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後感1

但如今,突然面對着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穆旦《冥想》

《南渡北歸》講的是民國時期中國大師的羣體命運變遷歷史。內容夾雜了各類官方文獻和野史趣聞,和作者愛憎的感情交織在一起,勾勒出悲愴又真性情的一個個人物。亂世成就英才,各種挑戰人性的底線的事情,讓人更加多思而複雜。苦難,是不幸,也是幸運。

選擇——從盧溝橋事件說起

故事:第一個故事是關於張自忠將軍,盧溝橋事件開啓了這段顛沛流離的歷史,當時北平守軍是宋哲元、張自忠。盧溝橋之前,張自忠認爲可以和平解決與日本的衝突,撤防撤軍,私下籤訂《香月細目》。被社會視爲“準漢奸”、“自以爲忠”。

後參加多場對日戰爭,1940年,張自忠在對日的棗宜會站中全軍覆沒,戰死。

別人做的選擇,是基於他當時所獲得的信息而做的判斷。上帝視角來審判他人的選擇時,你在局內未必會做的更好。

傳聞——從一個風流韻事說起

故事:廣爲流傳的版本中,林徽因將徐志摩失事飛機殘骸懸於臥室,彼時至今各類小文章據此有了各種猜測,演繹,腦補一系列的故事推測林徽因和樑思成的不和睦,熬成一碗碗的雞湯。

在另外一個版本里,林徽因保留的飛機殘骸有兩片,另一片是其胞弟林恆對日空戰陣亡的飛機殘骸。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子,感情這種事或者當事人也講不清楚。別人告訴你一些事情,是爲了論證他的道理。你信不信他的論據,你的道理是什麼?

資歷——陳寅格的那份學歷

故事:陳寅格太有才華,也許他的大腦就是一個超級電腦。閱歷豐富——多國遊學;超強記憶——引文據典,涉獵廣泛;邏輯嚴謹——從《琵琶行》推斷歌女家鄉,所嫁人情況等;簡直是天生的學問家,被稱爲“教授的教授”。

陳寅格遊學多地,哈佛、柏林轉了一圈,卻沒有拿一份博士文憑回來,完全爲求職而求職。也正是這一點,讓好友吳宓聘用他做教授時費勁力氣。

要麼讓自己擁有陳寅格那份出色的才華,要麼就腳踏實地一步步做事情。

  《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後感2

今年暑假跟隨敘事者共讀了南嶽老師寫的《南渡北歸》三部曲,它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起筆,止筆於大陸文革後。近四十年光景,中國烽火連天,風雨飄搖。最後一批大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胡適、傅斯年以及卷滾在大潮裏的衆生學者,從歷史的蒼茫中走來,又消失在那幽暗盡頭。這樣情形下,一大批知識分子、學界精英奔波向祖國西南,從長沙到昆明,從昆明到蒙自、李莊,在幾近食不果腹時,仍專心學術,不忘民族復興,用知識去觸摸那“爲萬世開太平”的理想。

一個月的時間,僅僅看完了第二部,感慨頗多,我感受最深的還是民國時期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從知識分子身上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許多富有才華的知識分子,他們在國外取得學位後,大多選擇回國,即使當時的中國非常落後,生活條件比現在差很多,但這些優秀的知識分子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國,爲國家服務,他們認爲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從民國知識分子那一代身上我看到中國傳統知識分子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這正是我們當前最缺乏的,當前社會,拜金主義盛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國的留學生大部分選擇在國外,中國是世界上人才流失最嚴重的國家。

大師們求學所爲中華民族之崛起,故而不計個人得失而從容投身祖國懷抱,且在條件非常艱苦前提下,做出偉大功績和壯舉,將以八股論優劣的時代,翻開中華民族的新篇章。他們從海外歸來,譜寫歷史,創造輝煌,這二三十年代產生我國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學,甚至在抗戰的艱苦時期,由清華、北大、南開組建的西南聯大仍是中國大學史上的光輝。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赫然印在封面最顯眼處的幾個大字,貌似決絕地滲出那時代下的萬般無奈與淒涼。曾離我們很近的大師們,當時光逝去,他們生命是遠去了,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貴的靈魂卻卻與年輪共生,“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讀罷《南渡北歸》,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大師們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光輝深邃的文化造詣,起伏多舛的命運轉折,無不讓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後又久久難以釋懷!

  《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後感3

正如標題,南渡北歸這本書,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讀,但依然有不少感觸。從此看出凡劉老推薦的無不是好書,奈何時間緊迫,無法細讀,只能日後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學和我一樣,當我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時,第一個感想便是這本書好難讀。許多關於大師的瑣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現在這本書上。讓人應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細節鋪天蓋地地捐過來,的確讓人喘不過氣。

但當我略讀完第一本後,又翻過來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一切卻又似乎明澈了起來。這是那個時代特有的東西,清華的四大導師,魯迅一派與胡適一派的紛爭,西南聯合大學的出現。無不是這個時代纔會出現的事件。這本書總體的時間背景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文中講了許多在這個時期各個大師做的事情以及貢獻,但我發現當作者再講關於大師們的學位時卻鮮有人是真正的“海龜”,許多大師在出國留學時都沒有拿到學位,不是說大師們拿不到,而是大師們根本沒有時間或者那個心思。

很多大師出國留學只是爲了知識,學到了知識便又去學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學位,並不是說大師們半途而廢,只是因爲他們想更早的回到祖國加以報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時間將國外的知識學到手,僅此而已。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很多人也許不理解,不是還有句話嗎?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強,怎麼會沒有大師呢?其實這句話很容易理解,所謂”大師”是指這個時代特有的人物,他們是必須在這個時代的影響下才會出現的偉大人物,我們現在處於一個和平的時代我們也有我們這一代的大師,但是那些大師他們活在過去,給過去的人們乃至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甚至連現在都有它們的影響。誰敢說自己的語文課本上沒有魯迅先生的足跡,誰敢說北大的校園沒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會有現在的輝煌?都不可能,他們是那一個時代的大師,是存在於人們心裏的大師,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後感4

《南渡北歸》共有三部,但由於時間問題,我纔看完第一部《南渡》。《南渡》講述的是抗戰爆發前後,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從敵佔區流亡西南的故事。說實話,以往我是不願看描述抗戰時期的書籍,因爲不願去揭開那段歷史。

但如今,合上這本書,我只覺神清氣爽,一位又一位大師的經歷在我腦海中迴盪,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不同的抗戰歲月。

《南渡北歸》的作者名爲嶽南,《南渡》所述時間從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始,繼之平津淪陷,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後昆明、蒙自辦學的歲月,同時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在抗戰烽火中艱難跋涉的歷程。突出地描寫了蔡元培、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樑思成、李濟、林徽因、金嶽霖、梅貽琦、馮友蘭等大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蒐羅宏富,規模宏大,意旨宏遠,堪稱中國知識分子抗戰時期的羣雕。

儘管作者對大師們的敘述有時是批駁,但這反而展現出大師們別樣風采。正如王安石所說:“不以其善而非其善。”客觀而全面地評價他人是瞭解其爲人的基礎。作者的客觀敘述更讓我對曾經知曉的大師們產生了別樣的感受,感受到大師們的`人性光輝。作者參考浩繁的資料,引經據典,治學嚴謹,讓我充分的瞭解大師。

在那樣一個戰火連天的時代,大師們拖着沉重的書籍紛紛南渡。他們沒有爲自己的安逸去接受敵人的糖衣炮彈,出賣祖國,而是奮力保護祖國文化,那是一個時代的幸事。正是因爲他們的存在,中華文化的血脈才被保存下來。

在這些大師的故事中,我最爲印象深刻的便是“梁啓超和李濟的友誼”這一部分。梁啓超對李濟的推薦與鼓勵不僅是對人才的重視,更是對中華文化的保護。更有甚者,梁啓超爲科學犧牲自己,更是讓人肅然起敬。

這本書的封面上寫着“大師遠去再無大師”,讀完這句,讓人不免扼腕嘆息。雖然那個時代的大師已經離去,但他們的精神和學術成果仍被有幸保留下來,供後人敬仰。而且我相信在這些精神的引領下一定會有新一代的大師出現來帶領下一代人。讀完這本書,我感嘆於大師們的堅守與執着,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所缺少的,這本書也許會在我的思想上產生一些觸動,讓我再次面對挫折時,有勇氣去戰勝它。

正如嶽南在採訪中所說:“希望讀者看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種,是歷經苦難而不悔的那種,是生活的勇氣和精神得到了張顯的那種歷史溫情。”大師們所帶給我們的歷史溫情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

大師已遠去,風範猶長存。

  《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後感5

中國人素來注重家風,注重家族的傳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的好,整個社會風氣纔有好的基礎,也只有每一個家庭的家風好,千萬個家庭才能成爲爲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在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文中有一句經典臺詞,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生遠。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於子女的教育一直是重視。儘管對於傳統家庭教育的方式,現在有很多批判的說法,但是對於子女的成人、成才的重視程度自古至今始終如一。

《南渡北歸》浩浩蕩蕩地書寫了一大批中國舊時代的文人大家的經歷軼事,可歌可嘆,這些風流人物自然是一位位大師,隨着那個時代遠去,他們已經在史界、文學界留名,對於他們的是非功過自不是我輩所能評說的,在這裏不再贅述。

作爲普通的讀者,不妨就從一個教育者(家長)的角度去讀去體會這本書,這樣話,偌大的一本書,我找到了一個思考點來梳理自己的感受。既從家庭教育,家風傳承方面入手。在作者洋洋灑灑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這樣一個輝煌的家族—————梁啓超的家族。梁啓超的子女後代可謂是人才輩出。大女樑思順是文史學家,次女樑思莊,是著名的圖書館學家,三女樑思懿,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長子樑思成是建築學家,次子樑思永是考古學家,三子樑思忠,西點軍校畢業後擔任炮兵校官,早逝,四子樑思達經濟學研究者,五子樑思永著名的火箭控制學家。這一長串的名字可見梁氏家族所不同凡響的家族影響力。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儘管梁氏子女在發展上有樑思超作爲文壇大咖顯赫地位有關,但除此之外,梁啓超在對於孩子教育的用心也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嶽南的廣泛羅列資料的《南渡北歸》中可以讀出一些事例。在梁啓超爲孩子樑思成和樑思永選擇將來所學專業的時候,作爲父親的他進行了精心策劃與安排,面對外國強而中國弱的現狀,抱着以學術薪火傳家立業的目的,爲樑思成和樑思永選擇了建築和考古專業。“皆是爲了讓當時不受中國學術界重視的冷僻專業,能夠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成長壯大。爲中華民族在這一專業學問領域爭一世界性名譽。”梁啓超從國家的高度,爲國家的前途命運、爲國家的學術發展考慮。可見梁啓超眼界不同,站的高度也就不一般。

另外他讓思成和思永走同一條路(建築和考古),提出了將來可以互得觀摹之意,真是最好沒有了。可見梁啓超作爲家長也並未只是爲孩子指了一條路就算完了,而是考慮到自家孩子之間將來的相互照應,相互幫助,畢竟古話“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此方面考慮也不謂不周全。在兩個孩子在國外學習期間,梁啓超也不斷的爲他們去留心觀察找尋鍛鍊的機會。他打算讓樑思永“豐富古文化的知識,多參觀幾個新成立的博物館,然後再去歐洲深造幾年,那時再回國於田野考古這門學科一世身手。”作爲一名家長,儘管我們反對說包辦孩子的未來路途,但是我們又不能放棄做家長的責任,因爲一個家族的發展,一代人是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成長起來的,作爲我們承載着的`後輩的家長來說,應該儘自己能力爲孩子們去找尋發展的機會,提供鍛鍊的機會,這一點梁啓超可謂是表率。

而一旦選定了目標,我們就要爲孩子的發展不斷加油鼓勁,爲他們指點迷津,做好引路人。文中提到,在1927年樑思成曾向父親梁啓超寫信詢問,“自己與弟弟所學的專業與國家民族進步到底有沒有用?”梁啓超回答,“這個問題很容易解答,試問開元天寶間李白、杜甫與姚崇、宋璟比較,其貢獻於國家者孰多?爲中國文化史及全人類文化史起見,姚、宋之有無,算不得什麼事;若沒有了李、杜,試問歷史減色多少呢?”又有語,“我也並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審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發揮其個性之特長,以靖獻於社會,人才經濟莫過於此。思成所當自策厲者,懼不能爲我國美術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則開元、天寶間時局之小小安危,算什麼呢?”

“知子莫若父”,梁啓超正是熟知兒子的脾氣秉性,才爲他們選擇這樣的未來。但是教育孩子成長的歷程中,一代大儒也無不在滲透着樑家拳拳愛國之心。爲振興祖國落後的科學,並在這門科學上爲祖國爭得世界性名譽和地位。受此影響,梁氏兄弟一生都在爲這個理想而奮鬥。他們在自己的專業所能之處,爲國家及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也應了那句“書生報國無他物,唯有手中筆如刀”。

說了樑家,再說說曾家。曾家,我們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曾國藩。的確《曾國藩家書》太出名了,曾家的名望在曾國藩時代算是達到了登峯造極的高度。曾國藩講求耕讀持家,並以此作爲家訓提出了“居官不過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長久之計。”曾國藩也在書中記錄到,予生平於倫常中,惟兄弟一倫報愧猶深,蓋父親以其所知者盡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儘教諸弟,是不孝之大也。曾國藩一生崇尚功名,更重視修身齊家之道。常說科名有無遲早,總有前定,絲毫不能勉強,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修德之事,一者修業之事。勤奮好學,知書達理,吃千般苦讀萬卷書,不爲聖賢便爲禽獸,不問收穫,但問耕耘。這類家訓名言比比皆是。

在這種家風的一代代傳承下,曾家的發展可謂蒸蒸日上。在本書中提到了曾昭掄和曾召燏兩位。算得上是曾國藩後代中代表。前者是中國化學學科和高等教育的奠基人,後者考古學界的翹楚,南京博物館館長。他們的成長曆程得我們去思考,兩位人物的傑出成就除了自身努力學習外,還有一點不得不單挑出來說一說。他們的成長離不開當時曾家裏的一位大家長即曾國藩的次子曾紀鴻的夫人郭筠,也就是二位的奶奶,這老太太是一位不簡單的家長,雖是女子身份,在嫁入曾家後更是讀書不輟,郭曾坦言,自己的大部頭的書都是在曾文正公指導下完成的,因爲郭的努力,自己在文學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曾國藩對兒媳的培養同樣在曾家後輩的身上得到了印證,郭筠在曾家家風的傳承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她提出了家訓六條:兒孫要謀求自強自立,不要求女子纏足,不贊成八股,不願孫輩去考秀才,卻學習英文接受新式教育。這些教育理念上在今天看來也是相當地開明。何況在那樣一個時代,那樣的名門望族呢?

還有一點要緊地,就是郭大家長提出每房的長孫不論孫男孫女,她都要帶到身邊,以便接受教育。書中提到一件事很有意思,“在1920年,曾昭掄與其兄曾昭承同時考上了庚款留學生,即將赴美國讀書時,家族姑母大表反對,對陳母說:“他們將來在番邦招了駙馬,你怎麼辦”。曾母表示招駙馬事小,留洋事大,堅決讓兒子放洋。”郭的境界又見一斑。

古人一直有“閨闈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爲天下太平之源”與“妻賢夫禍少,妻貪夫招罪”等之說。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也說過:“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手中。”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斷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兒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養女兒,那就是在培養整個民族。”

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對於母親的重視也尤爲重視,“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沒有婦女,就沒有人類,就沒有社會”。在曾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中,郭筠把母親的作用、祖母的作用詮釋的淋漓盡致。

當然書中的兩個家族只是中華民族百家姓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從這兩個分支的昌盛來看,我們作爲各自家族中的一份子,有必要汲取優秀的教育經驗,爲子孫的興旺做出該有的貢獻。再往長遠一些看,作爲中華民族的一員,國是千萬家,每個人都有讓自己家族昌盛的義務和責任,只有這樣,千千萬萬的家興旺起來,我們的國家才能富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