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擺渡人》讀後感集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1

每個人都是一個微弱的靈魂,我們藉由擺渡人幫助我們度過一段艱難的歷程,一段我們自己內心世界的投影。

前方的道路艱難恐懼,險象環生,波濤洶涌,惡魔纏身,我們掙扎在內心世界的投影之中,感覺恐懼,感覺不安,感覺緊張,感覺前途未卜,感覺希望渺茫,我們祈盼身邊能有個擺渡人幫助我們度過一路的艱難坎坷,我們總想找到前方的安全屋來暫時躲避恐懼危險!

遠方的歸宿遙遠也未知,我們希望它永遠安全,永遠沒有恐懼和痛苦,永遠是我們想要的平靜與安穩,於是當我們終於穿越了荒原,到達了所謂的彼岸之後,我們再也沒有勇氣回頭去面對那滿地的荊棘……

迪倫是勇敢的,也是幸運的,她終究走出了自己內心的桎梏,走出了別人爲我們設置的牢籠,我們看到了一個叫做希望的種子,一種叫不服輸的勇氣。

一路的艱難坎坷,我們爲自己內心設置了太多的`恐懼和枷鎖,我們不停的在自己的心魔裏掙扎。

擺渡人,那個可以帶領我們穿越荒原,到達彼岸的人,然而真正能讓我們戰勝心魔,真正能擺渡我們自己的卻只有自己!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2

我們都是崔斯坦,渴望遇見迪倫,重獲新生。

崔斯坦在遇見迪倫之前,他和他的工作一樣單調枯燥機械,行屍走肉一般。我們社會中的大多數也只是平凡世界的一員,日復一日重複着的生活,漸漸磨損了我們所有的'期待,我們恨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斷絕所有不必要的拉扯。人對自己最大的殘忍大概是斬斷對世界的好奇與想象。時間拉扯的越長,我們越來越害怕失敗,害怕自己的一不小心親手斷送了現在的安全與安逸,也正因爲如此,崔斯坦會對迪倫的大冒險那麼猶豫與不信任。迪倫,我渴望的迪倫,那麼相信、堅定,勇敢,無所畏懼,她會怕會懷疑,但是還是選擇相信,選擇自己的命運,她是崔斯坦擺渡靈魂中最特別的,給他無趣的生活帶來了歡笑與煩惱。我們應該都渴望遇到迪倫,在戀愛成本越來越高、愛無能越來越普遍、越來越不願將就的時候,我渴望遇到一個這樣的迪倫,即使不是戀人,他都會給我的生活帶來一絲光明和希望。她和崔斯坦一點都不一樣,她真實,怕苦怕累,他,冷靜膽小,即使這樣她還是爲了愛義無反顧,他還是爲了她一步步違抗自己原本早就被安排的命運。

沒有誰的命運一早就被註定,也沒有哪種生活一早就被安排好,選擇權在自己心裏。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3

在迪倫醒來的那一刻,倘若她自己是不記得之前所發生的一切,是不是就說明那些所謂的另一個靈魂所在的世界就不存在了呢,或許那些所謂的穿越荒原,越過最最危險黑暗的山谷,再到達另一個靈魂本該到達的地方,假如迪倫對崔斯坦並沒有那麼那麼深的愛,是不是就會選擇,在那個本該屬於她靈魂的世界忍受孤獨在漫漫長夜等待她的家人,這樣的話現實生活中的迪倫不就不在了嗎,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爲何稱之爲擺渡人,按道理來講,擺渡擺渡,不應該是將一個快要死的人,在死亡與生存之間,擺渡人可以在這裏理解爲求生慾望,在死亡邊緣掙扎,最終獲得重生。纔是真正的擺渡了吧。可是這本書迪倫返回荒原僅僅是因爲對崔斯坦的愛,然而崔斯坦在對迪倫的守護過程中慢慢變成了一個可以愛有血有肉的人,他不知道違背屬於他的.世界的規則跟着迪倫回到她的現實生活會怎樣,或許是死亡,或許......可是迪倫也不知道啊,她卻願意堵一把,倘若她愛的他不能和她回到現實生活怎麼辦,她所做的一切有有何意義?還是說在內心深處,她的目的可能就是回到肉體,獲得重生。結局是好的,他們賭贏了。整本書涉及到信念與愛,愛總是強大的吧。可以讓原本不是人的人因爲愛成爲人,讓原本處在另一個世界的迪倫獲得重生。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4

“靠人不如靠己”,自己活成一座山,永遠不會倒。讀者小燦向我抱怨:“要不是我的父母阻攔我,我早就發財了。”

小燦的老家在一個山溝溝裏,父母的眼界不開闊。當小燦要去外地發展的時候,父母都不同意,因此小燦一直在縣裏的工廠打工,月薪只有三千多。小燦的幾個同學,都去了外地發展,個個開着小車回家,小燦心生嫉妒。

很多時候,我們也是“小燦”,把自己的“畏首畏尾”,推卸給別人。你不勇敢,怎麼是別人的錯?

父母只是建議你,從來都沒有捆住你的手腳;朋友只是幫助你,但不能取代你去奮鬥;同學只是和你一起讀書,沒有義務幫助你。你身邊所有的`人,都不能真正左右你,可以左右你的,是你自己。

真正的擺渡人,把自己活成一座山的模樣,累了就休息一會,內心的苦和自己說,生活的難處靠自己去解決。活成一座山,你就是自己的貴人,也會是別人的貴人。

真的擺渡人,都是無依無靠的,就像風雨中的一葉小舟,在激流裏起起伏伏,但一直都在前行,一直都穩穩地掌舵,不偏離方向。等風雨過後,小舟已經安全靠岸了,一切都是有驚無險。俗話說:“無限風光在險峯。”如果你堅持往前走,度過一次又一次劫難,那麼你就變成了苦難中盛開的花朵,也許不是最美的花,但一定是最堅強的花。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5

這個寒假,我看了《擺渡人》它的作者是英國的克萊兒麥克福爾

這本書講了單親女孩迪倫決定去看望她的父親,路上卻發生了交通事故,等她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而眼前,卻是一片荒野。就在這時,滌綸看見不遠處的山坡上有一個男孩,男孩將她帶入荒野,她很快意識到,男孩出現在這裏並非巧合,而是特意在此等候。迪倫的命運,再遇到男孩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這本書值得令人深思,迪倫在成功穿越荒野後竟又來到荒野來尋找崔斯坦,這需要多大的勇氣毅力以及決心啊,也就是因爲迪倫的這種勇氣才使崔斯坦能回到人間。迪倫不怕荒野中的魔鬼,不怕自己孤身一人,不怕任何兇險,只爲找到崔斯坦。她一人來到荒野不怕嗎?她怕。她不怕自己被魔鬼抓走嗎?她怕。她不怕找不到崔斯坦嗎?她怕。可是她爲什麼能成功,不僅僅是他有勇氣毅力和決心,更多的是她心中有崔斯坦。人怕的不是挫折和困難,而是自己心中的恐懼、魔鬼,只要戰勝了自己的`心魔,就沒有什麼事成功不了。

迪倫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學習的不止是她的勇敢,更多的是他可以爲了一個人,傾盡所有。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6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爲你需要我。”

一個有愛和充滿溫情的故事從這開始:迪倫隻身一人踏上尋找父親的列車,不幸的是火車遇難。她以爲她是唯一的倖存者,但其實是唯一的犧牲者,他與她相遇是偶然的,而他知道是必然的。迪倫是一個死後的靈魂,他(崔斯坦)是靈魂的擺渡人。荒原是她心中的投影,他的任務是護送她的靈魂安全度過荒原,去她想去的地方。這是一場艱險的旅程,充滿災難和惡魔的干擾。她很緊張,深感恐懼,但手被他牢牢抓緊,他的一言,一舉,一動中都透露着自信,給了她動力和希望。只要崔斯坦陪在她身邊,迪倫就能綻開笑臉,就像生活中我們遇到坎坷,有朋友和家人的陪伴,就能安心。

一路的溫情相伴難逃過因現實而分開,小說就這樣遺憾而終了嗎?並沒有,因爲愛讓迪倫重新踏上返回之路,尋找她的崔斯坦。每到一個木屋,迪倫盼着他快點出現,因爲她害怕,沒有他的`保護,獨自面對兇險。那邊的他已經有了新的任務,隨故事接近尾聲,他們最終走到幸福的終點。

對於擺渡人,他說他的存在是因爲她需要他,那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你也需要一個像崔斯坦一樣的人,他也會出現在你身邊,當你遇到困難時,他挺身而出,引導你跨過障礙。作者:宇文子妍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7

“渡己先渡心”,真正的強者,是內心強大。

“境由心生”,一個人活得是好是壞,其實是一種感悟,和物質有關,但更多是精神層面的東西。乞丐曬太陽,得到的溫暖,和曬太陽的'富人一樣多;真正飽讀詩書的人,不一定是專家學者,也許是流浪漢。

一個人,擁有了強大的內心,才能扛住所有的苦難,纔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朋友阿李一直在東莞打工,但是他最近回家了。我以爲,他是衣錦還鄉了,興沖沖地打電話給他:“阿李,回家了也不說一聲,大家一起吃頓飯,慶祝你凱旋歸來。”阿李說:“你別取笑我了,請吃飯,也免了吧。”原來,阿李在東莞打工,因爲賭博,把所有的錢都輸掉了,還欠了幾萬塊賭債。欠債了,不是悲傷的事情,但是阿李的心態,很悲觀。他在家裏一個星期都不出門,也不和別人聯繫,真的令人擔憂。

真正強大的人,把過去的苦難,當成人生的磨礪,是一個財富積累的過程。真正有大作爲的人,越挫越勇,屢敗屢戰。輸贏都沒有關係,關鍵不能輸掉了心情。

做自己的擺渡人,首先在心態上不能輸,在精神上不能輸。不管人生遭遇了什麼,都可以談笑風生。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8

《擺渡人》這本書講述女孩迪倫和她的擺渡人歷盡艱險逃離荒原,兩人相愛,一起嘗試着重返人間的故事,當然故事的結局是圓滿的。

這部作品一舉摘得五項世界文學大獎,很多讀者評價這部作品道出了所有人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終極幸福的嚮往,折射出了人性之美。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認爲真正的擺渡人是自己。

在這個故事中,父母離異的15歲小姑娘迪倫,從出生到現在沒見過自己的父親,跟母親的關係也不是很親密,還被同學戲弄,唯一聊得來的朋友也轉學了,她覺得生活迷茫、看不到希望,於是萌生了一個想法——去尋找父親。在她去找父親的路上,發生了交通事故,當她爬出火車殘骸後,以爲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她在找警察、家人幫助的時候,在出口看到一個小男孩——崔斯坦,她的擺渡人。男孩的`任務是帶她去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天堂。一路充滿艱難險阻的荒原,其實是自己心靈深處的映射,歷盡萬難終於到了那裏,但也是兩個人分別的時候。失去崔斯坦,迪倫非常難過,於是她又重返荒原尋找自己的擺渡人。每一個強大的人,都曾咬着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的日子。迪倫最後找到崔斯坦,兩個相約重返人間,回到那趟列車上,他們成功了。

每個人都希望遇到屬於自己的擺渡人,風風雨雨總有個伴。但其實,你自己就是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只有自己先勇敢纔有能力保護你愛的人。

人生只有自渡才最踏實,願你我都可以:身居高位,擺渡衆生;身處低谷,擺渡自己。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9

看完書的結尾之後,我竟然有點激動的想哭了。

生命中,你最愛的人,就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崔斯坦不僅僅是迪倫的擺渡人,他是迪倫心中最美好的期待。

當迪倫死後,她靈魂裏的渴望,塑造了崔斯坦英俊帥氣的樣貌和溫柔體貼的特性。而迪倫純潔無暇的靈魂,使引導過無數靈魂而早已麻木的'崔斯坦感覺到了新奇別樣的感受。兩人在迪倫心中的荒原幻象中冒險前行,險些命喪惡魔的吞噬,但崔斯坦冒死守護,每次都會抵達安全小屋。一路上惡魔和黑暗隨時隨地將撕碎一個鮮活的靈魂。

事實上,這些惡魔的力量都來自於自我靈魂深處。當恐懼和消沉籠罩一個靈魂時,內心的陽光就被拋的無影無蹤。擺渡人的光亮照着前方的路,使靈魂不會迷失和幻滅。最終此次旅程還是要靠靈魂自己的努力,才能衝破層層危難和恐懼,才能經歷煉獄般的痛苦折磨,才能找到自己的歸宿。純潔的愛力量是強大的,它可以讓你勇敢無畏,可以帶給你希望,可以引領你來到一個新的世界。任何世界的界限都是靈魂創造的,而衝破這個界限,也許只有靠真愛了。迪倫對崔斯坦的愛,真實細膩羞澀,但也打開了她的腦洞,打破了規則,創造了奇蹟。崔斯坦對於迪倫的愛,勇敢堅定義氣,讓他即使面臨毀滅也在所不惜。兩個人終於重返人間。即使再次面臨凡間的苦難,迪倫的世界已經不再灰暗,因爲她有了崔斯坦。她美好的願望最終得以實現。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10

如果命運是一條河流,誰是你命運的擺渡人?正如書中所說,崔斯坦的出現是爲了引導迪倫的靈魂去她應該去的地方。和他以往經歷不同的是迪倫平靜的接受了自己的死亡,她沒有怨恨,沒有害怕……好像這一切早已註定好。

崔斯坦其實只有擺渡一個靈魂時,纔會有方向,除此之外,他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他甚至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他僅僅只是不斷重複着自己的任務,當有一天他所有的任務完成時,他也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擺渡人也需要有人來擺渡,所以迪倫出現了,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樣了。當迪倫到達目的地時,她並沒有看見自己的家,因爲她不屬於這裏,還有一件大事等着她做。於是,她義無反顧的離開了,爲了心中的'摯愛。面對迪倫的再次歸來,崔斯坦心中五味雜陳,他激動卻又憂慮,雖然在迪倫的深深勸導下,他願意和她去走上這條從未嘗試的路途,但他從來沒放棄勸說迪倫去放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迪倫可能更勇敢,是她的堅持給了他們方向,也帶來了最終的成功,迪倫擺渡了崔斯坦。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11

有時候,我們總是在等待,有人等待愛情,有人等待友情,有人等待事業的高升,有人等待佳人一起組建家庭。我們不知道自己在等待的東西什麼時候能來,所以,總要有一段時間是要獨自一個人,學會跟自己相處,才能心無旁騖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你相信嗎?獨自一個人的時候,纔是自我增值最好的時期。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是一個非常懂得獨處的人。

他有自己的家庭,但總會給自己安排獨處的時光,一個人去旅行,找一個地方,自己待一段時間,不受任何的干擾,按照自己的真實想法去生活,只做最純粹的自己。

一個人獨處,可以放棄無效的社交,安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太多的社交只會分散自己的精力,徒增煩惱。有人精簡自己的社交圈,踏實地制定計劃,把自己最想做的事慢慢按照計劃執行,時間一長,會發現自己完成了很多事情。

作家格拉德維爾在《異類》這本書提出的:“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他們的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他們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能夠真正踐行一萬小時定律的人,都是孤獨的。因爲沒有人能夠幫助你,要讓自己變好,就要自己享受這一孤獨的過程。作家連嶽說過,獨處技能,是必須學習的關鍵技能。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獨處的時候變得更加強大,然後遇見更好的自己,真正地做屬於自己孤獨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12

有幸堅持下來看完了這本好書,此書前一半真是沒有太多的吸引力,一度看的我很壓抑,好在沒有放開它。

我們直面死亡、生存和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在書中,我看到了擺渡人的寶藍色(忘記是不是寶藍色了)眼裏的溫情,看到了迪倫爲愛無畏的勇氣,看到他們美好的愛情結局。

人死後會發生什麼呢?誰會是你的擺渡人?真是一本很好的心靈治癒系小說,至少現在感覺並沒有那麼恐懼死亡,因爲死亡意味着失去摯愛親朋,失去了自己他們怎麼幸福生活!所以有時候會想到自己好好的活着也是一種愛的方式。如果死亡後的路真的有人陪你度過,直到你再一次的“回家”,等待家人的到來,也許就並不可怕了。

是否每一個太早夭折的孩子都可以在自己的荒原體驗從未體會過的人生,每個人的荒原不都是自己的情緒和願望所反映的.嗎?包括擺渡人崔斯坦的樣貌及性情也是和迪倫理想中一樣。他們是否都像女主人公迪倫一樣在荒原裏有着健全的身體,可以體會刻骨銘心的愛情,有着現實生活中從未有過的勇氣,衝破一切困難只爲和最愛的人在一起?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死亡就是去另外一個世界和你的擺渡人一起經歷一段旅程,旅程的精彩由你自己決定,然後到達目的地,繼續好好“活着”。生命沒有終結,只是換個方式重新開始!?願我們都能和迪倫一樣勇敢,一樣幸運!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13

本書開始的幾章,沒看懂作者想表達什麼,主要交代了女主人公迪倫的家庭背景,迪倫一直生活在單親家庭,和母親生活。當她聯繫到自己的生父後,渴望與他見面,接着,迪倫去看未曾謀面的父親,沒想到會在旅途中遇到車禍,處於昏迷狀態的迪倫遇到了書中的男主人公崔斯坦,之後,兩人之間的故事慢慢展開。作爲擺渡人,崔斯坦見過了太多的靈魂,他也設法僞裝成每個靈魂喜歡的對象,以期待能夠把每一個靈魂擺渡到他們願意去的地方,然而他也沒想到會遇到迪倫這樣一位善良、體貼他人、爲他人着想的靈魂,這讓崔斯坦一改往昔冷漠寡言的`狀態,一路上崔斯坦盡心盡力的保護着迪倫,免得她受惡魔的侵襲。就這樣一路上迪倫聽崔斯坦講着他和以往他擺渡過的靈魂之間的故事,慢慢的,兩人之間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感情,開始互相爲對方擔心,不希望兩人分開,這種感情就是愛。正是由於愛情的力量,迪倫在成功到達另一個世界後,毅然決定離開,去尋找崔斯坦,希望他和自己離開。自己一人不怕艱難險阻,冒着生命危險,原路返回。最終,找到了崔斯坦,本來以爲結局會是她和崔斯坦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迪倫在醫護人員的救治下,甦醒了過來,一切就像夢一場,太出乎我的資料。總之,比較喜歡這本書,值得讀一讀。

《擺渡人》讀後感集錦14

讓我想起一部影片《天使之城》,裏面把靈魂擺渡人稱之爲着黑衣的天使,常年引導離體的靈魂到達靈魂居所,他們在人羣中卻不爲人知,沒有喜怒哀樂的體驗,以第三方的角度冷眼旁觀生命的終結,面對生離死別也絲毫不爲所動。直到遇到女主角,一個對生命負責和堅持的醫生(白衣天使),面對白衣天使對生命的執着搶救,黑衣天使男主角開始注意到她,並潛行到女主的生活中,並深深愛上女主……

因此,他開始嘗試體驗人類的種種,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的滋味……但皆不可得。爲此不惜拋棄不死之身,縱身一躍成爲一名凡人。終於,他體驗到了砂糖的甜,感受到愛的滋味,但凡人的.人生本就是苦樂參半,微笑和眼淚並行的,最終女主死於一場車禍,他們又成爲兩個世界的人,他終於知道痛徹心扉的滋味,這是他作爲黑衣天使時所無法體驗的人類情感,也許這就是愛的代價。

本書中的崔斯坦經年累月擺渡靈魂,已經不記得擺渡了多少靈魂,對生命已然麻木……

直到遇到迪倫。在共同經歷艱辛的荒原之旅中,崔斯特引導迪倫走出內心迷茫陰鬱的荒原,勇敢到達靈魂居所,但同時勇敢的迪倫也喚醒了他內心沉睡的情感。

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會有荒原,崔斯特內心的荒原是冷漠和無望,不知來處,不知去處,終日穿行在靈魂的荒原。擺渡者也是被擺渡的人,在靈魂的荒原,到底是誰擺渡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