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屈原愛國故事讀後感

屈原愛國故事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屈原愛國故事讀後感範文(通用4篇)

屈原愛國故事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屈原愛國故事讀後感範文(通用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屈原愛國故事讀後感1

在小茅屋裏,一盞油燈,閃爍着點點微弱的燈光,你瘦弱的身軀伏在書案上,就着這若隱若現的燈光,奮筆疾書。

你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親眼目睹過國家的盛衰存亡,於是,你刻苦讀書,十年寒窗,終於一朝金榜提名,你爲人正直,兩袖清風。你盡心竭力,爲國爲民,對君王一片忠心,卻遭到奸佞之人的中傷和帝王的懷疑,被罷免了官職,流放到了江南,你的身心在流放中受到了巨大的折磨,但這並沒有磨滅你的信念和希望,它們在你的心中燃燒的更加熾熱,你盼望有朝一日能夠看到國家興旺,百姓們安居樂業的景象。是的,在國家日益衰敗之際,你,不能像岳飛那樣縱馬飛馳在戰場上,舞起長劍,高聲吟唱着“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你,亦不能像米芾那樣遇到不快,就提筆在紙上任意揮灑,“灑”出自己的個性,“灑”出嶄新風格,你,只能通過文章,通過詩詞,來抒發自己心中的鬱悶悲憤之情,於是,你寫下了光照日月,名垂千古的《離騷》。在《離騷》中,寥寥幾句,上溯到帝王的豐績,下贊到王公大臣的豐功偉業,你論述了治國興邦的道理,旨意宏大精深,託意精深幽微,你,志行高遠,即使身處污泥濁水之中,也不被世俗變幻所玷污,你,至死嚴格要求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像一朵荷花傲然挺拔在荷葉之中,那種高尚情懷,可與日月爭耀,使太陽茫然失色!於是,有了“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的不朽詩句。

當你得知國家將亡,自己卻無力挽救時,你來到江邊,寫下了絕筆名篇《懷沙》,它表達了你無法報效祖國的悲憤心情,表示將效法古代賢人,以身殉志,你懷抱石頭,靠近了滔滔江水,一聲響後,一切又歸於平靜,就這樣,你結束了你短暫而高尚的生命。

明月照耀,晚風輕拂,將我拉回現實之中,我卻仍然惦記着你,也許,在今晚夢境,我與你將會再次相遇……

  屈原愛國故事讀後感2

《屈原》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充滿激情,詩人對光明,對毀滅的歇斯底里的狂吼,深深地感染了我。

《屈原》作於五四時期,帶有很強且鮮明的時代感,對黑暗舊社會的強烈憎惡,對革命的強烈期盼。全詩以風、雷、電、火四個毀滅的象徵爲革命的代表。用風:哪怕吹不醒這已經死去的一切,可還能讓洞庭湖,讓長江,讓東海洶涌、與你一起咆哮,還可以吹走沙石、吹動草木,這是喚醒民族的天籟;用雷:代表你車輪滾動的聲音,帶“我”遠離這污穢、陰謀的泥潭,去到那新的、乾淨的“中國”;用電:撕裂這壓抑、沉鬱的黑暗,即便這黑暗如水,儘管這撕裂是抽刀斷水,而電,正是我心中的利劍,能讓光明光臨這世界,是爲革命吹響號角的先鋒;用火:焚盡這一切,在火裏得到重生!在詩中,風、雷、電、火都是破除黑暗的力量,而它們都是“你”,是宇宙中之偉大者,是毀滅這黑暗的紅蓮。

這首詩選取了屈原《九歌》中除“山鬼”以外的八個人物進行了述說,東皇太一、雲中君,他們是黑暗的製造者,一如只會臉紅的東君(這句寫得蠻精當,太陽是赤紅的,這太陽神該也是個紅臉“關公”),不過是“土偶木梗”,在這烈焰下終將覆滅;大司命、少司命也不過是隻會唬人的“軍閥”;湘君、湘夫人卻是爲這痛哭傷心之人,他們是又一個除痛哭外且讓自己人“痛苦”的存在;剩下的河伯是“我”的慰藉,而這善良的娃娃卻爲了“嬋娟”與一羣強盜理論……

在中國的歷史上,屈原是一個忠君愛國的詩人,他的詩作備受佳評,我想郭先生以屈原爲題是否是對屈原“愚忠”的一種質問與懷疑,以彰顯革命、除舊的精神,既然楚王不鳥我,大可以棄之而去,或是自立門戶,爲何要吊死在一顆樹上,所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幹個體戶”。破而後立是全詩的精神,也是詩人的心聲與政治目的,在當時的中國,豺狼當道,虎羆橫行,只有毀滅這一切才能建立新的世界,一個嶄新光明的世界。

  屈原愛國故事讀後感3

是夜,四周寂寥無聲。我捧着手中那本名爲《屈原》的書,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屈原,我國古代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他的偉大,在於他“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的高潔品格;在於他“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的無私品行;在於他“餘固知謇謇之爲患兮,忍而不能捨也”的忠貞和知難而上的精神;更在於,他創作了許許多多對後世具有深遠影響的文學作品……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屈原生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樂平裏,他的家族與楚王同宗,是王族的一支。屈原雖出生貴族,卻有着橘樹般堅貞不變和愛民如子的品格,自幼生活在民衆之中,小小年紀便做了許多體恤民衆之益事。“米倉口”之事與挖掘“照面井”便體現了屈原憂國憂民的胸懷與爲天下百姓着想的志向,而這也正是千百年來後人對屈原深切愛戴和無比敬仰的原因之一。社會發展需要屈原這樣有理想,有抱負,心懷天下的'人,今天創建和諧的小康社會更是需要像屈原這樣有擔當之士。

“世溷濁而莫餘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屈原弱冠而爲官,他在政治、外交上都有着較強的能力,曾一度解決楚國與齊國的外交問題。他爲楚國的發展和強大而勞碌奔波,傾心效力,卻因改革觸犯了腐朽貴族集團的利益而被暗算,受到了楚懷王的疏遠。在身心俱疲之下,他仍以大局爲重,出使齊國,直諫楚懷王,表現出他高度的愛國精神和無比豁達的心胸。作爲改革的執行者和推動者,屈原盡心盡力,他身上表現的諸多優秀品質和可貴精神,歸根結底是一種對社會、對國家的奉獻精神,偉大中華民族之復興需要這種時代精神。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楚懷王客死秦國,新君頃襄王又昏庸無能,加之一次又一次的貶職流放,屈原的心,已然絕望。他恨君王不辨是非,聽信讒言;他恨那些小人不顧國家利益,爭權奪利。他內心有着極度的痛苦卻無處宣泄,只能以創作來書寫自己的心情,《九歌》《離騷》……一部部作品被屈原創作出來。在屈原流放江南後不久,楚國國都失陷,當這國土淪喪的消息傳到屈原之耳時,內心之痛苦難以言表,他只有清白以直死,最後在汨羅江滿懷憂憤之情結束了自己悲壯的一生。他那不朽的詩篇,他那忠君愛國九死不悔的精神,使他成爲一位光照明月的巨人,也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屈原之死,可歌,可泣,更是可悲……

屈原的一生,都在爲楚國而奔波,卻終是鬥不過腐朽黑暗的邪惡勢力。他們不求國家發展,只爲了個人的私利,把國家引入了滅亡的境地。這是屈原官途的悲劇,更是楚國人民的悲劇。若貴族勢力眼光能看遠一點,屈原的命運便不會如此多桀,楚國的下場也不會如此悲慘,歷史也可能因此而更改。有開明清廉、勤政愛民的執政者是國之幸民之福,在當今只注重私利的背景下,傳承屈原精神更是刻不容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歷史即是歷史,我們不能改變什麼,也改變不了什麼,我們能做的便是傳承屈原文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超越前人,認真學習,學好知識充實自己,爲鑄就“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而努力!

  屈原愛國故事讀後感4

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偉大詩人屈原吧!可你們知道屈原的聞名歷史嗎?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因爲楚王整天吃喝玩樂,根本不顧百姓,屈原實在看不下這一切,便壯着膽子去找楚王,對楚王說:“大王,您整天吃喝玩樂,對國家大事不聞不問,這樣一旦給別的國家鑽了空子,我楚國可是會有滅國之災的呀!”“胡說,屈原,你竟敢詛咒我楚國!”楚王大發雷霆的說。屈原說的話真的應驗了,在後來的日子裏,楚國真的遭到了亡國之災,幾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屈原認爲自己對國家毫無用處,便忍着悲痛跳下汩羅江,以報效國家對他的培養之恩。屈原投江自殺的那天正是農曆五月初五,所以,人們把這天稱爲端午節。爲了紀念屈原,端午節又叫“詩人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區。賽龍舟在桂林每三年在灕江賽一次。據說那天老百姓爲了不讓汩羅江裏的魚蛟蝦蟹去咬屈原的遺體。將糉子在賽龍舟的時候投下江去,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咬屈原的遺體。所以老人們常說:“吃糉子時,可要想着屈原的崇高品質啊!”

屈原不僅是我國的愛國詩人,他還是一個爲國家着想的偉大的愛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