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合歡樹》讀後感範文

《合歡樹》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合歡樹》讀後感範文1

《合歡樹》讀後感範文

剛學過史鐵生的作品《合歡樹》,爲他所流露出的感情所吸引。

第一個鏡頭是:10歲時,我作文獲獎,母親很高興,說自己當年的作文寫得還要好。我不服氣,故意氣她。年幼的我想來是還沒讀懂一位母親對自己的良好稟賦能傳給兒子的那份喜悅與自豪的。最後兩句話不過我承認她聰明,承認她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給自己做一條藍底白花的裙子。體現出我重新回首這件事時,內心充滿對母親的敬意與眷戀。

第二個鏡頭是:20歲時,我兩腿殘廢後,母親爲了讓我重新站起來,不辭勞苦,全副心思放在給我治病上。當時,醫院放棄了我,我也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而母親從不肯放棄。這是一位母親對兒子最深沉的愛。文中說到我的胯上被薰成燙傷,醫院的大夫說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着我,一換藥就說:‘怎麼會燙了呢?我還總是在留神呀!’幸虧傷口好起來,不然她非瘋了不可。人生在世,能爲自己瘋,爲自己痛的人有幾個?

終於,30歲時,我的第一篇小說發表了,母親卻已不在人世。如此的母親是偉大的,她們總是默默地爲兒女無私的付出。我懷念母親,遙想母親,靜靜地在樹林裏遙問上帝,風正在樹林裏吹過,母親似乎曾回來過。也許母親從未離開過,她活在兒子的心靈裏,陪伴他一生。

合歡樹是母親親手栽下的,是母親親自料理過的,它的身上有着母親的影子,凝聚着深沉的母愛。母親雖已逝去,而合歡樹仍在健康生長。

看完這篇文章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母親那種無私的愛,史鐵生面對困境頑強的精神鼓勵着我,遇到困難不退縮,勇往直上。

《合歡樹》讀後感範文2

“我”的成長與不幸便是在合歡樹下展開的,它是母親親手種下的,作者的母親美麗而有才氣,善良溫柔而又愛子,這合歡樹於作者而言,便是母親的象徵,枝幹延伸,枝蔓舒展,它默默生長,悄悄舒展,靜靜地守候着兒時的院落,彷彿母親呵護自己一般,挺拔的枝幹,清麗的花瓣,佇立在破舊的小院,勾起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史鐵生的文章一直是深沉而溫暖,平淡而有力量的,他雖然是一個殘疾人,但是他並不在苦痛與不幸中過多停留,也並不解病痛抒發無病呻吟的文字以博取同情,他只是有一顆平靜的心靈,一個理性思索的心態去看待生命,去追尋人的力量與真諦。就像《我與地壇》中那個希望用長跑來爭取政治平等的人,那個美麗卻智力殘缺的女孩,人的命運從來不是絕對的公平,差別永遠會存在,但是人的救贖之路卻是靠自己的不屈與奮鬥,你的身邊總有一些值得感動的事物,你的努力一定會以另一種方式被記住。

那個長跑者,最終得到了專業教練的讚賞,也許他曾經的練習未能給他帶來實際上她所渴求的平等與回報,但他用他的不屈與執着,換來了我們的尊重。那個不夠完美的小女孩,雖然不能像同齡孩子一樣享受青春,但她還有一直愛她的家人守護在他身邊。這也許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在他的地壇見聞中他發現,無數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不幸,但是這不是我們沉淪的理由,我們不應辜負愛我們的人,亦不應辜負人生一場。

文中最令人動容的是作者母親對坐着深厚的愛。醫生已經下結論說作者的腿無法醫治,但他還是不辭辛苦,不厭其煩的找來各種藥方,是母愛,讓原本優雅有才氣的母親變成一個爲了孩子奔波操勞的傳統的普通母親。她因爲作者腿上燙出的傷疤而自責心疼。她爲了作者的夢想而奔波,她對兒子的事情永遠抱着極大的希望與熱情。她獨自承受着人生的不易,卻把愛與美的一面都展現給兒子。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她未能親眼看到兒子的成功,她活得辛勞,亦活得溫暖。

文章中最溫暖的情節,便是我再度回到小院,曾經的合歡樹已經長得挺拔,枝葉繁茂。鄰居們還是待我如兒時一樣親近。這份情誼,不是來自對功高權重者的趨炎附勢,而是來自普通平民們真摯情感。那棵承載着母親對生活的希望的合歡樹在新的鄰居中慢慢長大,新生的人兒在樹下慢慢長大,也許他永遠不會知道栽樹的人與這個小院的過往,但母親的生命便是在這樹下延續了,它永遠的庇佑着這小院,以自己全部的精力去愛着兒子,何其有幸,作者感動了,亦感悟了。

《合歡樹》讀後感範文3

史鐵生先生散文的素材有如天上的繁星、叢中的名花、海里的珍珠般種類衆多、耐人尋味。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那永恆的主題:母親。

《合歡樹》這篇文章以回憶的形式着力地表現了母親。作者首先描寫出了母親年輕時的自信與率真,通過她動手做裙子,表現她的熱愛與生活。當我二十歲以後雙腿殘疾時,母親到處奔走,爲我尋找偏方,她每天都不斷安慰我、鼓勵我不甘願失敗,可最終卻在希望與絕望中徘徊。文章還運用了插敘的手法,記述母親移栽合歡樹,表現母親在萬分焦慮中還保留了一絲愛美的天性。文章不僅是讚美母愛的偉大,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之情,也表現了母親的人生態度。

文章的語言淡雅、質樸、淺顯,一字一句中作者的感情如蓄勢發的洪水般噴涌而出。其中真摯的思念與作者對母親熱愛生活的讚美,值得人回味。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史鐵生先生文中有很多對母親的留戀,而現在,一句嘮叨,一聲鼓勵,一句讚美,一杯熱茶都是母愛最真摯的表現。所以從現在起,珍惜母親的每一個笑臉吧,及時孝敬他們,不要造成“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合歡樹》讀後感範文4

《合歡樹》是史鐵生的作品之一,文章短小精悍,卻十分地感人肺腑。

這是一個講母愛的故事:史鐵生雙腿殘疾,頭上開始有了白髮,母親總找來稀奇古怪的偏方給他吃,但始終不見療效。爲了讓兒子開心一些,母親挖來一株“含羞草”,種在花盆裏,後來才知道這是一棵合歡樹,是個好兆頭,母親很高興。多年以後,合歡樹長到很高了。可悲,他的母親早已不再人世了。

多麼感人,多麼善良的母親。每次找來偏方,洗、敷、薰、灸,忙得不可開交。每一回都虔誠地抱着希望,但是上帝是多麼的不公平,最後一次,兒子的胯上被薰成燙傷,母親幾乎瘋了。爲了兒子,她能吃的苦都吃了。正是由於母親的照顧,史鐵生沒有因此頹廢下去,而是勇敢地面對生活,成了有名的作家。讀到這裏,我怎能不感動?怎能不爲之落淚呢?

我的母親也是這樣,爲我辛苦,日夜操勞。母親還健在,但歲月的痕跡,無情地在她的前額刻上了皺紋。有一天,天陰沉沉的。放學了,我抄寫好家庭作業,磨磨蹭蹭地整理書包。等我慢吞吞地走出教學樓,才知道天氣是那麼寒冷。母親在寒風中等我,探着身子張望着,我很不好意思。母親怕我冷,就讓我穿上她帶來的外套,還不停地問:“冷嗎?沒凍着吧?”沒有怨言,眼神裏只有溫柔。一路上,我和母親說說笑笑,再也感覺不到任何寒意。

母親曾說:“父母給了我十分的愛,如果我只能夠還一分恩的話,她也感到很欣慰。”但我想對母親說的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爲我操勞一生的父母,我一定要成才,報答你們的恩情。

文章的前半部分隨着回憶,以時間爲序,信筆而書,筆觸所至。無不滲透深情,行文如水流成溪,質樸中顯風采,平淡中藏深味。想起了我的母親在我10歲、20歲的一些往事。10歲那年,作者的作文獲獎,母親很高興,說自己當年的作文還要好,我當時很不服氣,年幼的作者沒有讀懂當時母親的喜悅和自豪。母親過世以後,作者回想起這件事,內心充滿了對母親深深的眷戀。20歲腿殘廢後,母親爲了能夠讓我重新站起來,用心良苦,所有的心事都放在了爲我求醫的事情上。在醫院、甚至連作者自己都放棄了之後,母親也沒有放棄。天下父母心,任何父母,對待自己的子女,何嘗不是這樣呢?而當作者30歲的時候,他的第一篇小說發表了,母親卻已不在人世。讀到這裏,真是讓人感到深深的遺憾。作者母親在兒子雙腿癱瘓了後,盡力爲兒子尋醫,無論何時何地,母親都是兒子的堅定的支持者。當母親發現作者寫小說時,就幫助兒子借書,頂着雨冒着雪推着兒子去看電影。給受重創的兒子點燃了希望之火。作者作品的發表,正是對母親最大、最好的安慰,可是母親卻沒能見到,連分享兒女成功的喜悅也常常被無情的生命剝奪。

在作者人生的三個重要的時間段裏,母親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雖然,當作者30歲時,母親已經逝世,但是,作者的成功,母親的付出必不可少。正因爲如此,作者對母親的思念纔會更濃重,也可以說有一思的遺憾。因此,在來到以前居住的地方,得知母親種植的合歡樹還活着的時候,作者心理一陣抖。這個抖字,形象的寫出了作者想念母親,想見合歡樹,而又不敢見,怕難以承受悲傷的矛盾心理。合歡樹是母親親手栽下的,是母親親自料理過的,它的身上有着母親的影子,凝聚着深沉的母愛。母親雖已逝去,而合歡樹仍在健康生長,“年年都開花,長得跟房子一樣高了”,暗喻着母愛長青,母愛永恆。

文章的語言淡雅、樸素,娓娓道來深切母愛,猶如一杯清茶,回味無窮。

《合歡樹》讀後感範文5

前幾天,讀完《合歡樹》這篇文章,我頗有感悟。《合歡樹》的作者是我國著名作家史鐵生。這篇文章雖然短小精悍,但卻十分地感人肺腑。

這篇文章中,作者回憶了自己與母親共同生活的一些往事,寫到了母親曾經在小院中種的那棵合歡樹。史鐵生在20歲時,兩條腿不行殘廢。作爲母親,她精心照料自己的兒子,想方設法爲兒子治病,不辭辛苦幫助兒子的寫作提供支持。終於,兒子在寫作上取得了一點成績,可她卻不幸離世,再也無法與兒子分享這份喜悅了。

在這裏,合歡樹無疑是母親的象徵,而小院中那個整日盯着合歡樹的孩子,也變成了作者的化身。母親剛栽種合歡樹幼苗時,雖然幼苗沒有發芽,可母親還是沒有放棄。最終,在母親的呵護與照料下,合歡樹終於成活,並在十幾年後開花結果。這就像是母親照顧兒子,是母親的愛,讓兒子獲得了新生。整篇文章,更是包含了作者對母親無限的思念和緬懷之情。

我的母親亦是如此,整日爲我辛苦,日夜操勞。母親雖還健在,可歲月的痕跡,卻早已爬滿了她的臉龐。

初中時,天還不亮,母親就早早起來,爲我準備早飯,準備我中午在學校吃的飯、喝的水。或許每個母親都是這樣。母親每天都是送我出家門,看我離開後她纔回家,四年如一日,不辭辛苦。我卻只顧和小夥伴說笑,未曾想起身後的母親。現在想來,不禁感到羞愧。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的一首《遊子吟》,飽含了母親對孩子的愛,至今傳誦千年。是啊,母愛其實就是這樣,平平淡淡卻無時不在……

《合歡樹》讀後感範文6

夜深了,當結束了一日的喧囂,一切歸於寧靜時,自己也那般的散亂了思緒。

突然間很是想念,細微得如風,如空氣,無形卻滲入每一個角落,她那般撩亂我的心絃,崩緊了又鬆弛了,我沒能力用理智說服感性,用理智控制情感。在思念面前,任何哲理都是空話,還是阻止不了她洋洋灑灑的飛散在我的周圍。

想念無根,就這般零亂,突兀地就闖入腦海裏。

想念你的聲音,想念你的安慰,真的不明白爲何沒有回家,我的心爲着什麼而享受漂泊。

看了篇《合歡樹》,看了史鐵生筆下的母親,語言淡淡的,卻把我戳透了,如此的暗帶憂傷與悔意,卻也換不回那深愛自己的人。

我是怎麼了越來越嬌情,怎麼那麼依戀,我的魂魄歸於何處,怎就覺得這般不安。小時渴望長大,此時又那般希望自己還是那在自己玩耍的孩子,享受着你細膩的愛。

雖然擁有你的'愛,但距離讓我看不到。

想念怎麼就悄無聲息的散開,成年了爲何不想獨立而更想要有一大大的擁抱。

人家說,隨着時光流逝在意你的人會越來越少,但我明白你永遠在內。我的思念因爲這節日,愛充破距離纏繞我的神經,而那溫暖依舊隔在路的那頭,依舊是冷冷的環境回憶着你一點點的愛。

父母之愛,永恆之愛,當如此悲觀得迎對着現實,當自己感到一事無成,一點點門檻都跨不去,我如此想擁有一個大大的懷抱,而這誰肯賜予,除了在家守候的你們,我的爸爸媽媽。

我是憂愁化來得麼,我也不想讓幽咽流通全身,所謂的感性卻將我困於此。

《合歡樹》讀後感範文7

你失去了奔跑與行走的自由,卻很幸福。這幸福被媽媽不斷澆灌,長成一株合歡樹。它在成長,你在成長。上帝總是公平的,在不幸的一端加重,那麼幸福的一端也會加上同樣的砝碼。因爲她的愛,你很幸福。

《合歡樹》是史鐵生先生用質樸無華的文字記錄他母親的對他無微不至的愛。每個字每句話無不透露着母親深沉偉大的愛,以及他自己的懊悔。總是很喜歡他的文字,覺得他筆下清淡的文字劃過心頭,如同秋水無痕,去留無意,不知不覺間,卻總能讓我難忘。

文中母親在他病後一直嘗試着各種偏方希望能對他的病有一點幫助。哪怕是醫生已經放棄了,他自己也只是不在意,這不離不棄的守護,也只有母親給得起。母親把孩子帶到這個世上,那麼孩子就是她另一個世界,是她生命的意義。作者心裏想着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可是他在自私地希望從病痛、失意中以死亡的方式解脫時,從沒有想過,母親同他一樣痛着、她一次次在絕望與希望的邊緣徘徊,在絕望中渴求希望,在希望裏得知絕望。

後來,母親終於在絕望裏絕望了。她又開始鼓勵他寫小說,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她像是當初爲他治腿那般熱情地爲他借書、推他去看電影。人人都知道她對於他的腿曾經不知疲倦。其實,她只是不想他失望,她要他堅強,要他相信一切都還有希望。母親只是急切地想證明陽光能衝破雲層,將自己那只有他的小世界照進一絲光亮。讓他的人生不再只是沉浸在病痛、不幸之中,母親總是希望的吧,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絕望中找到希望,找到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既然兒子已經有了努力的方向,自己爲什麼不去支持他呢?

母親去了,去一個不那麼苦的地方。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間穿過,吹向那棵合歡樹。他在母親去世後一直都放不下那個心結,推說手搖車進出不方便。他不想回憶有關母親的一切,哪怕那是母親留下唯一的念想。不想看的合歡樹已經隨着時間的推移看不到了,他也後悔,後悔沒有看一眼,看一眼那棵幸福的合歡樹。當曾經的“含羞草”已經長成合歡樹,當曾經自暴自棄的孩子已經長成作家。母親應該是欣慰的吧。

晴雲初醒,合歡未眠。朗月照花,深潭微瀾。

“我搖着車在街上慢慢走,不着急回家。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待一會兒。悲傷也成享受。”

她爲自己付出的太多,揹負的太多,還沒來得及補償,還沒來得及讓她爲自己驕傲,還沒來得及看到合歡樹的花。

院子裏的合歡樹又開了花,母親,你看到了嗎?

《合歡樹》讀後感範文8

“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在我生命的每個角落靜靜爲我開着……”美妙的歌聲,浮起在同學的嘴角,欣然陶醉。但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又到了馨花爛漫的季節,校園裏的那一片合歡樹,盛開在絢爛繽紛的花季。那片綠葉白絨中夾帶着粉紅的色彩,裝點了校園,也裝飾了我們的視野。

嗅着合歡花的清香,翻開書,縷縷墨香迎來,交織在一起,點到《合歡樹》一文,花開的時節讀花一般的文章。

清風微撫,合歡花飄落枝頭,迎風飛舞,悠悠地飄向教學樓,輕叩窗臺而登入教室,起舞在教室裏,迎來,在我們臉上撫慰幾下,輕輕的、柔柔的,散落在書上,躺在扉頁的標題旁,儼然般相映成趣。

往下讀,我不禁失去了賞花時的興致,開始陷入在史鐵生的深情至感中,他的人生本就活在不幸的遭遇中,而他的母親,可以說,活得比他更慘。幸而“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字裏行間飽含着滿是對母親去世的悲傷之情,又深深滲透着兒子對母愛熱烈真摯的稱頌。

初讀此文,總感覺史老先生的記敘,與標題相距甚遠,他從兒時及年輕時與母親的衝突寫起,寫到後來得獎時母親已故,還提及了自己在大雜院的經歷,“合歡樹”,似乎是配角中的配角了,而母親,無疑是主角,史鐵生筆下的母親是一個愛美愛子愛生活的婦女,穿自己做的藍地白花裙子,爲兒子的病兒勞累奔波,又積極鼓勵支持兒子的創作事業,栽種了合歡樹,是生活的寄託,悉心呵護、照顧,是對生命的態度和生活情趣。雖然處於困境,但心存美好、光明和希望。

細細研讀之下,不難看出,史老先生心繫“合歡”,情繫母親,那株合歡樹是母親在爲兒子多方奔走、承受着痛苦時種下並艱難地成活下來的。母親去世後,它無疑成爲了先生對母親回憶的寄託物和思念的憑藉物。在那合歡樹已高與房齊的日子裏,母親已離世七年,所謂“觸物傷懷”,又如何能直面那株寄託了哀傷與思念的合歡樹呢?

起身,佇立窗前,看着絨絨的合歡花,將手中的那一朵輕輕放出,隨風飄去,目光——凝視着,將我的思緒帶向遠方。

母親這時候或許還在田間地頭勞作吧?我的母親是位典型的農村婦女,年輕時也是那樣的美麗大方,然而,多年的辛勤勞作,母親早已蒼老了許多,粗糙的皮膚不再白皙,黝黑的手指不再纖細,皺紋在操心中悄悄長出,白髮在勞累中慢慢催生,母親呵,熱愛生活,爲之,她付出了太多太多……

侍弄花草是父親的習慣,而母親則細心照顧着她的那片小菜園,南瓜、番茄、豇豆、辣椒等各種作物應有盡有,不禁向家裏的餐桌上提供豐富的菜餚。平日裏的母親,不像史老先生的母親那般總是默默注視着兒子,而總是絮絮叨叨的,但我並不抱怨母親的苦口婆心,因爲其中藏者的是母親無盡的愛與關懷,在母愛的光環下是那異樣的幸福!

最難忘,母親在細雨中送我上學,雖然是那麼的平凡,可是愛往往蘊藏在平凡中。那是一個星期天的傍晚,住校生正常返校,天灰濛濛的,母親用她的小電瓶車載着我奔向校園,空中下着牛毛細雨,母親沒有穿雨衣,我看着母親的頭髮,黑中夾帶着銀絲,那一粒粒微小的“雨珠”,閃爍着瑩光,就像閃爍着母親的愛。到了校門口,我像往常一樣,進了校園,回首相看,是母親那注視的目光,漸漸遙遠,天空下,是愛在迴盪。

望着那些晃動的樹影兒,我不知道這些合歡樹是誰種的,是怎麼種的,但這些生命的花兒,隨風觸動,每一朵都承載着人間的愛,瀰漫校園!

在這合歡花開的時節,母親的那片小菜園裏的作物也都該開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