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庸》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大綱

《中庸》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庸》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庸》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中庸》讀後感1

初讀《中庸》,才知《中庸》的主旨是論中和,認爲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來狀態。它與《大學》不同,《大學》闡述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在我看來,《大學》講的是具體的大方面的外在的道理,而《中庸》則是講求自身的中和,重在自身的修養,好似與外界無關,實則蘊含豐富的人生道理!

第一次上課老師便講了天人合一和宇宙全息論。實在高深,我實在是聽不太懂。單純的闡述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吧。我認爲,宇宙是一個整體,環環相扣,任何一個部分如果出現了不平衡,那麼宇宙整體也會出現問題。這正如人的身體一樣。中醫與西醫的不同就在於中醫講求的是平衡,而西醫講求的是就病開藥,根據病人的病開什麼藥。我自小生病都是吃的西藥,一堆一堆的藥片,加上不知道多少的副作用,不少的藥在我身上已經不起作用了,因爲身體裏已經有耐藥性,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就會喝中藥。中醫看病講究通過整體來看,比如說感冒,西醫就直接開感冒藥殺死病菌,而中醫不然,推斷出是身體中有熱,則開些清熱的藥來,所以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還有個現象,就是有的人一輩子病病怏怏的,不過還是長壽;有的人一輩子健健康康的,結果突然一下子得絕症病死了。這是爲什麼?病病怏怏的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不健康,看起來不長壽,但是他們維持了自身的平衡,這也就是長壽的祕訣;而看起來健康的人,體內則不一定平衡,雖然不體現,但是一有表現則爲大病。這就是《中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

其實讀《中庸》時首先注意的是“中”、“庸”二字。原先認爲,此二字意思爲平庸。後來經過學習終於明白,中,就是不偏不倚;庸,不是無能,而是平常。平常也就是很少改變。這就是成功之人大多人到中年的原因。年輕人輕狂,處事激進,不甘於平凡的生活,時時思變,這都是因爲“不庸”引起的。而中年老年人嚮往平淡的生活,甘於平凡,穩中取勝。“年長者好庸,年少者惡庸。”而但凡青壯年取得成功的人,大多有庸者之風範,較同齡人穩重。比如教師教學,如果班內有非常淘氣的學生,老師如果嚴厲地批評一般會使學生更加變本加厲,起不到正面的效果,這便是不“中”,而這個老師如果心平氣和的講道理並時常的鼓勵這名學生,找出問題的根源,師生一起解決的話,就會令學生感到受重視而努力學習起來,這便是“中庸之道”。

程頤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要說這不偏不倚,我覺得法官最應該做到這不偏不倚了。《中庸》就是讓人們修身養性,提高自己的品德,法官的判決是否公正決定了人們的命運或生活死。而反過來想,人們的命運不更加由自己決定嗎?如果人人都“中庸”那麼世界豈不是非常的平衡了?可是世界就是維持着一個動態的平衡,有動有靜,動中有靜。萬物都有其自己的位置,生生不息。

另外讀中庸還有一個領會就是“忍”。忍”是爲人處世的一種精神境界,是爲了做大事才忍小節的。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忍讓,相互忍讓,則事情就能和平解決。在我身邊就發生過不少因爲互不忍讓而使小事演變成大事,最後給雙方都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同學同事之間相處也是這個道理,不激進,不衝動,遇事先動腦後動口,凡事“慢半拍”,這樣給自己一點時間,想清楚應該怎麼做,而不至因自己一時的血氣方剛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另外,爭名奪利也不可過於激進。何必計較的一時得失,有道是,退一步海闊天空。老師在課上講的吳清源不就是這樣嗎?把棋盤當做人生來下棋,從全局來考慮問題,不計較得失,不在乎輸贏,只爲了“中”。就是這樣高尚的超出常人的品德,才造就了他在棋壇上的長盛不衰啊!在家時也常看吳清源的圍棋,多少名家、主持拿他的棋局給觀衆講解,我都覺得他們講得固然好,但是離吳清源大師的領悟還差的遠。雖然吳清源大師已經談出棋壇,但是後來者無一人能夠達到大師的境界,這就是中庸帶給吳清源的成功。

不過,“忍”並不代表任人擺佈,是在忍的過程中找到明智的解決的辦法。其實追求一種東西的時候,往往會失去另一種東西。追求忍,你失去的是面子,他人可能會說你的懦弱,但是“忍”並不是沒有原則,趨炎附勢,並不是我們不反抗和沒有反抗的力量,而是要在忍中等待時機,才能明智的取得更多更大的好處。其實做人處事都要講原則,在不違背個人的本性和道德標準的範圍內,要忍得恰到好處。

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有些人對中庸有些誤區,那就是他們覺得中庸就是不思進取。這是錯的。中庸是樂觀的,是樂觀的哲學,它告訴我們,無論發生什麼事,無論在什麼狀況下,都要樂觀地看待問題,持一顆輕鬆的心去面對,不失望,不絕望,不失去理想和信念。

在閱讀資料的時候發現了這麼個例子,覺得不錯。分享下:有個漁夫一天打魚回家,路上碰見了一個精明的商人,那個商人看着這麼多魚一定很賺錢,於是他就去問“漁夫,你的魚打得真多,打了多長時間?”漁夫答到,“2個小時”。商人就說“那麼爲什麼不多打點?”漁夫說“我回家跟老婆睡午覺,然後跟小孩玩”然後商人說:“可是你打多點,你就可以賺多點”“然後呢”漁夫說。“那麼你就可以開一個公司,然後讓它上市”商人回答。漁夫疑惑了問“那我可以得到什麼?”商人說:“你可以得到很多的錢啊!”漁夫更疑惑了問,“那有什麼用?然後我可以幹什麼?”商人就說“你可以跟你老婆睡午覺,跟你孩子玩……”漁夫說“那我現在就是拉?”商人無話可說。這個故事給我的啓發很多。其實中庸就是一個克服這個貪字,而做到知足常樂的精神境界。這個漁夫就充分達到了這個境界,知足常樂!其實我在生活中也有這種體會。比如擠公交車,學校車站有很多人等車,有一回我站在第二排等車,結果上車時擠啊擠,最後所有人都上去了,唯獨我沒有上去車,那麼悲觀的看法是,氣死我了,就我沒上去。而樂觀的看法則是,沒關係,等下一輛車,還不是那麼擠。再比如,在公共汽車上站着的人心裏想,如果我有個座位多好啊。而坐着的人想,如果座位不那麼擁擠多好啊。這就是貪念!中庸的想法是,如果你站着,你就該想,還有很多人沒位置站呢;如果你坐着,你就應該想,很多人都沒有位置坐呢!這樣你纔會快樂,這纔是中庸倡導的不貪,知足!

初步瞭解中庸後,才知道以前自己的行爲是多麼的浮淺。讀過中庸之後,明白了許多道理,並重新審視了自己做人處事的陋習,重新修正了我做人的方向。中庸使我受益匪淺。中庸中的智慧值得人們花費一生的時間去探究,不論時間的發展,或時代再怎麼推移,中庸的智慧是不可能被淘汰的。

  《中庸》讀後感2

這個學期我們老師的晨誦經典篇目是《中庸》,讀了《中庸》,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寫的經典文本,或者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被收錄在《小戴禮記》中,後來獨立成一書,南宋朱熹又將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爲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並查閱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穫還是不小的。

關於“中庸”,程頤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爲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這句話是一個垂示,猶如鳳鳥銜至黃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圖》稱:黃帝坐於扈閣,鳳凰銜書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種瞬間綻現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

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

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於爲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看了《中庸》之後我豁然開朗:就是因爲我們懷着對天依賴的心情,讓我們變得習慣從天得到鼓勵以及活着的動力。可是有沒有想過,我們如此景仰、依賴的天又是如何看待我們的?輕視,抑或是不在乎?高興了就施捨一點恩惠,不開心了就讓你吃點苦。我們應該學習中庸,對天也中庸,不卑不亢,敬畏他但也不迷信他,努力修爲自身,讓自己達到一種不管怎樣都能泰然自若、保持心境平和的境界,平靜地面對天給我們的一切,不期待他的眷顧,也不害怕他的降災,在天不斷爲難的時候不會去想什麼時候纔是盡頭,而是自強不息並且在苦境中自得其樂,沒有什麼可以真正影響到我們。或許這樣,天反而會尊重我們,也只有這樣,我認爲兩者纔是平等的,才能真正的和諧相處,纔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中庸》讀後感3

《中庸》原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喜怒哀樂的情緒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心是平靜安寧祥和無礙的狀態,稱之爲“中”;如果情緒之發生時也能由這種“中”的狀態控制,則稱之爲“和”。『中』的狀態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狀態,也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人對事物發出情緒能夠用『和』原則來自制,則是最接近道的。《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着這種天性而行就合於道,認爲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係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中庸》還闡述了學習程序,並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爲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爲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系統地閱讀過《中庸》,對古文經典有了粗淺的認識,彷彿脫胎換骨似的,對古文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他們文章中的觀點仍不過時,因爲古人、今人及將來的人,心性是一樣的,對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則都有相通之處,不管時事如何變遷,作爲生命主體的人都是一樣的,無論什麼時代都有共性。

爲什麼四書能傳承不息?讀完《中庸》過後,我算有了一點領悟,因爲它們是中華文明的傳承,更因爲它們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歷風風雨雨,經歲月的沉澱,而歷久彌新,不會過時,就看你用什麼眼光去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