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菊與刀》讀後感

《菊與刀》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在本次活動當中,大家以阮辰陽同學首先分享的《菊與刀》爲開端,討論了日本文化中的恥文化、以及日本文化中獨有的“割裂感”,在這樣的討論之中,韓天雪同學想到了自己最近閱讀的《漂流》三部曲,想到了其中懺悔式的語言,又提及在書本《文明的進程》中,作者提出“文明就是一種羞恥感的前移”進一步引發了同學們的思考——什麼纔是羞恥感?羞恥感從何而來?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情景是如何界定和產生羞恥感的?關於人類文明的話題繼續着,章子娟同學分享了《芳華》這一書,並提出“爲什麼人們會對、並且能夠對一個‘好人’進行道德審判?”在同學們提出多種結合書本時代背景的答案後,章子娟同學又建議我們將時代背景虛化,來探討道德審判本身的邏輯和合理性。

《菊與刀》讀後感

《菊與刀》讀書筆記簡評

通過本書的確能夠對於日本人的文化心理有更深刻的瞭解,其中作者對於“恥感文化”、“義務義理”與“人情”世界的獨立並立性,以及日本等級制的考察非常精闢,而且在邏輯上來講,以上的文化觀察均能夠較好地解釋並支持戰後美國對於日本地處置措施。

然而,由於是通過異國眼光看待日本文化模式,當然會出現一些偏差之處:據日本方面的評論,雖然作者描繪的是“日本人的文化模式”,但其中有許多部分實則是日本軍部的宣傳所導致的誤分析,沒有深刻考慮到日本各階層文化的異質性,反而更似描繪“日本軍部宣傳的日本人文化模式”;此外,本書是在二戰日本戰敗的背景下寫出的,具有一定政治目的,因而對於日本歷史的考察較爲粗略且有片面性,在深度上也無法做到非常細緻。然而,這些侷限並不妨礙本書成爲文化人類學的經典著作而廣爲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