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的邏輯》的讀後感範文

《中國的邏輯》的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之前對加藤嘉一併不瞭解,更不知道他在中國和日本都是非常具有人氣和號召力的青年作家。院裏組織讀書月活動,徐文寬給我推薦了幾本書。出於對一個外國人,尤其是一個日本人看待今天中國的好奇,選擇了加藤嘉一先生的著作《中國的邏輯》。

《中國的邏輯》的讀後感範文

“我一直關注中國人的思維和行爲方式,摸索其規律和模式,這樣有利於與他們溝通。在我看來中國是文化、習俗、慣例等味道濃厚的社會,它們幾乎滲透到每一個人的身心上。然而有些現象確實不可思議,對此雖然我也儘量想辦法加以解釋,想借此提出我眼中“中國人的不可思議”。…中國人爲何不知道自己國家的“消費稅”是百分之多少?中國人爲何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個“血型”?中國爲何有那麼多“博士官員”?…”

開篇加藤以一個日本人的視野列出了當前中國社會出現的種種“不可思議”,既令人反思,也增加了我閱讀本書的興致。

整本書從蝸居、奧數、綠壩、體改、網論、80後、90後等當代中國的關鍵詞彙出發,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來探討這些中國問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例如,針對時下的購房熱潮,《中國的邏輯》第一部分用一個篇章《蝸居的邏輯》,分析了時下中國人的買房問題。現時的中國年輕人,年薪從5萬~50萬元的人都在討論買房的問題;而在日本,畢業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租房,至少工作10年,有了一定經濟基礎纔會考慮買房的問題。核心價值觀的差異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加藤認爲轉型中的中國缺乏類似於遵從社會秩序等的價值觀,或者將“價值變成拜金,信仰變成實用”。

讀了加藤嘉一先生的著作《中國的邏輯》,感觸良多。之前也看過一些其他作者寫的關於中國文化和國民素質的一些書籍,也看過中國人寫的介紹其他國家的書,但要麼過於艱深難以閱讀,要麼就是覺得有點霧裏看花、隔鞋瘙癢。加藤嘉一的書,也許論點有些不夠嚴謹,但對當前中國的描寫卻顯得客觀而真誠。寫的東西也都是當前中國人所熟悉、關心的事情,作者並沒有戴着有色眼鏡刻意去描述一些聳人聽聞的所謂陰暗面。我想這正是加藤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巴!

加藤嘉一非常年輕,只有27歲,屬於八零後,卻以自己的方式幹出了一番事業。相比之下,我們國家的八零後要努力了。我這個七零後也不例外,要用自己的知識爲中國的崛起奉獻一點力量,否者我們的孩子,即將來的00後,也許要嘲笑我們了,他們七零後實在沒用,在大好形勢下都沒有把國家建設好,還要我們養着,退休金少了還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