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惠子相樑有感3篇大綱

讀惠子相樑有感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讀惠子相樑有感 第一篇

讀惠子相樑有感3篇

惠子相樑,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下面是 爲大家整理的讀惠子相樑有感,供大家參考。 讀惠子相樑有感 第一篇

文言文,雖年代久遠,但裏頭還是有諸多文章值得反覆品悟;文言文雖艱澀難懂,但只要你深入解讀,賞析探究,亦能妙趣橫生,其味無窮。今天,我執教《惠子相樑》一文,不少學生領略到莊周風采。藉此機會,筆者也提出一方拙見。有不妥之處,請多提寶貴意見。

莊子與惠子是一對“好友”。莊子境界高遠,才智過人;惠子亦深諳哲學,且位高權重,身居宰相之位。有人告知惠子說:“莊子這次過來與你相會,其意是想取代你的相位。”惠子把這個相位看得很重,生怕給莊子霸佔。心裏格外恐慌,於是採取嚴密防範措施:在國都一帶搜查了三天三夜。到底是“搜查”還是“搜捕”,我讓學生說出各自理由。我認爲,搜捕,意思是搜查並執行逮捕的意思,即搜查出來之後就很可能會投入監獄。搜查,意思是搜尋,查找。可能逮捕,也可能不逮捕,或是想將其軟禁起來。我想,莊子應該聽到了這則消息了吧。可莊子沒有躲避,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果敢地“往見之”,並給他講了一個極有智慧,極具奚落色彩的故事。這故事大致是這樣的: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芻鳥。這種鳥可能是出門“旅行”吧,從南海飛到北海。我想,如此遠距飛行,總得吃喝和休息吧。可這種鳥有一個獨到之處,就是不是梧桐不棲息,不是竹實不吃,不是甘泉不喝。從這看出這是一種名貴(或是高貴)之鳥。有學生說,這種鳥過於挑剔,也是有其道理的。在這時,貓頭鷹得到一隻腐爛的老鼠。鵷芻鳥在它上頭飛過。貓頭鷹生怕其食被搶,就本能地作出“嚇”的發怒聲,以此防範耀武揚威。我好不容易得到了這樣一隻臭老鼠,你過來,是否就要搶奪我勝利的勞動果實呢?這也太不哥們了吧。實際上,鵷芻鳥毫無此意,只不過是你貓頭鷹自己過度恐慌,猜忌心過重罷了。你惠子就像這貓頭鷹一樣,竟然用樑國宰相來嚇唬我?哼!我纔不稀罕你這你“腐鼠”般的相位呢?虧你想得出,還爲此折騰了三日三夜,在京城到處搜我。我莊某人是視高官如“腐鼠”,你卻如此侮辱我。老兄,你真的`不夠朋友。志不同,道不合,不相爲謀。以後咱倆就分道揚鑣了吧。

課後,有兩位學生問我,在文中,到底是誰“仰而視之曰”?原古文是不分句讀的。我個人認爲是鴟吧。“嚇”這聲音應該是鴟發出來的。那“‘嚇’今子欲以子之樑國而嚇我邪?”是誰說呢?我認爲這句話應該是鵷芻鳥說的,只是它順手模仿了鴟發怒的聲音,借子之矛攻子之盾而已。從文中把“嚇”字用了單引號即可證明;也可能是莊子把故事講到此時,自己點明故事主旨。

中國自古以來,其“官本位”思想都是長盛難衰。官位越高,其“磁場力”就愈強,吸引或是攀附的人也就愈多;高官下訪視察,往往跟陪者雲集。像莊子那樣清高自守、順性而爲之士,上千年來,寥寥能有幾人?“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芻鳥竟未休。”當品讀李商隱這句詩時,結合歷史和現實,我覺得認爲“腐鼠”是美味佳餚也是大有人在的,不少人還認爲是“香餑餑”呢。不過,話說回來,不管你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應在其位,謀其事;爲其民,盡其責。進而言之,其實“貓有貓道,狗有狗道”,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活法,只要能順性而活就足夠了。然而,人不能無端猜忌他人,聽風就是雨。須知,人自亂猜,然後人必遠之。

  讀惠子相樑有感 第二篇

日前,偶然間讀到了《莊子》的《惠子相樑》這則故事。細細品味之餘,不禁生出些許感想來。

惠子即惠施,他做了樑國的國相,莊子去看望他。哪曉得,惠施非常恐懼,生怕莊子來取代他的國相地位,於是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想先下手爲強。莊子雖義憤填膺,卻泰然悅色地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雛,你知道嗎?鵷雛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就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鵷雛鳥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着鵷雛,發出‘嚇’的怒斥聲。”衆所周知,莊子乃高潔之士,淡泊名利,清心寡慾。而惠子呢?完全抖露出了他那雞腸小肚、利慾薰心的卑鄙嘴臉,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現實生活中,像惠施這樣以自己的小人之心去猜度別人的人有之,成天不去想如何幹好本職,卻一門心思地算計別人,生怕超過自己,更有甚者以信口雌黃、搬弄是非的手段來打擊別人,好像別人幹事就妨礙了自己,其心思如惠子一般。

古人曰:“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君子必成其意”。在講誠信、建和諧、實施德潤合川戰略的今天,筆者奉勸那些不幹實事、投機鑽營、搬弄是非之人,安安心心逮住你的死老鼠不放的好了,不要用你的死老鼠去嚇唬非甜美泉水不喝的鵷雛。心胸開闊一點,大度一點,誠誠懇懇待人,踏踏實實幹事,讓工作陽光一些,讓生活快樂一些;否則,於人,傷了和氣,不利於團結;於己,傷了身體,不利於身心;見到好書多讀點,見到摯友多交點,用“德”滋潤自己的靈魂。這樣,於人於己都有利。一句話,爲人厚道一點好。

  讀惠子相樑有感 第三篇

讀了《惠子相樑》這篇文言文之後,我深深的感受到在那時的社會裏朋友之間的友誼遠遠不及高官厚位,不如金錢。惠子跟莊子之間的友誼幾句話就被別人所破壞,爲了高官厚位惠子放棄友誼,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自己的心思猜度莊子的心思,以爲莊子像他一樣,貪圖高官厚祿。卻不知莊子清高自守,視爵祿爲“腐鼠”,避之唯恐不及,辛辣譏諷了惠子醉心於功名富貴的嘴臉。

然而,現在呢?在二十一世紀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不還都是一樣,當然不包括那些平正廉明的正直人物,現在像那樣正直的人少之又少,雖然現在像和珅那麼貪婪的人不多,可是很多人比和珅也清廉不了多少,沒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文天祥詩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樣,這樣的人幾乎沒有。我也一樣是一個很貪的人,可是我認爲一個人有貪念是人之本性,這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正直、選擇友誼、選擇真誠。同樣我們也可以選擇貪婪、選擇官位、選擇金錢。選擇的權利都在我們自己手中。但若選擇了後者則人非人,而是變成了一個魔鬼,選擇前者則是選擇了善良。

雖然我們不能像許多歷史名人那樣名垂青史,但至少我們可以做到問心無愧,這樣至少可以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覺得這樣會比高爵厚祿更令人心裏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