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愛國故事 > 關於屈原的愛國故事梗概

關於屈原的愛國故事梗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 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因爲他受到楚懷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蘭的嫉妒,就在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之前毀謗屈原。 楚王汏而逐漸疏遠屈原,而且也不採納他的諫言,最後甚至將屈原放逐。 屈原滿懷憤怒,落拓江湖,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懷石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死後數十年,楚國終因讒臣誤國而爲秦所滅。 但是屈原這位忠而見疑的悲劇英雄還活在楚國百姓的心中。 下面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說明楚人愛戴屈原的心情

關於屈原的愛國故事梗概

  雄黃酒:

據說屈原投江後,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 漁夫們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 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的糉子,雞蛋等食物,撲通的往江裏面丟,說是讓魚甲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另一說是魚就看不出來了,屈原就能吃到了)。一位老醫師則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了蛟龍,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 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據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 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要划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有些地區,則在端午節在門上插菖蒲和艾草,這固然是因爲蒲艾有解毒的功用。 不過,關於這項艾習俗的起源,民間則有一種說法。

  插菖蒲,艾草

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百萬,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聽見黃巢來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難。 這一年五月,黃巢的軍隊攻進河南,兵臨鄧州城下,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見一波波的老弱婦孺涌出城外,他看見一個婦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年紀小的男孩,另一隻手卻抱著年紀較大的男孩。 黃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馬問道: 「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裏去」那婦人回答: 「聽說黃巢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壞蛋,不日就要攻進鄧州。 城裏的男人都被徵調去守城,我們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黃巢又指著小孩問她: 「你爲什麼手牽小的,卻懷抱大的呢」那婦人就說: 「懷裏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 裏牽的纔是我親生的兒子。 萬一情況危急時,我寧可丟掉自己的兒子,也得爲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黃巢聽了,深受感動,就對那婦人說: 「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這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 」婦人聽了,將信將疑,不過她還是回到城裏,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陽,黃巢的軍隊攻進城裏,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弓菖蒲艾草。 爲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無可奈何的領兵離去,全城因而得以倖免於難。 爲了紀念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節,大家就會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項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