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關於勤儉的發言稿範文(精選7篇)

關於勤儉的發言稿範文(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觸並使用發言稿的人越來越多,發言稿是參加會議者爲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你知道發言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勤儉的發言稿範文(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勤儉的發言稿範文(精選7篇)

勤儉的發言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中華的美德,是每個孩子都必需養成的美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他告誡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但我們經常會在教室看到丟棄的鉛筆、橡皮、尺子等文具,儘管都能繼續使用,但大都會找不到失主,只好默默的堆積在教室一角,因爲有的學生是不會再用的,他們會再買新的。至於用了一半的本子,吃了一口的饅頭更是常見,他們根本不知道珍惜,認爲這都很正常。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即使在今天,人們越來越講究吃穿,講究檔次,國家也鼓勵消費。但我們也別忘了“以艱苦奮鬥爲榮、以驕奢淫逸爲恥”,更別忘了“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勤儉節約至今仍然是我們應當樹立的正確的榮辱觀,人生觀。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句口號,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和使命。也許你會問:“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無數個有限組合起來,便是無限,便會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回顧一下從身邊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盤刷碗、洗臉刷牙、洗髮洗澡、沖洗廁所的時候,你我可曾想過,節約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電燈、電話、電腦、空調、飲水機、複印紙、的時候,我們做到節約了嗎?

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爲“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節能降耗,從我做起,就要從思想上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爲榮、鋪張浪費爲恥,拋棄“家大業大,浪費點兒沒啥”的思想。“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有些看似點滴的浪費,就像“蟻穴”一樣,侵蝕着堅固的根基。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發揚這一優良傳統,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身邊小事情做起,處處勤儉節約,讓節約成爲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的美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勤儉的發言稿2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勤儉有德!

有一個民間傳說這樣說:一位老人去世時,除了一塊寫有“勤儉”的匾外什麼也沒給兩個兒子留下,兄弟倆分家時,便把匾從中間鋸開,哥哥要了“勤”,弟弟要了“儉”。哥哥每日辛勤耕作,但不知節儉生活,結果是兩手空空;弟弟則省吃儉用,卻不知勤勞耕作,結果是坐吃山空。後來經過仔細琢磨,他們把匾合在一起,照着去做,勤儉持家,終於創造了豐富的財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再好的良田,如果不勤於耕種,如何能有收成?同樣有了收成,揮霍成性,再多的收成都會在轉眼間化爲烏有。可見要想取得收穫,離不開"勤"與"儉"。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

在高一年級的研究性學習中,我和我的夥伴對身邊近百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後,統計出:每人平均每星期零用花費約70元。其中少則40—50元,多則100—150元。這實在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讓我們算一算,一個月我們零用錢就約300元,一年下來就是3000多元。可見,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越來越淡漠了對勤儉重要性的認識。

世界上的任何財富,都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造的。珍惜這種創造的成果,不僅是對社會財富的愛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創造的尊重、對勞動者的尊重。這種創造的成果積累得越多,社會就越發展、越進步、越文明。勤儉作爲一種品格,一種精神,一種高尚品德的意義就在這裏。

其實,勤儉是人類一個永恆的主題,僅就地球資源消耗來說,人類也必須做到勤儉節約。爲此,我們必須迴歸勤儉,迴歸節約。不管你有多闊,也不管你的日子再好過,都無權浪費!浪費可恥,因爲浪費是對人類勞動的否定與蔑視,是對地球資源的糟蹋,是對人類用勞動創造出的這個世界的挑釁。

勤儉的美德猶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盛開富有的花,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最後,讓我以朱柏廬《朱子家訓》中的一句話來結束我今天的演講: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務維艱。”

勤儉的發言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勤儉節約對我們每一個接受過中國傳統教育的人來說都不陌生,因爲中華民族向來都有勤儉節約的品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我們的文化從來都是把勤儉作爲一種美德進行教育的。我們自小便耳熟能詳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道出了勞動者的不易,希望我們珍惜每一粒糧食,勤儉節約的生活。

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教室裏沒人可電燈卻一直亮着,;衛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餐廳回收桶裏堆滿了剩飯剩菜,……其實稍加註意,我們一定可以避免這些不必要的浪費。在我們平時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希望大家能從以下的小事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1、離開教室前自覺關閉電燈,做到“人走燈滅”。

2、放學後自覺檢查並關閉教室內的所有電器開關。

3、在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日子,儘量不使用日光燈照明。

4、提倡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用完水後,要及時擰緊水龍頭,杜絕長流水。

5、看到浪費水、電的現象及時糾正。

6.“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餐廳吃飯時,做到不浪費一粒糧食。

我相信同學們還能想出很多很多如何勤儉的小點子和小竅門。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爲習慣”、“讓節約成爲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纔會永遠美麗富饒!

勤儉的發言稿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學會生活》。老師們、同學們,你們知道嗎?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常言道:“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道德高尚的具體表現。回顧歷史,毛澤東、周恩來等偉人,雖然身居高位,卻一生過着儉樸生活,艱苦奮鬥,爲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一個人修身養性需要勤儉節約,一個國家富強進步同樣也需要勤儉節約。同學們,請你們想象一下,如果我國十三億人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糧,節省一分錢,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日積月累,那將是一筆多麼巨大的財富啊!如果把這筆財富用於我國欠發達地區的建設,那麼我們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將是指日可待。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許許多多的'革命先烈浴血奮鬥,用生命換來的。經過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我們更應該提倡勤儉節約。

我們要養成節儉意識。當你準備把吃剩的飯菜倒掉的時候,你應該想到世界上還有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當你擰開水龍頭,任清水白白流掉的時候,應該想到世界正面臨水資源枯竭;當你大把花錢去購買零食、玩具等奢侈品的時候,你應該想到這些錢都是家長用辛勤勞動的汗水換來的……經常這樣約束自己,我們就會逐步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現在不少同學手中都有零花錢,這錢裏飽含着家長的辛勤勞作,我們要體驗家長工作的辛苦,學會體貼家長,學會正確消費,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我們要學會科學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零用錢,將其中的一部分用於購買必要的學習、生活用品和有益的課外書籍,將剩餘的部分積攢起來,積少成多,爲自己今後的學習、生活儲備資金。

同學們,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節約用水,用電,用紙,節約糧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學會生活,爲做一個節約型的好學生努力吧!

勤儉的發言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老一輩革命家很注意勤儉節約。我們讀過《周總理的睡衣》這篇課文,周總理的那件睡衣補了又穿,穿了又補,直到逝世那天,睡衣仍然穿在身上。他的一雙皮鞋一穿就是二十多年,一塊上海牌手錶一直戴到心臟停止跳動。周總理爲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則報道:廣東省某一中學的食堂搞得不錯,但很多中學生卻到校外的餐館就餐。當記者問他們爲什麼這樣做時,他們居然回答:"多花點錢不要緊,到餐館吃飯不用自己洗碗。"看到這裏,我不由想到外國推行的吃苦教育。

倫敦有一所著名的貴族中學,叫伊登公學。這所中學是英國皇家王公貴族子弟學習的地方,建校五百多年來,英國的許多首相、大臣、將軍和科學家都畢業於這裏。伊登公學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學生們基本過着一種軍營式的生活。教師和學生的住宿條件也十分簡單,他們只有大間的集體宿舍,更令人不解的是,學生每星期五還得餓一天的肚子,真有點"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味道,據說,這是爲了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和吃苦精神。

同學們。我們從小生活在和平時期,過着一種舒適安定的生活,有的同學在家裏被視爲是"小皇帝"、"小太陽",父母對他百般疼愛;有的家長以考試成績爲籌碼,考好了發給"大獎",很多同學的腰包都是鼓鼓的。於是學會搞攀比、講排場、擺闊氣。這種花父母的錢不心疼鋪張浪費的作法,對自己今後的成長是極爲不利的。

外國有許多心理學家認爲: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往往有不幸的成年。我國也有這麼一句俗語:"少年有福不算福,有錢難買少年窮。"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生活富裕了,但是艱苦樸素的作風不能丟,我們要按照《規範》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愛惜糧食,愛惜學習生活用品,不挑吃穿,不亂花錢,節約水電。同學們,勤儉樸素是一種美德,讓我們從小做起,讓美德與我們同行!

勤儉的發言稿6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是一種責任。

勤儉是什麼?傳統文化推崇它,那是一種品德;賢哲偉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現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對過度消費的抵制。對於我們來說,勤儉更是一種責任。

有一句諺語告訴我們“當用則萬金不惜,不當用則一文不費。”對此理解最深的當屬華人首富“李嘉誠”了,他曾說:“要我馬上拿出一個億,我面不改色,但誰在地上丟一分錢,我會馬上撿起來。”而看看在我們生活中,沒有誰會去在乎那地上的一角錢,買東西的時候,找回的一角錢硬幣面不改色的隨手扔進垃圾桶中。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節儉意識有所降低,勤儉的美德逐漸被淡忘:勞動不認真、鬆鬆垮垮;正餐不好好吃、想吃方便麪;東西要買貴的,似乎是一種時尚,一種品位的體現;進出校門,大包小包全是零食。殊不知,如果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做作爲支撐,我們將來何以自立自強。

就社會而言,我們學生還只是單純的消費羣體,我們不曾有過譏餓的經歷,不曾嘗過挨凍的滋味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勞,但瞭解國情的人都知道,我們的國家物質財富並不寬裕,資源也並不豐富,我們不能、也無權去奢侈浪費。儉,德之共也,奢,惡之大也。在校園裏,讓我們隨手擰緊水龍頭,陽光明媚的日子裏,關上燈,勤儉就從我們學習、生活的地方做起。

事實上,勤儉已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習慣,更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人唯有在勤儉中才能保持奮發的鬥志、進取的激情和創造的衝動去搏擊人生風雲,去描繪新生活的畫卷。

同學們“浪費猶如河決口,節約好比燕銜泥”我們要時時不忘節儉,這樣天長日久,勤儉這種責任就會深深的貫徹在我們的心中,“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讓我們做一個真正的承擔者,從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分錢,用我們青春的剛勁拒絕安逸的誘惑,用飽滿的精神內涵擠兌奢侈浪費的虛榮,以勤儉的作風開創美好的生活!

勤儉的發言稿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倡導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每年的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歷史反覆證明了一個道理,“奢侈”能敗國敗家敗自己,想當年清朝的“八旗子弟”是何等的驕奢淫逸,最終卻成爲紈絝和低能的代名詞,淪落到喪權辱國的下場。新中國成立後,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着幾代人“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硬是把我國從一窮二白的舊中國,建設成現在物質豐饒,不愁溫飽的小康社會。

然而,隨着社會物質文明的不斷髮展,鋪張浪費等陋習也隨之滋生蔓延開來,甚至侵蝕到我們青少年一代。請看學校內種種不和諧的現象,還有一些水籠頭還在細水漫流;有些同學把未曾書寫過的空白紙張丟棄;電燈、電腦終日開啓等等。同學們,你們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從小就背誦的古詩名句嗎?有道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看似點滴的浪費,就像“蟻穴”一樣,正在侵蝕着我們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根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勤儉日”,作爲一代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青少年,我們應該立刻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你與我,是浪花裏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才能成爲澎湃洶涌的浪濤,纔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你、我、他無數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纔是堅不可摧的力量。讓我們擰緊用過的水籠頭,不多流一滴水;擡起手按一下開關,節約每度電;將複印紙重複利用;減少剩菜剩飯的傾倒等,希望每個同學都來獻計獻策,以勤儉爲榮,鋪張浪費爲恥,崇尚儉樸,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請記住“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平凡與不平凡只是一步之遙,讓我們攜起手來,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顆糧,每一片紙,你我就是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