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通用25篇)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通用2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們仨讀後感800字(通用2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通用25篇)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1

“我”這個字,是會意字,本義是兵器,冷硬靜默,恰如黎明時分,蒼然天色。而從“我”到“我們”,“有夫有婦,然後爲家”,再不無依;從“我們”再到“我們仨”,“室爲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愈發熱鬧,透着陽光曝曬之後鬆軟牀褥般隨性慵懶的愜意。

“那買花的男人和簪花的女人,最後到底怎麼樣了?是否廝守終身?可曾共偕白頭?”毫無疑問,錢鍾書和楊絳琴瑟和鳴。初見即傾心,詩歌唱和,共同遊學,攜手風雨,心有靈犀,柴米油鹽裏氤氳着醉裏吳音相媚好。待到老少同歡眉上笑,一家人相依相扶,散步談心,“吃館子連着看戲”。正如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談到,“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爲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爲是我們仨……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獨及的事。”

所謂幸福,莫過如此:心裏寧靜如微火熬煮老湯,悠悠咕嘟着熱氣,好半晌冒個泡,有一個算一個,起承轉合毫不倉促。

楊絳先生在書中遺憾道,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先生之言甚善。單看“永遠”一詞,就生喟嘆:“永”字象形,解釋爲水流長;“遠”字形聲,意爲走路走得長。“永遠”是什麼意思呢?水流長,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路行長,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自是山長水闊,天各一方。

在笑與淚間活過來的他們,正如木心先生常言,“萬頭攢動火樹銀花之處不必找我。如欲相見,我在各種悲喜交集處,能做的只是長途跋涉的歸真返璞”。不喜不悲不嗔不怒不怨不恨,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此爲文人氣質。

筆墨揮灑宣紙硯,素染一頁紙白,墨暈半硯成殤。伊人妝,秋眉晃,遠了身姿,輕了佳音,明快卻空靈蘊藉,連文偕人全是滿目精緻,美不勝收,生芻祭。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2

花落滿地無人惜,深情只爲邊旁樹。花兒總是這樣不懼萬人踐踏的痛苦,每年都要爲鐘意的大樹獻上自己的養分。小時候的我只會對此厭惡不己,因爲落花阻擋了我前進的步伐,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才明白這是花對樹的癡情。

小時候追看電視劇,總是喜歡看君王爲她喜愛的妃子拋下一切,只爲與她相守,所以羨慕諸如烽火戲諸侯之類的故事。但隨着知識的積累,才發現古代君王冷薄無情,大多數位高權重者怎會爲了這虛無縹緲的東西捨去榮華富貴。直到這時才真正明白帝王無真情,深情只在凡人間,就像楊絳老師與錢鍾書先生的愛情。

爲了更加了解楊絳老師與錢鍾書先生,我特意去讀了楊絳老師的《我們仨》。因爲沒有更多的瞭解,我莽撞的翻開了它。先是楊絳老師與錢鍾書先生的舊照,他們彼此眼中的深情,就連我這個過客都能輕而易舉的看了出來,慢慢的我翻到了正文,懷着對楊絳女士和錢鍾書先生的尊敬,我認真地閱讀每一個文字,讀到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的結尾時,我不禁淚眼盈眶,因爲這本書是在楊絳老師的女兒和丈夫去世的時候才寫出來的。

我不能想象楊絳老師是懷着怎樣的心情,書寫這本具有濃厚情味的書的,字裏行間中根本看不出有人逝世的影子,透着幸福,和普通人家一樣的平平淡淡但濃郁的情昧。原諒我笨拙的文字寫不出她對女兒和丈夫的深厚的思念,我也想象不出她是怎樣的樂觀與深情,這太重了,壓的我有點喘不過氣來。

書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能讓人聯想出一份情意,那樣的快樂,那樣的幸福。書中楊絳女士這樣寫到;“我活的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爲有我們仨。”無論是女兒和丈夫的生前和生後,楊絳女士活的很幸福,她作爲一個母親和妻子的強大,讓我十分敬佩。

有人說能撩動簾的風,必定是迷路的風,因爲那風是追趕烏雲的,終究留不住。但楊絳女士並不是這飄忽不定的風,她是那深情的花,守護着她的大樹,那樣的堅韌,那樣的心甘情願,那樣的執着。

執筆完畢,往窗外一看,那花兒正與她的大樹共眠呢。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3

《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這本書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痛定之後,只剩下滿紙洞徹生死的達觀……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

認識楊絳緣於錢鍾書先生,讀書年代,讀《圍城》曾被我們視作爲一種時尚,彷彿不讀《圍城》就不是文學愛好者。由此,也進一步瞭解了錢鍾書先生和他的家人,這樣的瞭解畢竟不同於歷史課本中的簡單介紹,這樣的家庭也畢竟不同於我們。但是,一直以來卻從未讀過楊絳先生的文字,也許當時的讀書更多的是追隨潮流吧。

本書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爲楊女士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說實話,開始是以一種淡淡然讀楊先生的《我們仨》。這樣一本紀實文集,輕鬆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過的六十幾年歲月。從兩口之家的小甜蜜,到兩人去到牛津,在圖書的海洋裏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總也找不到什麼喧譁的聲音,找不出任何干擾項去打破這片寧靜,老人像是在輕輕的對自己言語,在親人墓前一起回憶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過世的沉痛打擊下,楊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裏記錄着生活裏點滴記憶,也許這是她對逝去的人的最好緬懷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脫的唯一途徑吧!

對於八十高齡的鐘書夫婦而論,獨女錢媛的離去,讓老人的心從此成爲了乾枯的老井。楊絳說:“生了獨女錢媛這麼多年,也就牽掛了這麼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牽掛了。”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髮人送黑髮人又該如何的哀傷?所幸的是,這個時候,還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總有一天,他們之間也必有一人要先行離去,風風雨雨相扶持着走過了這麼多年,而突然間要接受摯愛的永遠離去,從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沒有了一生中最牽掛自己的人、自己最牽掛的人,餘下的漫漫長夜,再多的風風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過。午夜從噩夢中驚醒,身邊已空無一人,那個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沒有回來。一個人守着孤單的身影,對着寂寞的檯燈嘆息。

幾十年的風雨路程,他們相濡以沫,特別是錢瑗先去後,對於楊絳女士這樣不喑廚事,專做學問的人來說,他們的生活起居更是簡單、不容易了。所有經歷過的悲歡離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如魚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感慨萬千、長嘆不已……

楊絳說:“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但是她還是願意“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因爲她的心裏已經裝滿了“我們仨”的情和愛。

一個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4

一本書,不同的人讀,會有不同的感受。前段時間因爲楊絳女士仙逝,忍不住又重溫一次她的《我們仨》。這本書是她寫來懷念逝去的愛人和女兒的。很敬佩楊絳女士,一個女人在80多歲高齡時失去摯愛的親人,傷痛之餘,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用愛寫出了這本書,讓親人們在她點滴的回憶中漸漸鮮活起來,陪她繼續走下去,也讓旁人看到了他們一家幸福的生活。我想,在這本書裏,除了看到楊絳女士的堅強睿智,還能學到些什麼?

人的一生要有熱愛的事業。

錢鍾書先生和夫人楊絳女士從年輕時就熱愛文學,熱愛讀書,而且他們對待文學不僅僅是停留在興趣的層面,而是當做畢生的事業來追求,在出國留學的時候,在有了他們的女兒的時候,在抗日戰爭時期,爲了討生活而奔波的時候,在解放後有了安定的環境的時候,在文革那個人人自危,扭曲了人性的時候……無論順境逆境,他們都堅持讀書,並且是有計劃的讀書,寫書。他們有着這麼豐富的精神世界,且也正因爲有着這麼豐富的精神世界,才支撐着他們從容地渡過坎坷的一生,支撐着楊絳女士在家人離去時仍然堅強,並且文學上達到了新的高度。

尊重愛人,子女,給家人自由選擇的權利。

曾經在出國的輪船上,錢鍾書和楊絳只因爲一個法文讀音而吵了一架,說了許多傷感情的話。兩人都覺得不開心,而且覺得吵架很無聊,爭來爭去,改變不了讀音的規定,於是他們講定,以後不妨各持異議,不必求同。後來在錢鍾書工作的問題上雙方發生分歧時,楊絳女士是這麼說的“我想,一個人的出處去就,是一輩子的大事,當由自己抉擇,我只能陳說我的道理,不該干預。”而在女兒的大學學校的選擇,就業的選擇,結婚的選擇,楊絳也都是這麼做的,充分尊重了女兒的決定,而女兒也沒有辜負父母,爲着自己的理想奮鬥了終生。

楊絳的精神也時刻鼓舞着我,因此,每個人都應記住一切你曾經擁有的,珍惜一切你所擁有的,寄希望於你即將擁有的——“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我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本書中充滿的不過是生活的片斷,對人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聽到過一滴懷念的淚水?堅強,在堅強中得到了磨練;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賦予以色彩;哲人其萎,所謂增哀思者,乃是爲了明天更好地活着、活着,堅強、充滿希望地活着。“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並將永遠如此”?一切終究會改變;改變的代價是高昂的,然而我們必須付出以執着。前人植樹後人乘涼,當我們將真心付出,我們的後代必會受益。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5

我是懷着想了解楊絳一家的心情去看了我們仨。本書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楊絳先生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則是以回憶講述了自1935年楊絳、錢鍾書夫妻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

讀完此書,我對這位“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的形象愈加清晰了。楊絳先生和錢老雖是文學界的知名人士,本書真切地記錄了二人卻都是生活中的白癡。錢老在生活中,連個燈泡壞了,門鎖壞了都修不了,打潑了牛奶還像個孩子似的不知所措。我們的楊絳先生也燒不出幾個像樣的菜。然而他們卻彼此包容着。在這裏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另一半。以前我總覺得他只知道吃喝玩樂,其實想想他的優點還是挺多的,他除了沒有錢老這樣的文學才華,不會寫文章之外,在生活中他可比錢老強多了。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熱情好客,而且還會做得一手好菜。修門鎖上燈泡這樣的小事,從不讓我操心。想到這,我覺得楊絳先生包容的可比我多得多,我應該更懂得珍惜這樣的幸福纔對。這應該算是我第一次在大衆面前秀恩愛吧!

那文人秀恩愛又是怎樣的呢?文人秀恩愛是讓人覺得甜而不膩的。他們能在各個方面欣賞對方,如楊絳能把錢鍾書的幼稚當成有趣,錢鍾書能把楊絳的怕黑記在心裏。兩個人之間的情話更像是從偶像劇裏出來的臺詞。錢鍾書說:“從此只有死別沒有生離。”“我不要兒子,只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而楊絳的情話絲毫不輸給錢鍾書。

她說:“阿圓溫厚,不與人爭,像鍾書”,“阿圓好靜,像鍾書”,“阿圓膽子大,像鍾書”,“阿圓喜歡格物致知,像鍾書”……

他們的生活看似平淡無奇,卻也能恩愛有嘉,他們秀恩愛不像今天的大多年輕人,曬曬禮物,秀秀圖,說上幾句甜言蜜語,而是一種欣賞與包容。

我想真正的愛情與婚姻不是作秀而是暖於心的真情。如果我們也能做到處處欣賞對方,欣賞對方優點,包容彼此不足,婚姻還何談不幸福呢?交朋友亦是如此。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6

一九九八年,錢鍾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楊絳說:“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平實的一句話卻飽含了對親人厚重而刻骨銘心的思念。通讀全書你會發現楊絳先生以平實,溫馨的語言展現了一家三口真誠,平和,樂觀向上的家庭氛圍,雖沒有華麗的修辭,但足以打動人心。或許在許多青年人眼中,成功的背景是豐腴的錢包,光鮮的外表,耀眼的光輝……而忘卻了世間最樸實的情感。

一輩子很長,要和適合的人在一起,一輩子很長,要和喜歡的書在一起,楊絳先生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書中平淡有愛的生活片段讓人爲之神往,“拙手拙腳”的鐘書“做了壞事”,打翻了墨水瓶,妻子說:“不要緊,我會洗”鍾書不小心把檯燈砸了,妻子說:“不要緊,我會修”鍾書把門軸弄壞了,妻子說:“不要緊,我會修”作爲一個妻子,一位母親,爲丈夫和孩子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付出了全部的愛,若換了旁人,或許少有人能如此。

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護所,書中對三個人日常生活場景的描寫與家庭成員之間的談話等,無疑不讓人讚歎,字裏行間完全可以體會到生命的可貴,親情的相攜與呵護,全書充滿了人性美的光輝。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事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無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楊絳先生便是這麼評價他們的生活,滿溢着對生活的熱愛,對家人的關愛,對現實的滿足。

在那個年代的人們普遍都不愛談家庭,因爲那是一個更迭的敏感時代,多少人的家中有封建落後思想的家人,這也是一大痛點,但楊絳先生不同,她用深入心靈的文字,展現了時代家庭別樣的一面。似乎楊絳先生的文字都充滿了希望與期待,《老王》中是,《我們仨》亦是,即使在逆境中卻總能從字裏行間裏體會到些許的樂觀與希望正所謂平平淡淡,也是人生。“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爲是我們仨”。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7

在這個還沒有暖起來的冬天,我理解了《我們仨》中的溫暖與滄桑。

命運指引着這三個人在冥冥中相遇。《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三篇如同圓舞曲一般共同跳躍着濃濃的親情的主旋律。最終作者獨自一人在靜靜地懷念這仨在一齊的點點滴滴,懷念着一個家族最平凡的光。

細膩的文筆平緩地訴說着心事,委婉溫暖。《我們倆老了》是晚年時對錢鍾書,錢瑗的回憶;《我們仨失散了》,是在親人們相繼離去的那些年,作者自我支撐着家,照顧着這個家。《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作者用自我的筆訴說着親情的姿態。

書中沒有可怕的吶喊,沒有無助的仿徨,僅有一位母親對兒女的思念,一位妻子對丈夫的懷念,每一個字像花一樣綻放着思念。

楊絳淡然的文筆,細膩的思考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進行放大,用自我的心把它們串成一串閃耀奪目的項鍊。即使“__”的慘不人道,在那段扭曲心靈的歷史中,楊絳忍受着世道無常的變化。她並沒有對命運抱怨,她只是淡淡的回憶,淡淡的敘述,使我們沉入她的靜思,去理解,去賞析她的命運,去評析她的爲人。

當初的我們仨,此刻,獨留楊絳一人形影孤零,她在_中活在對兒女,丈夫的完美回憶中,幾十年中,楊絳,見到了太多太多,錢鍾書和錢瑗相繼離她而去,所有的悲歡與離合,所有的潮起與潮落,她早已釋懷,以至於悲喜無常,淡定自如了,可是這樣卻還是給我一種淡淡的悲傷淒涼。

楊絳在命運面前是渺小的,她無法決定命運齒輪如何轉動,無法預測命運在下一秒鐘如何轉動。她所能做的就是聽天由命,任憑命運的各種不公,她就是笑笑,把它當作歷練,磨練自我的性格。畢竟她無法像貝多芬那樣扼住命運,也不像海倫有一個好教師,她在命運中只能靠自我,只能去無條件承受,所以她的內心是強大的,而她只能沉澱在我們仨的回憶之中來緩衝自我受到的傷害。

楊絳活在一種滄桑的幸福中,她一向在尋找自我那以往的家,她不敢祈求太多,她只是期望在亂世中能夠和自我的一家幸福歡樂的生活下去。

最遠的是家鄉,最難到達的是家鄉,家在夢裏。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8

那裏煙霧迷濛,空氣鬱塞,雜樹叢生,就是在這個古驛道上,我們仨相守,相聚,相失……

本書作者楊絳用心記錄了六十多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經歷的無數風雨,編成了一本《我們仨》。

正如楊絳所說,這是一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的情感宣泄之作。她在丈夫錢鍾書和女兒錢瑗生命的末了,依然用自我的餘熱來溫暖整個家庭,即使三人分隔三地,在客棧、漁船、三里河的家之間,那些魂牽夢縈的最終時光。

所幸,楊絳的人生還是幸福的,即使他們仨已在天地間失散,她仍然能夠擁抱那些年一家三口的幸福溫暖,她依然能夠獨自一人默默思念丈夫和女兒。

《我們仨》是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楊絳說:“我們仨,卻不止三人。每個人搖身一變,可變成好幾個人。”

的確是這樣,在錢瑗的眼中,爸爸錢鍾書只配當她的弟弟,有時卻又搖身一變,變成教師,她和媽媽都是好學生。但在穿衣吃飯方面卻又需要被人照顧,跟孩子一般弱小。

在__期間,楊絳和錢鍾書被革命羣衆揪出來,成了“牛鬼蛇神”,而錢瑗必須走過衆目睽睽下的大院,貼上大字報,和父母劃清界限。一年之後,他們依然是最可欺負的,而他們仨在如此艱難的境遇下,依然能夠享受舒坦和溫暖。

“我們對坐吃晚飯,其樂也融融,因爲我們有這麼多友人的同情和關懷,說不盡的感激,心上簡便而愉快。”讀到這樣的文字,誰能不動容一家三口無時無刻的相守相助,讓這些苦難在風雨中遠去,只留下舒坦和溫暖,簡便而愉快。

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像他們三那樣,無論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夠感受到家人纏纏綿綿的愛,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無奈,完美的事物總是容易消逝。一九九七年早春,錢瑗去世了;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失散了,就這麼輕易的在人世間失散了。以往的永遠,成了漸行漸遠。

就像那首歌裏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相守,相聚,相失。“家在哪裏,我不明白。我還在尋覓歸途。”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9

《我們仨》這本書是我很久以前看的了。依稀記得在書店裏拿起它時,我就被它簡約大氣的封面給吸引到了。棕色鋪滿了整個封面,有三個大字大大方方擺在中間“我們仨”,最上面還寫了Mom、Pop、圓o,這就是楊絳、錢鍾書和他們的女兒錢瑗的故事。

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楊絳先生用溫馨浪漫的語言去描繪了老兩口老去之後,女兒和他們一起過日子的幸福溫馨。回憶起他們生活的種種,總是讓人感覺嘴裏心裏都被浸在了蜜糖裏。他們的家庭裏帶着寵溺包容,互相尊重扶持着。就像裏面的一段話,“說實話,我做的菜他們從未嫌過,只要是我做的,他們總叫好。這回,我且一心一意的做一頓好飯,叫他們出乎意外。一面又想,我準把什麼都燒壞了,或許我做的好,他們都不能準時回來。因爲——因爲事情往往是彆扭的,總和希望或想象不一樣。”,楊絳先生想要爲丈夫和女兒做頓飯,因爲女兒出門了,多年沒有下過廚房的她便思索了起來。簡簡單單的話語,我卻看到了他們之間深厚獨特的感情。

第二部分,我們仨都失散了。楊絳先生做了一個萬里長夢,現實與夢境相交叉着。從楊絳先生踏上古驛道的那天起,就意味着錢鍾書先生的生命將要殆盡。她用夢境的形式將她的悲傷縮小,她在夢裏她在現實裏她都陪着錢鍾書先生度過了生命裏最後的時光。直到女兒生了病,她便開始了照顧着丈夫和女兒的道路。雖然他們最後用死亡的方式告別了楊絳先生,但是最後的時光依舊美好,雖然悲傷但卻也算的上是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最終,楊絳先生送走了愛女,也送走了相伴一生的錢鍾書先生,他們的離去讓整本書充斥着淡淡的悲傷情調,前段有多溫馨,後段就有多悲慘。她在文中這樣寫到“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個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最後這個溫暖幸福的家庭只剩下了她一個人,她在展望着,她一籌莫展着,她不知如何是好。

她一個人,在思念着這個家庭,她思念着她的丈夫女兒以及他們幸福的日子。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10

這個寒假,我讀了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

這本書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只有寥寥幾頁;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描繪了一個夢境,一個至親生命將盡的夢境,寫得朦朦朧朧,虛虛實實,亦幻亦真,我雖然看不太懂,卻感受到了作者在自己丈夫和女兒同時病重時的無助、焦急、彷徨。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娓娓道來的是一個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個個日子。

這是一個極其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家庭。說其平凡,是因爲他們像世間千千萬萬家庭一樣,母慈子孝,夫妻情深,家庭和睦。論其不平凡,是因爲他們皆在各自的事業中有着矚目的成就。其實,無論我們有多麼偉大的成就,在我們親人面前,我們都是再平凡不過的人,他們永遠會牽掛着我們,而我們也依賴着他們。

但,造化弄人。他們一家經歷了人世間諸多艱難,最終卻沒能換來諸多幸福……“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走散了。就這麼輕易地走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我一個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路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這是楊絳先生在書中寫到的一段話。

作者語言平淡,沒有吶喊,沒有聲嘶力竭,卻波濤暗涌,那是天人永隔、陰陽擋不住的思念,結髮之情,血脈之親,讀來令人嘆惋。在一年多的時間失去了兩個至親,普通人恐怕承受不了,但楊絳先生似乎在經歷過生離死別之後,看淡了所謂的生死,明白了生死由命。

這本書更讓我懂得了珍惜。珍惜家人每天做的飯,珍惜他們無時不在的叮嚀,珍惜他們在我們口渴時遞來的一杯水……我們要做一個是知福的人,更要懂得惜福。全書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僅是他們一家人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還有他們赴英留學的那段經歷,在英國,讓我體會到了他們做學問時的有條不紊,既嚴謹又有樂趣。這讓我對於學習又有了新的認識。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是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這句平實的話語,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願每個人在尋尋覓覓中皆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11

《我們仨》這部作品是由楊絳先生創作的,通過虛實相生的寫作手法描述了六十三年間她的家庭坎坷經歷,整篇文章中,第一部分的獨特寫作方式吸引了大批讀者,但對我影響最深刻的卻是第二部分——那個年代最真實的生活和工作。

文章說:“假如有人問,你工作覺得不自由嗎?我說:不覺得。我說的是真話”。那個年代,知識分子的一切都要服從安排,倒是少了要抉擇的困擾,這樣的人生似乎一眼就能望到以後,缺少神祕感和不定性。錢老對此的態度便是安分守己,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即使生活枯燥乏味,卻總能找到樂趣,找到工作中的閃光點。“我們不論在多麼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爲這也是我們的樂趣。”那時的他們沒有選擇本職工作的自由,但對於自己喜愛的事是任何東西都無法阻擋的。現在的快餐式生活,使人們變得一山望着另一山高,總是談自由,內心浮躁不安。爲了逃避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找藉口,連自己份內的事情都做不好,又何談選擇自由。

回到中國的錢鍾書和楊絳先生,生活可謂歷經坎坷,工作時無着落,幾經搬家,無處可住,種種困難。書中未見二人有絲毫抱怨,有的只是對文學更加不懈地潛心研究。不禁思考,到底什麼纔算是真正地成功,面對生活的二老,從不述說生活的苦楚,在錢老與楊絳先生在國外留學期間,生活也算享受的,不會爲住房、吃飯犯愁。憑藉錢老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在國外也能功成名就,但他們卻選擇了回國,只因故鄉有他們的親人。他們一生不僅留給我們文學著作,更留給我們樂觀向上的精神態度。她的堅韌、堅守、堅貞、讓其爲之震撼,看之動容。

《我們仨》中寫到錢老和楊絳先生的自身經歷,外國留學、結婚生子、家國動盪、迴歸祖國,他們歷經波瀾,卻隨遇而安,波瀾不驚。整篇文章中沒有給留下警世名言,好像沒有什麼大道理,講了一些家庭瑣事,樸素生活,人生經歷,但就是這樣的點點滴滴,這樣的細枝末節,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大家之風,什麼是大家風範。

楊絳先生是學習的榜樣,堅持品性的樂觀美好,腳踏實地、不怕艱苦。女性的精神和品格,她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們應學習楊絳先生的精神,面對平凡的生活和工作,始終在自身的道路上,找到點亮自己價值的明燈。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12

這個暑假,我讀了楊絳的《我們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觸,寫在那裏,是一種總結,也算是一種回顧。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

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資料是作者與她的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一開始看時,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說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說。但當我看到後面的資料的時候,我才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齊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

楊絳的寫作風格與我以往見到的許多作家的風格不一樣,前段時光我看餘秋雨的文章比較多,他的文章總是在表象中尋找內涵,尋找風景之後的文化,尋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還有許多作家羣起效之,結果卻都丟了自我的風格,又學不到他的“大”,所以餘秋雨得以聞名。而楊絳不一樣,她注重細節,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能夠成爲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斷,但楊絳卻能夠把它們串在一齊,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就變成了一條項鍊。她不直接抒發感情,不直接議論人事、闡述道理,她只是從容地敘述,將那些她家裏的小事娓娓道來,變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這樣細緻的、不動聲色的講述,使讀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間,她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這本書的資料我也比較喜歡,字裏行間滿滿的全是要溢出來的親情。我很珍惜親情,很愛我的爸爸媽媽,很喜歡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這本書的資料也算是配合了我的情緒,所以個性喜歡。

楊絳的書我還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風格是我比較喜歡的風格。我從她的書中也學到了很多。的確,珍珠每個人都有,但是項鍊卻是珍貴的。因爲許多人都對自我的珍珠視而不見,任它們散落,卻不會將他們串起來。所以我正在學,學會了串珍珠,就擁有了項鍊。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13

夏至日,在鳥語風清的早晨讀完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掩卷之餘,感傷涌上心頭,卻欲訴難言。晚上忍不住又翻了一遍,情慟處淚沾襟。

書從夢起。人到中老年,知相遇、相伴、相守之不易,亦深知分離是遲早的事情。但仍會隱隱感到害怕,故而常常會在夢中驚醒,深恐迷失所愛。然夢會醒,愛人卻終將別離。由此牽出一段“萬里長夢”。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現在,就只剩下了我一個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

事隔多年,先生每憶及此情此景,那悲涼無依的心境,宛若夢中而不願自醒。那如真如幻的情感體驗、切膚的痛感,歷歷在心,那麼地真實,如此地殘酷又令人無助到絕望。“我實在不想動了,但願變成一塊石頭,守望着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

當世界只剩“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的時候,三里河的家幻變成了驛站,成了客棧。生命的意義,雖因身軀的幻滅而發生改變,但在精神的家園他們仨依舊生活在一起,溫暖親情永存。

書的第三部分,先生回憶一家三口生活中記憶深刻的點點滴滴,從留學海外、喜得愛女、戰亂動亂中的伉儷情深、舔犢情深,直到女兒、丈夫先後離世。先生用平實易懂的文字娓娓道來,但字裏行間卻透露出濃濃的親情和淡淡的哀愁,讓人心悸。

儘管歷盡坎坷,離亂、戰亂、動亂,但和美的家庭成了一家人心靈的庇護所。無論周遭境遇如何變遷,他們能安守本心、相濡以沫、風雨同舟。在這裏,家的意義得到了盡情的闡釋。

正如先生在書中所言:“人間沒有永遠,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幸福的生活’永遠也不可能在我們身上兌現。人與人之間的緣分薄如蟬翼,稍縱即逝。我們無法乞求永遠,我們只能抓住此刻,珍惜眼前還看得見的人。”

我想,愛是需要表達的。是的,行重於言!但言行合一,不是更能讓愛人明瞭嗎?願相依相守!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14

《我們仨》講述了楊絳用簡潔而沉重的語言,深刻而輕飄的筆法,回憶了先他失去的女兒錢瑗和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在一起時的快樂與痛苦,愛與痛的日子。

文章分爲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兩頁內容,卻在其中蘊含了楊絳本人自己所特有的獨特筆法。利用一次夢境,講述她在夢中夢見了自己和丈夫在山林中走散,並遇見拉車的老人載她回家,自己卻又不知去哪裏的故事,這個夢境看似平淡,甚至連自己的丈夫聽後也不聲不息的撇下她自顧自地走了。但這夢卻直面反映了楊絳一家三口在最後幾年中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夢中的夕陽西下,黃昏薄暮,蒼蒼茫茫,再到丈夫從山林中消失,無不體現着她們一家最後幾年中的艱難困苦,直到離別。短短兩頁字,短短一個夢,已經把文章基調寫的那樣悲涼,沉重。

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爲這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文章中還多次涉及了夢,夢可以說貫穿了整個小說,是小說的精髓和靈魂,當作者真正享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快快活活過日子的時候,方纔發現自己和家人也都已經慢慢的老去了,人生的道路也快要走到了盡頭。文中曾經提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態龍鍾。他沒有力量說話,還強睜着眼睛招待我。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她告訴我們家庭纔是人生的避難所,家人才是心靈的棲息地。

當今社會,有許多人並不重視家庭,漠視自己的家人,是家人和陌生人一樣視而不見,文中作者一家雖然經歷了無數波瀾險阻,但家始終都是一個整體,大家互相牽掛,扶持,相濡以沫,正是社會所需要的,記住自己的家人才是自己最親的人,把家融合在一起,纔是最重要的。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15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題記

“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楊絳奶奶在書中寫到。這是一個關於她和她愛的女兒圓圓以及她的丈夫鍾書之間的感人故事。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們仨’,如此簡單的三個字,也正是這麼簡單的三個字背後卻蘊含着多少故事以及對曾經一起度過的時光的無限眷戀。

曾經“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這,是楊絳奶奶在失去兩個最親的人或者說是兩個要好的朋友後對曾經的往事的回憶,縱然以前再苦再累卻還有鍾書和圓圓相伴,如今卻只剩她一個人……

她曾這樣說“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爲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爲是我們仨。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也曾這樣說“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三里河的家曾是楊絳奶奶的家但如今卻是她的客棧因爲‘我們仨’失散了家也就沒有了是啊沒有我們仨的家又何嘗不是客棧呢。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2016年5月25日,楊絳奶奶逝世,享年105歲。到現在我想我們仨已經在另一個世界裏相隨相伴再不分開了。

就這樣恍然間書已翻到了盡頭故事也悄然結束,讓我知道了:家,需要我們家中的每個人都用心的去經營,讓它被愛包圍,讓它充滿溫馨、充滿溫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愛我們的家人,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它像一陣清風拂過在我的暑假裏,留下陣陣清涼……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16

注意到楊絳先生是從微博上流傳甚廣的那篇《一百歲感言》開始的,一開始很好奇爲什麼要稱呼一位女子爲先生,細細探究之後才知是先生是一種尊稱,我想就應跟我們此刻叫的老師是一個意思吧。

在買這本《我們仨》之前還買了一本楊絳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這本書前半部分有寫一些關於鬼神的事情,我看到一半覺得太滲人便跳着看了下去。《走到》對我來說比較沉重,當我情緒不好的時候纔會去翻看,我看書總是期望能從其中獲得能量,沒用的書我是不看的。

這幾日清閒得要命,遂在網上翻到這本書《我們仨》,之前也看到這本書,但是沒買,可想而知我是個多麼受情緒影響的人。

《我們仨》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叫我們倆老了,第二部叫我們仨失散了。第一部跟第二部講的是亦真亦假的夢,楊絳先生在古驛道上留意翼翼的走着,每一天去到鍾書船上陪伴他,太陽落到船頭便要起身回客棧。楊絳先生的“萬里長夢”最後在兩年之後做完了。第三部分叫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個部分詳細記述了楊絳先生同鍾書從結婚到阿瑗(女兒)、鍾書相繼去世的漫漫長路。

我想大家都熟知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原先這些在我們看來很了不起的人物,他們有也着坎坷的一生。但是我覺得這一家雖然經歷了那麼多風風雨雨,但是他們是幸福的,因爲他們總是一家人,和和氣氣的一家人。他們都喜歡讀書,都熱愛工作,都實現了自我的價值。他們不追求名利,一生活的踏踏實實,我不曾感到他們覺得自我不幸。我很羨慕這樣的家庭相處方式。

楊降先生多次在書中說鍾書是一個不願與人爭辯、能忍耐的人,書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平靜的語氣述說了鍾書以前受到的不公與委屈。這些都是楊絳先生在用自我的方式護衛她的愛人。提及往日的委屈與不公,楊絳先生並未有半字惡語或辯解,她只是細細的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並未加任何解釋,我想也許她是覺得公道自在人心吧。用她的話來說就是:人還是人。

人生在世就得這樣活着,實現自我價值,擁有溫暖和諧的家庭,不與世爭,平淡一生。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17

自多年前偶然讀到楊絳先生的《洗澡》,對楊絳的文風甚是喜歡。這本《我們仨》是楊絳92歲高齡,回憶她與錢鍾書、女兒圓圓一起走過的風雨路。一路坎坷,一路艱辛,最後只剩下她一個人來思念着我們仨了。

書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我們老了,時常做夢,夢到失散。第二部分是以一個夢爲主題,寫到她在古棧道上與鍾書、圓圓離離合合、聚聚散散,一路腳步或深或淺地走着,可是走着走着還是失散了。剛開始我並沒有很深刻地理解這個夢,只當是先生隱喻自己與丈夫、女兒的失散。可讀到第三部分的時候,簡直潸然淚下。先生對他們一家人的細細回憶。從她和錢鍾書新婚去牛津求學一直細述到女兒圓圓和錢鍾書的相繼去世。看錢鍾書和楊絳,這麼兩個亂世學人,淡泊寧靜,與世無爭,與人無求,不事權貴,不理世事,袖手書齋,大隱隱於心,躲在人羣背後,讀書寫字做學問。先生與丈夫一起風風雨雨地走過了63年,她對錢鍾書的評價是極高的。例如 “阿圓的手腳輪廓,都長的象鍾書”“阿圓溫厚,不與人爭,象鍾書”“阿圓好靜,象鍾書”“阿圓膽子大,象鍾書”“阿圓喜歡格物致知。象鍾書”。楊絳先生是以錢鍾書爲驕傲的,她一再強調,鍾書溫柔敦厚,不事權貴,嗜書如命。

看了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有同感,也有異議。個人覺得這本書是本充滿溫情的書,書中到處都是平淡的溫馨,錢鍾書的口劍腹蜜,圓圓的聰穎孝順,楊絳的隨意自由。都讓我覺得一個幸福家庭也不過如此罷了。其實看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夫婦兩人的嗜書如命的狀態,不論在何種環境下,他們都堅持看書,書便是生活的絕不大部分。任何時候只要有書,生活就有樂趣。或許這纔是文人,這纔是真正的知識分子。

就如楊絳所說,“但是我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了”。這輩子誰也無法陪誰到最後,總有一個人要先走,先走的那個人是幸福的,他不用忍受寂寞,不用忍受思念。後走的那個人註定要學會堅強,學會一個人面對孤獨的晚年。夫婦之間,相濡以沫的日子,終究會過去,我並非悲觀,只是覺得既然能彼此扶持,相互依靠,那麼就一定要把可以相聚相助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起來,不論身處何種環境,心若靜,風也奈何不了。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18

如果說文字有力量,我想讀《我們仨》這本書,就是用最溫柔、樸素的語言,爲我注入最堅韌的力量。

《我們仨》是楊絳在92歲時所著,該書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這是一個“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的故事。本書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講述了楊絳先生的一個夢,最後以“鍾書是大概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全文序幕。

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爲我們展現了這長達萬里的夢,描述了錢鍾書及女兒先後去世的場景。即使用夢境來表達,仍然掩蓋不住讓人感同身受的難過和悲傷。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文章娓娓道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盡顯溫情,日子中的坎坷羈絆暗藏力量。

初讀時,留在我心裏的是一個字——家,再讀,仍是——家,此家非彼家。這兩個家,就是我推薦此書的理由。

第一個家,我讀到了家庭的家。楊絳先生含蓄婉轉的抒發了對三口之家的依戀,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雖然歷經戰火、疾病、風暴,但家中永遠溫情蜜意。家永遠都是我們每個人最溫馨的港灣和最堅強的依靠。

我讀到的第二個家,是家國情懷的家。從文中三人顯現的淡泊名利的人格精神中,體會到了在那個年代,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

“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字,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每當讀到此句,都讓我感受到《我們仨》的精神、追求、志趣、品格,在當今有着極好的楷模意義,激勵和鞭策我們牢固確立愛國意識、歷史意識、正氣意識、擔當意識,無論在何處何時,都盡心竭力,善作善成。

我想這本書裏,還有更多的內容值得我們一起分享,期待我們每個人在不同時期的閱讀都能有不一樣的觸動。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19

楊絳在人生遲暮時寫的書——《我們仨》,沒有半點的文飾和賣弄,只是在聽一位老人娓娓道來她的故事他們的故事,讀來讓人有溫馨的感動………

她看着女兒錢瑗和錢鍾書相續的離開人世,只能一個人思念他們仨……

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一直是讓我豔羨的,他們兩可謂是典型的“書呆子”“書癡”,所以也許月老早就爲他們牽了線才讓他們在清華相遇,後來兩人出國留學,國內發生戰亂後回國,抗戰,解放戰爭,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改革開放……他們就這樣相孺以沫的,當然後來還有他們的女兒一道走完了一生……

他們從來都是與世無爭,與人無求,不事權貴的,他們只求能有一份自在的閒適和從容,他們也許物質貧困,卻是知識的富有者,精神上的貴族,在他們,知識全不是爲了賣弄。“我們要江青給的房子?”,錢鍾書這老頭用如此輕蔑的語氣如是說。而在如今這樣一個被金錢灼燒的社會,在車水馬龍,夜夜笙歌下,這種愛情,這種做學問的態度,這種處事的姿態已經不復存在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可悲呢?我時常在想我們所心心念念追逐的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還是我們只是愛上了理想的贗品而已?這個世界上獨立的人多,自由的人少,而自由亦不靠索取得來,像他們那樣活出真性情實屬罕見了。我們往往只是做着這肉身的奴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是失了自己。梭羅在讀完哈佛後放棄了平常人走的路,他獨自去了瓦爾登湖畔生活,他感受到一個人若心境知足,他便宛若置身天堂。確實,世俗人眼中的成功也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我們無需奉爲定律,如若能獲得真正的快樂而去做一件事,像他們仨,即使世人笑我癡,而又何樂而不爲呢?

“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他們的女兒錢瑗與世長辭後,楊絳的這種擔憂就愈加強烈了,然而老病相催,歲月總是不饒人的,錢鍾書第二年也走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他們從此失散了,她清醒的認識到以前他們寄居的寓所只是古驛道上的客棧而已,而家在哪裏?她還在繼續尋覓

也許我們都在尋覓………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20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女兒錢媛、丈夫錢鍾書已逝,只剩105歲的楊絳。她提筆寫曾經、寫來時的路,同時,也在尋覓歸途。

楊絳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她和錢鍾書在相遇前,都未戀過他者。初遇,清華大學古月堂門口,一見如故,侃侃而談。

錢鍾書急切地澄清:“外界傳說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楊絳也趁機說明:“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錢鍾書後來說“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他們婚後一起留學英、法兩國。楊絳筆下的錢鍾書有缺點有優點,但她一併接納,他的優點到她那兒變得很可愛。比如,楊絳產女坐月子期間,錢鍾書弄壞門鎖等,不會修很着急,楊絳卻沒有想過這種事情應該男子去做,而是說:“我會修。”楊絳是位有大智慧的女子,她愛一個人就全心全意去愛,沒有任何計較。

書中,她提到自己與錢鍾書有過爭執,兩人覺得爭執也爭不出什麼來,就講定,以後不妨各持己議,不必求同。“遇事兩人一商量,就決定了,也不是全依他,也不是全依我。我們沒有爭吵的必要。”這個很有意思,因爲在男女關係中,不少人認爲,要有一方妥協纔會有“和諧”。但楊絳與錢鍾書,他們認爲彼此是平等的,無論是精神上、性別上還是物質上。

這種平等觀念,在他們家,不僅體現在夫妻關係上,還體現在父女、母女關係上。《我們仨》的字裏行間,可以看得出,對待女兒錢媛,楊絳和錢鍾書從未把自己放在父母這一高位上,他們仨亦師、亦友、亦親人。錢媛說:“我和爸爸最‘哥們’,我們是媽媽的兩個頑童,爸爸還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楊絳說:“鍾書是我們的老師。我和阿瑗都是好學生,雖然近在咫尺,我們如有問題,問一聲就能解決,可是我們決不打擾他,我們都勤查字典,到無法自己解決才發問。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飯,都需我們母女把他當孩子般照顧,他又很弱小。”而錢鍾書出門前會囑咐女兒照顧媽媽,而不是媽媽照顧女兒。

如今,沒有丈夫和女兒的家,楊絳說:“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一百歲感言》裏,楊絳說過:“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是的,楊絳在等,等他們仨重聚的那一天。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21

借用一位書友的感悟,覺得他的文筆以及表達都很到位,情真意切。

他們這個家,很樸素,他們三個人,很單純。他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楊先生用最樸實的文字表達至深的情感,沒有華麗的辭藻,樸素得不再樸素,卻隔着書本就嗅到滿滿的愛的味道,此書都用最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愛人錢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這個三口之家的動人故事證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護所。“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這是何等深沉的愛。

讀完《我們仨》觸碰到了內心深處,甚是感動。楊絳先生真是最賢的妻,最有才的女。楊絳先生是一個有趣的人,擁有有趣的靈魂,楊絳先生的文字常被人稱作韻致淡雅,獨具一格。通過她的文字她的形象也躍於紙面。

錢鍾書與楊絳之間的生活日常,平淡而有意思,我很喜歡他們倆的相處模式,沒有轟轟烈烈的喜愛,只有簡簡單單的互相欣賞。我想他們更像是靈魂伴侶。人們所羨慕愛情的樣子,錢鍾書曾用一句話,概括他與楊絳的愛情:“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這對文壇伉儷的愛情,不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鉤的浪漫,更融合了兩人心有靈犀的默契與堅守。縱然兩人已離世,其深情依舊在歲月的輪迴中靜水流深,生生不息。錢鍾書在楊絳心目中,他是家裏最需要照顧的“孩子”,然而他的感情是細膩的,他對待楊絳先生和女兒是溫存體貼的。在生活中,“他肯委屈,能忍耐。”他和楊絳先生一起學做菜,一起去“探險”——在散步中尋找生活的樂趣。他長期爲楊絳先生做早餐。他與楊絳先生、女兒一起風雨同舟、患難與共。他是女兒最好的“哥們”。

此書情最動人,我感受到了細水流長的生活,感受到他們對生活的熱愛,感受到他們相互的熱愛。對我最深刻是尾端有段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纔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的人生道路已經走到頭了看了總是動容,我想還好我們還年輕,對我們重要的人還在,珍惜當下還不算太晚。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22

餘讀書不求甚解,匆匆讀完,淺談感想。本書乃楊絳先生92歲高齡所做,述其家60餘年風風雨雨、點點滴滴。

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楊絳先生以老人之夢啓筆,夢境不同而情味總相似,夢中悽悽惶惶。

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這是個“萬里長夢”,似夢非夢,以夢寫實。走上古驛道、古驛道上相聚、古驛道上相失。楊絳先生多次描述楊柳,多禿柳寒柳落葉,留人難留,想必傷心至極。

“提上的楊柳開始黃落,漸漸地落成一顆顆禿柳。我們每天在驛道上一腳一腳走,帶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葉”

“我疑疑惑惑地在古驛道上一腳一腳走。柳樹一年四季變化最勤。秋風剛一吹,柳葉就開始黃落,隨着一陣一陣風,落下一批又一批葉子,冬天都變成光禿禿的寒柳。春風還沒有吹,柳條上已經發芽,遠看着已有綠意;柳樹在春風裏,就飄蕩着嫩綠的長條。然後濛濛飛絮,要飛上一兩個月。飛絮還沒飛完,柳樹都已綠葉成蔭。然後又一片片黃落,又變成光禿禿的寒柳。我在古驛道上,一腳一腳的,走了一年多。”

“阿圓住院時,楊柳都是光禿禿的,現在成蔭的柳葉已開始黃落。我每天帶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葉,一步一步小心地走,沒完地走。”

“楊柳又變成嫩綠的長條,又漸漸黃落,驛道上又落滿落葉,一顆顆楊柳又變成光禿禿的寒柳。”

至親已逝,三里河的家已不復是家,不過客棧爾。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楊絳先生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夫妻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後輾轉法國求學,1938年回國,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反”運動、改革開放等重大事件,直至愛女錢瑗和丈夫錢鍾書相繼去世。不論時局如何變換,這個小家始終不變的是對家人的摯愛以及對讀書和工作的熱情。

解放前夕,等待解放,沒有選擇逃跑。“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字,愛祖國的語言。”

文末悲慟,令人感傷。“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纔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的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23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一年一度的讀書日,並非號召人們要在這一天去讀書,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醒我們:讀書,要與人生、生活相伴,如影隨形;讀書,應該成爲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日常閱讀,猶如一日三餐不可或缺,又如呼吸空氣般不知不覺。

家裏有本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很早就買來但有時只是隨便翻看,聽她輕輕講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苦難,一同承擔,無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情都變得甜潤快樂。一家三口是不尋常的遇合。”

1997年春天,他們的女兒阿瑗去世,1998年年末,錢鍾書去世,一家三口從此失散,2016年5月,楊絳先生去世,三個人的故事從此劇終。正如書中所說“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這本書是楊絳先生在92歲時寫的,書中講述了一個知識家庭兩代人求知、求學的奮鬥之路,以及家人之間相親相愛、相互牽掛的感人之情,也折射出時代的變遷和發展。

時代不同,但每個時代都有“我們仨”。就像當前疫情之下,不斷感動着、溫暖着我們的愛情親情。醫療隊隊員黃秀峯隔着玻璃和妻子的吻別;在樓道里短暫相遇擁抱的醫護夫婦;“你平安回來,我包一年家務”的最美情話。身着一襲白衣,他們是病人眼中的希望、是天使;脫下重重的防護服,他們是愛人眼中的至親,是父母眼中永遠的孩子。疫情是災難,也是教材,教會我們珍惜此刻在身邊的親人,教會我們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我們仨》這本書中,我也體會到一個溫暖美好的家庭環境是多麼重要。女兒瑗瑗這顆“讀書種子”,“過目不忘”的“本領”難道是天生的嗎?並非如此,這是因爲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和適當正確的引導。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最好的模板,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孩子的行爲是家長教育的結果。電影《美麗人生》中,智慧的父親用愛成就了孩子的美麗人生,宅家學習的日子雖單調,但孩子們必須有父母的陪伴、監督和督促,用父母的愛和照亮幫助孩子成長。

一本好的書籍,一些好的片段,如同街角盛開的花朵、深夜家裏的燈光,總會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們內心某個柔軟的地方。讀一本書,能帶給我們平靜、專注和思考的力量。楊絳先生溫和恬靜的性情,溫馨守靜的生活,堅韌溫文的品格,值得我們敬重,《我們仨》這本書也值得我們細讀品味。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24

今天我跟大家談一談,楊絳先生寫的著名散文《我們仨》這本好書,這本書並沒有華麗的辭藻,卻用樸素的語言爲我們講述了楊絳先生面對女兒丈夫離世的痛苦回憶。在我品讀之時,楊絳先生心中那綻出的一個個血泡,也同樣刺着我的心,那真真切切的情節不能不扣人心絃。

《我們仨》中令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這個處處快活溫馨的家庭。這個三人之家中有着愛工作成家了也與父母玩在一起的阿園,有知識淵博,相濡以沫的父母,天天幸福快樂地過日子。剛有了定居地的他們,本可以安享晚年,可是病魔卻不期而遇,現實並不是美麗的童話,不會有他們永遠幸福的生活下去的美好結局,前些日子“一家三口都在嬉鬧,如今,二人已故去,三里河寓所裏只剩楊絳先生一人。”

花謝了,還會再開;太陽落了,還會升起,人老了卻不能重來,作爲生命只有幾十個春秋的人類,怎能不感嘆光陰似箭,這箭射去,你還能追得回來嗎?很多人都說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人的一生就是場夢,小時,不知天高地厚,長大了,到處荊棘坎坷,好不容易安穩了,卻已入晚年,而《我們仨》一本書就是一個充滿離情的萬里長夢,楊絳一家失散了,永遠的失散了,楊絳先生想回去也回不來了,世界上有許多的“我們仨”每天都有無數人經歷生老病死,有些人你還沒來得及珍惜就不在了。是呀,人生的短暫是改變不了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時光,珍惜與家人同在的歲月,我們要孝敬父母,珍惜親情,一家人開心快樂就是最大的幸福,“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其實少對父母發脾氣,讓他們高興,也屬於對時光的珍惜。“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過去了,就一去不復返了,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是尊重自己,尊重良心,我們作爲一名小學生,要珍惜讀書學習的大好時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要抓住人生的夏天,努力成長儲蓄知識,這樣以後纔不能“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我們仨》這本書好,好在語言生動,更好在它的內涵,它告訴我們要珍惜光陰,珍惜美好的當下,我們都有自己的“我們仨”、“我們四”等等,我們都要愛護我的“我們仨”。楊絳先生在書中這樣說:“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所以我們更應愛惜時光,愛惜美好,我覺得《我們仨》一書爲何好,就是因爲他珍藏着楊絳先生美好的“我們仨”。

  我們仨讀後感800字 篇25

你的一句“不要緊”,我深信不疑。

每次拿起這本書就想到“涓涓細流”,想到“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想到初讀不明就裏的“古驛道”,當再次回味時給人的溫馨與酸澀。

我們以爲,愛是瓊瑤的狂風暴雨,是席絹的逗趣甜蜜,是張愛玲的純粹執着,是三毛的苦盡甘來......可能是任何一種甜蜜或苦澀,但卻不知,原來愛只是平淡如水。

楊絳先生總是把自己放在三人中最低的位置,但那卻不是低到塵埃裏,我相信,在錢先生和圓圓頭的心中也都是如此,其他兩人都有優於自己的長處,而這不是因爲自謙或自卑,而是因爲溫暖的愛。

就如先生最後所寫,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沒有單純的快樂;沒有永遠。同樣這人間也沒有永恆和長長久久,一生何其短,我們只是匆匆一見又匆匆告別,甚至有些人連告別都沒有就已成永別。

所以,我們纔會格外珍惜相聚的時光,纔會在思念遠去的人們,纔會懷念過往的時光。即使是“陋室”,就算是“牛棚”,也同樣溫馨,同樣充滿了歡聲笑語。

可現如今的人們呢?我聽到有人說沒有存款、沒有車子就不會結婚;我聽到有人說沒有錢沒有房我拿什麼去戀愛;我聽到有人說這世界沒有什麼比金錢更可靠;我還聽到有人說我要努力賺錢才能活下去。這些話語讓我通體生寒,我不知道這是時代的改變,還是愛已經消失在我們心間。

似乎現在的人都失去了愛的能力,更覺得愛是可笑的謊言。我想,這樣的我們永遠都不會懂得愛的真諦,也體會不到心靈的溫暖,因爲我們已經被寒冷所包圍,並且習慣了人與人之間的冰冷。沒有愛,失去愛,這是明智還是可悲?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刻,總是讓我想起沈復與陳芸,想起他們的浮生,想起他們的情趣,想起他們的歡愉,那是怎樣的怡然,又是怎樣的情感!

“而浮生若夢,爲歡幾何”。只有情投意合才能懂得這情趣;只要有心意相通才能意會這歡暢;只有志同道合才能瞭解這溫馨。可從古至今能有幾人能窺得一二呢?所以纔會被傳爲佳話,令人生羨吧!

這使我對門當戶對又有了新的理解,原來所謂的門當戶對不是你家有幾畝田我家要有幾塊地,也不是你家買豪宅我就要配豪車。門當戶對說的是我們的心靈,當我們的心相對,靈相當時,纔會是幸福,纔會在平淡之中看到繽紛的世界。

我想,這纔是最難得的,也確實難得!

不過我們都很妥協,他們把毛巾隨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齊。

我不嚴格要求,他們也不公然反抗。

——《我們仨》楊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