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優秀教案錦集5篇

【推薦】幼兒園優秀教案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幼兒園優秀教案錦集5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一)創設情境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本書,小朋友請看封面:

(一隻狼)

在你的印象中,狼是怎樣的呢?(兇惡……)

2、這隻狼的手裏拿着一本《烹調大全》的書,封面上還有一隻母雞,猜一猜,可能會發生什麼故事?

(幼兒大膽地猜測)

3、揭示書名《狼大叔的紅燜雞》

4、介紹作者。

(二)講述故事。

1、從前,有一隻狼,他喜歡各種各樣的美食。除了吃,他再沒有其他的愛好了。他總是吃完了這頓飯,馬上開始想,下一頓吃什麼呢?

2、有一天,狼大叔突然很想吃紅燜雞。一整天,他都在森林裏走來走去,想找一隻肥嫩的母雞。最後,他終於發現了一隻雞。“啊,這隻雞紅燒正合適。”他想。

3、狼大叔躡手躡腳地跟在母雞後面,越靠越近。當他正要伸手去抓他的獵物的時候……

(大家猜猜,發生了什麼事?……那是不是如我們所料呢?請繼續往下聽。)

4、他有了另外一個主意。“如果有什麼辦法能讓這隻雞再胖一點,”他想,“我就能多吃幾口肉嘍……”於是……(他會怎麼做呢?)

5、狼大叔跑回家,衝進廚房,開始準備……(準備什麼?看圖說說烤煎餅的過程)

6、送煎餅(老師講述)

7、送甜甜圈(幼兒講述)

8、送蛋糕(幼兒講述)

9、出發

10、“那隻雞現在一定胖得像個氣球了,”他想,“讓我先看看。”就在他正要往母雞家裏偷看的時候……(發生什麼事了?)

11、門突然打開了。母雞尖聲叫起來:“……”(他可能會叫什麼?)

12、“孩子們,孩子們!快來看哪,煎餅、甜甜圈和那個香甜的大蛋糕——不是聖誕老公公送來的!那些都是狼大叔送給我們的禮物!”

情景對話:此時,狼大叔是怎麼樣的,心裏在想什麼?(具體展開;無可奈何,騎虎難下)

過度:是呀,狼大叔騎虎難下,到嘴的美食不翼而飛,這時,雞寶寶們會怎麼說?

13、看圖說話:小雞親狼(這些親吻凝聚成一股愛的力量,讓狼大叔暈陶陶的,心中想吃雞的惡念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善念,很想再去烤一百個小餅乾來給這些熱情的雞寶寶吃。)

14、回家路上

(三)集體討論

1、狼本來是想吃掉母雞的,爲什麼後來卻改變了想法,反給小雞們送吃的呢?(幸福、溫暖、快樂……)

2、母雞和小雞是通過什麼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呢?(語言和動作)是什麼使狼大叔變好了呢?(竟然是雞寶寶的親吻改變了狼大叔,他的表情由驚慌轉爲喜悅,心中的惡念消失得無影無蹤。)

3、在這個故事中,你看到了一隻怎樣的狼?

4、小結:看來,合適的語言和對人友善的動作都可以讓別人感到幸福、溫暖、快樂,還可能改變別人不好的想法,我們平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啊!

  (四)活動延伸:

故事的最後,好心眼的狼大叔還想給小雞們送小餅乾呢。第二天,狼大叔早早地就起來了烤餅乾,他會怎麼做呢?給小雞們送去的時候,會有怎樣的情形?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呢?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討論和欣賞,瞭解紫荊花身形小巧、樹幹修長、花朵密集、色澤豔麗、喜歡叢栽的特點。

2、嘗試用粗細、曲直不同的線條和疏密不同的點表現一叢盛開的紫荊花。

3、繼續學習蘸色,換色的方法,能有序地進行操作,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紫荊花

物質準備:幻燈片、有簡單背景的底紙、顏料、小號水粉筆、抹布。

  活動過程:

1、佈置任務,猜想創作畫面,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要來畫紫荊花,你知道紫荊花是什麼樣子的嗎?我們來仔細的看看。

2、欣賞紫荊花PPT,感受紫荊花樹幹細長、花朵密集、色澤豔麗的特點。

(1)瀏覽紫荊花的攝影作品,感受紫荊花的美。

——這是什麼花?紫荊花是什麼樣子的?

——長在哪裏呢?

(2)重點欣賞紫荊花的花朵。

——還有什麼顏色的紫荊花?(有的紅,有的紫)

——這是什麼?(花苞)什麼樣子的?

(3)重點欣賞紫荊花的枝幹。

——樹幹是什麼樣子的?樹幹都一樣嗎?

——樹幹還有什麼顏色的?樹枝什麼樣子的?

3、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瞭解紫荊花的繪畫方法。

(1)教師示範,幼兒觀察,共同討論創作思路。

——這是我們今天畫畫的作業紙,看看上面有什麼?畫在哪裏?

用什麼畫?(顏料、水粉筆)

樹幹從哪裏開始畫?畫多高?

一共要畫幾棵?

樹幹上還可以長上什麼樣的樹枝?

在點小花之前要做什麼?(擦筆)

(2)幼兒創作

4、展示、交流幼兒的作品。

——看看我們畫的紫荊花,感覺怎麼樣?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遊戲讓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的旋律。

2、通過口技律動模仿,培養幼兒的即興創作。

二、活動重難點:

通過情境遊戲讓幼兒感應音樂的曲式。

三、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P3;

2、布娃娃、紗巾人手一份。

四、活動隊形:

圍圈坐,遊戲時圍圈走。

五、活動過程:

(一)律動暖身

師:小朋友早上好!我想請一位小朋友和我出來走走。

1、老師示範如何和同伴相親相愛一起走。

師:他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和他手牽手的走,你還能想出和小朋友怎麼相親相愛的走嗎?

(給幼兒創作的時間)

2、接觸與分離

依老師指示,用幼兒自己創作的肢體接觸一起走。

師:請小朋友一起走回到位置上。我們要來講故事了。

(二)故事延續:

寶寶想給媽媽買禮物,可是他們沒有錢。爲了存夠足夠買禮物的錢,寶寶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每當家裏有客人時,寶寶就抱着小豬存錢罐到處向客人要錢。這一天,寶寶家裏來了一位客人,是爸爸的朋友,寶寶看到客人來很有禮貌的和客人打招呼。小朋友,家裏來客人你是怎樣和客人打招呼的呀?恩,我們中國人打招呼一般會說:“你好。”可是呀,今天的這位客人是意大利的人,要怎樣和他打打招呼呢?(幼兒不懂)跟我學學吧!(教師先慢速的念出富尼古利富尼古拉,接着速度慢慢接快,接着可以用唱的唱出來)。今天呀,爸爸的朋友是來帶寶寶一家去爬山,寶寶可喜歡爬山了。他們爬山的時候高興的高聲歡呼。我們一起來聽聽。

(三)口技發音

師:你聽到他們的歡呼了嗎?他們說的是什麼?在山裏對着對面的山喊是有迴音的,你們玩過迴音遊戲嗎?現在我們玩一個迴音遊戲。

1、老師示範,幼兒模仿:富尼古利富尼古拉、嘰哩咕哩嘰哩咕哩、姆哩嘛哩姆哩嘛哩。

師:這樣的歡呼有趣嗎?你們也來想一個吧?

2、模仿口技律動幼兒創造的口技。

師:你們說的很好,如果能在加上動作就更有趣了。

3、練習“富尼古利富尼古拉”的發音和動作。

(四)感應曲式

律動和語詞

1、 肢體感應

A段:圍圈拍手,句尾蹲唱:休息一下,休息一下

B段:拍奏肢體各部位,並念:加油加油……

富尼古利富尼古拉:呼口號,高舉雙手揮舞句,尾問:第幾名?答:第一名!

師:剛纔小朋友爬山很棒。我這裏有個娃娃,想請你們當爸爸媽媽,帶着娃娃爬山好嗎?

師:娃娃還很小,不會爬山怎麼辦?(引導幼兒說出揹着娃娃)

2、 道具感應

A段:圍圈揹着娃娃往內走,句尾蹲唱:休息一下,休息一下

B段:牽娃娃手跳念:加油加油……

富尼古利富尼古拉:呼口號,高舉雙手揮舞句,尾問:第幾名?答:第一名!

(五)結束活動

師:終於爬到山頂,累嗎?那我們趕緊下山吧。(聽音樂走出教室。)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準備:

1、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分配給一盤黑色顏料、黑色水彩筆和抹布。

2、準備一副範畫:在水中向各種方向遊動的小蝌蚪。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壓印、曲線添畫的畫法,繪畫出各種形態的小蝌蚪。

2、訓練和加強幼兒觀察力的細緻。

3、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致和作畫的能力,同時體驗美術課帶來的歡樂。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1、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長得什麼樣?它們是什麼顏色的?在水中是怎樣游泳的?引導幼兒說出並討論小蝌蚪有圓圓的'身體,細細長長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個方向遊動。

2、師生一邊唱着兒歌一邊在規定的場地學小蝌蚪游泳。

二、引導幼兒畫小蝌蚪

1、每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盤黑顏料和水彩筆,請小朋友想想,可以怎麼做,才能畫出可愛的小蝌蚪?讓幼兒自己探索着畫,老師在旁邊指導。

2、請畫的好的幼兒到前面畫一畫。

3、教師祟範畫,並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先用食指指腹在顏料中輕蘸一下,然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彩色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遊動了。想畫向不同方向遊,只需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

三、教師指導幼兒再次作畫:

1、畫出不同方向遊的蝌蚪。

2、每次蘸顏料壓印後,需在抹布上擦乾淨手指,再拿筆添畫。

3、蝌蚪尾巴不宜太長。

4、仔細操作,大膽作畫,保持畫面乾淨。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主題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糉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大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着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爲此,我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安靜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2、知道農曆五月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3、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文化(重點),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難點);4、認讀字寶寶:"龍舟、艾葉、糉子"

  活動準備:

1、實物:紮好的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香袋,鹹蛋,糉子2、圖片: 賽龍舟,糉子,懸掛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掛香囊,鹹蛋,塗雄黃,字卡活動過程:

導入: 播放背景音樂,師生律動出場--乘火車(進站)

一、開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遊戲--《手指歌》

二、基礎部分1、談話導入,展示糉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呢?(糉子),你們吃過糉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糉子?(鮮肉糉子、鹹肉糉子、紅豆糉子、赤豆糉子、花生糉子······)你喜歡吃哪一種糉子?

(2) 你們知不知道人們在什麼節日裏都要包糉子、吃糉子嗎?(幼兒討論後,教師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節)2、欣賞故事(要求幼兒安靜傾聽,理解故事內容)3、根據故事內容提問,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 1 ) 農曆五月五是什麼節?

(2)你們知道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3)爲什麼這個節日要吃糉子?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賽龍舟、吃糉子、插艾葉等。

4、拓展延伸(1)瞭解屈原的故事;(通過故事激發幼兒愛國情感)(2)出示插艾草、香袋、鹹蛋、塗雄黃、系彩色絲線的圖片,瞭解其用途。(幼兒討論)師:除了這兩個習俗,你們還知道別的端午節習俗嗎?還有許多習俗就躲在旁邊的小籃子裏,你們去找一找,看一看,說一說,你們認識這些習俗嗎?(幼兒自由分組進行討論 )師:哪一組來說說,你們看到的是端午節中的哪個習俗?幼兒邊說邊觀看圖片,說出來給幼兒展示相應的實物。(虛實結合,加深印象)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五索象徵五條龍,民間傳說能降服鬼怪。

向幼兒介紹吃糉子、賽龍舟、掛香袋的含義:在屈原投江的日子裏,人們把米裝在竹筒裏投入江中給他吃,後來人們怕蛟龍吃米,就用糉葉把米包起來,纏上蛟龍最怕的五彩線。還有一種傳說:古代有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們爲了紀念他,就設立了"端午節"。"吃糉子"本義是把糉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而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賽龍舟"相傳是爲了撈救屈原;香包用紅、黃、藍、白、黑五彩絲線製作,裏面裝有芳香的藥物,寓意是祛毒長命。

三、學習兒歌1、欣賞兒歌2、跟讀兒歌3、朗讀兒歌(集體讀、小組讀、個別讀)4、認讀字寶寶"龍舟、艾葉、糉子"四、遊戲部分--蘿蔔蹲教師出示圖片,幼兒根據自己手上的字寶寶做出蹲下的動作五、活動結束(播放背景音樂,遊戲退場)師:端午節的習俗還有許許多多,你們喜歡過端午節嗎?假設今天就是端午節了,讓我們也來慶祝一下吧。你們想按哪種習俗過端午節?

師:那就讓我們用最熱鬧的方式來慶祝吧!

帶領幼兒玩賽龍舟遊戲走出活動室(通過遊戲增進對端午節習俗的認識 )

六、活動效果與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

首先,幼兒的參與很積極認真,通過談話"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欣賞故事、玩遊戲等一系列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