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異類》讀後感(通用11篇)

《異類》讀後感(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異類》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異類》讀後感(通用11篇)

《異類》讀後感 篇1

第一遍看這本書是剛畢業的時候,那個時候剛出來工作,特別不適應。雖然在設計公司特別苦和累,但是心中依然對未來充滿希望。那時候即將考研,自信必上,覺得小小的設計公司不過是我的暫棲之地。所以那次看這本書就像看故事書,一讀而過,並沒有留下什麼值得回味的思考。

工作了三個月後,漸漸發現,每天日夜循環,感覺單調乏味,找不到意義,看不到希望。於是重新想起此書。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裏,成功就是高智商加勤奮,畢竟愛迪生也總結道:成功等於天才加汗水。而本書中給出的成功模式總結起來就是:成功=社會(機遇,文化)+家庭(見識,實踐智力,社會資源)+個人(智商,勤奮)。

看完這個結論,想起了今年北京狀元採訪中說的話,想起幾年前的文章《寒門再難出貴子》,並重新讀了一遍。閱完三者,感覺脊背發涼,深感自我實現之難,階級跨越之難。深恐自己此生碌碌無爲。

1.關於社會

簡而言之是文中的機遇。在論述這個因素時,作者舉的例子是加拿大冰球隊隊員,甲殼蟲樂隊,比爾蓋茨,奧本海默,喬弗洛姆等。現挑幾個典型的說說。世人(意識到機遇的重要性的人)大多認爲,比爾蓋茨是抓住了機遇纔在科技浪潮中脫穎而出,喬弗洛姆是抓住了機遇才使世達律師事務所聞名於世。但是在他們成功之前,他們並沒有看到有什麼機遇,然後去把握機遇取得成功;也就是說,比爾蓋茨初中起就學編程,喬弗洛姆畢業後開律師事務所都是遵循自己的興趣或者說原本的生活狀態(即沒有意識到機遇後的轉變)。只是最後在同行業中成功的是他們,所以就說是他們抓住了機遇。其實在每個變革的來臨時,人們依然遵循既有的生活方式做着自己的事,但是在這個變革中(美國經濟的轉型期,計算機革命,律師行業變革),總有少部分人成功,不是這個人就是那個人,反正會有那麼一定數量的人。而且只能是一小部分人成功。於是這部分人被說是抓住了機遇。而他們的成功確實是碰到了一系列的機遇,但是並不是他們抓住的。

結論便是,機遇是成功的因素中個人無法把握的。

再說文化,從書中的"大韓航空失事的族裔理論"以及"稻田與數學"這兩個例子來看,文化比機遇更加無法控制。可能稍微幸運的是,文中的例子都是拿羣體分析,或是拿特例分析,並不具備個體上的意義,也不是普世原理。

2.關於家庭

關於家庭條件,這方面在某種意義上似乎可以說依然是機遇,因爲你無法選擇出生在怎麼樣的家庭中。從你出生到你成長的這段時間,你的家庭條件是不太可能發生躍遷的,如果發生了,那也算作是碰到了機遇。

父母的言傳身教時時刻刻都在塑造你的人格、品行、見識,也是你的實踐智力的最主要來源,而家庭經濟條件則決定了你能上什麼樣的學校、什麼樣的培訓班、去哪裏旅遊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實踐智力,用原文的話說就是該在什麼時候向什麼人說什麼話,怎麼樣說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這種實踐智力彷彿完全是家庭環境決定,至少在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前。

在意識到實踐智力、人格品質等因素在成功中的重要性後,這幾個方面是可以有意識的改變的,雖然說很難。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前這些因素都是在家庭的潛移默化中成長的,意識到之後則可以有意識的做出自我改變。

結論:家庭方面的因素,除經濟因素之外,()其他的幾項在意識之前無法控制、無法把握,在意識到之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把握。

3.關於個人

在個人方面主要是智商和勤奮兩大要素。先說智商,智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同等條件下,智商高的人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智商低的人強,特別是在智商差距較大的情況下。但是智商有門檻效應,當智商達到某個臨界值時,智商在成功的作用中就驟減。

僅談智商,則其不可控。但勤奮是可控的,這本書中那麼多理論,就這個10000小時理論比較鼓舞人心,因爲即使是比爾蓋茨、喬布斯、莫扎特等名人在成名之前都經過10000小時臨界值的訓練,雖然不是完全依靠自己。但是在意識到關於勤奮方面的10000小時理論的重要性之後,假如說不考慮時機和時間的話,勤奮也是可控的。

綜上所述,結論如下:成功=機遇,文化傳承,智商(不可控)+實踐智力,社會資源(半可控)+勤奮(可控)。

階級弱勢羣體如何自處,如何獲得發展?這個問題作者並未論述,但是看完本書後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在無解的情況下,唯有多點勤奮和行動,少點空想。

《異類》讀後感 篇2

在讀異類之前,辦公室的夥伴就問過我們一個問題,你們都是幾月份出生。問完這個問題後,他就說他兒子3月份生的,本應該跟同齡人一同入學,他卻打算要讓他兒子晚一年入學。當時還跟辦公室另一位小夥伴跟他爭論,不能這樣子爲兒子做決定,我們讀書時看到同齡人中比自己大一歲的都會疑惑爲什麼會比自己大一歲還在跟我們一起讀書,這種狀態會讓他兒子造成一種自卑的心態。而且確實回想自己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身邊的同學基本上都跟自己一樣95年的,稍微有個94年都會有所疑惑這是不是留級生。大學寢室5個人,1個93年的、2個94年的,2個95年的。果然我更願意跟95年那個人玩的更好,心裏就覺得這纔是我的同齡人。其他人都是“異類”。

這也就是我開始看異類到結束成爲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小故事。根據馬爾科姆的說法,他如果晚一年入學,將擁有比別人早得多的起跑優勢,而這種領先優勢很可能成爲他未來成功的機遇。我竟然在懷疑了,如果我晚一年上學,我在同比我小一歲的學生中更具競爭,可能現在我已經走上人生巔峯了……社會學家羅伯特·默頓援引《新約·馬太福音》裏面的一句話: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什麼意思?就是你從一開始就具有先發優勢的話,後面通過優勢積累,你可能多年以後就會成爲人生贏家。起初一點優勢,就會被命運逐漸放大,最後各項優勢積累而形成了最終的成就。所以,什麼時候出生,真的很重要。我開始支持那位同事了。而且看了一系列數據對比確實有優勢。

但綜合整本書,我總結出的道理卻是:成功=智商+社會資源+情商+勤奮+機遇。對比一下我們舊的公式:成功=智商+勤奮,我們發現以往的意識缺失的是對社會資源、情商和機遇的關注。爲什麼我們會遺漏掉它們呢?因爲社會資源與機遇不爲我們的意志所控制,人們總是傾向於避諱自己無法把控的事物。至於情商,則關乎於歷史,在西學東漸浪潮中人們只專注於能直觀促進社會變革的知識。實際上,中國傳統的儒道佛三家理論都富含情商的養分,只是於近、現代不爲人們所吸收罷了。

《異類》讀後感 篇3

通書看完,其實這本書就是爲了告訴我們,天才從來不就是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他們的努力,以及各種不同的因素造就而成的。從來就沒有什麼天生的天才,他們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中的一個。

所以俗話說得好,成功等於99%汗水和1%的天賦。這本書就是告訴我們這1%的天賦,包括了很多的方面的因素。有點老調重談的意味,只不過換了個新穎的說法。

書中的第一部分,就是告訴我們,除了我們常說的一萬小時定律外,天才的成功還包括他們的人生機遇,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等一系列因。

對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是時代的因素,時代的機遇,比如比爾蓋茨,喬布斯等人都是在電腦計算機這個新產物剛誕生時,崛起的時代人物!

那麼在計算機發展到今天這個時候,又是什麼新的時代人物會產生呢?我們現在老是說萬物互聯,這當中會不會又產生一些新的時代人物呢?拭目以待吧。

還有,第一部分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實踐智力,其實也就有點像我們常說的社會適應力,但它有點非常不同的是,它加入了說服力,它是使會運用它的人達成他的目標。

書中就說了奧本海默在大學時曾試圖謀殺導師,卻在後來的人生際遇中,被委任爲曼哈頓計劃首席科學家。這當中就是他的實踐智力幫了他。

書中的第二部分,還說了文化傳承對各個事件的間接影響,當中舉了挺多例子,大家如果想了解一些世界文化可以好好看看。

比如等級觀念嚴重的文化間接造成了比較多的飛機事故,中國數字的發音短,使中國人能在20秒內記住更多數字,這樣就使得我們國家的小孩在學齡階段普遍比其他國家的小孩學習數學學得快得多。不錯的優勢對吧。

好了,我就介紹這麼多了,大家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可以看看這本書哦。

《異類》讀後感 篇4

前兩年,成功學大行其道,是蜂擁而至的追捧者和憤世嫉俗的鍵盤俠重點關注的話題。印象最深的還是歡樂頌中安迪對沉迷成功的邱瑩瑩指點的名場面。且不辯對錯,這着實引發了我的好奇,尤其是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成功是否有跡可循,有法可依?

有問題,找百度。我在百度百科中搜索成功學,出來的是這樣一段話:成功學的起源是爲了完善自我和培養他人,促使人們積極進取,推動社會完善進步而自然產生的學問。實際上是一門關於自我管理的學問,是理想信念與目標行動教育方面的內容,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產物。哈哈,那些市面上把致富和成功劃上等號的書籍真的可以拿去燒掉了。財富是在你到了一定的社會地位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得到的自然而然的回報。我不否認現在掙快錢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那種要麼生命週期過短,從你發現商機的那一刻它離落敗也不遠了;要麼挑戰底線,在法律或道德的刀尖上跳舞,很是危險。而且在眼界或能力還不能與所用的財富匹配時,確定能守得住麼?

我發現大部分人都是追尋成功的,或者更直白地說,是希望自己不斷變優秀的。而他們對成功對方法論諱莫如深,這本身就十分矛盾。就像是這本書裏提到的,人們似乎已經預設的前提,就是一個人的成功關鍵是他的天賦,他的機遇,他讓人羨慕的偶然性。而刻意忽略其他我們可控條件的影響。而這本書最吸引我的一點,就是他用類似於數據調查的呈現手法,列出來許多能讓我們有跡可循的影響因素。比如馬太效應,10000小時定律,文化背景等等。

抓住機遇是我自己對於成功一直以來的觀點。人的一生中可能出現很多機遇,而這不是日常努力就能獲得的。它是不經意的靈光乍現,偶然間的好奇心驅使。它不像是努力,需要靠量變才能達成的質變,機遇本身就是一個質變。因此在面對機遇時,每一個選擇都顯得尤爲重要。而且越是長大越發現,兩難的選擇哪有什麼對錯,不讓自己後悔就好。像是書裏提到的大環境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而大環境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四捨五入是不是代表,成功其實是我們不斷選擇出來的。

突然對拿破崙希爾,本傑明富蘭克林以及戴爾卡耐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日後會看一些他們的書籍。

《異類》讀後感 篇5

讀完了《異類》,這本書用大量的數據,去證明一個道理,那就是特別突出的成功,其實除了人本身之外,還有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不論是馬太效應,還是10000小時的付出邏輯,或者是文化環境對人的影響等等。

看的關於成功,關於人性的分析,越是發現,其實很多道理,都是通的。馬太效應,就是生活中說的,越努力,越幸運;10000小時的邏輯,就是付出與收穫的一個曲線關係,可能會有臨界點,但是大部分達到臨界點之前,一定是越努力,收穫越多;而環境對人的影響,更是無時無刻的,不用作者論證,我都能明白這個道理是多麼的正確。而讀完這本書,只是讓我更加明白,這些社會現象,我深受影響,但是卻沒有深刻意識到。我沒有能力去預估整個時代背景下,哪個前景比較好的行業或者會賺錢的門路,我也不知道那些機會會在什麼時候垂青於我。但是我越發堅定,努力一定會有收穫,讓自己越發有價值是一間很有意義的時間。它或許就是某個時機我的機會,或者某個時機我的人生轉折。

現在的很多人應該都很焦慮。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思考,開始迷茫,自己的能力差距,自己的財富差距,自己未來的價值在哪裏。我也是一樣,雖然剛工作沒幾年,社會經驗不算豐富,也看不到未來的機遇在哪裏,所以開始想怎麼實現自己賺錢的目標,似乎很遙遠。我沒有了努力的動力,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因爲他們都不能再當下變現。而這樣的想法,其實就是惡性循環。可是我越發堅定了,無論如何,我應該努力,這不是由我當下能收穫什麼決定。只有努力之後,我才應該思考,繼續前進的方向。而不是永遠停留在想,卻什麼都不做。享受當下的辛苦,享受不斷強大,豐富的自己,不着急未來看不清楚。前段時間聽過一段話,覺得說的特別好,大致意思是:辭職你可能會丟失身份,但是不會丟失能力。共勉。

《異類》讀後感 篇6

《異類》這本書於我來說最好的地方在於它通過科學嚴謹的邏輯分析,將一個個傳奇人物的成功經歷抽絲剝繭,還原成一堆看似不相關的隨機事件,最終直指本心,將玄之又玄的成功學還原成可以進行科學分析的條件組合,即:出生的時代,所處的文化環境,生長的家庭背景,個人後天的努力等不確定因素,正如書中所說:所謂“異類”從來就不是異類,書本有效的衰減了人們對“異類”的盲目崇拜。

其次在於該書中不同於以往雞湯文過分強調努力的意義,似乎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讀多了反而個人發展不利。該書傳導的理念是:一個人的成功不單單是努力的結果。“10000小時法則”也只是說明了努力是成功的前提條件之一,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不然同樣家庭背景,社會背景,同樣機遇的人在整個全球範圍內不知道海到哪裏去,最後成爲“異類”的也是寥寥無幾。總結一句話就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

其三,成功多數時候並不是一代人努力的結果,往大了說社會文化背景是上千年曆史的沉澱,往小了說家庭階級背景是幾代人奮鬥的積累。所以對於個人努力與成果不成正比方面完全可以稍稍放平點心態,畢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何妨不在歷史長河中來下一盤大棋?

《異類》讀後感 篇7

請認清現實,成功除了個人的不懈努力外,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

《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啓示錄》,看書名會誤以爲這本書要揭示某項成功祕籍,可能是我太笨,沒有get到任何一個 只要這麼做你就能成功 的觀點,相反,第一感覺,這是一本反成功學的書。因爲書的本意只是換個角度審視“成功”背後的規律,但這些規律大部分是天註定,根本不可能通過個人努力來改變。

舉個例子,你能改變自己的出生年月、家庭、社會環境嗎?不可能?很不幸,那恰恰是影響你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

影響成功的5個要素

1. 勢能——馬太效應

本書開篇就以加拿大冰球隊選拔爲例,那些天才球星們,大多出生於1-3月,因爲這個國家的冰球隊員招募年齡是按每年1月1日劃分的,所以同年1月出生的孩子要6月以後出生的要多了半年的發育期,他們總日常訓練中會有一些微弱的體能優勢,從而讓教練更關注他們,得到更多訓練和指導機會,球技得到進一步提升,又進一步獲得關注,如此反覆:優勢 => 機會 => 更好的優勢 => 更好的機會。

所以,一個人一開始的“勢能”,哪怕只是一點點的微弱優勢,讓他在每次決絕種勝出,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可以進一步把他塑造得更強。

就好比在中國小學入學年齡是9月1日前,那麼理論上來說生日是9月1日後的孩子只能等到次年(真實年紀7歲時)入學,相比於班裏大部分6歲的兒童來說,他的智力、體能都會更突出,從而成績會更好,好成績會得到老師更多關注,從而有更多提高自我的機會,與班裏其他同學的差距越來越大。

在公司也一樣,剛入職時,比別人多一點點的勢能,是你日後更高成就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2. 家庭

家庭因素主要有兩方面,先天遺傳(智力)和後天培養。

智力優勢是有極限的,並非越高越好,和身高一樣,女孩喜歡高個子男孩——那2米怎麼樣?恐怕沒幾個女孩能接受吧。所以高智商是優勢,但太高了並不一定有用。諾貝爾獎得主並非都是天才,相反他們智力水平不如天才,但是在人際關係、想象力、創造力、思維跳躍方面要更突出,而這些錯綜複雜的因素纔是獲得成果的關鍵。

所以,能夠比大部分人聰明,這就足夠了,非要比所有人都聰明,其實對成功的意義不大。同時,有一個聰明的腦袋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你生在一個糟糕的家庭,這顆智慧大腦很可能就此埋沒。

良好富裕的家庭環境,在孩子的教育上更傾向於“協同培養”,深度參與到孩子的教育成長當中,從孩子的身體到心理全面培育。相反,貧窮家庭,家長對待孩子基本是高度一致的“散養”,認爲教育就是校方的事情,他們工作太忙了,沒空關注孩子的成長。這種環境下的孩子,會變得封閉,表現欲不強。所以一個人的道德、價值觀、心智成長,他的家庭如何栽培,幾乎取到決定性的作用。

書中講了一個天才隕落的故事,一個智商190的天才兒童(愛因斯坦160),從小活在母親改嫁(4次)、家暴、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的環境下,上學、打工、社會體制的遭遇都對他的成長極爲不利。他從小就不能獲得自我表達的機會,長大了便不能很好的融入社會,終日守着農場,碌碌無爲,而他自己也習慣了過着與世無爭的生活。

3. 機遇

其實這個很好理解,機遇分爲兩種:偶然的運氣和時代的機會。

偶然的運氣包括關鍵時刻貴人相助、名額剛好多處一個而且給了你、一次意外致使你更好的完成某事等等,個別人在特殊時刻遇上的好事。

而時代的機會包括某個行業的崛起、國家高速發展、某種體制改革等等,在特殊年代特殊地點出生的人所遇上的好事。

機遇對於成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個成功的企業家背後,其實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歷史契機,而不單單是他們回憶中的那些艱苦歲月。

4. 文化

文化影響可能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一個成功因素,因爲它太習以爲常了。 就像猶太人會經商,江浙滬人更懂得做生意,這是民族/地區文化影響的典型。一個人生來看到,同學、朋友、親戚等都在從事類似活動,而從小被灌輸的道德價值觀等也會“迫使”他走向類似的道路。在這些人眼裏,走南闖北纔是天經地義的,我在家鄉朝九晚五反而被當作不務正業。

再如,爲什麼中國學生數學更好,因爲中文對數字的發音更簡短—— 6 0 8 5 7 3 6 ,隨便7個數字對應中文是7個發音,而英語的話前兩個數字就佔了6個發音,能比麼?再有, 3/5 這個數,中文念五分之三,而英文念做三個五分之一??。所以數學方面,美國學生先天就弱於中國。

另外,中國常年稻米耕種的歷史,讓這個國家乃至整個亞洲圈,都認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互幫互助”等勤勞、和睦相處的文化思想。在農耕時代,中國農民每年的勞作時間差不多是西方遊牧民族的三倍。所以到西方的亞洲留學生只需要“正常作息”,就能讓老外感嘆:“他們太用功了!”老外眼裏亞洲學生幾乎就等於好學生。

5. 勤奮

10000小時定律,當你專注在某個行業或領域持續實踐一萬小時以上,你就會成爲該行業的專家。但需要注意一點,這裏的勤奮更多來自於實踐者自身的興趣,驅使他全情投入。

比爾蓋茨、甲殼蟲樂隊、冰球隊明星球員、著名律師,在他們成名之前,務必要明白,他們早就通過超乎常人的苛刻,把自己打造成了該領域的專家。

書中還說了個有趣的例子,很多音樂家們,在別人眼裏他們是天才。但實際情況是,那些“天才”音樂家背後往往是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他們的父母有足夠的經濟讓他們在成年後都不用工作,專注練習音樂。總之,相比於二流音樂家而言,一流的才子其實是因爲他們的練習時間要比常人多太多了。

綜上

比爾蓋茨、馬化騰、馬雲這些巨頭的成功背後,他們的艱難歲月、吃苦耐勞這些毋庸置疑,但沒有他們的中產家庭、學校經歷、公司或者一系列從業經歷,沒有那一個個機緣巧合,一次次雪中送炭,如果計算機時代早或晚到來幾年,情況將完全不同。

這裏所說的不成功,並非一無是處,其實現在很多企業內,80後幾乎都是中堅力量,擔任中高層角色。這裏的不成功是指,80後這一代人內幾乎沒出現什麼著名的、數一數二的行業領軍人物或企業家。

從如今火熱的互聯網行業來看,不論BAT還是排名前十的企業中,80後創始人能佔几席?更有意思的是,行業巨頭們幾乎都屬於65-75年之間,尤其是70前後。爲什麼?

其實異類這本書揭示了背後的奧祕,95年中國互聯網興起,2000年互聯網井噴,2010年移動互聯網爆發。然後95年的他們還在上中學,2000年的他們還在上大學,2010年的他們發現市場造就被巨頭瓜分得差不多了,他們就是80後。

前些年,網上流傳類似這樣一個段子(具體內容不記得了),關於80後:

讀小學的時上大學不要錢,上大學的時讀小學不要錢沒工作的時工作是包分配,參加工作的時趕上金融危機沒錢的時候房子便宜,掙錢的時候首付都攢不夠。

年輕的時候55歲退休,等老的時候…(現在已經開始延遲退休了)出生的時候只准生一個,生育的時候鼓勵再生一個。

以前是“一母生九子”,現在是“一肩扛四老”

說這話固然充滿很多發泄的成分,更多也只是抱怨而已,但這話說難道說得不對麼?我想,這正是80後所面臨的尷尬,這一代人什麼都趕上了,這一代人什麼都剛好錯過了。

其實80後不缺家庭、勤奮、文化等因素,但缺乏勢能和機遇。

這個世界,總有那麼小部分人,他們天資聰慧,他們總有好運氣,他們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他們平步青雲,他們的高度非常人所能及,他們是異類。

而身爲大部分人的我們,除了面對異類們的憤世嫉俗外,多想想怎麼利用勢能讓自己積累優勢,怎麼讓自己的家庭更和睦且優秀,怎麼更好地發揚自己的文化色彩,還有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當然,機遇這東西,雖然無法掌控,但幸福來敲門的時候,你卻說你沒準備好,豈不是太遺憾了麼?

《異類》讀後感 篇8

重新來看《異類》,我就第一部分機遇的前2章“馬太效應”和“10000小時法則”整理一篇讀書筆記。作者並不是簡單的將成功歸納爲天賦、勤奮、運氣,而一言蔽之,而是對成功者的成長年齡、經歷和成長環境挖得很深,我的理解爲一個成功者需要剛好在幸運的年齡碰到10000小時這個機遇。

正如第一章作者說能進入頂級球隊的球員肯定比你我都具備運動天賦,如果你的這段10000小時的經歷可能因爲你的年齡小几個月的原因而比別人起步晚一些,而錯過了領先優勢,正是這種領先優勢造就了天才們輝煌的成就。

換句話說,成功者就是獲得這些特殊機遇的人,他們因此最終取得了更大的進步;富有者因取得了更多的減稅優惠從而變得更富有;成績優異的學生因獲得了更優秀的老師的指導,更多的關注,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冰球對9歲至10歲間的孩子中年紀稍大者獲得了更多的指導和訓練,從而變得更優秀,在社會學領域來說,所謂成功就是“優勢積累”的結果。

孫子兵法說: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成功之路上,天時地利人和爲三要素,涵蓋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時是成功之路的伯樂、機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環境、條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綜合實力。

無論是比爾.喬伊,還是比爾.蓋茨都在他們幸運的年齡碰到了計算機行業剛好起步,計算機編程剛好是他們的興趣愛好,又處在單純的年輕時候,時間足夠,讓他們在這個特長方面能夠訓練自己10000小時。從心裏學家的角度,天賦的作用其實很小,而後天努力的作用其實很大。

將冰球明星、甲殼蟲樂隊、比爾.喬伊和比爾.蓋茨的故事串起來,我們便能拼出通向成功更加完整的路徑。先在肯定他們的深具天賦、才華橫溢的同時,但是,使他們如此出色的不是他們的非凡才能,而是他們的非凡的機遇。如果甲殼蟲沒有在漢堡的歷練,比爾.蓋茨沒有讀湖濱學校的機遇,他們不可能成爲“異類”,本書所有列舉的“異類”都是某種獨特機遇的受惠者。

《異類》讀後感 篇9

關於成功學的書籍和講座,我在網絡上確實看的很少,認識的層面也相對匱乏。傳統的思想讓我生來對成功的定義就很清晰、明確。但是我卻從未思考過成功人士背後的故事。《異類》一書或者讀的微微有些晚了,但是我很慶幸我讀到了它。

成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取得的。這完全取決於你的預見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機會的把握能力。這是書中的原話。當我看到這裏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一次和同事的談話。我們在討論80後和90後步入社會的適應能力和自我價值的體現,以及面對社會壓力是所作出的反應。她強調的是80後這個羣體很務實,也很具有創新精神,在面對挑戰和困難面前都很具有果斷的決策力,並且在未來的10年中,將會成爲整個社會的中流砥柱。這些我都不否認。但是她對90後的看法,確實讓我有些微微的不適。因爲我們是負責給公司招聘的以及一些大學生就業指導的事宜,接觸的最多的人羣就是即將畢業,或者剛剛畢業的90後大學生們。這個羣體給我們的整體印象確實不好。他們極力關心自己的薪資待遇,卻從不關心自己是否能勝任這份工作,這份工作能不能爲未來的時間裏給他帶來益處,對他的今後的職業生涯產生怎樣的影響。還有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需要就業指導,因爲這會顯得他們很無能,他們不願意在別人面前顯得自己很無能,所以他們總是將我們這樣的一個善意的行爲拒之門外。這是獨生子女的一個通病。我的同事很懷疑這樣的一代,在未來究竟能給社會帶來多大的價值,啃老族是不是就這樣一直下去,直到生命的結束?結論很有意思,90後是垮掉的一代。我本身就是個90後,我對同齡人的理解絕對要遠超我80後的同事。都說三年一代溝,時代的鴻溝無法逾越,能講述90後故事的人,還得是我們自己。

首先,我強調了80後有了一個很好的時代機會。他們那個時代雖然生活條件很苦,但是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加大,對外的貿易聯繫越來越豐富,市場經濟的空前發展,待開發的行業還未成型,加之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在等待80後這樣一代人去完成。而其結果似乎也很近似《異類》中對成功人士們的時代定義。這是一個宏觀的環境,我們無法改變,80後趕上了這樣的時代,這樣的環境,是一種莫大的幸運。他們不僅僅有個性,特立獨行,還爲社會增添了各種傳奇,這種傳奇還有理由讓你仰頭去觀摩。我承認的80後爲社會作出的貢獻,這不代表着90後從此就會垮掉。我強調了我是90後的事實,我的努力我相信認識我的人,都能看得見。但是我絕非90後的特例,我也不是鶴立雞羣的佼佼者。相反,我覺得我失去了太多的機會,我用來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少,我的視野還不夠開闊。我可能只是90後中很笨的一隻小鳥,所以我要先飛。而持有這樣的觀點的中國人,絕對佔大多數。五千年的文化積澱是這樣的,這種文化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的將這樣的思想和行爲方式融入了我們的骨中,以及思維之中。對於一些爲什麼90後步入社會比較慢,工作中怕辛苦,挑剔,散漫的原因,我想可能是因爲90後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思想轉換,這只是個時間的問題,而且90後就業的熱潮,還未拉開序幕,目前只是零星中的點點。因爲我看得見和我一樣同爲90後的同學以及朋友們的努力。以偏概全的點評一代人,還爲時尚早。

另外想分享的就是一萬小時成功法則。我們是否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了一萬小時的時間,尤其是對於21歲之前的大學生們。有沒有一件事情是他們願意付出一萬小時的時間去做的呢?我個人目前花費時間最多的事情莫過於打電腦遊戲了。從小時候的小霸王的其樂無窮開始,到現在普及的電腦,我花費在遊戲上的時間要已經遠遠超過了兩萬小時。尤其是在《dota》,《魔獸世界》中,我所花費的時間就更多。從高中開始,接觸了類《dota》遊戲《真三國無雙》,我就開始了RPG遊戲模式的生涯。如果說更早些的時候,《LT3C》纔是真正算是我的RPG遊戲生涯開始的話,那麼我玩類《dota》遊戲的時間確實達到了八千分鍾。尤其是在大學的時候,我的遊戲技術,可以說達到了一個自我的`巔峯。由於不能繼續和高手過招,我的技術越來越平穩,思維的跨度越來越沒有創造力,以至於工作了之後,偶爾玩一玩,都無法玩到讓自己滿意的水平。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想說的是,無論這個事情有多麼小,或者多麼大,你堅持了五千小時也好,八千甚至一萬小時也罷,如果你不能繼續從事這件事情,隨着時間的推移,你也終將失去你之前累積的時間優勢。所以,請珍惜你的專注,請堅持你的信仰。

《異類》這本書,我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讀完了,不是我閱讀的很快。我必須要承認,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從前讀書也有過這樣的感覺,這種感覺我們中國人叫做忘我,而外國的心理學家們稱之爲心流。心流所到之處,盡是收穫的麥田,你會發覺在不知不覺間,利用閒暇的時間竟然可以讀完一本書。這也很讓我感到驚奇。這又讓我想起了一本書《幸運絕非偶然》。這也是一本爲你講述環境對人成功的影響的書籍,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成功絕非偶然若此話當真,對於某些人而言成功是一種必然,是不是有種天命所授的封建迷信了?我們承認成功的人確實付出了相當多的努力,但是那絕對不是必然。努力後沒有成功的人數,我相信他們遠遠比成功的人要多的多,不是因爲他們不夠努力,可能只是差在了環境或者時代中。還有,我們是通過什麼方式定義的成功呢?成功若是一門學問,那麼是不是我們每個人學習了就都會成功呢?顯然不是的。這也讓我對所謂的成功學產生了嚴重的懷疑。

每每我的文,到了最後都會有一個很爛尾的煽情結束段落,請大家諒解傳統教育對我深深的迫害。90後們,時代的大權即將落入我們的手中,請擡起你們高昂的頭,面對面試考官時,從容且自信地說,我可以!這個社會需要我們的力量!也謹以此,對我已經畢業的初中同學,高中同學,大學同學們加了個油!不要讓你們身邊的人,看輕你們,看輕我們90後這樣一代人。雖然我們身處更加平和的社會,但也因此少了更多的機會,可這不是我們失敗的理由。此文僅用於警示自己以及我們90後們,請勿對號入座。

《異類》讀後感 篇10

領導給推薦了《異類》這本讀物,花了一些時間終於讀完了。本書定位在講述一種不一樣的成功啓示錄,通過很多篇幅在證明,個性作用,並非個人成功的決定因素。當然作者做到了,只是可以再概括來說,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本書並沒有講如何成功,他給人更多的感觸是,通過這些成功給我們哪些啓示,書中有很多觀點,給我留下很深印象。

1、馬太效應: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換句話說,獲得特殊機遇的人,他們最終取得更大的進步;富有的因爲減稅而更富有,成績優異的因爲獲得更多老師指導而更優異;冰球隊孩子中年紀稍大者因獲得更多指導和訓練而變得更優秀。這在社會學領域叫做"優勢積累"。

個人對這些社會學接觸的太少了,但這種現象的確存在。比如如果你是警察,你破獲的案子越多,人們越願意給你更重要的案子讓你破。於是通過優勢積累,你越來越具有破案的優勢了。對於一個公司,當你全身心扎入某個領域時,你在這個來領域越來越有建樹。對我們個人而言,不要一味的依據木桶原理,補充自己的短板,而是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讓自己更具有競爭力。

2、10000小時法則: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要成爲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爲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

我想這也是本書核心觀點之一。成功沒有捷徑,沒有與生俱來的天才,也不存在勞苦命。領導讓我們看本書,也是更看重這一觀點,我在做自己的產品10年之久,沒有成爲該領域專家實在慚愧,其實還是積累不夠,沒能量變引發質變。不過,這10年來,在公司裏學到的東西很多,除軟件開發本身外,到後期的項目管理、部門管理;從對該產品沒有概念,到對核心算法研究;從以前只到過幾個地方,認識一方人,到去了10幾個省份,接觸了不同的人。這些變化都是隨着公司的成長在成長的,但是領域很多,方向很多,所以不是沒有成功的機會,而是精力分散,努力不足。所以最好找出自己的優勢方向,鑽研下去。

3、"弗洛姆"的啓示:因出身問題,被"白鞋公司"拒之門外,於是做起了"白鞋公司"不值得一提的企業收購案子。但十幾年過去,這個領域變得炙手可熱時,他們早已成爲這個領域的專家。

弗洛姆的成功有那麼多因素導致的。如果不是出身問題,可能他會加入白鞋公司,如果不是後來併購案增多時局改變,他仍然在一個小公司接各種案子,但歷史恰恰讓他成功了。

記得剛剛加入公司時,市場上很多人對我們的產品沒有概念,更談不上認可。而我們公司一直在堅持着。當市場打開時候,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這不也是很好的例子麼。所以說,公司發展到現在,有自身努力的結果,也有時運成分在裏面。

4、令人滿意的工作:自主性、複合性、付出與回報的關聯性是任何一份稱得上令人滿意工作所具備的屬性。

無論是在創業還是管理,能把握好這些都很難,但的確非常有效,因爲這些是人們做事的內驅動力。從管理上看,自主性就是充分放權,讓員工真正感覺到自己就是企業的主人,在爲自己做事,這樣即使在身心疲憊,也會爲那一點點成功而努力追求;複合性就是將工作與意志力和想象力結合,就是工作中具有創造性和挑戰性;付出與回報關聯性就是勞有所得,個人努力能得到認可。能賺多少錢並不是使我們快樂的最終源泉,使我們快樂的源泉是這份工作在多大程度上能讓我們實現自我。

5、飛機失事的族裔理論,作者原意是說飛機失事與不同族裔文化差異有關,如航班飛行員之間、及飛行員與塔臺間通話,對權利距離指數的認識不同。在這個故事裏,我更傾向從這個角度去看,空難的很多時候是一系列人爲的小失誤、機械的小故障累加的結果。

我們做產品也一樣,當用戶說不好用時候,可能不是某一個功能不好用,也不是某一個bug引起用戶感覺不好。而是衆多"小失誤"引起用戶體驗不好所致的。喬布斯的蘋果會紅,還是因爲他不懈努力和精益求精。

6、稻田文明與數學:因爲語言結構的差異,意味着亞洲兒童學習數數要比美國兒童快;因爲環境不同西方農業採用"機械導向型"而中國和日本則使用"技術導向型"。文化不同引發人們行爲方式不同,亞洲人更具有努力工作的精神品質。稻田文明就是通過努力工作,在巨大不確定性和貧窮中尋找人生的真正價值。

我目前還沒有那麼大的視角去審視這種文化差異,但對努力工作的精神還是非常認可。正如比爾蓋茨還是孩子時候就沉迷於電腦;甲殼蟲樂隊花數千小時在漢堡練習演出;弗洛姆在機會降臨前,已經在不入流的併購訴訟生意上打拼多年。我們需要提前準備着,這樣當機會來臨時才能抓得住,成爲那個時勢造就的"異類"。

最後,如書上所說,"異類,他們都是歷史與環境的產物,是機遇與積累的結晶"。我們需要了解,所謂的異類,從來就不是什麼異類。

《異類》讀後感 篇11

每月一書的本月書單是加拿大作家格拉德威爾的《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啓示錄》,翻開書本之前,我想到了上個月《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所提到的檢視閱讀,於是我先翻看了《異類》的目錄以及護封上的簡介、名人鑑語等內容,看到李開復老師對書中所想表達的結論作出了簡要有力的等式概括:才智+社會環境+機遇+勤奮=成功。這不禁讓我想起中國的一句古話:天時地利人和。帶着這些所看所想,我翻開了這本書。

書裏講到了很多成功的故事,也穿插着一些失敗的故事,成功的人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而失敗的人又爲什麼失敗?這本書圍繞着這個問題展開了敘述。

成功需要很多要素,首先,要有一個合適的環境,通過引言中的羅塞託之謎,可以看到,想要成功地獲得健康,生活環境的因素比其他都要重要得多,而環境其實又分爲很多種: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家庭環境等等,其中每一樣都對是否能成爲一個成功人士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如果本身所處環境不夠理想,想要成功,就該努力地去創造、追尋好的環境;其次,需要非凡的機遇,可能就需要一些運氣,讓人能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做對的事;獲得了機遇,更要學會把握,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只有刻苦磨練,才能獲得把握機會的能力;最後,我覺得也是最重要的,是後天努力。

書中說到,當人的智商達到一定水平,智商上的差距將不再體現在成就上,比如智商140的人和智商190的人,他們是否能夠成功,不再取決於智商的高低,而是其他種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後天的努力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各自領域成功的人,到他獲得成功爲止,他在這個領域中所花費的聯繫時間不會少於10000小時,所以只要達到一定門檻,成功與否,就取決於努力程度了。

都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其實想要真正獲得巨大的成功,天註定與人打拼都是一絲一毫都不能缺少的,正是要滿足天時、地利、人和這所有的條件,才能叩開成功的大門,如果環境很好,那就努力奮鬥,讓自己獲得成功;如果環境不盡如人意,那就努力奮鬥,改變所處環境,再努力奮鬥,讓自己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