諧的校園!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5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84班的xxx,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反對暴力,共建和諧校園》! “藍天和白雲的心一樣,希望白鴿自由翱翔。

老師和父母的心一樣,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花開的日子,我們走進校園這個快樂的地方,在平安校園愉快歌唱。

花開的日子,我們遨遊在校園這個知識的海洋,和老師一起編織夢想。

花開的日子,我們願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譜寫和諧校園的歡快樂章。”

校園,是培養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園,本該是一方淨土!然而近來,卻常常看到暴力事件的發生。很多同學總是出口成髒、惡語傷人,有些同學總是橫行霸道,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欺負弱小,甚至打羣架。這些現象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中央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要知道,沒有和諧的校園,就沒有安寧的學習環境。沒有校園的和諧,就沒有社會的和諧。 校園暴力主要有以下表現:

1、語言暴力。有的同學喜歡耍派頭,總是盛氣凌人、目空一切,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一開口就是“老子”、“我兒子”,把髒話都變成了口頭禪,一說話就扯開嗓子喊,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殊不知這些表現都顯得很沒有素質、很沒有教養。

2、以大欺小,以衆欺寡。有的同學喜歡欺負弱小的同學,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就在初二75班,很多同學常常辱罵、欺負本班的xx。

3、爲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常常因爲“雞毛蒜皮”的小糾紛,由口語辱罵升級到拳腳相加。

4、講所謂的“義氣”,用暴力手段爭論長短。這類事件,往往由上述兩種形式引發的,由個人與個人之間,升級到羣體。如最近學校處分的那些同學。

5、有的同學喜歡耍派頭、逞威風。他們總喜歡找別人的麻煩,看別人不順眼,甚至是自己錯了還擺出一副你奈我何的姿態,仗着自己有一幫所謂的“哥們”就橫行霸道,一點點小事就打羣架,甚至叫校外的人打架。

校園暴力不僅給同學們造成了身體上的傷害,更給他們的心靈烙下了深深的傷痕,也不可避免的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影響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同學們,面對校園暴力,我們該做些什麼呢?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反對暴力,遠離暴力,共建和諧校園,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健康成長。

一、培養健全的人格、做一個文明的學生。做事不能衝動,說話不能盛氣凌人。得饒人處且饒人,凡事要考慮後果。發生矛盾時不要抓住對方的錯誤不放,而應該檢討自己錯在哪裏。總之我們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二、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正確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交友要謹慎,不與行爲不端的人聯繫,不與社會上的人交朋友,不要上網交友,更不要網戀。多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文體活動,遠離不良文化。

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遇事要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少去情況複雜的場所,不要單獨外出,身上也不要攜帶太多的錢物。受到暴力侵害時,採取靈活的應急措施,要及時報警。

每當我在校園裏往返時,總會看到這樣的景象:總有同學成羣結隊的聚在一起,或是耀武揚威的在校園裏晃盪。他們總擺出一副自以爲“很酷”的`姿勢,說話也總帶着蠻橫的腔調。有的手上還叼着菸頭。他們的這些表現正遊走在暴力的邊緣,卻離文明越來越遠!他們遺忘得太多,忘了自己的祖國曾經千瘡百孔,忘了自己曾是日本人眼中的“東亞病夫”,忘了他們那頂着烈日還在揮汗如雨的辛勞父母,最可悲的是,他們竟忘了自己還是一個學生,忘了我們的今天正是祖國的明天!

恰同學少年,我們應該滿腔熱血!在這花樣的年華里,我們怎能荒廢了美好的時光!同學們,讓我們遠離暴力,共建和諧的校園!

和諧是一幅精美的畫卷,令人驚豔,令人回味!和諧的校園——會給空虛的心靈帶來希望。會給彎曲的脊樑帶來挺拔。會給卑微的靈魂帶來自信。讓我們創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我們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我希望看到奮發有爲的同學。我希望看到充滿活力的校園!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氛圍中愉快學習。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樂園中陶冶情操。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人際關係中健康成長。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校園不容暴力”。

校園應該是淨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來,一些xx歲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地與暴力聯繫在一起。

例如,在一段時間內,一個城市發生了一起鬥毆和兇殺案。兩個中學生黃某韋某,因曬衣服使用頂衣杆問題發生爭吵打架。黃某在衝動憤怒中,用了隨身攜帶的水果刀將韋某連捅數刀後逃逸,韋某最終在去醫院的路上因傷身亡。

這不禁讓我們思考:爲什麼幾句話就演變成了刑事案件?其原因如下:

第一,學生自己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忽視自己的健康。中學生自殺和自殘事件時有發生。此外,年輕的學生容易衝動。有一些學生法律觀念較弱,在與他人發生衝突後,往往使用暴力手段來解決問題。

第二,家庭方面。一項對20xx多名少年犯和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的調查發現,家庭暴力是未成年人行爲不端的催化劑。

家庭暴力帶來的不僅是血肉之軀的痛苦,還有心靈的創傷和行爲的扭曲。孩子容易有不好的性格特徵。與此同時,父母的暴力成爲孩子模仿的對象,孩子學會了粗魯、打架和殘忍。

第三,社會環境。在我國通過各種傳播媒介,青少年可以很容易地接觸到暴力。在影視作品中,遊戲中一些血腥刺激的場景將暴力虛化,潛移默化的教導孩子殺人,使得青少年犯罪的手段更加殘忍和冷酷。

鑑於以上因素,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校園悲劇的發生?我認爲有幾點:

1、加大正面宣傳教育力度。我們必須讓社會充分認識到校園暴力問題的嚴重性和危害,控制暴力文化的傳播。

2、學校與當地機關建立聯繫機制。學校及時向機關報告學校及周邊地區發生的不穩定因素,特別是可能引發暴力事件的因素,機關配合學校進行宣傳教育。及時實施暴力違法行爲的`處罰。

3、對未成年人進行責任意識教育,加強自我保護教育。

4、做好家庭教育,家長應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積極履行監護責任,尤其要培養孩子良好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孩子的愛心,讓他們學會付出和奉獻,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

校園暴力不僅傷害了受害者的身體,還產生了許多不良的社會情緒,如恐懼和焦慮。因此,我們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遠離校園暴力!

謝謝大家!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7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打擊侵害校園犯罪,加強自我防衛能力》。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教育,爲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學生犯罪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犯罪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衛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四足缺乏社會救濟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後:六是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對學生來說,讓犯罪遠離校園,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剷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麼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陽光是什麼,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我防衛能力:

1、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纔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2、增強同犯罪分子作鬥爭的勇氣。爲什麼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鬥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衛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請假,夜行要結伴,讓同學老師知道你去哪裏,或者遇到問題有個照應,防止犯罪分子襲擊;二是同學們應該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人員取得聯繫,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生事情後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奸。

總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這都寄希望於廣大的青少年。爲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8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84班的xxx,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反對暴力,共建和諧校園》!“藍天和白雲的心一樣,希望白鴿自由翱翔。

老師和父母的心一樣,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花開的日子,我們走進校園這個快樂的地方,在平安校園愉快歌唱。

花開的日子,我們遨遊在校園這個知識的海洋,和老師一起編織夢想。

花開的日子,我們願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譜寫和諧校園的歡快樂章。”

校園,是培養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園,本該是一方淨土!然而近來,卻常常看到暴力事件的發生。很多同學總是出口成髒、惡語傷人,有些同學總是橫行霸道,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欺負弱小,甚至打羣架。這些現象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中央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要知道,沒有和諧的校園,就沒有安寧的學習環境。沒有校園的和諧,就沒有社會的.和諧。校園暴力主要有以下表現:

1、語言暴力。有的同學喜歡耍派頭,總是盛氣凌人、目空一切,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一開口就是“老子”、“我兒子”,把髒話都變成了口頭禪,一說話就扯開嗓子喊,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殊不知這些表現都顯得很沒有素質、很沒有教養。

2、以大欺小,以衆欺寡。有的同學喜歡欺負弱小的同學,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就在初二75班,很多同學常常辱罵、欺負本班的xx。

3、爲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常常因爲“雞毛蒜皮”的小糾紛,由口語辱罵升級到拳腳相加。

4、講所謂的“義氣”,用暴力手段爭論長短。這類事件,往往由上述兩種形式引發的,由個人與個人之間,升級到羣體。如最近學校處分的那些同學。

5、有的同學喜歡耍派頭、逞威風。他們總喜歡找別人的麻煩,看別人不順眼,甚至是自己錯了還擺出一副你奈我何的姿態,仗着自己有一幫所謂的“哥們”就橫行霸道,一點點小事就打羣架,甚至叫校外的人打架。

校園暴力不僅給同學們造成了身體上的傷害,更給他們的心靈烙下了深深的傷痕,也不可避免的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影響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同學們,面對校園暴力,我們該做些什麼呢?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反對暴力,遠離暴力,共建和諧校園,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健康成長。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

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

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

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

四是缺乏社會救濟措施;

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後:

六是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對學生來說,讓犯罪遠離校園,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剷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麼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陽光是什麼,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9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打擊侵害校園立功,加強自我防衛能力》。

青少年是祖國的將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奇蹟的接棒人。教育和培養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奇蹟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正視青少年的培養教育,爲青少年發展供給了良好的前提,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發展。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和學生立功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進修、教學秩序。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立功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外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衛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四足缺乏社會救濟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後:六是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對學生來說,讓犯罪遠離校園,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剷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麼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陽光是什麼,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我防衛能力:

1、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纔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2、增強同犯罪分子作鬥爭的勇氣。爲什麼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鬥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衛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帖保管;二是外出要請假,夜行要結伴,讓同學老師知道你去哪裏,或者遇到問題有個照應,防止立功份子攻擊;二是同學們應該進修《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公安人員取得聯繫,積極爭奪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生事情後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奸。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10

各位尊敬的老師,敬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北幹小學402班的龔xx,今年已經10歲了,很高興參加本次大會!

在最近的新聞報道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校園暴力”的事件。我所提及校園暴力主要表現在學生對學生施加暴力以及老師對學生的體罰。先說學生之間吧:暴力的出現是因爲學生之間出現了糾紛。對於這種情況,我提議是學校平時的課程中加入一些“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的課程;另外學校可以每天播一些類似於“孔融讓梨”等謙讓的禮儀故事;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都是被大人們伺候,很容易養成自我爲中心的性格,所以除了學校的課堂,社會、家庭也應該加入平時對孩子的`禮儀教育。此外,我們還要呼籲成年人不要在網上發佈暴力的視頻,若繼續有違法者來上傳,一定要嚴懲。再來說說老師對學生的體罰:大家知道,體罰的危害很大,不僅侵犯了兒童的人權和尊嚴,還造成兒童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會導致長大後的行爲問題,違反我國的法律制度。老師體罰學生,是因爲學生犯了錯,老師一怒之下進行了體罰。遇到這種事情,我提議教育局要聲明各位老師不許體罰學生,否則教師將面臨取消教師資格的危機。所以,從家庭到學校,從政府到社會,都要爲孩子們的安全、健康、成才、成長擔起責任。

孩子們是祖國的花朵,只有土地肥沃,才能長出健康的小苗,培育出最美的花朵。

謝謝大家!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又看到一條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六名未成年女生圍毆一名女生,並逼其喝不明液體,這樣的新聞看的讓人觸目驚心。都是同學,還都是未成年,本應該一起課間玩耍,跳繩什麼的,不明白爲什麼會發生這麼多校園暴力,什麼愁什麼怨,誰都是父母的寶貝,不知道是現在時代變了,還是我老了。

我小學初中的時候就只知道讀書,課間也會一起玩耍,生氣也就是吵幾句,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同學,不過現在的小孩已經變了,不像當年的我們,每個小孩都有智能手機,還總會發些矯情和找男女朋友的帖子,在他們眼裏,十四歲都是老了的。校園暴力一直都存在,發生的時候都會有人錄下視頻發到網絡上,看着視頻裏的小孩圍着一羣,有打人的,有哈哈大笑的,還有抽菸的,男女生都有,真的不理解錄這視頻是在炫耀嗎,不過也應該謝謝這些錄視頻的人,讓我們都看到她們做了些什麼,那些根本就不是什麼祖國的.花朵,就是一些惡勢力。發生校園暴力是我們每個人都不想的,這樣的事對當事人是很大的傷害,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很可能會造成孩子的終身心理陰影。雖然我沒經歷過校園暴力,不過我身邊發生過很多,高中的食堂很擠,特價是中午放學,有的人可能碰到了擠到了,便拿起餐盤就砸另一個人的頭,可笑的是,身邊那些男生沒有阻攔的,反而還在看熱鬧,這都不是未成年了,卻依舊這樣。

很多明星也都參加了校園反暴力,校園也進行了相應的制度改革,但這件事還是應該從孩子本身進行教育,從根本上杜絕校園暴力的發生,還學校一片淨土。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12

校園暴力之可惡罄竹難書。那麼如何反對校園暴力呢?

首先,我們大人勿需把孩子們之間正常的磕磕碰碰,同學之間的小衝突小摩擦混同於以強凌弱成性、拉幫結派成癮的暴力摧殘,前者多數情況下即使沒有學校老師的合理干預,一般孩子們自己就能夠平和化解,而且一般不會留有隱患。即使孩子們之間形成心理芥蒂,家長和老師都可以合力幫助消解疏導。因此,教育孩子們正確認識辨別哪些行爲屬於無賴可恥的持強凌弱、仗勢欺人,不僅需要大家一齊反對、抵制別人那樣做,而且自己也需感悟到那種行徑的可恥和羞愧。這種教育極其重要,這教育的職責顯然主要應由學校和老師承擔;而且無論是否有來自孩子們家庭的阻力或干擾,都應當致力強化孩子們的這種公德意識、集體主義意識。

第二,要對整個社會、尤其是成人社會加強法制教育,包括強化相關立法改革。這不僅是說各位家長朋友引導教育自己孩子防範暴力侵害的方法理念需要謹慎調理,教師朋友們需要進一步強化對自己承擔的反對暴力侵害、防止武力加害之天職意識等等;而且亟待提高我們整個社會反對暴力侵害、特別反對校園暴力的公共道德底線,絕不要再允許那樣一些病態意識和輕浮輿論甚囂塵上、繼續氾濫:考慮是同學之間的損害,考慮暴力實施起因於“兒童早戀”、“少年愛情”、男女(性)“朋友”等等,而酌情減輕治安處罰或司法量刑標準。因爲“同學”概念的本質是愛,同學之間原本正常的關聯是由友愛、互助、團結協作、和睦相處、情若手足等情愫組成,它與暴力、血腥、恐嚇以及人格侮辱等等原本應該完全無法相容。與社會生活中一般的暴力損害相比,校園裏暴力損害中受害人的無助和加害者的有恃無恐對比差鮮明,加害方(生理社會年齡均趨早熟)明知故犯的成分大,膽大妄爲不計後果的'犯罪故意程度高,犯罪後施暴人及其家長企圖逃避對抗法律懲戒的故意程度一般也甚,特別是,受害人遭受的心理摧殘程度高而且難以有效挽回或補償,因而完全更應該遭到最廣大公衆的一致鄙視、唾棄和譴責,不僅不存在任何從輕處罰的道義理由,相反惟有加重懲戒纔可體現社會公正公平意識,促進社會公德底線向上撬動。

第三,由於當前城鄉發展不均衡,治安管控水平普遍還有待提高,建議推進專業性社會救助機構建設,它應當是非盈利的,專門輔導社區、學校和家庭防範青少年暴力侵害和違法犯罪。它應該着力解決家長和老師的精力有限、監護盲點、救助時效以及調解仲裁等問題。它可以部分地起到協調立法、司法的功能。它的存在應當能夠徹底瓦解暴力侵害發動者的囂張氣焰,它的存在應該大大提高廣大師生共同反對校園暴力行徑的心理勇氣和道義力量,它的存在最終會讓校園暴力遊戲者們完全意識到他們自己的無聊和齷齪,它的存在讓孩子們、家長們和整個社會始終能夠聽到一種響亮宏大的聲音,對校園暴力說-----不!它能夠起弘揚社會正義、淨化社會風氣的作用。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13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反對校園暴力,構建和諧校園”。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段網上熱傳的視頻:

10月26日,一段反映廣西省玉林市博白縣多名女生羣毆另一名女生的視頻在網上熱傳。據瞭解該事件發生在上週,被打女生因被懷疑說同學壞話,遭5名女生羣毆,被打耳光、飛踹腹部。涉事女生有一名已輟學(13歲),其他幾人均爲在校的未成年人。

接着讓我們來觀看另一起校園暴力事件:

7月7日,吳起縣第一中學發生校園暴力事件:數名初中學生在吳起一中操場廁所圍攻一名同學,暴力結束後威脅不許告知學校和家長,並叫囂件事情沒完。7月8日,經吳起縣有關部門局通報證實,涉事的5名打人學生均未成年,已行拘2人,另3人責令由監護人嚴加管教。

一高中學生焦某因瑣事與同學趙某、修某發生口角,在學校男廁內互毆中,持彈簧刀傷及修某並使其休克死亡;一學生陳某在校外停車場,因瑣事與張某發生爭執,持刀刺中張某致其死亡。案件中,大多屬於未成年人因校園內與同學矛盾處理不當,聚衆鬥毆形成故意傷害,共同犯罪的比例高,並且68%的案件被告人對有關法律法規“不是很瞭解”。

北京市高院副院長孫力介紹稱,校園暴力主要集中於故意傷害、尋釁滋事、聚衆鬥毆,這三種犯罪佔比78%,並且70%爲共同犯罪案件。這些犯罪起因都相對簡單,多因排隊、碰撞、口角玩笑等日常瑣事,或者因“好面子”、逞強鬥狠等情感糾紛。未成年人男性佔校園暴力犯罪的大多數,且雙方多爲在校學生。

未成年人不懂法、不畏法的現象需要引起重視。案件調研顯示,有68%的被告人對有關校園暴力的法律法規不瞭解,還有被告人自述,以前就發生過把同學打傷的事件,都是父母賠償了事,沒想過被判刑。被害人在遭受侵害後,缺乏正確指引,也有可能在復仇、效仿等心理支配下向加害人轉化。

一提到中學生,我相信大多數人的`腦海裏所閃現的是純真、善良、陽光、樂觀、助人等這樣的詞……可是聽聽剛剛這些學生,他們暴戾殘忍,哪跟這些美好的品德沾一點邊?真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嗎,才讓這些花季少年少女迷失了雙眼,變成了仇人般兇狠地這樣對待自己的同學或校友?

從這些影響惡劣的羣架事件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小小的矛盾最終會演變成這樣結果的主要原因不外有三:

第一、法律觀念的淡薄。“衝突是魔鬼”這句話我們耳聞能詳,但當衝突真來時,卻從沒想過自己的所作所爲是否觸犯了法律界線。在打架事件中,無論起因如何,經指定醫療機構檢查對對方造成了輕微傷的,有關部門機關可對其進行治安拘留,如果造成重傷或情節嚴重者,要承擔相關刑事責任。

一位同學錄筆錄時說,“他很兇猛地打了我,所以我也踹了他,我想,這也算是正當防衛吧。”事實上,這位同學的回答讓警察哭笑不得,因爲我們的孩子連什麼是正當防衛都不懂。

所謂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爲的人、採取的一種造成一定損害的方法。如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爲,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負刑事責任。但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他打了你一拳,你覺得你必須再打回他一拳或一腳,卻根本沒有注意這一拳是否打到了對方的要害部位,這其實不叫正當防衛。

第二、對學校紀律的漠視。學校有責任保障全體學生能在安全有序的環境下學習、生活。打架是學校紀律的高壓線。學校對於任何挑起打架、參與打架的學生絕不姑息。對事後不能積極認識自身錯誤,並一再挑事、滋事,擴大事態的學生零容忍。

爲了避免以後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學校有權利根據校規校紀進行嚴肅處理。在這裏,我們也鄭重地警示那些喜歡用拳頭解決問題的同學,無論起因如何,誰舉起拳頭、擡起腳,就請做好承擔後果的準備。

第三、對自己不能進行有效的情緒管理。在學校生活中,同學們在相互交往時,難免會產生小矛盾、小摩擦。我們的個人的情緒也容易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在語言和行爲方面失去自控能力,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爲。

其實,面對各種矛盾,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和行爲反應,關鍵是如何進行調控,將消極情緒、負面行爲轉化爲良性循環模式。總之,良好的自我情緒管理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素養、涵養、教養,也是一個人德商的表現。(齊讀)讓我們爲遠離校園暴力,做好自己情緒的主人,做一個有高情商的青年之材而共同努力吧!

下面由我班爲大家齊讀一些與人和睦向處的名言:

老子說,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論語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荀子說,與人善言暖若錦帛,與人惡言深於矛戟。

莎士比亞說,寬恕人家不能寬恕的,是一種高貴的行爲。

雨果說,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羅曼·羅蘭說,善良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種行爲。

孟子中有一句話,也是我們高中部的班訓之一。這句話是“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意思是說: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今天,以此句與全校師生共勉。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14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下面介紹給大家如何防止校園暴力的措施

一是開展專題教育。學校集中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爲主題的專題教育,充分利用品德與社會、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課,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危害性,這樣做不但損害了他人的`身心健康,還違反了《中小學生守則》,嚴重的還構成了犯罪。同學之間應該互相關心,彼此愛護,共同進步。同時,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學校制定完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請鎮派出所的領導來校開展法制教育。加強對外來人員的管理,完善門衛和執勤巡邏制度,值班人員做到24小時手機開通。

三是明晰工作責任。學校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諮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諮詢和疏導,公佈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的電話號碼並明確負責人,及時處理。教師要及時發現、調查處置校園欺凌事件,嚴肅處理實施欺凌的學生。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並配合立案查處。

四是強化監督指導。學生上下學時段校門口保證2名教師執勤,對不熟悉的大人來校接學生,除了反覆詢問外,必須查驗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並記錄相關信息,學生、來人簽字後方可接人。學校領導加強對學校開展校園欺凌治理的檢查,對校園內的治理全程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教育處理,做好記錄並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備案。

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1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美麗的五月已經悄悄地來到身邊,空氣裏到處飄蕩着芬芳的氣息,百花齊放,綠樹成蔭,氣溫也逐漸提高了。天氣炎熱,同學們一定要講好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多喝水,以保證身體的健康。

同學們,在4月30日,坊子區的一所學校發生了校園暴力事件,此事發生以後,上級各部門和領導高度重視,相信同學們也都看見了,現在的校園和以前有了很大改變。爲了保證我們的安全,每天上學、放學的時間都有學校領導、老師、警察叔叔、教育局的領導以及安保人員在學校大門口值勤,放學的路隊都有老師護送,校園裏也安裝了監控,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爲了保證我們學生的安全,同時也體現了領導和學校對我們的關心。做爲小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首先,我們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充分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低年級的同學不要跟陌生人走,看到有危險的人要遠離他,確保自身安全。遇到危險不要驚慌,想辦法逃脫去找大人,或打報警電話110。

其次,上學、放學時間一定要按時,注意安全。步行上、下學的同學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遵守路隊秩序,貼路右側一個跟着一個走,不隨便出路隊,不在路隊中打鬧、玩跑,服從護送老師和路隊長的管理,儘量節省時間儘早回家;坐車的`同學在車行走過程中不嬉戲打鬧,不把頭和胳膊等部位伸出車外,不跳車,上下車要排隊,不擁擠,不推搡,確保安全。

再次,我們要注意校園內安全。

1、在教室內注意防磕碰。目前大多數教室空間比較小,又置放了許多桌椅、飲水機等用品,所以我們不要在教室中追逐、打鬧,做劇烈的運動和遊戲,防止磕碰撞傷。

2、課間十分鐘時間不要在走廊裏追逐打鬧,不在校園裏玩磚頭、石子,多做一些有意義的遊戲活動,像跳繩、踢毽子、跳皮筋等。這樣既鍛鍊了身體又沒有危險性。

3、上、下樓梯時一定要靠右慢行,不要推搡,不可扶滑樓梯,不要在樓梯上打鬧、嬉戲;週一升旗、大課間等集體活動時,各班要排好隊上下樓梯,當樓梯上人多擁擠的時侯,要注意停步避讓,高年級的同學讓低年級的同學先行,且不可爭擠推搡,以免造成踩踏。

第五,自己的所作所爲也要有安全意識。高年級的同學容易衝動,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學間遇到矛盾時,一定要冷靜,要理智,切忌用拳頭代替說理,給自己和同學帶來不良的後果。自覺遵守校規校紀。

第六,注意防火災、水災。夏天風大,空氣乾燥,是火災的多發季節,同學們要做到不玩火,不帶火種進校園,以防火災;夏季雨水多,我們不要到池塘邊和小河溝去玩耍,以防溺水。

同學們,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加強安全意識,努力增強自我防範能力,讓我們的生命之花美麗綻放。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