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們仨》讀後感(通用12篇)

《我們仨》讀後感(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們仨》讀後感(通用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仨》讀後感(通用12篇)

  《我們仨》讀後感 篇1

這個暑假,我讀了楊絳的《我們仨》、《洗澡》等一些着作。有一些感觸,寫在這裏,是一種總結,也算是一種回顧。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

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與她的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說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說。但當我看到後面的內容時,我才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

楊絳的寫作風格和我以往見到的許多作家的風格不同,前一段時間我看餘秋雨的文章比較多,他的文章總是在表象中尋找內涵,尋找風景之後的文化,尋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還有許多作家羣起效之,結果卻都丟了自己的風格,又學不到他的大,所以餘秋雨得以聞名。而楊絳不一樣,她注重細節,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爲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斷,但楊絳卻可以把它們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就變成了一條項鍊。她不直接抒發感情,不直接議論人事、闡述道理,她只是從容地敘述,將那些她家裏的小事娓娓道來,變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這樣細緻的、不動聲色的講述,使讀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間,她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這本書的內容我也比較喜歡,字裏行間滿滿的全是要溢出來的親情。我很珍惜親情,很愛我的爸爸媽媽,很喜歡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這本書的內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別喜歡。楊絳的書我還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風格是我比較喜歡的風格。我從她的書中也學到了很多。的確,珍珠每個人都有,但是項鍊卻是珍貴的。因爲許多人都對自己的珍珠視而不見,任它們散落,卻不會將他們串起來。所以我正在學,學會了串珍珠,就擁有了項鍊。

  《我們仨》讀後感 篇2

前幾日,讀完了楊絳的《我們仨》,一直想提筆寫一寫心中泛起的漣漪,不得靜。放假八日,終得空兒,細記幾筆。

看到這個藍色小硬皮的《我們仨》,就浮起我和敏敏到浙師大第一日,滿大街的亂竄找書店的情景,我們想在浙學習的日子各讀一本書。最後駐足在一個售學生考級考學資料小書店,閒書極少,小書架只不足兩排,在角落裏翻出這個小藍本,楊絳先生的,小巧的樣子,喜歡,細細讀來了。有什麼樣的人生經歷,悟出怎樣的人生哲理。百歲老人楊絳的名句:“我曾經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妙曼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人人喜歡,人人叫絕。其實,你讀了她的《我們仨》,你會明白她爲什麼會有此妙言哲語。

整個小藍本讀下來,沒有任何華麗辭藻,一句也找不到,從頭至尾全是用最簡單、最樸實的文字講述一家三口平淡又單純的日常生活。錢鍾書、楊絳、錢瑗一家三口都不是尋常人,但他們卻過着最尋常樸素的生活。楊絳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起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一個阿媛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書中文字波瀾無驚,平淡無奇,但從這些淡如水的一字一句中,我卻嗅到了濃濃的書香之氣,感受到那一份相守相伴、單純快樂、溫暖幸福的家的氛圍。一家三口都愛書如癡,最喜的事就是啃書。三人各自工作,各不打擾,各據一個書桌,埋頭研讀。在牛津大學學習時,兩人不喜社交,覺得浪費時間,喜歡泡在圖書館。錢老連考牛津大學的學位都覺得不值。他覺得爲了一個學位賠掉許多時間,白費功夫讀不必要的功課,想讀的許多書都只好放棄,很不值當。在清華大學任教時,不喜歡參加各種報告、會議,喜歡呆書房研究學問。每每稱病告假,由其妻子楊絳出面推辭,楊老每每都尊重錢老意願,遇到實在推不了的,她還自願代之,決不讓錢老有一點勉強。所以錢鍾書才驕傲的對世人說:他擁有世上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女兒阿瑗自小在父母的前、書櫃間穿梭長大,自然也喜歡讀書。阿瑗自小體弱多病,上學不太照常,初中甚至休學一年,回家養病,自學各門功課,父母有時間指點一二,她也考上市區最好的高中,繼而考上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溫和上進,兢兢業業,一直都是教師隊伍裏的尖兵。阿瑗與錢父兩人自稱“哥們兒”,是楊老的兩個頑童,楊老呢,就心平氣和地縱容他們‘胡鬧’,爲他們的搗亂善後。他們不求名不求利,只求相守一起過清淨平淡的幸福生活。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1997年早春,阿瑗因病去世,98年歲末,鍾書去世,三人就此失散。楊老只想三人再聚聚,寫此書,一人來思念仨兒,三人又可相守幸福。腹有詩書氣自華,三人自身上散發出的高貴淡雅的文化氣息,不與其人相遇,只讀文字,已經撲面而來,點點潤我心肺。他們仨就如山間璞玉,藏於自然,樸實純潔,暖陽下,自生煙!也許這就是滿腹學識之人最喜歡的原生態生活。

  《我們仨》讀後感 篇3

楊絳先生百歲高齡寫《我們仨》,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讀來,更驚覺老先生清晰的文思、雅緻的文字和非凡的心態。隨夢入境,而先生的夢並非虛幻。三人走散了,溫馨的家永遠沒了。年頭和年尾,老先生相繼失去兩位親人,這份傷疼是以如何的強勁摧殘風燭殘年的老人?我從先生文字裏懂得:我的手撐在樹上,我的頭枕在手上,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涌,直涌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裏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裏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污物都洗乾淨了。我一手抓緊裂口,另一手壓在上面護着,覺得噁心頭暈,生怕倒在驛道上,踉踉蹌蹌。由熱熱鬧鬧、相扶相持的三個人變成孑然一身,孤單落寞的日子更顯往日的歡樂。先生無窮無盡地追憶丈夫和女兒,相思之苦,肝腸寸斷。我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着那個小點。我自己問自己:山上的石頭,是不是一個個女人變成的望夫石?我實在不想動了,但願變成一塊石頭,守望着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但是我只變成了一片黃葉,風一吹,就從亂石間飄落下去。我好勞累地爬上山頭,卻給風一下子掃落到古驛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驛道往回掃去。我撫摸着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上都是離情。一片黃葉,守望生命終極。生命有限,情海無邊。先生的堅貞和守護是百年的厚重和境界。痛刻骨銘心,與日劇增,但先生在頑強繼續。她夜以繼日地與時間賽跑,用她的話說是抓住回家之前的分秒。先生的堅強與豁達讓我想到胡楊林,千年風範,堅韌不拔。

先生博學強識,知識淵博,聲望極高,然讓人感嘆的是她爲了愛情甘願屈居並付出,用智慧和大愛精心營造着家編織着生活。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在先生回憶中,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這種樂天和自信是彌足珍貴。不要緊是先生給丈夫的定心丸,弱女子以四兩撥千斤的力量承擔家庭重擔,免除後顧之憂,乃錢老先生的福氣。更讓人敬佩的是,忙碌家務事並沒有捆住先生的手腳,影響她的事業,書中寫到,讀書和工作是她和丈夫最大的愛好。也正如此,先生的魅力如深海珊瑚,底蘊深厚、通靈炫目,神祕瑰麗,女人能將人生演繹如此精彩的莫過於先生。

不管世風如何,也不管身份改變,先生一以貫之地保持低調平實之風,淡薄名利,寧靜超然。書中寫到,嚶其鳴兮,求其友聲。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們希望有幾個知已,不求有名有聲。老夫婦德高望重,着作等身,卻不要辦公室,不用祕書,有車也不坐,除非到醫院看病。誠實的品格同樣躍於紙上: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學,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爲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如此直白坦率的語言,需要氣質和定力來支撐。說實話、幹實事,做人起碼的要求,卻總是難以實現,而先生風雨百年,仍能如此,這便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自覺了。

感謝楊絳先生,讓我讀到這樣清新脫俗的文字!感謝先生,告訴我做人做事的真諦即本原、珍惜。反覆品味,我亦進入太虛幻境:夕陽正好,浩瀚無邊的水面如鏡,遠遠望去,一朵曠世蓮花聖潔奪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地綻放、爛漫,任憑風吹雨打,她自巋然不動,唯有清香飄來,沁人肺腑。

  《我們仨》讀後感 篇4

今天重讀了楊絳的《我們仨》,感覺和第一次讀的時候感覺相似又有些地方不太一樣,第一次讀更加感動,現在讀反而太過理性,怎麼都讀不出那種動容的感覺,第一次讀更加傾向於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膜拜的心理,第二次看更加傾向於捕捉一些第一次看的時候忽略的細節,也要把忘掉的情節找回,我發現其實這次的感覺和第一次讀其實保持了一致,但是又有些新的見解。今天記錄一下重讀的感受。第一次讀的是電子版本,字一個個從眼前溜走,只留下感覺,那種複雜的感覺並不是閱歷多了一些就能有更加敏銳的感悟力,我現在反而覺得單純的時候感悟力更強。這次讀的是紙質書,字還是那些字,可能讓我覺得精彩的地方還是那些地方,但我再也找不回當初讀的那種動容的感覺了,可能後半部分還沒有讀完吧,有一句我記得很清楚:此生我們只有死別,沒有生離。

錢鍾書和楊絳還有女兒在這個世界上形成了一個溫暖的家庭,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好很好,錢鍾書希望有一個女兒,像楊絳那樣,這是他的原話,書裏是這樣寫的鐘書諄諄囑咐我: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我對於"像我"並不滿意。我要一個像鍾書的女兒。

今天看的是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二部讀起很心酸也很淒涼、壓抑,更有一種虛實之間的痛苦,爲錢鍾書後遭受的打擊心酸,還有錢媛的去世,第一次讀的時候很恍惚,並不太明白其實這是作者運用的一種寫作手法:以虛寫實,她一直說自己在做夢,其實是實情,她受不了失去女兒的打擊和痛苦。

第三部寫的是她和錢鍾書一起去英國讀書,後去巴黎大學讀書,並且生下女兒圓圓的經歷,這的節奏明快,讀起很幸福,他們在英國和法國過的比較自由快樂,錢鍾書對妻子很好,每天早晨都會給她做早餐,楊絳也給他做飯,在國外做飯填飽肚子也是很有樂趣的一事。

第三部寫了他們回國後,錢鍾書一直在到處謀事,回國後就顯得比較壓抑和不順利,一方面受戰爭的影響,一方面受鍾書父親的影響,他的工作一直不順利,鍾書太聽父親的話,在西南聯大還沒做夠一年就去藍田謀職了,楊絳勸他別去藍田,應該等着回清華,但是受不住父親給的壓力,他還是去了藍田。

楊絳和錢鍾書一直是很多人心中完美的伴侶,其實他們之間更多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扶持,過的生活也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他們年輕的時候也不會做飯,不會用爐子,在生活的磨礪中學會了做飯,而且做飯成了他們的一種樂趣,所以我想神仙眷侶的生活只是一種美好的想象,我更加喜歡楊絳對錢鍾書的照顧和在乎,他們之間更像是朋友,他們在牛津時,楊絳一直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做到這點很不容易,因爲只有特別關心一個人才願意爲對方做飯(講真寫到這裏我都覺得寫不下去了)。

但是楊絳的角色又不是簡單的做飯,她在關鍵時候還能幫錢鍾書規劃自己的道路,她不願意讓他離開清華的教職,但是鍾書願意去,她就不吭聲了,因爲他們約定尊重對方的決定,而不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對方,做到這點更難。

我覺得那些羨慕他們兩人生活的人可以讀一下《我們仨》你會發現,生活在平凡處才動人,兩個人相互尊重,相互體諒,能夠容忍對方的笨拙更難。

  《我們仨》讀後感 篇5

《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這本書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痛定之後,只剩下滿紙洞徹生死的達觀……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

認識楊絳緣於錢鍾書先生,讀書年代,讀《圍城》曾被我們視作爲一種時尚,彷彿不讀《圍城》就不是文學愛好者。由此,也進一步瞭解了錢鍾書先生和他的家人,這樣的瞭解畢竟不一樣於歷史課本中的簡單介紹,這樣的家庭也畢竟不一樣於我們。但是,一向以來卻從未讀過楊絳先生的文字,也許當時的讀書更多的是追隨潮流吧。

本書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完美的家庭已經成爲楊女士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說實話,開始是以一種淡淡然讀楊先生的《我們仨》。這樣一本紀實文集,簡單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過的六十幾年歲月。從兩口之家的小甜蜜,到兩人去到牛津,在圖書的海洋裏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總也找不到什麼喧譁的聲音,找不出任何干擾項去打破這片寧靜,老人像是在輕輕的對自我言語,在親人墓前一齊回憶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過世的沉痛打擊下,楊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裏記錄着生活裏點滴記憶,也許這是她對逝去的人的最好緬懷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脫的唯一途徑吧!

對於八十高齡的鐘書夫婦而論,獨女錢媛的離去,讓老人的心從此成爲了乾枯的老井。楊絳說:“生了獨女錢媛這麼多年,也就牽掛了這麼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牽掛了。”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髮人送黑髮人又該如何的哀傷?所幸的是,這個時候,還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他能夠相偎相伴。但是,總有一天,他們之間也必有一人要先行離去,風風雨雨相扶持着走過了這麼多年,而突然間要理解摯愛的永遠離去,從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沒有了一生中最牽掛自我的人、自我最牽掛的人,餘下的漫漫長夜,再多的風風雨雨也只得自我一人走過。午夜從噩夢中驚醒,身邊已空無一人,那個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沒有回來。一個人守着孤單的身影,對着寂寞的檯燈嘆息。

幾十年的風雨路程,他們相濡以沫,個性是錢瑗先去後,對於楊絳女士這樣不喑廚事,專做學問的人來說,他們的生活起居更是簡單、不容易了。所有經歷過的悲歡離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如魚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感慨萬千、長嘆不已……

楊絳說:“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但是她還是願意“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因爲她的心裏已經裝滿了“我們仨”的情和愛。

一個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我們仨》讀後感 篇6

《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1998年,錢鍾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楊絳在92歲高齡的時候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我不是個容易落淚的人,儘管這些年來,爲一些人一些事,我憤怒過,痛苦過,感動過,然而至於落淚卻不是常有的事,依然記得的只有十七歲時讀完《平凡的世界》後的滿眶熱淚了,而當我讀完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時,發現自己的眼裏早已飽含淚水,我知道這不光光是因爲感動,還有領悟和滄桑。

初次接觸楊絳先生,是在她爲《圍城》寫的後記裏,她用平淡而優美的筆調講述錢鍾書的一樁樁趣事,連錢鍾書也覺得是“文筆之佳,不待言也”(《記錢鍾書與<圍城>附識》,錢鍾書散文集《人生邊上的邊上》)更覺得這是個聰明而又靈巧的女子,而後來果真見識了她的智慧,長篇小說《洗澡》,散文集《幹校六記》,翻譯名著《堂吉訶德》等更讓她從錢鍾書的光環裏走了出來,和她的丈夫一樣高,然而“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纔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住,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就再次失散,就這麼失散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個人,”於是就有了這本書,書名就叫做《我們仨》。

這本散文集分爲三部分,分別是《我們倆老了》,《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呢?是怎樣的一種孤獨的痛呢?一個年已八、九十歲的老人先是送走自己的女兒,再又送走相伴一生的丈夫,然後在一個人的時間裏獨自默默地思念他們仨走過的每一個日子,這裏的每一個文字都是包含了心血的,都是剜人心的情感在心裏來回流動而結成的。

一、看着死亡來臨

她是文學家,是翻譯家,然而她說她更願意做的是一個好妻子、一個好母親,於是當她目睹了她的阿瑗,她的永遠叫她牽心掛肚的唯一的女兒,在死亡的路上掙扎時,她是什麼感覺呢?她在文章中用悲傷的筆調寫道,“我覺得我的心上給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像是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她是用“心被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這樣的詞語來形容她心上的痛和不捨得,心是何等柔軟的物體,哪裏經得捅,還綻出血泡來?而血泡“像是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比喻說明她早已是流淚了。而當病中的女兒述說對孃的思念時,“我心上又綻出幾個血泡,添了幾隻飽含熱淚的眼睛”,母親心上爲孩子而生就的血泡是怎樣的痛呢?不要說是死亡路上的折磨讓她痛徹心骨,就是平時女兒一個小小的摔倒也是會讓她心裏禁不住受驚嚇,當看護了半生的女兒最後抗掙不過猙獰的死神終於永遠離她而去時,“我心上蓋滿了一隻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時一齊流下淚來,”“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涌,直涌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這個世界上最讓人悲痛莫過於白髮的父母爲先去的黑髮的兒女心裏流出的渾濁的淚水,她說老人的眼睛已幹了,只會心裏流血。先是一個血泡,繼而又是幾個,最後是心裏蓋滿了血泡,老人一顆的心變成全是血泡,痛苦可想而知。白髮人送黑髮人這讓人痛不欲生!“我的心已結成一個疙疙瘩瘩的硬塊……每跳一跳,就牽扯着肚腸一起痛”。她的心裏怎能不痛呢?女兒這麼一個“強父母,勝祖宗”的“可造之才”卻只能“上高中背糞桶,大學下鄉下廠,畢業後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卻始終只是一粒種子,只發了一點芽芽,”做父母的怎能舒坦?“自從失去阿瑗,我內臟受傷,四肢乏力……(鍾書)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態龍鍾,他沒有力量說話,還強睜着眼睛招待我。”

然而等不到在時間的流失裏慢慢癒合傷口,僅僅一年後,她的愛人錢鍾書,她的相守一生的愛人,也終於強睜着眼在說完“絳,好好裏(即‘好好過’)”後,終於也離她而去了。一家三個人也只剩下她一個了,她說她願意變成高山上的一塊石頭,守望着丈夫和女兒離去的背影。最愛的人也走了,家已經不在成其爲家了,“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客棧總是不能久留的,總是要離開的,留下的也只有思念,可一個八、九十歲老人的思念更讓人觸痛,然而相聚只有在夢裏或者那條與生路相反的路上。

楊絳先生將失去親人心底的痛苦,以及死亡來臨時眼睜睜地看着他們離開卻什麼做不了的無助感,表達得無比真實觸人心絃,卻又沒有絲毫的做作。於文學而言,死亡是最難以表達的主題,尤其是寫死亡帶給人的痛,稍有不慎,文字便會顯得僵硬,哭聲便會象乾嚎,結果只會讓人產生排斥。但是楊絳卻寫得令人動容,這是因爲她對女兒和愛人的愛很深厚,深厚到未有文字前便已經佔據了人的心靈,這種愛在經歷近六十年的人生顛簸後顯得越發珍貴,而一旦失去時,痛苦自然是成倍的,加上她的文筆功力深厚,寫起來是真情流露,當然能寫好!作者將痛苦的心情藏在每一個看似平和的文字裏頭,而一咬開卻又是血淋淋的。

這是一本情感濃烈而又溫和的書!

二、回望生的來路

第一二部的文字是痛苦的,而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裏話語雖然一如她平時文章裏的溫和,卻也時常露出一種辛酸和落寞,楊絳說“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窮途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影’?“但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爲是我們仨,”她說他們的生命沒有虛度不是說他們一生做了多少貢獻,而僅僅是因爲他們在一起,於是作者以溫情的筆調敘寫自一九三五年自一九九八年六十來年的他們仨的生活,三五年結婚去英國牛津留學,兩年後孩子的出生他們仨的生活開始了,然後是孩子的成長,兩夫婦的討生活,寫到孩子時,她的語言極爲憐愛溫暖,甚至還有做母親的自得,幸福自筆底自然流露,讓人禁不住會心微笑和感慨,比如把一外國人恭維孩子的話“achinababy”理解爲“一個瓷娃娃”,因爲孩子的肌膚細膩,像瓷,他們很得意,“孩子在肚裏,倒不掛心;孩子不在肚裏。反叫我牽心掛肚,不知怎樣保護才妥當,”將母親的心態寫得動人,“瑗瑗得人憐,因爲她乖,說得通道理,還管得住自己。”爲女兒感到欣慰,對於孩子識字的過目不忘和孩子爺爺“吾家讀書種子,唯健汝(鍾書父親爲孩子取的名)一人耳”的評價更是難掩自得,直到孩子留校當助教,“我們得知消息,說不盡的積心滿意……我們的女兒永遠在父母身邊”。繼而寫到他們一家人一起過了幾年平靜的日子,然而平靜並那樣維持多久,各類運動便接踵而來,這個家庭又開始飄搖居無定所遭受苦難,參加“三反”或“脫褲子,割尾巴”或“洗澡”運動,又是“大鳴大放”、“反右”,鍾書下放農村掏糞,然後是“四清”,“文化革命”來了終於成爲牛鬼蛇神。

  《我們仨》讀後感 篇7

近期閱讀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全文用一種溫馨而親切的語言描述了錢鍾書、楊絳和他們的女兒錢瑗一家人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他們一家三口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都是才高八斗的文化人,本以爲他們的生活肯定是非常無趣和死板的,但在《我們仨》裏,確是如此可愛的一家人,彼此尊重又相互調侃,充滿着煙火氣息。衆所周知,錢鍾書先生是一名才高八斗的博學鴻儒,是個大文豪,但在《我們仨》裏面,鍾書先生只是一名普通的丈夫,一個平凡的父親,同時,還是一個生活盲,洗不掉墨水的慌張,砸掉檯燈的焦慮,門把手脫落的愁容,與他的形象形成一個“反差萌”,讓人忍俊不禁。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寫在封面上的這句話,想想就心酸。他們一家三口,從英國到巴黎到回國,從家境優渥到居無定所,從倍受尊敬到文化革命時的動盪,從日常時的相扶相幫和患難時的不離不棄,在楊絳老人的筆下一一展現開來。直到晚年,纔有一個像樣的寓所,但在他們心裏,有彼此的地方就是家,哪怕是租賃的房子,哪怕只是一間小小的辦公室。

我隨她喜,隨她悲,隨她一路陷入對親人的思念。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讀起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會聯想到自己。想到自己身處異地,想到自己無法經常和家人在一起,想到回家時媽媽張羅的一桌飯菜,想到聊天時爸爸那一句句關懷,想到相見時爺爺開心的笑臉,思念之情不禁涌上心頭。

我們已經長大,但在他們眼中永遠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在他們一句句嘮叨中,明知道父母是在關心自己,偶爾也會覺得煩,這其實是最要不得的。父母不過是想知道你在外好不好,有沒有吃飽,有沒有穿暖,有沒有想他們……就是想跟你說說話而已。

楊絳先生說:我們仨,沒有生離,唯有死別。關於親情,最無法言喻。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裏,儘量多去陪陪家人,說話時耐心一點、語氣溫和一點、事情詳細一點……父母已經陪我們長大,我們要陪父母變老,家纔是永遠的港灣。

  《我們仨》讀後感 篇8

讀楊絳先生的作品,細細讀來,似乎是與其促膝談心,老人用她平緩的筆觸向我們展示的,是一家三口樂觀向上的精神態度,平和溫馨的家庭氛圍。它不僅生動地將一家三口平日裏工作,讀書,生活的場景表現出來,還將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巧妙地融入書中,更將自己對家人的愛意委婉地在書中表現。

誰都看得出,這是一個智慧而和諧的家庭。正是這個家庭的溫馨讓我感動,並且在感動之餘引發我的深思。三口之家均爲當代學者,錢老和楊先生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仍然堅持讀書寫字和教書育人。在那個時局動盪的亂世中,她們忍受過最艱難的社會壓力,始終堅持在學術上的鑽研和追求,文化革命時期風雨攜手,同喜悅共患難,身隔兩世,心繫一身。

最欣賞他們那種淡泊名利的心態,在他們心裏只有自己鍾愛的文學和自己珍惜的家庭,錢老的一句話道出了他們對生活的態度:"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識的人"。他們只希望有幾個知己,不求名利,這是何等的境界!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楊絳先生的這段話正入我心,她們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組合。她們一家是學術界的名人,但他們始終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面對壓力不低頭,面對榮譽不炫耀。錢老儒雅而幽默,而在楊絳先生的眼中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角色;楊老睿智而平和,她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了衆多文學愛好者,她的一生是平凡而偉大的,而在錢老眼裏,她是一個賢妻良母;女兒樂觀、孝順、懂事,她遺傳父母的精髓,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始終是父母的安慰和驕傲。她吸取二老的精華,憑藉自己的實力在北師大教授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一生。

  《我們仨》讀後感 篇9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僅僅十二個字,質樸的語言,平實的文字,正是老人對一家三口這些年相知相伴最真實的評價。

《我們仨》,只有165頁,卻讓我感觸頗深。我在清明節放假期間回家和返程的火車上讀完的這本書。一路上,一邊看風景,一邊享受書中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樸實的文字娓娓道來,如同四月的微風拂面般柔和,如同細雨滋潤心田,如同陽光暖人心扉,一切都是那麼平凡。

我開始靜聽平凡。

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簡短的文字,僅僅講述一個關於夢的故事,但依舊能夠感受到兩位老人的真情。夢裏,她尋找忽然不見了的他,是那樣的急切,如現實一般。而他安慰她說: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她說,“好像只要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平淡樸素的文字中透露着無言的感動。

我繼續靜聽平凡。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一個夢境如真的“萬里長夢”。踏上古驛道,夢就開始了。鍾書被一輛大黑汽車接走了,從這裏,老人開始了漫長又焦急的等待。幸好,她還有女兒阿圓。“阿圓一再對我說:‘娘,不要愁,有我呢。咱們明天就能見爸爸了。’”讀到這裏,我想,這就是親情。不用做太多太多的事,只需要親人的一句安慰,一句“有我呢”,足矣。的確,我也聽過一句“有我在呢”,那時,心裏暖暖的,心在微笑。平凡的話語,平凡的人和事最能感動人心,確切的說是觸動了我們經歷過卻不曾在意的人情事。走着走着,終於,他們在“空氣鬱塞,叫人透不過氣似的”古驛道上相聚了。“不用說話,都覺得心上舒坦”,只要三個人在一起,只是幾個動作,即使相互無言,仍有一種踏實的感覺。這或許就是平淡的親情最好的詮釋吧。楊絳老人的夢在繼續,慢慢地變得沉重,她在病中的鐘書先生和忙碌的女兒阿圓之間不停奔走,後來,阿圓也病重了,她很累,卻又無可奈何地看着他們父女倆一點點地在她眼前消散。看這部分時,淚早已溼潤了雙眼,心也在流淚,好像自己也在經歷親人的離別。阿圓“回自己家裏去了”,載着鍾書先生的小船變成了一葉小舟,“我眼看着一葉小舟隨着瀑布沖瀉出來,一道光似的衝入茫茫雲海,變成了一個小點;看着看着,那小點也不見了。”這個“萬里長夢”結束了,只剩下楊絳先生一個人了。

我依舊靜聽平凡。

第三部: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她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在這部分裏,我看到書中附帶的幾張照片,有夫妻倆年輕時在巴黎和倫敦留學時的合影;有夫妻倆爭着看女兒自英國寄來的家信;有三人各自認真工作的畫面;最讓人能夠感受到什麼是相濡以沫的是最後兩張照片,兩位老人互相理髮,“我能用電推子,他會用剪刀”。簡單的幾張照片確是中國知識分子家庭真實的寫照。我靜聽着老人講述“我們仨”的平凡生活,也喜歡上了老人說的“探險”。無論是散步,還是去度假,或是去圖書館,好像都是在“探險”。也正是有一個又一個的“探險”,他們搬入新居,開始自理伙食,開始平淡中充滿着趣味的生活。阿圓的降臨帶給了一家人很大的樂趣,也是因爲有了阿圓纔有了“我們仨”的故事。

喜歡父女倆的對話。面對兩年不見好像已經不認識的爸爸時,她猜疑的監視着,晚飯後,阿圓對爸爸發話了。

“這是我的媽媽,你的媽媽在那邊。”她要趕爸爸走。

鍾書很窩囊地笑說:“我倒問問你,是我先認識你媽媽,還是你先認識?”

“自然是我先認識,我一生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認識的。”

這樣絕妙的對話,媽媽怎能不記住女兒吐露的每一個音符句語?又怎能不說“阿圓和爸爸最‘哥們’?我們也能想到楊先生面對女兒的離去,內心是有多麼的不捨。一年之後,鍾書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碎琉璃脆”。這裏,有誰不爲之動容呢?

樸實的文字,講述了“我們仨”最真實最平凡的生活,而現在留在先生心裏的一定是那些年“我們仨”在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有苦有甜有笑有淚,平凡的小家,因爲有“我們仨”,幸福快樂。

我靜靜地聽完了一個平凡的家的故事,現在,我要去認真體會我們一家五口的平凡的生活。

  《我們仨》讀後感 篇10

《我們仨》,此書是楊絳女士在2003年發表,那時楊絳女士的先生錢鍾書先生離開已五年時間,愛女離開六年時間。楊絳女士將他們三人的平淡生活通過這本書,以快進方式的形式再次走了一遍。字裏行間裏表達了楊絳女士對於丈夫於女兒的思念,對於他們仨平凡而又不平淡生活的懷念。另一方面,通過寫自己的生活告訴我們,生活唯有簡簡單單纔是真,有了親人的陪伴,纔是幸福。

對於楊絳女士與錢鍾書先生的崇拜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在當時的亂世時代,他們博學多才,爲我國文學界貢獻了極大的力量。對於我個人一直以來,我的文學功底特別不好。本就是個理科生,從初中到大學畢業,文學方面基本沒有什麼進步。所以,對於他們文學的寫作我是不能從根本上面理解。但是,閱讀了《我們仨》,我深深的被他們平凡而不平淡的生活深深打動。錢仲書夫婦的低調和博學讓我衷情,而錢老的幽默和楊老的平和更是讓人生敬。兩老愛女圓圓的博學多才,對父母的關心與體貼照顧。讓我覺得對於一個體弱多病的女子能夠擁有這樣的才華,不愧是錢楊二老的愛女。此書值得多次閱讀,對於我這樣一個沒有文學功底的人來說,閱讀一遍,根本體會不到楊絳她老人家要勾勒出的真正含義。

對於閱讀後的感受,我也不知道怎麼表達,只是通過書中內容知道,他們一家在面對生活痛苦的平靜淡然,面對榮譽的低調。爲人處世是那麼的.真誠,只求問心無愧,事實將就跟着自己的內心去走,在那個亂世中,他們的思想不被現實生活的殘酷所左右。

可以這樣理解,他們平凡的生活,體現出了他們生活的高貴。這種生活纔是我們應該去追求羨慕的生活吧。對於一個文學作家,文學研究家用這樣簡單而樸白的文字寫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進一步的說明楊絳他老的用心。既而,我們再多的語言也無法表達出她老人家本要表達的本意。那讓我們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評價吧。

楊絳的文筆真的很優美寧靜,平凡家事國家大事從容而談,面對別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絲的恨,只是泰然處之。而前面兩節,三人走失在古驛道,採用虛實相間的手法,經夢起至夢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卻給了楊絳先生最好的回憶。從照片上看,楊絳不算漂亮;老年後,發現他們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簡單地從楊絳散文中知道,他們家也曾處世交,於是結成親家,不管當時是否以愛情爲基礎,這幾十年的風雨路程,他們相濡以沫,愛情是個什麼東西,終將被習慣於依靠代替,爲他們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經歷了多少的苦。

  《我們仨》讀後感 篇11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該書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了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她的語言樸素、平實卻感動人心。沒有輝煌時的炫耀,沒有坎坷時的抱怨,更沒有失去親人的聲嘶力竭與吶喊,只是將故事平靜地敘述出來。看似波瀾不驚,但卻波濤暗涌,字裏行間飄散着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

我彷彿看見老人那滿頭白髮裏藏着經歷過的曲折坎坷,那滿臉的皺紋中藏着飽受的艱辛與磨難,那清澈明亮的眼神裏藏着睿智和堅強的女性的偉大。

全書共分三部分,第一、二部以一段夢靨般的古驛道之旅開頭的。第一個夢"我"夢見鍾書自顧撇我而去。"我"大聲呼喊,連名帶姓地喊。喊聲落在曠野裏,好像給吞吃了似的,沒留下一點依稀彷彿的音響。徹底的寂靜,給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悽。我感覺到了老人內心極度的恐慌,那份對家人的珍惜與不捨都出現在夢裏。其實,人生何嘗不是一場夢。生,爲夢的開始,殤,爲夢的泯滅。

第二個夢是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家人在古驛道上的相聚與失散,正是一個家庭真實的寫照。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愛女,無能爲力,卻又想寸步不離。年邁的老人惶恐的走在人生的驛道上,奔波於雙雙病重的丈夫和女兒之間,愛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對人生的重大打擊,而愛侶的日漸衰弱更加讓她心緒難平。

"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到底是快刀斬亂麻還是抽絲剝繭般依依不捨,這種矛盾的心情對於楊絳先生是萬般痛苦的抉擇,書中那割捨不斷的親情、愛情不自覺地讓我深陷其中,感慨不已!幾十載風雨相伴,相親相愛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這位老人。她說:"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其悽苦與悲涼,讓人看得傷心落淚。

第三部,作者用平淡樸實的語言描繪出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有幸福時光,也有艱苦的日子。志趣相投的夫妻倆、乖巧伶俐的女兒,有了家就有了一切。她們總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樂趣,比如飯後遛彎兒是"探險",而彼此分享所見所聞又稱"石子",把平淡的生活調節的有滋有味。

她們互相欣賞對方的優點,不拘小節。楊絳先生總是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但從來不嫌棄錢鍾書隨意;錢老在外是名人、是學者、是教授,在家是好丈夫、好父親,每天堅持笨手笨腳的爲家人準備早餐;女兒雖然體弱多病,但是還要照顧不敢走夜路的媽媽。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都表現這個家庭的和睦溫馨。多溫暖的小家庭,多溫馨的"我們仨"。

回國後的動盪不定,幾十年的風雨歷程,文化革命期間一家三口的分離,和文化革命後相聚的艱辛,居無定所的飄搖,他們都坦然接受,相濡以沫、相親相愛、不離不棄。家人在哪,哪裏就是家,有個安身立所之處、有書讀就是最幸福的。一個國學大師,一個翻譯名家,一個著名學者,耀眼的頭銜並沒有讓他們失去常人的親情。他們不求名分,不求富貴,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生活在他們自我設定的祥和的世界裏。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看標題就讓我潸然淚下,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先後失去愛女和丈夫兩個至親,那種孤獨和恐懼沒有顯現出來,而是化作平淡的文字感染了無數人。書中字句平淡,細細品味,卻是對往事美好的回憶。誰都看得出,這是一部含着淚用心寫就的書。一位92歲高齡老人對家人的追憶,平實、自然。溫婉平實的文字中,蘊涵着深厚的感情,在日常的生活裏,無不彰顯着濃濃厚重的親情。我曾想,楊絳先生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來回憶和家人一起的日子,我讀不懂。"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的心情,也許需要用很久的時間和深厚的閱歷才能夠領悟。

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態,我想,也許正是因爲它的樸實無華,方纔顯出情感的真摯動人;也正是因爲它的真摯動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內這麼多人的爭相傳閱!親情,不需要過多華麗語言的修飾,那份溫暖的感覺像冬日裏的溫泉緩緩流入每位讀者的內心深處。

  《我們仨》讀後感 篇12

讀楊絳的《我們仨》,真的是一種享受,到今天爲止,我不知道自己反反覆覆讀了幾遍,讀到開心處我跟着歡笑,讀到坎坷處我隨着難過,讀到離別處我心酸,讀到傷心處我落淚。但在楊先生的字眼裏始終波瀾不驚,彷彿是在描述別人的故事,那樣淡定、寧靜。我只想看他們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對於他們的生離死別我真的不忍心看。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一句"世間好物不堅牢,彩虹易散琉璃脆"感嘆了生命的脆弱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懷念。而文末那句"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語調之中卻又透露出希望,不執念,認真生活,這亦不失爲一種作者給予讀者的財富。讀到最後才慢慢讀懂了書開始她做的那個長達萬里的夢,原來就是現實的虛化。

"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生活在回憶中的楊絳先生,用文字記錄的不僅是對至親摯愛的思念,更是一種罕見的真情和達觀,在作者那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潸然淚下。更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

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怎樣就算幸福?讀了《我們仨》,讓我讀懂了什麼是幸福。因爲正是楊絳,讓我深深的領悟到,幸福是一種不太確定的東西,因爲它只是一種感覺,一種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覺體驗的東西。在她們心中沒有不幸福的生活,只有不幸福的心態。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不管在什麼狀況下,她們都會從中尋找快樂的源泉。其實幸福的關鍵是感知能力,而這一點正是我們現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楊絳的一家不論在怎樣的逆境中、不論遭受着怎樣的苦難,她們永遠都是相濡以沫、相信相愛!因爲"我們仨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它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的。

楊絳的一家,很好的詮釋了"情感",她們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她們的生活比任何人都幸福;她們沒有所謂的愛情基礎,但是幾十年風雨歷程,攜手走過,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愛情是個什麼東西,終將被習慣於依靠代替,爲他們的幸福所折服,爲他們感知幸福的能力所折服。對中國這個著名家庭的親情故事,任何的評價都屬多餘。

石康說"這個家庭爲我們提供了一種生活方式,爲社會提供了一種文化,一種生活趣味,一種追求"。

現代的高科技給我們提供了聯絡感情的平臺,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是我們還有那份平淡真摯的情感嗎?似乎人與人之間的屏障越來越厚。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裏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缺忽略了身邊最真實的感情!當飛機、高鐵讓我們毫無阻隔的飛越千山萬水,讓我們的生活沒有距離的時候,我們心的距離是拉近了,還是越來越遠呢?

現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忽視了身邊最平淡的美麗。當我們抱怨愛人不夠體貼、不夠浪漫的時候,我們是否從平淡的生活中尋找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平淡淡的,你有沒有用心去體會這平淡中的幸福呢?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無疑給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我們捫心自問,生活教會了我們什麼?我們是否還是原來的樣子?面對愛人,我們做到愛他如同愛自己嗎?面對父母,我們做到像父母對我們那樣對待他們嗎?面對朋友,我們做到真誠相待嗎?我們做到問心無愧嗎?

一本好書可以洗滌人的心靈,可以改變你的心態,可以讓你變的更加珍惜親情、愛情、友情。

近代著名詩人臧克家說過:"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那是因爲他的靈魂不朽,他的影響不朽。

這句話送給已去的楊絳先生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