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皮囊讀後感範文(精選31篇)

皮囊讀後感範文(精選3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皮囊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皮囊讀後感範文(精選31篇)

皮囊讀後感 篇1

說起皮囊,想必大家腦海裏的第一個語句會是網絡流行語“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以及後來改編的種種版本……然而,這本書雖然名爲皮囊,主要講述的卻是對作者的人生產生重要影響的人們,是他們的喜、怒、哀、樂、貪、嗔、癡和有些無奈的人生。

全文共計14個章節,可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爲前五章,寫生命中的至親,外婆的母親“阿太”以及自己的父母。其中,阿太是皮囊二字的提出者,是一個超脫的老人,奉行“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道理,由生至死始終認爲皮囊是一個包袱,我們的生命本來輕盈通透,都是被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只有死去了才能來去更自如。這一部分最多的篇幅寫的是父親,年輕時壯志未酬的父親、一心想建一所大房子的父親和年邁時身體抱恙外表倔強內心脆弱的父親,然而,帶有父親的篇幅都少不了母親,所有的描述都瀰漫着母親對父親默默無聞、跨越生死般執着地愛。作者以重溫過去的方式表達了對他們的懷念。

中間四章寫成長過程中記憶深刻的人,有朋友阿小、文展、同學厚朴,還有小鎮風雲人物張美麗。在這一部分,作者最先描述的是張美麗,一個因爲觀念超前一直被小鎮人唾棄,最後被逼迫而死的女人,而作者成了未曾接觸卻唯一理解她的人。阿小和文展則是作者兒時的風雲人物,一個因爲家世、一個因爲從小成績好被視作天才,遺憾命運捉弄,一個破產被生活抹去光環、一個被偏見擊垮,最終都泯然衆人、落寞生活。而厚朴是作者的大學同學,一個用全部熱情追逐虛妄的人,最終因無法適應真實的社會生活英年早逝。這一部分,讀來充滿了遺憾和惋惜。

隨後五章訴衷腸,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反思、對小鎮生活的嚮往和對家鄉的眷戀,表明“家對一個人來說,是永遠的港灣”。正如他所說“希望通過我的感受來說泉州、寫泉州,讓更多的人知道泉州”、“要像經營一個世界品牌來經營泉州文化”。在這一部分,“海是藏不住的”一文最短爲隱晦也最爲露骨地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看法,作者說“我一定要找到和每片海相處的方式”也是在說自己要和世界化敵爲友,找到最舒服的生活方式、看最美的風景。

這本書讀起來不太開心,充斥着真實的遺憾。看這些人物的生命歷程可能無法讓你學到一種生活方式,但是會讓人反思、從而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形成這世上最美的風景——那就是一個個風格不一、自成體系的人。

皮囊讀後感 篇2

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外婆和我說的是艱難歲月,爸爸和我說的是苦中帶甜,而我自己的故事還沒開始~

在看了《皮囊》前幾章時,我算了一下作者蔡崇達的年齡,今年36歲,一個很年輕的年齡。

這本書,只喜歡第一頁到七十七頁的內容,母親不顧一切反對,都要去建房子、父親突然殘疾的行爲與語言描述,都讓我有所同感。

大概忘了是哪一年的事情,爸爸的腿摔斷了,媽媽跟着去照顧爸爸~我和姐姐隨着一位叔叔一起乘車去醫院看爸爸,爸爸的鬍子已是很久沒刮,媽媽忙前忙後地給我和姐姐打着飯和菜,一個病房裏兩張病牀,很擠,勉強能站下當時的我們。

爸爸回家的那天,拄着柺杖,一來一回地努力練習走着,很是艱難,說不清他是什麼樣的心情,但只對照顧他的媽媽發着自己的小情緒。

在摔斷腿之前,或者更早之前,爺爺興興地跑到我家房間,和爸爸說着把房子賣給我們,媽媽爭氣地說要自己做房子~

在我家建二樓的那一個夏天的某一天,我親眼見到媽媽在我眼前暈倒,隔着一定的距離,我第一次捧着手裏的碗,懵在了原地,大姐叫我去喊爸爸,我一路小跑到新房子,眼淚吧嗒吧嗒流着,祈禱着我媽千萬安好~

我家二樓封頂時,放大鞭炮,老爸和叔叔們朝樓下扔着糖果,一大幫村裏的人在樓下撿着糖果,還有人舉着一把倒傘,直接接住,那時誰的臉上都是笑容滿面。

我家搬進房子的那天凌晨二三點,老爸老媽喊着我和姐姐起牀搬東西,爸爸挑着一前一後的東西,媽媽拎着個什麼,我和姐姐手裏也拿着個什麼,一路我很興奮,笑着往前趕,經過人家門口,聽到狗的叫喊聲,我也沒害怕。

人活一世,不就是一口氣麼?人活一世,不就是爲爭一口氣麼?我媽這麼說,我這麼點着頭。

皮囊讀後感 篇3

如果皮囊朽壞,我們還剩下什麼?

好吧,我們還剩下靈魂和心。

可是失去了皮囊的靈魂和心是孤獨無助的,皮囊,在我們心中不過一副軀殼,包裹着我們本該輕盈的生命,攜帶着我們孤獨流浪的靈魂,喚醒了我們沉睡已久的心。

打開《皮囊》,我看到了凡人難以掩飾的喜恕哀樂。有視人生無常曰正常,頓悟世情或是全心冷漠以保持事不關已的距離,自我保護,也有感性的血肉人生。

李敬詳說《皮囊》是認心、認人的書。

是啊。《皮囊》這本書記敘的都是關於生活中最常見的生離死別,可爲何我看的時候,卻淚流不止呢?

我在《皮囊》裏看到了“父親”不久未出現在各種書裏的人物。

我看見這個父親,離家、歸來、生病、掙扎、離去。

他懷着固執、頑強、好強的心去爭取自尊,然後失敗,帶着憐惜的掛念離去了。

在這期間,母親也被照亮了,她不同於其他人,她有她自己的隱忍,有她自己的堅持,爲了一棟房子,不惜傾盡所有,也許,這就是她的堅持吧。

《皮囊》中每個人物都有他自己的堅持,懷着一顆年輕有活力的心歷經世事後,變得傷痕累累,但這並不壞,流淚、流血、留下疤痕,然後依舊敏感着,讓每一次疼痛的跳動都如同初心。

生命和生活之所以值得過,也許是因爲它有限度,它等待着、召喚着人的掙扎、憤恕、鬥爭、意志、慾望和夢想。

在讀《皮囊》時,我明白了阿太試圖留給蔡崇達最好的遺產,在《母親的房子》是我真正地看見並理解,母親那永遠說不出的愛情,看見《我的神明朋友》,我知道人是需要如何的幫助才能讓自己從情感的巨大沖擊中逃脫……

在《皮囊》中,我看見生活中我們應該珍惜的人,還有那些,那些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

人各有異,這是一種幸運,但人本質上又致,這也是一種幸運。如果有心,我們也許可以看見彼此,映照出彼此,溫暖彼此。

世間哪個人靈魂不是念變着這一副皮囊,在這無數個輪目中,找到一副又一副皮囊,又失去。正如阿太所說,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認識溫暖自己遇到的每一個人,去關心他們,這就是蘇珊來塔格所說的人的世界。

《皮囊》這本書是傷心的,也是溫暖的,我們能從中讀到人間冷暖,世事無常……

皮囊讀後感 篇4

最近,在空餘時間閱讀了蔡崇達的《皮囊》,購買這本書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因爲它在暢銷榜上高居前列,摘要的描述也着實打動了我那一刻購買時的心情,於是就好不猶豫的將他點入了購物車,然後下訂單付款。

此書也最終沒有讓我失望,在大約2個靜謐的深夜裏,我被吸引着閱讀完了整本書。這本書以講故事的形式,分章節描述了一個孩子的經歷,而這個孩子恰恰就是本書的作者蔡崇達先生。我很詫異,能夠在這樣的年紀(33歲)就勇敢和如此深刻的把過去與現在的點滴,不少我認爲是難以訴說的生命之重,展示給讀者,沒有做任何遮掩,實屬不易。

《皮囊》的文字的直接的、深刻的、動人的,每一個章節講述的故事都觸動了我的內心,引起了我的思考,能夠做到這一點,我認爲它已經很難得。在這個讀物繁多的時代,能夠讀到這樣觸動心靈的文字,也是一種機緣。

在《母親的房子》裏,我看到了一位苦難、樸素、固執、堅強的母親形象,在丈夫很年輕就因爲疾病喪失了一半的身體機能的情況下,她義無反顧的撐起了這個家,與兩個孩子一起爲生活乃至生命而抗爭。讀到"人活着就是爲了一口氣,這口氣比什麼都值得"的時候,我明白了每一個生命都是需要尊嚴的,只是對於尊嚴的定義各不相同;讀到知道房子已經成爲拆遷的對象,父親已經去世的情況下,但還是堅定的搶建完四層樓的房子,我也明白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內心最樸素的表達和堅持。因爲學歷、知識結構和經歷的問題,母親缺少很理解表達自我的機會和能力,但是她從來都是愛着自己的丈夫、孩子和家庭。所以,不管你的母親怎樣對待你,請儘可能的善意去對待她,因爲她始終是生你育你的媽媽。

在《阿小和阿小》裏,兩個兒時認識的小夥伴,都叫阿小,但是生活的軌跡和最終的命運卻相差千里。一個從小就家境殷實,並且很快就被父親移民到香港;另外一位則是沉默寡言,相當叛逆。可是故事的就結果卻是,移民香港的阿小,因爲父親的不幸,很早就失去了最堅強的依靠,並且在香港受到當地小孩子的嘲諷,整個生活都陷入了不幸當中,最終成爲一名香港最底層,生活不順意的市民;而另外一位阿小,也成爲了父親所要求成爲的漁民,但是每天可以騎着摩托開心的在海邊飛奔,有着一棟小洋房,娶了媳婦,很快就有了孩子,也算其樂融融。世界就是如此的奇妙,你猜得到開始,卻不一定知道終點會如何。

在《天才文展》裏,好朋友文展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過怎樣生活,並且早早作了準備,似乎在一切都是按照計劃好的生活軌跡行走的時候,卻峯迴路轉,因爲無法在城市立足,最後又回到了小鎮,成爲一名電工。而一直被指導,仰望這位哥哥的黑狗達,卻走出了小鎮,在北京立足下來。兒時的好友,已經成爲了陌路人。有點讓人傷悲,有計劃、肯努力的人,因爲出身,因爲性格的原因,最後還是沒有獲得他想要的成功,所謂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我覺得此刻成爲了真理。當然,在那個剛改革開放的年代,體制還在決定很多東西,想在城市中獲得立足之地,實屬不易。時至今日,整體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社會階層的流動卻越來越不易,中國的未來又將會如何?

在書的最後兩個章節,我認爲是作者對於前面所有故事出現的深層次思考和原因分析,分佈在《回家》和《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裏。"生活從來不是那麼簡單的夢想以及磨難,不是簡單的所謂理想還有陰謀,生活不是簡單的概念,真實的生活要過成怎麼樣是要我們自己完成和解答的","我要怎樣的生活,我真正喜歡的是什麼,我真正享受什麼?"。作者給自己提出了一個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也讓我們思考這個問題,究竟我們想過怎樣的生活,是要賺很多錢,還是說要成爲權貴,又或者走向何地?每一個人的回答都不同,但是當你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所有你所經歷的一切,都在顯示出力量。你所經歷的一切,都將成爲你所選擇的明天。

世界很大,也很精彩;世界很小,也很渾濁。有時候我在想,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異,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形成的呢?同一個環境,差不多的家庭,卻孕育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有點讓人唏噓,也讓人思考,生命的路冥冥之中是否已經有神明爲你安排好了呢,無論我們怎樣掙扎,最終也逃不出命運之神的掌控。一切也都是沒有答案的,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認真的對待生活、生命的每一步,走好每一步,用最真誠和感恩的心對待自己的親人、朋友,與人爲善,懂得感恩,堅持不懈,讓生命有更多的精彩與快樂!

皮囊讀後感 篇5

看完了蔡崇達老師的《皮囊》一書,不禁爲其中的細膩感情而震驚,其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母親的房子》一篇了。

在《母親的房子》這一篇中,他的父親在迎娶他的母親時許諾給她買下一棟房子,並以兩人的名字命名。他買下一塊地,並以兩人的名字寫了對聯,掛在上面。後來父親因爲工作不順,頹廢了,在家裏也不出去掙錢,只剩母親一人養家,可她也沒說什麼。後來父親又因不慎跌落,生了一場大病,最後落下了個左半身癱瘓的下場,使本就貧窮的家更加不堪一擊。

可母親從未放棄過父親,一直暗暗支持、寬慰他,即使父親不太理解也不想去理解這種幫助。父親去世以後,她把對父親的愛轉到了房子上,即便知道房子馬上就要被拆掉了,這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可她仍然不顧別人的反對,一有閒錢就去改建房子,最後以她和父親的名字命名了這座房子。蔡老師雖然知道在他人眼中這是件怪異的事,可他也支持着母親建完房子,因爲他知道,這是母親對已逝的父親的一份濃濃的愛。

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家之間的那份濃濃的親情,是在父親身患重病時仍不離不棄,打氣加油;那份濃濃的親情,又是母親堅持替父親修建好房子;那份濃濃的親情,還在於母親四處奔波,只爲讓父親的靈魂在天堂過的更好;那份濃濃的親情,是蔡老師願意用自己用來買房的錢去替父親修好那棟房子;那份濃濃的親情,是蔡老師在閒暇之餘會去翻動地圖,只爲找到母親的那棟房子,讓自己有家的味道;那份濃濃的親情,是家人對父親老小孩的任性的寵溺;那份濃濃的親情……

我同情他們的不幸,不能有一個健全的家,要承擔比同齡人更多的東西,甚至苦苦付出,到頭來卻被人誤解的無奈,卻又羨慕他們雖然過得清苦,但是有着許多人沒有的親情。如果讓蔡老師再重新選擇一次,他會選這個家嗎,我覺得他會,因爲我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他對他的家和他的家人那份濃濃的、無法割捨的、無比看重,值得他爲之付出所有力量的愛。

十分感謝蔡老師的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親情可貴,更是體會到了他們家中那份可貴的濃濃的親情……

皮囊讀後感 篇6

這本書是18年我在出差途中買的,一個人坐長途車需要消磨時間,買下這本書一方面是覺得看書相比看手機來說對眼睛更好,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這書的書名起的着實不錯——《皮囊》。

有些意外和搞笑的是,因爲讀了這本書,我在飛馳的高鐵上哭了一路。(可以想象那畫面,列車上,一個獨自出行的女孩子,前一秒還在安靜的看書,下一秒就決堤般流淚的場景。)自畢業以來,讀書的數量就開始驟減,所以已經很久沒有因爲看一篇文章或讀一本書而流淚了,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還是因爲讀了史鐵生的《合歡樹》,父母親情,最容易讓人感同身受,也最容易刺激淚腺。

若是讓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或概括這本書,我想,我會說——沉重、傷感卻又溫暖。

書中的內容大多都是在回憶,作者蔡崇達遠離故鄉泉州,回憶着他的父母親,還有母親明知即將拆遷,卻還是執意即使借錢也要蓋起的房子。

作者筆下的父親,在年輕時是個氣盛的男人,曾許諾母親會靠自己的力量爲其蓋一座大房子,讓母親成爲街坊四鄰羨慕的對象。可無奈後來由於中風早早就臥病在牀,變得脾氣古怪,給家庭帶來不少負擔,因此父親之於作者,多少是一個被埋怨的存在。

後來父親去世,收拾遺物時才發現,父親的臥室裏,牀頭櫃子的一個極其隱祕的位置,貼着一張小小的一寸相片,相片裏是還在上學的自己,當年稚嫩的臉由於被人觸摸過太多次已經褪色泛白。這是一個被病痛折磨臥牀多年的父親,在無數個思念的夜晚,用自己因中風而不停顫抖的手,反覆的擦拭與撫摸着相片,因爲相片中印刻着兒子的臉。

讀至此處,感動,以至落淚。

再說作者的母親,是個堅強且固執的女子,就算家中負債累累,也會因丈夫當年的承諾和期盼而傾注所有去蓋起這座房子。期初我還不太明白這種有些執迷不悟的堅持到底是爲了什麼,直到後來,我老家原本的房子也已拆遷,父母買了新房,本以爲簡簡單單裝修一下就行,但是父母卻花了大筆的錢在裝修上。

我很不認同,我是家裏的獨女,而我日後肯定會紮根在外地,將來必然是要將父母接到自己身邊的,所以這樣大費周章的裝修一個不會一直居住的房子實在是種浪費。但是,爸媽給了我這樣的回答:“我們生在這,這就是家,所以,總要回來的。”忽然間我明白,爲何作者會因爲母親所蓋的一座將要被拆遷的房子而感到一種莫名的歸屬。因爲,他知道“我有家可回”。

於是,讀至此處,再次落淚。

“家”能給你帶來一種無法取代的“舒服”。那種舒服是,我認識這裏的每塊石頭,這裏的每塊石頭也認識我;我知道這裏的每個角落,怎樣被歲月堆積成現在的光影,這裏的每個角落也知道我,如何被時間滋長成現在的模樣。

蔡崇達在這本書中給我帶來的觸動太多,彷彿在閱讀的每一個時刻都能讓我找到歸屬。芸芸衆生,大家披着不同的皮囊,但相同的是,每一具皮囊下都包裹着一顆心。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着一顆心的羈旅。這顆心很多時候是睡去了,有時醒來。心醒着的時候,就會把皮囊從內部照亮。

皮囊讀後感 篇7

週末看完了蔡崇達的《皮囊》,第一次聽說這本書,是在遼寧衛視的[說天下],媒體渲染的是劉德華爲這本書寫了序,“凡塵俗世,誰不是普通人?”“人生際遇的好與壞,關鍵往往在於生命裏碰到甚麼人,只要能對你有所啓發,都是明燈。”說的真好,因而好奇買來一看。

書中所寫皆真情,母親堅持建房,出於對父親的愛,那種感情固執而倔強,甚至不顧生活的拮据和家人的反對,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最原始最簡單的愛就是成就他,想盡一切辦法讓他開心和驕傲,哪怕自己吃再多的苦也要讓他擡頭笑,這是人間最質樸實在的愛。而並非爲了愛ta而離開,最愚蠢的事莫過於讓你找個更好的。世上有太多更好的,更好的房子,

皮囊讀後感 篇8

作者是中國新聞週刊執行主編——蔡崇達,在這本書之前從沒聽過的名字。說到買這本書的理由,也許是韓寒的推薦,也許是劉德華的第一次作序,也許就因爲封面那句"這些刻在骨頭裏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說作者的外婆,一個簡短有力的故事。知道了在福建閩南地區,外婆叫阿太,阿太稱作者爲黑狗達。阿太那句"肉體是拿來用的,而不是用來伺候的"讓我對這位老人家肅然起敬,連手指被切斷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表情,還真讓人有點心疼這個阿婆。要經歷多少我們這個年代無法想象的辛苦,才能說出如此倔強的話來!我們或許真的太溺愛這個軀體,以至於我們的行動越來越緩慢,沒有了年輕時的輕盈,沒有了一無所有時的無畏,反而越來越沉重。我想是因爲我們這副瘦小的軀體難以承受我們逐漸膨脹的慾望吧!

《阿小和阿小》,一個是隨時要去香港定居的小少爺,一個是溜鬚拍馬的叛逆孩。小少爺有着當時從香港帶來的一切新鮮玩意,是如此的讓人嫉妒,可這個高高在上的小孩覺得自己隨時都是要離開的人,並沒有融入同齡的孩子中,叛逆孩成爲了他比較固定的玩伴,一個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玩伴。該走的還是走了,走不了的哪也去不了,叛逆孩出了車禍退學最後結婚生子成了漁民,每天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小少爺去了香港沒多久,父母就破產了,父親也去世了,過上了窮困的日子,最後做了業務員,天沒亮就要起牀,天黑了坐一兩個小時車回家,聽說快升經理了。我拼命離開的家鄉和心馳神往的大城市,到底哪裏纔是我們該停留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慾望會因對其施加的壓抑而愈發的強烈。或許當我們去走過一遭之後,我們的心會給出答案,當然時間是不會賠償給你的,逝去的青春就是你要買的單。

《天才文展》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段時間是文展,覺得自己與衆不同,必將有一番作爲。遇到任何困難,都會用"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來鼓勵自己。直到多年以後的同學聚會,你會發現那些你曾經看不起,或者你曾經懷着高高在上的心態幫助過的人,已經混的比你好多了,或者過上了你想要的生活。你就會明白,你最大的與衆不同可能就是想的比較都多而已。其實我們大多都是流浪者,所謂的一番作爲也只是世人對成功的謠言。特別喜歡書中的這句——從本質意義上,我們都是,既失去家鄉又永遠沒辦法抵達遠方的人。

《厚朴》慾望引領着我們年輕時的叛逆,青春是我們正當瘋狂的藉口。方與圓中提到:"我們都即將成爲卻永遠也不會成爲我們想成爲的那個人。"我們腦海中總有一個幻想的自己,他有着我們缺少的品質,一種類似超我的存在,或者就是超我的一種。我們不斷的想靠近這個自己,卻永遠也無法達到,總有一個更好的自己會出現在比你現在優秀的自己的腦海中。可當我們離他漸行漸遠時,叛逆就會來填補我們失去的平衡,直到我們完全失去平衡。其實我們都有一種病,一種慾望沒得到滿足的無法自拔的病,想要成爲慾望下幻想的自己,想過着你當下自認爲幸福的生活。殊不知病態的是自己,嘲笑的是未來的生活。

這是作者半生經歷的一些點滴,是一些刻在骨子裏的疑問,他用這本書向自己提出了這些始終都要回答的問題。男人三十不惑,確實是提問的好時機,我看到了他的回答,當然這是屬於他的回答。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副皮囊,也都有離開皮囊的那一天,所以我們也終將會向自己提問,希望我們都有屬於自己回答,而不是人云亦云潦草一生。

皮囊讀後感 篇9

昨天我終於考完了大學最後一門必修課啦,感覺人生要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前面的道路充滿了未知。最近看了一本不錯的書——《皮囊》。作者是新週刊的一位知名記者蔡崇達。

這本書在大一的時候就聽到很多人,很多大V的推薦,一開始看到名字,我還以爲是揭露社會現實的.一本諷刺小說,翻開才發現,原來是一本小小的故事集,大致可以分爲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講述作者在一個小鎮家庭裏的故事,相當感人,我甚至在路上,在食堂看到一些場景,一些情節的時候,會淚水止不住涌上眼眶;另一部分是介紹小鎮上的夥伴,真實中讓人覺得帶着不少的虛構,大概是爲了自己的故事和觀點更加有代表性,書籍的受衆面更廣吧,也因此作者受了不少類似“後半部分浪費前半部分的眼淚”的負面評價。

作者講述自己的家庭時,我未曾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底層老百姓的艱苦,作者出生在福建的一個小小小鎮子裏,小到所有人都認識彼此,小到哪家的小孩子上課被老師批評,哪家養的牛生病死掉都會在鎮子上傳個遍,小到每個人都活在彼此的目光下,如何也逃避不掉。

作者的父親,年輕氣盛時混過江湖,成家後去了遙遠的寧波賺錢養家,回到小鎮上做生意卻只能夠越做越小,也許還算是穩定,但命運從來不會特殊眷顧貧苦人民,父親突然中風了,作者描述了母親變得如何堅強,父親從樂觀到崩潰,從嘗試到放棄,從溫和到暴躁,這一切變化都是殘疾帶來的。當我看到這一切一切的細節描寫,都會覺得天灰濛濛的,陰陰沉沉地壓在我胸口。然而在中國,我相信這種壓抑着着實實地壓在了很多家庭很人身上,看完這本書後,我更能理解身邊的一些事情很一些人。

而後半部分讀起來相當輕鬆,幾乎作者描述的每個小夥伴代表着現代都市人迷茫和困惑的問題——厭惡城市的擁擠快節奏和迷失、所謂成功學是否只是做過多無用的計算、活在當下打破規則是循規蹈矩的放肆還是躲避現實的藉口……這種典型的城市病讓我們讀起來很有共鳴,尤其是這些聲音來自於一個小鎮到城市的青年口中,我們不禁會懷疑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是否缺少一些泥土的氣息。然而我覺得有很多問題連作者自己都沒有想明白,他自己身上的這種混亂恰如其分地表達出我們平日內心隱隱作動的聲音而已。

皮囊讀後感 篇10

飛機總是延誤,在機場一進書店就相中了它。之前一直聽說過這本書,就是沒有真正把它加入書單。幸好有這本書在,讓我對飛機的恐懼減少了很多。書的內容很容易讀懂,就是作者對自己生活的描寫,對自己所遇的人,所遇事情的感想和記錄。原本以爲是那種很難體會的80後的寫作文字,但是卻發現,直擊內心,甚至看完讓我在衛生間哭了許久。

也許是因爲爺爺剛過世的原因,當每看到寫家人去世的文字時候總是想要詳細地再看些,想要真正去看看自己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想表達什麼,或者自己到底應該怎麼表達。黑狗達(作者的暱稱)寫了自己的阿太、父親、母親、姐姐、各個好友,以及大學同學等等,然後最喜歡的部分竟然是關於書寫自己的那部分。

在寫黑狗達父親時候,看到的是那種得了病異常的樂觀,爲了生活不得不與疾病做最大的鬥爭,還有那種努力過卻沒有改變的絕望,最後被現實深深打敗,開始對世界充滿絕失望,然後合上眼睛,與時間告別。我想曾經和病魔奮戰的爺爺何曾不是這樣。充滿希望,卻又被現實遺棄。也許看到遺體的那個時候,覺得爺爺也努力過了,也是解脫了。還記得我離開家的那天爺爺和我說:“別因爲他而相信別人,去找什麼治不好病的藥。要好好讀書。”當時,我的眼淚就在眼眶裏打轉,只是又不能當面流下來。聽出來爺爺是臨終前交代我些什麼,但是安慰的話就是說不出來,因爲覺得是那麼的無力和蒼白,即使說出來,也不會爲爺爺與病魔戰鬥的幸酸減少分毫。只是低頭說:“好的,您好好的,有什麼需要記得打電話給我爸”。《皮囊》中,黑狗達父親在於病魔對抗時也許也是這樣的心情吧。

還有就是書中的理想與現實。有時候覺得和黑狗達一樣,自己也是從小地方出生,卻嚮往城市生活的人。只不過北京更大,杭州小一些。

“在一段時間裏,我覺得這個城市裏的很多人都長得像螞蟻:巨大的腦袋裝着一個個龐大的夢想,用和這個夢想不匹配的瘦小身體扛着,到處奔走在一個個嘗試裏。而我也在不自覺中成爲了其中一員。”這是書中的描寫,我也好怕自己會和厚朴一樣,充滿着夢想,卻還是無法找到與現實、夢想的相處方式。最後只能接受現實,然後變得不像自己,被自己限制在自己的夢想中。

我自己也完全不清楚孤身一人,把自己放在夢想裏,是否真的值得。

皮囊讀後感 篇11

能讓劉德華爲蔡崇達的《皮囊》寫序,簡直了不起。

一個真實的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一代理想膨脹卻又深感現實殘酷,那無處安放的青年人對命運的探索追尋。一個活到九十九歲的阿太,像一塊堅硬的石頭。她嘴裏的“別讓這肉體再折騰它的靈魂”“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讓我們明白阿太的生活觀: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

一副皮囊,不論精緻好看,老話說人不可貌相。不論外表多麼堅實,怎麼僞裝,終究有朽敗老去的模樣,每個人都會有多幅面孔,只要被揭開那層皮囊,你會發現脆弱不堪,但只要內心有所寄託靈魂可以安放,就足夠了。

黑狗達寫房子那篇:父親完成了兩次中風,最終塑造出離世前那半身癱瘓的模樣。房子,空間。房子,母親的希望。房子,是被賦予了不一樣的生命力和情感依託,是執着和尊嚴。是靈魂所要追求的執念。所以看見母親的影子也就挑起家庭的大梁,擔起重任成爲小小男子漢。

魯迅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能夠影響你的並不值得,我來到這個世間是來還債的,不是添堵的,所以明明可以的事情就別墮落,別辜負了所受的苦難,別忘了曾經走過的歲月,別讓自己的野心配不上世間的美好,別。

朋友。靈魂的至高點。越是相似的靈魂更容易令人感動,勾魂攝魄。無微不至的關懷,有份量的噓寒問暖,無條件的付出,盡心竭力諄諄教導。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們時常在追逐我們不曾擁有的東西,可是失去之時又在懷念從前的純樸。人與人之間聯結是需要緣分,相處是需要真誠。好討厭油滑市儈的人,患得患失,被虛榮心和慾望的驅使支配,然後等級劃分,嫌棄鄙夷,阿諛奉承,好像只能靠吹捧所謂的上層人士來提升顯擺自己,滿足那份不一樣的身份帶來的成就感。

執念是慢慢耗盡自我的一個過程。

抑鬱。我聽過這麼一句話,善良的人成熟的都很晚,而且都是被壞人催熟的。某個年齡階段,遇到某個過不去的坎的時候,想不通又沒法療愈就很容易生病。改變不了過去,接受不了現在,決定不了未來,不斷想,不斷憂,事事焦慮,精神崩潰。好笑的是,後來才慢慢明白,原來人們都似乎很喜歡看天才隕落的戲碼,在他落進泥潭裏的時候發出唏噓。

誰都有不可避免的陰暗面。

生活。對於一些無能爲力的事情,不得不假裝不在意。活得過分用力,過分正經,也是病態吧。一直很羨慕那些能放下身段,能厚臉皮的人,我就是因爲自尊心太強而經常受挫。必要的時候,放下自尊是一件好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爲值得做並且認爲有意義的事,至少在個人角度是正確的。

皮囊讀後感 篇12

最近在讀《皮囊》,第一次看到一個作家對親情,對友情,對生活,對自身有那麼深刻的剖析。書中故事平凡如左鄰右舍的家長裏短,但每個故事都能透過身體直抵靈魂深處。

大三時的某節課上,我們的導師推薦了這本書,推薦理由如今已記不起了,猶記得當時自己頗爲認真的將書名與作者記錄在摘錄本上,然後便遺忘了。前些時間,閒暇之餘去圖書館打發時間,金黃色的無一字的書脊讓我滿心好奇,隨手翻閱,如獲至寶,便借來細細讀之。我不敢妄自給這本書下定義,如果你知道文學評論界的行業翹楚李敬澤爲它作序的話;如果你知道劉德華三十年來首次親筆推介它的話;如果你知道它被白巖鬆、劉同、蔣方舟、李承鵬等曾聯名推薦的話……那麼你必定不會看輕它分毫。

童年的回憶,成長的挫折,生活的艱辛,親人的苦痛……無不觸動着我,哭過之後卻是被書中人物強韌的內心所深深震撼。那個倔強的阿太,那個強撐尊嚴的父親,那個信仰堅定的母親,那個默默無聞卻最是成功的黑狗達……生活這條路,誰也沒走過,誰也不知道路的盡頭是什麼,大家都在搏。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阿太的一番話,讓我思忖良久。是呀,

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我雖沒有蔡先生悲涼的童年,卻也是他文字裏小鎮中的小人物,也是戴着皮囊在世間忙碌的靈魂。假使沒有皮囊這個包袱,那麼我們該是輕鬆自在的吧。

書中最喜歡的一句話,也是我最希望的:“我希望自己懂的處理、欣賞人性的各種醜陋與美好,找到和它們相處的最好方式。我希望自己能把一路看到的風景,都用審美的筆觸表達出來。”

讀它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反省的過程,不斷完善豐沛自己的內心世界,遇見更好的自己。“認心又認人”,是李敬澤先生對這它的評價,我想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只有這些。蔡崇達先生的文字讓人不斷的審視自己,與自己對話。如當代作家韓寒所說:“慢一些,不爭一些,也許得到的更多,到達的更快。”書中記錄了蔡先生的一首詩叫《世界》:“世界都不大,我可以哪裏都不去,我可以在這裏,只看着你,直到一切老去。”看多了遙遠的世界與遠方的別人,這一次,請停下來,讀一讀身邊的親人與朋友。雖然上帝給的路不一定是直的,但是我們心裏,要始終有一個直的目標,直的方向。願我也能如己所願,無論在哪裏,去哪裏,多久多遙遠,都有家可回,有人可依,不四下流離,可以呆在一個地方,用清澈的、滿足的靈魂,守着我愛着的人,生根發芽。

皮囊讀後感 篇13

首先,文字很優美,讀起來很舒服,但有些地方總感覺有些刻意,不夠自然。

其次,故事很感人,尤其是寫親人的幾篇,阿太的人生哲學、父母的愛情故事都足以讓人深思和落淚;寫朋友的那幾篇讀起來感覺有點怪怪的,雖然說是揭示貧窮環境下個人理想的脆弱,但總能讀出作者的優越感(或許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所以不是很喜歡中間幾篇,包括“兩個阿小”、“天才文展”和“厚朴”;結尾的幾篇都比較短,開始哲理性收尾了;最喜歡的一篇是“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特別是裏面那句直擊靈魂的“你根本不知道怎麼生活,也始終沒勇氣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很多時候都不敢面對現實,所以只好用所謂的“夢想”和“責任”來爲自己開脫,不過,每個人最終要跟自己和解,回答怎麼生活的問題,說到底,家纔是每個人的歸宿,感覺這也是作者繞了一大圈想表達的東西。

皮囊讀後感 篇14

在書店兜轉了大約兩三圈後,終於是被《皮囊》這樣的書名吸引了去,我想我讀書也許是爲了尋找些感人肺腑而直擊心底的共鳴,但看到最直面也無需過多解釋的“皮囊”,不禁好奇它會訴說如何的故事。當我從書中的末尾走出來後,回憶起的竟不是過程中耐人尋味的種種言語,而是恍然大悟般令人覺着舒坦——當人們過於想實現自身的靈魂時,又總在不經意間意識到皮囊的重量,它是讓別人發覺精神的首要,又是與自我調解相處的必然。

【一、脫離生命】

也許大多孩童藉着洋溢的青春總認爲生命足夠的漫長,死亡於他們而言無非是遙遠而悲傷的。我還小時,爺爺就常跟我說:“我老了,就快走了”,然而那時他的身子卻是分明地硬朗,他能頂着烈陽在滾燙的地面上走好遠的路,汗珠肆無忌憚地攀上他的前額,他揮起毛巾用力就往臉上糊去,再過一會兒便不見那粗曠的呼吸聲。

我那時不明白老一輩談論起生死時爲何總是一派悠然的模樣,只好不知所措地安慰道:“不會走的。”再到後來,柺杖被爺爺顫巍巍地扶在手心……輪椅被爺爺笨拙地操控前進……厚實的衣服裹着他萎縮的身軀……腦海裏住着讓他難以入眠的病魔。也許是因爲經歷了太多的艱辛纔會渴望輕快的魂魄,所以有時也會想要逃離皮囊,也會想要脫離生命。

我想起書中的阿太、書中的父親,“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人的一生總想爲自己的理想,或者說是崇高的靈魂交代些成果。碌碌無爲不會有成果,而此時的皮囊宛如被麻木着伺候;摸爬滾打不一定會有成果,但至少證明了皮囊是實實在在拿來用的。書中的父親即便是常年的打拼,卻也被一瞬的疾病困擾地束手無策,但他並非失去了動力,因爲憤憤不平這身皮囊將家庭拖垮,纔在那樣狂妄的暴風雨中奮力模糊這樣的事實。

“颱風就是這樣,來之前一點聲息都沒有,到來的時候就鋪天蓋地。”我問自己,要在如何傷痕累累的皮囊之下才能看到一個人的靈魂?也許就在鋪天蓋地之後吧,在成爲卸下防備而徹底痛哭的普通人之後,這個人的靈魂便能從皮囊的傷口中釋然地抽離了出來,直到最後脫離了生命的纏繞,它便完完全全地暴露在你的眼前,讓你震撼又感動。

【二、不再交集的朋友】

還記得自己曾在高二那個時段深深的厭惡過自己,因爲內心油然而生的一種虛榮感,這讓我總是對身邊的同學大放熱情,大約這也是關於我社交態度的一個轉折點。即便是一時的狂熱也避免不了短暫的窘況,時而在過道碰見曾經的同班同學,內心就會有一段掙扎的聲音告訴我究竟要不要上前打聲招呼,然而思緒總是在未下定論前,我們早已擦肩而過了。

後來入了高三便變得有些沉默不語,但起初對於坐在我身旁的一位復讀生同桌倒也熱情。有一回我又在神遊,她便推了下我的手肘提醒我專心些,那時候我告訴她:“將來有機會的話,我想出本書。”她聽後意味深長的向我笑,我知道那不是無奈或者不認可的笑容,而是她希望我能先去奔赴當前的目標,於是只好迴應我這不失禮貌而又無從肯定的微笑。至少,這沒讓我失了信心。

再過幾日,我將自己原創的一首古詩給後桌的女同學看,當她將自己內心的想法緩緩道來時,我簡直激動的不行,而後我又羞赧地跟她說:“我以後想要寫一本書。”不過我沒料到的是,這換來的只有她尷尬且敷衍的一句:“呃,好啊,你加油。”她的眼睛彎曲着眯成兩條縫,這次我看不懂她眼神裏的意味。此時我才察覺到原來我是這樣迫切的想要得到一份肯定,這頓時讓我明白了我們之間的差距在於哪裏。

她名列前茅,而我偶爾墊過底。自那以後,我終於收心好好學習了。也是自那以後,我的所有文章只成了屬於自己的祕密。

迴歸書中,我便想起在文末出現了馬塞爾·普魯斯特的一句話:“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倘若要說在《皮囊》這本書裏看到了如何與自己相似的地方,那麼我想我應當就是“厚朴”了,唯一不同的是我寧願悄然地進行自己的熱愛,也不願聲勢浩大的再來一場躁動的宣揚。也許“厚朴”是不甘曾經的認可變成了死寂的平息,而我則是害怕渺小的理想會被微弱的自尊心消磨殆盡。

如果說一生中我們所遇到的那些深刻而又不得錯過的朋友都是一盞明燈的話,那麼這盞明燈應是我那復讀的同桌了。畢業後我們沒再進行絲毫的聯繫,也許我們彼此的心裏都一致的認爲,“路往前走,沒必要聯絡這短暫感動的友誼”。我時而會想起她,至少她確實讓我明白了書中那句話——“最離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築素材就是一個個庸常而枯燥的努力”,一時的熱血沸騰反而更輕易沖淡最初執拗的決心。

【三、火車將開往哪裏】

依昔記得乘坐放學時回家的那班公交,是我高三時期最輕鬆的十幾分鍾。有時候就望着窗外的車水馬龍沉思,不再去埋怨這條顛簸的道路怎麼修了又修,不再去煩悶前方的哪個路口堵了又堵,因爲無論此刻發生了任何的喧囂,它們都完全地不屬於我。

好似成爲一位漂泊在外的旅客,望着窗外呼嘯而過的山巒和建築,時而感嘆熾熱火紅的夕陽,時而捕捉寬闊靜謐的海面,“快速的一切都可以成爲風景,無論對當事者多麼驚心動魄”。可不就是如此嗎?那時迫於父母對我莫大的期望還有好幾次深夜裏的爭吵,我在被窩裏悶聲哭泣,反覆地告訴自己——以後一定要去個好遠的地方。

我想到了我從小生長的深圳,大概正是因爲深圳翻新的太快反而讓我越發地想逃離,儘管我回頭看曾經路過的風景,可很快又會被另一番新的景象佔據腦海,我想深圳本身就是一列火車,而我是困在車上的旅客。

我感同身受於書中的一段話:“生長在城市環境裏的人,除了維護秩序或者反抗秩序,似乎也難接受第二層次的思維了。”我意識到自己被牽着鼻子帶往這列火車時,我想的卻不是破門而出,而是盡力用拼搏的成果換取在另一個站點下車的機會,我無法毫無規劃的隨意下站,我當然明白我沒有這種闖蕩的膽量,更是因爲我也明白,當前的社會已然少有這樣的資本再去提供給具有這種勇氣的人了。

我一直認爲我是不喜歡深圳的,直到我去了廣州的大學反而更加篤定了這個想法。羊城的氣息會瀰漫在陳年老舊的巷子裏,飯店的嘈雜聲往往是它經年不衰的標誌,還有老人對於食早茶的滿足和悠閒,這裏有着真實而令人不失所望的煙火氣,從每一條巷子、每一句粵語裏都能感受到。

但很快我就意識到,我擁有這樣的喜愛僅僅是因爲我是一名旅客,倘若問我是否願意長期在廣州定居,我定然不會爽口答應。再後來有一位朋友收到了去深圳面試的簡歷,他面露難色的躊躇着,我問他:“深圳怎麼了?不也是一線城市麼。”他倒不屑:“深圳有什麼好的。”我的心裏頓時不是滋味,也是自那時起,我才發覺了深圳帶給我的底氣都是來自於——那是我生長的地方,也許廣州能讓我感慨萬千這方水土悠久的歷史,但深圳的發展也是伴着我在成長的途中變得成熟。

火車將開往哪裏?我得不到答案。也許正是因爲日子無法回頭,過往的雲煙很快散去,窗外的景物也總是應接不暇的出現,而這些不會重複的新鮮反而構造了我本身。我唯一清楚的是:深圳不是我的家,但我會永遠成爲在這片區域常遊的旅客。

正如黑狗達熱愛他的泉州那般,他貪戀那裏無序的車與行人,欣賞那裏粗糙的舊房屋,習慣着那裏低陋的家鄉習俗,因爲那是生他的地方。而我遵守着這裏行爲的規矩,眼花繚亂於這些相似的高樓大廈,努力適應這裏不停變革的政策,因爲這是生我的地方。我寧願用着一絲微薄的愛意去維護着它。

我想,每個人對於生來的地方所能擁有的愛,其實在落地的那刻起就給予了命中註定的份量,不管最終我們是否選擇留下,不管它到底會不會成爲歸來時的家。

記憶在很多時候並沒有想象中那樣永恆,它會在歲月的流逝中悄然被帶走一部分,而作者將那些殘餘的碎片在《皮囊》當中盡力拼湊,最終完成了他的挽留亦是告別。我很感動於這本書能帶我在不同的篇章裏“看見”自己、“看見”他人,看見這每一份有血有肉的皮囊之下訴說的又是如何豐富的世界。不可否認我們的本質是那麼的一致,同書中所說:“如果有心,便能通過這共通的部分,最終看見彼此,映照出彼此,溫暖彼此。”而這,又何嘗不是生而爲人所享有的某種幸運。

望爾有話說:說起來有些慚愧,因爲已經很久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去更新了,所以直接打個預防針吧,以後就隨緣更了(流汗……)會盡量在1號和15號這兩個時間段更,也很感動大家沒取關我,超級筆芯!然後就是我的公衆號開不了留言功能,所以大家有話跟我說的可以直接私聊,留下了難過的淚水。

皮囊讀後感 篇15

在《皮囊》中,有這樣一段故事,說的是作者想去看一對新生連體嬰兒,在門口被兩個護士攔住,讓他先消毒後再入內清潔,作者感到自己被歧視了,狠狠地跑了。

也許對於當時的作者來說,自己的父親在重症病房,而自己卻給不了相對好的照顧,心裏本來就有點自卑,而且文章細節描寫原來的保潔人員是一身汗味。自己連一個滿身汗味的保潔人員都比不上,心裏肯定是有一種被嫌棄的感覺。

說來也是,誰對新的生命不感興趣呢?尤其是時日不多之人,對生命是更加的眷戀,對生的渴望,又無法將生命繼續,只能通過看新的生命來緩解內心對死亡的恐懼,所以說這兩個護士好像有點不近人情了。

但,這也是有理由的。在中國的傳統中,時日不多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不祥之氣,這對於新生兒來說是不大吉利的。再說了,即使婦產科中有個別母親同意,但大多數還是持反對票的。而且這兩位護士也是要做母親的人,八成也不希望自己的寶寶出生時,守病房的人將來自重症病房的人放進來,讓自己的寶寶沾染上疾病的氣息,這會使母親很憤怒也會很傷心的。這麼一想,無論對方是怎樣的人,都肯定是要攔在外,對於“可疑”的人當然是要按規矩消毒入內的,所以這也算不上是對作者的歧視了。

況且作者也是以獵奇的眼光去觀賞那對嬰兒,當然除好奇外肯定還有對那對連體嬰兒以後的生活的擔心。但他沒有思考清楚就貿然行動,所以受阻是在所難免的;對於一所醫院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讓每一個人都誇讚醫院裏的服務,而是讓患者痊癒,讓患者放心,所以作者被拒也是情理之中的。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說那對連體嬰兒是作者的孩子,或作者是守護他們的人,那當他遇到了和他一樣的來自重症病房的病人或是家屬,那他又該如何選擇?他會讓那人去看孩子嗎,他會想他現在想的一樣的去想他/她嗎?又有誰知道呢……

皮囊讀後感 篇16

《皮囊》主要講的是“我”對父母、家鄉的緬懷,對朋友的懷念。

“我”的祖母活到90多歲,一直堅信着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所以,祖母從來不好好照顧自己,就連切菜都像切排骨那樣用力,最終把手指都切斷了。而“我”們一家人特別慌,祖母卻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祖母還把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讓他學游泳,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啊,不僅舅公游泳沒學好,還被鄰居罵沒良心。但祖母還一直堅信着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祖母對舅公狠心,從表面上是害了舅公,但她只是希望舅公能早一點學會游泳。

這樣的祖母讓人悲憫又敬佩,她曾白髮人送黑髮人,失去女兒。再後來,又摔傷了腿,導致不能行走,一個人靠着輪椅在家中走來走去,就是爲了盼望“我”能回家。“我”也經常去看望祖母,和她訴苦,祖母有一個這麼好的孫子,我爲她感到自豪。

《皮囊》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刻的是《阿小和阿小》這一篇。最開始,老家阿小是一個非常文靜的男孩子,在一次考試中“我”再次獲得年級第一,老家阿小跑過來說:“你一定要好好讀書,離開這個小鎮。”這一句話,讓“我”非常感動,一個從來不關心“我”的人跑過來鼓勵我,從此以後老家阿小和我的關係開始好了起來。自從香港阿小來了之後,我們仨的關係越來越好。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香港阿小回到香港去了。但他每週給“我”寫信,而“我”也會保存起來,但當老家阿小看到後,他非常生氣,並把信撕了。“我”看到後還和老家阿小打了起來,母親最後不讓“我”和老家阿小玩了。這封信裏寫下了香港阿小的住址。可見“我”和香港阿小的關係是多麼的好。但既然他們的這麼要好的朋友,那“我”怎麼不去香港找阿小呢?可就在一次考試中,“我”考到了香港,而老家阿小被開除了,他儲錢買摩托車從事他的漁民工作。而“我”一邊在香港學習,一邊尋找香港阿小,可是一直沒有找到。

就像劉德華所說:“人生際遇好與壞,關鍵往往在於生命裏碰到什麼人,只要能對你有所啓發,都是明燈。在《皮囊》裏,有的是對他成長中有所啓發的人,從而造就了他步步達成目標的人生。”我們的生活中就有這樣的“明燈”,他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朋友,我們的老師。希望他們的光亮能讓我們的人生之路更亮堂一些。

皮囊讀後感 篇17

掛在你臉上的,是塊囊,像塊面具,遮掩了皮囊下跳動的心和翻滾其中的詭譎算計。

這是我讀到彼囊爲的第一想法。

蔡崇達先生在這本書裏記述了“我””身邊人在生活中的種種經歷,以此來反映不同人對皮囊的看法。就像書中描寫的姥姥,親人的離開沒讓她哭泣。她說:“人活在世上,就是爲皮囊爭口氣。”人死了、埋了,什麼都帶不走,但什麼都能丟掉,只有這具皮囊跟着你去了地下。當然,千百年後連皮囊都會風化,你也就真成了一堆枯骨。

書中想要建房的母親,不顧兒子上大學、買房,不顧女兒出嫁,她就憋着一口氣要建個風光的大房子。我初讀時,覺得她自私:爲了一座要拆掉的房子大費周章,連兒女都不顧。但是這位母親的執拗是因爲丈夫病重,而他們的夢想就是擁有一棟大房子。母親用6年的青春賭這個男人的成功,她輸了;所以她賭自己,她成功了。建成的那天,她花了一萬塊宴請賓客。結束後端着剩飯剩菜,當做明天、下週的晚餐,她的靈魂在不屈地吶喊,她的皮囊在勞累中蒼老。她完成了獨一無二的成功,她爭了一口氣。

這世上像這樣的人有很多,並且以後會有更多。他們爲自己的皮囊而活,拼命去掙錢,取得好業績,彷彿他們的人生必須由他人的誇讚組成纔算成功。把格式化的微笑、和善掛在臉上,充當內心,千篇一律;真誠熾熱的靈魂成了異類,成了無處可遁的珍奇,人們三緘其口,囚在皮囊下的靈魂小心翼翼地觀察身邊人,爭先恐後地朝他們讚賞的方向奔去。這卻與那位母親到底是相同了。

處處謹慎,刻刻較真。《皮囊》描繪了芸芸衆生無趣的皮囊下喘不過氣的靈魂,浮於表面的自在,深埋心底的執拗。可我們不是在爲皮囊而活,任何人都不值得爲皮囊而活。不是爲了面子上看得過去,而是爲了心安。

沒有一個靈魂值得被忽視,你本身就閃着光,皮囊是添彩而不是遮掩。

皮囊讀後感 篇18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這句話成爲了很多人的至理名言,而我從《皮囊》一書中所體會到的是:透過那皮囊看到自己的靈魂纔是我們不斷經歷的真正目的。

它沒有華麗的語言去刻意裝飾什麼,有的像是一個老朋友一樣娓娓道來說着過往。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父親作爲家庭支柱精神之光的中國式家庭的精神命脈,看到了最底層人民面對現實用力強悍活着的尊嚴和自強,看到了面對生與死人性最初的一面。在這些片段中,我能感受不同人在面對生活的打擊下是如何將精神一步步從脆弱的肉體中狠狠撕扯出來的,血淋淋的是阿太的堅強,千瘡百孔的是母親的堅持,還是“藕斷絲連”扯不斷的父親的無奈。

99歲的阿太在作者年少時眼中是個無情冷血的人,但在阿太年邁的身軀裏,血液裏流淌着的是對自由的渴望,骨子裏藏着的是對活力的憧憬,然而這一一切卻只能永遠被困在這副蒼老無力的身軀中。正如作者在文中的話“在阿太的生活觀裏,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

我認爲《皮囊》一書寫的最爲感人的內容是發生在那二百平土地裏的心酸故事。父親的不幸,母親維護愛情的獨特方式。她一直堅持要把房子建完,哪怕是建完後不久就要被拆掉,她也義無反顧。作者當時很不理解,畢竟自己家過得很貧苦,卻還“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母親不管這些,她一直堅持建房子,直到最後,作者才理解,這個所謂的“房子”,是母親與父親愛情的見證。儘管父親殘疾了,去世了,但母親認爲這個房子代表了父親的臉面,她希望父親發起的這個家庭看上去是那麼健全和完整。

作者的母親信仰神明,她始終相信丈夫只是肉體的離去,靈魂一直陪伴她左右。所以她問卜,求神拜佛,祈求爲丈夫的靈魂找到適合安放的地方。有時候有這種信念是一種好事,起碼當你走投無路的時候,你的信念還會支撐着你的肉體一路前行。這一點作者的母親完美的詮釋。

人民的經歷是時代的經歷,人民的精神是時代的精神,我們是平凡的大衆,也是不可或缺的羣體,我們是社會的骨血,若是抓不到我們的靈魂,那麼這副軀體也只會是奄奄一息。在《皮囊》裏,我看到的不僅僅是作者的人生,我也看到了大多數人的人生,他們一直在生活的苦難中不斷尋找自己的精神信念,努力地在生活着,我覺得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皮囊讀後感 篇19

一口氣看完了蔡崇達的《皮囊》,記不得是怎樣隨手在微信讀書裏翻到的。剛讀幾行,就被吸引住了。我義無反顧的一路閱讀,微信讀書記錄,一共花了五小時十分種。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他硬氣的、頗有見識的阿太。勤勞能幹、而帶點小倔強和小任性的可愛母親。愛交友,豁達卻又總受病痛困擾的父親。那些天才的,很有思想的阿小們。敢爲人先卻不被世俗接納的陳美麗。活在理想幻象中不肯面對現實,最後被現實無情撕裂的大學同學。還有善於反思,細膩敏感的阿達。他們都讓我感動。

在《我的神明朋友中》,母親一次次地去神明處,帶着點小任性地討要預言、討要說法,真是把我樂壞了,同時一個堅韌而又可愛的母親形象,噴薄而出。《厚朴》讓我再次審視青春與現實的鏈接。《海是藏不住》,讓我反思孩子的教育問題。《阿小與阿小》、《天才文展》,讓我瞭解了少年們成長時的迷茫與追求。

全書大部分都是描寫阿達的家庭瑣事,至親友人,讀來卻全無瑣碎煩悶之感。反倒覺得,人物性格立體,節奏有張有馳,剖析深刻真誠。我想這與阿達強悍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跟隨着阿達的描述,與他一起深入、思考、剖析,深深地被觸動。

皮囊讀後感 篇20

《皮囊》一書創作目的:作者蔡崇達希望通過此書紀念他的阿太、父親、好友等人,他希望用文字‘看見”他們,“看見”世界的更多可能、讓每個人的人生體驗儘可能完整的途徑。

此書以蔡崇達的成長軌跡的先後爲順序,通過一篇篇記敘散文向外界展示他的心路歷程。作者以平和、樸實、細膩的文筆講述了一個個令他終生難忘的故事,從而幫助他理解發生在他身上的人和事。例如:通過《殘疾》,他看見了父親,認識了父親。

讀完《皮囊》,我的內心始終不安,生出了緊迫感。時不我待,我應該理解我正在相處的人以及今後將要面對的人,儘可能地“看見”我想珍惜的人,映照出彼此,溫暖彼此。平靜而從容。

皮囊讀後感 篇21

這樣的文字,無端讓人驚心。這樣的阿太,讓人敬佩又陡生憐憫。在那副看似強悍的皮囊之下,她曾白髮人送黑髮人,揮別先她而去的女兒;也曾在摔傷腿之後,靠一把椅子一步步挪到門口,只爲等待家中娃娃放學回來的身影。她有她獨特的生活哲學,也有她命運裏被堅實皮囊所遮蔽的巨大憂傷。也許正是受她的影響,作者把本書取名爲《皮囊》。

皮囊,無論再堅實,再怎麼僞裝,終究有朽敗的時候。一旦被揭開,裏面的人心可能脆弱無助到你不能想象。作者在書中回憶他的父親,自中風癱瘓後,會突然號陶大哭,會像小孩一樣耍賴,發脾氣,也會因爲絕望而整天跟家人嘀咕,要“抓緊死”。真正死了之後,他又跑到兒子的夢中,責怪兒子只給他燒小汽車,不燒摩托車,“小汽車我不會開”;跑到老伴的夢中,說他“想騎摩托車去海邊逛逛”,要趕快給他。原本帶着幾許幽默的話,此刻卻仿若一枚枚堅硬的釘子,要鍥而不捨地楔進讀者那柔軟的心裏去。

除掉熟悉的親人,作者也寫了很多遇到的普通人。比如重症病房裏的病號和小心翼翼陪伴的家屬,敢愛敢恨卻爲世俗不容的小鎮姑娘,以及離開家鄉闖蕩最終一事無成的天才少年。他們離當今社會上所描述的那種“成功人士”似乎相去甚遠,生活裏的失意與痛苦,他們一一嚐盡。他們也許有過意氣風發,有過拼搏與執著,但無常的命運最後還是把他們一股腦地裹進憂傷的洪流。

皮囊讀後感 篇22

《皮囊》是蔡崇達的第一部文學作品,這本書一個章節就是一個故事,第一個故事取名叫做《皮囊》,書名也是來源於這篇文章。

皮囊講的是他的阿太(奶奶的媽媽)的故事。阿太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她認爲肉體就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所以面對奶奶的去世,面對自己切菜時切下來的手指,面對舅公被她丟到水裏幾乎溺斃的事情,甚至對於自己的離世,她都表現的非常坦然。她甚至在死前跟作者說:“不要哭,現在沒有這個皮囊的束縛,我來去都更方便。”

也是因爲這份特殊的氣質,作者特別喜歡與阿太待在一起。後來去外地工作,與阿太見面機會也少了,但是隻要是工作中碰到不順心的事情,作者都回選擇回到阿太的身邊,陪她坐一個下午。雖然阿太不大聽的懂,後來甚至不再聽得到,但是這樣的陪伴卻能夠安撫作者,讓他鼓起勇氣重新開始。

後來阿太走了,作者也慢慢地明白了阿太在奶奶去世時說的一番話的意思。當時全家人都挺傷心的,阿太不以爲然,彷彿走了不是她的女兒一樣。作者問阿太爲什麼這樣,阿太說因爲她捨得。阿太的捨得來自於她對待生命和身體的態度,身體的消逝在她看來是皮囊對生命束縛的結束,是更加值得高興的事情。而阿太帶給作者的安全感,是這份看法帶來的超然淡定態度的感染。確實在這份態度面前,一切的困難不過是身體的折騰,生命有更多精彩的事情去做。

皮囊讀後感 篇23

突然發現書客這個平臺,正好活動裏有準備看的書,所以就參加了。

一開始《皮囊》無意間翻過沒看,後來補起來,”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深得我心,因爲我是通過自虐性登山來放空自己,看清自己的。我們的生命本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了。

後邊關於母親與父親的故事,家庭裏一個人的疾病隨着時間慢慢消耗着這個家庭的希望,這樣的故事在農村不少見。有時候甚至消耗着生的念想。但是更可怕的是困難來臨的時候鄉親們的冷漠與旁觀。

張美麗的故事,人言可畏,閒言細語如刀般割着張美麗堅強的心。

兩個阿小、文展、厚撲,以自己的認知看待這個世界,並努力瘋狂的衝向自己嚮往的地方。阿小們只會模仿,沒有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爲什麼去追求。文展足夠努力,但太較勁,太看重自己,他一句“困惑、一時找不到未來的大目標這很正常,沒有幾個人能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可以過什麼樣的生活,你做好眼前的一件件事情就可以了。”可惜了這自以爲是的社會。厚撲追求激情、挑戰和自由,可惜生活夢想飛的太高,沒好好走過什麼路。

寫作是一種內省,是解剖自己的思想,當自己動筆去寫的時候纔會去思考自己真正的想法。這是一本關於回憶的書,也是一本內觀自己的書。

皮囊讀後感 篇24

用了兩天時間看完了蔡崇達的《皮囊》,胸口鬱積着一股氣,怎麼也出不來,說不出的難受。

這本書前半部寫得有點消沉,又很真實,讓人覺得生活不該如此,又似乎就是如此。我們想改變生活,追尋夢想,結果一次次被生活所踐踏。所謂的夢想如幻境一般,一旦打破,在現實的世界裏更加無助。

"我不願意和許多關心我的朋友聯繫,不願意開口說話,或許也在於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自己,如何和自己相處,更不知道要如何和朋友相處了。"

讀到這裏,我彷彿看到了自己。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最近,我將自己封閉了起來,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不是不想參加,是沒有了熱情。我害怕人多的時候,害怕在大家歡聲笑語的時候我一個人獨自發呆,我害怕自己的格格不入;我又害怕在一陣狂歡之後,回來更加落寞。不如不去,乾脆不去好了。我找到了另外打發時間的方式,看書。以前不喜歡讀書,現在反而讀的多了一些。不求黃金屋,不求顏如玉,只求得一份安寧。

我看書慢,這也是之前不愛看書的原因,太耗時間了。然而這現在成了一個好處,那就是看書可以打發更多的時間。看完一章,往往能用一兩個小時。尤其晚上,看完一章基本就到睡覺的點了。

"你根本還不知道怎麼生活,也始終沒有勇氣回答這個問題。"這是李大人在作者因迷惘辭職道別時跟他說的。怎麼生活?我似乎想過這個問題,似乎又一直也沒想明白過,到現在也不知道答案。"我,或許許多人,都在不知道如何生活的情況下,往往採用最容易掩飾或者最常用的藉口——理想或者責任。"是的,原以爲是爲父母的期望放棄了一些東西,選擇了一些東西。曾有過宏大的理想,到頭來卻不在現實面前低頭,不得不過普通人的生活。我們把之解釋爲對父母的順從以及兒女的責任。實際上呢,這或許只是一種藉口,一種掩飾自己懦弱無能的託詞。

我忽然不知道自己追求什麼。小時候我從農村搬到縣城,之後去省會南京上學工作,再之後去了揚州工作,現在又輾轉到了蘇州。每一個地方都是好地方,無不是風景秀美,人文薈萃之地。處處都是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無不熟悉的街道和建築。我知道這是什麼景點那是什麼中心,但是這些都與我無關。朋友說等你買了房子就有了歸屬感。是麼,房子於我只是安放皮囊的所在,這也是爲什麼我在家裏也有這種感覺。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身無能的憤怒。

或許是閒的大發了,想法太多。也許,下一刻我會去大上海,曾經覺得無比擁堵嘈雜的魔都,或許那裏的忙碌緊張能稍微填補我的胡思亂想。

看到阿小看到文展,看到他們的童年,我努力回想自己的童年,竟沒有什麼印象。看到厚朴的大學和青春,我努力回憶自己的大學,竟也沒有什麼印象。我有些發慌,我存在的痕跡都沒有了麼。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一向以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爲傲,鄙視思想淺薄,鄙視隨波逐流,鄙視世俗市儈,鄙視目光短淺,鄙視素質低下。甚至爲此而覺得在精神上高人一等,因此並不覺得有錢多了不起,當官就能怎麼樣。雖然,暫時做着不好不壞的工作,過着不好不壞的生活。但是,我一直相信一定會有成功發達的一天。孰不知我的自傲就如文展一樣,只是自卑的另一種表現。

生活就像一場戲,我在等待一個結果,一個想要又不想要的結果。累的時候,很想妥協。哪樣的生活不是生活,也許就賭贏了呢。轉念看到什麼雞湯,又覺得不甘。

想那些有的沒的耗費了自己太多的精力,不如讀點書。很慶幸讀到這本書,對過去的回憶,能讓我們珍惜現在,對失去的回憶,能讓我們更加珍惜所擁有的。生活中總有很多美好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是藏不住的,就像"海是藏不住的"。與其想太多有的沒的,不如珍惜有的,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讀書的意義在於增長見識,拓展視野;在於明辨是非,獨立思考;在於可以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獲得心裏的認同,最終獲得片刻心靈的歡愉。

皮囊讀後感 篇25

好看的皮囊到處都是,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這句在互聯網上極端熱潮的話成了衆多人的至理名言,很多人把它奉爲自己找對象的原則,想要去找一個有趣的靈魂攜手走一生。

我不知道“皮囊”一詞如此之火是不是因爲《皮囊》這本書,畢竟這本書確實好看,銷路也好,看過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可無論這兩者之間有沒有關係,我都要說一句透過那份皮囊看到自己的靈魂纔是我們真正的目的。

這是他應得的。

那麼小的時候就擔起了家裏的全部責任,生活讓他早早成了男子漢。如今他是業內挺有名的人物,看這本書有那麼多名人爲其寫序,我就知道這個人不簡單。得是多優秀的人才能從那樣的小鎮走出來,然後才能一步步爬到今天這樣的高度。哪怕我們外表漂浮疲憊不堪,但只要內心有所寄託靈魂可以安放,就足夠了。

皮囊之下,貫穿的是我們的靈魂。無論這副皮囊你是否喜歡,無論靈魂是否已找到出處,你都應該相信靈魂歸依了,一切才安穩。而那具皮囊只是偶爾保護我們的內心緩慢一點受傷害的東西。

皮囊讀後感 篇26

《皮囊》很親,因爲作者跟我同齡,又講述的是我們這一代理想膨脹卻又深感現實骨感無處安身的青年人對命運的深切思考,所以書剛一上市就引起了我的注意。這次作爲機關學習推薦書目,更是吊足了我的胃口。這本書讀了好一段日子纔讀完,另一位同齡作家韓寒的推薦理由是“好的文字往往給人兩種閱讀感受,一口氣讀完或者捨不得讀完”。我覺得自己是捨不得讀完,也是因爲與作者同齡,讓我在書中看見了熟悉的影子,在他的故事裏回望自己的成長點滴,越讀就越捨不得一下子讀完,更願意一篇一篇去慢慢地回味。

《皮囊》一書,它的文字似乎是一直以來我所期待能在書裏看到的那樣,沒有華麗的語言去刻意的裝飾什麼,就像一個老朋友在娓娓說道過往的事情。從整本書來看,作者緊緊圍繞自己周邊最熟悉、最親密的人展開:倔強的殘疾父親、對生活勇敢而又無助的母親、自尊心強烈到殺死自己的天才文展、滿嘴“世界”和“理想”而遭受現實沉重打擊的厚朴、被小鎮古制舊俗扼殺生命的張美麗……一個個個性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透過作者的眼睛,彷彿讓人看到了泛着太陽細碎光影的海面,嗅到了一陣陣帶着鹹味的拂面海風,更領閱到了特有的閩贛小鎮風情,那裏的人如同我們身邊熟知的每一個人,發生着我們都熟知的每一個故事。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父親作爲家庭支柱精神之光的中國式家族的情感命脈,看到了最底層人民面對現實用力強悍活着的尊嚴和自強,看到了面對生與死人性最初的一面,這是我覺得書中最親切、最溫暖、最打動我的地方。

皮囊讀後感 篇27

它有着淺黃色的封面,寥寥數字,絲毫不起眼的靜靜的趟在書架上。直到看到它有韓寒、劉德華和李敬澤作序,這才讓我好奇:這是本什麼樣的書,竟勞動這三位不同領域的大腕!

原來這是《中國新聞週刊》前執行主編蔡崇達的第一部文學作品,這位80後的閩南人,用他真摯的語言,描述了坦蕩蕩的自白成長經歷,沒有掩飾凡人難免的喜、怒、哀、樂、貪、嗔、癡,他的人生就這樣真誠的擺在面前。

整本書有14個小故事、1篇後記,每一篇讀起來都有種共鳴感,那種沉重卻又如釋重負的感覺。如第一篇《皮囊》:一貫堅強的阿太(外婆)去世了,我和作者一樣難過。我也有個堅強的外婆。外婆早早的腿腳就不怎麼好了,但凡跑腿的事情都是外公在做,即使這樣也沒見過外婆對什麼事情示弱過。幾年前外公離世,外婆又摔了一跤,腿腳越發的不好了,連正常走路都成問題。當時我們晚輩都以爲外婆撐不了多久,一貫強勢的她,怎能受得了無法走路、事事看人臉色的現實。沒想到,大半年後外婆居然能借助椅子挪到院外曬太陽、找人聊天了!後來才知道,是外婆逼着我媽媽買了好多止疼片,每天都吃一把,強忍疼痛都要站起來。我每年回家都會去看望外婆,她總是拉着我的手說好多話,我說的話她卻因爲耳背已聽不大清了,但她依然很開心的笑着、顫巍巍的挪着椅子送我出門。

讀到阿太留下的話:“黑狗達(作者小名)不準哭。死不就是腳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誠心想念我,我自然會去看你。因爲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至此才明白,阿太纔是大智者。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

讀到強壯的父親中風癱瘓了,一次次嘗試恢復一次次失敗,退爲孩童,無理取鬧,直到去世,作者氣急敗壞破口大罵時,我的淚水止不住了。這不就是可怕的“子欲養而親不在”嗎?父母親用他們歷經幾重苦難的皮囊養育了我們,讓我脫離山村在城市定居。他們的皮囊漸漸衰敗,已經無力再爲我遮風擋雨,他們認爲這是在拖累我,不願和我一起在城市生活。殊不知,只要他們在我身邊,就會帶來無窮的力量,像小時候依偎在大樹下,有着說不出的安寧和踏實。

沒有了皮囊,還有靈魂。沒有了靈魂的皮囊也僅僅是皮囊而已,沒有任何意義。劉德華說,看蔡崇達的書,猶如生命中多添一盞明燈。我想,這盞明燈我需要,你也需要吧。

皮囊讀後感 篇28

《皮囊》是蔡崇達寫的一本童年自傳,打開書,迎接我的是紛亂的小鎮上發生的人與事,它們如同一個個炫目的煙花在綻開,尋着作者的童年,我理解了各種生活道理。

我最喜愛的是作者的阿太。阿太很慘,高齡時送走了僅僅50歲的姥姥。阿太很堅強,她沒有哭,她已經看清了塵世,知道並瞭解了什麼是皮囊與靈魂以及它們的作用,她的身上彷彿散發着一種久經世事所帶來的老練。她還鍛鍊年輕的舅公的皮囊,而她自己,哪怕一把年紀依舊鍛鍊自己,走路回村。

我看到阿太想把這思想傳承下去的渴望。作者年輕時還不理解阿太爲何如此的冷漠,如此無情,在小時的作者看來,阿太像一塊兒石頭,一塊兒情感古怪的石頭。但隨着年齡的增長,他逐漸明白了“皮囊是拿來用的,而不是拿來伺候的”其中的道理,也漸漸瞭解到阿太的用意。隨着作者對阿太的信任與喜愛變得更多,他工作之後,經常去找阿太傾訴,阿太就像是作者的精神支柱。

後來,阿太去世了,整個家庭都蒙着層悲哀,我的心也隨着阿太的死沉下去,彷彿整個人都跌進了悲傷的深淵。但我發現阿太在死前沒有傷感,在她看來,死只是讓她脫離皮囊,使她變得更輕,足以見得她對死看的很開。而在這世上,也有其他的人,他與作者的阿太一樣,不是在用慾望去享受着皮囊,而是讓它鍛鍊起來,爲自己所用,不被世上的污濁所動,保持輕盈。

我喜歡這個看透塵世的阿太。

皮囊讀後感 篇29

打開《皮囊》,讀到祟達果然文如其人的真摯,坦蕩蕩的自然自白成長經歷,沒有掩飾,凡人難免的喜、怒、哀、樂、貪、嗔、癡,所以很真。

這本書樹立了很多鮮活的人物形象,他們個個都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尊嚴。

就像第一課的阿太一樣,她活得通透,豁達,沒白活,死後對生活沒有任何遺憾。“別讓這肉體再折磨他的靈魂”這是阿太說的。“因爲我捨得”這也是她說的。“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這還是她說的。這表明了人活着的是靈魂,肉體只是讓靈魂拿來控制的。不要搞反了,它並不因爲肉體而受控,而是我們的靈魂去好好利用,珍惜肉體。我們要拿它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讓生活更加絢麗多彩。

雖然我們不能控制生命的長短,也不能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我們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讓活着更有價值。

皮囊讀後感 篇30

在世俗的地方世俗的時間看着這本看似世俗之人寫出的世俗之書,多少對自己,對人生也有點感慨的,想到了之前超人介紹的一部電影《甜蜜蜜》,很老的一部電影,但是很好看,一生很短,留給自由的你只有幾十年,一生又很長,因爲變數太多,而你又不得不一個一個去慢慢感受,我在高中的時候就曾經幻想過我過完一個普通甚至平庸的一生,但是心中又有另一個念頭告訴我,還可以換種方式去生活。見的多了,想的多了,之前有一個30多歲的人和我一起面試同一個崗位,當時我們在一起聊天,後來聊到年齡的時候他就說了,他可能是年齡最大的了,可能他覺得我們會看不起或者不理解他的情況爲何這麼多年還要和我們面試一個執行崗位,我看出來他準備要解釋的時候,我就說了,我理解,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雖然只是說了這一句話,但是我想到了很多,我想到了他可能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就像我也沒有多好,有的人可能一帆風順,但有的人一定要經歷些什麼。只要保持樂觀,開心,不放棄,積極向上就行了,畢竟不管是誰,也只是一個人。

皮囊讀後感 篇31

我想這本書能夠引起共鳴的原因主要是因爲代表着北漂一族這種大羣體,而作者的眼睛卻又看到了大部分人都忽略了的。

現代人總是匆忙行走,像空空的“皮囊”,趕着早高峯,又迎向晚高峯,而忽略了身邊的人,他們的性格、以及他們的感情。作者介紹了他從小到大朋友完整的人生,以各種強烈的性格與不同的人生走向來進行對比,就像大多數人所憧憬而又擔憂的那般,作者用他身邊的實例告訴大家未來真的是漂浮不定的。

爲什麼要講皮囊呢?那就是每個人在追求自己一生的時候,向世人所展示的面具、以及自以爲得到而錯過的最終可能會導致靈魂的某種程度的迷失。

如同父親的患病,大多數人離家後幾年裏,父母的身體都出現或多或少的病症,某種程度上講這是人老後正常現象、隨機事件,可在這時,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孝、丟失的陪伴,深深的自責,想彌補卻又無力。特別想說MSD的那句話:健康是福。只有當你生病的時候你纔會知道這句話多麼的正確。而父親的離世、以及多年的在京漂泊,讓作者覺得家是那麼的美好,以至於讓作者最後決定離京回到小鎮子繼續生活。

因爲目前初到北京兩三個月,與作者京漂的很多觀點都產生了共鳴。我只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平衡事業與家庭,不留遺憾。

還是很久之前的那個想法,不求聞達於世,但求落幕無悔。漂累了,家真的會是很好的避風港。可不漂,人就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