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通用16篇)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通用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3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山居筆記的讀後感(通用1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通用16篇)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1

天冷了,寢室靜靜的,一本《山居筆記》靜靜的在桌上,我坐下輕輕的翻開這書,小時候的農村生活讓我對這“山居”二字產生莫名的好感。故而,我貪婪的吸取着這從秋雨中凝出的精華,每讀完一篇,便輕合上書,閉上眼睛,靜靜的思索其中的韻味。

不久,在書的二百五十八頁,我窺見一篇文章:遙遠的絕響。先生開篇便說:對於那個時代,那些人物,我一直不敢動筆。可,我又何嘗不是,對於那些在我腦海深處吟嘯過無數遍卻永遠鮮活如初的魏晉人物?學着先生,我在書桌前直了直腰,定了定神,然後逐字逐句的品味,繼而,他們的風情風姿風神風度在我腦海裏,涌現。

先生說,魏晉是亂世。可,亂世有佳人。

如阮籍,那個行至窮途,號啕大哭,悲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的男子。王勃說: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我說:非也,阮籍猖狂,書生意氣,男兒之哭,於此盡矣!先生寫道:有一位兵家女孩,才貌雙絕,卻未等出嫁便已亡故。阮籍不認識這女孩也不認識這家的任何人,聽到消息後趕去弔唁,在靈堂號啕大哭,痛訴哀悼之情。一股幾欲讓我熱淚盈眶的感動油然而生,他不在乎任何東西,只爲生命,只爲青春,只爲美好,只爲惋惜,哭得荒唐而高貴!阮籍不拘禮法,甚愛狂飲。鄰居家賣酒的女子漂亮,他常常去喝酒,喝醉了就躺人家腳下睡着了,而女子的丈夫也不責怪。他母親亡故時他正跟人家下棋,對報喪之人不聞不顧,硬是鐵青着臉跟人家分出勝負,然後叫來酒,狂飲數鬥後吐血數鬥,後又在母親靈堂上吐血不止,幾欲死去。此等至情至孝,何等可愛又何等可敬?

還有,還有那個甚至讓我不敢仰視的男子,他生得“龍章鳳姿,天質自然”,他的好友山濤形容他:叔夜之爲人也,巖巖若孤鬆之獨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將崩。對,他叫嵇康,字叔夜。他是曹操的嫡孫女婿,他寫過《太師箴》《釋私論》《養生論》等許多美妙詩歌,名聲在外卻熱衷於打鐵,而且不收錢。有人送他酒餚作爲酬謝他會高興的與之開懷痛飲,他視朋友如生命,最珍視的友情有時卻傷他最深。於是,取來撫過無數遍的琴,彈了一曲世人驚爲天籟的《廣陵散》,神祕的琴聲鋪天蓋地,繼而從容赴死,雍容大度,風姿天成。那個場面,那縷琴音,在我心裏久久的迴盪。

是的,對於那個時代的人物,如我一般的小女子只能偶爾仰視:怕看多了玷污他們的聖潔。魏晉人物,魏晉風度,豈是言語能盡的?

要問我從這絕響裏領悟到了什麼?是什麼呢?是對魏晉的蕩心神馳?是對風度的最新詮釋?是衷心歎服?是心靈昇華?我亦不知。

要問我從《山居筆記》裏學到什麼?是什麼呢?是對先生真情傾注的欣賞?是對山居生的傾心向往?是拍案叫絕?是五體投地?我亦不知。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2

讀餘秋雨的《山居筆記》有許多感觸:感於他對歷史文化的獨到見解;感於他對現代文化的責任感;更感於他文章裏所散發出的深情大度的光彩。

《山居筆記》這部書寫作歷時兩年有餘,餘秋雨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幾乎全身心地投入寫作。多年來他邊走邊想,邊想邊寫,在追求真理、熱愛文學方面,他是毫不吝嗇的。按照他的話說就是“全書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訪中華文明的第二階段記述”。

他還說,“寫作這本書的最大困難,不在言論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證之煩,而在於要把深澀嶙峋的思考粹煉得平易可感,把玄奧細微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羣,這等於用手掌碾碎石塊,用體溫焐化堅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費難言的艱辛,而艱辛的結果卻是不能讓人感受到艱辛。”我折服於他的這種治學嚴謹的作風,這種境界早已超越了文字本身。從《天涯故事》裏,我知道了“鹿回頭”,那“清澈而美麗,無奈而淒涼”的鹿的目光其實是那一雙雙閃耀着渴求生命光彩的眼睛,他們從遙遠的地方投過來,穿透了時空,一直走進我們的心靈。

如果不是天涯海角,不是絕壁死谷,不是生命被逼到了最後的邊界,那麼目光不可能這樣執著。從戰國開始,那些歷史的片段強烈地吸引着我,特別是餘先生談到的海南歷史中的女性現象:洗夫人、黃道婆帶來的整個中原大地的興旺繁榮;從這裏走出去的宋氏三姐妹,帶着海南強勁的浪潮,成爲女性的驕傲。女性文明派生並推動了家園文明,蘇東坡、李光他們是淚涔涔地來,卻在家園文明裏破涕爲笑;海瑞、邱浚他們雖然是氣昂昂地走,卻放不下這裏的家園文明,終究樂極生悲。

《十萬進士》是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餘先生將科舉以來的考場好好地嘲弄了一回,“一種巨大的不信任,橫亙在考場內外”,古代如此,當今亦如此。通過餘先生的這篇文章我才知道“槍手”一詞原來有其悠久的歷史。從“槍手”看智慧,從縱橫的歷史軌跡中,發現原來早在唐朝就有了極大的市場,沒想到有名的詩人溫庭筠竟然是一等作弊高手,而且是遠近聞名的。看來,面對考試,無論是怎樣的形勢和內容,古人和我們今人其實都存有誠惶誠恐的心境,這真的是一種無奈。“鼓譟不如沉默,息謗得於無言。”讀餘秋雨的文章,我終於有了這樣的感受。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3

暑假時間太多,可做的事太多,反而沒有靜下心來閱讀。

《山居筆記》按字面的解釋的話,便是居住山中時的筆記。那樣的話,我們應當摒除一切浮華與喧囂,面對曠古的寂靜,叩問心底的善,然後穿越時空,去追尋不朽。

餘秋雨書寫着從古至今,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事,彙總起來,無非就是這個冷暖交織的人間。

人間是如此,就看個人的心境了。有人寫詩寫道:“我在放飛一個名叫幸福的氣球。”有人卻寫:“秋天來了,我們在雁羣的翅影下,險些爲人間的寒冷落了淚。”餘秋雨活得很寧靜,很開明。有人活得很喧囂,也很絕望。但總歸是一個世界。

追溯百年前的時光,才發現,人生不過是一個循環。但依然有追求的價值,有快樂的價值。善不會變。文明和邪惡不會混淆。

進行一場和遠年的靈魂的對話。面對歷史,面對我們的人生。爲人性的複雜與純粹而落淚。然,我們不能回答誰是誰非,只能用生命去感知,去體驗。那樣微妙的感受,該怎樣用語言來表達?恐怕只有餘秋雨做得到吧。

書一頁一頁的翻下去,停止在最後一頁。合上書,聽到一聲遙遠的,渾厚並且蒼涼的嘆息。時間種種,無言以對,只能一聲嘆息。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4

“文化”二字,總給我們一種神聖感與莊嚴感,但是《山居筆記》中的每一篇文章帶給我的不只是對過去文化的崇敬,更擁有的是一種歸屬感。

蘇東坡!一位心懷遠志的人,欲在官場建功,但是現實總是不盡如人意,不幸經歷烏臺詩案,他只得帶着他的幻想與不滿謫居黃州。在那兒,他有了新的飛躍,他不再只以無奈與悲憤爲詞,而是將山與水融入他的傳世美文之中,成就了一代大文豪。在蘇東坡落難之時,小人落井下石,爲何?只因爲蘇東坡的名聲太過響亮,自身太過出色,那是小人對他的嫉妒。

一個個子虛烏有的罪名被編羅出來,一代受人敬仰的大師,不斷受到小人的摧殘。他的名聲給他帶去了“麻煩”,但也拉大了他在無數人心中的的形象,如此人物,他受獄卒尊敬,盡力照顧他的生活;友人不顧自身受牽連,上書皇帝希望能夠寬大;甚至連他政敵的弟弟也仗義執言。爲何,不是因爲他的行爲,而是他給人的精神享受,是文化的力量。我們仰望他的成就,也敬重他的生活態度。貶入黃州之後,他的態度遍已然不同,反省自己過去,不再追求功名於官場,不再鋒芒畢露,不再怨恨世界無情。他變得淡然了,心境也變得開闊了,這場災難,使得他有如鳳凰涅槃一般。他寄情于山水,用自己手中的筆桿給我們留下美好的精神財富。在我開來,與其說是烏臺詩案斷絕了他的政治之路,倒不如說爲他開闢了一條文化之路,通向文學的頂峯,取得了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書中,給我感受的不再只是幾首詩詞,更是他的人生態度。不再受名利的束縛,只爲獲得心靈的自由、精神的享受。他是歷史中的一位文人,是一羣人的縮影,他們是長久的歷史中如他一樣的文人志士,只得長嘆。十萬進士,在中國史上佔據着重要的地位。

透過字裏行間,可以看到寒窗之中,燭光之下苦讀的少年人;揭榜之時,名落孫山黯然而歸的壯年人;還有那些身體老朽,卻幸運登榜的暮年人。科舉的確是個好篩子,但就如書中所說“顛簸得太狠太久,把一切上篩的種子全給顛蔫了,顫壞了。我們不在以單一的角度看待科舉,它選拔了人才,但也形成了各種不良態勢,青春年華便在這書中流逝。每一個朝代都是由這些文人學士所支撐起的,他們是組成中華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切莫小視這些人,歷史的長河便由他們組成;切莫批判僵化的科舉,也唯有科舉才能促進人們的思考,文化的發展。

在這本書看到的不在是對一種形態的褒貶。而是對文化的崇敬,思索與歸屬。“文化”兩字似乎是如此簡單,但其中蘊藏的是滄桑與莊嚴。在書中看到的不只是文化給我們歷史事件的特殊詮釋,而是是我們感到了文化所包含的精神世界,每篇文章代表的不是一個人的思想,而是一羣人對一個時代的態度。

五千多年的文化承載着無數人的思考,與對歷史的態度,書並未直接告訴我們,但可以看到對自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對未來的展望。有許多事件註定無法經歷,也無從感受,但是通過書,可以瞭解歷史,感受文化。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5

最近讀了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書中以《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以《歷史的暗角》結束。《一個王朝的背影》講述了人們對清代有一種複雜情感阻隔,《歷史的暗角》主要闡述了什麼是小人,小人是一種很難定位和把握的存在,約略能說的只是,這個“小”,

既不是指年齡,也不是指地位,小人與小人物是兩碼事。

餘秋雨先生用親身遊歷,切身體驗,爲我們探訪了中華文明,他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址和文化現場,然後把驚訝、悲痛、遺憾、感動告訴我們,每一段文字,每一段過往都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餘秋雨先生領着我們在一處處山水間瀏覽着歲月的痕跡,在一座座古剎前回味着歷史的興衰,他帶着我們更深刻的去品讀中國那滄桑的歷史。他悲痛地遙望着一個王朝的背影,告訴我們清代的榮辱興衰,從一個避暑山莊讀出了清代幾代君王的雄才偉略或昏庸無道,興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遙望着一個脆弱的都城,訴說着文明與野蠻,昔日與未來。他又滿懷崇敬的講述着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偉岸與冤屈,瀟灑與悽楚。

《山居筆記》是當代作家餘秋雨先生的一部散文集。作者用一種創新的手法,以散文的創作方式,講述了大量的歷史、文化知識。其內容以文化爲主,涉及地理、軍事、教育、政治、交通、園林建築等多個方面,並對此做出一定的闡述以及總結了獨特的觀點。

對於現在一般的大多數人來說,緊湊的城市生活使得我們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設身處地的瞭解太多的歷史、文化知識;更不用說,可以親身感受千姿百態的人文、地理風貌,從而達到提高自我修養的目的。而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打開《山居筆記》就好像打開了一幅畫卷一樣。優美的自然、人文景觀中不時點綴穿越時空而來的翩翩古人。一股濃郁的古老文化氣息鋪天蓋地而來,卻又不會讓人感覺到絲毫地壓抑。厚重卻又奇蹟般地讓人在不知不覺中爲其感染。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6

餘秋雨先生的這部書從《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以《歷史的暗角》結束,這本書是在20xx年1月出版的,他在這本新版的自序中說他寫這本書歷時兩年有餘(從92年————94年),而且犧牲是相當大的,他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十分純粹地幾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僅僅十一篇文章卻耗費了兩年多的時間。這,並不是他的寫作效率低,而是那有股堅韌的探求精神,正是他的那種認真態度和永無止境的追求讓人心悅誠服。

多年來他通過邊走邊想,有機地將寫作與考察結合在了一起,很多寫到的地方,他是一次又一次的拜訪求證。曾經就爲了覈對海南島某古蹟的一副對聯上面的兩個字,在幾度函詢都得不到準確回答後,只得親自再次去海南,很多時候,他就是這樣不得不一去再去,在追求真理和對文學的無比熱愛方面,他是毫不吝嗇的.,不管時間還是金錢。對他的文章,他真正做到了“得失寸心知”,是不會在乎他的經濟和得失的。按照餘先生的話說:“全書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訪中華文明的第二階段記述”。他還說:“寫作這本書的最大困難,不在言論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證之煩,而在於要把深澀嶙峋的思考粹煉得平易可感,把玄奧細微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羣,這等於用手掌碾碎石塊,用體溫焐化堅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費難言的艱辛,而艱辛的結果卻是不能讓人感受到艱辛。”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7

以往我讀書多是爲了娛樂,所以更喜歡故事類的書籍。在讀了餘秋雨的《山居筆記》後,我發現原來散文可以“在古代廢礦中拾揀至今仍有熱量的礦渣”,可以表述想不通的苦悶,可以展現一個文化人的文化解讀。讀散文更像是與一位智者的對話,既長見識,又有一種思想和精神上的成長。有些語句百讀不厭,讀後回味無窮,有參禪悟道之感。

《山居筆記》以《一個王朝的背影》始,以《歷史的暗角》終,一大一小,一明一暗,出乎意料。爲了世紀性的告別和展望,作者在關注一系列重大社會命題的同時,順便把目光注意一下特殊的存在。原本作者認爲“有誰真正會把文人的嘮叨當一回事呢?”然而他的文章卻引起巨大反響,證明他在古代廢礦中拾揀至今仍有熱量的礦渣是對的。儘管有人批評,他的文章還是默默地征服了更多的人。這位學院派學者能被世俗接受,主動辭去官職又參與各種文化策劃,不標新立異又受人關注,還在海外產生巨大影響,怎能不引起別有用心的人的妒忌?他卻主張大力消解文化界的無謂紛爭,省出精力去與世界上大量違揹人性人道、侵害人民利益、玷污人類尊嚴、阻擋文明事業的惡人惡事戰鬥。擁有如此人格、如此胸懷的人,他的文章怎能不受歡迎?

我是東北人,卻不瞭解這片“流放者的土地”,這座渤海國的“脆弱的都城”,實在愧對創造了它們的先人。黑龍江省寧安縣,清代被稱之爲“寧古塔”。此前我常常吃到寧安又大又甜的西瓜,卻從來不知道那些南方的流放者在這裏經歷了什麼,留下了什麼。他們中的文士面對苦難的種種表現使我感受到了精神世界的強大作用力。正如作者所說:“今天東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講義氣,一定與流放者們的精神遺留有深刻關聯。”在遙遠的古代這兒曾屹立過一座與唐朝首府長安的格局和氣派一樣的都城,卻被遊牧民族所滅,只留下一片廢墟。其中蘊含着城市與農村的矛盾。作者將城市文明與農業文明的搏鬥揭示出來,引發了我們的深思。一片土地、一座城市的歷史,給了我們什麼樣的警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正確對待文化遺留,衍生出高貴的文化品格,由文章、由作者,我意識到了這一點。

“一路上我在想,區區如我,畢生所能做的,至多也是一枚帶有某種文明光澤的碎片罷了,沒有資格躋身某個遺址等待挖掘,沒有資格裝點某種碑亭承受供奉,只是在與蒙味與野蠻的搏鬥中碎得於心無愧。”作者的目標很明確,爲實現這一目標思考、實踐。“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都需要好好規劃。人生太短,一時一刻都不容浪費。作者肩負的是弘揚文化的偉大使命,這與我們的職業追求不謀而合。《山居筆記》是從歷史中捕捉讓靈魂顫動的朦朧亮點。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與我們如今在學生中倡導學習、接受傳統文化的方向是一致的。身爲教師,如果連我都對流傳千年的歷史文化一知半解,又怎能期望學生成爲合格的文化接班人。多讀如《山居筆記》這樣紮根歷史,傳遞文明,揭示真理的書籍,將使我們的教學底蘊豐厚,用世代相傳的優秀文化品格去感染、影響學生,滋養出永不凋謝的文明花朵。

受自身素質所限,《山居筆記》中有很多語句我不能領會作者所表達的意思,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與文本的精神交流。作者提到感覺極好的文章少讀,就是要細細體會,反覆咀嚼,不容自我干擾。如看電影一樣,遇上一部好片,看完後絕對不會緊接着看另外一部,貪心不得。古人有云:“學便是讀,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意。”這本書我會仔細品味,用心揣摩,直到在作者所探討的精神層面,產生自己的充分的認知與覺醒。我要做書本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8

“老去悲長劍,胡爲獨遠征?半生戎馬換,片語玉關行。!“念着書中丁澎的詩句,我不知道,自己需要懷着怎樣的心情繼續去閱讀。

在流放者的這片雜草不勝的東北土地上,餘秋雨踏上了他的旅程。蒼涼、浩茫。我想對清朝稍有了解的人們,多少總會聯想到判決書上的流放寧古塔!

小時候便學過宋代詩人的那首詩:“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一座繁華的都城突然小時的無影無蹤,這樣的事情不僅會引起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的濃厚興趣,而且對於不管相隔多少年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永遠是一個巨大的懸念。西方古老、輝煌的龐貝古城、柬埔寨吳哥窟的殞落地,千年之謎的古城門消失在世界,但寧古塔的不遠——渤海國,卻應徵前面詩句中的訴說。消失,是在無數百姓的淚水、心酸中漸消的。

嗅着這本書的文字,是國家盛衰的哀怨,是流放無可奈何的淚水,給我留下了深深地印痕。

唯美、華麗的辭藻,質樸的語言直至清代那些不願張揚的歷史暗角,也給我亮起了一面鏡子:對於政治工業和文化情節的互相探視;對於文化的流放、靈魂的毀滅與復甦;對於商業文明與中華文化的狹路相逢;對於千年科舉留給社會歷史的功績和留給羣體和人格和禍害。太多的對於讓我深深的體味到清朝那些事兒,那些人,那些痕跡。

面對康乾省市的清代皇帝,我更理性的看待他的功與過。但《山居筆記》並滅有批判他的過,到底有多糟糕,辯證的評價,理性的評論,讓我深深地吸引其中。

我對與《山居筆記》中”天涯故事““十萬進士”。一遍又一邊地讀者這段美麗的創說。“那清澈而美麗,無奈而淒涼”的鹿的目光和對閃耀着渴求生命光彩的眼鏡,這種震撼讓我頓悟生命的意義,如果不是天涯海角,不是絕望死谷,不是生命被逼到了最後的境界,那麼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場景就不會那麼深刻。

縱觀海南,從戰國到當今,那些歷史片段深深吸引着我,在餘秋雨筆下的文字,以一個非歷史學家的眼光,讓我讀懂了厚重歷史的光影,讓我最在黑暗摸索不見的靈魂重塑,我尋找着,摸索着,剎時,故事的結尾讓我徘徊,我久久深埋其中。

《一個王朝的背影》,擺在眼前,讓我看到的是這個王朝創造過許多文明,他細數清初皇帝的功績包裹他們奮鬥以及治理國家的高明手段,當然,也有它的衰落,原來象徵康熙功績與驕傲的避暑山莊後咯哎竟成了鹹都的避難所。是一個朝代的悲哀還是一個民族?除了嘆息與通信,又該如何面對一種老去的輝煌?

給我,也給人們留下了深深地思考。

中國文化史上一直是個奇怪的現象,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被他們所處的年代想包容。每個年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字獄。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特點。於是《流放者的土地》《蘇東坡東圍》中寂寞與孤獨更多的是悲哀。由此也讓我們接觸到了許多歷史暗角的小人。

看着這些,我不禁關注他們,痛心與漫漫無際的孤獨,並觸摸到中國歷史文化中不願張揚的暗角。而蘇東坡,正是由於過於出色而被圍攻。貧瘠愚昧的土地上,蘇東坡,這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示衆,而我們呢?“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把諸多文化大師捆壓在被告席,”“小人順手把手繩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變得黑暗。”而這些令人心痛的歷史也成就了不少驚世作品,一切始於苦難亦止於苦難。

我在書中,在遙遠的歷史,狹路相逢並擦肩而過,無論一個王朝,一個都城,一羣文人亦或是一個流放者,都在我心中,用震撼來形容。

餘秋雨的文字,使我在眺望歷史的時候不再僅僅侷限於過去單薄的理解。望着自己祖國的歷史。觸摸她的喜悅,她的悲涼,她的過去,我不禁讓心靈悄悄融化在文字的世界。

也許當鉛華褪去時,當繁塵落定時,我的心靈與她的故事靠的最近,看盡歷史喧囂,不禁又想起餘秋雨先生的那句話:“堂皇轉眼凋零,喧囂之是短暫的別。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9

這些日子突然莫名其妙地覺得心浮氣躁,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中度過的。百無聊賴之際便隨手翻閱了書桌上一本餘秋雨的《山居筆記》,姑且不說是想從書中尋找些許心靈上的慰藉,但至少可以當作是來消遣無聊的一種方式吧!

我想我一直以來都不是那種善於讀書的人吧,總覺得自己既缺乏潛心鑑賞的定性,又沒有那種體味美感的修爲。想想以前看書,多半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覽而過,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圇吞棗式的劣根性——棗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卻依舊索然無味。因此,每次要寫諸如讀後感之類的文字時,便難免有些捉襟見肘的窘迫感。

但這次看完《山居筆記》之後,倒是自認爲感覺有些奇怪,因爲我竟然從那些揮灑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許的味道。確切地說應該是透過字裏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或許這就是通常說的所謂心靈上的共鳴吧!

應該說全書沒有詩歌那樣唯美華麗的辭藻,也少了雜文那般犀利精闢的筆鋒,但正是由於這樣一種擯棄了浮華的隨性,給了人一種心靈深處的親切感——自然流露出來的文字往往能帶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作爲自述性筆記,初讀起來似乎有些凌亂瑣碎,但通讀全書,卻不難發現作者構思之精妙:那就是從平淡的話題中以小見大,通過質樸的語言風格直指社會現實,從而使得文章中所觸及到的問題與中國當前的現實遙相呼應——輕快中不乏沉重,從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個社會現實的剖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無形中引發並啓迪人們的深思,從而點明瞭人類應該回歸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題。

可能我對這些文字的理解很膚淺,而對作者文學心理的解讀也只是停留在很淺薄的層面上,但在某種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吧。的確,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裏,我們多數人都熱衷於名與利的追逐,醉心於粗淺的感官上的享受,卻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關注去體味的東西。我們每天麻木地跟着緊張的社會節奏而躁動,卻在躁動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失去了自我,我們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爲珍貴的美麗,卻始終守不住一顆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個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覺到了疲憊……

還是看看作者在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時所持的心態吧———即使喧囂聲中夾雜進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遠處飄忽,煙雨渺渺。

或許從中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心靈找到一絲的寧靜。當鉛華褪盡,我們帶着蒼茫的心態回首走過的路,能夠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訴自己———我曾經也是那麼充實過的!這其實就是給我們的心靈一個最完滿的交代。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10

近日,讀了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有許多感觸:感於餘先生對歷史文化的獨到見解;感於餘先生對現代文化的責任感;更感於他的文章裏所散發出的深情、大度的光彩。

一座繁華的城都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不僅會引起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濃厚興趣,而且對普通老百姓也永遠是一個巨大的懸念。一千九百多年前的龐貝古城突然湮沒;更古老、更輝煌的都城—雅典消失的不明不白;柬蒲寨吳哥窟的殞落也是一個千年之謎……時間過濾了一切,我們無法再找回答案。黑龍江省寧安即清代著名的流放地寧古塔,一圈巨大的城牆牆根讓人無法想象在遙遠的古代在這裏屹立過一座什麼樣的都城。現在的它只剩下一道泥土砌成的的基座,但曾經的它可是渤海國百城之首,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東北亞地區的重要貿易樞紐!如今的城裏保存最完好的只是一口“八寶琉璃井”,它回憶着幾千年來周圍發生的一切,波光一閃,就像是一隻看得太多而終於看倦了的冷眼。都城的西部和北部竟還密密地排列着五座跨江大橋橋墩的遺址。如此繁華的城市、如此繁榮的一派景象,是什麼使它消失地如此徹底?華夏大地在數千年間出現過多少星羅棋佈的城市,能保持長久生命的又有幾座。比之於山川湖泊、廣漠荒原,城市是非常脆弱的。中國,一個以農興國的文明古國,農民顯然佔據了重要地位。

在農民眼中,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而擁有的財富的人則是大抵不義之人,又因爲統治者的長期欺壓,農民起義軍一次次攻陷城池,需要把自己直接生產的財富搶回來。城市本身的不健全,加上城裏鄉人的“客居”感和遼闊的農村對它的心理對抗,便顯得更沒有自信。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城市匯聚了一切,經濟、政治、軍事、文明、物資,所有的一切。它是一種無形情緒的集中,一種文化的定形,它的高度文明與繁華激起了他人對它的佔有慾。歷史,曾在這塊荒涼的土地上做過一個城市的夢。夢很快就碎了,醒來一片荒涼。隨着時間的改變一切都在改變……如今的華夏大地上呈現出另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數不盡的新城拔地而起,交通網絡構建迅速,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浮華的背後,卻同樣牽繫着無數的情仇困苦。我熱愛城市,當然也包含着對它的邪惡的承認。城市的邪惡是一種經過集中、加溫、發酵,然後又進行了一番裝扮的,它終究控制了全局、籠罩街市,街市間頑強地鋪展着最尋常的生活。商場的黑暗、階級鬥爭的激烈、街頭的騙子、犯罪團伙的橫行,我們看的太多太多。有些時候真想離開城市,回到大自然。拋開這早已看倦的城市,會覺得似乎得到了全然解脫。熱愛自然,卻不能長久隱居山林。

作爲一個現代人,渴望生命散發出的蓬勃熱量。幾步之外就是世俗人性的廣闊綠洲。每天都這麼走,走過邪惡,走向人性,走向人類的擁擠和大熱鬧。相信大家協起手來,洗去心靈的污點,用一顆顆純潔的心,共同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讓城市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11

山居筆記是繼《文化苦旅》之後我所讀餘秋雨先生的第二部文集。因爲真實喜歡所以看,因爲炒作的厲害所以急着看,因爲它的人文氣息不可不看。

餘秋雨先生的這部書從《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以《歷史的暗角》結束,這本書是在20xx年1月出版的,他在這本新版的自序中說他寫這本書歷時兩年有餘,而且犧牲是相當大的,他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十分純粹地幾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僅僅十一篇文章卻耗費了兩年多的時間。這,並不是他的寫作效率低,而是那有股堅韌的探求精神,正是他的那種認真態度和永無止境的追求讓人心悅誠服。多年來他通過邊走邊想,有機地將寫作與考察結合在了一起,很多寫到的地方,他是一次又一次的拜訪求證。曾經就爲了覈對海南島某古蹟的一副對聯上面的兩個字,在幾度函詢都得不到準確回答後,只得親自再次去海南,很多時候,他就是這樣不得不一去再去,在追求真理和對文學的無比熱愛方面,他是毫不吝嗇的,不管時間還是金錢。對他的文章,他真正做到了“得失寸心知”,是不會在乎他的經濟和得失的。

按照餘先生的話說:“全書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訪中華文明的第二階段記述”。他還說:“寫作這本書的最大困難,不在言論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證之煩,而在於要把深澀嶙峋的思考粹煉得平易可感,把玄奧細微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羣,這等於用手掌碾碎石塊,用體溫焐化堅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費難言的艱辛,而艱辛的結果卻是不能讓人感受到艱辛。”我被他的這種治學精神和嚴謹的求實作風以及認真的求學態度所折服,我深深地被他的文字和精神打動了。這種境界早已超越了文字本身,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穿梭,在東西南北的古老土地上走過。餘先生的文章帶給我們的都是精彩紛呈的人文、地理、歷史、故事,上下求索,展示出人類人文歷史的絢麗詩篇,給我們掀開了精神的家園、文化的糧倉。其中,我最喜歡《天涯故事》和《十萬進士》這兩篇。

從《天涯故事》裏,我終於知道了尋求已久的“鹿回頭”,一解我長期的牽掛。我一遍又一遍地讀着這段美麗動人的傳說,那“清澈而美麗,無奈而淒涼”的鹿的目光和那對閃耀着渴求生命光彩的眼睛,它們從遙遠的地方投過來,穿透了時空,一直走進了我們的心裏,這種震撼力是無疑置否的。每當身臨絕境,總會產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美麗與快感,以及頓悟生命的意義,如果不是天涯海角,不是絕壁死谷,不是生命被逼到了最後的邊界,那麼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不會有這麼深刻的場景。

縱觀海南,從戰國到當今,那些歷史的片段強烈地吸引着我,特別是先生談到的海南歷史中的女性文明。洗夫人、黃道婆帶來的整個中原大地的興旺繁榮,還有從這裏走出去的宋氏三姐妹,都帶着海南強勁的浪潮,是我們女性的驕傲。

女性文明派生並推動了家園文明。蘇東坡、李光他們是淚涔涔地來,卻在家園文明裏破涕爲笑;海瑞、邱浚他們雖然是氣昂昂地走,卻也放不下這裏的家園文明,終究樂極生悲。

通過餘先生的筆,經過大腦細胞的溶解、過濾的排列組合,於是一個以非歷史學家的思緒和眼光,讓我們最廣大的讀者讀懂了海南,讓我們尋找到了海南的靈魂所在。海南已經成爲我的一種嚮往和追求,閉上眼睛,一陣啪嗒因熟透而掉下來的椰子聲敲打着我的心,更加勾起了我對椰汁的佔有慾望。我飄身過去摸摸這個,搖搖那個,完全沉浸在了這片驚喜之中。

看完這個故事,我陷入了久久的品味中,將自己的頭深深地埋在書頁中,彷彿嗅到了椰子的香味和濃濃南國的水果大拼盤,貪婪吮吸着。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12

跟隨着餘秋雨的腳步,我慨嘆着康熙皇帝苦心孤詣修築的“長城”——避暑山莊頹敗的無奈,領略着萬千被流放到寧古塔的文人騷客的至真性情,欣賞着才華橫溢的東坡貶謫後的成熟。神遊之際,也約略聽到那廣陵散的絕響……

生於亂世,貌似潘安,才高子建,志行高潔,這便是嵇康。他才高八斗,卻寧爲一鐵匠,不做朝堂臣。他寧願與好友醉心田園,也不願對高官(鍾會)奉承。世界應入他杯中之清酒,無塵渣毫粒,無腐臭之氣。一紙《與山巨源結絕交書》阻斷了後路,更成就了千古敬仰的美名。在廣陵散的絕響之中,嵇康慷慨赴死。這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英雄逝去的惋惜,而是慶幸嵇康如同屈原那般壯烈,終於於擺脫了那個污濁的俗世,,悲哉,風雨一生!痛哉,多情一生!壯哉,九死未悔的一生!

埃內最富,海內最富,是的,這就是曾經的山西。實在不得不讚美山西人的勤勞勇敢,遠見卓識,他們的商鋪,遍佈全國,鹽業等重要行業被他們壟斷。更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是他們的朋友義氣,如果一家商鋪欠了另一家的錢,實在還不起,只需到債主那裏,磕幾個頭,兩人哈哈一笑,一筆勾銷。這是怎樣真摯的情感啊!試問,如果當今社會商鋪之間也能像山西商人那樣,還會有那麼多的惡性競爭嗎?

十萬進士主要剖析了科舉制。誠然,科舉制是一把雙刃劍。早期,他爲我們培育出了王安石,朱熹,文天祥等一批仁人志士,使得寒門學子十年寒窗苦得以施展抱負,擴大了官吏的人才來源。然而,後期明清的八股取士,文字獄卻讓人嘆惋,科舉制怎麼使人成了書呆子,不爲求學,只爲做官。

不知不覺來到了餘秋雨的故鄉——餘姚,讀到“養命醫院”竟是”陽明醫院”不禁噗嗤一笑,上林湖的瓷片讓我着迷,也漸漸感受到作者漂泊天涯的落寞……

我明白自己淺薄的學識尚不足以理解文中奧祕,但也會爲自己讀懂的隻言片語而雀躍。也許看看那千年庭院,聽聽那琅琅書聲,踏上那一方神祕的土地,也是趣味無窮的吧!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13

山居筆記是本關於歷史、文化、地理、美術的書。跟隨着餘秋雨思緒的腳步,他在山居中對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省思,以一種閒散的方式將它用筆記錄下來。他彷彿對中國文化做出一次批判;將現實與歷史結合,用文字去剖析一個王朝的興衰,記錄着東北土地上的流放,站在走過歷史的這塊土地上,吟着蘇東坡的《赤壁賦》、《念奴嬌》,隱約聽到廣陵散已經響起……

當我一走進,那已斑駁的碑文向我傾訴整個王朝的興衰,已無昔日《木蘭圍場》的風光,臥倒在這的只剩整座山林。這時我彷彿看見一個老人逐漸被歷史的洪溝吞沒,沒有什麼怨嘆,只留下一座承德山莊。凝視這已走進歷史的歷史,我內心一股無法言喻的悵然,悄悄化作淚從眼角溢了出來。感傷這段歷史的所摻雜的苦澀和淒涼,也感傷用生命來奠祭這段歷史的文人。走向流放者的土地心中又是一種不同的悸動,在地理課本上讀到的它,是那麼樣的展現因工業,而發達的生命力;是那麼樣的展現因農業發達而擁有的豐饒,怎麼也無法聯想起它曾揹負着流放者那份在心裏的高貴和不屈,孕育過流放的下一代。北大荒已不再是北大荒:流放者也已不是流放者,時間的遞嬗。將這段過往帶走,但流放者的精神及其意志帶不走,因爲它已生根,而那脆弱的都城,雖已化作塵土,但那曾經的繁華,已被接承。在十萬進士這一篇裏也使我感觸不少,因爲一個神聖的科舉制度,居然可以讓人搞到一片黑暗,原來是一個爭取人才來做官,變到一個大家都變成封閉的讀書人,只知道在那一些《四書》《五經》裏面打,而不知道要去讀一些實用的書,到頭來,我的中國傳統的科舉制度就只是培養出一些只知道反口仁義道德而骨子卻跟一個三歲小孩一樣(什麼都不知,什麼都不會),有的還更可惡的是靠關係就可以做官而不是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到的,還有包庇這些人的人也很可惡,如文中李實對權德輿說:「你可以照我排的名次一一錄取,否則,你就會貶到外地,到那是後悔莫及!」還好這一次李實沒有成功,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但是並不是每一次都是那麼幸運的逃過的……

我清楚的瞭解現在的我要去思索那五千年的文化,只能望洋興嘆,即使耗費一生去探索,也只有徒勞無功。也許去看看那千年書院,感嘆那已不再有的朗朗書聲;也許去走走那曾有許多商行的山西,體會那曾有的繁榮;也許揹着行囊走向那未知的土地,才能感受那文化的衝擊……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14

先前我並不曾聽聞餘秋雨這位在當今文壇中頗有地位的作家,接觸他的文章是一次機緣巧合。一個同學向一向對歷史有着濃厚興趣的我推薦了《千年一嘆》。我雖然在文學上的造詣不深,但是我知道他的散文絕對是能讓我產生共鳴,書中的一字一句對我都是強烈的震撼。這本書絕對是真實的感受,經過整整一年拔山涉水,躬行踐履,他走過了充裕着異域風情的埃及,希臘,土耳其,穿過了戰亂連年的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他在尼泊爾欣賞着常年冰封的喜馬拉雅山在晚霞的映射下透顯出的雄威。感受着一個文明從興盛到衰敗。按理說一箇中國人應該從瞭解自己的家鄉開始,從而瞭解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可是我認爲餘秋雨他從中國出發,最後又回到中國,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不僅是對一種文明的認識,更多的是在與本土文化做比較,這樣也使隨後所寫的《山居筆記》就有其一定的客觀性,是對我們文化的一次較爲正確的評價。而不是一再的強調我們擁有着上下5000年的歷史,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國。

畢竟我們的文化也曾經遭遇過“焚書坑儒”、也曾掀起過令人髮指的“文字獄”,不論是以前的文人墨客還是現在的知識分子,我想誰都不願意用八股文來禁錮自己的思想。我們並不希望“獨尊儒術”,哪怕是孔聖人也不願意這樣,否則怎會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之說。我們希望的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盛況,在這世紀交接的時刻,是不是應該回頭看看前人所留下的那一句一筆一張一本。作爲前車之鑑,給後人留下的又豈止是精神財富,對一種文化的反思,恰恰能創造出另一種更適合現代的文化模式。起初我並不能讀懂餘秋雨的散文,因爲他的思想內涵還不能讓我這個小孩所理解,但是我就是覺得他的話有道理,是他真實的體驗和感受,他通過他的筆,通過從他筆尖劃過的字,把這種感受真真切切地傳達給了他的讀者。我很感謝他,是他使我這個年幼的“學者”學習到了文明的內在,一種文明常常是由一羣意識朦朧的人創造出的,而它的發展可能是經過幾個或是幾十個甚至更多的人慢慢地從遠古文明衍變,推敲,再由幾個在某幾方面有着極其重要貢獻的人將他推上顛峯。而文明的衰敗往往是毀在戰爭中,我們不需要討論爲什麼而戰爭,但是確實是戰爭加快了文明頹敗的速度。更或者就只是這種文明不在適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總是會有一些人走出來,推翻它。那些保守守舊的人不願改變他們現在的生活方式,那些激進的人卻試圖改變現狀。於是乎,在激烈的爭論過後,無論贏得勝利的是哪一方,對這種文明的摧毀是必然存在的,有時候往往一條極小的裂縫就會導致一座大廈的坍塌。一種文明也是一樣脆弱。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武將也許可以以武力解決一些爭端,但是這一文明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它的精神本質和思想。魯迅先生當初棄醫從文,也是想能從精神上診治那些精神麻木、空虛的人。文人能留下讓人精神振奮的作品,但是許多文人不論是在生前還是在死後都生活艱難,這是文人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有這樣一句話“吃飯是爲了活着,但活着不是爲了吃飯”。可是又有多少文人能擺脫生活的負擔呢?他們有着足夠的精神食糧,卻不能填飽自己的肚子。這使他們不得不面對現實。那些只能作爲他們豐富自己,感染他人的理想而存在。餘秋雨在他的書中寫到“越是熱鬧的東西越是脆弱,這是中國老莊哲學早就闡述過的,然而都市的熱鬧去是人性的匯聚,人性匯聚到如此密集的程度還依然脆弱,這不能不說是人類的一大悲劇”。

我喜歡餘秋雨對文明的闡述,也喜歡他的散文,喜歡他寫散文的形式,個人的感受和思想很自然地融入他的文章中。他在小引中提到散文的本性。以前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散文的特點就是形散神聚,而從他的文章中我才知道“詩”和“藝”纔是散文的“正本形態”。有些批評者也許會輕巧地說:只要隨手翻翻哪本書,就可避免這種常識錯誤。其實在散文中即便說自己不太喜歡楊萬里的詩、王羲之的字、歐陽修的文章也是允許的,這正是散文寫作的自由之處。如果每個細節都寫得準確無誤,“那就只能寫論文了”。我有時覺得他的文章也有幽默之處,不是如此嚴肅。也許他在寫這些時,有的只是無奈,但是我感到的是他對那些並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文章或是不能體會散文真正內涵的人的惋惜。我不能說那些人是無知的,但他們卻過於苛刻,他們不是在欣賞散文,不是在感受散文,而是一味地追究散文中常識性問題,那是他們的可悲之處,也是可笑之處。他們放棄了文章的精髓,甚至可以說放棄了心靈中人類共有的東西。真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我現在還不能說自己已經讀懂了餘秋雨,但是我確實是感受到了從他文章中所體現出來的思想,是公正的、是客觀的、是真正寫出了人們的內心感受,但文章是他寫出來的,而不是我們,思想精神是他感受到的,卻得到了許多讀者的贊同。我喜歡他的文章,他的思想。我可以坐在沙發上,一邊慢慢咀嚼他的文章,一邊喝着咖啡,和他的文章一起歡笑、一起悲哀、一起憂慮。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15

讀完一部不算很厚的《山居筆記》,只覺得心中有些沉甸甸的,歷史的沉澱,文化的積累,餘秋雨先生娓娓道來,千年風雲如高山流水般在面前穿行而過,感覺有如陳子昂在《登幽州臺歌》中描述的那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於是我在感慨他知識豐富之餘,與他同呼吸:流放者的悽楚,進士們的掙扎,小人們的掙扎…千年畫卷彷彿只有一個“灰”字了得——陰沉沉的讓人難以透氣,這就是中華歷史五千年的繁榮,表面之下掩蓋着怎樣一副頹敗傾軋的景象?人類文明進步了嗎?怎麼有時猛然發現周圍的事有儼然歷史重現?

不管是帝王是學者或是一個草民,無論地位高貴,地位低賤,他都首先是作爲一個獨立的人存在,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都是個人選擇,有人爲國家,有人爲自己在歷史的畫頁上尋找自己的位置,成敗功過自有人評說!

  山居筆記的讀後感16

近幾天,有幸讀到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感想頗多。按照我原來的讀書習慣,因爲是餘先生的著作,我虔誠的在讀之前,就做好了做筆記的準備——新筆記。準備把豐富的詞語、精彩的語句、段落記錄下來,算作是讀書筆記吧!可是,讀來讓我大失所望,不要說華麗的辭藻,精彩的段落,就是連一兩個不常用的、生僻的字也沒有看到。一句句讀來又感覺到缺少哪一個字,都表達不出作者想要說的意思,甚至換一個相近的詞語,都要使句子表達的不夠精準、深刻。——這就是大家的爲文之道嗎?樸實無華中滲透着華美。從這部著作中我看到只要有三年級的識字水平就可以寫出很好的文章,只要思想深刻、精髓。

在這部著作中,餘先生深刻的解剖了人自身的劣根性的東西,謊言、嫉妒、小人。作者沒有針對一個個個體,而是探索、思考了整個的整體性的東西。從起源、發展、到外部環境對其的推波助瀾,以及這種想法、做法其最本質的根源。當然,作者也望聞問切給出了治療的藥方。以我的理解,藥方的實質是自身的覺悟和思考,思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只要有了思想深度,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質,抓到了本質,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嗎?

說到思想,博大精神的思想都是要靠文字來表述的,但是,並不是所有華麗、優美的文字都是來表述思想的。往往深邃思想卻是用樸實、甚至是淺顯的文字來表述的。思想和想法是不相同的,就像是一個戰略和一個戰役的比較。思想考慮的是宏大的、宏偉的問題,而想法則是思想的執行、局部的、片面的,是思想大海的一滴。只有有了思想,纔能有一步步的具體的想法,來實踐思想,實現思想。

只有思想深刻,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從紛紛擾擾的表面現象中,撥雲見日,看到事物的本質。找到了本質,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在《侯衛東官場筆記》中有一個故事我記憶深刻。周昌全有三個祕書是其得力干將。其中黃子堤擅長陰謀,洪昂擅長陽謀,侯衛東是干將,以實幹爲主,乾乾看。周昌全走後繼任的市委書記不是很看好這三個人,把洪昂安排在紀檢委書記之職好幾年沒提拔,洪昂很有想法。洪昂就施展自己的特長,和市委書記好好地玩了一場陽謀。他一紀檢書記的名義,給書記打了一個嚴打的報告。報告寫得冠冕堂皇理由種種,他本心的想法卻是想要抓住一個在逃犯,很多的官員和這個在逃犯有牽扯,這樣只要抓住了逃犯,牽扯出官員,不管和書記有沒有牽扯,都會給書記下一個領導不力,或治下不嚴的定義,就會把書記調走,書記調走,洪昂自己纔有機會升遷。事情的發展就和他的想法一樣,他的目的也很快就達到了。

這是一點小小的感悟,沒有對錯之分,只是深刻不深刻的問題。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隨看隨寫,隨寫隨看吧!也藉此練筆,有誰看過這本書可以互相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