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絲綢之路讀後感作文500字

絲綢之路讀後感作文5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導語:每當想起“絲綢之路”,都會想起古代商貿的繁榮和開闢“絲綢之路”的張騫。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絲綢之路》的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絲綢之路讀後感作文500字

  絲綢之路讀後感作文500字【1】

今天老師生動形象的講了《絲綢之路》這篇文章,同學們聽得僅僅你津津有味,我爲那些西域商人產生了敬佩之情.

課文一開始就向我們介紹了絲綢之路兩旁的巨型石雕,它反映的是當時那些馱着綵綢的一峯峯駱駝,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一個個精神飽滿,栩栩如生.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偉大的路,還是一條艱辛的路.每一座石雕,每一個腳印,都記錄着英勇的中國人爲亞歐的友誼和文化付出的艱辛,正向文中寫的:望着這羣石雕,就彷彿看到了當年的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彷彿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

通過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絲綢之路是橫貫亞歐的通道,它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羅馬.在通過這條慢慢長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以產自我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因此取名爲“絲綢之路”.在這條路上發生的故事不計其數.我印象最深的是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亞歐內陸交通要道,於西域各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成了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我還知道投筆從戎的班超,他爲了祖國的利益,再西域竟然住了32年,才使西域和內地連爲一體,爲中華民族的基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還知道去西天取經的玄奘,熱愛建築的鐵木爾.他們都爲亞歐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看看這些英雄的行爲,想想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絲綢之路貿易所給東西方帶來的巨大影響,讓人驚歎.

“絲綢之路”,一條貫穿東西方貿易的交流之路,從兩千多年前到現在,絲綢之路一直擔任着重要角色.在古代,他讓文明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在現代,像絲綢之路一樣的開放之路也讓世界變得更加繁榮.比如我國的改革開放就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好處.在遙遠的西方,大量的中國商品涌向國外市場,隨處可見:“made in china”.最爲明顯的就是美國商品市場,在美國,中國的商品市場份額佔到了相當的比例,而且在不斷的增長.在中國,文化交流,商品貿易也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比如電腦、電影、汽車等各種商品貿易,都爲中國人民創造了更好的生活條件.總而言之,無論是古代的絲綢之路,還是現代的改革開放所獲得的成就,都是各國人民溝通、來往、貿易的功勞,可見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開放交流之路都是社會進步必不可少的.

  絲綢之路讀後感作文500字【2】

絲綢之路這個以和平、繁榮爲內涵的歷史概念與中國未來全球化發展的關係,中國在絲綢之路中佔有什麼位置,都可以在劉迎勝教授的新書《絲綢之路》中找到答案。

“絲綢之路起源於各人類文明中心之間的相互吸引。”這是《絲綢之路》一書開宗明義的一句話。四大文明古國即古代中國、印度、巴比倫和埃及,散佈於亞、非大陸,地理位置的排列,決定了古代文明中心之間的交流主要是東西人類文化之間的交流。這是絲綢之路產生的決定性因素。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史上,不同文明的人們征服巨山大川,克服天然的、地理的巨大障礙,建立了聯繫東西方的絲綢之路,如同絲綢的璀璨斑斕一樣,絲綢之路在人類文明史上光彩奪目,絢爛輝煌。

絲綢是華夏祖先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這種源於農耕文明的絲織物,由於其輕軟、耐用的特性,對於歐亞大陸上的`遊牧民族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這是絲綢西傳的物理特性。隨着我們祖先絲織技術的進步,絲綢象徵着華美、尊貴、富有,中世紀歐亞大陸乃至歐洲的貴族對絲綢產生迷戀甚至膜拜,這是絲綢西傳的文化特性。絲綢因其物質的、文化的特性,成爲溝通東西文明的紐帶和媒介。東西方之間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間,以絲綢爲介質,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在橫貫數萬裏的地理區間內,相互進行着交通往來和文明交融。時至今日,生活在這個世界相當多的人們仍然享受着絲路文明帶來的福廕。

既然絲綢之路是聯繫、溝通東西方的通道,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就會走自己最適合的通道,因而絲綢之路猶如溝通東西文明的血管,有很多條,但主要的也就是兩條大動脈:陸路和海路,也就是草原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由此構成本書的兩個組成部分,上篇爲草原絲綢之路,下篇爲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讀後感作文500字【3】

我學過《絲綢之路》這篇課文後,知道了古代交易的繁榮,人們交易全靠這條偉大的“絲綢之路”。這條絲綢之路是古代人張騫開闢的,它東起我國今陝西西安,往西延伸至羅馬。

本文講的是張騫出使西域的一個情節。張騫到了安息國,把我國當時有名的絲綢贈送給了他們,而安息國也拿了一個非常大了鳥蛋給了我們,每個足有斤把重,這就是中國當時沒有的鴕鳥蛋。

通過這次交易,不僅促進了與各國的友誼,還得到了自己沒有的東西,真是一舉兩得。

《絲綢之路》一書是劉迎勝關於絲綢之路學術研究和科學考察的成果,由此構成本書最突出的特色。作者早年師從蒙元史大家韓儒林先生,通曉十幾種語言,包括歐亞大陸的古代語言,在蒙元史、中外關係史、內陸亞洲及中國伊斯蘭文化研究領域,取得了國際學界公認的學術成就。這本書作爲學術大家長期從事學術研究和科學考察的結晶,其權威性、前沿性在絲綢之路主題圖書中獨樹一幟。書中,作者實地考察與文獻記錄相結合的論述隨處可見,有着很強的現場感,更不用說訂正傳說中以訛傳訛的謬誤了。無論是草原絲綢之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元素無處不在,中國始終是絲路的主角,中國古代文獻的記錄是最爲豐富的,成於中國知名學者的著作也最具參考價值

絲綢之路是不同文明相互吸引的產物,從古至今,絲綢之路一直銜接着“中國夢”與“世界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古老的絲綢之路必將煥發新的生機,中華文明必將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