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大綱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達·芬奇密碼》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1

自從人類擁有了智慧,我們就在不斷地利用它們去探尋我們未知的祕密。因此,也讓許多心懷叵測的人付出了代價。

故事自始至終都圍繞着一個祕密,一個被人隱瞞了近千年的祕密,這使故事籠罩着一層鬼魅而緊張的氣氛。

故事在天主教和一個名叫郇山隱修會的神祕教會間展開。郇山隱修會是一個崇尚尊重女性的團體,這個團體包括許多名人,例如:牛頓、雨果以及達·芬奇等人。他們一直在保守着一個祕密,甚至是一筆財富,這筆財富是聖盃以及抹大拉的瑪利亞的遺骨。因此,他們的任務就是保護這些東西不受迫害。而且,在每一屆隱修會會員中只有4個人知道聖盃的埋藏地點。

直至有一天,4個知道祕密的人全部被殺,最後一個被殺的人雅克·索尼埃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分鐘爲孫女留下了線索,他把自己擺成達·芬奇的名畫《維特魯威人》的樣子並在地上寫了數字密碼和一段遺言。他的遺言是要孫女找到符號學家蘭登並且一起破譯密碼。二人一步步的解開密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祕密竟藏在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那裏。二人沿着盧浮宮博物館館長雅克留下的信息尋找線索,還遭到天主事工會的跟蹤與襲擊,這件寶物和文獻資料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爲了金錢,他們身邊的許多人,甚至是好朋友都背叛並追殺他們,但是正義是永不破滅的,他們用自己的智慧破譯了密碼並得到了事情的真相。聖盃僅僅是一個杯子罷了,根本就不值得爲了一個毫無意義的東西去爭個頭破血流,還是把它當做一個迷去保留給後人吧!

其實密碼留給人們的不過是一種壓力,一種困擾,我們又何必想入非非去冒那樣的險,或許那些祕密還是長眠於地下比較好,這樣就少了一些殘殺與欺騙。

同時,我們一定不要被金錢所籠惑,故事中的許許多多的人都是因爲貪圖金錢而失去了一切……

正義是不會偏袒邪惡的,壞人始終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2

電影《達·芬奇密碼》被稱爲懸疑驚悚影片,我沒有看過,不知道是否屬實,但是從小說來看,只有懸疑,沒有驚悚的。情節其實不復雜:蘭登與法國一位頗有天分的密碼破譯專家索菲?奈芙,在對一大堆怪異的密碼進行整理的過程當中,發現一連串的線索就隱藏在達?芬奇的藝術作品當中,深感震驚。這些線索,大家都清楚可見,然而卻被畫家巧妙地隱藏起來。

平心而論,《達·芬奇密碼》是一部不錯的懸疑小說,儘管在自己經過兩天時間看完厭倦沉思時並不覺得有很大的驚喜和滿足,例如,就被譽爲“巧妙”的結尾說,我並不覺得有多“妙”,這只是好萊塢式的、爲拍寫續集而設的一種典型的模式而已。再比如,小說中的密碼解決,靠的都是主人公的聖像學、密碼學、符號學知識,基本沒有什麼邏輯元素,讀者無法參與其中。還有,作爲中國讀者,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知識背景和關注點、興奮點的缺乏,難以讓自己有種迫切知道結果的衝動,一氣呵成的閱讀勁頭不足。最後,對於飽讀金庸古龍武俠小說及福爾摩斯偵探小說的我來說,曾經滄海難爲水,該小說缺乏深度、廣度和複雜度。

不過,《達·芬奇密碼》也有自己的優點:其一,行文節奏明快,情節發展迅速,小說篇幅適中,比較適合性子急的人以及閒暇時間不多的人,一般來說,就我這樣閱讀速度比較慢的人來說,20個小時也差不多了。對一般讀者,週六日兩天就夠了。其二,內容看似複雜,實則簡單,不需要什麼腦力思考。當然對於中國讀者,可能有不小的文化差異問題。其三,可以瞭解不少西方基督教文化知識以及部分科學知識等。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3

這本書很容易讓人感興趣,因爲作者巧妙地抓住了讀者好奇的心裏。用另一種眼光去觀察我們熟悉的東西是最吸引人不過的了,更何況作者描述的東西是世界著名的,衆所周知的藝術品和宗教。作者用他的方式去解釋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去解釋耶穌和他的情人,看了的確讓人愛不釋手。情節方面也用了經典的懸疑寫作手法,是是非非,真真假假。更可貴的是,作者在書中引用了許多的歷史參考書籍,也描述了許多神祕的宗教祕密。

情節方面是一環套一環,延續着線索懸疑片的老套路。這種東西本身就很能引人入勝,而且作者對每環答案的解釋顯得還算合理,從而顯得真實。因爲很多線索懸疑片的作者往往爲了體現驚奇的情節,而把線索的答案寫得玄玄乎乎的,反而給人不真實的感覺。

接下來就說些不好的地方了,我覺得雷爵士這個角色作者沒有能夠處理好。真實身份的出現雖然出乎人的意料,但顯得太牽強,這也是這種手法容易犯的一個毛病。作者爲了強調真實身份出現時給讀者的驚奇,往往容易在前面故意隱瞞這個人真實的表現,甚至朝反方向寫。隱瞞是必要的,不然就沒有以後的驚奇了,但朝反方向寫,我覺得就是對讀者的欺騙了。雷爵士最後的身份表明他纔是這個陰謀的幕後操縱者,是個十足的反面角色,而作者在前面卻真真把他當作是一個正面人物來寫的,爲了隱藏身份,讓反面人物故意地去做一些好事是能夠讓讀者接受後來的驚奇的,但讓反面人物很自然地去做一些好事,卻讓讀者知道真相後發現自己有在前面被騙的感覺。

最後就是那結尾,我看完了都好笑。這個算什麼,本以爲有多麼轟轟烈烈的巨大發現,原來就是發現了女主角還沒有去世的奶奶,和他們的所追尋的東西相差甚遠。大結局還是一場夢,讓我覺得是作者在和我開的一個玩笑,浪費了我前面跟着男女主角一起的緊張。

其實,後來想想,作者也只能選擇這樣的結尾。如果真的發現了什麼,那就會觸動目前宗教最根本的東西,這個險我想作者再大膽也是不敢去冒的。一個夢也是作者爲前面那些一本正經的描述的一種逃避,反正是一場夢,隨你信不信,也沒有什麼結局,結局就是現實,現實就是文件還被藏在盧浮宮。但整個過程中,作者終究還是挑起了耶穌的話題,終究還是給讀者提供了欣賞這些藝術品的另一個角度。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4

我還從未遇見過這樣的小說:情節的每一次曲折都扣人心絃,人物的每一個動作都無法預見。自從我偶爾讀到它時,這本小說就以它獨特的'魅力把我征服了。

古文字學家羅伯特·蘭登是此書的主角。盧浮宮博物館的館長邀請他到巴黎單獨會面,當蘭登趕到巴黎時,卻發現館長已被人謀殺。館長臨終前,留下了一大串神祕的密碼,並要求孫女索菲婭與蘭登一起通過破譯層層的密碼。而在這些神祕字符的背後,竟隱藏着一個千年的祕密……

這就是《達·芬奇密碼》的主要情節。書中一個個懸疑讓人慾罷不能,每一次主人公所面臨的危機,都令人替他捏一把汗。一部成功的小說就是這樣,無論是誰,都能把你引入書中的境地,與主人公一起經歷一系列突如其來的磨難或幸福,這也就是美國人人手一本〈達·芬奇密碼》的原因了。

但是,小說畢竟是小說。它給你的只是一時的感觀刺激,就像一部大片,看過之後很快就遺忘了,至於對你的頭腦有多大的影響,我看也不見得。

我仍承認《達·芬奇密碼》是一部好的小說,它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它擁有令人手不釋卷的能力。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5

看了小說《達芬奇密碼》,總體感覺是,好看但不出色。

整部小說我讀了2個小時,較一般小說長,但仍未能涵蓋小說中的全部內容,做了大量的速讀。比如對達芬奇另外兩幅作品《巖間聖母》和《維特魯威人》的介紹、《最後的晚餐》中猶大手勢的介紹、徇山隱修會的神祕儀式等等,這些在閱讀中最爲吸引我另我着迷的部分,都沒有在小說中得到體現。再比如小說中蘭登和奈芙到英國國家圖書館(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查找埋葬牛頓的“apope”,場面描寫得格外壯觀,而在小說中則修改爲在公共汽車上“打劫”了一位小哥的手機上網查找,當時的感覺就是“咣噹”一下。另外,很多解迷的過程都被簡化,甚至被刪改,使懸念大打折扣。雖然,這些內容可能並非必要,對於推動小說情節的發展起不到關鍵的作用,可是這個故事因爲缺少血肉,只剩下乾癟的身體而顯得遜色不少。

縮短了讀小說的長度,整部小說還是顯得倉促。說明性部分被一帶而過,不由得讓人放慢思路消化吸收一下,就有新的內容涌進大腦,就好像填鴨似的灌輸。小說場景的切換比較忠實原著,快速地在幾行人之間切換,以此創造一種緊張的氛圍。同時,新的問題出現了。由於每個段落都比較短,有的時候一段音樂還沒有播完,就嘎然而短,轉去了另外的場景,這之間通常沒有匠心獨到的畫面轉換,給人一種不連貫的感受。相比來說,我認爲電視劇《反恐24小時》在場景切換方面做得更出色一些。而且在相同題材影片中,也認爲《國家寶藏》更勝一籌。

說了半天不足之處,再說說好的地方。我喜歡小說中經常把古代的景物和現代地景物跌價在一起,一方面表現出人物對過去的回憶,一方面也表現出身處現代的主人公尋着歷史地足跡一步步地解釋迷題,很好地緩解了時間倉促的問題,又意外地使觀衆獲得了好的感受。除此之外,跟隨着主人公的腳步,看到、聽到了很多以往所不知道的事情,頗覺開闊了眼界。

至於這部電影應不應該推薦,我是這樣想的:如果你不曾看過原著,那麼我覺得這部電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已經看過原著,那麼就不要浪費時間了,如果你依然對它意尤未盡,不妨把原著找出來再讀一遍。

《達芬奇密碼》這本書引起的風波可是不小,有評論這樣說“暢銷小說年年有,但《達芬奇密碼》與衆不同的是,它的反對者與支持者一樣多。”,“因爲這部作品及其爭議涉及了大量的宗教典故和歐洲歷史事件”,因此“不管電影拍得怎樣,《達·芬奇密碼》已經成了一個現象,世界各地層出不窮的抵制《達·芬奇密碼》事件,更讓這部小說超出了小說和書的範疇,成了一個社會話題。”這樣看來,不管是否有落俗的嫌疑,不管是小說還是小說,不管你是誰,《達芬奇密碼》有着讓你不能拒絕的理由。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6

《達芬奇密碼》這本書很容易讓人感興趣,因爲作者巧妙地抓住了讀者好奇的心裏。用另一種眼光去觀察我們熟系的東西是最吸引人不過的了,更何況作者描述的東西是世界著名的,衆所周知的藝術品和宗教。作者用他的方式去解釋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最好的晚餐》,去解釋耶穌和他的情人,看了的確讓人愛不釋手。情節方面也用了經典的懸疑寫作手法,是是非非,真真假假。更可貴的是,作者在書中引用了許多的歷史參考書籍,也描述了許多神祕的宗教祕密。

在以前就很擔心這本書出版後的反響,因爲我覺得作者觸動了一些比較敏感的東西,如對這些藝術家性格的敘述,對耶穌是神是人公開的懷疑,對藝術品進行隱藏密碼的挖掘。我看的時候就混亂了,不知道作者看似一本正經的描述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那麼作者大膽的行爲肯定會引起重大的社會宗教問題;如果是假的,那作者對現實的東西開這樣的玩笑,要麼就是自己大膽,要麼就是對讀者的玩弄。我還特地對照着《蒙娜麗莎》和《最好的晚餐》看,發現作者的挖掘並非子虛烏有,就更覺得神祕了,更弄不清楚是真是假了。

情節方面是一環套一環,延續着線索懸疑片的老套路。這種東西本身就很能引人入勝,而且作者對每環答案的解釋顯得還算合理,從而顯得真實。因爲很多線索懸疑片的作者往往爲了體現驚奇的情節,而把線索的答案寫的玄玄乎乎的,反而給人不真實的感覺。

接下來就說些不好的地方了,我覺得雷爵士這個角色作者沒有能夠處理好。真實身份的出現雖然出乎人的意料,但顯得太牽強。這也是這種手法容易犯的一個毛病。作者爲了強調真實身份出現時給讀者的驚奇,往往容易在前面故意隱瞞這個人真實的表現,甚至朝反方向寫。隱瞞是必要的,不然就沒有以後的驚奇了,但朝反方向寫,我覺得就是對讀者的欺騙了。

雷爵士最後的身份表明他纔是這個陰謀的幕後操縱者,是個十足的反面角色,而作者在前面卻真真把他當作是一個正面人物來寫的,爲了隱藏身份,讓反面人物故意地結局的無力,使人覺得由索尼埃的密碼引發的一連串故事其實真是很無謂,也逃不出有虎頭蛇尾的感覺。從人物上來說,兩個主人公是常見的才子佳人老少配好萊塢模式,儘管作者駕輕就熟,但終究類型化了點。其他人的塑造,除了前半部的雷提彬和巴黎探長科萊之外,其餘則基本犧牲在情節的安排中。

但我仍然覺得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小說,其夾雜了男女、宗教、大都市、歷史傳說、神祕主義、星象符號、警探、探寶曆險等各種賣點,其中宗教信仰的顛覆或原始神祕主義、中世紀傳說等”玄“的元素尤其符合當今的潮流,是這股復古潮流的代表。我們能讀到很多歷史知識,也算是開卷有益的了。

《達·芬奇密碼》讀後感7

當我想寫這篇讀後感時,我卻又有些不敢動筆,名著達·芬奇密碼讀後感。也許,較真的朋友會提出疑問,“你寫得是‘悠悠讀名著’,自然是對名著的讀後感,這部小說或許還不能歸入名著之列吧?”誠然,我們印象中,所謂名著應該是經過時間檢驗,已在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中形成共同認識的文學作品。比如,之前我所讀並寫了讀後感的那幾部小說,將她們歸入名著應該是沒有異議的。但,話又說回來,《達·芬奇密碼》高達2500萬冊的銷量,至少應該算是一部暢銷書了,在全世界有這麼多的讀者對這部小說能夠趨之若鶩,形成一個粉絲羣體,那麼這部小說就自有其生存之道,以及深受到歡迎的“真功夫”所在,所以,姑且將之歸入名著,或許從若干年後的眼光來看,也並不有多少的差錯。於是,我也就寬容一下了。

現在,言歸正傳,談談讀這部小說之後的一些感受。

《達·芬奇密碼》是美國作家丹·布朗的代表作。小說從盧浮宮博物館雅克·索尼埃被人謀殺引出了有着近千年歷史的郇山隱修會與梵蒂岡教廷之間關於耶穌是神還是人的爭鬥。對於郇山隱修會來說,他們堅持耶穌是一個人,他曾有着常人同樣的情與愛,也曾有着與常人同樣的家庭生活、有愛人、有後代;而對教廷來說,耶穌是一個拯救人類的神,讀後感《名著達·芬奇密碼讀後感》。在長期的鬥爭中,最終郇山隱修會選擇了沉默,他們永遠地保守着相關能夠證明他們觀點的祕密,直到新的千年來到之際,才能公之予衆。然而,在新千年到來之際,以雅克·索尼埃等爲首的郇山隱修會的四名主管,依然作出了保守祕密的選擇。這讓長期以來始終關心和期待解開這個祕密的一些研究者感到氣憤不堪。雷·提彬爵士就是其中之一了。他想方設法要知道並最終公佈這個祕密,爲了達到目的,不惜派塞拉斯接連殺死了郇山隱修會的四名主管。

提彬,一個英國學者、騎士,在小說中有二個身份,公開的是對聖盃的研究者,祕密的實際是一系列謀殺案的策劃者和主導者——號稱“導師”。而白化病人塞拉斯與天主事工會的阿林加洛主教都不過是被提彬所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蘭登與奈芙爲找到並保護聖盃作出了艱辛的努力,在受到一連串的追殺之後,憑藉她倆的智慧與勇氣,最終獲得了勝利。

作爲一名讀者而言,聖盃固然是吸引你讀下去的一個源動力,但其曲折、離奇、有趣,而且充滿智慧的故事情節,一定會讓你欲罷不能,大有非得一口氣讀完的逼迫性。小說懸念疊起,樸素迷離,層層推進,驚心動魄,難怪在世界各地讀者雲集,自是有其過人之處。相對於小說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與對一個又一個迷團的解析,蘭登與奈芙在這期間所產生的愛情,已多少顯得有些蒼白,而對於聖盃到底爲何物的追求,也似乎已並不重要。

客觀地說,吸引着我的,除小說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外,對於達·芬奇一些耳熟能詳的名畫所作出的傳奇性的解釋,我同樣看得如癡如迷,這倒並不是由於作者對這些名畫所作闡述的新穎與另類,而是仔細想想是那麼一回事,再仔細想想又似乎並不那麼一回事,這樣的感覺真得很奇妙,這也許是讀這部小說的又一收穫吧。

試看,提彬對《最後的晚餐》的解釋:“耶穌右手邊上的那個是個女人!”我們都知道《最後的晚餐》畫得民耶穌與他的十二個門徒,畫面上應該是十三個男人,但作者卻給出了其中有一個是女人的解釋,這個女人就是耶穌的妻子——抺大拉的瑪利亞。這還不算,蘭登還給出了一個更爲離奇的解釋,“如果你數一下他們的胳膊,就會發現這隻手屬於……它不屬於任何人,一隻無名之手。”恐怖吧,畫面上會多出一隻“無名之手”。

類似的解釋,還發生在《蒙娜麗莎》、《維特魯威人》等達·芬奇的名畫上,僅這些似是而非的故事,也許就足以吸引你的了。難怪這部小說是如此引人入勝。

還得重複那句話,作爲一部世界暢銷的小說,自是有其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