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小學生烏塔讀後感7篇

小學生烏塔讀後感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烏塔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烏塔讀後感7篇
小學生烏塔讀後感1

星期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烏塔》,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小烏塔是一個七歲的小姑娘,她的父母在很遠的地方,對小烏塔毫不關心,只有過年的時候纔會回家。小烏塔很傷心,於是她下定決心要獨自一人去尋找自己的父母,自己要永遠跟他們在一起。

合上書本,我陷入了沉思,文中的小烏塔不正是和我一樣的遭遇嗎?我的父母也遠在外地做生意,對我的學習成績不聞不問,過年回家說的話也是有數的,更別說是平時了,幾乎是一面也見不上,電話也不打。當我看見別人的爸爸媽媽都在他們的身邊,而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們,心裏很不是滋味,免不了幾顆金豆豆會灑落。當我看見我們班學習差的學生也有自己的父母陪在他們身邊,我就很嫉妒,爲什麼,爲什麼我不能和我的父母在一起,這是爲什麼?我寧肯自己學習也很差,只要父母在我的身邊,我也就心滿意足了,可是天不從人願,我的願望只是浮雲。當別人問媽媽爲什麼不讓我和她們在一起時,媽媽總會笑笑說:自己獨立也好,再說了,給她安頓到這裏人生地不熟的還費錢,在家吧。媽媽自以爲找了個絕妙的理由,可是以烏塔的的話說,就是:既然愛孩子,爲什麼不讓孩子跟你們在一起呢,爲什麼要讓孩子日思夜想,感受不到家庭的溫馨呢?

在外工作的大人們啊,從今天起,減少工作的應酬吧,工廠沒有你一樣會運轉,但孩子的成長過程缺少你們的參與,卻是一片空白。有人說,培養好一個孩子就是賺錢了,當一個孩子學壞是,你要花費很多的金錢和時間,才能讓它學好,這樣你還是幸運的。最怕的是你付出了所有,孩子依然不能變好。金錢不是萬能的,它能讓你買來孩子,但買不來好孩子,它能讓你買來親人,但是買不來失去的親情。有人說得對,養好孩子就是賺了錢,賺了一個家庭的幸福,賺了人生的快樂。

小學生烏塔讀後感2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穫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裏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卻大不一樣。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兒烏塔,自己一人遊歷歐洲的事情。

課文中講到烏塔爲計劃這次旅遊,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準備,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裏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可我們呢?有的同學不僅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願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遊歷歐洲了。烏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強,是因爲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時,我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比如:週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週末時又是否遵守了呢?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漸養成自立、自強的精神。

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在課餘時間打工掙的,沒有拿家裏一分錢。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爲。所以,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曾經說過“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們寫完作業後,能看一會兒電視,讀一會兒課外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大多數同學都是把筆一揮,直接就出去玩了。而從來不會想到去親身體驗一番。光從一些課外讀物和電視節目中瞭解世界,是比不過親身體驗完美的,而且親身經歷總比聽說到的記憶要深刻,所以,只有親自體會纔能有深刻的印象。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瞭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爲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小學生烏塔讀後感3

《烏塔》的主人公:一個14歲的小女孩,她很大方,見到作者就打招呼,我有點不太愛說話,以後也要學習烏塔的大方。

她還很有主見,不像有的人,自己沒有自己的主意,見風使舵。她很有自己的看法,作者的想法也是如今中國大多數父母的想法:14歲的年紀是應該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而不是獨自旅遊。但她覺得:家長就不可以放手嗎?我已經長大了。烏塔又問作者:“中國孩子也這樣嗎?”作者說:“中國有很多娛樂設施,如:電視、圖書館、遊樂場等,孩子們很開心!”烏塔卻反駁道:“只有去實踐,纔可以真正感受到它的美麗。”我也有這樣的感受,我很贊同烏塔的想法。我們自己捫心自問一下,其實我也不怎麼開心,每天不是寫作業就是上特長班,根本沒有時間放鬆、娛樂一下。有一次,在去響沙灣前,就聽別人說響沙灣的沙子會唱歌,可我們去了之後,並沒有聽見沙子唱歌,抓起一把沙子,仔細聽也不響呀?

經瞭解,原來是那裏的風速很快很強,吹得沙子發出嗡嗡的響聲。響沙灣的沙子溫度很高,有六十度左右,不穿鞋根本受不了那個熱。聽到別人這樣說時我還有些不屑,當我真正光腳站在60度高溫的沙子上時,我體會到腳快被燙熟了,只想快點逃到陰涼地,這就是區別。

烏塔身上的優點太多了,有很多是我現在所不具備的,我喜歡同時也向往烏塔可以獨自去旅行的酷,我也知道要結合我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學會獨立,因爲我們生長的環境不同。

現在我懂得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含義,今後也要取長補短,不嘲笑別人的短處,做個獨立的人,學會有計劃的去安排好自己的一切。

小學生烏塔讀後感4

讀完《烏塔》這篇文章後,我感到非常意外和震驚,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課文寫了作者在羅馬的一個旅館裏結識了一個德國小姑娘烏塔,接着寫晚上回到旅館後作者和烏塔的談話,主要談的是烏塔這次旅遊的行程之長,安排之細,準備之久,以及她要在親身經歷中認識世界的想法,最後寫烏塔和作者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通過閱讀和老師的講解,我第一次知道孩子竟然能做這麼多這麼了不起的事情。她才只有十四歲啊,只比我大三歲而已!但是她卻能揹着旅行包去別的國家獨自旅遊了,太不可思議了!她爸媽怎麼能放心呢?我現在連上學,放學都要有人接送,連自己到學校門口買個東西,父母都千叮嚀萬囑咐,要小心,要注意安全。和烏塔相比,她就像遨遊在藍天的雄鷹,可以自由地飛翔,而我就像關在籠子裏的金絲雀一樣,衣食無憂,卻沒有自由。有時候,吃完飯,我想到離家不遠的山邊上散會步,玩一會,爸媽都不放心,非要跟着我,說外面很危險,會有老柺子。我知道爸爸媽媽是爲我好,說得也很有道理,可是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呢?現在的我,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了,老師總是批評我書包太亂了,那是因爲我知道會有人幫我整理;吃飯的時候我從不夾菜,因爲我知道會有人幫我夾菜;早上起牀的時候,我總是磨磨蹭蹭的,因爲我知道會有人幫我倒好洗臉水,擠好牙膏。

我知道,我的爸爸媽媽很愛我,不想我受一點傷害,只要我學習好,什麼都不讓我管。可現在,我讀完《烏塔》這篇文章之後,我更知道了有一種愛叫放手。我多麼希望我的父母,包括所有的中國父母都能像烏塔的父母一樣,給我們一些獨立鍛鍊自己能力的機會,打開你們愛的籠子,讓我們也能像烏塔一樣當一隻雄鷹在藍天中自由飛翔吧!

小學生烏塔讀後感5

學習了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穫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裏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卻大不一樣。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兒烏塔,自己一人遊歷歐洲的事情。課文中講到烏塔爲計劃這次旅遊,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準備,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裏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可我們呢?有的同學不僅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願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遊歷歐洲了。烏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強,是因爲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時,我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比如:週末之前是否制定了?週末時又是否遵守了呢?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漸養成自立、自強的精神。

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在課餘時間打工掙的,沒有拿家裏一分錢。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爲。所以,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曾經說過“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們寫完作業後,能看一會兒電視,讀一會兒課外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大多數同學都是把筆一揮,直接就出去玩了。而從來不會想到去親身體驗一番。光從一些課外讀物和電視節目中瞭解世界,是比不過親身體驗完美的,而且親身經歷總比聽說到的記憶要深刻,所以,只有親自體會纔能有深刻的印象。

從這篇課文的學習,我瞭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爲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小學生烏塔讀後感6

朋友們,我相信,你們在讀完《烏塔》一課後一定會很驚訝: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孩子,竟獨自一人遊歷歐洲。這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自己走遍中國!”我們會認爲這是異想天開的事;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獨自遊亞洲!”那麼,我們可能懷疑他是不是瘋了。然而,在國外,這卻是事實。

國外孩子能自己旅遊,而中國孩子卻不能,這是由於國外和中國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在國外,一兩歲大的'孩子剛剛學會走路,父母就不再管他。孩子不慎跌倒,即使父母就在身邊,孩子得到的也只是一兩句鼓勵的話,最終還是要自己勇敢地站起來。

但是,如果在中國發生類似的事,父母不管有多忙,也會跑到孩子身邊,抱起孩子,至少會對孩子說幾句安慰的話。

國外的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而中國的父母只讓孩子把學習搞好,其餘的什麼也不讓幹。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表面上是爲孩子好,實際上恰恰耽誤了對孩子獨立和自理能力的培養。

在實際生活中,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能力。

現在我們可以依賴爸爸媽媽,但我們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隻身一人到競爭激烈的社會上闖蕩。如果我們缺乏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我們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不用說爲社會作貢獻了。

我認爲,我們應該學習國外的育兒方式。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爲孩子的前途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爲我們小學生,也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那麼依賴父母。路,要自己走。

小學生烏塔讀後感7

朋友們,我相信,你們在讀完《烏塔》一課後一定會很驚訝: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孩子,竟獨自一人遊歷歐洲。這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自己走遍中國!”我們會認爲這是異想天開的事;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獨自遊亞洲!”那麼,我們可能懷疑他是不是瘋了。然而,在國外,這卻是事實。

國外孩子能自己旅遊,而中國孩子卻不能,這是由於國外和中國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在國外,一兩歲大的孩子剛剛學會走路,父母就不再管他。孩子不慎跌倒,即使父母就在身邊,孩子得到的也只是一兩句鼓勵的話,最終還是要自己勇敢地站起來。

但是,如果在中國發生類似的事,父母不管有多忙,也會跑到孩子身邊,抱起孩子,至少會對孩子說幾句安慰的話。

國外的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而中國的父母只讓孩子把學習搞好,其餘的什麼也不讓幹。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表面上是爲孩子好,實際上恰恰耽誤了對孩子獨立和自理能力的培養。

在實際生活中,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能力。

現在我們可以依賴爸爸媽媽,但我們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隻身一人到競爭激烈的社會上闖蕩。如果我們缺乏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我們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不用說爲社會作貢獻了。

我認爲,我們應該學習國外的育兒方式。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爲孩子的前途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爲我們小學生,也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那麼依賴父母。路,要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