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經典)傅雷家書讀後感32篇

(經典)傅雷家書讀後感3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經典)傅雷家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經典)傅雷家書讀後感32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 1

《傅雷家書》是一本由傅雷寫給兒子的一百多封書信,每一封書信都將父愛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一封封來來往往的書信,寄託着一份份不一樣的感情。

傅雷敢於正確認識自己,勇於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以身作則,從自己的錯誤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提醒兒子不要在自己摔倒過的地方再次摔倒。

雖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類的感情和精力是無限的',父母嘔心瀝血的培養孩子,期望孩子能夠繼續完成自己這代人未完成的夢想,所以,傅雷無疑是孩子的知心朋友,父母中的好榜樣。

傅雷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在他的身上有許多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其中我們更應該知道我們漸漸長大了,與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但是我們一定要跟父母多交流,不要等失去了再去珍惜。

傅雷家書讀後感 2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給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從書中我體會了父母對我含辛茹苦的養育,他們辛辛苦苦的工作,爲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在一個舒適的'場所學習,用功努力,能爲將來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過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們辛苦了!而我們還總是不懂道理,不顧父母的苦口婆心,一意孤行。其實到最後吃虧的還是我們!沒有才能、水平,以後如何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 我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後感 3

在讀書時,我一直在想,如果有傅雷這樣一位父親,那可真是太不幸了,可是越來越往後讀,我又覺得如果有傅雷這樣爲父親,那可真是太幸運了。

在書的後半部分,我越來越覺得傅雷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有錯誤就跟孩子道歉,孩子有錯誤就細心指導,語氣溫和。像在1945年的信中寫道:”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自己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自己的心意。“這句話也同時警示了我,我讓我知道失敗後的目標在哪裏。

從書中的處處地方,都流露着傅雷深深的愛和濃濃的親情傅雷家書也是我們該看看的家書,它將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清楚闡述出來,我們也應做到信中那樣,不讓父母操心,將它作爲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讀後感 4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劉心武的《傅雷家書導讀》。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傅雷家書這本書我早就聽說過,一直沒能親閱。原以爲,傅雷家書,是反映戰場上的兒子,寫給母親的書信。近日得讀,纔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寫給兒子的金十二年來的書信。從兒子離開自己,出國進修,兒子戀愛,成家、學業上的彷徨,與國與家該進的責任,與父與子該把我的原則,淋漓盡致,溢於言表。

細讀之後,我想,這不僅是弗雷先生留給兒女的肺腑之言,也是普天下父母想給兒女的`肺腑之言,只是有的父母木那,有的父母不善言辭。關注兒女的成長,像朋友一樣與孩子聊天,是爲人父母的天倫之樂。

傅雷家書讀後感 5

在寒假的美好時光中,我閱讀了一本沉甸甸的書,並不是這本書有多厚重,而是它的內容,有着深深的父愛——《傅雷家書》

我本以爲這是一本枯燥乏味的一封家信,開始閱讀以後,才發現並不是的`。傅雷從莫扎特樂曲的特點談起,論及藝術家要有一顆赤子之心,要真誠。而真誠,是做人必須從小培養。這是一種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令人感到語重心長。

傅雷在信中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甚至連寫錯字也要糾正。傅雷在其中循循善誘,不僅把他的經驗傳授給傅聰,還告訴他爲什麼,讓他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在今後可以更好地照顧自己。

父母的愛是深沉的,我們要理解、珍惜。

傅雷家書讀後感 6

寒假,我對這本書進行了閱讀,也讀出了很多道理。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他們嘔心瀝血的培養兩個孩子,教育他們先成人、後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我認爲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教育子女的'榜樣。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教誨。但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那一封封家書,就像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他們的距離。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

或許我們都應該向傅雷一家學習,多溝通,多交流,互相理解,像傅雷一家一樣互相成爲最親密的朋友。

傅雷家書讀後感 7

寒假裏,我讀了傅雷先生的《傅雷家書》,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傅雷對兒子濃濃的愛。書中有傅雷夫婦給兒子傅聰寫的近百封家書,純真、質樸洋溢在字裏行間,令人感動。

從書中,我知道了,傅雷是非常細心的'一個人,他對兒子的關懷無微不至,大到人生哲理,小到爲人處世,傅雷愛兒子,但卻不溺愛兒子,他對兒子悉心培養,希望他成爲一個時刻愛國、淡泊名利的人,這樣的父親怎能不令人敬佩呢?

從《傅雷家書》中,我感受到了父愛的偉大。這本書使我永遠難以忘懷。

傅雷家書讀後感 8

讀着《傅雷家書》,我有着滿滿的感動、感慨,收穫頗多。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爲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一封又一封的家書,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同時,也表達了傅雷在做人做事方面的價值觀,是我們年輕人提高自我修養的.優秀讀物。

讀着這本書,我感觸最深的是書信中流露出的細膩而深刻的愛子之情。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對兒女之愛,自然而又沉甸甸。在一封信中,傅雷這樣表達他對孩子的思念之深:“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 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說不出爲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段話表達出的感情真切、自然,讀到人的心坎裏去。

傅雷家書讀後感 9

用寒假的美好時光換來了《傅雷家書》的精彩內容,沒有什麼比這更值得的事了。

在讀傅雷家書的'時候,字裏行間都洋溢着濃濃的親情,讀着讀着就讓人對這麼一份父子情欽佩。他們雖身隔萬里,但父親卻通過兒子的信,深入地瞭解兒子,寫下感人的信。不言傅聰、傅敏童年時而言,傅雷真是個無與倫比的父親,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爲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人“儘量發展,沒成爲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和父母一起讀這本書,會更加讓你們互相瞭解,學會傅雷一家的真誠交流和,拉近你們的關係。

傅雷家書讀後感 10

傅雷作爲人父的成功和偉大,集中體現在他達到了一種難能可貴的境界,那就是——父子如朋友。他在其中一封書信中寫道:“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呢?”的確,傅雷在家書中展現給我們的父親形象,完全是一個嚴而不厲,能夠心靈相通、思想相托的朋友式父親形象。他對兒子沒有普通父親的高高在上和橫加訓斥,更沒在教條式的訓誡。他對子女充滿父愛,熱情、真摯而坦誠,父子之間在感情乃至精神上均可互相理解,互爲慰藉。他能夠在兒子需要幫助時及時伸出充滿父愛的神奇之手,給兒子以溫暖、鼓勵,讓兒子重拾自信,走出陰霾,沐浴陽光與雨露。

傅雷經常以十分平等的語氣向兒子傅聰提出人生忠告和人生哲理,細細品味,讓人如沐春風,如遇甘霖,給人深深的'啓迪,受益良多。能夠在工作之餘長期互通書信,實則難能可貴,能夠志同道合地進行朋友式的溝通,則更不失爲我們作爲人父或人子的典範。

傅雷家書讀後感 11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這是普通話書裏《落花生》中最令人耳熟的一句話,傅家父子對這句話是最爲受之無愧的。傅雷,除去自己的文章和著作,有著名經典翻譯作品三十四部,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有許多都是世界名著經典庫裏的鴻篇鉅作,對那個年代的中國人而言,不僅僅是幾本書的意義,是一種中外文化的交流,是難以出國的中國人的一次“外國之旅”,他的貢獻不僅是那個時代的,是中國永遠的光。

而傅雷之子傅聰,成爲了一名真正的鋼琴家、音樂家、藝術家,除去他手下演奏之曲給人的種種享受,他的成就更是祖國的`驕傲,是全中國人的驕傲。是他們告訴我,做人要做有用的人。或許很多人成功的定義是名利,而我會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我會努力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做個於社會有用的人,這將是我的終生宗旨。

傅雷家書讀後感 12

《傅雷家書》是一本很特殊的書,他不是跟市面上的大多數書籍一樣,《傅雷家書》收錄的是一位父親對於教育子女的語言,總的來說,就是一封封的信構建自己對於子女的'諄諄教誨,體現了作爲爸爸的他對兒子苦心孤詣。

《傅雷家書》中傅雷沒有用華麗的語言來傳達自己的人生經歷,自己的總告。他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真誠的心來和自己的兒子進行心靈的交流。

每一位父親對於教育自己的子女都會很用心,而傅雷更是對於兒子在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從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傅雷對於孩子的教育的重視程度,同時也看出了傅雷與兒子之間的友好關係。

傅雷家書讀後感 13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份家書包含了多少愛,而傅雷則在兒子出國學習到成家,寫了上百封。傅聰就在傅雷夫婦這樣的教育下,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許多家長急切的想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往往忽略孩子的`想法,說不通講不過就“打”,使孩子更加的厭煩學習,恨不得想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爲一個像馬雲那樣的成功人士,但家長的教育方式正確嗎?“打”“罵”常常會成爲教育孩子的常用方式,用不恰當的方式教育孩子,沒有用心溝通,很容易使自己的孩子步入歧途。

有好的教育方式爲何不去嘗試呢?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恰當的方式去教育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 14

假裏讀了《傅雷家書》,感觸頗深。

致力於法國文學的譯介工作的傅雷先生不僅是個著名的翻譯家,還是個嚴厲盡責有一套獨特的教育方式的父親。

家書包含了傅雷先生對祖國的赤子之心,對兒子深摯的愛。家書中強調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和麪對生活的問題。傅雷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淳淳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到困難不退縮不氣餒,取得成就不去沾沾自喜,正如古人云:“勝不驕,敗不餒”。還要有對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對藝術對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另外,先生對兒子的日常生活也進行了細緻耐心的教導,譬如,日常生活中勞逸結合,正確理財,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傅先生雷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對我日後的工作受益匪淺。

傅雷先生用生動的語言及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藝術修養。洋溢着父子情深,他在教育學生的同時,能夠真正的去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做好一名優秀的領航人,對孩子們淳淳教導循循善誘帶領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翱遊。

《傅雷家書》其中一封家書令我記憶猶新。這封信中由莫扎特樂曲的'特點談起藝術,即而得出結論:“藝術不但不能限於感性認識,還不能限於理性認識,必須要進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之後自然而然地談到了藝術家要有一顆赤子之心,真誠做人的主題,諸如此的循循善誘在書中的字裏行間都可以看到。

正如傅雷先生說的那樣:“真誠是做人的根本”,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要真誠做人,真誠待學生,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誘孜孜不倦地投身教育事業。

傅雷家書讀後感 15

讀《傅雷家書》後,我感受到這份父愛,我認爲它不是一本普通的家書,它讓我受益匪淺。

《傅雷家書》全書是傅雷在孩子傅聰當學生時寫的家信,從中飽含了對孩子的濃濃的關愛期盼與諄諄教導,同時也不忘反省自己,書裏有對文化藝術的探討,也有思想上的交流,是他獨特的教育方法。

傅雷可以是傅聰的.老師,但他也可以放下做父親的尊嚴,把傅聰當做自己的朋友或知己,與他傳授自己的寶貴經驗,消除隔閡。傅雷教育傅聰循循善誘,理解孩子,對自己也很嚴格。

《傅雷家書》是一本好書,讓我感慨頗深,知道怎樣把事情做好,與父母共同讀書,可以拉進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更加懂得互相理解,互相學習。

傅雷家書讀後感 16

書信,已經被時代遠遠拋棄到後面,也許我們,幾乎沒有機會再感受打開一封遠方來信時的期待或喜悅。這正是這本《傅雷家書》吸引我的地方,但它真正的深遠意義,來自於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導和殷切期待。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傅雷先生的兒子傅聰遠洋過海,書信成了父子之間唯一的聯繫方式,它承載的是對遠方親人的牽掛,是失意時最好的安慰。

當傅聰成功的時候,他告訴兒子要精益求精;當他偶然失利一次,父親則給予他最誠懇的鼓勵。書信中也不乏包括對音樂藝術的探討,對國家建設的看法和建議,和對兒子生活的關心,雖然沒有母子通信的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是無可代替的。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 (完美),其實perfection 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 ,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 ,但永遠是追求不到的,因爲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

是啊,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美,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最令我震撼的,還是傅雷在藝術方面的造詣。他對音樂,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也許在文學方面頗有建樹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着

很深的研究吧。也正因如此,他的文學作品也給人以那樣一種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領會到傅雷先生那熱烈的、恬靜的、深刻的、樸素的、溫柔的、高傲的、微妙的、直率的內心世界,我們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夠成爲一代翻譯名家的原因,更會從中學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諦。

傅雷家書讀後感 17

愛子之情是人之常情,傅雷與兒子雖分隔兩地,但父子情卻以書信的方式繼續保持着。傅雷作爲一名教育家、思想家。對兒子的愛卻並沒有成爲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的嚴格管教,雖然不爲常人所認同,但卻是他對兒子更爲深沉的愛。

傅聰的情緒變化,一言一行、成功與失敗無疑無時無刻不牽着傅雷作爲父親的心,即使相差萬里,也不斷這份深沉的父子之情。傅雷看似對兒子傅聰嚴格,但其實他自己也很想念兒。他幾乎每隔幾天就會寫一封信去慰問兒子過的'怎麼樣、生活困難等等,即使工作很忙,常常累的腰要疼,也依然在晚上擠出時間來寫信,似乎寫信已成爲他生活中不可缺的部分似的。

儘管傅雷不斷的給兒子傅聰寫信,但有時候也會因爲情緒不太好而在信中發泄情緒,而強行將自己的東西硬加給兒子,而兒子也會因此不回信。傅雷後來知錯,竟以大人身份向兒子認錯,就像父子關係反轉了一般,可見傅雷有多麼愛他的兒子、多麼渴望能夠多接到一些兒子寄來的信。

傅雷父子的情感就像一座橋樑一樣連接兩地,不論多大的風雨都不會將其阻斷,在橋面上,是一次嚴格的教導、是一次跨時代的思想傳遞,也是一次藝術的交流,更是情感的表達。傅雷對兒子很嚴格,希望能讓兒子爲祖國奉獻,但也很愛他,無時無刻、無微不至的關心着兒子傅聰。

傅雷家書讀後感 18

讀完三國,我們又開始讀另外一本書《傅雷家書》。

因爲對三國實在不感興趣,老師提到讀《傅雷家書》時心裏直髮怵。可真的讀起來,卻感覺愛上了這本書,可能是因爲它和我們的生活更加貼近,讀起來也更有共鳴吧。書中有許多句子十分有道理,比如“年紀大的人總是往更遠的前途看,許多事你們一時覺得我看得不對,日子久了,現實卻給你證明我並沒大錯”。記得一次媽媽已經給了我提醒,我仍堅持自我,不肯聽媽媽的意見,可之後的事卻讓我明白媽媽是正確的.。再比如“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訓,不管出之於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於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書中更多的句子則是對孩子的關心,關注他飲食起居的全部細節;在孩子不順時給予安慰,鼓勵;擔心他的行爲舉止不合禮貌,一遍遍耐心的叮囑。這之中我也體會到了傅雷對孩子的愛。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愛孩子的,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夏天從學校回家,一路上很熱,到了家最想幹的可能就是喝一杯冰鎮的飲料。可飲料喝多了畢竟不好,於是家裏的冰箱中長期放着“爸爸牌”的冰鎮綠豆湯,烏梅湯之類的。有時,我也十分羨慕書中父母對孩子的鼓勵。

從這本中,我好像看到了天下父母對孩子的愛,更理解了家長的苦心。這本書反應了我們的生活。像書中說的“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才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人生就是這樣起起落落,不經歷一些磨難,又怎麼能進步。

傅雷家書讀後感 19

“待人接物要謙虛,辦事要認真細緻,做事不躲避,不驕不躁”。“爲人處事第一,次之纔算是做藝術大師,再其次是做作曲家,最終是做音樂家。”在《傅雷家書》中,傅雷針對傅聰的人格特質、品德教育都很嚴苛。傅聰長大以後去國外留學,傅雷卻對自身的太過嚴格覺得愧疚。

《傅雷家書》那一封封的信件中,低沉而又傑出的父親的愛呈現得酣暢淋漓。傅聰也感受來到爸爸媽媽對他濃厚的關懷。可在大家的'現實生活中,又有幾組爸爸媽媽能像傅雷朱梅馥那般言傳身教,以自身的成長曆程爲例子文化教育孩子,又幾個小孩能像傅聰那般幼年對爸爸媽媽唯命是從?大家本就沒有那般好的親子教育,只有更爲認真學習,豐富多彩專業知識,充實自己。

真情在文化教育、指責、稱讚中一一反映。應對爸爸媽媽的公開批評,大家要不一言不發,要不嚴詞拒絕。傅聰往往能坦然接受指責,是由於傅雷不同尋常的教育理念。大家的爸爸媽媽常常將我們與他人家的小孩較爲,但她們出乎意料的是大家都會由於這類指責而更爲“反感”爸爸媽媽,與之抵抗並造成芥蒂。而傅雷則用和盆友商議的語調,稱讚的角度,鼓勵替代指責,誇獎替代訓斥,平心靜氣地跟孩子溝通交流,從而做到好的文化教育實際效果,促使傅聰對爸爸給與的愛愈來愈容易認可,成功學有所成且終有一定的成。

諸位爸爸媽媽成年人,大家都望子成才盼女成鳳,給兒女寄予希望,做爲小輩的大家都能瞭解。難題是處於青春期叛逆的小孩有時候全都聽進來,這一道坎不太好邁。大大家是不是也應當向傅雷學習呢?指責要適當,要不然不就傷了小孩的自尊,善心不就辦好了錯事?

但是,大部分的大家也不會因指責而捨棄逐夢的。

願天地的爸爸媽媽們多一份瞭解。

傅雷家書讀後感 20

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書,而是一封充滿偉大父愛的家書。字裏行間,它浸透了父母對孩子的全心全意的愛。同時,它也是一本優秀的藝術教材。

人愛其子,天性使然。人的生命有限,但人的事業永無止境。通過自己的孩子,延續自己的生命,延續和發展一個人爲社會、祖國和人類所能做的力量。因此,培養孩子也是對社會、祖國和人類世界的神聖義務和責任。傅雷教子,情真義切,家書隨處可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中說:給你寫信不是空的嘮叨,也不是莫名其妙的。我真的把你當作討論藝術和音樂的對手。我真的很想激發你一些年輕人的感受,讓我作爲父親得到一些新鮮的營養。它也可以傳播給其他年輕人。

《傅雷家書》真的是教育孩子的好書,也應該是孩子瞭解父母的好書。孩子可以通過這本書認識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認識孩子。傅雷在信中寫的每一句話都成了經典和不朽的經典。

作爲父親,傅雷對孩子的感情非常豐富。而且他非常重視傅聰的音樂事業,這讓傅聰非常感動。

可憐的世界父母的'心。事實上,我們的父母爲了我們的生計,爲了我們的學習,爲了我們可以上一所好學校,爲了我們的未來,傅雷可以說是成千上萬父親的傑出代表。傅雷的信讓我更瞭解父母對孩子的感受,也讓我更渴望與父母溝通。

傅雷家書讀後感 21

相信看完《傅雷家書》,很多同學都佩服傅雷是個好父親,羨慕傅聰有個好父親,認爲傅雷家書裏的父愛是多麼偉大。

當你不願意放棄你的孩子時,你也可以給傅聰寫信,安慰他的兒子不要想家,而是專注於在波蘭學習;你可以關心傅聰在學習鋼琴時的`問題,幫助他解決;你可以擠出時間給兒子寫信,在忙碌的工作中給予學習指導;你可以在工作12小時後糾正兒子的壞習慣。

爸爸的愛!但你有沒有想過,事實上,你的父親對你就像傅雷對傅聰一樣。當然,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學生不相信。當我談論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時,你會回憶起你生活中是否有這種父親的愛。

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你的父親把你送到學校,總是等到看不見你;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你的父親總是在晚飯後和你談論一些課外知識;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你的父親總是在忙碌的工作中關心你的日常生活;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你的父親總是在業餘時間教你學習知識。

這還不夠嗎?難道這些還不能證明世間父愛一般大嗎?

傅雷家書讀後感 22

打開傅雷的家書,濃濃的親情溢於字裏行間。傅聰出國時,父母的家書表達了對他學習生活的細緻關懷和對他的指導教育。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

在合理的家庭教育中隱藏着深深的愛。傅雷多次與傅聰交流音樂技巧,命名他的方向,並不斷要求他有高尚的思想和頑強的精神。在經濟上,傅聰的合理規劃,使傅聰在國外沒有陷入孤獨的深淵,忙於學習和生活,但井然有序,最終有了自己的幸福。

傅雷非常重視教育孩子,以至於臥病在牀不忘寫家書。這必須引起我們深刻的.思考。教育自古以來就是一件大事,但現在很多家長忽視教育,盲目溺愛孩子,認爲有足夠的錢讓他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是對他們的愛。傅雷在兒子出國時並沒有給他很多錢,而是給了他經濟建議,制定了合理的計劃,把每個月的所有費用都寫下來,與月初的計劃進行比較,然後制定下個月的計劃。這讓傅聰得到了比金錢更珍貴的東西——合理控制金錢或時間。在21世紀,金錢已經貶值,更不用說滿足精神世界了,最有價值的是教育,合理的教育使孩子終身受益,而不是暫時的快樂。

傅雷夫婦會爲傅聰的離別而悲傷,也會因爲“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傅聰的第三名而欣喜若狂,但不要忘記進步。他們身上的亮點值得學習。

傅雷家書讀後感 23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爲著名鋼琴大師,傅敏爲英語特教教師,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初中的時候,就有老師向我們推薦這本書,但是當時並沒有在意,而這個寒假,恰巧我在圖書館中借了這本書,利用寒假將它看完了。傅雷通過書信的方式與子女溝通,在一封封信件中,傅雷對孩子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爲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從家信的話語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他愛子教子的精神實則令人感動。

傅雷家書讓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啓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爲我們保存了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纔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地闡釋出來,它不僅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能感受到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同樣令人感動。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許多豐富的精神養料。父親時時給他指導,鼓勵及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我認爲傅聰這樣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子啊數萬裏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現在很多人都學會了隱藏自己,你從不曾理解我,我也不需要去解釋,還有多少人可以像傅雷家書裏面把自己的情感細細地表述出來?總之,看完《傅雷家書》之後,我覺得這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書,同時也應該是作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 24

今天大致看完了《傅雷家書》,就是囫圇吞棗式的一掃而過,心裏面終究還是心緒難平。

這裏面飽含一個父親對遠行遊子的擔心掛念和無盡的囑託,是生活上的噓寒問暖,也是學業上的盡力指導,更是精神上的`最佳支柱。

他說,自己對於孩子的愛不僅是出於血緣親情,是天理倫常,對孩子的愛更是對於藝術的不斷灌溉和無限追求。

從出國前的生活準備到對學業基礎的千叮嚀萬囑咐,足見天下父母心。關於音樂的見解他從來不吝嗇,對於孩子的成長他樂見其成,關於人生的理想,關於現實的衝突,關於愛情的困惑全部在這些家信中淋漓盡致的滲透出來。

在此期間,信中對於自己齟齬的生活隻字未提,只看見關於藝術和人生的探討,如果不去看作者當時的時代背景,不會知道他是在什麼背景下面寫出這些潤物無聲的良言,所以在看到書尾的遺言時,纔會如此乍然,更是對這樣一個老藝術家豎然起敬,不禁感慨時代悲劇的心痛和可惜。

傅雷家書讀後感 25

最近閱讀了《傅雷家書》一書,其中蘊涵的“豐厚的家訓智慧”令我印象深刻。傅雷教給兒子傅聰的不僅有音樂上的藝術追求智慧,也有與人相處的爲人處世智慧。

一是藝術追求的智慧。有情感追求方面的智慧。“以音樂而論,我覺得你的協奏曲非常含蓄,絕無羅賓斯丹那種感傷情調,你的情感都是內在的。”讓傅聰仔細體會每首協奏曲中的情感,並絕不含糊地將它們在琴曲上表達出來。有技巧追求方面的智慧。“第一樂章的技巧不盡完整,結尾部分似乎很明顯的有些毛病。第二樂章細膩之極,touch是delicate之極,最後一張非常brilliant。”在強調外在追求的同時,傅雷也提醒兒子注重內在追求。讓他不要心急,慢慢發現毛病,慢慢改正。藝術追求的智慧來源於傅雷自己。他對藝術是有熾熱的愛與不懈的追求的,他同樣希望傅聰可以在藝術上有所作爲,所以傅雷才肯讓兒子出國學習音樂。藝術追求的智慧體現在選擇。在兒子的大學時期,他自己選擇了出國留學,傅雷心裏的不捨不會少於任何一個人,但他明白國外會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於是,他選擇了支持。不知怎的,我竟會覺得傅雷與孟母有些相似。孟母爲了小孟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他不辭辛勞三次搬家。或許他們身上的共同點吧正是選擇的智慧。

二是與人相處的智慧。與妻子相處。在傅聰與彌拉結婚之後,他告訴傅聰,要對彌拉進行培養:“不是說把她培養成一個什麼專門人才,而是帶上帶她走上嚴肅、正直、坦白、愛美、愛善、愛真理的路。”還告訴他夫妻之間要和諧相處。與老師相處。在傅聰想去波蘭學習,但不知如何跟傑老師開口時,他說必須要真誠,先表達感謝,再真誠地坦白,並在最後表明,還要回去繼續向他學習,相信他一定會原諒的。與外人相處。傅雷說要懂得分寸,會拒絕,不能什麼事情都答應別人,不然他們會覺得是理所應當。與人相處的智慧來源於傅雷自己對人的尊重。他對孩子只給建議,不給決定。這樣的尊重和開明讓我想起了鋼琴演奏家指揮家鄭明勳的父母。鄭明勳的父母永遠尊重孩子們的決定,雖然培養時都是從鋼琴開始,但如果孩子們對別的樂器更加感興趣,他們也絕不會反對,而是尊重、支持。最終,鄭家三姐弟都十分優秀,登上了國際的音樂舞臺。

《傅雷家書》從傅聰自身講到傅聰對音樂、對藝術再講到傅聰對家人、對世界,程度逐漸加深,範圍不斷擴大,智慧也不斷延伸。豐厚的家訓智慧全面而有內涵,使人受益匪淺。

傅雷家書讀後感 26

從小學二年級起,我就特別喜歡看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國演義》。它講的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個英雄爭奪天下的故事。我看了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

假期裏,我又拿出了久違的《傅雷家書》,重新品味了一番,我品到傅雷對孩子的重視及方法,值得我們去敬佩的。可是這次的重新品讀,卻品出了別樣的韻味。

傅雷在教育兒子的時候,並不會講大道理,也不會體罰,而是利用書信嘮些家常事,和兒子心對心的交流溝通,不會和兒子因爲距離的遙遠而疏遠,他無拘無束,心裏怎麼想的筆下就怎麼寫,正因爲如此,《傅雷家書》中的父子母子之間的愛,纔會讓我們覺得是那麼真摯,淳樸,沒有半點虛僞,用不着半點裝腔作勢,這是父母對孩子發自內心的愛,我們都不要抱怨父母,因爲他們都回復了一樣偉大。

傅雷告訴兒子,你很懂這些做人之道,但卻永遠不能以此來改掉懶惰的習慣,人人都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與偏向不能受道德約束,又怎麼能夠實現我們教育你的'信條:先爲人,次爲藝術家,再爲音樂家,終爲鋼琴家。

傅雷通過教育告訴他的兒子取得成功。我認爲傅雷是一位熱愛孩子,民主平等的好父親。每當他的兒子犯了些小錯時,傅雷總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當我讀到這裏時,心裏都會對傅雷有着無限的崇拜,我想當我當上了母親,我也會像傅雷一樣利用書信教育自己的孩子,並且有個平和的心態。

傅雷家書讀後感 27

突然想起初中讀的《傅雷家書》。傅雷和兒子的信主要寫在文章中。一段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話:親愛的孩子,你離開後的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太煩,就好。但是沒有一天我不想你。我每天早上六七點醒來。我睡不着,也說不出爲什麼。就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呆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總是想起你二三歲到六七歲之間的小故事。讀完後,我感受到傅雷對兒子的深愛,寫信給遠離雲煙的兒子。看完《傅雷家書》,傅雷和兒子傅聰的信就像朋友對話。作爲父母,他們不僅爲到高興和悲傷。畢竟,這是我們內心的感受。作爲孩子,我們應該體驗和理解父母的痛苦,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到的場景——我們幸福快樂的生活也可以看作是對父母艱苦養育的回報。

也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成就的大小不在我們的掌握之內,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挫折、打擊——無論是人事、生活、技術還是學術。這句話似乎是傅雷給兒子傅聰寫信鼓勵兒子的一句話。

當我第一次讀傅雷的書時,我看到了傅雷的介紹。傅雷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他翻譯了許多著名的外國書籍。他也是一名教育家。他的兩個兒子都很優秀。他的`長子傅聰是一位著名的音樂藝術家。他努力學習。

最後,我給你一句話:不戰鬥的拋棄是虛僞的,不經歷磨難的超脫是輕浮的,逃避現實的哲學是卑微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 28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是馬大哈,做任何事情不拘小節,只把這件事完成了,卻沒有把這件事弄好,最後自己吃了大虧。還有一類人他們心細如髮,任何一個細小的關鍵都能被他們發現。我算是介於這兩種之間的人。

有時很細心,可以發現很多隱藏的信息,而有時候卻不知爲何就像是選擇性的失明,一遇到關鍵信息就自動屏蔽,有時弄得我自己也是哭笑不得。

《傅雷家書》中傅雷對於傅聰細節的要求具體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學術、生活起居、待人待物,裏面提到了很多我們平時都沒有注意到的細枝末節。譬如:信封要書寫工整,研究學術要嚴謹,對待朋友不能總是一腔熱情.

注重細節,會讓我們從中受益很多,而粗心的人卻要吃虧了。我就是一個粗心的人,我們學校最近進行了生物和地理的考試,考完試之後我覺得自己答得還不錯,反正會的不會的都寫完了,沒有空題。考完試神清氣爽,趕回家,也不想考試的事,開始寫作業。考完試的`第二天老師開始對題,拿出試卷,順帶看了一眼,“咦?這個咋問的是半島,我寫的啥來着?好像是大洲。”想到這我恨不得自己抽自己一巴掌,這算啥?會的寫錯,太丟人了。越往下對,越認爲自己在考試時是不是眼睛突然出現了故障,大腦也不受我的控制了。這種事兒但凡是在考試時絕對不會缺席,特別準時。現在我還在努力改正,但效果甚微。

在身體方面的細節就更不注意了。我常常不注意地下的坑坑窪窪,人稱“平地摔小公主”,走着走着別人就會看到我,身體一彎,立馬抓着身邊的人,這樣就說明我又崴腳了。

細節決定成敗,不僅僅是學習還是身體上的,多注重細節學習會完成得更加完美,身體也會少受到傷害。

傅雷家書讀後感 29

華燈初上,臨窗的小桌,一點孤光微微的顫動着,筆墨在紙上淺淺暈開,紙筆的中年人一筆一畫,落筆時分外認真:“親愛的聰……”縈繞在堅毅的眉眼間,是淡薄而不失厚重的溫情……

風翻過一頁紙張,才把我從近百年前的幻影中拉了回來,摩挲着手中仍留有餘溫的《傅雷家書》,幻影中那中年人的低喃彷彿又落在耳邊:“親愛的聰,近來……”無盡思念。

初識傅雷,是在其友人寥寥的言語間,楊絳說他“對別人都溫和有禮,唯獨對自己的兒子十分嚴厲”。樓適夷嘆他“對傅聰過度嚴厲”,於是腦海裏便樹立了一個傳統大家長式父親,怎麼會是一個著名的教育家呢?直到接觸了《傅雷家書》,那些滾燙真摯的言語間,哪見得一點冷酷的影子!再往裏探,那父子交心的情景更讓人心生豔羨。拋開一切,傅雷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父親,只不過不同的.父親表達愛的方式不同罷了!

開篇便是沉重的懺悔,一個“聰”更是將其互相間的距離拉得很近。有人說過,沒有人是生來會當父母的,他們也是通過一步步的學習和摸索走來的,其中很大的影響來自父母,傅雷的身後有個嚴厲的母親,這對他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響。傅雷又將這段童年“陰影”經歷傳給了傅聰。傅雷教子,兼有言傳和身教,傅聰、傅敏兄弟在童年時是一對“小頑童”。傅雷脾氣暴躁,也曾因爲孩子調皮而動手,但在這封家信中,他卻向傅聰表達出自己的心跡:“跟着……與熱愛呢?”多麼動聽的內心剖白!

傅雷對傅聰的愛表露在一封封的書信中,那一句句深沉的筆墨間,全是拳拳愛子之情,對傅聰生活上的一點一滴的叮囑細緻無比,比如在一次書信中他提到了傅聰在儀容上的壞習慣,含蓄地表達了不贊同,令人動容的是,他沒有命令服從,而是在建議。這平等的語氣,也透露出父子之間感情如此深厚。

看到這裏,我也想起了我的父親,他是一個對我和妹妹要求十分嚴格的人,特別是在青春期,我們之間的關係十分僵化,有時我和他吵了架,又不好意思說抱歉,便選擇了用信紙記錄,有些話我覺得放在紙上比說來更好,父親看到後也會默契的回信給我。內容肯定沒有傅雷先生的家書內涵之深,也沒有出彩的文墨,可我覺得這一張筆墨中,一紙情是相同的,都是獨屬於父親深沉而又樸素的愛。

近百年前的燈下,中年人落下最後一個字,封好信,目光裏是無盡的思念與愛,燈光搖曳間,晃花了那一抹凝望窗外的影子。近百年後的燈下,我又重翻開厚重的家書,細細品讀,這一張筆墨一紙情……

傅雷家書讀後感 30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子和教誨。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爲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有人認爲書信是最爲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爲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傅雷家書》是吸收了許許多多的教育之策及愛子的最佳方式等各種精華的名篇,也堪稱“中華優秀教育書籍”.

從《傅雷家書》的一篇篇信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傅雷對兒子的教導非常明智,聯想我們的日常生活可能對這樣的父親十分羨慕與敬佩,因爲我們都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像傅雷那樣慈愛。而且又有嚴厲的家教。更加註重人的健康發展和做人的必備思想。

當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太大或者父母對孩子溺愛時都會產生一種對孩子成長不利的因素,只有像傅雷那樣積極的與孩子溝通,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成爲一名明智的父母。

當孩子出生時,父母那樣欣喜若狂,只要看着他就會很幸福,因爲它是兩個人愛情的結晶,看着他那麼小,生命那麼脆弱,不時地就會想到我要對他負責……

都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是世界上很珍貴的一種感情,那麼,從《傅雷家書》中可以看出傅雷那明智的父愛,因爲,他對傅聰經歷的許多事的評價十分合理。是一個有頭腦的父親!

孩子的人生髮展歷程中父親是十分重要的.,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發展孩子的大腦想象力,以及培養各種興趣愛好,以便於孩子以後的發展,給他創造一個美好的人生。

其實,父母還是稍微嚴厲一些比較好,對於兒女的管教之方應該更加明智。

當兒女犯了錯誤是不要太嚴厲地批評他,應該加強對他的管理,聽一下他的理由,並進行思想上的開導。

父愛如山,雄偉壯觀,母愛如水,柔情萬里,我們應當理解父母,並加強自身素質,逐步與父母建立友好關係,讓他們理解你,做一個稱職的好孩子!

在這個時代,或許像傅雷那樣的父親越來越少了,大多數子女與父母交流的很少,也就淡化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當然,血濃於水,無論如何親情還是很重要的。

這本書那濃濃的“親情之韻”讓人讀起來似雲遊世界,家書中的詞句看似平凡,但實際上句句真理,它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傅雷與傅聰之間的那份真情,直白又易懂,是一本值得我們好好欣賞的書籍!

其實,衡量一本書好壞的標準並不是讀此書的人數,而是看他是否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對人們有沒有幫助,這樣的書籍纔是最好的書籍。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寫父親對孩子教誨的,還更深層地寫出當時的社會背景繼續多做人的道理。

我想,這本書可能算不上是書籍中最好的書,但我相信它的用處是不可否認的,畢竟現實才是最真的,太多的華藻詞句只是更添一色,內涵纔是最真,最善,最美的。

就像那地位顯赫的人可能擁有一顆醜陋的心,那平凡的人也會擁有一顆美麗的心,外表醜陋不一定內心醜陋,外表美麗不一定內心也很美。

《傅雷家書》就是這樣一本內涵豐富,通俗易懂,“內心美妙”且值得一讀的一本優秀書籍。

傅雷家書讀後感 31

打開《傅雷家書》,就是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父親對孩子的深愛作爲一條人類的公理,如同太陽的光輝溫暖着其間的每一個人。傅雷對傅聰的愛也是如是,這樣的愛是高尚的、純潔而又無私的,它盪滌了世間塵事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華,留下的是舔犢情深的人間第一情。“多少對你的愛,對你的`友誼,不知如何在筆底下傳達給你!孩子,我精神上永遠和你在一起!”這是多麼真摯的人間真愛呀。

然而,這樣的愛畢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種愛加威嚴式的教導,代之的卻是建立在父子心與心相互交流基礎上的一種隱沒、深沉的父愛。傅雷是“清高”的那類人,在他的骨子裏都滲透着這種獨特的個性,當他把這種“清高”帶到給兒子的信中,卻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愛!

於是這一封封家書中便少了幾分唏噓不已,更沒了世事鑽營的技巧,寫下的卻是對人生、藝術的見解,對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人生何其大,真理又何其空!而這又是多麼可能會使這些家書變成概念的準則!然而沒有,做父親的以他自己大半生的心路歷程來給愛子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歸宿!這般的揭示卻不是那種藝術化的“展示”,卻是結合了百般的勇氣和無私的愛。

傅雷極其敏銳地覺察到孩子在藝術之外所遇到的問題,譬如交友、感情、花銷等等。家書中有一句話是“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想:一個人有了它,也便有了整個世界!

在生活上,他教給兒子外國的禮節,指導兒子的爲人處世;在事業上,他爲兒子蒐集資料,一起研究音樂藝術,他們是一對父子,卻更勝似一對朋友。在兒子跌入人生低谷的時,他以激情的語言喚起兒子的自信;在兒子演出成功時,他以平實的話語說服了兒子的躁動。他爲兒子所付出的,遠遠勝過自己。

在那段父子離別的日子裏,父親用一封封家書,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文字,延續了一段遠隔重洋的父子情,讓遠在他鄉的兒子不再孤獨。是那一封封家書,讓我們看到了父親的另一面,讀懂了父親那份熱烈卻又深沉的愛。傅雷對兒子的愛,不是那麼強烈,也不是那麼震撼人心,更不是那麼耀眼,但它很溫暖,慢慢地流入心裏,滋潤着整個靈魂。

傅雷家書讀後感 32

假期是一個人汲取養料最好的時候,這不,我開始源源不斷地汲取養料了,不過一定要來介紹一下我的“養料”。

《傅雷家書》的背景不一般:父親傅雷,從小去外國留學,眼界自是非凡,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母親朱梅馥,善解人意,稱得上賢妻良母,大兒子傅聰爲著名鋼琴家,被譽爲“鋼琴詩人”,小兒子傅敏爲英語特級教師,這家人身份不一般,但震驚我的是這一家非凡的家教。

故事開篇由傅聰留學波蘭寫起,讀者都能注意到,整本書傅雷、傅聰、朱梅馥三個人互相來信,中間可能會有沒法迅速回復的日子,但回覆時間都不會間隔太長。傅雷和其夫人再三告誡兒子無論多忙都要告誡兒子一定要抽出時間回信,哪怕只是報個平安,而兒子很聽話,總會及時回話,而且語氣中從來沒有流露出任何一點厭煩之情,可能你會說這不是很常見嗎,但是事實相反,那時交通科技都沒現在發達,難以做到用電話做到迅速回話,只能用手寫信回覆,這是很花時間的.,現在人們能用電話流暢回答,卻仍有不少連電話都不願打的,更不要提打電話發牢騷和流露不滿了,也可能你會說這是因爲傅聰不敢,並不是的。

傅雷和夫人很注意生活的小細節,確實,小細節能決定生活質量:傅雷告訴兒子到朋友家只脫大衣不摘圍巾是不禮貌的事,吃飯空閒時不應把手放到腿上或亂搭着,而應該把手平放在桌子上,對待外國朋友不可過於隨意,仍要謙虛嚴謹,要不是有教養,對待生活嚴謹,怎麼能注意到這些細節,從書中多處也能看出夫婦兩人也在以身作則,不得不承認,孩子能反映家長,家長教育出與他一樣的孩子。

這一家人聊天內容沒有侷限性,但聊的確實是青春期孩子常遇到的事,在開書沒幾頁就寫到父母認爲傅雷不應該光沉浸在戀愛中,而應多把心思放在學業上,以後再考慮,他們舉出自己的親身經歷,傅父母沒有一味過分地進行阻撓,也沒有說身邊的女孩配不上自己孩子,而是說“你身邊美好的天使太多了”,對任何人給予尊重,無論他做什麼決定或選擇當一個怎樣的人,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而傅聰確實聽從了,後來與妻子彌拉結爲伉儷,也說明他懂得聽從正確意見,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那聽了老人言就不會吃虧了,一般如此,事實和這本書都告訴了我們這個真理。

我曾看過一句話,覺得有點道理:“世界上有四種東西不可分享:書、音樂、電影、心情”。但這本書很神奇,恰恰說明這四樣東西可以分享,只不過需要在合適的天氣,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對合適的人說合適的話,比如全書一家人在文學方面有較高契合,經常談論李白、蘇軾、杜甫等詩人的詩歌,談論王國維的書,能夠深入進行交流,面對小兒子傅敏學業上的問題,夫婦二人遲疑是否要讓小兒子放棄學業轉學提琴,也是跟大兒子合理地溝通,這是我很羨慕的一點,能與靈魂高度契合的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何嘗不是人生一大幸運呢?也難怪傅雷自豪地對傅敏說:“你的教育經歷是中國獨一無二的”。

書中還有很多地方能反映出傅家人的不一般,他們優良的家風剛好反映了他們良好的教養,小時不明白爲什麼人們說讀書有這麼多好處,是否吹過頭了,現在看來,讀書就是用簡短的時間,去感受別人不一般的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