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南渡北歸》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大綱

《南渡北歸》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南渡北歸》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渡北歸》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南渡北歸》讀後感1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短短八個字充滿了歷史感和滄桑感。翻開這套厚重的《南渡北歸》,心情不禁沉重起來。作爲全景再現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羣體命運劇烈變遷的鉅著,書中叩擊心靈的情節太多太多,無數次被感動得淚眼模糊。是什麼支撐並激勵這羣“柔弱”的知識分子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掩卷沉思,令我感觸最深、震撼最強的,就是“信仰”二字。

往事再回首,國難當頭,壯志未酬。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廊坊、南苑、北平、天津等地相繼淪陷。隆隆炮火與日機轟鳴,平津地區人心惶惶,以北大、清華、南開、北平大學、燕京大學等著名高校爲代表的教育界,也是一片驚恐慌亂。7月29日,北平陷落後,駐守北平郊外西苑至八寶山一線的一一零旅旅長何基灃不得不奉命南撤。面對連連失守的國土,這位抗日名將百感交集,哽咽不已,他擡手向聞訊趕來告別的高校學生敬了個標準的軍禮,淚流滿面卻不得不拋下這座正在陸沉的千年古城和沉浸在驚恐迷惘中的芸芸衆生,開始一場前程未卜、不知身歸何處的軍事流浪。此情此景,何等悲憤!

英雄輩出的時代,顛沛流離,流亡歲月。最先受到炮彈轟擊的是南開大學,這個經過千辛萬苦發展起來的中國當時最傑出的私立大學,在戰火中成爲一片廢墟。作爲創辦人,當時已轉往南京的著名教育家張伯苓聞訊後當場昏厥,悲愴不已。隨後,大批日軍進駐北大,一片殘局,滿目悽然。於是,北大、清華、南開、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等高校師生紛紛南下西行。清華教授樑思成、林徽因帶着兒女也踏上了流亡之路。面對渺茫的前途,兩人心中有說不出的悽楚與愴然,而這一走,就是九年!在戰火連綿、危機四伏的異地他鄉,王國維、趙元任、蔡元培、梅貽琦、胡適、傅斯年、李濟、陳寅恪、樑思永……一代大師在歷史舞臺上負重前行,他們先長沙後昆明、蒙自辦學的歲月,讓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民族危亡、國難當頭,流亡的大師們在內心深處都懷着悲憤交織的情愫,而這種情愫又迅速鑄成哀兵必勝、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堅強信念,一種與國家民族同生死共患難的英雄主義氣概。雖然南渡途中飽嘗了顛沛流離之苦,但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懷,讓他們能夠不畏風雨、滿懷信心。他們堅信,中國人民有着不可戰勝的意志和潛在力量,這樣的民族是必然會走向輝煌的。

挺起脊樑,初心不改,弦誦在山城。1938年1月,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另行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國難當頭,大局已定,臨時大學師生打點行裝,昂頭挺胸,以悲壯的豪氣英姿,毅然邁出了西遷的步伐。包括清華的聞一多、袁復禮、李繼侗,北大的曾昭掄,南開的黃鈺生等在內的11名教師和290名學生組成“湘黔滇旅行團”,翻山越嶺,日夜兼程68天,徒步跋涉1600餘公里……當旅行團師生們帶着滿身風塵和疲憊抵達昆明時,師生與羣衆的歌聲如江河翻騰、大海驚濤,慷慨悲壯的旋律向行進中的每一位師生傳遞着國家的艱難與抗戰必勝的信念。自此,數千名師生在昆明正式組建了足以彪炳青史、永垂後世的西南聯合大學。我一直在思考,在那個時代,在80年前西南聯大師生走過的那條路上,那羣被迫流亡的知識分子在思考着什麼?這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學生旅行團,成功地完成了由湘至滇的千里奔徙,我彷彿看到,這羣衣衫襤褸的知識分子傲然屹立於中華大地上,他們始終保持着對中華民族的堅定信仰,令人無不感慨萬千。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很難想像,他們一路負重前行,在抗戰烽火中艱難跋涉的歷程是何等艱辛,背後又是何等沉甸甸的信仰支撐!信仰是共通的、強大的、持久的力量。無論是誰,無論是什麼年代,堅定的信仰是成功的保證。

  《南渡北歸》讀後感2

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讀完《南渡北歸》,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歸,第三部:離別。所謂南渡,描寫抗戰發生前後,中國知識分子冒着抗戰的炮火由敵佔區流亡西南的故事;而北歸,則是指他們再回歸中原的故事。第三部:離別,是全書最揪心也是最發人深思的一部。一代大師,七零八落,悲歡離合,一言難盡……

《南渡北歸》讓我從另一個視角看歷史。在沒讀這本書之前,我只知道傅斯年、梅貽琦、陳寅恪等這些人的名字。如果不讀這本書,我不知道在這些人名字的背後所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和厚重的歷史。如果不是讀這本書,我會認爲用偉大來形容一個人的人格似乎太矯情。但讀了《南渡北歸》這本書,我知道,用偉大形容這一顆顆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璀璨珍珠,實在不夠。我甚至爲自己以前不清楚這段歷史而深感羞愧!

掩卷長思,感觸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那個年代的留學生,沒有一個人想在國外長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沒有人想做這樣的夢。那時的海歸與幾十年後的新生代“海龜”有較大的不同,在當年海歸的夢想裏,有成就一位學術界大師的心願,沒有撈個大官或弄個百萬富翁的追求。心中裝滿的是科學救國、振興民族的理想與抱負。在他們回國後選擇職業的時候,也沒有人會考慮到地域、薪資、職稱的問題。那一代留學回國的知識分子身上的高尚品格喚醒了失落的靈魂,這讓我明白了,簡單而執着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實的人生,而抵不住誘惑的心靈,終究沒有依託。

《南渡北歸》第三部“離別”中有的部分寫得過分實在,怒氣和怨氣都躍然紙上,有點兒像中國的工筆畫,重彩。相比之下楊絳先生寫的《幹校六記》,更像是中國的水墨畫,寫意,叫讀者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去體會平淡中的慘痛。

也許是家庭與年齡的.原因,我讀《南渡北歸》第三部“離別”更加有感觸,也更想走近那個時代瞭解那段歷史。

家父郭可信1941年夏考大學時也曾趕上空襲,不過招考的大學和考生都有準備。考試時間過半趕上空襲,試卷有效,否則在警報過後用第二份考題重考,考生也都分配有躲警報的防空洞。家父就是在這隆隆的炸彈聲中考上當時在遵義的浙江大學化工工程。當時的浙大找不到一個地方可以容納一千多名師生,只好在遵義、湄潭和永興場三處。那時遵義都沒有電燈,更別說是湄潭和永興場了。當時一年級的學生上課住宿都在永興場的江西會館及楚館。二年級學生理、農在山清水秀的湄潭,文、工、師範在歷史名城遵義。黔北比較偏僻交通不便,好似遠離戰火的一塊安樂土。加上風景優美,更有名師授業,難怪劍橋大學的李約瑟博士來到湄潭後說浙江大學很像劍橋,有一種田園詩般的鄉土生活和寧靜的學術空氣。

家父1946年夏從浙大化工系畢業後考上公費留學,去瑞典學冶金。九年後,學成歸國。

出國前家父在杭州靈隱寺留影

這三個月的時間,與大時代完全交融在一起,忘卻了自己,也忘記了整個世界。所謂安靜,那是真正安靜的三個月,自己彷彿是一粒穿越時空的浮塵,在那戰亂頻發、炮火紛飛的年代,跟着那一個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穿梭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感受着他們的感受,呼吸着他們的呼吸。情慟難抑之處,淚水長流,不能自已。

我通過《南渡北歸》這本書,走近那個年代,走近父親……讀完已兩月有餘,靈魂似乎還在那段歷史中徘徊,深感與父親同在,不願歸來……

  《南渡北歸》讀後感3

正如標題,南渡北歸這本書,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讀,但依然有不少感觸。從此看出凡劉老推薦的無不是好書,奈何時間緊迫,無法細讀,只能日後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學和我一樣,當我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時,第一個感想便是這本書好難讀。許多關於大師的瑣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現在這本書上。讓人應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細節鋪天蓋地地捐過來,的確讓人喘不過氣。

但當我略讀完第一本後,又翻過來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一切卻又似乎明澈了起來。這是那個時代特有的東西,清華的四大導師,魯迅一派與胡適一派的紛爭,西南聯合大學的出現。無不是這個時代纔會出現的事件。這本書總體的時間背景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文中講了許多在這個時期各個大師做的事情以及貢獻,但我發現當作者再講關於大師們的學位時卻鮮有人是真正的“海龜”,許多大師在出國留學時都沒有拿到學位,不是說大師們拿不到,而是大師們根本沒有時間或者那個心思。

很多大師出國留學只是爲了知識,學到了知識便又去學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學位,並不是說大師們半途而廢,只是因爲他們想更早的回到祖國加以報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時間將國外的知識學到手,僅此而已。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很多人也許不理解,不是還有句話嗎?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強,怎麼會沒有大師呢?其實這句話很容易理解,所謂”大師”是指這個時代特有的人物,他們是必須在這個時代的影響下才會出現的偉大人物,我們現在處於一個和平的時代我們也有我們這一代的大師,但是那些大師他們活在過去,給過去的人們乃至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甚至連現在都有它們的影響。誰敢說自己的語文課本上沒有魯迅先生的足跡,誰敢說北大的校園沒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會有現在的輝煌?都不可能,他們是那一個時代的大師,是存在於人們心裏的大師,大師遠去,再無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