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優秀教案錦集六篇

【推薦】幼兒園優秀教案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幼兒園優秀教案錦集六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引導幼兒瞭解古代年畫的構圖及其所要表現的含義。

2、引導幼兒欣賞年畫的主要色調,感受年畫色彩所呈現的快樂、喜慶、

吉祥的氣氛。

3、引導幼兒自由創作一幅具有某種含義或能表現自己美好祝願的年畫。

【活動準備】

投影、“盜仙草”年畫。

【活動過程】

一、欣賞年畫,瞭解年畫《盜仙草》的構圖及要表現的含義。

1、欣賞年畫的內容。

(1)引導幼兒分散自由討論欣賞。

師:這幅畫貼在窗上真漂亮呀,現在請你和好朋友一起看看這年畫上畫了

些什麼?(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年畫中的主要內容)

(2)集中欣賞,請個別講得較好的幼兒交流。

師:你看這幅年畫上畫了些什麼?

幼1:我看到畫上有個胖娃娃,還有倆個好像仙女的姐姐。

幼2:我看到她們好像在打架。

幼3:我看到穿白顏色衣服的姐姐手裏拿着個像餅乾樣的東西。

2、通過討論,使幼兒瞭解年畫所表現的含義。

(1)老師講故事,讓幼兒瞭解“白蛇傳”的傳說。

(2)盜仙草也稱瑞草圖,描述了《白蛇傳》的故事,白蛇與小青爲救許

仙而盜仙草,並與鶴童仙子爭鬥。畫面人物生動優美,是百姓喜愛的年畫之一。

“傳說中說了一件什麼事?裏邊都有誰?”

“小青和白蛇姐姐爲什麼去盜仙草?”

“最後怎樣有沒有盜到仙草?”

二、欣賞年畫的色彩,感受色彩所帶來的喜慶、吉祥、歡樂的氣氛。

師:我們欣賞了這麼多年畫,你發現它們大都用了什麼顏色?

幼1:紅色最多,還有金黃色

幼2:紅色最多,還有他們的衣服五顏六色的很漂亮

師:紅色、金黃色給你什麼感覺呢?

幼1:很熱鬧、很開心

幼2:很快樂

幼3:很吉祥

三、交代要求,幼兒自由創作。

師:如果請你來設計一幅年畫,你想在上面畫些什麼?(幼兒交流)爲什

麼要畫這些?

幼1:我要畫許多魚,祝爸爸媽媽年年有餘。

幼2:我要畫一個“福”,還有許多元寶,祝爸爸媽媽發大財。

幼3:我要畫搖錢樹,還有珠寶,還有小人在祝我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師:我們也來設計一幅年畫,先想想你的年畫上要畫些什麼,表達什麼願望,然後想想用哪些顏色可以表現出過年時熱鬧、歡樂、喜慶、吉祥的氣氛,

看誰設計得和別人不一樣。

四、結束講評。

展示幼兒作品

1、請你說說你的年畫上畫了些什麼?表示什麼意思?

2、你覺得誰的年畫看上去很熱鬧、很喜慶?爲什麼?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一次的語言活動後,我隨意問了小朋友你們最喜歡哪些兒歌,思欣小朋友說我最喜歡以前中班學的《小熊過橋》,其他小朋友一聽紛紛點頭都說:"我也是,我也是"。接着思欣又說"許老師,你再教我們一些好聽的兒歌吧"。看着小朋友期盼的眼光,我不禁沉思起來,孩子們平常接觸童謠比較少,優秀的的童謠就更少了。《小狗擡花轎》是融知識、教育、審美與娛樂爲一體的優秀文學作品,它朗朗上口,具有深入淺出的詩性深度,淺顯易懂的道理,表演性強,因此,我選中了它。爲了使幼兒充分感知童謠的內容,我製作了形象生動的課件,並通過動作、節奏、表演等多種形式教學,使整個教學活動氣氛活躍,給孩子們創設了一個集故事、音樂、圖像爲一體的動態教學環境。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課件內容分析角色形象特徵,想象作品的情節發展,嘗試提煉童謠內容。

2、感受童謠的韻律美,能用不同的節奏進行朗誦。

3、初步學習分角色表演作品情節,體驗表達童謠的情趣。

活動準備:

花轎圖片、課件、打擊樂器、字卡、可插卡的火車圖(如)、表演道具:扇子、繩子、簡易花轎

重點:在理解童謠內容的基本上,學會用不同的節奏進行朗誦。

難點:能根據課件畫面進行提煉童謠內容,學習感受童謠的韻律美。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花轎圖片: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坐過花轎?我們一起來聽聽坐花轎的故事吧。

一、觀看課件,講述、理解童謠內容。

1、演播課件: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幼兒嘗試根據課件畫面提煉童謠內容。

1)圖中有什麼?(幼兒:八隻小狗)

2)它們在幹什麼?(幼兒:小狗在擡轎子)

3)教師引導幼兒把圖中的內容說出完整的一句話(八隻小狗花轎)

出示字卡條:八隻小狗花轎

4)轎中有誰?它在幹什麼?(請幼兒用一句話說出:老虎坐轎把扇搖)

出示字卡條:老虎坐轎把扇搖

3、繼續觀看課件,幼兒自己嘗試根據畫面提煉童謠內容,並逐句出示字卡條。

1)看了這個畫面,你能象前面一樣編一句童謠嗎?(一隻小狗跌一跤)注意字數和押韻。

2)一隻小狗跌一跤,老虎會怎麼對待這隻小狗的呢?(老虎對它踢一腳)

3)想想如果你是小狗擡着轎子,累得不得了,一不小心跌一跤,老虎不關心你,還踢你一腳,你心裏是什麼感受,你會怎樣?(小狗氣得汪汪叫)

4)小狗氣得汪汪叫的時候,老虎卻在幹什麼(老虎呼呼睡大覺)

5)最後看看小狗擡轎子擡到哪裏了?(小狗擡轎到山腰)解釋"山腰"一詞。

6)小狗擡着轎子已經很辛苦了,老虎還那麼欺負小狗,小狗它們想了個辦法?你們也想想有什麼好的辦法?(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說說他們的辦法是怎麼教訓老虎的,最後再說說小狗們的好辦法,然後再結合一句話"想個辦法可真妙")

4、請幼兒模仿小狗拋花轎的情景。(噓!一 二 三,往上拋!)

5、結果老虎怎麼樣了?小狗高興得怎麼樣了?(老虎摔了一大跤!哈哈哈哈)

6請幼兒給這首童謠取個名字?(八隻小狗擡花轎)

二.教師把字卡插入火車圖中,並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節奏朗誦童謠。

1.請幼兒用自己平時朗讀的方法讀這首童謠,。

2.教師出示火車字卡板,木魚打擊樂器,然後教師用木魚有節奏的敲打併朗誦童謠。

3.引導幼兒感受其韻律,聽起來感覺怎麼樣?和平時讀詩歌有什麼不同?

4.請幼兒嘗試用教師方法朗誦一遍,感受有什麼不同。(老師用木棒打節奏,幼兒朗誦。)

八隻\小狗\擡花\轎,

老虎\坐轎\把扇\搖。

一隻\小狗\跌一\跤,

老虎\對它\踢一\腳。

小狗\氣得\汪汪\叫,

老虎\呼呼\睡大\覺。

小狗\擡轎\到山\腰,

想個\辦法\可真\妙;

“噓!\一\二.三,\往上\拋!”

老虎\摔了\一大\跤!

“哈哈\哈哈……

5、幼兒分組練習。(一組打節奏,一組朗誦)

6、嘗試不同的節奏朗誦。

1)移動字卡,師:除了用XX XX XX X的節奏朗誦,你還能用什麼節奏來說這首童謠?(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節奏型說童謠,如:八\只\小狗\擡\花\轎,老\虎\坐轎\把\扇\搖;還可加符點節奏等)

2)請個別幼兒用自己創設的節奏朗誦這首童謠。

7、瞭解童謠的含義。

1)師:你覺得這首詩歌和我們平常學的詩歌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童謠讀起來特別有節奏感,往往讓人覺得非常有趣,有很多童謠是經過很多年,很多人的流傳,慢慢傳到現在的。

三.幼兒分角色表演童謠。

1、教師幫助幼分析童謠中描述的情景,引導幼兒生動表現童謠中的人物的表情,動態。如老虎坐在轎裏搖扇子的得意神態,小狗擡着老虎上山累得氣喘的表情,老虎踢小狗時的霸道,小狗氣得汪汪叫的.動作等等。

2、幼兒分成兩組,9人一組,1人當老虎,8人當小狗。(出示轎子, 一組角色表演,一組打擊樂器朗誦童謠)

四、教師點評幼兒的表現,教育幼兒平常要學會關心他人,樂於助人。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組織層次清晰,目標明確,活動過程自然流暢,適合幼兒的學習節奏,課件的運用,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讓一直處於積極的參與狀態和愉快的情感體驗中,體現了情感的自然流露與高效學習狀態的和諧統一。

在活動設計中,觀察性、開放性的提問激發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幼兒帶着問題觀察、猜想、討論、交流,不僅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還拓寬了幼兒的思維,發展了幼兒多方面的能力,並形成了良好的師幼互動。如:當我請幼兒幫小狗想辦法治老虎時,幼兒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表達慾望,他們發揮想象,樂於交流,表現出較強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本次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足,若能在活動前讓幼兒熟練掌握幾種基本節奏型,活動中能用恰當的語言引導,並給予幼兒更多的自主探究節奏型的時間,幼兒可能會創編出與老師不同的節奏型來朗誦童謠,並能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單腳跳的動作。

2、通過多種報紙的玩法,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和探索能力。

3、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活動重、難點:

廢舊報紙該怎樣玩出新花樣,教師該怎麼引導幼兒想出各種各樣的新奇玩法是整個活動的重難點。

活動準備:

許多報紙,寫有數字的塑料框,錄音機,用報紙做的紙球。

活動過程:

1、活動身體,爲活動做好準備

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孩子們一起做有趣的紙球操,讓活動的氣氛活躍起來。

2、啓發觀察,激發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手中的紙球,讓他們說說這是用什麼做的?好玩嗎?你會玩嗎?你還會做什麼樣的的遊戲?請幾個小朋友上來介紹他所想到的紙球遊戲。

(2)、請幼兒把紙球放到有數字編號的塑料框裏去,塑料框的編號與各小組的編號相對應,看誰放得又快又好。並從框裏拿出一張報紙來。

3、集體遊戲,增加難度

請幼兒把自己手中的報紙放在地上,然後在報紙中間單腳站立,播放音樂,跟老師一起單腳跳,音樂停,誰跳出報紙外算輸。然後請剩下的小朋友把地上的報紙對摺,播放音樂,單腳跳,音樂停,看誰還在報紙中間。報紙越折越小,難度越來越大,看誰成爲最後的優勝者。

4、重點指導,自由練習。

(1)、教師出示一張報紙,請小朋友想想:報紙除了做成紙球,鋪在地上單腳跳,還能做什麼其他的遊戲嗎?引導幼兒想出其他的遊戲玩法,教師對幼兒所想的新玩法要加以肯定,並請小朋友上來示範練習。

(2)、幼兒自由組合,開始遊戲。教師在遊戲過程中注意觀察,適當地給予幫助,並提醒幼兒注意遊戲中的安全。

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表現的真棒,報紙除了可以用來做成紙球玩遊戲,還可以折成什麼呢?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目標:

1.初步熟悉小學生活。瞭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

2.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間活動,並在與同伴、小學生的互動中大膽表達。

3.嚮往小學生活,渴望成爲一名小學生。

準備:

I.參觀小學並與小學生對話.對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有所瞭解。

2.錄像《課間十分鐘》,邀請一位小學一年級學生。

過程:

1.認識小學生,產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們一起活動。你們看,他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小學生?你們是怎麼看出來的?(教師請出小學生,鼓勵幼兒仔細觀察.並通過小學生的書包、紅領巾等特徵進行判斷。)

(2)請小學生自我介紹,師幼共同歡迎小學生。

2.遷移參觀經驗,理解“下課”的意思。

(1)小學生哥哥在××小學上學。你們還記得去這所小學參觀的事情嗎?那天.你們在小學裏看到了什麼?(師幼共同回憶參觀小學的情形,鼓勵幼兒交流在小學校園內的所見所聞。)

(2)小學生上課的時候和我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呢?(先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講述,再請小學生介紹.幫助幼兒瞭解小學生每天上午要上四節不同的課。每節課都是四十五分鐘,每上完一節課就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這十分鐘就是下課時間。學校裏會有鈴聲或音樂提醒大家上課和下課。)

一3.觀看錄像《課間十分鐘》,瞭解課間十分鐘的作用。

(I)課間十分鐘有什麼用呢?你看到小學生在下課的十分鐘裏會做些什麼事情?(引導幼兒積極回憶,大膽想象,主動表述。)

(2)小學生哥哥給我們帶來了《課間十分鐘》的錄像,我們來看看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裏都做了些什麼,想想他們爲什麼要做這些事。(播放錄像,師幼共同觀看。)

(3)幼兒自由結伴討論、交流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做些什麼事,爲什麼要做這些事。教師鼓勵幼兒有疑問時去問問小學生。初步引導幼兒理解課間十分鐘是小學生入廁、喝水.、換課本和遊戲的時間。

4.實踐活動。學習安排課間十分鐘。

(1)如果你是小學生,你會在課間十分鐘做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試着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當評委。看看誰安排得合理。

(2)幼兒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瞭解幼JL的課間活動內容。

5.交流、討論,知道要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

(1)誰願意來介紹自己在課間十分鐘做了些什麼?(請幼兒互相交流,大膽介紹自己課間十分鐘做了哪些事。鼓勵幼兒主動了解同伴對課間十分鐘的安排。)

(2)我們來聽小學生哥哥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學生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讓幼兒知道課間首先要解決入廁和喝水的事、學習上的事,如果有時間再和同伴遊戲。)

評析,賈宗萍

課間十分鐘活動是小學生活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然而幼兒園的孩子對此卻比較陌生.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小銜接教育時有意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從幼兒的參觀經驗談起,避免了說教。這樣的討論交流既是參觀活動的延伸,又能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有利於幼兒理解課間十分鐘的內涵。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錄像短片有重點地引導幼兒觀察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安排。觀看後.教師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與條件鼓勵幼兒交流討論.再與小學生互動,並及時小結。這樣的設計使幼兒主動地提出“爲什麼要有課問十分鐘。怎樣安排課間十分鐘纔是合理的”等問題,並積極商討解決的方法,真正成爲活動的主人。邀請小學生來“點評”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一年級的小學生能與幼兒平等溝通,孩子們也更樂於接受並模仿,因而活動效果較好。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

2、學會感恩,懂得表達對父母的愛。

活動準備

《給爸爸的吻》繪本PPT、熊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的爸爸是怎樣的?小朋友是怎樣對爸爸表達愛的?

師: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爸爸媽媽都很愛我們,我們也很愛爸爸媽媽。生活中的爸爸是怎樣的呢?小朋友有沒有給過爸爸吻呢?

二、講述故事《給爸爸的吻》。

1、學前過渡:教師展示熊圖片。

師:小朋友們這是什麼動物?(——)你們喜歡熊嗎?

師:這節課我們共同來聽一聽有關兩隻熊的故事。

(鋪墊:小朋友認真聽,聽聽都出現了哪些動物)

2、分頁展示圖片請幼兒觀看,教師講述故事。

3、教師提問:

(1)這故事講的是什麼呢?這兩隻熊是誰和誰呀?

(2)小熊睡覺時爸爸想要一個吻,小熊有沒有答應?

(3)爸爸提到了哪些小動物給自己爸爸的吻?這些吻分別都是怎樣的?

(4)最後小熊有沒有吻自己的爸爸?

(5)聽完這故事後有什麼體會呢?

三、爸爸的愛。

1、討論:

請幼兒分別說一說,生活中爸爸是怎樣對自己表達愛的,自己又是怎樣對爸爸表達愛的。

2、引導、鼓勵幼兒用語言和行動對自己的爸爸表達愛。

教師:除了人會愛以外,今天我們還了解到了動物之間的愛,是熊爸爸與小熊之間濃濃的父子之愛。無論我們在哪,其實我們一直都有爸爸和媽媽的愛保護着我們。這愛,在他們的目光中,談話裏,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心裏。如果小朋友們也愛爸爸媽媽,那麼今天老師佈置一個作業,那就是回家後給爸爸媽媽一個吻,好不好。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主題探究活動:美麗的太陽光(科學)

活動目標:

通過自主的探索、觀察,發現太陽光是由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

2、學習探索發現太陽光顏色的方法:如藉助吹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背面、透明薄膜折射等,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3、初步嘗試記錄實驗結果,通過有層次的記錄培養幼兒完整、系統、慎密的思維方式。

活動準備:

實驗用品: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透明薄膜若干。

記錄:記錄表《美麗的太陽光》;含赤、橙、黃、綠、青、藍、紫彩色筆4組;

活動過程:

一、發現問題,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

師:太陽光是什麼顏色的?(赤、橙、黃、綠、青、藍、紫)

你是怎樣發現的?(肥皂泡、玻璃杯等)

教師引導幼兒探索、發現:想一想還有什麼其它的方法可以看到太陽光的顏色呢?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太陽光的顏色吧!

二、解決問題(發現問題的解決方法,培養幼兒的觀察、記錄能力。)

1、小組活動前的準備:(交代常規、方法)

(1)出示、介紹各種實驗用品: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透明薄膜若干,請孩子們用這些物品進行實驗,觀察太陽光的顏色。

(2)分組:將幼兒分爲5組,教導孩子學會與同伴合作,培養團隊精神。

(3)交代記錄方法:教導幼兒正確的記錄方法。

2、小組活動:(實驗、觀察、記錄)

(1)觀察太陽光的顏色:各小組拿取實驗用品,分組觀察太陽光的顏色。

(2)記錄表格《美麗的太陽光》:將發現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實驗的結論記錄在表格中。(培養幼兒記錄的能力和完整、系統、慎密的思維方式。)

三、結束活動:

記錄完畢後,每組幼兒將實驗用品、記錄用具整理後交給老師。

將各組的記錄表展示在黑板上,下一課時分享。

——第二課時:分享、交流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