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道德經》讀後感(合集15篇)

《道德經》讀後感(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道德經》讀後感(合集15篇)

《道德經》讀後感1

中國是一個擁有着悠久文化歷史的國家,漫長燦爛的五千年文明中流傳下來了很多經典的思想以及典籍。其中有這麼一個長達幾百年的征戰史,也正是在這段崢嶸的歷史階段,人才輩出,思想膨脹,百家爭鳴。這段時間就是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

在這段連年戰爭,諸國征伐,民不聊生的時代,無數有志之士運用各種辦法尋求治國安邦之道。因此形成了與東周國內割據一方的諸侯國一樣的各個學術學派,產生了許多有名的學術成果,以及文化名人。典籍有儒家的《論語》、《春秋》、《孟子》等等;道家的《道德經》、《莊子》等等;墨家學派的《墨子》等;還有兵家的《孫子兵法》等等。學派以及典籍之多不勝枚舉。我想作爲一名有知識、有文化、有素養的當代大學生,應當好好學習一下中國古代的這些經典名著,因爲這些作品出自那樣的一個戰亂年代,人們常常對明天的太陽不抱希望,然而在這樣一個生死不由自主的年代,他們能夠更加看清人生的意義,更加明確生命奮鬥的目標,更加註重國家的一統和興旺發達。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思想,並不是過去的東西都是腐朽的,也許他們的思想能夠對於我們現在的生活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在寒假期間我看了一些諸子百家的經典,其中認真學習了道家的《道德經》,雖然理解了不少道家的思想,但是老子高深的古典辯證哲學思想並不是光看這些文字以及一個寒假的時間就能理解透徹,並且運用於實際的。

讀《道德經》,首先就是要慢慢理清自己的思路,老子自己就說過,“道”這東西,它大大超越了知識的層面,所以我們不能用已有的知識來理解、來衡量、來解釋,我們必須要突破知識的限制,隨老子一起站在局外來看這個世界,因爲只有這樣我們的視野纔沒有死角,我們才能夠理解“道”的永恆。然而這個在看《道德經》前就應該有所準備的過程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情,所以無數人都看不懂,完全無法理解,於是自下定論,認爲這是老子的一出惡作劇,故作玄虛。

在有了這樣一個大概的理解準備後我們再看《道德經》,於是可以感到,老子的思想是圍繞着“道”這一觀念展開的。老子所說的“道”,並非人們通常所講的道路、規律、天之道或人之道,而是既“無名”,又“有名”的一個實體。他所說的“名”,也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名稱或名字,而是與實際內容相對應的形式和形態。老子的“道”一方面“寂兮”、“寥兮”、“恍兮”、“惚兮”,寂靜無聲,空虛無形。另一方面,它又“其中有象”、“其中有物”,是一實實在在的事物,有具體的形象。顯然,老子所說的“道”是一客觀存在的實體。這個渾然一體、不可割裂的東西,先於天地而生。它獨立存在,永遠也不會改變。它具有實體及其法則或規律這二方面的意義。

老子認爲,“道”是宇宙萬物的本質。“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甚信”,含有真實可信的事物的本質。“道”產生萬物,萬物其中有“信”,含有真實可信的事物本質。“道”產生萬物,萬物產生後又向它迴歸。“道”好似萬物的宗主,它是萬物的匯歸之地,萬物都歸附於它。“道”在萬物中的體現稱作“德”。“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大“德”的樣子,一切以“道”爲轉移。天得到它就澄清,地得到它就安寧,神得到它就靈驗,川穀得到它就盈滿,侯王得到它就成爲天下的君長。“道法自然”,它是自然的縮影和化身,是大自然及其規律的代名詞。

“道”又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有名”是萬物的根源,天下萬物無一不產生於天、地這樣的具體的有形之物;“無名”則是萬物的始端,具體的有形之物均產生於“道”和無形的“一”。“道”的運動就是向相反方向的轉化。它的運動軌跡是由近及遠,越離越遠,但最終又由遠處返回。天、地和人均取法於“道”,無一不是如此。如對於萬物來說,“道”使其從無形成爲有形;但“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又使其從有形轉化爲無形。無形既是萬物運動的'起點,又是萬物運動的終點、歸宿和本根。

在認識了“道”並據此瞭解天下萬物後,老子認爲認識的過程就已經完成,因而主張堵住耳目口鼻,關閉感知的大門,“絕學”、“棄知”,返回到無知、無慾的純樸狀態。

老子主張通過觀察萬物來認識其本質。這使他的認識論具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因素。此外,他又認識到,只有通過理性思維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一觀點也是值得肯定的。另外,老子又主張只有無慾,才能認識無形之“道”的奧妙,這就使他認識論帶有神祕的色彩,但同時又揭示了一種獨特的認知方式和與衆不同的思維模式。

而在當今有爲了利益而反目的兄弟,還有爲了利益而越來越疏遠的人際關係,我認爲我們作爲當代大學生應該倡導大家學習道家返璞歸真的思想,少一些利益征討,多一些親情友誼。

粗看人生幾十載,你可以爲了獲得萬萬人之上的榮耀而奔波此生,也可以拉幫結派,糾集聚衆虎踞一方,還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細數天下王侯與膝前孩童聽。都不過幾十載,於是萬萬人之上的人要求別人幫他寫書,把他打敗拉幫結派的傢伙的故事寫成一本厚厚的笑話,並給這部笑話取了個頗有文學意味以及哲學涵養的詞叫:歷史。並且告訴要求所有的人都像他學習,界定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追尋平凡夢想的人爲愚昧。細看人生許多日子,不要因爲他短就可以忽略,因爲再小的一天也是昨天所不能擁有的明天,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夠真正的超然不受拘束?是“道”所衍生的人民。

《道德經》讀後感2

雖然我學習《道德經》的時間很短,信息也不容易理解,但我在張兼維教授精彩的講座中瞭解了《道德經》,學到了一些人生哲學,這是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所以這確實是我一生中寶貴的一課,讓我受益匪淺。張教授在講課過程中也加入了許多自己獨特的見解。他還提出主張,大家對《道德經》的理解和感受不一樣,要多互相交流討論。在這裏,我就說說自己學習《道德經》後的看法和討論結果。

《道德經》的核心是道。它繼承了《周易》、《洪範》等著作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並提出“天道自然無爲”的無神論思想。《道德經》文學豐富,視角獨特,思想深刻,數據深刻。時至今日,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總的來說,在治國安邦、規劃用兵、處理國際關係、現代企業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借鑑意義;簡而言之,就是人學習、修養、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的精神標準。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們認爲宇宙萬物都是上帝統治的,最高的上帝是天,也被稱爲天帝。這種觀念直到春秋時期社會大變才改變。老子是一個從哲學層面自覺而明確地否定天帝的早期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以是道,但很道。很有名,十。沒有什麼是世界的開始。是的,萬物之母。”(《第一章》)也就是說,作爲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永遠存在。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照自己的.規律運行。宇宙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之母。

“無爲而治”。老子的“道論”,基本上可以概括爲“天人觀”。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基本上都是以人爲本,順其自然。至於怎麼治國?他認爲最好採取“無爲而治”的方法,讓人民過自由的生活,無爲而治,聽其自然發展,從而達到治理好國家的目的。在老子看來,無爲就是有所作爲,“無爲而無不爲”就是這個意思。老子反對以刑、禮、智治國。他反對增加人民的稅收,反對擁有強大的軍隊。他說:“誰樂意殺人,誰就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成功。”(《第三十一章》)他也反對工商業,反對知識,反對文化。在老子看來,如果人類社會不要“智”、“仁義”、“智利”,國家就要被統治。這三件事不足以治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人專注於“簡單”,少一些“私慾”,不求知識,這樣才能沒有後顧之憂。

老子嚮往的夢幻世界是一個小國寡民的原始社會。他說:“一個人少的小國,讓人民有所富餘,讓人民寧死也不遠走他鄉。雖然有船,但是沒地方坐。雖有兵,無話可說。這樣人們就可以再次使用它。甘其食,美服,安宅,樂風俗,鄰國,雞犬之聲,民不往來。”(《第八十章》老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民休養生息、緩解剝削的迫切願望。老子說,人爲什麼過着飢寒交迫的生活?那是因爲他們的君主收了更多的稅。“民以食爲天”(《第七十五章》)。他還說,“人不怕死,你爲什麼怕死?”(《第七十四章》)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改良因素。但小國寡民的夢想是幻想,違背了社會歷史發展規律。但要看到,老子的行動是對奴隸社會制度不合理的攻擊,但對後世改良思想家和空想社會改革者的影響是深遠的。

對立互補。老子理論的精髓是他的高明辯證法。我觀察了自然界的變化,生與死的關係,新與舊的關係,社會史與政治成敗、福與禍的關係,在事物中發現了一些辯證的規律。《道德經》,也深刻地論證了對立面相輔相成,事物必然顛倒的道理。老子說,有與無是天生的,難與易是相輔相成的,長與短只有相互比較才能揭示,不同的聲音產生和諧,前後對立,有先後之分。總之,我承認事物是在矛盾中發展的。任何事物都必須是顛倒的,即事物發生變化時向相反的一面過渡,必要時完全變成相反的一面。因此,老子一再警告統治者,他們必須擺脫那些極端和過度的措施,不

那麼,事情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世界也就因此失去了。在他看來,一個好的統治者必須知道弱勝強的道理。爲了證明弱勝強,軟勝強,他舉了很多例子。他經常用水來比較自然力的偉大和人類的高尚品質。他說:“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水更弱,但沒有什麼能戰勝強者。不容易。柔勝剛,弱勝強,天下不知,可爲也。”(《第七十八章》)意思是世界上沒有比水弱的東西,沒有比水更強的攻擊力量這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明白,軟戰勝硬,弱戰勝強,但是沒有人能做到。老子認爲,在發展的過程中,弱者是不可戰勝的,這對於人們認識到新勢力是不可戰勝的,具有進取意義。

當然,老子的辯證自然觀直觀、原始、簡單,缺乏科學論證。同時,他的辯證觀缺乏不可調和的戰鬥精神,受到時代和階級的制約。儘管如此,《道德經》中燦爛的思想火花,是值得我們珍惜的歷史遺產。

我們要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來看待和學習《道德經》。老子的思想並不都是正確的、科學的,但仍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哲學思想,對我們當下的生活仍有借鑑意義。也許,在未來的生活中,《道德經》會幫助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道德經》讀後感3

《道德經》主要是論述兩個方面:一是世界本體--自然,即道與陰陽。道爲世界之真,用陰陽成物。二是意識。意識爲物的本性,以謙柔通於道。在這兩個層面上,又構建了兩重秩序:一是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這種秩序證明人要尊敬、理解、學習自然。二是人與人之間的秩序。這種秩序就是愛。脫離了愛,這種秩序將不復存在。

一、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於道,道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沒胡道就沒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述道之理,而道之理應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應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爲自我所用,從而造福人類,使人類社會"天長地久"。倘若我們不依道而行,抱着"人定勝天"的心態,鬥天、鬥地、鬥自然,最終的苦果還是自食。

"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規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們能夠利用其規律,在實踐中實現自我所要到達的目標或夢想,因爲"天不負有心人"。可是,功成之後要在適當的時候身退。"樹在招風",我們應順應天意,適時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殺身之禍,這也涉及到後面所寫的"知足"。

二、人與人之間的秩序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要想成爲聖人實非易事,要想成爲聖人,應當有一顆謙虛的心,不恥下問,努力地用知識與道德來充實自我。,同時,要忌空無實際的`志向,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結合自身實際,去實現貼合自我能力的夢想與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這些,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強健的體魄。因爲"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人不應有驕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視他人的存在,驕傲自大隻會使自我迷失方向,跌入萬丈深淵。"知彼知已,方能百戰百勝。""人貴有自知之明。"以他人之長補自我之短,充分發揮自我的優勢與潛力,一切的困難就不將是困難了,完美的明天將被自我開創。

"困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整體離不開部分,部分有時也會決定整體。我們注重整體的同時,也不應忽視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從小事做起。即使是社會主義的大廈,也是一塊塊磚建起來的。所以,我們在實現自我的夢想時,要從小事做起,從此刻做起,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終成大事,實現夢想。

"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堅。""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剛至強,柔變強。如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等。以柔克剛,柔能勝剛,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敗天下到堅之物,這是道之一。可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卻很少,甚至沒有。人民在強權之下,也許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來的柔弱,卻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來亡,便是一個例子。

"上善若水。"靜能躁,寒勝熱,清靜爲天下正。"人是一種高級動物,動物尚有衝動,更何況是人。那麼,我們該如何抑制自我的衝動呢這就需要我們修心養性,以致使自我做到"清靜"、"無爲"。這樣,我們即使應對世間的變幻莫測,烏雲密佈,也應處之泰然,冷靜、沉着地應對,最終將雲開見日。倘若自我先亂,即會做出衝動之事,其結果會更糟。

"夫唯不爭,故無憂。""見素抱樸,少見寡慾,絕學無憂。""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能夠長久。"人有一大缺點,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變這一大缺點,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慾,堅持一顆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煩惱。無煩惱者,常帶有微笑,能開心、歡樂與幸福,這就能夠使自我壽命延長,安度天年。

總的來說,《道德經》惜字如金,字字經典,使人在明白自然這理,依道而行。同時,讓人明白世俗中的爲人處世之道,以清靜無爲,使自身開心、歡樂與幸福。

《道德經》讀後感4

事物總有對立的一面。有喜纔會有悲,有歡纔會有愁,有希望纔會害怕失望。歡喜、悲愁、害怕都是因爲心中有“欲”。“欲”既然能帶來歡喜、悲愁、使人畏懼。那麼無“欲”當是無悲、無喜、無歡、無愁、無畏的。一個遇事能處變不驚、沉着應對,面對困難無所畏懼的人,那是因爲他心中不受這件事的對立面,也就是不受其他“慾望”的干擾。所謂無慾而心靜與無欲則剛,就是這個道理。“無慾”並不是要人擯棄七情六慾,能拋棄七情六慾的那不是人,是“神”。“無慾”真正要做的,是“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事萬物產生時,不要用其他念頭去禁錮和干預,要順其自然,不能以自我爲中心去思考;當事、物發展後不要自以爲盡了力;而當事物發展到一定高度後,也不要居功自滿;只有不受各種對立因素的干擾,事、物才能最終達到圓滿。

上面這個過程就好比心中有一個好 的“創意”,還沒開始去實施時,自己就不斷的用各種理由去否定它,那麼這個“創意”肯定是不會展現出來的。只有去實施這個“創意”,它才能逐步展現出來。當這個“創意”實施到一定階段,出現困難後,也不要爲自己找各種藉口來中斷它,只有一心一意做下去,這個“創意”的效果才能最終展現。而當這個“創意”最終得以實現後,也不要沾沾自喜,自得自滿,只有這樣才能使這個“創意”達到完美的效果。這個“創意”可以是一個創業的點子,也可以是對一個姑娘的愛慕之心,也可以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也可以是爲人處世的方法等等。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傾,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爲始,生而不有,爲了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爲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一、老子對道、德的理解。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爲“道”,而且老子認爲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爲萬物的.原因就在於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一個總的理解。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爲“萬物之始”,是一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並且在本質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說的,不能以任何對象來限定它,我們也很難將其特性用語言表達出來。而老子對“道”的稱謂也有很多,包括“無”、“樸”、“一”等。

道是一種無限的、無終止的狀態,是一切事物產生的源泉。“道”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遠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過程中。“道”還可以視作陰陽、剛柔等兩相對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轉化。在“有”、“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爲無是對於具體事務的有而言的,所以無並不是零或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老子對於道“無”的外表的形容。二、老子宇宙事物的變化的看法。老子認爲,事物的變化規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稱爲“常道”。而從常道內除的“德”,可以稱爲“常德”。而稱道爲“無”,就又可以稱“常無”;稱道爲“有”,又可以稱爲“常有”。老子認爲“知常爲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來規範日常的行爲,不輕易爲自己謀私利,就可以稱爲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則又可以稱之爲“襲明”,或“習常”。

而如果我們不知道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律,而違背規律,任意而爲,是不利於事物的正常發展。而事物的變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當一個事物的發展如果達到了極點,則必然會向事物的相反方向發展。老子稱爲“反”或“復”。所以老子纔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和“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樣的論述。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爲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一定的作用。

《道德經》讀後感5

自己還是個學生的時候,就經常想:如果我是一名語文老師,該多好。我會每天穿漢服或者旗袍,亦或者帶有許多中國元素的服飾開啓一趟美妙的語文之旅。在這趟語文之旅上,我可以給學生講《論語》講《易經》,又譬如《道德經》等國粹經典。而如今,雖不能繁文縟節似的古代裝扮,卻可以帶領學生馳騁經典之中,品味那現代人不曾觸碰的寧靜世界——一本《道德經》,一生做人的智慧。

也許我是一個任性而張揚的語文老師,課前演講的背誦式作文總是讓我不滿,覺得這倒不如自由閱讀時間學生去讀作文來得更有效率,而偶然間看到老子的一句話,說《道德經》應該從小孩子時期就開始讀,我先是瞠目結舌,不可思議,因爲一直認爲《道德經》的有無相生和“玄之又玄”太過深奧晦澀,於是上網百度,發現“十二五”教育部規劃課題《傳統文化與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總課題公佈了國內第一套自主研發的高中傳統文化通識教材四冊分別爲《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和《道德經》。課題組還表示,將對傳統文化教學評價與考試模式進行研究。現在,各地高考改革的幾個信號均指向國學。作爲一名高中語文老師,我不怕招罵地說一句,從普遍層面來講,今天的高中老師沒有能力去教好《道德經》。毫不諱言地說,這個羣體的知識深度太淺顯,價值思維太固化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太深刻。當然,這不是要把棒子打在高中語文老師身上,因爲他們本身也是國學教育缺失的受害者,甚至大學漢語言文學教育在古代漢語和古代文學這兩個領域,教學也非常“水”。弄通深澀的《道德經》,絕非易事。更何況,國學教育不僅要受應試教育影響,還得打上嚴重的“政治教育”烙印,這些因素都可能使今天的高中生把《道德經》念歪了。但是,沒有開始怎麼會有改變嗎,索性從自己班裏的學生做起吧,於是,我大膽的改變了我們班的課前演講,每堂課都會有學生講解一章《道德經》,八十一章的《道德經》,我們不着急,只是一點一點進行,我相信“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是偉大的。果然,學生由最開始的抗拒畏難到了後來的興趣漸濃,現在到了不讀經典不上課的習慣,如此想來,我突然倍感欣慰,突然覺得這纔是一名語文老師真正值得做的事情。

在與學生共讀《道德經》的過程中,我也受益頗多,真實,善良,聰明,奉獻,付出,爲而不爭,像水一樣靜水流深,以柔克剛,這些無疑都給了我經營人生最好的課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還提醒我們,要虛。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說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說着悅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說着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說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說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麼淵博,因爲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麼聰明,因爲他們知道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爲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溫暖他人。

做一個爲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修養自己,如此安好……念好一本《道德經》需要面對那麼多困難,面臨那麼多博弈,說明傳統文化斷裂給今天教育埋下很大的坑,應試教育給傳統文化挖下巨大的陷阱。現在,要讓高中生念好《道德經》,教育首先要沉下心來,進行細密的知識修補,而不是急功近利;文化更應以最大開放包容,給國學一片自由的天空,而不是保守封閉。

《道德經》讀後感6

林語堂曾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羣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己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爲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爲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但是老子又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說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說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生萬物,但是“道”亦爲虛幻。在恍惚虛幻中,它含萬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實體;其實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運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說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爲後世奉行爲處世哲學。

“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祕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爲行爲,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爲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爲人處世之方法。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爲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爲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爲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爲其微,不爲其著;處衆之後,卻常德衆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鬥,有爭鬥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淨無爲而又無所不爲。“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爲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無善惡貴賤,人與人本無爭鬥之意,天地萬物本和諧融洽。但由於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覓求自己生存發展之本,於是不斷於天地之間人世之中苦心經營、算計不已,一切仁義與邪惡也相反而成。天地本無成人與害人之心,但卻造就人際錯綜複雜,世間本無聖人之現,但卻成就社會等級。一切本自然,但卻一切又進入繁雜之社會,天地萬物、聖人百姓本自然相處,無私無公、無善無惡;卻人與人終究擺脫不了關係往來,免不了融於社會,因此一切紛爭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慾,一切人之願,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種種皆需要人自己內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夠達物達人進而才能達己。

當然每本書都有瑕疵,《道德經》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於過於虛幻,有種避世的消極狀態,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裏,這種消極狀態斷然是不行的。但是隻要我們採擷其長,也會有不少的收穫。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歎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顛覆了。

又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層次不同,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爲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作文

《道德經》讀後感7

《道》第二十三章原文: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爲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於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經》22、23、24三個章是一組巧妙奇異的組合章節。

22章,老子拿古成語說事,用古語證明早於老子之前的先人們是在努力遵道貴德的;然後給出了一組聖人的行爲準則;

23章,老子拿天地之間的自然現象說事,再次不厭其煩地強調着道與德對於人的重要性;

24章,老子將回歸22章的內容,再一次竭力重複解釋着、強調着22章給出的行爲準則的重要性。

在自然科學尚還很不發達的遠古時期,古人們非常善於做一件事:觀察大自然,理解大自然,孜孜不倦地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這種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主線是在方方面面可以得到體現的,在深度理解大自然之後,將大自然的一些規律人文化,導引至思想學術體系裏面來就是非常顯著的一大特點。

當接觸這些古典古籍,如果我們真的讀懂了,那麼一定會對古人這種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行爲佩服得五體投地。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爲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這一段非常容易懂,用今天我們最熟悉的直白語言一句話可概括爲:不要喋喋不休地那麼多廢話,看看自然,學習天地。

老子列舉了兩個千萬年以來,一直沒有發生變化的自然現象。

那種陡然而起的颶風,暴風,從來都不會總早刮到晚,一定是一陣或者幾陣颶風一閃而過,事實上脆弱的人類也經不起颶風飆上一整天;

那種暴雨,也一定不會從早下到晚,別說一整天,現在任何城市被暴雨澆灌兩個小時,一般都會形成一片汪洋的海景,所有人都會在自媒體上發圖上文地直播城市的海景壯觀卻又無奈的一面。

想想人類也是夠脆弱的,甭管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的多熱鬧、多high,如果颶風飆一天,如果暴雨灌一天,啥都沒了。

不過也不用擔心,《道德經》23章作爲最古老的天氣預報講了,颶風和暴雨都不會持續一整天的。

自然現象看完了,回答前文的一個問題(不要喋喋不休地那麼多廢話,看看自然,學習天地),向天地學點啥?

第一次的'學習是在《道德經》第七章(天長地久)學習了天地精神,天地那種滋潤萬物而不居功,不主宰,不爲自己的天長地久精神。

23章算是第二次向天地學習了,學什麼,兩點:1、希言;2、自然。

希言:廢話少一點。

自然:行爲和語言自然一些,自然一些就是向道靠近一些,遵道。

於是把“希言自然”放在一起就是《道》所倡導的道的基點之一:爲無爲、無爲而行,無爲而治、無爲而學……,總之就是少一點折騰,讓行爲更接近道一些,更有效一些,就像22章的古成語那樣(我們在前文提醒過22、23、24三個章節是一個組合,依然圍繞着古成語在論道,在倡導道行天下)。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於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這一段話,我們要重新編輯一下,只是爲了便於理解而重新編輯一下。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故從事於德者,同於德;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失者,同於失;同於失者失於樂得之。

幾乎不用翻譯了,重新編輯之後,我們唸叨幾次大概就有點感覺了。

做事、行事符合道,不是背道而馳,那麼就能與道保持一條線了,能在道的水平上,那麼就容易悟道、得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能符合道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道、悟道、得道,那麼德這玩意兒就自然顯現出來了。

把道擱置在一邊,失於道,失於德,那麼很自然地將會失於天、失於地、失於人。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莫名地丟下了道和德的論述,用八個字收了23章。

其實,老子是在講笑話一般地嘲諷了一下世人。

嘮嘮叨叨講了那麼多,我們知道世人不一定會相信,這會是實際情況,甚至還會有人壓根兒就不信,這也會是實際情況。

【當然,傳統學術派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解釋爲誠信不足的人,人民是不會相信他,我不敢說這樣的解釋不對,我只是想說,這種解釋跟23章的內容完全不吻合,老子的文章沒那麼跳躍的好吧。】

《道德經》讀後感8

國學大師曾言:墨子代表真實,老子代表真理,孔子代表真誠,是中國人文精神的三駕馬車。一個人要在大地上承擔責任;一個人要在天空上建立智慧;一個人要像聖賢那樣去努力的完成工作。一個人要像道家的神仙那樣去舉重若輕,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萬物自然,這就是神於天,聖於地,這就是中國人最理想的人格狀態。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老子: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創始人,神話裏的太上老君。據說孔子和老子曾就“仁義之治”和“無爲之治”展開激烈的辯論,有關老子和孔子論道的場面幾乎都是老子佔上風。

道和德

傳說老子當年西遊函谷關,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便出關相迎,果見一道骨仙風的老者駕青牛翩躚而來,尹喜見這老者長鬚如雪,有聖人之象。於是留老子於關內,並請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遊。老子不好推辭,便著《道德經》以警後人。

在《道德經》裏,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爲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纔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體現了古人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有計劃、有根據的,它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 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爲人處世的.方法。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爲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德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爲行爲,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水和道

書中關於水的論述堪稱經典,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上善若水,認爲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爲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爲其微,不爲其著;處衆之後,卻常德衆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鬥,有爭鬥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淨無爲而又無所不爲。“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水是至陰至柔的,而道也就是這樣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世人卻不求回報,是故“居善地,心善淵,於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我們學習的就應該是像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爲而無所不爲,不爭而無所不得。處衆人之所惡,而得萬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無爲大道的高僧纔會被人們所尊崇!水是至柔之物。千軍萬馬難敵一張巧嘴,刀劍鋒芒難劈至柔之水。我們知道水是柔的,柔到了極致!我們可以用刀槍炮彈摧毀一些堅硬的事物,例如建築物,銅牆鐵壁。然而卻不能用刀劍劈開水。是故“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與道是沒有形體的,你難以捉摸而又觸手可及。身邊都是道,因爲道是“無”。我們應該學習道和水的柔,只有這樣我們的道路纔會更平坦,我們的爲人處世纔會更圓滑。

規律和無爲

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道德經》第三十九章中這樣闡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無爲則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同樣,“無爲”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主要講的是人之道,無爲貫穿始終。

此書可謂曠世奇書,字字珠璣,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人望“道”興嘆。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它表現爲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它表現爲“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道德經》讀後感9

《道》第七章原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印象中老子的《道》是不是很久沒談如何遵道實踐?的確如此,但是也無需着急,這一章中,老子將給予我們驚喜,再度給出了聖人行爲準則。天長地久,在老子看來不是傳說,不是理想,更不是奢望,而是道的一種表現。

什麼是天長地久?天地爲何能夠長長久久?

老子以犀利的視角,爲我們開闢了一個全新的理念,只要我們理解了這一深度隱藏於天長地久之下的道,那麼我們很容易在方方面面實現天長地久。《道》的第七章有着超現實的意義。關於老子所論的天長與地久,我們稍後再談,先看看日常生活中一些我們非常熟悉的事例。

山上有一株漂亮的桂花樹,農曆八月開花的時候一片金色(金桂),香氣四溢,非常迷人,妖嬈、芬芳、燦爛……因爲非常美麗,非常誘人,於是我們想要自私地佔有,夜不成寐,聞雞起舞地起了個早牀,扛一把鋤頭迎着朝陽把這株寶貝給挖回家,種在家門口。爲了能使其成活,人們往往不遺餘力地給它澆水、施肥,結果在反覆折騰之下,這一株金桂終於凋零了,死了。最初想要佔有的動機是:經常可以欣賞到燦爛的金桂綻放的美景,似乎這樣就可以讓芬芳與美麗長久一點,似乎這樣,這種美麗就只是屬於我們自己,結果不僅沒能長久反而給徹底弄沒了。我們可能會反駁,移動一下種活的概率也非常高。

對,挪動一下的確不一定會令其死掉,但是一定會因爲其太漂亮,而在某一個清晨我們開門一看,那株金桂居然不翼而飛了,只在門口留下一個大坑……如果那株燦爛的金桂一直生長於山上,會不會存活得久一點?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非常經典的廣告語。

當初我們在訂婚或者是在某個重大紀念日,買下一顆幾克拉的巨大鑽石的時候,我們的確是這麼規劃的,讓其恆久存在,永遠在家族裏面向下流傳。

問題是:如果都可以這樣,那麼每個家族都有着其流傳下來的鑽石(或者是類似於鑽石這樣的傳家貴重寶貝),可事實是這樣嗎?至少我們家是沒有鑽石流傳下來的。

如果當初購買的是數克拉的巨大鑽石,那麼這顆鑽石的命運通常會是這樣子的:在某個投資機會面前,或者在某個缺錢的時候,幾克拉的鑽石會被瘦身爲一克拉,被兌換成人民幣,然後換購一個小一點的,再然後,那一顆小一點的鑽石終究不受待見,或被搞沒了,或被繼續兌現了。

我們試着假設一下,某個博物館裏面有一顆5克拉的靜美鑽石藏品,那麼這顆鑽石會不會恆久一點呢?

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好吧,讓我們暫時放下金桂與巨大的鑽石,回到《道》第七章的天長地久上面來,因爲老子幫我們解析了上述兩個案例背後深藏的道。天很長,地很久,天地可以長長久久地存在,這就是天長地久。天地無私地生養滋潤了萬物,這一點我們都認可。

天地滋養孕育出萬物之後,擁有過什麼?太陽是屬於天的?月亮是屬於天的?星星是屬於天的?地下深埋的煤礦、油田、金礦是屬於地的?天地是按照自己想要的規律的在運行着的,還是按照利於滋養萬物生命的規律,遵循着道而運行的?

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是顯而易見的,因爲天地之間的一切資源都是被天地之間的一切生命在支配享用着的,其中人類是最大的受益者,當然也是最貪婪的一族。

在我們的印象中,太陽、月亮、星星從不曾請假缺勤過,每天每天都會按照利於世間萬物的形式轉一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這就是天長地久!這就是如何天長地久!怎麼樣實現天長地久!

人們常常把這四個字用於愛情,但往往卻都難以實現,現代人很能總結,把愛情的終極結果總結爲兩種:相濡以沫,厭倦終老;相忘於江湖,懷念到哭泣。

不是情感專家,不懂情感心理學,但是從《道》的角度來看:不能天長地久的愛情,只有一個唯一的原因,爲自己想的太多,爲兩個人、想的`太少,缺乏天地精神。

其實第七章就談了唯一的這點:天地精神!因爲有天地精神,所以纔有了天長地久。這就是《道》第七章的核心理論,這就是《道》第七章給予我們的道。

那麼,如何讓將這種道付諸於實踐呢?老子再度搬出了久未的聖人行爲準則。

聖人行爲準則之七(延續第三章的編號):在一些功勞、利益、名聲方面保持謙讓姿態,不要打破頭地去爭搶,往往最終都能有一個不錯的收穫而領先(後其身,而身先)。如,牛仔褲與金礦的商業故事。

聖人行爲準則之八:在一些關鍵時刻,屏棄私心雜念而將自身置之度外,往往能全身而退(外其身,而身存)。如,戰場上面的魔鬼定律,不怕死勇敢衝鋒的通常都沒死,怕死的往往都很快犧牲。

懷揣天地精神,保持無私的清澈,最終所獲得的一切其實都還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絕對不會自動跑到他人賬戶、他人名下、他人頭上去了。這就是老子在第七章末了的點題俏皮反問句“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談到這裏,我們不得不扯一下題外話:人不爲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橫行於世間,被絕大多數人所誤解。

關於這句古語,有兩個角度的理解和解釋。比較現代的解釋是將“人不爲己”的“爲”解釋爲修爲,修行、修煉。比較尊重於原意的正解是將“人不爲己”的“己”理解爲整個人類自己,而非個人自己的己。

《道德經》讀後感10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一羣笨偷——小螞蟻不請自來,住進了我家新裝修沒多久的牆壁裏,它們不僅偷吃我的蜂蜜,搬走我的白糖,還沾污我的餐具、紅酒。不僅如此,當我們一家人就餐時,它竟然也爬上了餐桌,當我在房間裏度步思考時,有時竟然也看到它在地上晃盪,面對此景,何止是火冒三丈啊。

其實,這些小東西是很笨的,更談不上思考了。比如當它們偷吃蜂蜜時,竟然不知道蜂蜜是液體會沉,以至我的蜂蜜罐裏浸滿了它們同類的屍體,當它們侵入我的白糖罐搬白糖時竟會迷失了方向,在那迷宮般的糖堆裏打轉。我就奇了怪了,這麼笨的小東西是怎麼在這充滿了智慧的世界上生存下去的?

不過要消滅它們卻也有一定難度,由於它們住在牆壁裏,要找出它們巢穴的準確位置比較難,而且更爲主要的是即使找到了,礙於裝修好不足二年的牆壁和傢俱,卻顯得有些無可奈何。這裏我突然想到了我小時候玩的一個叫“誘螞蟻”的遊戲,小時候在農村,閒着沒事時,我們一羣小夥伴就用小動物(如蜻蜓、蒼蠅之類)的屍體去引誘螞蟻傾巢出動來搬,然後就用水或火來殺死,這是當時我和小夥伴們玩得最起勁的遊戲之一。

在一個星期天,我決定如法炮製。由於沒有小動物的屍體,我決定提高檔次,用它們最喜歡的冰糖,我從密封的罐裏找出一小塊冰糖,看準了一隻正在找食物的螞蟻,突然把冰糖放在它的面前。一開始時它還嚇了一跳,以爲突然來了一個什麼大怪物,不一會,發現這怪物不會動,對它沒有威脅,它就試着用觸角去碰了碰,沒反應,再進一步用嘴去添一添,發覺正是它喜歡的美味,它似乎一下了來了精神,它快速圍着小冰糖塊轉了一圈多,然後又倒着轉了轉,又用嘴添了添,確認這正是它們的美食後,似乎更有點興高采烈了。它快速地往回跑,從牆壁踢腳線和地鋼磚間的一個小縫隙中鑽了進去。我不竟暗自得意:小東西,連這麼簡單的引誘你都看不出來,我看你怎麼活。

不一會,原地又鑽出二隻小螞蟻,快速來到冰糖處,繞着糖塊正着反着轉了幾圈,其中一隻還用觸角去碰了碰,再用嘴去添了添,然後它們就分開了,其中一隻留在原地,另一隻則又快速返回巢穴,不一會,踢腳線和地鋼磚間的小縫隙中又鑽出螞蟻來,一隻、二隻、三隻……成羣結隊地出來了,直奔糖塊處而去,這次它們也不再用觸角去碰,就直接用嘴去啃了,它們有的站在地鋼磚上吃,擠不下的、夠不着的就直接爬上冰糖塊,從上往下吃,把這塊冰糖圍得嚴嚴實實,而更多的螞蟻正源源不斷地趕來,路上形成一條浩浩蕩蕩的螞蟻隊伍。不一會有的開始往家裏走了,似乎是吃飽了又似乎是去通知更多的螞蟻來一起享用。奇怪的是這次它們只拼命地吃並沒有要往家搬的意思,記得小時候螞蟻是把小動物往家搬的,現在怎麼不搬了?進化了還是習性改變了?

這時我突然想,它們既然不往家裏搬,那第一個發現冰糖的螞蟻要是不回去告訴別的螞蟻,那這塊冰糖就是它一個的了,別的螞蟻也不一定會剛好找到這裏來呀,那就足夠它躺在冰糖塊上享用一二個月的了,它怎麼還要傻乎乎的回去告訴其它螞蟻呢?這時,我又突發奇想,現在要是有一個人類突然發現這麼個寶藏(冰糖對於螞蟻就好像寶藏之與人類),他(或她)會怎麼辦呢?他(或她)會去告訴同事嗎?會去告訴小區的鄰居嗎?會去告訴他或她的國家嗎?以現實情況看,我猜99.9%是不會的了,不僅不會,我估計他(或她)還會把它隱蔽起來或設置陷阱以防被其它人看到拿去。實際上,從現實社會的情況看,不要說這些意外的無主財物,有些已有主即已明確是別人家的財物,卻還總有那麼一些人在挖空心思地想要把它佔爲己有,君不見,爲了佔有別人的財物,有殺人搶劫的、有偷竊的、有行騙的`、有以權謀私的、有以次充好的、有不顧別人死活亂排污的等等;往細裏說,比如各種各樣的電話詐騙、短信詐騙以及地溝油、毒奶粉、毒澱粉、毒生薑、毒韭菜、毒豆芽、染色饅頭、塑化劑、瘦肉精、蘇丹紅鴨蛋、老鼠肉做的羊肉……總之一句話爲了搶佔別人的財物而不顧別人的死活,什麼事都幹得出。

老子曾說過“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可看看現實社會,奢侈品、富翁及排行榜都聽得耳朵生繭,現在是污染環境越多、掠奪資源越多、掙的錢越多、得到的頭銜和榮譽就越多,只要錢多其它的錯誤幾乎可以不論,即使偶而有批評富翁或“富二代”、“官二代”生活奢靡的,可那口吻卻分明是羨慕,巴不得那被批評者就是自己,活生生的一個笑貧不笑娼。在這樣的社會裏,道德還會在人的腦子裏被想起嗎?再看教育,現在強調的從小孩開始就要“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然後整個社會向他(她)們灌輸的就是競爭、排名、考試,可曾教育過要友愛、團結、互助?這樣一來,本來應是親如兄弟的同學活生生地成了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爲了排名可以不擇手段。嗚呼,這樣的“智慧”又有多大意思呢?團結、友愛、親情、道德這一切都已成了真正的奢侈品了……

這時,我再回過頭看了看在地上正吃得歡的一羣沒有“智慧”的小動物,不竟悲從中來:難道人類真的不應該擁有“智慧”嗎?螞蟻,螞蟻,我怎麼忍心殺你啊,我多麼希望我是你的同類啊。

《道德經》讀後感11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所著,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代表作,被認爲是對中國人影響最爲深遠的經典思想鉅著之一。我有幸讀到這本書,倍感榮幸,能借助這本書,穿越歷史的長廊,瞻望古人的智慧,實乃吾之機緣,朝聞道,夕死可矣!

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短短五千來字中,融入了古人對世間的看法和大智慧,多少後世偉人靠着這本書,修身、理國。唐玄宗從這本書裏得出治國之道: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爲不言爲教。理身則少思寡慾,以虛心實腹爲務。魯迅評價老子:老子之輩,蓋其梟雄。老子書五千語,要在不攖人心;以不攖人心故,則必先自致槁木之心,立無爲之治;以無爲之爲化社會,而世即於太平。其術善也。

毛主席評價老子:關於喪失土地的問題,常有這樣的情形,就是隻有喪失才能不喪失,這是“欲將取之必先與之”的原則。我們必須學會全面地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老子在兩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學楚辭,先學離騷,再學老子。黑格爾評價老子:中國人承認的基本原則是理性--叫做“道”;道爲天地之本,萬物之源。中國人把認識道的各種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學術;然而這和直接有關國家的各種科學研究並沒有聯繫。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道德經》的魅力可見一斑。

一個道字貫穿了《道德經》的始終。因此,我們想要從道德經中得出並感悟其中的思想智慧,必須弄清楚何爲“道“。老子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可見道是萬物的起源,是鴻蒙的初始,世界的開端,也是一種順應天時的變化之道,道德經強調,人爲應該順應天意,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必須遵循“道”的規律,要與自然合而爲一,融爲一體,共生共存。無論什麼人,做什麼事情,一旦違背了“道”,那就一定會受到懲罰。“道”是萬事萬物由生及滅循環往復的.規律。“道”不可用言辭描述,“道”無處不在而又無形無蹤。因爲世界萬物皆在變化之中,所以老子喜歡用辯證的思維看待問題,在事物不斷的對立統一的運動過程中,老子輕而易舉地找到了所有問題的解決之“道”。

無形的大道之中,貫通着“有無”,有形和無形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兩者對立統一於一個事物的有機體之中,只是名稱不同罷了,就好比白馬非馬的悖論一樣,兩者皆有理,兩者卻又皆無理,只有將他們合而爲一,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有無之道,又告知了吾輩應當提倡改革創新、反對墨守成規,也應當善於開拓創新、標新立異。對於傳統,我們應該保持尊重的態度,站在當時的時代環境去做出評價,更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有的人只看到老子之道的一面,就好比中國哲學家爲了具備這種狀態的實感而把自己關閉在暗室之中,閉眼不看經驗而一味沉思他們的“無”的概念,這的確是一個隨之而瓦解了他們的理解力,使所有思維自身都趨於終結的概念。

道家學派,講究辯論的同時,兼顧修身之道。謙謙君子,不是生而爲聖人,而是經過後天的打磨。沒有天生的聖人,那些賢人君子們之所以受人敬仰,都是後天“修”來的結果。與佛家不同的是,道家不需要那麼高深的修行,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稍加註意就可以輕鬆做到。聖人都能知道直接的無知,懂得自謙和永不停歇的學習。又云善下着爲王,不武不怒,不與人爭,內斂成就天道,且爲人需善良,做正直的人,“德”是修身養性的甘露。

我雖才疏學淺,但也能在這本書中汲取到精華,利用這些古人留下的大智慧去明確自己的道路,但一昧的去照搬照抄,也就與“道可道,非常道“的教誨相背離了。老子注重人的無爲思想,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涵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行無爲,有助於國度的穩定,但假如站在歷史開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爲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關於當代的青年人瞭解古代的無爲論應該以辯證的辦法,一分爲二的對待,“則其善 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爲思想用在爲人處事的觀念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我希望我能借這本書,增強己身,幫助他人,報效祖國。

《道德經》讀後感12

在我國兩千多年燦爛的文明發展過程中,百家爭鳴,各路思想爭相鬥豔,而其中以老莊爲主要代表的道家學派與儒、佛並立,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體系。這三個體系對中國古代甚至近代哲學.宗教,政治,思想等領域形成了極大的影響。先人的智慧發展到今天也被衍生到各個領域,同時也被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去解讀。而《道德經》作爲老莊思想的集中體現,老莊思想中“胸懷寬廣,無慾無求,寧靜致遠,博愛”的積極思想在現代生活中仍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說到胸懷寬廣,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是告訴人們應該擁有水一樣的品質。一是柔弱,這種柔弱不是指性格上的柔弱,而是像水一樣的柔中帶剛,不爲爭強好勝而煩惱。二是甘願身處卑微,這不是告訴人們要降低身份,而是告訴人們行事要低調,如呂蒙正所說“蛟龍未遇,潛身於魚蝦之中”要做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像水一樣,看似平靜卻蘊含強大的力量。三是告訴人們要“善利萬物而不爭”,告訴人們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自己,這實在是一種胸懷天下的博愛精神。

而老子同時很推崇另一種精神,即“無慾無求”,也許很多人在理解這句話的時候喜歡將他理解爲老子的一種消極思想。然而我們應當放下平時忙碌的心,靜靜的在午茶之後慢慢咀嚼這種思想的深刻內涵。老子說:“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爲學日益,爲道日損”即每天不斷的去學習,同時不斷的用“道”來修煉自己的內心,那麼我們的包容心就會越來越大,思維越來越清淨,做事更專一,全神貫注,這個境界老子叫“無爲”。老子說的“無爲”並不是“不爲”。“無爲”是我們的硬實力很強,但硬實力跟我們融在一塊,沒有妄想,沒有偏執,沒有條條框框束縛住我們的思想,這個境界是無爲境界。在無爲境界下,可以無不爲,辦到一般人辦不到的事情。

所以做一個安樂自在的人,主要是一種心態,是一種智慧和修養,謙沖淡泊,處下不爭。學問和知識也要平衡,不要只有知識沒有智慧,只有技術沒有良知,失去了道德判斷能力。如此看來,老子所謂的“不爲”思想更多的'是告訴人們要用道德和能力兩隻手去做事,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整個社會的集體成功。

老子的另一種廣爲人知的思想是“順其自然,從天道”。這其中的經典之句莫過於那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我們可以理解爲人們應當小法天地之理,而天地之理應該效法道,而所謂的道則是自然之規律。這是告訴人們,萬物皆有理,而人們作爲萬物之靈長,更應當遵守自然之規律,在這個充滿主觀思想的世界裏,這樣的思想難能可貴,但正是因爲正確所以可貴,正是因爲可貴所以人們應當去追求。當今世界的人們,不斷的誇大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積極的發揮改造自然的能動性,似乎忽略了自然的規律,而這最終的因果必報於己。人們在推動社會發展的時候應該順應自然規律,“聽天命,盡人事”而不斷的逆天行事,終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如全球變暖一樣。這種尊重自然法則,告訴人們順應自然的思想在今天的社會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老子同時還十分推崇“謙退”思想。老子認爲大道“爲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所以人也應該自謙。自謙的表現就是“不自大,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自謙是會受益的,這一點與孔子有相同之處,孔子也說“滿招損,謙受益”,所以不自大,反而能成其大,不自見反而能明,不自是反而能彰,不自伐反而有功,不自矜反而能長。謙的反面是驕,驕的表現是:自大,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而驕是會“自遺其咎”的:自大反而不能成其大,自見反而不能明,自是反而不能彰,自伐反而無功,自矜反而不能長。由於謙虛,所以不與人爭,“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只有不與人爭,才能使天下沒有人能爭過自己。不爭的人是是上善,“即“上善若水”的思想,這與他博愛思想是相聯繫的。而這裏的謙遜思想也成爲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思想之一。

而在解讀《道德經》時,我們也應當辯證的看待其思想。老子人生觀的要義是法自然,講道修道,並不只限於個人修身,其目的是由修身推之於治天下。但他忽視了人對自然的推動作用。一切都順應自然,因而帶有宿命論的消極成分,並由此提出了“絕聖棄智”“無爲而治”,回到“小國寡民”的原始社會的政治主張。這些思想具有極強的時代特點,而在當今社會這是我們在學習這部著作當中應該注意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社會生產高度發展,科學技術日益進步的時代,如果完全按照老子的政治主張來治理國家的話,無疑社會以及科學技術等等會停留在一個不高的水平上,這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們應該辨證的眼光來讀這本書或是古人的思想,辨證的吸收它們的思想成果,取其精華,去其糟蹋,進而深化我們的思想。

《道德經》讀後感13

說實話,在這裏對《道德經》發表一翻言論實在覺得資質不夠。對於這本流芳千年的聖人之偉作實不應當妄下評說。然當初選擇老子的這本書來寫讀後感是出於何種心情自己都不大清楚。可能覺得自己來完成這樣的事一點都不符合我本身會去做的事,便逆行其道而擇之。

在網站搜到了此書,讀着它韻文哲理詩體的字詞就與當初學某些文言文的感覺差不多,懵懵懂懂,讀久了便有些讀不下去了。還好有找到譯文,不然以我的文言水平便不堪承受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這是第一章。作爲開篇,老子便道出這道的玄妙,萬物的玄妙。予道並無定義。所謂無名乃萬物之始,有名乃萬物之生成演變的結果。有與無之間的玄妙難以說的清楚,卻是值得研究的一門大學科。因此,老子開始了他的不同尋常的道學之旅。

而這段旅程成就了老子如神一般的歷史地位。我甚至可以想象的到他在他孤獨而艱難的人生路上令人肅然起敬的日漸蹉跎的背影。他那麼執着的那麼勇敢的抱着他的理想他的追求奔走在那個動盪不堪的戰亂年代,他的背後生出橄欖,飛過白鴿。同時也見證了一段歷史的沉痛的心酸和錐心的期待。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書中很多關於無爲之思,治國之策。他的很多章節都能體現其渴望和平,安定的心願。也是當時世人的心願。

《道德經》有被世人分爲道經和德經兩部。人們常常把這個“道”解釋爲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卻沒有與“德”聯繫起來。所謂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聽起來就玄乎,橡是置身於神聖卻虛空的偌大殿堂卻摸不着頭腦。這樣讓人聽起來就有空間放大之感的大道之說常讓人產生一種盲目敬意卻不知所名何狀。若與其什物相關聯便是好思量了。在老子的道經部分其實概括起來就是講了修道的方法。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而德經則是告訴你修道應具備的世界觀,價值觀。晚輩自認爲仁義善信是其內容的關鍵概括

在此書中講的很多道理都有些橡佛教脫塵之說,有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調子。應該說這種相通性是必然存在的。因所謂聖人其思在凡人之上,總是站在塵世之外看世事的生離死別,善惡貧富,柴米油鹽,淫慾紛爭。這會是一種什麼感覺呢。大概是無奈的滄桑吧。也是屹世而孤獨着的。但也只是看着世俗感嘆,若是自身之度日定是淡薄名利,灑脫自在。他們永遠是物質貧乏內心充裕,抑或是清心寡慾。而如老子這般的聖人內心也充斥着憂患,因爲他們的善良,他們的大志,他們的無私。他們希望自己參透的這些事物能讓世人有所頓悟,讓仁義善信廣泛深入人心以求和平安定。這是在他們眼裏無休止的戰亂動盪讓他們內心燃氣的執念。《道德經》是老子這位聖人執念開出的花,給長期受世俗世界壓迫而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

老子的偉大還在於其對辯證法思想發展的貢獻。如“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其中就體現了相對論。強調了要遵循自然規律。

我在這不對每章做出什麼理解性的讀感了,還是之前說的我並無資格在此多做評論。我只是可以肯定的說《道德經》裏的思想確實深刻的影響着並一直影響着中國的人文。並在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中國人的民族情懷中根深蒂固。

然而幾千年的現實社會永遠沒有改變爭鬥、等級、貪慾等,所以長久的和平基本不存在。我想也就只有存在於小國寡民或是世外桃園那樣的意境之中了。

在現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來看看古人的樸素哲學事件及其有利的事。又快又好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等方針政策的提出都充斥着那些恆久不變的哲學意義。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語堂這樣說過。而我也逃不出這個事實。

《道德經》讀後感14

道家提出所謂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實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化合而生萬物”。這其中就涉及到了“道”的“有無結構”。何爲有無結構?我想這是中華文化中“兩分法”觀念的雛形,也是老子思想中極爲重要的一種思維方式。當然,這裏的“兩分法”不僅僅是“一分爲二”,也包含了“合二爲一”的思想。

有無結構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陰陽的對立統一。在被譽爲“中華第一圖”的太極圖之中,“陰”由黑色部分表示,代表“坤道”;“陽”由白色部分表示,代表“乾”道。而“陰”又可以代表虛無和柔弱,是一種趨於無限的能量;它的對立面“陽”則可以代表實在和剛強,是一種相對有限的能量。爲何我要說“陰”是一種趨於無限的能量,而“陽”是一種相對有限的能量呢?我們可以看看自己所處的宇宙:宇宙的大背景就是象徵着“陰”的黑色,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在宇宙的構成中,我們看不見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分別佔到26.8%和68.3%;而其他一切可觀測到的星系、恆星、行星和各種宇宙塵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物質”,在宇宙中僅僅佔4.9%的比例。我們知道“太極”這個實體是健運不息的,動則產生陽氣,動到一定程度就出現相對靜止,靜則產生陰氣,如此陰陽之氣互爲其根,運轉於無窮。

從太極圖“陰陽魚”的表現形式可以看出:陰中有陽且陽中有陰,陰陽二氣相互纏繞,似乎在圍繞一箇中心旋轉。我們可把“道”理解成一種“無”的狀態,一種“有”的能力。道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道的形態是無影無蹤的,但這並不妨礙道通過“陰陽交合”來生化萬物,“道”具有“無中生有”的巨大創造力。

如果說“有無結構”是在描述道的存在狀態及意義的話,那麼“正反結構”則側重於表述道的存在機理和運行規律。道的“正反結構”就是從道的“有無結構”中衍生出來的。《老子》第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這裏的“反”具有十分豐富的意義:相反,循環往復和物極必反。反從表面上看是相反,但“反”還可以理解爲“返” ,即循環往復,它是道的運行方式和軌跡:日出與日落的交替是一種循環,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更迭也是一種週期。大到宇宙天地,小至人類社會乃至社會中的每個個體,都在遵循着一種週期律:一切從零開始而後又復歸於原點,然後再開始新一輪的循環,似乎永遠不會停歇。故曰:“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那麼爲何說物極必反呢?古語云:“ 水滿則溢,日中則移,月圓則虧。” 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達到某個頂點後必然會有向低谷運行的趨勢,因爲若非這樣,就無法開始下一輪的循環。

我們中國人講求“中庸之道”也是出於這個原因,爲人處世要學會隱藏自己,逢人話不能說盡,要留三分;不能貪得無厭,要懂得見好就收;吃飯要吃七八分飽等等,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最後我來談一下“柔性意象” 。《道德經》中的柔性意象可以分爲三大類:女性崇拜、嬰兒崇拜和對水的讚美。老子認爲柔弱能戰勝剛強。現實生活中也的確如此:人的牙齒遠比舌頭堅硬,但我們只聽說過“老掉牙”的說法,卻從未聽說過“老掉舌頭”的說法。看來,柔軟的舌頭遠比堅硬的牙齒強大,歲月的流逝會讓牙齒脫落,但卻不能阻止舌頭與我們相伴終身。

老子曾說:“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認爲“曲則全”,即只有適時地讓步、妥協才能保全自己。人們常說“英雄難過美人關”,這其實就是柔弱勝剛強的表現。女性、嬰兒和水這三種象徵柔性的意象其實是互相關聯的:女性可以孕育嬰兒,而且構成女性和嬰兒的主要物質成分就是水。這不僅僅是一個巧合,我們知道,水是生命賴以生存的源泉,是組成複雜有機體的重要成分。一個星球上要想有生命存在,陽光、水和恰當的化學成分是必不可少三種要素:陽光爲生命提供能量源,恰當的化學元素構成有機體,而水則是化學反應和能量轉換的重要介質。可見,是水的存在促成了生命的存在。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水的柔性說明其具有女性品質;水是生命之源說明其具有母親品質;水的清澈純潔,不含雜質則說明它具備嬰兒品質。從我個人的生活體驗來看:一個堅強的男人在這三種人面前不必去裝好漢:一是在孕育他的'母親面前,他應是孝子;二是在爲他孕育下一代的妻子面前,他應該是疼愛妻子的好丈夫;三是在作爲他生命的延續的孩子面前,他應該是一個慈父。由此可見,陽剛的男性在母親、妻子及幼小的孩子這三類象徵着陰柔的人面前,都應該變得趨向於溫柔纔對,我想,這纔是真正的陰陽平衡之道,這纔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人倫教化。

最後我總結一下:道的結構主要是有無結構,即陰陽的對立統一,這是中華民族“陰陽對稱、剛柔調和、整體思維”的傳統思維模式的重要來源。隨後,在“道”的運行中,又表現出陰陽一體、相互轉化和循環往復的正反結構,而“道”在發揮自身作用的時候,還表現出一種謙卑、處下、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看似柔弱實則強大無比的柔性特質。我相信,蘊藏於黑白太極圖中的“陰陽之道”還會創造出更多偉大的奇蹟。

《道德經》讀後感15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爲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是一部蘊藏着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它撰文深遠微妙,詞句晦澀難懂,令人難以把握其精髓要旨。再加上古今譯本較多,譯本見仁見智,出入也較多,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沒有認真通讀《道德經》原文。但其作爲一部中國原始的哲學鉅著,其散發的光芒一直都在遠方閃耀,令我心神相儀已久,趁此徵文之際,硬着頭皮把《道德經》粗讀了幾遍,本着樸素辯證主義精神,取其精華,希望從中明白一些通達的人生智慧,用以自省、自勵、自我提高。但其涉及範圍太廣,此次只撿出其中幾句,來做爲對《道德經》讀後的一種自我梳理,遠未達到對整部鉅著的通篇研讀並感悟,希不要怡笑大方,對他人有誤導之嫌。

一、“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三十根車輻拱着一支車轂,正因爲中間是虛空的,所以車子才能運轉使用,揉和粘土做成器皿,正因爲中間是虛空的,所以器皿才得盛物使用,開鑿門窗,建造房舍,正因爲中間是虛空的,所以房舍才得居住使用。

心靈放空,才能容物。只有我們把自己的心靈放空,積欲放空,虛懷若谷,致虛極,守靜篤,把我們自己變成一隻空碗,纔可以往裏面盛飯。反映在工作中,不管處在什麼位置,什麼崗位,都要卸下以往背在身上的榮譽、經驗、學識等,從新開始,從頭再來,以一隻空碗的心態來迎接新的事物,該換位的換位,該納新的納新,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補充新鮮的血液,吸收新的滋養。輕裝上陣,我們才能跑得更快,清除雜念,我們才能看得更清,過去的榮譽只能代表過去,居里夫人就曾把獲得的諾貝爾獎牌給孩子們玩耍,別人很驚訝,問她是怎麼想的,她說獎牌只能代表過去,我現在已經歸零,一切得從新開始。

二、“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因爲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如果提早把易事、細事處理好,以後就不會發生難事、大事了。因此可以說,預先解決了易事,就等於解決了未來的難事,預先做了細事,就等於做了未來的大事。解決易事,做細事,是輕而易舉的';解決難事做大事是煞費周章的。因此不要忽略易事、細事。並且當視少爲多,把易事做爲難事來處理;視小爲大,把細事當做大事來做,做好易事、細事,這樣就不會再有難事、大事了。

辦事情要從客觀重要條件出發,一旦條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時也告誡我們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要從細微的地方下手。處理問題時,要是遇到細微的事物,萬不可掉以輕心,或許細微的纔是事物的關鍵所在。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是從小到大的。我們做事情必須有恆心,一點一滴地去完成,不然就會功虧一簣,半途而廢。

三、“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人們所從事的工作,經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也是最困難的時候)失敗的,在結束時也要和開始時那樣慎重處之,這樣就不會失敗了,即在最困難的時候,必須拿出開始時的決心和信心,千方百計地去克服困難,所謂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也就是“強行者有志”這種品質,就是符合“道”的,這種品質就能保證你成功。

“道,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獨自運行而不改變,周而復始地旋轉而不停止。說明道做事堅忍不拔,威武不屈,任何干擾和阻撓都無濟於事,它總是堅持不懈地行動下去。所以我們做事就要效法這種精神,要做正確的事,符合客觀規律的事。要做時就下定一個必勝的決心,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不屈服,不管別人說什麼,都不要受影響,專心致志,堅持到底,持之以恆,終會成功。

水,與物無爭,謙下自處,所以老子講,如果一個人的行爲能做到如水一樣,善於自處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養到像水一樣,善於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心善淵”;行爲修到像水一樣助長萬物的生命——“與善仁”;說話學到如潮水一樣準時有信——“言善信”;立身處世做到像水一樣持平正衡——“政善治”;擔當做事像水一樣調劑融和——“事善能”;把握時機能做到像水一樣及時而動,隨着動盪的趨勢而動盪,跟着靜止的狀況而安詳——“動善時”;再配合基本的原則,與物無爭,與世不爭,那就永遠沒有過失了。

“道可道,非常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

道是可以描述的,但描述出來的道常不是恆常的大道。真正的宇宙大道,很難用語言詳盡地描述表達清楚。我通過自己的一些讀書體會,形成這篇讀後感,但其原著深髓的精神必有折損,想必也必有誤讀,但願同仁們以此爲起點,持之以恆,“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早日趨近於《道德經》中描述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