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大綱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1

女兒這學期的語文書上有一篇《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課文,老師要求大家回家後能閱讀一下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並希望家長也一起學習,爲此我特意買了這本書,並認真地看了一遍。

教育恐怕是最難的事情了,魯迅早在80年前說中國少有合格的父母,到今天依然讓人覺得沒有過時,因此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而言,教育子女的關鍵是父母要具備教育的資格,老師要具備教育的資格,可是不幸的是並沒有多少人願意承認這一點,於是在"問題父母"、"問題教師"的教育之下,社會上批量生產"問題少年",面對這樣的形勢,許多人在焦急中束手無策。

在《愛的教育》之《譯者序言》裏,譯者夏先生把辦學校比做挖池塘。他說,我國辦學校以來,老在制度上方法上變來變去,好像把池塘,有人說方的好,有人說圓的好,不斷地改來改去,而池塘要成爲池塘必須有水,這個關鍵問題反而沒有人注意。他認爲辦好學校的關鍵是必須有感情,必須有愛;而當時的學校所短缺的正是感情和愛,因此都成了沒有水的池塘,任憑是方的還是圓的,總免不了空虛之感。夏先生給這部小說的評價很高,說作者寫出了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把學校、家庭、社會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小說原名《心》,夏先生覺得這個書名不醒豁,不能表明內容,先想改成《感情教育》,最後決定用《愛的教育》。

看了《愛的教育》後感受頗深,首先我們要理解什麼是愛的教育,“用正確的愛去滋潤、培養青少年的成長,教會他們在生活中學會愛,學會做人。成爲一個具有愛的能力的健全人格的人。”這是一句極一般的解釋。更有許多人說:對現在的獨生子女們來說,愛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這種教育又有多少實際效用呢?在這裏,人們忽略了一個關鍵的詞,那就是“正確的愛”。

一說到愛,人們的腦海裏出現的,總是那種要啥有啥、樣樣遷就的溺愛;管頭管腳、包辦控制的佔有式的愛;或以滿足物資需要爲主要內容的物化的愛。

其實愛既需要慈,同樣需要嚴,它是嚴慈統一的愛。如果對孩子不講原則,沒有嚴格要求,只能培養自私、任性、依賴、驕橫的人。長大後不能適應社會,也沒有能力服務社會。這個不是正確的愛。

愛也絕不能把活生生的孩子當成自己的佔有物那樣去控制。不尊重孩子的個性、天賦、意願,剝奪了他的自由思想和實際能力,這將使孩子不會自己走路,永遠都不會成爲真正獨立的人。這不是正確的愛。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2

今年寒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小說《愛的教育》,深深的被小說中一個個平凡而不平凡的人物的思想品質而感動。這本小說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也沒有任何古板的說教,卻通過平實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一種最根本的情感愛。

通過十歲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的眼光觀察所在班級、同學、同學的家長以及周圍的社會環境,把師生之愛、父子之愛、同學之愛、對祖國的愛都寫的感人至深,那些充滿了人間溫情的小故事往往催人淚下,“每月故事”裏講述那些朋友的友誼和寧肯犧牲自己的高貴品格,則感動和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愛國者》、《萬里尋母》這兩章情節。這兩個故事中,主人公爲了維護祖國的尊嚴而扔掉了別人的錢;爲了找到他母親,走了近上千里路。

我對父母的愛、對教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我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這本書細膩生動地刻畫了各種高貴品質——愛國、善良、俠義、英勇、寬大、無私,令人深受感動。

在我認爲,素質教育其實就是愛的教育,是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愛是教育的根本。愛的教育有詩人般細膩優美的風度與品格。把我們帶到社會中去,娓娓而談,循循善誘。它講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這深刻的哲理,使學生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我們從小就應該以安利柯及他的夥伴做榜樣,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愛祖國、愛集體、愛父母、愛同學,使自己具有爲祖國建設服務的本領,將來也像安利柯一樣,要爲祖國增添光彩!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3

“什麼是愛”“該怎樣去愛”,這似乎是所有人都無法迴避的問題,如果你至今仍舊疑惑,那麼《愛的教育》能給你最滿意的解釋。《愛的教育》的作者亞米切斯擁有平凡、樸實的愛心。在這一部作品中,他以小學生安利柯的名義,通過日記體的形式,記錄下許許多多愛的小故事。

安利柯是位聰明、懂事的孩子,他有兩位充滿智慧、充滿愛心的父母。他們總是細心的關注安利柯的成長,他們認爲每一個細節都會影響一個人。

愛,應該建立在不會傷害對方的基礎上。當“小泥瓦匠”來到安利柯的家中時,他身上沾滿的石灰和水泥,並不小心弄髒的沙發。安利柯想伸手擦拭,但被父親阻止了,然後父親伸出手暗暗的擦拭着沙發。他告訴安利柯:“勞動中帶來的東西無論是泥灰、油漆還是其他,都不是髒的,勞動絕不會產生髒東西。你要記住,當你見到勞動中的人時,決不能說:‘他很髒’。你應該說:‘他們身上留有勞動的痕跡。’而且,你應該愛‘小泥瓦匠’,一來,他是你同學;二來,他是勞動人民的兒子。”我們應該愛身邊的一切事物,只有懂得如何去愛,才能體會生活的美好。

“你熱愛你的祖國嗎?爲什麼?”當老師佈置這類作文時,你千萬不要不以爲然或向別人高談闊論你的偉大抱負,那樣會讓別人認爲你是位敷衍了事、不切實際

的人。如果你還在爲無從下筆而苦惱,那麼就看看安利柯的父親給你的提示:“我愛意大利,是因爲我母親是意大利人;是因爲我的血管裏流的是意大利人的血;因爲我祖先的墳墓在意大利,我誕生的地方也在意大利;因爲我的兄弟姐妹,親戚朋友和我國所有偉大的人物,講的都是意大利語,讀的是意大利文:因爲我周圍美麗地大自然以及其他我所見所愛、所熟悉、所崇拜的事物都是意大利的”。愛,很簡單。愛國就是愛你身邊的事物,不要添加太多的抽象藝術。

安利柯的母親溫柔、慈愛。她會爲每一個人縫補衣釦,疼愛每一個孩子。她常常教導安利柯:“你要制定這個法則:今天要比昨天更富愛心。”母愛是偉大的,在於它不僅僅只施用在自己的兒女身上,否則她也會像白雪公主的後媽一樣讓人憎恨。

其實安利柯的生活和我們並沒有多大區別。他有一位令他受益匪淺的先生,每個月,先生都會講一個品德高尚的少年的故事,但是“如果先生說話的時候有人問他,第一次和第二次不回答,一到第三次他就用腳踢人”。他的身邊同樣有性格迥異不同的同學:卡羅、費來迪、帶諾西、卡羅那等等。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4

“你知道什麼是愛嗎?”“你知道愛的最深意義嗎?”看完《愛的教育》,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愛的教育》原名《一名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是通過埃·德亞米契斯的兒子的日記改編的,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記錄了一個三年級男孩安利柯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全書共100篇文章,記述着人們之間真摯的愛。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書中《好朋友克萊帝》最讓我記憶憂新,歷歷在目。它描寫的是“我”和好朋友克萊帝因爲一件小事而產生了矛盾,他倆誰都不理誰。直到有一天,“我”出門散步時,路過他的家,他請我進來,招呼我坐下後,他便走了出去,擡起木柴,往家裏搬,他一聲不吭地重複着這些動作,幾個來回,他的肩上已經有了血跡,“我”感動了。克萊帝的家庭很不富裕,媽媽又常年有病,克萊迪在完成自己學習的同時,還儘自己的能力幫助父母分擔家裏的瑣事。他這麼孝順一定不是故易捉弄我的那種人。克萊迪的孝順,懂事、會分擔讓我知道愛原來很簡單,我和克萊帝和好了。

讀了《愛的教育》,讓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在安利柯的身邊有着一羣心底善良、充滿愛心的同學們。我邊讀邊感動,在感動中發現愛中包含着太多太多的含義——克萊帝的孝順、30個銅錢的互助、帶病上課老師的對工作的負責……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這讓我想起了我們身邊發生的很多現象:獨生子女的霸道,對自己的父母大呼小叫,眼裏沒有尊重;校園裏同學之間打鬧不斷,有錯不肯承認,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不尊重老師,與老師無理地頂嘴;不虛心接受批評,不斷重複自己的錯誤等等。太慚愧了,愛究竟丟失到哪兒啦?

其實愛很簡單,愛也無時無處就在我們身邊,它看不見摸不着,但卻能用心感受到,它的意義也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愛就好像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讓我一路上邊走邊看,邊看邊感受,重拾起身邊的愛。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5

利用放假的這段時間,我有幸拜讀了《愛的教育》一書,真是獲益非淺,感慨頗多。本來只是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師寒假的工作任務,沒想到,讀着讀着,我也被書中的故事所感動了。這才明白,這本17萬多字的書,不僅是給孩子讀的,也是寫給大人們的啊!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是我們所比不上的,同時也是令人羨慕的。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就連我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面對現在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而不是爲孩子的錯誤找理由,但爲什麼仍有父母溺愛自己的孩子呢?當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的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纔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同時這份心情,也將我在人生道路上碰到的痛恨,化爲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細節上的愛,學會珍惜更要學會給予。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無從談起。”…… 是啊,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纔可以教育孩子。師愛是陽光雨露,學生是花朵禾苗。對學生的愛既要象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又要對一些缺少愛的同學有所傾斜。

如果我們能使他們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看着自己的學生一天天長大,這是一種幸福,在老師的心目中不應該有壞學生,只有調皮的學生、忍不住犯錯誤的學生。”……

教育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師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稱職的教師。愛是學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兒童生命成長和發展的原動力,也是生命中一種創造性的聚合力量。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6

《愛的教育》原名《心》是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於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說。共100篇,是一部日記體小說。書中有三部分:1.是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記2.是安利柯的父母對安利柯的教子篇3.是老師講的九則故事。

《愛的教育》被公認爲是一部人生成長中的“必讀書”.這是一部獻給九歲到十三歲小學生的書,內容新穎,情節感人至深。凡是讀過這部書的人,都將無法抗拒它的魅力,是無可爭議的“愛”的典範。它所激盪的情節無不使人流下動情的淚水。

每一篇故事都以一個“愛”字爲話題,作品中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

其中“災難”這篇文章最令我敬佩。敘述了一個叫洛佩諦的學生,上學時在街上看見一個一年級的小孩在路上摔倒了。此時,有一輛馬車向他駛來,於是洛佩諦大膽地跳了過去,把他拖救出來。不料自己的腳被車子軋傷了。大家都稱讚洛佩諦是個勇敢的孩子。我被這個孩子驚人的舉動所感動,也許他很天真,不知道自己過去以後,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也許他知道自己的行爲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但他還是毫不猶豫的衝上前去,挽救了一個孩子的生命,自己卻受了傷。這種學生之愛,是所有愛中最淳樸、天真的愛。

《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正是這些平凡的小事,體現出了人間處處有關愛。這本書裏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故事中的每篇短文都看似平凡,但是有着超強的魅力。夏沔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啊,老師的形象之所以高大,那是因爲老師教育每一個學生都是充滿愛的,沒有愛,我們如何進步,沒有愛,我們如何學會做人,沒有愛,我們如何成長。

《愛的教育》一書中就引導孩子們自己去關注。欣賞。品位。思考。引導他們用愛心與每一個人對話。此書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孩子的眼光來寫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們接受,是爲人父母,爲人師長,爲人子女者一生必讀的教育經典,學習範本。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7

整個寒假,因爲過年,走親訪友,整日裏忙忙碌碌,閒暇之餘,就閱讀《愛的教育》,而一讀進去,就愛不釋手,每次掩卷,書中的人物、情節還會在腦海裏出現,讓我陷入沉思。

《愛的教育》作者是19世紀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書中講述的故事距今有二百多年,從故事中可以看出那時人們的物質生活十分匱乏,但精神世界並不貧乏。

書中很多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特別喜歡卡隆,他體魄健壯,富有正義感和俠義精神,經常幫助被欺負的小同學。雖然他不富有,身上穿的衣服“顯得太小太短”,甚至“皮靴是破了的”,但“他爲人很好,人有請求他,不論鉛筆、橡皮、紙、小刀,都肯借給或贈予”。可萊諦也是一個招人喜歡的孩子,我看到了他緊張忙碌而有意義的生活,看到他敏捷的動作,“他身上留着汗正在活潑地扛着柴。”他一邊幹活,一邊複習文法,寫作文,還得照顧生病的母親,我被他的勤快、樂觀、好學打動了,想到可萊諦僅僅是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一種敬意從我的心裏油然而生,用安利柯的話來說就是:“你學習用功,熱愛勞動,能爲父母盡力。你纔是真正地幸福啊!你比我要好一百倍,勇敢一百倍呢!”還有弟弟的女教師代爾卡諦,她真誠地愛着她的學生們,“教導一年級的孩子,多麼費力啊。”不但要教孩子們知識,還要像母親一樣爲孩子們整頓衣裝,安撫他們的情緒,聽母親們訴說不平,“先生有時受不住小孩的氣鬧,不覺舉起手來,終於用牙齒咬住自己的手指,把氣忍住。”老師的愛心和耐心令人感動。克洛西的母親同樣讓我感動。她靠沿街賣菜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不論怎樣困苦,母親都要讓克洛西去上學。

書中這些平凡普通的人物用他們的言行詮釋了什麼是“愛”, “愛”是對別人的關心,“愛”是無私的給予,“愛”是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愛”像陽光一樣給人溫暖的感覺,“愛”總讓人怦然心動,有時甚至淚流滿面。“愛” 存在於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姐弟之間、子女與父母間,以及我們與祖國之間。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或是長輩,或是晚輩,或是上級,或是下級,或是別人的朋友……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多一份理解和友愛,愛就會我們的身邊蔓延開去,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和諧。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8

愛,是從古至今不變的話題,愛,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愛,是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讀了《愛的教育》後,我對愛的理解又進了一步。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著,以小男孩愛立可的角度告訴我們什麼是愛。當我合上書時,我的心靈早已跟着主人公一起享受了“愛”的洗禮。

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主人公二年級的女老師生了重病,但她謝絕學生們的好意,堅持帶病上課,縮短了本可延續的生命,把生命中的最後時光留給了學生們,還把自己的用品送給了他人,最後自己卻獨自躺在昏暗的教堂裏靜靜地“走”了。

多麼偉大的老師呀!她是那麼親切,那麼勤勞,那麼盡忠職守!也許,趁大家不注意之時,她纔將病情顯現出來,而上課時,卻又強打起精神交給學生們知識。這包含着她對學生多麼深厚的愛呀!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學生———只爲了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也只牽掛着學生。她這麼做圖個什麼?不,她無怨無悔,無私的'奉獻,只求學生早日成才,能爲國家而效勞。

而反思現在的我們,又有多少人體會到老師的用心,老師的汗水,我們卻將老師的一片苦心視而不見。記得有一次,老師出去一會兒,讓我們在教室裏安心寫作業。哪知老師前腳剛踏出教室門,我們就炸開了鍋,嘰嘰喳喳地聊了起來。老師回來後,一看見我們這般對她,怎不令她心酸呢。

老師對我們循循善誘,嘔心瀝血,把愛傾注於我們身上,我們也應努力學習,回報老師對我們的愛。如果不心存感激,無論多麼優秀,一切的一切都將蒼白無力。

愛,洋溢於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貧是福,身上都有着真摯而熱烈的愛,一起將愛毫無保留地,淋漓盡致地傳播到每個人身上,使世界變得更加絢爛。

《愛的教育》告訴我:時刻督促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以愛來感化人們的心靈,以誠來澆鑄人與人間的友誼之橋,以教育來洗滌淨化人的心。喚起人們的良知,使人真心相待,拾起人們的包袱,使人容易承擔。

愛,是一種從課本上所不能學到的知識。愛如空氣圍繞我們左右,融入我們的生活,我們不可將愛忽略。愛是博大的,無窮的,永無限制的!

讓我們學會互相傳播愛,讓愛洗滌我們的心靈!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9

《愛教育》這本書太好了,書中一個個故事都很感人。它記敘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和朋友之誼,它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純潔。其實,只要我們有心,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愛。

我的善良

書中《掃煙囪的孩子》講述了一個掃煙囪的孩子掃了好幾家的煙囪,把掙來的錢弄丟了而不敢回家,在路邊抽抽嗒塔地哭着。剛放學的孩子們明白情況後,紛紛掏出自己買書的錢給了他。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了同學們的關愛,幫助別人就是最大的快樂。前不久,發生了這麼一件事,住在我家隔壁的一個外來務工子弟的孩子在外面玩耍時不小心摔了一跤,正好被剛出門的我看見了,我和朋友趕緊把他扶起來。“哎呀﹗皮破了,都出血了,路也不會走了!”看樣子摔得很厲害。再一看,周圍一個大人也沒有,怎麼辦?哦﹗有了,我馬上跑回家拿了媽媽給我買書的50元錢,扶他到醫務室。醫生爲他包紮,併爲他掛上鹽水。隨後我又去找他父母,他父母感激地對我說:“嘉嘉小姑娘,今天多虧你啦,你心眼好,謝謝你﹗”說完,從口袋裏掏出50元錢給我,表示謝意。可還是被我拒絕了。

奶奶是個和事佬

記的有一次,常來我家串門的叔叔夫妻倆吵架了,因爲叔叔去賭博,輸了很多錢,還大打出手呢﹗奶奶知道後,就跑去勸叔叔,我也隨即跟着奶奶而去。剛進門,就發現地上全是破碎碗片,桌子,椅子翻倒在地,一片狼藉,不堪入眼。再看看叔叔、嬸嬸,爭得面紅耳赤,你一句,我一句的,誰也不讓誰。奶奶見此情景,先是不聲不響地幫他們收拾屋子,等他倆稍微平靜一些,就耐心勸說。叔叔他倆看在我奶奶年歲大,又那麼熱情、善良,終於和好了。叔叔十分感激奶奶,握住奶奶的手連聲對奶奶說:“謝謝,謝謝你啊﹗今天要不是你老人家來勸說,事情不知道該怎麼收場呢﹗”回家時,我笑着對奶奶說:“呵呵,你真是個和事佬,真行﹗經你這麼一說,他們和好了,好厲害啊﹗”我想,這就是愛。

媽媽的勤快與和善

我媽媽很勤快,她是個紡織工,家裏有兩張綢機,除了上日班,晚上有人不來還得去頂班。由於長期工作缺少睡眠,工作那麼辛苦,導致腰痠背痛。媽媽一邊工作,一邊還得做家務,把家裏打理得有條不紊。她不但勤快而且很熱心,村上哪家辦事都少不了她,讓大家讚歎不已。

愛真是人間最美好的東西﹗有了愛,就擁有了成功的支點;有了愛,就擁有了前進的動力。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10

有一本書,我至今還珍藏着。它給了我不少的啓發,它使我心胸豁達,使我進一步理解生活,使我誠實守信。這本書就是愛的教育,也是我的第一本課外書。

愛的教育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埃·德·阿米琪斯。這本書是一個意大利小學四年級安利柯的日記。作者通過安利柯的眼光觀察他所在的班組、老師、同學、同學的家長以及周圍的社會環境,把師生之愛、父子之愛、同學之愛、對祖國的愛都寫得感 人至深。那些充滿了人間溫情的小故事催人淚下,那些朋友的友誼和寧可犧牲自己的高貴品格則感動和激勵着我。

其中的“每月故事”在意大利和許多的國家都早已家喻戶曉,成了教育和鼓勵我們積極進取的名著佳作。如生病的老師〈師恩難忘》等充滿師生溫情,催人淚下,把老師對學生的愛及學生對老師的關心和感激之情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師的偉大和無私。讀了《爲父着想》〈萬里尋母》等日記,讓我無比羞愧,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我決心做一個體貼關心父母的好孩子。當讀到《一個貧苦的愛國少年》時,熱淚盈眶,爲了自己的國家,爲了維護國家的尊嚴,毅然拒絕侮辱他國家的人的幫助。要知道,那需要多大的決心和勇氣啊!這讓我又想起了我國的愛國人士聞一多、徐悲鴻……他們是我的學習楷模,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後成爲國家的棟樑……

然而,最讓我感動的是《生病的老師》。它講的是安利柯老師病了,病得很嚴重。安利柯得知老師是因爲過於操心而累病了,心裏慚愧極了,然後去看望老師:在老師和安利柯的對話中,我體會到了老師是多麼的仁慈,多麼的偉大。由此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曹老師,這一學期,我們班整體基礎太差,老師每天辛辛苦苦地教導我們,鼓勵我們,常常抽休息時間給我們補課。老師那嘶啞的聲音常在我的耳邊迴盪。老師對於我們真是恩情似海,情重如山。可是她並不希望我們的報答。只要我們努力求學,有好的成績表現,她就非常滿意了。

這位意大利小學生安利柯的日記,每一則都深深的感動和刺激了我,它讓我領悟了愛的真諦,7664讓我不由自主地唱起《愛的奉獻》這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啊T於即將小學畢業的我,要更加珍惜師生之情,朋友之誼、親情之愛,愛無處不在。

我的第一本課外書——《愛的教育》,讓我受益匪淺,給了我很多的啓迪,同時也改變了我。我慶幸自己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裏。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11

人,從出生起就已經在心裏播下了愛的種子。在孩提時代,那顆愛的種子茁壯成長,並綻放出博大而自然的愛之花,是那麼的純潔無暇,是那麼的樸實無華,讓人無法不被這美麗的心境所折服,想用孩子般純潔的心靈來充實自己。可隨着孩子一天天地長大,那充滿愛的純潔心靈上逐漸沾染上欺騙、不信任和憎惡的東西。是什麼原因讓那無私真摯的愛被漸漸腐蝕,一點一滴地慢慢消逝呢?

經過認真反思,我想一些不正確的愛的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孩子們眼中,每一棵小草、小花,每一隻小動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需要用愛來呵護。可是當他們用手撫摸着小草時,大人總趕緊拉開他們說:“快走開,別弄髒了小手。”當他們去照顧受傷的小動物時,大人們總冷漠地說:“快放下,有太多細菌了。”就這樣,愛的資源從我們身邊流失,孩子們豐富的感情逐漸被打磨得單一、貧瘠。

讀了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安利柯的母親用愛感動了不僅僅是安利柯,還有當代的我們;她的愛不但如泉水滋潤了孩子的心靈,更如暖流潤溼了大人們即將乾涸麻木的心。

“希望”從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深切企盼,她希望安利柯成爲一個善良、高尚、勇敢、溫和、誠實的人;她希望看到安利柯虔誠地禱告成爲聖潔的天使;她希望安利柯生長在一個無罪惡、無污染的世界;她希望安利柯擁有一切的善行,讓悲哀消除罪惡,讓眼淚洗滌污濁的心;她希望……一個母親對孩子的希望實在太多太多,就像是潺潺的山間清泉連綿不斷的流淌着,母愛夜以繼日的永遠不會枯竭,她用善良純潔的心靈泉水哺育着稚嫩單純的孩子。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安利柯母親的愛,潛移默化中使安利柯成爲真誠的人。而如今母親們的愛又是怎樣的呢?她們心中也有企盼,也有希望。她們願孩子取得優異的成績;願孩子出人頭地,擁有自己的事業;願孩子們身強體健,不被別人欺凌……母親的心願仍然數不盡道不完,因爲母愛永不停息的流淌着。只是,美麗的願望中疏漏了“愛”,那是愛的傳承、愛的播種、以及愛的收穫。

我想,孩子們更願意擁有的是高潔的靈魂,聖潔的心靈和皎潔的雙眸,洞察出世界的美好。人,應該有愛,會播種、能收穫的愛之果實。就如同安利柯母親希望安利柯對親人的關心、對朋友的真摯、對老師的敬愛、對弱者的幫助、對祖國的忠誠一樣。我們只有懂得對別人付出愛才能體會收穫愛的喜悅和快樂,因爲愛的世界只屬於擁有美麗心靈的人們!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12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它通過一個小學生記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很多小故事,從中使人感受到了人類是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呀,而這種關心、理解,都離不開一個最核心的東西愛!

整部小說,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賣菜婦女、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運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感情的漣漪。尤其是那些講述同齡人的故事,如我的好朋友卡羅內,他不僅品學兼優,而且樂於助人。當一個同學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站在大街上哭時,他就把自己的錢給了他。卡羅內更是個同情弱小、能爲朋友敢於犧牲自己生命的人,他常常斥罵甚至動手打那些欺負別人的人。他非常愛他的母親,他會花幾天時間給母親寫一封長達八頁紙、四周還畫上花邊的信,作爲生日禮物獻給母親。這是一個充滿着愛心的多麼可敬的孩子啊!還有那個年僅11歲的愛國少年,爲了祖國的尊嚴而拒絕施捨(儘管他十分急需那些錢);還有爲救最低班的小學生而被車壓碎了腳骨頭的洛貝諦;還有那個既熱愛學習、又熱愛勞動,把勞動當作娛樂,善於利用時間的可萊諦,還有這些平凡而樸素的小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爲他人奉獻愛。正因爲他們的愛,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好。

讀着《愛的教育》,我思緒萬千;合上《愛的教育》,我心潮起伏。書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彷彿正站在我的眼前,時時感動着我,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有時,我自己彷彿也成爲了其中的一員,看看他們,想想自己,我感到自愧不如。記得有一次,我遇見一個伸手向我乞討的小孩子,我竟然冷漠地在他面前走過。和卡羅內一比,我感到自己是多麼殘忍,多麼渺小呀!雖然我上前掏盡所有的零錢給他,也挽回不了他那殘酷的生活現實,但至少可以給他灰冷的前途送上一絲溫暖吧。在處理與同學的關係上,我有時也會因爲小事而與他們吵架。

中國的大文豪孔子曾說過:仁者愛人。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具有一顆美好的愛心。朋友們,讓我們學學卡羅內、洛貝諦他們吧,多獻出一點愛,用愛的鑰匙,去打開人們的心扉,那麼陽光將照耀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五年級:時光取名叫無心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13

《愛的教育》一書是爺爺在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買的。可是我翻了幾頁便沒再往下看。心想:太無聊了嗎?都是我們平常生活的事。於是,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一放就是兩年,一向沒有動。直到今年署假才被迫拿起書來讀。

一開始只是看看情節,之後才發現這真是本好書。爲什麼說它是一本好書呢?一是這本書刻畫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如受人愛戴的卡羅納,令人佩服的德羅西,盛氣凌人的諾比斯,不知廉恥的弗朗帝等等。他們每個人都有着鮮明的個性:比如從《寬宏很多的品德》一章中就能夠看出卡羅納是一個勇敢和寬宏很多的人。他勇於承擔不屬於自我的錯誤,並且讓教師饒恕那些犯了錯誤的人。從《我的同學科列帝》中則可看了科列帝是一個勤奮能幹的人。他一邊替父親料理店裏的事物一邊學習,還要照顧母親。文中的德羅西不僅僅學習好並且還是一位善良的人,從《7號犯人》這一章的第二段便可看出。像卡羅納、科列帝和德羅西這樣善良、能幹、正直的人在文中有不少。可是,作者在書中也塑造了不少性格不好的人物,如盛氣凌人的諾比斯,不如廉恥的費朗蒂和有些虛榮心沃提尼。其中弗朗蒂很是不知好歹,最終搞得被學校開除了;倉皇母親來學校爲他求情,他還在一旁不知廉恥的笑;哪個人要是倒了黴他都幸災樂禍。這樣的人在文中與那些善良正直構成了鮮明的比較,給我們做了一次反面教材。

文章經過學校和社會上的小事教會我們愛。愛是什麼?是愛父母,愛國家,愛身邊的人;帕多瓦的愛國少年因爲有人罵了他的祖國,寧可捱餓,也不要罵他祖國的那些人的錢;倫馬第的小哨兵爲了觀察形勢而犧牲;《達達的看護人》中的無名少年對醫院裏一個重病人像對自我的父親一樣;菲魯其奧爲了自我的外婆而死去,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

我十分佩服作者亞米契斯他沒有普通人常用的枯燥無味的說教來教育我們。而使用一個一個日常小故事來教會我們愛。讀完《愛的教育》我才發現其實愛就在我們的身邊,只是很少有人會去發現從外面回來父母遞上了一杯水;考試沒考好時父親的鼓勵;學習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教師的提醒等等,其實愛就在我們生活中,僅有善於發現愛才能發現生活的完美!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14

在暑假,我讀了一本名叫《愛的教育》的書,書名令我思考,在這個世界上,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問題,我和一個意大利的小學生,一起去探尋一個未知答案。

《愛的教育》是用日記的方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在學校中一年內對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透出對師長、祖國、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讓人發自內心感動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代表的更是閃光的美德,比如斯代地,他在故事中是堅持不懈的美德,在開學的時候他的成績一塌糊塗,但是他不放棄,面對困難不害怕,有毅力的人。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領獎的時候,他獲得了二等獎。當看他們之間發生的生動故事時,就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千金難買的親情,以及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讀完後,我更加明白了人類只有三種情感是強烈而單純的:對知識的追求,對愛的珍視,對人類苦難的悲憫。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同《同情》這篇文章。《同情》是一位寫給安利柯的一封信,信中寫到“想一想,在如此富麗堂皇的都會裏,在那麼多穿着美麗服裝的小孩之中,竟有許多吃不飽飯的女人和小孩子在我們這個大都市裏,有許多小孩子都可能和你同樣聰明,同樣有才能,但是,窮的沒飯吃,好像荒中的小獸一樣。從今往後,遇害到乞討者不要不給他們錢而走到一邊去了。”

讀到這裏時,我掩上書,想,以前,我把我的一些零花錢給了一個乞討者,而那些西裝革履的先生,衣着講究的女士卻不理不睬,但是,他們當看到我給錢時,卻紛紛伸出了手,手裏有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很快他的碗裏全是錢幣。聽到他那真誠的感激聲,我心中無比甜蜜。坐在車上,我發現小草比以往更綠了,樹木顯得格外高大,花朵充滿了活力和生機,小鳥的歌聲更加動聽了。

讀完這本書,我瞭解了什麼是大愛。比如在汶川大地震的時候,許多汶川人受到了災難,當中國人聽到這一消息許多人都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有送錢的,有送穿的,吃的喝的都有,在讓目光轉向學校,這裏也有大愛,看,教學樓中有一個班級雖然很不起眼,但是,一個令人驚訝的姿勢呈現在我們眼前,一位老師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着四個同學。四個學生還活着。這是多莫偉大呀。

那世界有沒有更多的大愛呢。有。你只要看了這本書就會明白的。我們身爲中國人,就要把愛散播人間,讓愛傳給每一個人,讓人知道什麼是愛,只要這麼做,不久人人都懂了愛。

愛是教育的根本——讀《愛的教育》有感15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纔會享受愛,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800字。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愛的教育》這本書介紹了意大利小孩恩利科的生活和學習。寫發生在恩利科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書裏處處洋溢着愛,它使我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精神講話》。

《精神講話》講得是者樣的一件事:馬可爾的媽媽爲了還債,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可是不久,她和家裏失去了聯繫。家人給她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困難,嚐盡了人生的甜酸苦辣。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人們的熱心幫助,馬可爾終於找到了幾乎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堅強地生存了下來,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

馬可爾這種對母親深深的愛令我感觸良深,自愧不如。平常,媽媽每天爲我操心,每天上學前總給我添上幾句“用心學習啊”“要多向老師問問題”等的話,但我卻嫌她嘮叨,總會不耐煩地敷衍媽媽。媽媽問我幾句學習上的東西,我就覺得煩。還常常爲了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跟父母賭氣,甚至向父母發脾氣,卻絲毫沒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應該了。父母對我們問長問短,嘮叨,這正是對我們愛的表現。看,現在又有多少人想得到父母的疼愛,而又得不到呀,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古往今來,有多少愛的真情故事啊,可見,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裏,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離開了愛的人,就等於沒有靈魂的人。愛可以使人絕處逢生,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又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是愛,使我們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愛,給予了我們內心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是寬恕,愛是包容。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溫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