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精選34篇)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精選3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精選34篇),歡迎大家分享。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精選34篇)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1

沉默有自己的語言。舉個住樓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設有人常把一輛自行車放在你門口的樓道上,擋了你的路,你可以開口去說:打電話給居委會;或者直接找到車主,說道:同志,五講四美,請你注意。此後他會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回答你,我就不敢保證。我估計他最起碼要說你"事兒",假如你是女的,他還會說你"事兒媽",不管你有多大歲數,夠不夠做他媽。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沉默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這種行爲的厭惡之情:把他車胎裏的氣放掉。幹這件事時,當然要注意別被車主看見。

還有一種更損的方式,不值得推薦,那就是在車胎上按上個圖釘。有人按了圖釘再拔下來,這樣車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兒,補帶時更困難。假如車子可以搬動,把它挪到難找的地方去,讓車主找不着它,也是一種選擇。這方面就說這麼多,因爲我不想編沉默的辭典。

一種文化必有一些獨有的信息,沉默也是有的。戈爾巴喬夫說過這樣的話:有一件事是公開的祕密,假如你想給自己蓋個小房子,就得給主管官員些賄賂,再到國家的工地上偷點建築材料。這樣的事幹得說不得,屬於沉默;再加上講這些話時,戈氏是蘇共總書記,所以當然語驚四座。還有一點要補充的,那就是:屬於沉默的事用話講了出來,總是這麼怪怪的。

沉默也可以傳播。在某些年代裏,所有的人都不說話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樣四下漫延着。把這叫作傳播,多少有點過甚其辭,但也不離大譜。在沉默的年代裏,人們也在傳播小道消息,這件事破壞了沉默的完整性。好在這種話語我們只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說,比方說,公共廁所。最起碼在追查謠言時,我們是這樣交待的:這話我是在廁所裏聽說的!這樣小道消息就成了包含着排便艱鉅的囈語,不值得認真對待。另外,公廁雖然也是公共場合,但我有種強烈的慾望,要把它排除在外,因爲它太髒了。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2

這本書本來是想寫到每週推薦裏的,一不小心,寫得有點多。邏輯不是很清晰,顯得有點囉嗦雜亂,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大家見諒。

一開始看到這個書名以及聽別人介紹誤以爲這本書想表達的意思就是中國的大衆太沉默了,大家面對問題都選擇不說,於是作者鼓勵大家說出自己的想法,鼓勵民衆意識覺醒。現在讀完我知道當時的理解太簡單了,沉默的大多數只是這本書裏的一篇文章,書裏還有很多文章討論了其他的一些社會問題。而在當時那個年代,光是能有意識去思考這些問題就很不錯了,何況還夠膽寫出來,非常不易。王小波說他曾經也是沉默的大多數中的其中一人,現在變得不沉默了,想要說點什麼,但我認爲他並不是鼓勵大家都去說,畢竟,有獨立思考能力,有批判精神並敢於說出來的人還是少數,多數人只是複製粘貼別人的說法而已。所以重要的不是說不說,而是思不思考。

其實自古以來,不思考的人是居多的,有些是不願意思考,有些是沒有能力思考。也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穩定,如果人人都“沒事瞎捉摸”,去思考人生意義,去思考社會問題,那麼社會就容易動盪,而統治階級是厭惡動盪的。所以我們這個民族一直就習慣性的沉默,從小父母就教我們做人要低調,做事也不能張揚。到了學校老師教我們,沉默是金,多聽少說,韜光養晦,厚積薄發。進入社會,越來越多的人生經驗也告訴我們槍打出頭鳥,禍從口出,一定要謹言慎行。

有人說這是中國人自卑的劣根性導致的,鼓吹西方文明敢於表達自己,直抒胸臆的坦率。我倒不能完全認同這種妄自菲薄的說法,這其實是兩種文化的差別,沒有高下之分。直話直說有它的好,沉默以對也有它的利,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

暫且不論沉默是不是一種美德,但我相信沉默是很有力量的,不是空洞的沉默,而是有自己思考和韌性的沉默。就像我前不久的一篇文章裏提到的,我很欣賞把說話的功夫都用來做事的人,很酷。但是,如果真有話想說,實在也無需強忍。就像男兒有淚也可輕彈,沒有眼淚不用硬擠一個道理,憋久了容易憋出內傷。

某種意義上說,我也算是一個沉默的人,雖然偶爾寫寫隨筆,咋咋呼呼的。但其實真正看我文章的人應該知道,我表達的東西都是比較中立的,態度也算謙遜。會刺痛別人的話我一般是不說的,一方面是我本就持着多元的價值觀,認爲很少有東西是非黑即白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爲不願去和人爭執,從小養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

坦率的講,我在某些方面的獨立思考能力是欠缺的,所以讀到這本書感觸頗多。因爲剛看完《烏合之衆》,所以對於《沉默的大多數》裏提到的一些觀點算是加強了認知。比如羣體是盲目無知的,並不以理智去判斷和決定,而且再優秀的個體陷入羣體之中都容易變得愚蠢,另外羣體意見的傳染性也是極強的。

我想也正是因爲這樣,王小波的文字裏沒有那麼多的煽動性,從他的文章裏看不出憤怒和吶喊,他只是以一種隱喻、緩和的方式說自己的思想,講自己的道理,因爲他本人就很反感洗腦,所以他不是要把他相信的一套灌輸給你,而是提醒你應該去獨立思考。他想去感染的也並非一幫愚昧的羣體,而是希望啓發一個個理智的個體,當這些個體的數量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量變也就可以產生質變了。所以說這樣的作家和這樣的文章可以算是社會質變的催化劑,對社會精神文明的進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我不敢說自己喜歡王小波,因爲我確實沒這個資格,迄今爲止,我只讀過他的這本《沉默的大多數》,所以對這個作家我遠遠談不上喜歡。但是我覺得他的文字確實有理有據,而且能啓發我去思考。如果說讀這本書需要花5個小時,那我認爲因這本書去思考起碼需要50個小時,幾乎每一段話都值得細細琢磨。

身邊真正喜歡王小波的朋友,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獨立思考能力較強,具備批判精神。這正是在如今這個信息氾濫的年代顯得尤爲重要的能力,如果沒有基本的對信息的辨別能力,就只能人云亦云,甚至盲目粗暴。這也是爲什麼會有所謂的“愛國志士”去燒砸同胞的汽車,爲什麼會有網絡噴子無腦噴人,爲什麼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會莫名爆火。

而有着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也會選擇沉默,也許是覺得說了沒用,又或者是覺得說得太多顯得輕浮,自己心裏明白就好。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是看不起其他人的,看不起不會思考的人,同樣也看不起把自己的思考說出來的人。當然這種清高或者說傲慢也是有道理的,這是每個人的權力,我認爲也應該尊重這種真實表達的傲慢,尊重這種可能推動社會進步的沉默。

但是我還是想就此多說兩句,我們當中很多人學到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然而卻沒有學到的是對其他人的尊敬,我說的是發自內心的尊敬而非表面假裝的謙遜。就算思想比別人獨立,懂得明辨是非,沒有隨大流,那也不能說明你就高人一等,我沒發現王小波的文字裏有對愚民憤怒的戾氣,也沒有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冷嘲熱諷。在我看來,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聰明的人,但真正在聰明的基礎上還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算的上有智慧的人。

我很尊敬的一個人告訴我:凡是人,皆須敬。這是我從他那兒學到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現在有的人很喜歡通過賣弄自己的權威,來辱罵或爲難別人以達到心理的滿足,其實這是一種很無知而懦弱的表現。他們不知道,大家繞開髒東西走,不是因爲害怕它,只是害怕弄髒了自己而已。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3

讀完《沉默的大多數》,試圖想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卻發現我和作者的看法基本一致,這樣寫下來只能照抄原文了。不是我自大,只是此時此刻的我已被作者成功洗腦了!開口的權利似乎被徵上了稅金。

一如作者的觀點,話語的世界可以分出兩級。一極是聖賢的話語,這些話是自願的捐獻。另一極是沉默者的話語,這些話是強徵來的稅金。在這兩極之間的話,全都曖昧難明,模棱兩可:既是捐獻,又是稅金。在那些說話的人心裏都有一個稅史。

既然談到納稅,不得不說一下那些開口讀書人。中國的讀書人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就是交納稅金。即使做納稅人也要做一個合格的納稅人——這是難聽的說法,好聽的說法就是以天下爲己任。

王小波曾經是一個沉默的人,不喜歡在各種會議上發言,也不喜歡寫稿子。然而當作者不再沉默時,卻有着強烈的感受,有如喪失了童貞。違背了他多年的積習,不再屬於沉默的大多數了。但作者還不至於感到痛苦,只是有點輕微的失落感。然而這並不代表自己也是一個合格的納稅人,滿足了自己的責任感。只是作者覺得如果這麼做,大家會看到一個最大的廢話簍子,這便是是另一種責任感。

談到廢話簍子,我就會聯想到那些雞湯和官話套話。他們有着最好的發言機會,順應着大部分人的想法,說着讀者喜歡聽的言語,一味的迎合讀者。這樣下來他培養了讀者,讀者也有可能成爲了下一代的他們。與其這樣,沉默的大多數該怎麼做呢?

首先沉默的大多數是一個巨大的弱勢羣體,他問保持沉默的願意多種多樣。有些人沒能力,或者沒機會說話;還有些人有隱情,不便說話;還有一些人,因爲種種原因,對於話語的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作者就屬於最後一種。作爲最後一種人,也有義務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4

一看書名,大家可能認爲這是一本抨擊沉默的社會議論性書籍,其實不然——“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這是不對的。沉默是一種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一種生活方式。它的價值觀很簡單:開口是銀,沉默是金”。那麼它是一本褒揚沉默品行的書嗎?亦不是——“不說話的人不僅沒有權力,而且會被人看做不存在,因爲人們不會知道你”。

沉默的意義到底何在?

作者王小波青少年時期,因爲家教,文革,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等原因,養成了沉默的習慣。對當時有先進思想的人們來說,長期的沉默未必是件壞事。那些積極發言的,積極參加活動的,都是所謂的“積極分子”,滿嘴皆是“五講四美三熱愛”。進了話語圈就必須說那種話,當時言論的貧乏性可見一斑,更何況要靠話語來思索的人們!“好在人不光是在書本上學習,還會在沉默中學習。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作者如是說。在當時,懂得從沉默中汲取養分,積蓄思想力量的人,纔是識時務者。其實不單單在那特殊的時期,現在的我們難道不是在沉默中閱讀,在無聲中思考的嗎?沉默是一片虛無,卻包容萬象,它接納龐雜的意念,悄悄沉澱出支撐人生的、屬於個人的信仰與思想。把嘴閉上,就把自己的宇宙打開了。

等到王小波那一輩的人生活恢復正常,他也開始在會上發言,寫寫稿子,踏入喧鬧的話語圈,不再屬於沉默的大多數了。卻是一鳴驚人!王小波發現社會上種種“弱勢羣體”——“我忽然猛省到:所謂弱勢羣體,就是有些話沒有說出來的人”。既然看出別人錯誤,疏忽,何不大膽的說出來?爲什麼不讓別人看見你的存在,尤其是你的思想大放異彩的時候?我想,這也是魯迅當年棄醫從文的原因之一吧!

在我看來,作者用如此長的篇幅,無非是想對“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這個略微極端的言論進行補充。人總在沉默中學習,發問是偶然的,內在的消化和昇華都是悄無聲息的。你可以大多數時候都在沉默,像大多數人一樣,也可以選擇講話,但並不一定要爆發,更不會滅亡。有說有聽,才爲社會。沉默固有它的價值,但話語的力量也不容忽視。大多數都在沉默,也就必須有人站出來呼告、叫喊,否則社會就不成社會。

王小波做到了。他選擇安靜地爆發。

他運用大量生動的事例,各種誇張的語言,把他奇異的思想演繹的活靈活現。他腦子所想的東西是多麼與衆不同,但往往帶來令人歎服的正能量。他的小說、雜文恣意揮灑,又含蓄婉約。他用直白露骨的言論,批判文革,批判社會,批判思想;同時含蓄委婉地觸及那些敏感的核心。語言詼諧幽默,毫不枯燥,他以寓言、戲謾、反諷的修辭方式寫作,筆下的文字看似沒有邏輯,話語和話語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具有很強的跳躍性。但是,當你靜下來,跟着他的思路一步一腳印的走,摸索他想揭示的觀念,一句一回首地反覆品讀,你就會被他震驚!接着是被折服!

。李銀河評論王小波說:“我對他的思路老有一種意外驚喜的感覺。這是因爲長這麼大,滿耳聽的不是些陳詞濫調,就是些蠢話傻話,而小波的思路卻總是那麼清新。這是他最讓人感到神祕的地方。”

王小波說,“我正在出一本雜文集,名爲《沉默的大多數》。大體意思是說:自從我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說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說話,以前說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

閱讀此書,我們要親手引爆沉默與話語的原子彈!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5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小波先生便是這單調的、乏味的、壓抑的社會裏令人眼前一亮的有趣的靈魂。

兒時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四書五經,只被告訴這些都是金科玉律,篤行之而不思辯箇中奧義,現在想來後悔不迭,倘若早些時候多點思考,也不至在很多時候即使心懷疑問,而不得不隨波逐流了。對任何既定的事物公理進行批判性的思考才能形成相對完整的價值體系,事物皆有兩面性,多思多悟不盲從才能夠形成獨立的人格。

每個人都想活成自己,但時光流逝,卻往往看到自己變成了曾經最討厭的哪一類人,或圓滑或虛僞,或成爲“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中的一員。可是,我相信也是我以爲小波先生相信的是,這沉默的大多數人裏是有沒有吶喊出來的聲音,這聲音蘊含着獨特的個性,蘊含着至高無上的品德,蘊含着利他的善意,只是因爲不確定,因爲懼怕權威和愚昧無知的惡意而被蒙上了一層灰罷了。

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自述式的雜文,不如說是爲那些彷徨着的,想要發聲的那羣人在吶喊,解決那些懸而不決的疑問,告訴他們,權威未必對,墨守成規的道義法則反而會戕害一個人的成長。扇醒了盲聽盲信者,啓迪了困惑下出入社會的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也重新給予我機會讓我再去審視那些非人生經歷以外塑造個人價值觀的文字,相信時光推移,更多的人能以此書獲得啓迪,敢於發聲勤于思辨,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6

作者王小波,衆所周知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作家,他的作品描寫和敘述都很生動,甚至是充滿了露骨的真實。由此在我看來,與其說他是一位小說家,不如說他是一名鬥士,爲自由而戰的鬥士。

《沉默的大多數》這是一本雜文集。作者自身對名字是這麼解釋的——大體意思是這樣的:自從我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說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說話,以前說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的中國似乎任然沒有實現真正的“自由”,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我們都知道雜文的精髓在於批判,而“膽子”似乎是很關鍵的一環。本書的開篇《沉默的大多數》,給我們講述了他的動機,但看起來更像一杯壯膽的烈酒。他說自己因爲“幼年的經歷、家教和天性謹慎,是我變得沉默的起因”,這在我看來是一個對我們整個社會文化環境的隱喻。

我們如今是一個浮躁的社會,便捷的互聯網、通信設備和交通工具,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逐漸消磨着我們的耐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不耐煩,同時我們內心又常常空洞膚淺,沉默地對待周圍的人,同時在虛無的網絡中尋找虛無的知己,在現實的社會中面對封閉的自我。

不得不承認,我也屬於那沉默的大多數,對於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說、不能說、不必說的心態。在我周圍,像我這樣性格的人特多——在公衆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

龍應臺女士曾大發感慨,問中國人爲什麼不說話。她在外國住了很多年,幾乎變成了個心直口快的外國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是懦弱,是不對的。是一種錯誤生活方式!“她舉了好幾個連續的例子說明了各種各樣的”沉默“。這樣的沉默,其實是一種逃避,是一種”各掃自家房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

沉默不一定是壞事,但在需要聲音的時候保持沉默就是一種懦弱,一種對生活,對困難的逃避,對人類的冷漠。也許有人對王小波的看法並不贊同,但你不得不承認,他敢於質疑善於批判的態度是絕對值得尊敬的,這是一個羣體精神進步的源泉。我們需要像王小波一樣的鬥士,需要鬥士一樣的戰鬥精神。

最後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做到像王小波書中所寫的那樣——當一切開始以後,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讓我害怕的事情了,只希望我們以後面對生活,面對生命的時候,不再害怕!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7

《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發表於1996年《東方》雜誌的雜文,他的文字給我清澈的頓悟感和沉默的鎮定。這種力量是一種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確和感悟,我會在讀到某段某句文字時突然激動——原來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

王小波說:我正在出一本雜文集,名爲《沉默的大多數》。大體意思是說:自從我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說話的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可是,王小波逝去已經有十幾年了,現在的中國似乎任然沒有實現真正的“自由”,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不得不承認,我也屬於沉默的大多數,對於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說、不能說、不必說的心態。正如王小波所說的,這似乎是中國人的通病。王小波在此文中寫到“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多──在公衆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在時隔十多年的今天,這一切似乎顛倒了,在通訊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人們的距離似乎拉近了,就表面看來人們似乎更加擅長表現自己,在中西方文化潮流的衝擊下,中國人似乎已經拋棄了沉默是金的觀念,但是在我看來卻不是這樣,現在的人們似乎更擅長在陌生人面前表現自我,卻不能向最親近的人說出自己的想法,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對着電腦像不曾見面的陌生人傾訴,卻和親近的人無言相對。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相信虛擬世界中人們的隻言片語,卻無視身邊的人的真切關懷。有人說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是計算機,它使人類真正的做到了足不出戶就能知天下事,但是與此同時,他把人性的優缺點無限的放大了。

在書中寫道“飢餓可以把小孩子變成白蟻”這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王小波所缺乏的是物質,而我們卻在這個物質過剩的年代,卻在一場場所謂的文化潮流中迷失了方向。這是不是另一種“飢餓”呢?於是,我們突然變得沉默了,對他人,對自己,在這種情況下語言顯得那樣蒼白無力。王小波身邊的沉默的大多數大多是因爲經歷了嚴酷的文革時期,而我們這一代人的沉默也許是因爲孤獨,習慣了孤獨的同時也習慣了沉默,久而久之,就不知道該怎樣在人前表達自己,相反,當面對着電腦屏幕時卻異常的輕鬆。我想,這也就是爲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寧願對着電腦和不認識的人談情說愛,也不願意分一點注意力在身邊的人身上。

王小波在文中提到:話語即權力。我想這句話在人人平等,言論自由的當今社會再合適不過了。隨着網絡的廣泛應用人們可以更快更好的傳達信息,這在無形之中加大的言論的力量,同時也能使人們更好的行使權利,但是,欲速則不達,在我們享受信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便捷的同時,我們也在接受大量的虛假信息,在這個時間就是一切的時代,我們不可能去查證每一條消息的真實性,於是網絡,成爲了我們最忠實的“朋友”,每一天,我們都從網絡上觀看世界的動態,然後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行使所謂的“權利”,完全不考慮它的真實性,於是,傷害就這麼造成了,整個世界迷茫了,在短暫的沉默過後,世界又恢復了往日的喧囂。我不能肯定的說話語即權力,但是我想這種權力的殺傷性一定是很大的。

書中有這樣一段:“君特·格拉斯在《鐵皮鼓》裏,寫了一個不肯長大的人。小奧斯卡發現周圍的世界太過荒誕,就暗下決心要永遠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成全了他的決心,所以他就成了個侏儒。”王小波認爲這個故事太過神奇,但很有意思。對於這一點,我有不同的看法,故事的結尾,小奧斯卡發現成爲了侏儒,這隻能證明,冥冥之中的那種力量只讓小奧斯卡在生理上停止了生長,卻沒有使它保持一顆童心,從某種意義上說,小奧斯卡已經不能算作一個真正的孩子了。不知當小奧斯卡變爲老奧斯卡時,有沒有後悔當時的決定。成長和沉默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情,也許,我們能像小奧斯卡那樣選擇永遠都保持小孩子的模樣,但卻沒有辦法永遠保持沉默。我想,在這些沉默的人中,有大多數並不是一直都保持這樣的狀態的,人們對於沉默的態度是隨着時間的推進而改變的。

最後,一個羣體需要鬥士,需要鬥士一樣的戰鬥精神,但同時,必須健康的引導這種精神推動力是車輪前進,而不要讓這種精神把整個車都給砸爛,就需要還有一個將軍,一個理智客觀的領導者。至於將軍是誰,怎麼做,恐怕就不是鬥士所能知道的了。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8

一開始見到這本書,是在學校的圖書公益活動上,一眼被封面與標題吸引,快速的把它攥在手裏帶回了教室,被同學借去讀完後剛好趕上忙碌的日子,閒置了很久。最近重新翻閱,但還是沒有讀完,只能寫一寫並不完整的讀後感了。

還沒看這本書前,我覺得作者王小波先生,是想寫一寫現如今遇事避事的大多數人,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可能是想在王小波對大多數的批判中尋求一點伸張正義的勇氣,我買下了這本書。可是當我慢慢讀完每一頁,事實卻並非如此。

在正序中,作者談起了倫理問題(尤其是社會倫理),在他眼中,倫理問題的是與非,不在於一己之言,因爲世界上沒有能顧及所有人的聖人。正如書中蕭伯納筆下的安德謝夫老爺子對自己的兒子所斥:“這件事難倒了一切科學家、政治家、哲學家,怎麼你什麼都不會,就會一個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不易,因爲倫理是大家的事。其實,不懂明辨是非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覺得自己已經能明辨是非實則一無所能的人。正如安德謝老夫子的兒子,但不是每個自以爲是的人都有像安德謝老夫子這樣清醒的父親,能給出逆耳的勸誡。這也就造就了愚蠢甚至恐慌。

很多人害怕成爲這樣的搗亂者,沉默似乎成爲一種明哲保身之舉。但是,在這本書中,作者並沒有批判那些沉默者,而是把過去的自己歸入其中甚至成爲代表,向讀者靜靜講訴自己沉默的選擇與原因,自己決定不再沉默的契機與感悟。

謙遜,是作爲發聲者的態度。我想,正如書中作者想表達的,把自己的觀點是非坦坦蕩蕩的交付公論。把判定是非的權力從一個人擴散到公衆;把發聲者的角色從決定者轉化爲建議者、傳遞者。這樣發出的聲音,才能長且遠。

再來說說這本書不容忽略的一大方面,俄國文學家別林斯基說過: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於社會和歷史的土壤裏。《沉默的大多數》有一個不容忽略的背景——七十年代,一個讓無數中國學者耿耿於懷的年代。

奇妙的是,王小波先生筆下的那個充滿血與淚的年代,卻是平淡的。他用詼諧自嘲的筆觸,寫下那個時代“無趣”的書籍、“無話可說”的夥伴,以及“無味”的思維。他親歷痛苦卻能思考痛苦,在他的筆下看不到仇恨與控訴,讀者能直面那個時代所發生的,在嘆息時又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些在枷鎖中保持獨立思維的少數人的可貴;然後去思考——是什麼造就了那個時代。

直面過去,直指未來,纔是這本書最珍貴的。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9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王小波生前的所聞所想,包括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對國內外文化和觀念的看法、對某些書或電影的評論等。

“我們可以在沉默和話語兩種方式中選擇”,沉默是一種對事情的處理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沉默不代表沒有看法,相反,可能是因爲我們所要表達的想法不是“那個圈子所要的那種話”,你不能逃離那個圈子,但你又不能與圈子裏的主流話語對立,因此你選擇沉默。王小波說,沉默的大多數是“古往今來最大的一個弱勢羣體”,“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種多樣,有些人沒能力,或者沒有機會說話;還有人有些隱情不便說話;還有一些人,因爲種種原因,對於話語的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他自己便是最後一種人。即使對於話語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但還是要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

正如作者王小波所說:“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爲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爲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沉默並不代表着你是事情的旁觀者,也並不意味着你遇事的搖擺不定。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人。20個世紀鬧得太多太喧囂了,這個時代的青年們更多地崇尚理智和謹慎。對於社會的喧囂真僞,往往會使我們誤入謊言的陷阱中,所以我們沉默,所以我們含糊。因爲我們絕不願意說謊,因爲沉默是對選擇權的尊重,也是對自己行爲的負責!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10

拿到《沉默的大多數》這本書的時候,我便產生了共鳴,應爲自己也是屬於這種性格的人,因爲我平時也不喜歡怎麼講話,或者不喜歡在公共場合發言,套用書中一句話就是“在公共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裏卻是妙語連珠。”現在的社會中,總有一些人幹什麼事都比較積極,爭先恐後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生怕自己的才華被淹沒。

福克先生說過,說話即權利,可見他們和樂忠於這種權利。但我喜歡聽他們說完,自己在內心思考,而這種思考對於大家是否知道都是次要的,王小波說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王小波說,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或許是從沉默中才能得到更多地思考。

從王小波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及在此隔閡下的互相抨擊。這是一個太過複雜的時代,充斥着太多的誘惑,不同的思想觀念左右着人們的行動,有人願意捨己救人,有人願意披露真相,有人願意散佈謠言。因此有的話該講的要講,不該講的還是要用沉默來代替。

沉默往往代表的是行動,沉默往往也代表着力量的凝聚。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信仰的人們沉默着,包容着,同時也關注着。沉默是一種內在性的處事方式,沉默或許是一種積蓄的過程,誰也不知道爆炸後的結果是什麼。

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人,二十世紀鬧得太多喧囂太多,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更多的崇尚理智和謹慎。對於雜誌上刊登的調查,我們都清楚那是要登出來吸引人眼球的,所以我們沉默了,所以我們含糊了。因爲我們絕不願意說謊,因爲沉默是對選擇權的尊重。

我們堅信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沉默,我們理性,我們耿直。但沉默絕不違背自己的內心,當時代召喚之時,沉默的大多數會挺身而出,奮不顧身。

讀了這本書之後,還有許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和借鑑。希望從現在開始能對我們大家有所幫助。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11

今天,我又讀了一次《沉默的漁網》這個故事,故事講的是一對小哥倆在釣魚的時候,撿到了一副漁網,被旁邊的小夥子看到了,想冒充網的主人把漁網拿走。小哥哥用自己的機智和聰明,吸引圍觀羣衆,問漁網的特徵,最終戰勝了成年人,把漁網搶了回來。並且拾金不昧,把這個漁網交到了公園管理處。

這個故事我已經讀了好多遍,每一次我讀完都對小哥哥更加敬佩。它告訴我,遇到壞人的時候,不要害怕也不要退縮,只要機智勇敢,就一定能取得勝利;它還告訴我,做人要誠實,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貪心,更不能欺騙別人去拿。

爸爸告訴我,這個故事不但講的好,名字起的也非常好。一副普通漁網,本身是不會說話的,沉默的,但是小哥哥的行爲賦予了漁網生命,把它的特徵展現給大家,把事情的真相展現給大家,讓它成爲了一張會說話的網。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12

王小波的其他書我不怎麼有共鳴,其他人講大道理的書我也不怎麼愛讀,僅有《沉默的大多數》,我能讀下去,還能跟着了了。

這其實就是我這段時間的迷惑罷了,孩子在長大,難免犯些傻。

“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見解受所處環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覺得明辨是非是難的。倘若某人以爲自己是社會的精英,以爲自己的見解一定對,雖然有狂妄之嫌,但他會覺得明辨是非很容易。”

這正是我近來的煩惱,一邊覺得凡事都應該辯證的看待,要從事實發生的情境去分析,不要隨意評價別人應該如何;一邊又覺得人應該有自己的主見,生而負責,匡扶正氣,“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了了注

“看過但丁《神曲》的人就會知道,對人來說,刀山劍樹火海油鍋都不算嚴酷,最嚴酷的是寒冰地獄,把人凍在那裏一動都不能動。假如一個社會的宗旨就是反對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獄又有不如。在這個領域裏發議論的人總是在說:這個不宜提倡,那個不宜提倡。彷彿人活着就是爲了被提倡。要真是這樣,就不如不活。”

關於這點,我還真是有一點不一樣的看法。

我們常常說,“真理的進一步就是謬論”,啥是真理啊?

你只能看到1,那這個世界上就只有1嗎?

你生活的環境裏大家都只能看到1,那是你生活的環境是1,還是這個世界就是1呢?

同樣,別人說世界外除了1還有其他的數字,就可信嗎?

你生活的環境裏大家都認爲1是終點,是邊界——所以他們認爲這個環境裏的所有人都要以1爲邊界,過了這個邊界統統不對了,理論和知識都無法解釋這個邊界以外的東西,如果你出界了,對不起,由於我們都看不到,所以我們這個團體不奉陪了——這個理論有什麼不對嗎?

你要探索邊界外的東西,也沒有什麼不對,只不過你期望的大家與你同行這件事沒有發生。

他們的不提倡只是在提醒你:再走下去,我們就不能同行了。

所以世界上的人,物,界都是以各種看不見的邊界和相似點區分和維繫着。俗語上相似的描述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13

還記得第一次讀到王小波的文字,是在讀研期間。在那座爬牆虎鋪滿整牆、建於六七十年代的圖書館裏,在寫論文睏乏時,我四處翻看小說打發休息間隙。無意翻到王小波的文字,已不記得是哪段文字了,只記得我被他妙趣橫生的敘述方式、荒誕不經的想象力、酣暢淋淋的表達所吸引,看着很過癮,以至於一口氣就接着讀了下去,直到圖書館的閉館鈴聲響起,我才意識到自己是來寫論文的,匆匆收拾好東西離開了圖書館。於是,後來就自己買了這本《沉默的大多數》。

這是一本雜文集,內容涉及歷史、政治、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既有陽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既有政治導向意味很重的部分,也有個性鮮明的部分。每篇雜文的標題都很特立獨行,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幾個詞就組成了一個標題,比如“皇帝做習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長蟲·草帽·細高挑”等等,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讀下去;短文開頭常常從貼近生活的事情講起,把平常的瑣事和深奧的道理糅在一起;文中每次引經據典、借用俗語都顯得很自然,毫不突兀。讀這樣的文字,就像是與文學巨匠在做面對面地交流,感受他的博學,接受他的薰陶。

這本雜文集中,說了很多中國人的國民性,與林語堂的《吾國與吾民》有異曲同工之處,比如中國人不太懂幽默、比較寡言少語、有受虐受壓迫傾向等等。不得不提的是開頭第一篇雜文《沉默的大多數》,分爲六個小節講述了王小波他自己怎麼從懷疑話語、不愛說話的小孩轉變爲走進話語圈的文學創作者,因爲他感覺“有義務談談子自己的所見所聞”,所以他最終擠進了話語圈。他說大家之所以保持沉默,原因有些是因爲沒能力或沒機會說,有些是因爲有隱情不便說,有些是因爲對話語世界厭惡。這讓我開始思考,現在很多大學生爲什麼他們“在公衆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在課堂上不主動發言甚至一問三不知,在課後以及微信QQ等各種社交平臺上吐槽起來卻妙語連珠,一個堪比一個精彩。這樣看來,他們不是因爲沒有能力而在課堂上保持沉默,也許是出於對課堂這個公開場合的擔憂,又或者與老師對話讓他們提不起興趣。不管是哪個原因,如果出於對這個課堂、對這次學習有一種責任感,那麼我想他們也會像王小波一樣,做一個主動掌握話語權的人。

讀到《用一生來學習藝術》這篇時,我心裏有很深的感觸。我是個沒有藝術細胞的人,畫畫不好,即使是臨摹也能臨個四不像,也欣賞不了什麼世界名畫;唱歌唱不在調上,甚至還可以在合唱的時候把別人帶偏……王小波開篇就說理科老師比文科老師提到更多的藝術,想起來,好像我的化學老師在完整地做完一個實驗並且分毫不差地得到所有的反應和現象時,他也說過類似的話“怎麼做對是科學,怎麼做好是藝術”。文中,他通過對杜拉斯、道乾先生、穆旦先生作品的懷念,道出了“比之科學,藝術更能使人幸福”的感嘆。誠如王小波所言,科學教給人的是規則,藝術作品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給人以精神世界的飽足感。

讀完這本雜文集,收穫的不僅僅是王小波播種的精神食糧,文中提到的諸多優秀作品,他們是經由王小波刪選後呈現給我們的,我想這些也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汲取到我們自己需要的營養。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14

作者王小波又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書中有一篇寓言式雜文叫《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他用那頭豬影射自己,在嘲諷中來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無視生活的設置,要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

這隻特立獨行的豬與其他家豬有很大的不同,它有着山羊一樣的敏捷,還和貓相似,喜歡到處遊玩,不喜歡被關押在圈裏。而且這隻豬有着它獨立的思想,在選母豬這點上看,它的愛好和思想都與其它豬不同,對於同一個圈裏的母豬,它覺得這些母豬被過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還又髒又臭,它就到村寨裏去找母豬。它還會模仿各種聲音,特別是汽笛聲。但這個汽笛聲也給它帶來了災難,由於學汽笛叫因此誤工擾亂工作時間表,於是,一場殺身之禍從天而降。但是這頭豬並沒有在槍火下死,而是逃逸了,最後逃出村寨,到林子裏獨立生活,還長出了獠牙。作者沒有安排它死,而是活着,並且是特立獨行地活着,永不征服地活着。這個的結局,是作者的理想:在他人安排的生活中,不能失去獨立的思考和靈魂。在生活的磨難之中,不能滅失掉人性中那些美好的東西---正義、善良,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數”,因爲沉默造就了怯懦的人,沉默造就冷漠的人。

看完《沉默的大多數》,我立馬理解爲什麼王小波在文學界享有那麼高的聲譽。他的確是個很有思想的人,而且敢說且擅長說。剛讀完這篇雜文會感到比較生澀,還好對“話語”這個詞尚不陌生,因此逐漸體味到文章的深度。自以爲是理解了小波繞着彎子想表達的思想和觀點,於是在讀畢獲得閱讀的滿足。

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是對社會權威的對抗和批判。他所質疑的是年幼時期的我曾困惑過的,但那時我的質疑卻未堅持下去,最後隨波逐流,屈服於社會權威及沉默的大多數。小波談到“毛主席語錄”、“十六條”、“五講四美”等,可現今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等各種場合裏不都充盈着我們習以爲常的類似話語麼,比如官話、套話、場面話。這就使我想起一些正在政府機關做公務員的同學朋友,他們每天撰寫文件及領導講話稿,這不都是話語的捐稅麼?我們現在高談闊論“人權",人權就應“以人爲本”,即要尊重人,關心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喪失了基本話語權的人們又如何全面發展?

不合理的東西存在於我們周圍,一代代的人不是想到改變它,而是被其馴服,對其視若無睹,逐漸轉而惶恐和壓制對現存不合理的反抗。人們只看到手腳戴上鐐銬的痛苦,卻意識不到思想被戴上枷鎖的更大可悲!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15

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自從我輩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

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說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說話,以前說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

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愚蠢都含有假裝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社會需要什麼樣的話語,

我們能表達出什麼?

大部分的傻子,都是故作傻態以掩真面,因爲在我們身邊,自由主義理念的傳播還任重而道遠,那些不被接受的話語,便只能沉默。而我們,

就是沉默的大多數,之中一員。

羅素先生說,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言語是人的表達方式,也是權力被宣泄的方式。

我們聽到畝產可以達到三十萬斤,聽到土平爐可以鍊鋼,即使那像牛屎一樣的鐵塊就是鋼鐵,卻也依舊填不飽我們飢餓的肚腸。

於是我們就對周圍的言語產生了懷疑,越是聲色俱厲,越是嗓門高亢,越是不值得相信。和任何話語相比,貧窮都是更大的真理。

所以成熟的人,明辨是非的人,學會了沉默,因爲他們懂得了對自己的言語負責。這現象好嗎?說不好。

王小波的語言就像一束強光,刺穿時間的阻隔,讓人們看清時代的變革。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16

《沉默的大多數》是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xx年7月發行的圖書,作者王小波。主要講述了作者在該作品中傾注了其對中國民衆命運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鬆的角度來解析身邊複雜的事態。

王小波,當代著名學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於北京,1968年去雲南插隊,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商品學專業。1984年至1988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習,獲碩士學位後回國,曾任教於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後辭職專事寫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王小波無論爲人,爲文都頗有特立獨行的意味,其作品別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被人們廣泛閱讀、關注、討論並引發了場持久不衰的(王小波熱),王小波荒誕不經的想象力和妙趣橫生的敘述方式一定會贏得更多的會心的微笑。

《沉默的大多數》作者王小波,他所虛構的藝術之美,以及他通過對現實世界的批評所傳播的自由主義理念,已經在這個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寶庫中佔據了一席之地。而到今天,這些話語、這些思想仍是我們的社會所需要的。我們從王小波的長盛不衰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在中國,自由主義理念的傳播還任重而道遠。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說在世界文學之林中創造出屬於他的美,這美就像一束強光,刺穿了時間的阻隔,啓迪了一代又一代剛剛開始識字讀書的青年的心靈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爲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爲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17

高中時期買了王小波先生的《青銅時代》《白銀時代》《黃金時代》三部曲,現在內容已經記不太清了,只記得讀出了一種獨特與震撼。印象裏王小波先生就像初高中班裏最調皮搗蛋的那一個男生,班上所有的笑料都由他貢獻,老師所有的頭痛都因他而起,叛逆不羈,好動有趣,但最後成績好得不得了,因爲有一顆極聰明的腦袋瓜。

借來他厚厚的一本《沉默的大多數》,裏面收錄了很多他在各個地方發表過的雜文與隨筆。這裏面每篇文章都妙不可言,又慫又犀利,用詞損得不行,比喻精妙絕倫,諷刺味兒直衝腦門。假如他現在在微博發佈他鍼砭時弊的文章,用不了五秒鐘,就會被一整個吞掉。不過這件事假設一下,就已經很諷刺了。

深受那個時期的迫害,他也是在三十年後纔開始寫文章回憶、批判與反思。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買點瓜子堅果,邊嗑邊看。讀者特別像瓜田裏的猹,而王先生親自帶着我們在幾十年前紅彤彤的瓜地裏上躥下跳。可能正是沉默了太多年,當他選擇不再沉默時,就劈里啪啦一頓爆炸輸出,反覆踩着痛點一遍遍調笑、嘲諷、抵制,輔以他別具一格且黑色幽默的文風,不由得撫掌大笑,拍案叫絕,然後靜下來慢慢感受到深深的無可奈何、苦中作樂、遺憾與悲傷。

某種程度上,他也算精準掌握了喜劇的表現形式與內核。王小波先生去世於1997年4月11日,年僅45歲。有人說,沒有了王小波,這個世界無趣了24年。“世界”這個詞用得很妙,因爲王小波先生的思想高度與格局,的確只能用世界來形容。所以他的幽默有別於搞笑,他的內容也不僅只有幽默。

這是什麼呢?這是真正的脫口秀啊。

王先生的逝世真的太令人遺憾了。倘若他還在世的話,他能親眼看看這新世紀,他能接觸到更多好的平臺與傳播媒體。他熱愛科學,熱愛新事物,熱愛嘗試與創新,且實事求是,直率真誠。我相信有人去邀請他,他一定會登上舞臺,爲我們帶來脫口秀登峯造極的視聽盛宴。

至於具體內容,我就不太方便摘錄了,估計摘了也保存不了多久。原因就在於這片瓜田的顏色,如上文所說,是紅彤彤的。我不知道王先生若是現在仍在世,會不會對此頗有微詞。但我認爲既然能大量地出版成書,就說明也不是太壞。推薦大家買包瓜子,翻開這本書,走進頂級脫口秀大師、最損的平民思想家王小波先生的思維殿堂。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18

以前不瞭解王小波,唯一的印象就是語文課本里那篇《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關於這篇文章,老師說:“王小波這是在借豬喻人,喻別人,喻自己,他絕望,他在反抗,在批判……”對此,我當時的看法是:“不就是下個鄉、插個隊,至於這樣嗎?”我只是想簡簡單單地看個故事,好在王小波的文字很通俗,有些小幽默,最重要的是,他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我——他纔不管別人信不信。

所以,故事看得挺舒服。王小波給我的第一印象還不錯。

看《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用不少篇幅在談文革、罵文革——我雖然不喜歡文革,但也沒興趣看別人沒完沒了地批判文革。而王小波不一樣,他好像藉着文革罵了整個學術界——上下兩千年的學術界,而且都很有道理,更重要是有趣。

在書裏看來,王小波是這樣一個憤青:只念過一年初中,卻自學考上了人民大學;本科學了理科,卻赴美留學修社會學;大學畢業開始寫作小說,但對物理化學甚至計算機的熱情並未減少……這才發現,王小波竟然是我最佩服的那一種聰明人。

王小波善用比喻類比,而且很多是那種極其粗俗的類比,這正合我的口味——我認爲越是粗俗越是容易理解。幽默,有俗有雅,也有典故,但絕對是黑色幽默。很多文章給我這樣一種感覺:我想罵人,但我是文明人,不能直接罵。於是,我先講一個故事,故事很真實,但故事裏的人好像有毛病;我再引一些典故,擺點事實,都很有道理;然後說着說着,突然發現,故事裏講的不就是我剛纔要罵的那個誰!最後,幾句精闢的說理,乾脆的結尾。

至於王小波都罵了誰,罵了什麼,就不說了。

有些文章看不懂,也有些文章有點枯燥。

說王小波是憤青,我承認;但我要堅持:王小波說的每句話都是有理有據的,王小波是學理科的——是講理的人!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19

前陣子,讀王小波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其實讀不多懂,只是瞧瞧熱鬧。讀不懂的,自然無法置喙,因此,只是針對有所感觸的地方零星地記些札記。多年前讀過幾天王小波的小說,不管小說還是雜文,我能看懂的其實只佔極少數的篇幅,大多數是讀不懂的。

奇怪的是,即使不懂,居然沒太影響閱讀興致,每天空閒的時候還是會接着前一天的進度讀。青少年那會,附庸風雅裝深度讀魯迅的時候,讀不懂直接就不讀了,還反感周先生有話不好好說,非得拐彎抹角的難爲人。

當然討厭魯迅也是另有理由的,他說得那些拐彎抹角的話經常會出現在考試卷上,被畫上波浪線,問,劃線部分有什麼深層含義,有啥含義,話是他說的,我哪裏知道啊。勉爲其難揣測一下,寫下兩句來充個數,運氣好了沾點邊得個一兩分,運氣差的話,白忙活。

小波的作品,估計一時上不了教科書的,所以也就有效地避免了被討厭。當然,即使有那一天,人生單程車,自然無法回頭,再也做不成需要做閱讀理解的中學生。此話,並無青春不再的感傷,生命的每一段我都很認真在對待,後一段總比前一段更值得珍惜與擁有。不必悔恨過往,也無需對未來期許太多。最好的,必是當下。

還是說回到書上來。一個社會裏,中年人要負很重的責任:要對社會負責,要對年輕人負責,不能只顧自己。因爲這個緣故,我開始寫雜文。近來,覺得自己很失職。勢力範圍內本來有一個年輕人歸我負責的,也因爲地理範圍的不可及而難以負責。對社會負責,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對我而言,也只需對自己負責就夠了。巧的很,因爲這個緣故我開始寫公衆號。最近因爲家裏事情較多,竟也懈怠了。

11月,整個月只寫了一篇。常想,反正寫,對於我自己來說只不過是一件剛剛開了頭的事情,堅持與否,與他人無益無害的,毫無壓力。沒有壓力,能堅持做好一件事,纔是能力吧。反右後期,許多論戰從平等的討論轉爲一方對另一方的批判,討論裏不是爭誰對誰錯,而是爭誰好誰壞。一旦好人的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壞蛋就昭然若揭。

於今,情況有好轉了嗎?碗打了說碗,盤子打了說盤子了嗎?沒有。明明某人在某件事上出了嚴重的問題,莫名的衆人被帶領着,虛挖深度,實引其它爆點,吸引目光,轉移話題,最後大家都忘記因爲什麼燉成了現有的一鍋漿糊。不管真假,先主觀介入,口吐蓮花,病毒式傳播,蠱惑人心,全民當槍,三人成虎。

套路總於無形中。中國常有人不惜代價,冒了被踩死的危險,擠進體育館一類的地方,去見見大名人,在裏面涕淚直流,出來後又覺得上當。這道理是這樣的:用不着花很多錢,受很多罪,跑好遠的路,洗耳恭聽別人說你是傻×。自己知道就夠了。

你看,這就是王小波,這就是王小波的變態辣。口感爽脆,大快朵頤。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人在年輕時,心氣總是很高的,最後總要向現實投降。我剛剛過了四十四歲生日,在這個年齡上給自己做結論似乎還爲時過早。但我總覺得,我這一生絕不會向虛無投降。我會一直戰鬥到死。

一語成讖。1997年4月,王小波,45歲,心臟病突發,生命戛然而止。一個特立獨行的作家在創作上最好的年齡,沒有任何告別的話,永遠離開了。然而十年過去了,二十年過去了,他的作品一直活躍在出版屆。

市場無言,卻一直在說話。讀者沉默,卻一直都在閱讀。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20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小波先生便是這單調的、乏味的、壓抑的社會裏令人眼前一亮的有趣的靈魂。

兒時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四書五經,只被告訴這些都是金科玉律,篤行之而不思辯箇中奧義,現在想來後悔不迭,倘若早些時候多點思考,也不至在很多時候即使心懷疑問,而不得不隨波逐流了。對任何既定的事物公理進行批判性的思考才能形成相對完整的價值體系,事物皆有兩面性,多思多悟不盲從才能夠形成獨立的人格。

每個人都想活成自己,但時光流逝,卻往往看到自己變成了曾經最討厭的哪一類人,或圓滑或虛僞,或成爲“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中的一員。可是,我相信也是我以爲小波先生相信的是,這沉默的大多數人裏是有沒有吶喊出來的聲音,這聲音蘊含着獨特的個性,蘊含着至高無上的品德,蘊含着利他的善意,只是因爲不確定,因爲懼怕權威和愚昧無知的惡意而被蒙上了一層灰罷了。

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自述式的雜文,不如說是爲那些彷徨着的,想要發聲的那羣人在吶喊,解決那些懸而不決的疑問,告訴他們,權威未必對,墨守成規的道義法則反而會戕害一個人的成長。扇醒了盲聽盲信者,啓迪了困惑下出入社會的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也重新給予我機會讓我再去審視那些非人生經歷以外塑造個人價值觀的文字,相信時光推移,更多的人能以此書獲得啓迪,敢於發聲勤于思辨,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21

《沉默的大多數》這本雜文集比作者的小說更令我喜歡,20多年前的文字,如今讀來依舊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沒有找到中國青年出版社的版本,現存市面上的都是縮水了一大半的新版本,不知何故,另一本雜文集《我的精神家園》裏收錄的文章和這本並不重複,我猜或許現在一拆爲二出版了。

儘管在大學時對王小波就已經有所耳聞,但直到畢業後3年纔開始閱讀他的文字,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大學時候的我有着更多的激情和叛逆的衝動,對他文字裏描述的那愚蠢的十年部分應該會有更多的共鳴。但現在畢業三年多,對他文字裏的理性和幽默更爲欣賞。

儘管他經歷了那段特殊的時期,爲此被浪費了大段年華,但文字中沒有怨恨,也沒有推卸,有的只是對讀者平靜、樂觀地懇求,超脫了一般人的境界。希望中國的知識分子多一點像王小波這樣的人,不要再拿道德說教和價值批判說事,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數。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以此自勉。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22

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讀書少,現在才真正讀進去王小波。

我的讀書歷程很奇怪的,還小的時候,大把大把的時間,沒有出去玩耍培養社交技能,卻孤僻地讀了很多那個年紀不會真正懂得的書,沒錯就是所謂的世界名著,那些故事只留下了劇情,後來才漸漸學會分析時代背景人物形象敘事節奏情節設置,才學會共情和悲憫……長大了,開始有思想懂得思考的時候,卻花了大把的時間惡補小時候遺漏的社交技能,成爲一個過分跳脫的煞筆,於是我在最會玩耍的年紀裏太安靜,又在應該沉默的時候選擇了話語,說不清這樣成長的利弊,幸好現在懂得去找尋平衡了。

《沉默的大多數》很有意思,旁徵博引一語中的,思辨的魅力無處不在,一副“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戲謔和矜傲,讓人很想嗤之以鼻卻不得不暗地裏佩服他的透徹。偏偏他大量的素材來自文革時期,帶着時代的隔閡,文風卻暗合了90後的離經叛道,說什麼都在呼籲做人最重要是有趣,操着柴米油鹽屎尿屁的口吻,冷眼說着文化人的自以爲是。

看得出王小波是很喜歡羅素的,一句一個羅素說了什麼羅素他說得對。他說龍應臺西化得太厲害,不理解中國人沉默的藝術;他直指話語一旦出口便遠離初衷,不帶邏輯的煽動話語帶來的集體狂熱足以毀滅人性道德是非的準繩;他又譏笑所謂的道德和中古遺風,說知識分子的百無一用已經達到了空喊口號而言之無物的境界;他說他寧願選擇在沉默中思辨也不要在話語中爆發,他還說,自己不得不應和的說話是爲自己保有沉默的權利而繳的苛捐雜稅;他小心翼翼地提防着話語圈的侵蝕,卻從不吝於表達自己,因爲這個圈子已經分崩離析啦!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23

王小波先生在《沉默的大多數》中多是對文革時期的審視,批判那個缺少理智的時代。

我最喜歡其中的兩篇文章,《沉默的大多數》和《拒絕恭維》,對理性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感悟。

作者說自己屬於“沉默的大多數”,“因爲種種原因,對話語的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

在那樣一個沒有理性的時代裏,不少人挖空心思打進話語的圈子,甚至在盲目的爭奪“話語權”,他們就是在“話語即權力”的思想中喪失了理性,不肯思考。作者自願“放棄”這些,也就避免了“進了那個圈子就要說那種話,甚至以那種話來思索”的窘迫。

對作者來說,沉默是一種生活方式,積極的。保持沉默的態度,在捏造的事實面前,拒不接受聲色俱厲,嗓門高亢的話語。“話語教給我們很多,但善惡還是可以自明”,就像作者的姥姥,一位老實的老太太,在大家都爲畝產三十萬斤糧食感到高興時,她卻跳着小腳叫了起來表示不信,在是非面前表現得如此明智。

文章開頭還提到了龍應臺女士把沉默看做怯懦,在我看來便是另一種情況,這裏的沉默再也不是理性的化身,而是懦弱、冷漠的體現。

我想到了幾年前的小悅悅事件,幼小的女童在馬路上連續遭到兩次大卡車的碾壓,前前後後共有十幾位路人經過,可誰都是看了幾眼,未曾停留便加快腳步離開了。最終是一個拾荒的阿婆拉起了身子已經癱軟如泥的小悅悅,但依舊沒能挽回一個鮮活的生命。

那些路人對於一個孩子流失的生命視若無睹,在冷漠中保持沉默不語,也讓沉默站到了人性的對立面。

真正意義上的“沉默的大多數”是要在理性中保持沉默,在沉默中保持理性,做人性的崇尚者。

在後一篇文章中,作者寫到了在人民大學聽報告的一次經歷,報告人先從恭維聽衆開始,這使作者非常不滿。讚美本是包含着美好的情感,可若是從利益出發,把稱讚變成了阿諛,就不得不使人心生厭惡之情了。

“人家恭維我一句,我就罵起來,這是因爲,從內心深處我知道,我也是經不起恭維的。”顯然作者面對豔羨的目光時保持着理智的態度。這一方面,我更敬佩鄒忌。在別人不切實際的讚美中他沒有得意忘形,失了心智,反而冷靜思考後再做出判斷。

保持理性,拒絕恭維,怕是不那麼容易做到吧。

願我們都能對事物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用理性來探尋真諦。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24

A說了些話,不久反悔了,就和聽到這些話的人不了了之了,我覺得A的做法不對,要離A遠點。

B說了些話,不久變卦了,就向當初聽到這些話的人解釋我爲什麼改口,我覺得B蠻有意思的,不是個壞人。

C說了些話,不久還在說這些話,我覺得C有毛病,同情之餘,卻也懶得理C。

D說了些話,不久死了,我看着D的遺照,怎麼也想不起D說話的腔調了,心裏是說不出的惆悵。

於是,我就想要把身邊ABCEFG等一干人的聲音錄下來,最好還能合拍幾張照,甚至拍拍DV,這樣就算塌實多了,以免日後心空洞洞的

但是,我依舊覺得A不是個東西,B還像個人樣,C就是那麼讓他去吧。

光是記錄,而不去改變,這樣好麼?

雖然大賢羅素說過:"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可是,參差的程度太厲害,就難免產生偏見了。恩,說到偏見,那可多了去了,ABCDEFG。沒幾個讓我看了不爽,恨不得把我的腦袋擰下來塞到他們的脖子上。

上述的想法雖然不太冷靜,但卻是最爲真實,最爲觸及矛盾核心的比方!

意識到當時自己還沒能力解決其中問題,就這麼插科打諢混到了18歲。那日子倒也不難熬,因爲發現了電視和電影。不過,電影電視看多了,感覺滿腦子都進了水,智商一路狂掉,沒有銳氣了。

還好,脫住院的福,讀了點自認爲了不起的文字。於是,產生了這樣的價值觀:所有的參差多態,我壓根沒必要去管,把我自己的差距和ABCDE拉開來就OK了,人家能不能趕上我,遠沒有我能不能把人家甩遠來得重要!

最後,抖點包袱:機緣巧合,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男生不能不讀王小波,女生不能不讀周國平"我承認,我是奔着媚俗的想法,即想要找點能把ABCDEFG比下去的資本底氣而去看王的<我的精神家園>的(本來也要看周的,但賣光了)。至於對我產生了何種效應,我也說不上來,只是至少,覺得"參差多態",如果能借助文字,寫出來,一吐爲快,比起得過且過談戀愛,倒也清爽,也更有價值。

行文至此,來句口號:

我接觸ABCD和王小波,是意外;

你接觸王小波和我,是地地道道的緣分!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25

曾經有這樣一個結論說:平均每個人每天大概說7000個字。我算了一下,差不多花費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言語虛張聲勢而只佔了我們生命的二十四分之一。我們大部分人還確實是名副其實的“沉默的大多數”。

而由於先入爲主的觀念,我剛看到“沉默的大多數”這樣的題目,以爲這是幾頁抨擊冷漠羣衆的長篇大論。不由帶入憤青身份心情澎湃激昂。但是在王小波的筆下,連同他自己在內的沉默的大多數,竟是個卑微卻始終保留獨立立場的弱勢羣體。

說沉默者卑微,因爲默默無聞。他們不願意爲了一點點成績而四處邀功,一點點優越而到處炫耀,一點點挫折而大哭大鬧。他們隱藏起了自己的存在,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故事。

沉默者是堅守着清醒的人,像礁石穩駐在大海的波濤洶涌中,像古樹屹立在狂風怒號中。沉默給他們綿長的時間和空闊的環境去思考,帶給他們前所未有的睿智。

沉默和話語總是對立而統一地存在。既然大多數人都佔着沉默的領地。爲了平衡,少數的話語者難免變得聒噪吵鬧。積極分子在高談闊論爭奪“話語權”。學校廣播裏某些見縫插針試的領導講話、通知、公告。想盡一切辦法攪亂沉默,掀起怒濤來吸引聚焦和鄙視。就像“記憶”裏的高音喇叭,沒黑沒夜地亂嚷嚷。無論是“話語即權利”還是“權利即話語”,沉默者都悄悄地淪爲弱勢羣體。

但沉默者不是真的虛弱,他們不願意反駁這樣的稱號,只是在沉默的保護下悄悄構建自己的強大,堅守自己的立場。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26

起初就被王小波的幽默感和文章中透露出的理智所吸引。於是繼《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後,繼續讀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

喜歡王小波的文章一個原因,是因爲他的文章總能給人以一個宣泄口來抒發曾近難以表達的情感,得以一種豁然開朗,而富有自己獨特色彩的思考和見解,能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啓發。還有一點則是他筆墨中的幽默感,讀起來輕鬆之餘,仍能分析透徹。故有的人曾評價,真正能思想的人並不多,能從思想中得到快樂者更是寥寥,王小波就是其中一個。

就雜文中的其中一篇《椰子樹與平等》來講。王小波以椰子樹論平等,把兩樣毫無相關的東西聯想在一起,也是夠獨特的。

分兩點來談。先是論平等與不平等之間的關係。打個比方,有和無是一種不平等,於是人們爲了保持這種平等,有兩種方式,把無變有,把有變無,很顯然後者更容易做到,能更快的創造平等。漸漸,有變無、有變無。有越來越少,多的是以無來取代,更奇怪的是,在以有少無多的情況下,有變無的過程仍在繼續。這樣不是違背了平等,不應存在嗎?

人是鮮活的,性格和情感使得每人都不同。而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識的差異,這就是問題的所在。知識的高低不僅包括科學知識,也涵蓋文化素質和藝術的品味等精神方面。後者的差異更難以彌補,有的人能欣賞畫作,有的人卻不行,或是有的人能體會到幸福感,而與此同時有的人不行,這更易招來嫉妒。於是爲了保持一種平等,消除“有”成了那些“無”的人最好的方法。然而,這種事情並不少見,在政治上,這頗像一種愚民的政策,將“聰明”的人一棍打死,偏袒維護“笨”的人,得以保留“好思想”和“好作風”,消除那些優越感。這也是爲什麼,作者說,一旦聰明人和傻子起了爭執,我們總說傻子有理,久而久之,聰明人也會變傻。

所以,我們現在所做的是在“自焚”嗎?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27

前不久剛讀完王小波先生的一本雜文隨筆集《沉默的大多數》。其中有篇文章所記載的他對沉默看法引起了我的思考。沉默到底是怎樣的?我想它對我們中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都是一個最熟悉的陌生詞。沉默是中性的,本無褒貶之分。但在不同的打開方式下,它所能帶來的影響卻是大不相同。關鍵在於我們要如何使用。我想見機行事不失爲是種合適的選擇。可我們到底什麼時候需要沉默?什麼時候又該打破沉默勇於發聲呢?

不如從個人與集體兩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說的是越王勾踐忍辱負重,默默成長,積蓄力量擊敗吳王夫差的勵志故事。楚莊王答臣子問時曾說:"此鳥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從這兩個典故我們不難看到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適時選擇沉默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積蓄力量。蘇軾說過:"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沒有一段或長或短的沉寂期,沒有在沉默中的反思與積澱,哪來成功者的喜悅?人們往往只看到人前侃侃而談的博學者,卻忽視了他寒窗苦讀的沉默和艱辛。成功往往與積累密不可分。我想於我們個人來說,學會獨處,學會思考,給自己留一點沉默的時間是必要的。

再從集體層面來看吧。大家都知道,人不能離開社會而獨立存在,人的本質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一個社會如果想要更好的發展,那麼僅依賴一兩個人的嘔心瀝血是不可能的,它需要其中的每個人去努力。身處集體之中,當真正需要我們去表達自己觀點以幫助社會進步的情況來臨時,我們卻閉口不言,選擇沉默。這樣真的可以嗎?龍應臺女士在她的文章《以"沉默"爲恥》中寫道:"幾流的人民就有幾流的政府,就有幾流的社會、幾流的環境。"此話一點不假。她在文中高度讚賞了高雄市民爲了城市更好的發展而勇於發聲的行爲。與之相反的則是魯迅先生筆下諸多"看客"的沉默舉動,讓魯迅不得不吶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青春的我們,理應更多的主動去融入集體胸懷他人,而不僅僅是侷限於關心自己。

不要再把沉默當作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閒"或是逃避責任的手段了。去正確的認識它吧:爲自己,謀積累。爲集體,勇發聲。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28

王小波的書和別的作家很不一樣,通常我們作爲讀者讀不讀的下去書是主觀的意願,從你讀第一段話或者第一篇故事就能知道你讀不讀的下去。可是他的書一直讓人有一種捉摸不透的感覺,虛幻而又真實,幽默中帶點諷刺意味,也虛度了好幾遍也無法弄清作者究竟在想些什麼。可以說王小波的寫作風格是特立獨行的,但又保持着理性的狀態,不至於驚世駭俗或者說太過荒誕。

《沉默的大多數》是我讀的王小波的第一本書,第一次看到這個標題我想到了魯迅先生。“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時,學校組織看電影,當播放到日本人屠殺中國人的畫面時,當時的中國留學生沒有一個站出來表達過不滿,魯迅至此棄醫從文,將紙筆化成尖銳的刺刀來抨擊那些‘’沉默者”。而如今時代變了,中國也從當年的衰落走向了繁榮,卻還是有人不敢‘’說話‘’王小波的這本書也正是抨擊那些‘’沉默者”,在這喧囂的話語圈中保持沉默,也許是社會的現實壓力讓他們有所顧忌,沉默是金,沉默也許是他們爲了保護自己的盾牌,這也情有可原。但是,若在需要開口時中保持沉默,那麼中國人也就失去了向心力了。

在生活之中可能有很多人保持沉默是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我們大學生在討論小組作業時,其實你有不錯的想法想要提出來,但卻因爲擔心別人不認同你的觀點或者覺得你的觀點不夠好而選擇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裏。很多這樣的同學可能是性格原因造成的吧,他們天生內向而自卑,總是默默做一些事卻不想被人知道。殊不知他們收起羽翼隱藏自己光芒的時候,可能會錯過很多展現自己的機會,別人發現不了你的閃光點,又怎麼會發現總是隱藏在角落優秀的你呢。

而另一種沉默就更加可怕了,是迫於現實無奈而產生的羣體效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些年扶不扶的問題,也許有人會說這都是過時的問題了。但我想說這樣的問題其實並不過時,因爲還沒有人讓這樣的現象得到改善,問題仍然存在。值得擔憂的是,會不會以後當一個人發生不幸時,衆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顧慮導致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提供幫助。‘’會不會是騙子?”“爲什麼大家都不去救,那我爲什麼要和大家做不一樣的事呢?”之前太多騙子利用人們的同情心做一些違法的事所以導致產生了信任危機。還是因爲社會制度還不夠完善並且我們其實需要一些敢於發聲與行動的人站出來維護正義。

而敢於發聲的人才最值得敬佩,我國的發展之路從來都是充滿着曲折,但總是有一羣鬥士在維護我國的國家安全。經常刷b站的朋友都知道,我國的外交部真的很給力,每當有別國向我國潑髒水或者甩鍋給我們的時候,外交部總是第一時間迴應,用一種溫和且有力的態度來回應別國對我們毫無根據的質疑,體現了大國風度。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29

王小波的的這篇《沉默的大多數》很是耐讀,這或許與作者的人生經歷和對生活的敏銳洞察力相當大的關係。

與王小波文中所講的一樣,我也屬於“沉默的大多數”的那類人。這是少年時代養成的習慣,是一種難改的積習。小時候我也貧嘴聊舌,但到了一定的歲數之後就開始沉默寡言。當然,這不意味着我不會說話--在私下裏我說的話比任何人都不少--這隻意味着我放棄了權力。

後來,這樣的情況有了較大的改觀,其原因大概如王小波文章所寫的“不說話的人不僅沒有權力,而且會被人看作不存在,因爲人們不會知道你。”我是個性格內向的人,但有時不得不說很多話,從內心深處來講,我覺得是那麼得言不由衷。

儘管平時話語不多,但並不妨礙我對事物的觀察,這也許與自己學過新聞學有關吧。雖然自己性格內向,但是也有自己的表達方式,或許被常人不易差距,比較含蓄而已。

文字,對於自己來說,是最好的表達方式。可能很少有人讀懂自己的文字,正所謂“知音難求”。雖然,知道這不是個好習慣,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多年養成的性格,是很難一下子改掉的。不是說“江山易改,本性難易”嗎,其實講的就是這個事。這也談不上“好不好”,只是最初與人溝通時,給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辭的感覺。

“沉默是金,說話是銀”,國人以“含蓄”著稱,以“中庸”爲準則。所謂“沉默的大多數”是由其根本原因的。雖然在信息社會的今天,“溝通”是與人交往的一個“不二”法則,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含蓄的方式,我大概就是其中的一個吧!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30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爲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爲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這本書的作者是王小波。主要是由作者在一些雜誌報刊中發表的文章組成,其中傾注了作者對中國民衆命運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鬆的角度來解析身邊複雜的事態。

這本書讀起來很舒服,沒有晦澀難懂的語言和長篇累牘的大道理,經常用一些生動甚至搞笑的比喻,在不經意間就將自己對某一種社會現象的看法與態度表達出來了。這種方法不會讓人感覺壓迫與強勢,而是像一個老友在跟你聊閒天。但是其中的道理和觀點卻表現得很清晰。他每次在說到對當時而言比較敏感的話題時都會加上類似於“個人愚見,對此持反對態度的也不要跟我爭論”這種話,顯得卑微又有趣,這就類似於現在有時候我們在網上說一些大實話又怕被噴的時候,加上狗頭以求保命。

雖然這書的大背景是在90年代,但其中的道理放在今天的大環境中也恰逢其當。他表達了思維的樂趣、中國知識分子相關、道德、極端、國學、人性、謙卑、科學、藝術、精神、文體等各方面的見解,其中不泛鍼砭時弊的犀利言辭,別具一格且深具批判精神。

中國人民久經儒家思想的教化,長幼有序、尊卑有別,這些放在君主集權制度中有助於社會安定,同時卻也禁錮了個人的思想與個性的發展。現如今,我們還是從小便被教導‘聽話’,很少能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但因此,在潛移默化之中我們也逐漸缺失了一種批判與質疑的能力。小時候,對事物認識得還不完全,只覺父輩的話語便是真知;青少年時,還未形成獨立的人格,便習慣於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誤以爲多數即正義;青年還未有成就之時,即便有了一定自己的判斷與認知,卻總是告誡自己“謹言慎行、人微言輕”;諸多因素驅使之下,我自己也一直都是沉默的大多數中的一員。

王小波本人也是從40歲纔開始寫作的,或許那個時候他纔想明白吧。他說“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繼續一聲不吭。”這句話讀來,我竟有種被人看透了內心的錯覺,當你一直說個不停的時候,大腦將會停止思考。

可是,一直保持沉默是否也是一種極端?其一,如果你的道理是正確的,卻不願站起大聲說出來,那麼那些謬誤甚至畸形的意識形態是否會因毫無阻礙而大行其道,甚至於成爲社會的主流;其二,倘若你的道理原本就是錯誤的,你不願告訴任何人,只是固執己見的認爲那就是真理,那麼你可能永遠都明白一些真的道理。

這本書我強烈推薦大家去閱讀,看看作者對一些事物的看法與評價,遇到不認同的點也可以在內心跟他辯上一辯。真理只會越辯越明,慢慢的學着去表達一些自己的觀點,沒有對錯之分,卻能讓自己明白一些道理,遇見一些有趣的事。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31

快樂一直是每個人都渴望和追求的。在王小波《東西方快樂觀區別之我見》中,東西方人追求快樂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小波認爲,西方人從物慾的追求中得到滿足,而東方人從人與人的相親相愛中汲取幸福。王小波較爲贊成東方的快樂觀,而反對物慾橫流造成的“西方病”。

相比之下,雙方追求快樂的方式雖然不一樣,但追求快樂超過一定限度時,都會產生不利的局面,導致物極必反。這就是所謂的“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中國人自古以來便是人情社會。孟子提出“仁者,親親也,義者,敬長也。”強調仁義的本源來自於人際關係。正如小波所說的,這種追尋快樂的方式是我們的一大優點。我們既不冷漠,又不自私,而且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諧。中國社會四平八穩,不容易出毛病。最近的疫情就是很好的佐證。我們看到西方申請破產救濟金的人多到不可思議,一方面是西方人沒有存錢的習慣,以超前消費爲主的他們一旦居家隔離便失去了經濟來源;另一方面他們沒有像中國一樣發達的人際關係。在中國,危機下你假如破產了,不論親人還是朋友,至少不會讓你餓死。但人與人的相親相愛一旦走向極端,就會被人際關係所嚴重束縛。如同三綱五常之類的就萬萬不可取。可如今我看來,這種人際關係大有弱化的趨勢。

西方人崇尚物慾。人的慾望因爲生產力的高度發達被無限的加強放大,以至於到後來他們都忘了追求物慾到底是爲了什麼,反正肯定不是爲了滿足需求。我覺得也許是一種病態的成就感吧。總之,小波在文中說這是“自激”。西方人一個勁的索取且不計後果,從新航路開闢,到工業革命和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再到如今新冠疫情下將生命與金錢進行衡量,他們對物慾的追求都到了一種極致。

也許是時代的不同,小波的觀點不完全正確。如今的東方,從人際關係中追尋樂趣的方式趨於平穩或弱化,而對物慾的追求卻愈演愈烈。一方面歸功於互聯網的發達,人們有幸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主義”、“觀念”,個人思想因此逐漸獨立和解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着不做“沉默的大多數”。社會上正是有了像李文亮這樣敢於發聲的人咱們的國家才能更好。所以,我相信,現在再也不會出現清朝時的“節烈婦女”了。更何況,人們離婚還來不及呢。夫妻之間不合便離,疫情居家隔離過後離婚率更是創了新高,這是全然不給古人面子了。更不會有文化革命時狂熱的、失去理智的集體主義。現在人總這麼認爲,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我尊重你的觀點,但想要說服我,門都沒有。

另一方面,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東方人對物慾的追求愈演愈烈。各種各樣的功利心態、拜金思潮不可避免的噴涌而出,好像什麼事情都能和金錢掛上鉤。朋友送禮,首先想到的不是朋友愛君心切,而是趕緊掂量掂量這禮值多少錢、他送我這禮有何求於我;家長給老師送禮,這無非是道德綁架。老師對待學生應該是一視同仁,而家長屁顛屁顛跑來給老師送這送那,這分明就是在說:老師你看着辦吧,我的禮可是夠給面子了,你這面子給我孩子也要給夠啊。這並不公平。我反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唯利是圖,當然了,適當的利益交流有助於市場經濟的建設,但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應是依靠情感。或者換一種說法,以愛爲基礎。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32

讀王小波先生的《沉默的大多數》,提到《巴巴拉少校》中的安德謝夫先生考教自己的兒子,問他能幹點什麼。兒子答:幹什麼都不行,我的特長在於明辨是非。安德謝夫把兒子損了一頓:“你說的那件事,其實是世界上最難的事。”

這兩天網絡上出現的“廣州方圓小學老師虐待學生致其吐血”的事件,晚上刷微博初看到的時候很氣憤,恨不得立刻轉發聲討老師。剋制住了自己,因爲知道晚上的自己很不理智,太沖動。第二天又詳細看了看,已經有網友在下面質疑血跡不合常理,診斷書上未提及吐血等症狀,以家長的說法,醫院不可能還讓孩子在門診輸液,有作假誇大之嫌,但提出質疑的少許網友被其他人罵得狗血淋頭。公安局也發佈了“事件有所出入,尚在調查”的聲明,下面的網友依然一片激動的捍衛自己認爲是事實的事實。果然今天有所反轉,慶幸自己當初尚存理智,沒有被一時的情緒牽着走,等待了官方調查結果,不然就要打臉和羞愧了。當然這次事件,家長造謠威脅有錯,老師體罰學生也有錯。

又想到之前“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中的紅色轎車女司機,行駛途中被突然轉向的公交擦到,車身旋轉90度,逃過一劫。事故調查結果出來之前被罵慘了,被謠傳爲開車逆行導致公交墜江,受害者變加害者。當初雖然沒有在網絡上發言暴力這位女司機,但我也對最初的新聞信以爲真,和朋友分享這條新聞並在聊天中加以責怪,在此我向這位女司機鄭重表示歉意。也警醒自己,不要聽信一家之言。在對事情發表看法之前,先想一想,再等一等。想一想網上的言論有沒有證據支撐,證據是否可信;等一個最終調查結果。

網絡時代,明辨是非變得更容易了嗎?似乎並沒有,我們能更輕易的查閱到知識,也更輕易的被言論矇蔽,被大衆情緒浸染。人人都有話語權的時代,更要慎用自己的話語權,明辨是非靠的不是衆口鑠金,而是個人思考和專業調查的結合。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33

《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的一本雜文隨筆集,它以輕鬆幽默的筆調來解析身邊複雜的事態,讓人捧腹之餘更多的是深深地思考,從中體會閱讀的快感和思維的樂趣。這本書雖然寫於九十年代,但它閃爍的自由主義之美穿透時間的阻隔,今天讀來仍有啓迪心靈的力量。

讀王小波的雜文會讓我想起魯迅的雜文,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但魯迅的雜文具有對敵的戰鬥性,他的雜文是匕首,是投槍,是能和讀者一同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的東西,他的語言在辛辣、幽冷中帶着深重的悲愴。

王小波的雜文,更多的是輕鬆幽默,其荒誕不經的想象力和妙趣橫生的敘述方式往往贏得讀者更多的會心的微笑。微笑之餘,引起的卻是心靈的震動和深深的思考,那個時代發生的那些人那些事,現在想想是覺得荒誕可笑,但卻是真真實實發生在身邊的事,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事。比如他的《肚子裏的戰爭》一文,是王小波插隊時的故事,他住院時碰到一哥們犯了闌尾炎要手術,但當時醫院裏沒有大夫,都是工農兵出身的衛生員——真正的大夫全都下到各隊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去了。於是一個闌尾炎手術開了三小時也沒找到闌尾,急得主刀大夫把他的腸子都拿了出來,上下一通緊搗。眼看天色越來越暗,別人也動手來找,那哥們被人找得不耐煩,撩開了中間的白布簾子,也去幫着找。

最後終於在太陽下山以前找到,把它割下來。這個看似太離譜、太荒唐、太不可思議的故事就是作者親歷的事,他輕描淡寫的敘述初而令人捧腹,繼而令人嘆息,最後令人想流淚,這就是王小波雜文的藝術魅力。《沉默的大多數》中有好多這樣的文章,如《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等等,都是讓人讀了不會忘記的文章。

其實我對王小波知之很少,還是從他夫人李銀河爲他寫的祭文中稍有了解的,我一直在想,這是個怎樣的人呢?能讓他死後好多年,各種版本的作品本層出不窮,盜版書也熱賣不止。恰逢農工黨蘇州市委舉辦了“重溫經典,學新知新”讀書節活動,參加的黨員可以選本書讀,我毫不猶豫的選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生前就像這書名一樣,只是沉默的大多數中的一個,他文學的全部目的也非常質樸和簡單:我要試着創造出一點美。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如果都能創造出一點點美,那麼生活一定是有趣的。像王小波那樣努力做一個有趣的人,在GDP和房價的生長中保持着曼妙的想像力和激情,生活可以沉默但不能無趣。作者:謝慶琳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 篇34

1997年王小波去世後,我才知道他,纔開始讀他的書,1997年,我二十歲,現在二十年過去了,回過頭看,覺得王小波算得上是我的“思想啓蒙”老師,寫下“思想啓蒙”這幾個字,有點兒惶恐,斯人已逝,不是能夠站起來拒絕和反對的情況,而且儘管已近不惑之年,可我也尚不能明確自己有何“思想”。

一提思想,還讓我想起王小波一篇名爲“思想和害臊”的文章,王小波曾經在雲南插隊,老鄉們爲了表示自己有“思想”,在會上發言時,要說一句時髦話,所謂的時髦話就是當時的革命口號或者最高指示,比如“狠鬥私字一閃念”,“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等等,對知青來說張口就來的口號,卻讓老鄉們難以啓齒,覺得很害臊。

王小波分析說“當年那些時髦話語都表達了一個意思,那就是對權力的忠順態度,但是同樣的話,有人講起來覺得害臊,有人講起來卻不覺得害臊,這就有點深奧。”對老鄉們來說忠順是內心深處的一種感情,當衆講出來就會覺得肉麻,讓人害臊。

所以在民風淳樸的雲南鄉村,“有思想”這種狀態,又成了“害臊”的同義語。我不是要標榜自己淳樸,不過一提思想,我真的有點害臊。

但是,我還是想給他戴上這頂“思想啓蒙”帽子。

王小波推崇羅素的“參差多態纔是幸福本源”,對我有啓蒙意義,參差多態意味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它的反面是“一種聲音,一種選擇”的專制。參差多態意味着“和而不同”的包容與寬容,意味着“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的意思。

豆腐腦兒我喜歡鹹的,你喜歡甜的,我可以友邦驚詫,可以看不慣你,口誅筆伐,但我拿你毫無辦法,我不能禁絕店家賣甜豆腐腦兒,也不能在你吃甜豆腐腦兒的時候硬給你換成鹹的,這是你的選擇,你的自由。

不過話說回來,甜豆腐腦兒是什麼玩意,那能吃嘛?!

王小波推崇“有趣和智慧”,推崇“科學和求知”,反對愚蠢無趣和假正經。對我也有啓蒙意義,我之所以不太正經,追根溯源,也許能追到他身上。

王小波不是中文系科班出身,他的家庭出身、插隊、讀書、求學的獨特經歷,決定了他是一個怎樣的人,能夠寫出怎樣的文章。他的文章有種特別的節奏和風格,鬆弛,甚至有時零碎,處處都是冷幽默,在結尾的地方奇峯陡起,你才明白前面的鋪墊所爲何來,讀來忍俊不禁,掩卷還要沉思一陣。

我特別喜歡他的那篇《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這隻特立獨行的豬,因爲不服從自己的角色和命運,居然學回了模仿汽笛的聲音,被定爲了“破壞春耕分子”,爲什麼學會汽笛叫,就被定義成“破壞春耕分子”,我建議你讀原文,總之這隻豬最終逃離了豬圈,重回叢林,長出了獠牙,過上了自由的生活。王小波尊稱它爲豬兄,表達了他對這隻敢於挑戰“生活設置”的豬的尊敬。

還有一篇是《謙卑學習班》,哎呀,允許我先笑會兒。

《謙卑學習班》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幫名人、明星交了2000美元的學費,在一座山上的破房子裏,住不好,吃不好的呆了兩個星期,學什麼呢,學習謙卑。但是兩個星期裏,只是吃素,睡破牀墊,並沒有人來教授謙卑,最後一天,來了一個貌似氣功大師王林一樣的人,這個人說我的課只有一句話,那就是“you are an asshole”,翻譯過來就是“你是個傻瓜”,說完揚長而去,聽課的人覺得很有道理,覺得2000美元花的很值,果然學到了什麼叫謙卑。我看了之後,笑的心肺肝都碎成了片片。

智商稅,有時候很重,不僅僅要錢,還要命。那些爲了偶像瘋狂而自殺的,不是把命獻出去了嗎,還有氣功粉,國粹粉,這粉,那粉的,算了,他們勢力都很強,我也別得罪他們了,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嘛。

王小波去世後,推崇王小波的年輕專欄作家,曾經出版過一本書叫《王小波的門下走狗》,模仿王小波的行文風格,但是讀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少了的那點還挺重要,是提起來讓我害臊的東西,就是“思想”。

不僅僅少了思想,掩藏在王小波“插科打諢”的諷刺與幽默背後,是他對這個世界抱持的善意和深情,他的挖苦和諷刺,都源自於對吾國吾民的一種深沉的愛,這點也是那些爲了諷刺而諷刺,爲了幽默而幽默的“門下走狗”們沒有學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