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策略思維》讀後感大綱

《策略思維》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簡而言之,這是關於瞭解對手打算如何戰勝你,然後你戰而勝之的藝術。怎樣打贏一場網球,少數如何戰勝多數,爲什麼要“喜愛”你最討厭的對手等等,都在討論之列。下面是小編我爲您準備的“《策略思維》讀後感”3篇,歡迎參考,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策略思維》讀後感

  《策略思維》讀後感一

讀了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知識的領域如此廣博,雖然此前你可能抽象的這麼認爲,如今你才見真身。

一直以來策略這一詞離我們生活既不遙遠,因爲時刻似乎都會涉及到,然而也不很近,因爲並不是經常或刻意的用到策略,而詳讀此書才發現,原來應用好了策略思維,很多事會做起來更順暢、更優異,或者退一步說,雖然你在生活中不運用策略思維,但你至少可以避免他人運用這些策略對付你。雖然不能用“害人之心不可心,防人之心不可無”來比喻,但其意境還是略略相同的。

本書從專業的角度來講述生活中希疏平常的一些事。比如囚徒困境、納什均衡、零和博弈等概念,這在心理學領域很普及,但對於很多專業外人士卻較陌生,而囚徒困境零和博弈等類似的情況生活工作中可能經常會遇到,所以作爲非專業人士懂得些策略的專業理論,屬實對思考、行爲都很有裨益。

書中的案例生動具體地剖析了生活中的常態(比賽、選舉、職業選擇等)現象運用策略思維後,你如何探究其規律、內涵,你會發現原現很多看似枯燥、乏味、順理成章的生活工作原來大有文章、原來很有內涵呢!所以呢,有鑑於此,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可能適度的考量下,不需刻意運用策略,只略用策略思維的思路理順下,也許可以改變原有的枯燥與乏味呢!

不過由於這本書的背景是美國,所以書中的案例與理論與中國國情不完全相符,理解上略晦澀些,再加上本人數學較差,而其很多案例中關係到數學分析、圖表、邏輯什麼的,據說這本書已經較其它專業書籍祛除了很多公式、圖表什麼的,可是我讀來還是很吃力,那麼讀其它類似專業書豈不成了天書?

說到這個專業性,因爲不懂所以與幾個友人在一起探討書中案例與理論,友人們很感興趣,也激發起了我的廣泛興趣,正所謂,我雖有短板,亦可以取長補短嘛!所以說,本書激起了我很濃厚的學習興趣,深深的感悟:學無止境。

  《策略思維》讀後感二

國慶假期拜讀了阿維納什.K.迪克西特和巴里.J.奈爾伯二人所著的《策略思維》這本書,它讓我受益匪淺。

咱們中國有句偈語“人生如棋,步步驚險”。所以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要走好每一步,下好每一步棋。而每一步棋,便是我們在與競爭對手博弈。而且對於這盤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茫然的,因爲敵明我暗,它充滿着未知。在這棋局裏,我們從最初的莽撞,鋒芒畢露直到我們的對手,微笑着,不費絲毫氣力便將我們辛苦建立的局面瓦解。驀地,我們恍然大悟,爾後變得內斂、穩重亦變得謹慎。

我們所處的對手是一個極其狡猾的對手,他設陷阱,布奇兵,迂迴而戰,無一不考驗着我們的棋藝。他爲我們埋下了一個又一個圈套,等着我們自投羅網,舉手投降;他也爲我們設置了一個又一個誘惑,仿若一朵朵嬌豔的鮮花,等待着我們前去摘取。在面對這些圈套,誘惑,我們不得不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清醒的頭腦,識破這些或低級或高明的騙局,繼續這場博弈。

博弈----是戰爭的藝術,《策略思維》這本書用許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我這樣沒有經濟學基礎的讀者展示了當今比較流行的博弈學說。博弈是指在一定的遊戲規則約束下基於直接相互作用的環境條件,各參與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選擇各自策略行動以實現利益最大化和風險成本最小化的過程,簡單說就是人與人之間爲了謀取利益而競爭,亦友亦敵。人生一直就是一個選擇與被選擇的過程。

此書把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從博弈論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和論證並試圖從中找到一個最佳的解決辦法,從而使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問題,更加明瞭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它是一本挑戰智商的書......

人生就是一場博弈,這場博弈並非只有起點與終點,在這過程裏,有時我們佔上風,有時他人佔上風,而這便是順境與逆境。在這其中,我們應懂得在順境中不陶醉,在逆境中不氣餒。曾記得《易經》中有泰、否兩卦象,兩卦象相輔相成,否及則泰來,如此環復,就好比失敗是成功的開端,而成功亦是失敗的緣起。而我們總是渴望着美好的成功的到來,殊不知爲了成功,我們先要學會失敗,前人總說一個人的成功往往是在一次次失敗後總結,積累經驗所取得的。善於對失敗總結的人是智者,不怕失敗的人是勇者,被一次失敗就打倒的人是懦夫,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失敗的是愚人。而智者不惑,勇者無懼,懦夫氣餒,愚人無救。

從《策略思維》中我們從小故事中細細品味,當我們處於優勢的時候要先觀察對手出牌情況,然後選擇最穩妥最有效的策略將優勢轉化爲勝勢,當我們受制於人、處於被動地位之時,我們要解放思想切不可畏手畏腳,運用最大膽、最強勢的方式將對手一擊致命,爭取一舉扭轉乾坤。

拜讀此書的過程中,聯繫到我們日常工作過程中,一直在博弈的例子。如:

1、競爭談判

我們和客人談判的時候,一定要一擊擊中,不要拖延,當機立斷,不給對方時間上的思考,擊中要害,不給對手還擊的機會。當然談判前做充分的功課,知己知彼,方能做到百戰百勝。因爲談判的時間越長,蛋糕就越變越小,如同罷工一樣,都停產就沒有利潤,沒有工資發,所以解決的方案是,從談判可能持續到的最後一天發生的情形倒推,推到談判發生的第一天,直接給一個條件,把問題解決,符合雙方的利益。速戰速決,不給對方予過多的時間去思索。

2、針對兩階段出價法

根據市場經濟原理,佔據市場先機的產品先賣的人賺的.多,後賣的人拿的錢少,以此吸引人都先來賣。攻破方式就是用均衡折中的方式穩定出價。先賣的人賺的多,後賣的人拿的錢少,以此吸引人都先來賣。攻破方式就是用均衡折中的方式穩定出價。把議價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爲真正的市場贏家。

3、阻嚇

古人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所以在必要的時候露出鋒芒,不戰而屈人之兵。必要時要製造市場資源的恐慌心理,埋下價格高漲的伏筆。即使手握解決方案,但也一定要將最壞的結果先鋪設,從而能製造利潤的最大化

4、小步前進

一筆大交易,如果怕被違約,那麼可以小步前進,一次交換一點,任何一次失敗了,損失只是這個大項目的一小部分。因此小部分的違約不符合利益,這個項目就會很容易的走完。因爲一口吃不了一個胖子,如果穩定的小步發展,建立信任感,以服務取勝。

5、價格戰

對於價格戰,最好的策略是使用一小部分的商品去參與,因爲小貨的殺商力度非常的強悍,但損失不會大,從而打擊對手的心裏,對我們後續的出價捉摸不透。

總之,書介紹的內容還是不錯的,但是過多的強調如何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個人認爲更多的是要研究如何走出囚徒困境,如何通過合作實現雙贏。

  《策略思維》讀後感三

在學習經濟學理論的時候,我就曾瞭解到經濟學歷史上已經發生了三次重大“革命”,分別是“邊際分析革命”、“凱恩斯革命”與“博弈論革命”。確實如此,最晚出現的博弈論,代表着一種全新的思想、一種全新的方法論,由此產生了嶄新的信息經濟學理論,引發了深刻的經濟學變革。而且不僅僅在經濟學中,可以說在現實生活中,博弈論的思想都無處不在。我也一直很欣賞用“博弈”這兩個字來概括博弈論的內涵,真是十分貼切。但是,以前讀書的時候自己不求甚解,只是知道有這麼一個理論,大概知道囚徒困境等相關的故事,卻沒有好好的鑽研。直到現在,按學校要求讀了《策略思維: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競爭》一書,才發現博弈論原來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以用到其中蘊含的智慧思想,使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更加周全。

這本書,是由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迪克西特和耶魯大學教授奈爾伯夫合著的,深入淺出,趣味盎然。我們無須知道均衡、精練這樣的專業名詞的含義就可以讀懂。當然,要真正理解也得下一番功夫,這並非是那種無需費腦就能翻閱的書。在書的第一部分,作者首先從10個來自生活不同方面的生動有趣的策略故事開始,讓我們領略了策略思維指導決策的魅力,告訴我們如何才能看穿對手的策略。在這一部分的結語中,作者給出了博弈論內涵的概括:是一種策略的相互依存狀況,我們的策略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取決於別人如何選擇。我想,這就是博弈論的精髓所在吧。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不僅要考慮自己該怎麼做,還要想一想別人會怎麼做,這樣思維纔會更加細緻縝密。作者還對如何應用博弈論給出了方法論上的總結,經過這一點撥,使我感覺到茅塞頓開,博弈論的思維方式原來就是這樣簡明呀:對於相繼進行的博弈,要遵循向前展望、向後推理的法則;而對於同時發生的博弈,則分三個步驟。首先是看自身有沒有優勢策略,如果有,就照辦;其次是剔除所有劣勢策略,不予考慮;最後是尋找均衡的策略。這樣的話,各方的行動都是對對方行動的最佳迴應,如果不存在這樣的均衡,則需要將自己的策略混合運用。我覺得,這短短的幾句話,超過了長篇的數學推理,爲如何應用好博弈論在我們腦中建立了一個邏輯框架,真是受益匪淺。在後面的章節,作者還是以講故事的手法,引入了大量的案例,從囚徒困境到邊緣政策,從承諾到合作,從投票策略到討價還價,使我們在故事閱讀中不知不覺就瞭解和掌握了博弈論的各種主要觀點和思想,讓我們感到博弈論的世界真是精彩紛呈。

讀完策略思維,也使我不得不思考自身所處的這個紛繁世界。我們該怎麼策略地做事情呢?現在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又會有什麼樣的發現呢?其實,最基本的囚徒困境這一情境就能解釋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